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设立“马华文学馆”——推动马华文学的一些实际步骤

 当代马华文存6文化卷·90年代

 

建议设立“马华文学馆”——推动马华文学的一些实际步骤

叶啸

 

我们都知道,马华文学自萌芽(1919年)至今,已有数十年之久,这其中的报章副刊、杂志、纯文学刊物,以至作者个人结集,所版的数量应该是为数不少的。作为马华文学的研究者,虽然他们可以从马华文学史料搜集者(如李锦宗、马仑、吴天才等)或评论者的一些编著(如《马华文学大系》之类),去了解前辈作家的作品,但仍然是不足以让我们一窥全豹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马华文学作品有多少沧海遗珠?有多少素质优秀的作品没有被记载下来?

 

我们至今都感到纳闷,多少年来大家都热衷于谈论推动马华文学,可是对于一些实际功效的步骤,到底做了多少?

 

我们是看到了“作协”、“马华文化协会”等团体的设立(几近20年了),除此之外,一些团体及报章也不时资助出版丛书,举办征文、创作比赛,颁发文学表扬奖,甚至于“花踪”文学奖动用大量财力与物力,搞得有声有色……

 

我们是否已经满足于这种现状呢?

 

让我们作个比喻: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如一家只偏重于生产线的工厂,我们只负责了“催生”,负责生产,可是对于市场,如何行销(发行、版权税等),如何收集产品进行研究(史料、作品的储藏),都给忽略了。

 

相信许多作者及有志于研究马华文学的读者,都有相同的经验:当我们有意研究马华文学某个阶段(年代)或某位作家的作品时,除了自己有藏书可以提供参考之外,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还有什么地方(“图书馆”或社团资料库?还是什么“研究中心”?)可以提供马华文学完整的资料?

 

因此对于一些人感叹马华文学缺乏公平审视的评论,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连“阅读”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评论”?)

 

我想,现在应该是让我们平心静气思考的时候。对于一些所谓“视角”的论争,一些意气用词(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说比说的好,因为于事无补。

 

我想提出的是:“马华文学馆”是否可以在这个时候应时而生?或者由谁(什么团体)来催生?

 

“马华文学馆,,的定义如下:

 

1.全面收集马华文学自1919年萌芽以来的所有文学作品,包括报章副刊(这一点,相信《南洋商报》及《星洲日报》的资料室可以协助)。

 

2.全面收集所有文学作品单行本及所有文学杂志刊物(呼吁公众捐书或复印送赠)。

 

3.全面收集所有作家传记史料(吁请熟悉该位作家的家人,后人热心提供)。

 

“马华文学馆”内,我们可以设立个别前辈作家的“小馆”,展出他们的作品、字迹、照片,字墨、画像……。

 

对于现时的出版,必须有系统地搜集保存,而不是单靠作者的主动捐赠而已。

 

如果我们认定马华文学是马华高层次文化,保存了这些作品,也同时是确定马华文化的演进(从落地到生根)过程,对于研究马华文学(文化)的学者(甚至于国外的研究单位),“马华文学馆”固然是好处良多,至少让他们拥有翔实的资料,以作彻底的考证;对于年轻的写作者,更如一座珍贵殿堂,让他们全面接触,了解马华文学,进而激发更坚定的创作意念。

 

“马华文学馆”的计划如果可行,自然是非营利的。既然是非营利的(虽然可以考虑招收会员或租赁书籍资料,赚取蝇头小利,但非维持之计),自然必须靠有心人或有能力的团体发起设立。

 

物色场馆必然是主要的问题。如果每月必须付出一笔不低的租金,加上管理费、职员薪金、购书、订杂志、资料收集费……是一笔颇大的费用。因此,寻求个人或团体的资助,似乎是无可避免的。

 

“作协”一一作为全国的华人作家协会,正热衷于和儒商搞交流,不懂这点建议可否在“联谊会”上讨论?

 

“堂联”一一作为全国华人大会堂的总会。正热衷于易名,并已经获准,不懂下回的董事会上,可否稍加探讨“马华文学馆”设立的可行性?

 

成立“马华文学馆”只是个人的建议和想法,要如何办,由什么团体来办,要如何办得更好,这必须经过周详的讨论及完整的计划,以逐步推行实现。

 

前面既谈到“生产”(催生创作),也谈及“产品研究”(设立文学馆),“行销”更是马华文学目前最大的困境。

 

马华文学的版税及分销制度,迟迟没有建立,一些团体充其量只提供出版资助,要怎样去卖,那是阁下的问题。由于出版资金的不充裕,作者自行出版的结集,大都印刷简陋,数量极少,这种“只求版,不问收获”的心态为时已久矣。然而也因为这种心态,破坏了文学结集出版制度的基础。

 

国内目前几家大型书局如“大众”、“商务”、“上海”……是否可以联合为马华文学作品拟定一个健全的分销制度?或者在“作协”或其他团体的协助下,探取更积极主动的推销策略,向中学、大专学院及全国华团设立分销点。

 

而每年的大型书展,有关单位可考虑在展览期间,举办“某某作家作品展”、“某某作家研讨会”……甚至“签名”,“交流讲座”。类似促销手法,不应有自贬为流行作家作秀的心态。

 

我们不应抱着固步自封的态度去看待文学作品的行销。

 

纯文学杂志《蕉风》也因为销量不广而无法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我们需要冷静省思,为什么马华社会不能允许一份文学刊物健硕的成长?是因为出版单位的发行出了问题?还是华人社会、文化团体、社团,从来没有正视和加以援手?

 

在寻求马华文学单行本要有健全的行销制度之前,如果连一份文学刊物也无法在华人社会生存并广泛流传行销的话,那么肯定的,马华文学的乐观假象,只是建立在文学蓬勃的泡沫上而已,实质上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

 

所以,“作协”出版的《写作人季刊》(今改名为《马华作家》)只印行少量而免费分赠给会员,无疑是“退守”及消极的做法。

 

另一方面,正当我国政府大力鼓吹“多媒体超级走廊”,强调高科技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同时正视人文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系统最终采取电脑教学已是志在必行的发展,而当教育界人士,家长都耗费心思为学生填挤电脑知识的当儿,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别让孩子成为毫无灵性的机械人,缺少人文教育作为思想主导的年轻人,必定利欲薰心,颓废奢靡,对文学作品自然“敬”而远之。如果没有年轻的写作者接班,断层后的马华文学前景堪虞。

 

我谨此恳请马华社会的各个团体,认真省思,积极看待马华文学的处境。

 

推动马华文学可以有很多步骤,但必须是务实的,有效应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寻求良策以根治马华文坛的弊病,让马华文学可以在健全的条件和环境下继续茁壮。

 

09-05-1997《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