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知识经济营造大马制造业升级

 当代马华文存4经济卷• 90年代

迈向知识经济营造大马制造业升级

林源德

 

经济重返复苏道上

 

本文的重点将集中探讨如何促使制造业提升,藉提升转型把大马经济推向与世界先进工业国的经济形态连线,最终达到政府所宣称的2020工业先进国宏愿大目标。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突如其来的侵击,马来西亚的经济经过这阵子的疗伤养病,目前是否已复元(还不敢说康壮)?据199911月中央银行所发表的经济与财务报告,显示大马经济经过2年的疗伤,目前已重返复苏道上,只能说经济引擎已启动,车在移动,但还不算在宽大的复苏道上驰奔。大马经济在1998年历经建国42年以来最糟透的全年7.5%负成长后,1999年第2季首次从谷底回升,经济反弹达4.1%成长,同年第3季表现更突出,达8.1%的良好成长。下列图表显示1999年第3季度内除矿业外,所有主要领域皆呈复苏迹象。这良好局面相信到1999年第4季会有更好表现。

 

这次的复苏主要是依靠制造业(达19.5%成长)的推动,制造业中又以出口导向的电子电气表现最标青,电子出口成长在第3季高达40.2%,电气13.9%,其他高成长的出口领域是化工(21%,木制品(24.4%)及家私(32.8%)。强劲的出口给第3季带来了RM18.6亿万元的贸易盈余。良好的出口贸易表现进一步加强国家的外汇储存,截至199911月中,外汇储存已达RM1149亿元,足以应付6个月的入口需求。

 

我国经济各领域主要数据常年成长率

 

1998年第三季%

第四季%

全年%

1999年首季%

99年第二季%

99年第三季%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成长率)

-10.9

-10.3

-7.5

-1.3

4.1

8.1

制造业

-18.9

-18.6

-13.7

-1.1

10.8

19.5

农业

-4.0

-4.7

-4.5

-3.5

8.6

3.8

矿业

1.2

5.1

1.8

-2.3

-5.9

-3.0

建筑业

-28.0

-29.0

-23.0

-16.6

-7.9

0.9

服务业

-3.7

-3.4

-0.8

0.6

0.6

4.1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就业市场也开始好转,整体的失业率也从原先预测的4.5%降至1999年的3%1998年是3.2%)。新的就业机会也从第2季的26091个增到到10月时的35363个。然而对商界而言,效益最大的好处是市场利率一年来还是保持低稳,一般商业借贷利率还是介于6.7%7.9%之间。低稳的利率有利于工商企业的持续操作与拓展,对经济的全面复苏大有帮助。

 

从第3季的强劲成长看来,大马今年要达致政府预订的4.3%成长目标大致上问题不大。如果电子及电气业继续需求强大及欧美经济保持成长,更高的成长记录应可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外资流入情况有待改善。据财政部经济报告,估计1999年将有总数约220亿零吉外流,外流的数目是历年来最高。在这外流资金大约80亿零吉是在去年8月初至10月第三周当资管滞留1年限制放松前后发生。截至7月中,净流入累积资金约47亿零吉,相比之下显示流入资金出现负数。大马要大幅度复苏经济,外资的流入是有必要的。这方面政府有必要在适当时刻对资金管制作出弹性调整。

 

总之,大马下半年经济好转基本上是靠低通膨率、改善中的就业情况、继续持高的贸易盈余、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存及适度的低外债获取的成果。有鉴于此,1999年经济要达到政府预定的4.3%相信是不成问题的,而2000年后的表现相信会更好。

 

知识经济统领21世纪

 

过去200年,人类从18世纪的农业经济,进入20世纪的工业经济,类似的发展都说明不同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多少与科技的革新有关。经济学家Schumpeter认为(注1),在过去200年里,人类经历了5波与科技革新有直接关连的变革(见下图):

 

1波始自1785年,终于1845年。在这漫长的60年间,水力发电的发现,带动了纺织业和铁工铸造业的兴起。接下来自1845年到1900年的55年间,由于蒸气发动的发现,带动了铁路交通和制钢业,这是科技革新的第2波。从1900年起至1950年的50年间,人类因电流的发明,进一步把19世纪刚起步早期工业革命,向前推进一步,造就了影响重大的化工工业和内燃机的发明(引发汽车工业的兴趣),这便是延续到20世纪中叶的现代机械文明,也是人类因科技革新而兴起的第3波工业发展。从1950年到1990年的40年里,人类因科技勇于革新而大步把工业化进程再向前推进,结果造就了在过去半世纪里影响人类生活极深远的石油化工业、电子技术和航空飞行业。这第4波工业化的出现,也象征人类进入所谓后工业时代而建立起来的信息社会。接下来从1990年至2020年的未来30年里,由于科技发展的突破性和再革新极大,引起人类不管在生活与就业层面都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改变,这一连串革新的后果是数据网络、电脑软体和电子新媒体的介入,成为先进与发展中国家相互涌入第5波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新气象。

 

200多年内人类所经历的5波大变革,很明显地每一波带的周期已越来越短,显示科技革新的速度一日千里,知识的翻新也快得难以想象,也无形中说明支撑着第5波文明不断拓展新天空的是源源不息开发新境界的知识。因此当有人宣称21世纪的经济发展趋势是朝知识型态过渡,那是不足为奇的。

 

所谓“知识经济”是相对于19世纪专门依赖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以及20世纪以原料、资金及机械等作为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的另一形态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知识经济讲求知识的掌握和利用,并通过知识的掌控来作为创造财富的工具。

 

“知识经济”之所以在20世纪末最后10年内开始成形,主要是人类在70年代进入资讯(信息)时代后,因电脑使用的深化和普及,加上近50年来的知识爆炸和科技方面的全方位革新,使知识本身演化为物有所值,能生财获利的一种新生产要素。这一轮的新发展趋势相关地带动与知识有密切关连的知识型行业,主要的领域包括一切的高科技生产技术,信息科技、生物工程科技、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海洋科技、环保科技和管理科学科技等等。

 

西方先进工业国(包括日本)目前已逐渐脱离第4波以工业生产为根基(P-economy)的层面而进入第5波以知识为主导的后工业文明(K-economy)。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将主导未来30年的西方先进国经济发展实质内容,至于发展中的国家在顾及本身的存活和国际严峻挑战情况下,必然会本能地在后穷追以期能搭上知识快车。

 

我们可以预见,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21世纪必然也是一个以脑力取胜的年代(相对于20世纪以劳力及人力取胜)。知识文明的降临,象征着未来的日子里,知识有价,而要培养一个重视知识善用知识的社会,除了通过改革教育,加强普及大专教育和提高专业教育人口的比例、重视研究与发展(R&D)和人才的培训外(特别是科技专才),一般上开创一个开明又创新心态的社会格局是等同重要的。换言之,人素质的改变,是新的千禧年降临后每个一息尚存者的最根本挑战。

 

徘徊在P型经济下大马的选择

 

如果以经济形态而言,马来西亚目前基本上还是处在第4波靠制造业维持成长的所谓生产型阶段上(P-economy)。过去40年来,大马经济途经4个工业现代化来达致推动经济成长的目标。第一次现代化是起自60年代以生产原产品为主的工业化,第2次是70年代的入口替代,以原产品加工及劳力密集的轻工业现代化,第3次是80年代的出口导向以外资及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第4次则在步入90年代后,逐渐采取资金与科技密集的工业化政策。严格说,现阶段的大马经济正从第3次工业化历程朝第4层次的科技密集型转型。大马经济经历3次不同层次的工业化,已成功把制造业从30年前占GDP不及15%提高到1997年时的34%。然而要真正成为工业化国家,一般上先进国的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要占40%强。如果依照前述Schumpeter的波长论,大马经济还未全面达致第4波的指标,而要进入知识型经济的第5波,则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须崛起主导经济活动及在GDP中占领先比例。因此,处在还是依赖传统性生产要素以制造业为主的知识性经济(K-economy)的目标,可说还有一段差距,说明国人今后尚待多多努力!

 

过去以劳力密集及外资带动(基本上是作为外资海外装配基地)的制造业,虽然的确20年来为大马经济发展带来辉煌的成就,但周遭相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及面对同等发展国家的竞争,还有AFTA2002年实施的压力,大马已越来越面对国际竞争力渐失的危机。欲把大马当前的P型经济快速推向K型,毕竟会力不从心时机也不成熟,最实际也是大马有把握做到是提升现阶段的制造业,使它的层次发展更深化和产品更精致化,唯有这样,我们才有更充裕的条件从第4波朝第5波的K型经济过渡。

 

迎向另一个千禧年的到来,大马之备战策略基本上是包涵在2大政策纲领中:(11991年颁布的2020年工业先进国宏愿,(21996年颁布的大马朝信息社会迈进的多媒体超级走廊(MSC)计划。这两大计划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推动大马摆脱P型经济形态而有条件衔接K型经济成为真正的知识与科技导向的工业先进国。

 

营造制造业升级迎千禧

 

带动大马经济发展的制造业如果今后10年要继续统领群伦,扮演经济转化提升的角色,则制造业本身要突破旧框框敢于革新。

 

制造业的战场来自两方面:一是对外,即2002年兑现东合自由贸易区及世贸组织的市场开放实行后所引起的竞争力挑战,二是对内即制造业面对本身生产力下降及在原地踏步无法作横的扩展的限制。

 

大马制造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东合自由贸易区开放后,可能出现的竞争力不足而被挤出局或面对大鱼吃小鱼的规模战局面。接着而来的世贸组织所强调市场开放后的关税减除、知识产权、公平竞争政策、环保政策和劳工标准等一系列沉重要求,也必然使制造业倍感不胜负荷而挫败。

 

另一方面,大马制造业的生产力在1995达到最高6.6%成长便有走下波的趋势(见下图):

 

生产力下降显示资源使用的效益渐渐丧失,长久对工业生产不利。80年代由外资带动的工业发展,基本上是先进工业国因在国内失去竞争优势而把工业外移,大部分这类外移工业是加工处理居多(即生产OEM产品),创新或ODM产品居少,由于科技应用比例少使前者之附加值比不上后者高。演变的后果是大马制造业到了90年代中期,还是停留在科技水平不高的装配生产层次(见下图):

 

要使局限在装配与生产框框内的大马制造业有向上提升及横向拓展的机会,政府在第7个大马计划和第2工业大蓝图下,提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Micheal Porter)所强调的工业发展聚群概念(Clustered based concept)和制造业升级双加策略。

 

聚群概念是指以一条线集体协作方式联系相关产业的主要生产者、供应商、配件制造商、服务商和其他相关的组织,通过相互配搭支援整体性的协作关系来建立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注2)。聚群的优点是产业联系的单位以本身个别的优势相互支援,除在整个工业运作过程中建立垂直(产业本身)的水平式(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价值链外,更重要的是达到工业连接(industrial linkage)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目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大马现阶段工业发展的缺口是缺少了水平式价值链的运作,即上游部分的研究与发展、产品设计及下游部分的行销和市场开发都厥如。上游和下游部分还是由外商控制,而产品是否有高附加值及打进国际市场却往往与这两个缺口有关。另一方面制造业中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配搭及通过联系而产生的所谓价值链(value chain)也未全面建立。工业聚群或制造业双加策略的目的是把这些断层面衔接,主要是把上下游部分的缺口一线连结,制造业双加策略除能加强国内企业与国外大企业连结,产生优势企业,也可衍生新生企业,特别是服务业领域的资讯工艺、金融、会计、市场行销和专业技术等支援行业。对大马的中小企业而言,制造业双加的价值链创造有利于促使这些企业脱离附加值低的原件复造(OEM)阶段而朝科技市场兼具的原件自制(ODM)方向提升。

 

大马过去的工业化历程,基本上只强调制造就业机会以劳力密集为本的产业,然而制造业双加策略(见上图)显示今后企业要提升,要重视的不是人力的多寡,应强调的是每名员工高附加值的创造力。唯有这样才能整体提升工业生产或制造业的层次。高附加值的取得,基本上依靠技术层次、人力资源的素质、管理制度等因素。基于这些考量,我想针对大马制造业今后的走向提供一点小意见。首先我想从比较70年代和90年代企业作业的差异谈起(见下图):

 

 

70年代前→

90年代之后

竞争焦点

成本

品质

注重服务和时间至上

市场

国内

区域

全球

生产

大量

伸缩性

大量照顾客户需求

研发

技术性

设计生产

专攻设计及创新

人力

手艺

多元功能

知识导向

工艺

机械

微电子

混合体

原料

传统

先进

混合多元

合作

自我

配搭

策略联盟

 

上表显示迈向21世纪的制造业,到了90年代,竞争的焦点课题不再是过于计较成本问题而是讲求效率和服务素质。市场方面也由国内导向移向全球导向。人力资源的要求则由注重传统性手工艺朝知识导向的脑力密集过渡。而70年代企业的孤军作战方式,将转变成必须与国内或国外的同行议定策略性的合作联盟,以互补长短或壮大彼此的优势。这些要点已形成21世纪的大趋势,制造业能否更上一层楼,要看企业能否作出上述策略性调整。

 

企业本身备战之外,国家也要作出相互的整合来营造制造业的升级准备。达致本文前半部所提及的,知识经济,很大部分要靠教育体制的整体提升,传统填鸭式和呆板传达知识的方式已不管用。随着多元电子媒体的出现,教育方式将显得更开放更活泼,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要求国家所训练出来的人力资源,应具备求知与创新心态,以往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守旧观念已不符新时代需求,因此国家的教育制度的重新定位与全面规划,以应时势所趋是不可免的。

 

此外,“知识经济”所涵盖的创新精神,显示研究与发展不可忽视。一般上先进工业国的研究开发支出占GDP比例3%4%,因此能为科研、技术和产品开发开创新天地,以便引导各级产业不断冲刺前进。反观大马研发开支只占GDP0.3%,根本微不足道,对各级产业所能发挥的实际效益不大。研发不普及基本因素是涉及国家缺乏科研人才,目前大马科研人才对人口比率是每百万人400名,与新兴工业国每百万人达到1000-1500人相差太远。补救之道不外是强调理工科教育的重视,而大专教育方面更应加强理工科高级学位人员的培训,缺乏高学历的理工人才,研发是发展不起来的。这不管是营造制造业升级或朝知识经济大方向前进都是极不利的因素。

 

结语

 

作为我国经济根基主要领域的制造业,历经了6个大马计划和两个工业大蓝图的刻意建塑,可说已达到一定的成功。可是这是不足够的。要把大马现阶段的经济纳入统领21世纪的知识经济大架构内,制造业本身要提升转型。我们乐意看到政府5年前推出了极具远见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MSC)。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是P经济衔接K经济的重要媒介,它的成功能直接带动服务业的兴起,而服务业又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不可或缺。

 

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实现,很大程度内要看大马政府如何改变国民的素质,基本上是塑造年轻的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及有足够的能力开发资讯工艺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教育在这方面将扮演举足轻重的任务。

 

991210日首相宣布的新内阁阵容中,首次委任非政治性人物的前理大校长丹斯里慕沙默末为教长,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或可视为政府立意让真正懂得教育的学界人士推动转化国民的教育使命。我寄望新任教育部长能认清大趋势,检讨及调整或有不符时势发展所需的现存教育体制,并在作育国家英才方面会有更开明更大胆的新尝试。

 

种种迹象显示大马经济正在康复之中,快速的复苏是否与政府在199891日实行的资管和稳定汇率政策有关?针对这点也许看法因人而异,无论如何我认为从在商言商的角度看,实施资管的确发挥了对商界有利好的作用。尽管资管的实行,对处在危险期的大马经济大有帮助,但我希望政府不会因目前国际上还缺乏一套管制炒汇活动的机制而作为长期实施或无限期施行资管的说词。马来西亚的经济要持续成长,并迎战贸易全球化的大趋势,开放而不是自我封闭是必要的,何况大马还是迫切需要任何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外资,特别是长期性设厂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经济复苏达到某种程度后,也应是考虑进一步放松甚至取消资管的时候!

 

附注:

1.详见:Schumpeter:“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2.见:迈克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天下文化出版(1996年)。

 

22-12-1999《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