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后评议:如何从失败中咀嚼成功的滋味
谢锡福
一如既往,丑化和恐吓的宣传伎俩充斥本届大选。丑化和恐吓的宣传都是谎言,我们厌恶谎言,但这又是言论自由衍生的弊端,我们不能因此而反对言论自由,因为没有言论自由的社会是一个充斥更多谎言的社会。严厉的管制往往使真理和谎言更难区分。真理和谎言往往要透过时间的洗涤才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不诉诸暴力及破坏公平的竞争规则,民主政治提供真理和谎言自由竞争的市场,大家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至于什么是真货,什么是贋品,就让消费者--选民去判断。
前美国民主党领袖史密斯(A. E. Smith)说:“治好民主的所有毛病是更多民主一点。”真金不怕火炼,让教育、时间、摆事实和讲道理来证明言论的真与假是最合乎民主政治发展的方法。前美国总统杰佛逊一度被指为小偷、懦夫、离经叛道者、邪教徒和诈欺犯……;杰佛逊心胸宽大,他没有提控任何造谣者,更没有立法去限制言论自由;他说:“我愿以我本身当作一项伟大试验的题目,为了要证明,一个政府,如果站得正、得民心,即使是舆论丑化它,也打不倒它。”杰佛逊深信政治上不宽容和宗教上的不宽容一样,为害人间最大,他最终确实没被激烈的攻讦诟骂打倒,他连续两届入主白宫,民主空气洋溢全国。有人说:“在丑化领袖的过程中,民主变得更美化”,杰佛逊可说是个中典范。
本届大选,有为丑化首相马哈迪而散播他建基督教堂者;有为恐吓马来选民而印发林吉祥当首相、副首相的海报者;有为恐吓华裔选民而刻意渲染回教国和513阴影者;更有宣传“华人投华人”而被印裔对手挑战用华语来辩论华教课题而无能以对自取其辱者……。许多似是而非的宣传伎俩之所以有它的市场,惟一的解释就是人民--消费者辨别赝品和真货的能力有限。
民智未开是发展民主政治的障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总是严格控制言论自由;孰不知“愚民”固容易满足于政府的“德政”而变成“顺民”;然而短视、没见识的选民也很容易被在野的政客迷惑和操纵,最终反过来颠覆执政者,这是“愚民政策”两面刃反噬的结果。以本届大选为例,若选民的视野是真正开阔的、有见识的,他们当不容易受回教党某些仍停留在中世纪的价值观和主张所吸引,他们也当不轻易相信执政集团某些似是而非的宣传;相对而言,公正党、民主行动党、人民党所宣示的政治理念理应受到更多开明选民的青睐。
寓丑化和恐吓于宣传的竞选伎俩固令人厌恶,只是政治人物往往昧于眼前的政治利害加以否认,而不把它当机会教育来开导选民,结果是更自失立场。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首相在面对这种指责时,能这样回答:“是的,我建了基督教堂,但,我也建回教堂、佛寺和印度庙。我不是某个宗教信徒的首相,我是全民的首相。”希望有一天,行动党候选人在面对“诋毁”林吉祥当首相或副首相的海报时,也能坦然告诉选民。如果行动党真的获得大家的拥护,届时林吉祥出任首相或副首相有何不妥?从政者若不能经常从大格局来思考国家的愿景,人民当不易走出狭隘的种族、宗教的迷思来审度国家的问题,那么我们将只能在这小格局的国度里选择自我陶醉或自我糟蹋。
这里我想谈谈回教党。在华社,回教化政策、回教社会已被简化为回教国,并在很大程度上被恐怖化;吊诡的是,这种对回教的恐惧心态却是有关方面有意纵容而变本加厉,这对族群和宗教的和谐是不利的。我个人认为,对於大部份具有普世价值的回教化政策,如禁赌、禁色、限酒及各种扶弱济贫的措施,对一向极重视教化的华裔同胞理应可以接受,只要实施时避免过苛即可。回教价值观的公平、正义放诸四海皆准;回教党领袖多次肯定母语教育的神圣性,聂阿兹甚至公开反对种族性特权,他认为特权只赋予贫弱者。当然,回教党对女权的部份主张和仍囿於一些中世纪的刑罚(如断肢)、措施却是我们难以苟同的。就像最近丁州欲实施的“济贫税”、“商业特别税”等,用意虽美,然所使用的名称对非回教徒就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吕氏春秋》说:“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回教党应明白只要不背离回教核心价值,法令措施的制订应配合时代、因地制宜,而不应拘泥于中世纪的名称和形式。
最后,我想对我所关心的林吉祥和行动党提一点意见。我敬佩行动党30多年来要走出种族政治的斗争和努力。这样的努力一直到近2年林冠英因义助巫裔少女而身陷囹圄和此次大选参加替阵与回教党合作等行动,终于逐渐改变马来人心中“行动党是华人沙文主义政党”的刻板印象(从这角度看,行动党在本届大选不可谓没有突破性成就);在迈向大格局的政治斗争途中,不免要付出华人票倒戈的代价,然而政治理念的高低正在于面对大是大非时是否能坚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林吉祥等众领袖此番大选国州齐失,令我想起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的结局,当七武士付出惨烈的牺牲(死了4位)帮助农民们把土匪消灭后却被势利、短视的农民所冷待;那活下来的3位武士在黯然离去前伫望着农民们兴高采烈地翻种以迎接新生活时内心的凄怆,正是我看林吉祥等行动党领袖纷纷落选时那一刻的感觉。
无论如何,我希望林吉祥及众行动党领袖能从此番失败中调整各自的角色,并加强党的组织和运作。林吉祥在失去国会的舞台后,是不是可以改变角色,全力辅导行动党(或替阵)国州议员议事问政、辩论和撰稿的能力,并加强对基层领袖的培训以及在巩固党员和吸纳支持群方面持续扮演鼓舞和造势的角色;以林吉祥投身反对政治和议会政治30多年的丰富经验和他的群众魅力,他应认真考虑充当行动党(或替阵)的超级培训员或超级讲师,这是林吉祥可以胜任和继续做出贡献的光荣角色。
另外,行动党每逢大选前后总会闹出党争或党要背离的风波,而党争也是导致选民离心的原因之一,林吉祥和行动党高层刻下应深切检讨和纠正。这种长期的内耗除了与林吉祥等领袖的性格有关外,也牵涉遴选候选人和选区分配的作业模式。若能舍弃长期来那种凭少数领袖个人经验和临时分配选区的作业模式,改以要求无论中选或落选者都在原区就地扎根(若要调整人选也应尽快决定),踏实做好选区服务和选民的政治教育工作以图长远的政治收成。只要行动党了解,本届大选虽已落幕,但下届大选的擊鼓却才悄然响起;那表示大家已学到如何从失败中咀嚼成功的滋味。
(12-12-1999《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