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私会党与政治挂帅──海山与义兴为锡矿开战
华人私会党与政治的关系,最为人知的自然是孙中山以洪门元帅身份,号召南洋洪门会员支持中国革命运动。此外,马共从战前开始到70年代,也曾渗透本地私会党,吸收他们为马共效力。
然而,私会党全面干预本国政治,则是以19世纪中叶的霹雳马来王权争夺战,以及锡矿战争为代表。它们的影响力甚至左右了当时的政局。
英殖民地情报局主任,也是南洋华人问题专家巴素博士认为,英殖民地时代的霹雳王朝历史是随着华人敌对私会党之间的自相残杀而发展的,胜利品便是境内拉律的富饶锡矿。
这一页重要的近代史,由于教科书一笔带过,加上缺乏文字记载,因而很少人知道它的经过。
1850年之前,拉律(LARUT)几乎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芜之地。有一名霹雳土生马来人加法(LONGJAAFAR)于娶了武吉干冬(位于拉律与江沙之间)马来人官吏女儿之后,在今日的太平附近定居。那时拉律只有3名华人居住。加法在吉利包(KLIANPAUH今日的太平监狱一带)发现丰饶的锡矿,不久槟榔屿的华人矿工便涌入拉律,后来又在新吉利(KLIANBAHARU今日的甘文丁)发现另一个矿区。
加法于1850年从霹雳苏丹取得拉律的土地拥有权。他于1857年逝世,由他的儿子伊布拉欣(NGAHIBRAHIM)继承,苏丹在较后承认依布拉欣为拉律统治者,管辖高渊河(KRIANRIVER)北面至木歪河(BRUASRIVER)南面的区域。
那时,华人不断的涌入吉利包矿区与新吉利矿区,人数越来越多,并且经常发生械斗,依布拉欣无能力维持当地的治安。
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华人有“四县”和“五县”的分裂。“四县”为中国的新宁、新会、肇庆、惠州,大抵是客家人天下。“五县”为中山、番禺、顺德、南海、东莞,是以粤人为绝大多数。
1862年,吉利包的矿区是由郑景贵领导的海山采钖,而在数英哩之遥的甘文丁矿区,则由苏亚昌领导的义兴所拥有。一天,一批义兴党徒在吉利包与几名海山党徒因为赌博的事情而发生争执,在场的海山党徒之中有人高呼“杀死这些侵犯者!”结果,有13名义兴党徒被杀,14名被掳,只有1人逃回去通风报信。于是,义兴与海山之间的火并便爆发了。
巴素博士曾经记载说,这两个私会党都曾经向当地的马来酋长求助,不过依布拉欣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看见海山的势力较雄厚,便投向海山那一边,杀害苏亚昌,并把义兴党徒逐出拉律。义兴唯有向英殖民地政府求助,当时的英殖民地总督嘉文纳于是下令封锁拉律沿岸,逼依布拉欣赔偿1万7千元给义兴。
在英国当局的协助下,被放逐的义兴党徒回到甘文丁采钖,取代苏亚昌的义兴新首领是何吉寿。拉律接连两次的私会党火并便告一个段落,以致自往后的1863至1871年,为霹雳带来一段安宁的日子。不过海山与义兴的纠争始终没有停止,只是把战场由拉律转移到槟榔屿。
海山于1863年在拉律暴动中受英国当局压制宣告败落,可是他们并未屈服。1865年,义兴在槟榔屿的日落洞焚烧几间海山党徒的屋子,到了1867年,双方终于在槟榔屿展开大规模的械斗。
这时期,海山与义兴的敌对马来人亦组织了红旗会与白旗会分庭抗礼,红旗会与海山同一阵线,白旗会与义兴同声共气。
1872年2月,双方因为矿区界线的问题再次在拉律展开械斗,而真正的导火线,是拉律的义兴领袖李亚勤与海山的女子发生奸情所致。据说,涉及的女子是那时槟榔屿海山领袖郑景贵的亲戚。李亚勤与那名女子双双落入海山手中,两人最后被处以“浸猪笼”的死刑。
这次的事件使依布拉欣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他在英方的压力下与义兴和好,以致交还义兴的产业,可是他仍然和海山保持关系。义兴的党徒虽然比海山少,却处于较优势的地位,把海山从吉利包驱逐到巴东(MATANG)依布拉欣的炮台一带。
依布拉欣发觉情势不利,便自费安排落败的海山党众撤回槟榔屿。据说,单单是租用一艘帆船载海山徒众回槟榔屿就须费1万5千元。此举使他能够向胜利的义兴言和。他也函告当时的英督奥特爵士解释有关事件的始末。
被放逐回槟榔屿的海山党徒,效法义兴于1862年的做法向英国当局求助,但是这次英方不再干预华人私会党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