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历史背景
一、战前的马来亚社会
本国目前的多元种族性质是战前英国经济政策的直接成果,它鼓励非巫人移居入境。当时,华藉和印度籍移民被视为临时工人,其去留纯取决于马来亚经济之荣衰。然而,在四十年后,他们终于成为集体固定居民。被殖民地政府所利用的马来亚巨大资源,和巫人的慷慨容忍态度,吸引了华、印移民的流入。此种大量移民继续进行,直至一九三0年代为止。
当时的马来亚社会特性﹝目前虽继续存在,但已稍减﹞是自动的文化隔离--巫人惯生活在当地性的文化环境,而殖民地当局亦没有进行任何努力使陆续流入的移民适应当地习俗。大部份移民亦由特别设立的专门政府部门管理,而本身独立生活。这可以部份说明目前某些非巫人社会态度及建国工作中所感到棘手的原因。
马来西亚华人并非缺乏「政治感觉性」,但其政治兴趣多由外来影响所引起,如一九一一年中国革命事件,当时南洋华人亲身参加或捐助财物,贡献至巨。一九二一年国民党在马来亚成立党分部。不久,其他分部亦相继在各地成立。但数年后在殖民地当局反对下,都变为地下组织。在一九二三年后,国民党组织受强烈共党势力的影响,至一九二六年中国革命宣传在马来亚大为增强。国民党在马来亚之活动,强烈地反映中国国内事态的发展。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元帅在国民党内实行清共运动,致使在马来亚的一群共党极端份子,在五名于一九二七七年终来马的中共代表协助下,脱离中央体系,另立门户。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亦可视为由华人居多的马来亚共产当发展过程的重大事件。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期间,巫人开始发觉,这些与英国经济利益有关的大量移民,将会〔损害巫人政治地位。同时各州苏丹的权力,亦在中央权力集中的推广之下,而被逐渐侵蚀。但第二次大战前,巫人民族主义未获大众支持,由于大部份巫人囿于地区性成见,此种民族主义末产生任何效果。真正的巫人政治觉悟于战后方行开始。
二、战后英国政策
战后,英政府认为英国在马来亚的政策应有改善必要,以符合「现代化」。当局企图将所有马来各州,槟城和马六甲组成一个马来亚联邦,以期提高各州行政效能,盖英政府对战前各州独立行政效能不感满意。此计划实质上摒弃战前英国承认巫人政治身份的政策。它包含以下两项内容:第一、行政组织不顾各州苏丹的权力与地位而实行统一。弟二、巫人将会失去其战前的地位及政治身份,因为任何种族人士都能享有公民权利﹝日本国民除外﹞。凡是出生及居留在马来亚联邦的人士都属于同一政治阶级。英政府白皮书内有如此一段解释:「目前马来亚行政体制已达到简化和改革的阶段。」
英政府持使何罗麦买高爵士被派来马来亚,其仕务是代表英国政府获取各州苏丹殿下之同意,以期签署马来亚联邦之正式协议。
此种威胁激起了马来民族主权的一个高潮。巫人对不利的经济情况及由移民所造成的政治经济竞争,日益感到不安,深恐巫人在经济及政治上将会被非巫人所埋没。巫人一向「是惯于生存在一个贫穷国家中的穷人,而现在则变成生存在一个富裕国家的穷人」,他们感到此项对其政治地位的威胁,将使其生存受到危害。由于四周亚洲民族运动的鼓励,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及印度,巫人决心反抗英国制造「马来亚联邦」的计划。他们亦恐怕受华人统治,因为他们对华人的效忠仍然持有若干怀疑。上文曾提到,移民对本国文化缺乏认识。在巫人来说,对苏丹和国家效忠是传统性的;在巫人心目中,华人的「效忠」祇是对国家的政治效忠---指公民权及政治利益及支配性---而言。
由于巫人大力反对,这个「马来亚联邦」计划终于在一九四八年被放弃。此麦买高协约被废除后,接着以「马来亚联合邦」代之,制定一个朝向自治政府的步骤。巫统反对麦买高计划是巫人团结的象征。该当原则上同意发给公民权予那些真心效忠本国及愿意宣誓效忠本国的非巫人。虽然巫人作此让步,但在移民各族中仍大有不满,他们认为此让步并不足够。
三、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恐怖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新加坡势将沦陷时,稍受英人训练的马来亚共产党游击队被派至马来半岛上进行抗日工作。这些游击队相继成立抗日队伍,命名为「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独立支队」﹝抗日军﹞。此种组织系由华人支配,但在日军占领期间,其他抗日队伍亦有加入而壮大其阵容。以游击队的角色,抗日军对日本军并无成为一种严重的威胁。
在表面上,马共虽对联军表示合作,但暗中却准备把抗日军扩展为一支永久性的武装部队,准备于日军被联军击败后,夺取马来亚政权。在日军投降后,马共和抗日军公开露面,控制全国。在一九四五年七月间从森林出来后,抗日军除与日政权暗中勾结外,又以「人民罪犯」的借口对人民施行大规模的迫害行动。
当华人以抗日军的身份全副武装出现时,就引起一部份华人采取一种被巫人认为自傲和冒犯的态度。在日军投降至英人实际恢复统治中的三个月内,抗日军设立所谓人民法庭,大施暴行及处决不少华、巫人士,凡在其势力下之居民鲜能幸免。在这短短的抗日军势力期间中。不少无辜巫人惨被杀害。此类事件在巫人心坎中留下一个洗不脱的印象:就是华人优势可产生的危险。这类事件结果造成巫人向华人报复,致在乡村地区发生广泛及严重的种族冲突。
四、一九四八年紧急状态
以华人为基干的马来亚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叛变,其目标是推翻政府及夺取国家政权。为了应付此项威胁起见,当局在一九四八年六月廿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此次共产党暴力行动是一项在国际共产集团领导及鼓励下,明目张胆的夺权企图。
此种叛变以巧妙及富于沙文主义的论调为宣传方式,无怪得到大部份华人社会的响应。在另一方面,保安队伍人员大多数是来自巫族。因此,巫人认为共产恐怖行为就是一项来自华人的威胁。另一方面,华人由于保持文化隔离,对本邦不多大留恋,致使巫人对华人感到怀疑。
同时,政府已感到必需团结人民,缔造单一的马来亚国家,以使对抗华人共党份子。大众宣传媒介致力宣传此种单一的马来亚国家概念,但初期成功有限。在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一年之间,殖民地政府召募华人参加警察队伍,但反应不佳。仅有两百华籍青年应征。当一九五0年实施国民服务时。大批华、印青年设法离国。一九五一年二月至八月期间,超过一万名华籍青年潜返中国逃避服役。这种情形增加了巫人的失望,及导致官方一些批评。当时葛尼爵士曾这样指出:「华人方面的似乎不愿协助,激起其他民族不满的情绪。这些人士﹝华人﹞舒适地生活并唯有全心致力去赚钱………。」
一九五二年第二次召募二千华籍青年之举亦告失败。虽然马华公会提供受训者在受训期内每人可得五十元至二百元津贴,结果也无济于事。然而,仍有数千来自各阶层的华人,尤其是来自马华公会和公务人员,支持政府及作出很有作用的贡献来结束紧急状态。
五、共产党卷土重来
自数年前被驱入地下后,马共已成为一个蛰伏性的武装组织,其成员并未放弃其夺权幻梦。近数年来共党成员暗中准备政治性的卷土重来。马共的活动表现了具体的战略:长期性逐步侵蚀的「弱化」策略,主要就是利用经济和种族等敏感和富于分化性的争端来削弱国家。例如:
〔甲〕一九六七年旧币贬值时,显著身份已被获悉的毛泽东派特务乘机四出散播反贬值宣传,领导非法示威游行及酝酿不满情绪,利用当地种族间敏感局面行事,槟城被选为目的地。共党勾心斗角,利用局势酿成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廿四日的华巫冲突,结果丧生者数人,受伤者更众,车辆亦遭焚毁。事后,种族间的疑忌及不安,经过多时仍未获消除。
〔乙〕一九六八年中,有十三名马来西亚破坏份子--两名巫人,十一名华人--因对抗时期中犯叛国罪被判极刑。毛派特务乘机个别利用种族情绪及人类同情心为借口,进行剧烈与大规模的宣传,结果不但获得当地华人支持,且吸引了国际同情。除当地社会领袖作出呼吁外,罗马教皇亦致电东姑首相为死囚请命。国内情绪沸腾,种族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幸东姑首相获柔佛及霹雳两州苏丹御旨,将死刑减为终身监禁,否则种族冲突难免发生。
〔丙〕在一九六九年四月廿日,即大选前两星期,一名巫统工作人员在槟城被颠覆份子暗杀。此辈与毛派有连络的颠覆份子,当时正进行鼓动抵制大选行动。同时种族情绪已达到险恶程度。幸巫统领导人及时训示支持者给死者以庄严的葬礼,而避免任何张扬,严重的种族冲突方获幸免,而毛派份子欲乘机激起种族冲突的阴谋亦不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