柔佛百年华文教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2019

 

柔佛百年华文教育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2019

ANNALS OF JOHOR BAHRU CHINESE HERITAGE MUSEUM 2019

新山中华公会辖下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出版



顾问:何朝东(新山中华公会会长)

主编:莫家浩 白伟权 庄仁杰

编辑委员会

黄楚沅(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舒庆洋(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徐达伟(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李思城(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安焕然(南方大学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中文系)

美术编辑:南方人文工作室

封面照片:「南离敷教」是于1917年由中华民国教育总长颁赠予宽柔学校的匾额(匾额原件现存于新山宽柔一小大礼堂内)

ISBN 978-967-18380

 

出版

新山中华公会辖下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No. 42. Jalan Ibrahim.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607-2249633

plhjb@hotmail.com

 

印刷

VINLIN PRESS SDN.BHD

No. 2, Jalan Meranti Permai1.

Meranti Permai Industrial Park. Batu 15, Puchong, 47100 Selangor.

出版日期202012

定价RM30

 

 

目录contents

 

导言

 

学术专题

战前寛柔学校校长名单再梳理——张英杰

新山寛柔学校首届毕业生林奕宜的文教生涯——李宣进

陈问樵柔佛事迹系年——莫家浩

紧急状态前后利民达华文教育的发展——陈建发

 

文史掌故

士姑来河流域地区华文学校发展之今昔——刘甲昌

戈公振到访寛柔学校——黄建成

杜边、新山人民委员会与战后新山宽柔学校复办——舒庆祥

林美盛是不是寛柔毕业生?——莫家浩、张英杰

马塞华小——数代马西华人的共同记忆——林紫卉

战前峇株吧辖地区华文教育的发展与整合——沈志坚

早年麻坡华社的华教志士与兴学精神——郑昭贤

湖畔沃华教——培华学校与利丰港华文教育的萌芽——曽玉琳

 

田野与文献纪实

《柔佛寛柔学校歌本》曲目初探——徐达伟

心系南院——黄复生从太平洋发来的几封信——安焕然

苯珍培群独中校史文物的发现、整理与感想——李文辉

国中华文教师教学歴程访谈录:访问刘钦宓老师——李思城

 

馆务报告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馆务报告——徐达伟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已来到第三期,首先要感谢新山中华公会理事会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让本馆能够坚持一直以来的理念,继续为新山的文史工作做出贡献。接着,非常感谢本期年刊的作者们,在疫情笼罩的情形下,他们各自使用了许多方法,成功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并完成了共计16篇精彩的文章。另外,从本馆管委会议决出版此书始,主编小组的各成员便规划了整个出版工作,最终完成了本期年刊,仅此对他们致上谢意。

 

推动文史与教育工作是一件漫长且艰辛的事业,在经过了创刊号的义兴、古庙与华人社会,以及去年在文物馆十周年纪念庆典上所推介的港主与地方社会相关专题后,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在本期年刊主题的编订上,选择了以柔佛华文教育作为本期主轴,为让更多人能够知道先贤们在柔佛各地对华教上的坚持。本刊文章内容,除了新山市、新山东西北区外,也包括了柔佛许多县市的情况。就如同今日仍高挂在新山宽柔一小礼堂的那幅南离敷教的牌匾所诉说的故事一样,即使是经过了将近百年,离开原乡已久的人们,依然是那么用心地去灌溉这片土地的母语教育,这样的努力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赞赏与歌颂它。

 

同时,在本期年刊的出版后,也希望能藉此机会,将本书带到柔佛州各地的学术机构中,并与各源流学校做交流,相互激发,以让更多大众关注本地的历史研究,加强更多的史料收集,増进整体社会对于地方文史的关怀,这也就是回归新山中华公会当初苦心设立、用心经营历史文物馆的初衷了。

 

谨缀数语为引介,是为序,顺颂各界文祺。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管委会主席

黄楚沅

 

 

导言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发行至今来到第三期,继前两期聚焦义兴公司、柔佛古庙及港主制度后,本期以柔佛百年华文教育为题,探讨华文教育在柔佛各地的发展历程。

 

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是华文教育发展最为显着,也是唯一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我国华文教育有今日之光景,仰赖先贤们的努力奋斗与坚持不懈,从未因为一时挫折而放弃兴学办教的理想。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当下年轻一代对华文教育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只是一知半解,有者甚至认为一切得来应是理所当然,忽略了它的存在价值。因此,华文教育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这将决定华教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位居马来半岛南陲的柔佛,当地的华文教育同样也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重要的组成一环。逾百年来,柔佛华教在全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1912年麻坡中华学校与1913年新山宽柔学校的创办,标志着新式教育观念在柔佛华社的萌发;1957年,宽柔中学宣布不接受改制,成为全马首间独立中学;1990年,南方学院成立,成为第一间由马来西亚华人集体募款创办的马来西亚高等学府;2005年,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开办,成为全马首所独中分校。然而,除了新山经验外,柔佛各地的华教发展也呈百花争鸣之态,各有其历史渊源与特色。若要深入了解这些地方性知识,除了大专学府里的学术研究,民间学人的耕耘也需珍视。

 

在此编排理念下,本期共收录了16篇文章。作为柔佛华教研究的显学,关于宽柔校史的考证,一直是学界及民间关心的话题。新山文史研究者张英杰的〈战前宽柔学校校长名单再梳理〉,通过孜孜不倦的史料梳理,纠正前人讹误,仔细勘校了1942年以前宽柔学校历任校长的名字、来历与任期,提供了一套关于宽柔校史与新山华人地方社会史研究的历史坐标,为日后的相关研究莫定新的基础。

 

作为一所百年华校,宽柔校友不仅人数众多,且遍布全球。然而,关于早期宽柔毕业生事迹的研究,仍不多见。新加坡文史研究者李宣进的〈新山宽柔学校首届毕业生林奕宜的文教生涯〉,为读者展示了林奕宜在新山宽柔及中国暨南学校求学,学成归来后在宽柔执教、在新加坡创设文具公司、继而前往马六甲学校的人生经历,展现宽柔人的时代风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莫家浩与新山文史研究者张英杰合著的〈林美盛是不是宽柔毕业生?〉则另辟蹊径,透过考证曾与宽柔首届毕业生们共赴暨南升学的林美盛身份学籍,探讨宽柔学校与新山早期私塾的关系,展示了新史料的发现、运用与解读,对地方史研究所能带来的突破与启发。

 

作为新山市区的知名华文学府,历史上的宽柔学校,常直接或间接卷入政治场域之中。如新山资深报人黄建成在〈戈公振到访宽柔学校〉一文中谈及,中国1931-一八事变后,当时的中国知名报人戈公振,曾作为调查团成员前往欧洲,参加国际联盟关于日本侵略中国问题的特别大会,途经新山时参观宽柔学校留下的大时代掠影;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助理馆长徐达伟则在〈《柔佛宽柔学校歌本》曲目初探〉中,通过分析1941年岀版的《柔佛宽柔学校歌本》中所编人的曲目,看出当时校方贯彻在歌谱中的爱国主义观念与殖民地政府相左的立场;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管委会副主席舒庆祥的〈杜边、新山人民委员会与战后新山宽柔学校复办〉,则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环绕着新山宽柔学校管理权所发生的政治角力。这些文章都逐一体现了宽柔校史的传统论述中较少触及的一面。

 

为免以管窥豹,我们得先将视线从新山宽柔学校移开。新山中华公会西北区联络委员会执委刘甲昌的〈士姑来河流域地区华文学校发展之今昔〉,罗列了新山县西北区到古来县的诸多华文小学、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及南方大学学院的简史,展示了这些学校,即便拥有雷同的地域发展背景,各自的创办过程依然充满多样性;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林素卉的〈马塞华小——数代马西华人的共同记忆〉,从其个人求学经验出发,点出了校园集体记忆对形塑社区认同的重要性;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馆员李思城的〈国中华文教师教学历程访谈录:访问刘钦宓老师〉朴实地记录了一位资深新山国民中学华文老师的教学经验谈,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份颇具意义的参考文献;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安焕然的〈心系南院——黄复生从太平洋发来的几封信〉,为读者展示了前南方学院董事长黄复生于1988年的亲笔信内容,以回顾南方学院创办之初的艰辛与初心。上述文章也都一再提醒读者,在本地华教史研究领域里,文献史料与方法论上依然存在着多元深入的可能。

 

新史料与新视角一直都是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过程,而民间学人也往往担起了在地方上抢救濒危文物的一线工作。笨珍培群独中图书馆主任李文辉的〈笨珍培群独中校史文物的发现、整理与感想〉记述了作者本人如何在废纸堆中抢救珍贵校史文献的经过,以及这些史料如何丰富了笨珍培群独中的校史片段,具象地呈现了一名本地文史研究者的日常;峇株吧辖文史工作者沈志坚的〈战前峇株吧辖地区华文教育的发展与整合〉,结合在地田野知识与透过本地旧报章文献,考证了1930年峇株吧辖华社从组织峇属华校学生会考及运动会,发展为创办峇株吧辖华侨中学的背景与过程;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莫家浩的〈陈问樵柔佛事迹系年〉,则通过考究一位战前活跃于柔佛边佳兰、士乃与新加坡的文化人——陈问樵的生平事迹,探讨早期马新华人社会的乡镇华校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界定与地方社会网络的互动关系。这些文章不仅是针对地方华教史的研究,同时亦是从地方文献及史学视角出发,突破本地华教史传统研究范畴的新尝试。

 

将目光转向柔佛北部,麻坡文史研究者郑昭贤的〈早年麻坡华社的华教志士与兴学精神〉,详细介绍了麻坡地区早期华人私塾与新式华文教育的萌发;利丰港培华独中校长曾玉琳的〈湖畔沃华教——培华学校与利丰港华文教育的萌芽〉,进一步以利丰港培华学校为例,诉说培华立足于利丰港小镇,从小学发展成中学的征程;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硕士生陈建发的〈紧急状态前后利民达华文教育的发展〉,则将研究视角转至昔加末县的利民达小镇,除了梳理当地华教发展的方言群脉络,以及前者在紧急状态时期,处于同一校园之后的影响。虽然这三篇文章的焦点各异,却可以不约而同地看出华人树胶行业对于支持柔北华教发展的重要性,相关历史值得多加关注。

 

本期年刊征稿与编辑期间,恰逢全球疫情肆虐,马来西亚全国亦实施行动管制令,这对年刊编辑工作与文章撰写,无疑造成巨大阻力。种种客观条件限制下,本期年刊未克收录关于柔佛的居銮县与丰盛港县华文教育研究相关文章,实属一大缺憾。然而,有赖于供稿作者们的谅解与配合,以及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同仁鼎力支持,也感谢拉曼大学中文系温淑宜同学协助校稿,本期年刊方能在命运多舛的2020年结束前顺利出版。谨以本期年刊,祝愿读者平安康健,华教万古长青。

 

莫家浩、白伟权、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