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的南洋华侨
许云樵
追溯中国和南洋的交通与华侨拓殖南洋的史迹,可以推究到二千年以前。在这二千年之间,华侨拓殖南洋的盛衰和种种势力的消长,恐怕没有比最近三十年——或者说自光复以来——更演变得剧烈了。考其原因,第一因为祖国政体的改革,人民已从专制政体解放出来,可以自由出洋贸易,而不再蒙私通番邦的(罪)名,政府且从而奖掖之;第二因为在海外所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种种苦闷,和出钱出力赞助革命的成功,使他们得到了觉悟。有此二因,南洋华侨便向前途努力迈进。兹分人口、经济、教育、组织及文化五项,分别述其梗概如下:
—、人口
南洋海水到处都有华侨。这情形固然不是最近三十年为然,百余年来久已如此。不过人口演进之速,分布之广,却不能不以最近三十年来为甚!我们即以新加坡一地为例,居留地政府于民国纪元前一年凋查户口时,华侨凡219,577人,占全人口72%强;民国十年(1921)户口调查时,华侨增至317,491人,占全人口74%强;民国二十年(1931)户口调查时,华侨达421,821人,也占全人口74%强:民国三十年(1941)的户口调查尚未举行,惟最近估计华侨人口已突破56万,而占全人口的77%强了。三十年来,不但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四十万左右,即占全人口比较数也增加了5%。南洋其他各地,虽没有增加得那么多,可是都有同样的增加现象,除了越南和暹罗两地外,都可以从政府所公布的统计数字窥其涯略。至于越南和暹罗,则有一种特殊的原因,使我们得不到正确的数字。越南华侨因为受“国殖民地政府压榨得太过惨重不得已忍痛落籍为明乡”,《越南统计年鉴》所刊的华侨,不过是负担得起沉重的身税的上中阶段,和初由祖国移入的劳苦同胞。至于暹罗方面,政府对于华侨的确实人口数目,讳莫如深,凡生长于暹罗的,或久居于暹罗的,都目为泰人而不算华侨,因此民国八年(1919)调查户口的报告,华侨只26万,到民国十八年(1929)也只增加至四十四万五千多。最近还不过五十万,与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所估计的250万,相差未免太远了,但侨务委员会的估计是合理的,而实际的数目也决不会比它低的,但估计终究是估计,我们得不到正确的数字,然而我们可以知道三十年来一定大有增加,即据暹政府统计也已增加二十余万了。不过近年来,暹政府将外侨入境税増至二百余铢,中国又因进行着神圣的全民抗战,热血青年很多回国从戎,爱国志士也大多被递解出境或奔避他方,增加数骤然中止,这是暹罗一时的特殊现象,可说是一个例外。现在全南洋华侨凡八百万左右,虽说是因出洋自由的原因,同时也与祖国天灾人祸,兵革扰攘有密切的关系,好多人因不聊生,不安居而南渡;就说这次全面抗战,影响南洋各地人口的增加,便有显著的现象。但由此我们可以推得,将来抗战胜利后,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华侨人口必然骤减,但并不是说华侨都会跑,因为华侨拓殖于此已千余年,南洋已成为第二故乡了啊!
二、经济
南洋华侨经济势力的雄厚,如果不明历史因果的人来一看,一定都要认为奇迹,因拥资十万或二十万以上的富豪,到处都有,百万、千万,甚至万万元以上的也不乏其人,而在这近三十年来才发迹起来的也屈指难数,举世闻名的糖王黄仲涵,便是在这时期内飞黄腾达起来的。因为三十年前,他虽袭其父三百万盾遗产大展长才,但到民国初年尚不过三千万,等到欧洲大战各国实业停顿,百物皆昂,糖价亦骤涨数倍,一连五六年他的收入大有百川奔海之势,正所谓“收天下之利,聚之一人”了。于是他便由两座糖厂逐渐増加至九座,到他民国十三年(1924)病殁于新嘉坡时,几乎算不清他究竟有几多遗产,惟据政府估计约为叻币五万万元。这可说是近三十年来华侨经济史上的伟迹。而在同时乘欧战之机,经营树胶锡矿,并其他土产而白手起家者,更不胜枚举。但民国九年(1920)来因欧战停止,树胶生产过剩,价值惨跌至每担五元,而无人过问,一时大起恐慌,商情冷落,因而破产报穷的不可胜数。到民国十一年(1922),英政府限制树胶的条例颁布后,市况逐渐转好,但民国十八年(1929)限制条例取消,树胶市价又暴跌,商情又大起恐慌,又增加了一大批破产报穷的华侨。近年来华侨的经济状况尚属平稳,但祖国受敌(寇)的侵略蹂躏,使国货生产大受打击。最近又因欧战的延长和南洋风云的紧急,华侨一切经济活动,几乎大部分停顿。这一次的欧战与前一次不同,所以这一次的南洋华侨未必能和前一次那样得到发迹的机会,同时南洋在日寇眈眈虎视之下,极不安宁。虽则日寇并不一定有力量可以南进。
三、教育
在三十年前,南洋华侨几无教育之可言,华侨子弟不是肄业英文,便是任他失学,进私塾受师课读大学。中庸的,实极寥寥,而新式学校的设立,更如凤毛麟角的不可多得。等到光复后,华侨创办的学校乃如雨后春笋,逐渐发达起来。民国以前所办的学校,是保皇党与革命党对立的机会,民国以来则保皇党失势,而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什么政治色彩。不过民国初年的华侨学校,虽则不像以前的有政党背景,然而帮派观念仍是极浓厚。广东人开学校以粤语教授粤侨子弟;福建人开学校以闽语教授闽侨子弟,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慨。到五四运动以后,各帮学校都聘请国内教员以国语教授学生。这是华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改进,而对于社会上有一个很重大的影响,就是华侨都能认清统一国语的重要。从此以后,国语教育逐年发达,华侨社会也逐年进步,帮属间的冲突更显著地锐减,而对于赈灾纾难等事,则慷慨输将,愈见踊跃。这可以说是华侨教育的初步收获。三十年前,南洋各地都只有小学,到民国前一年爪哇华侨中学成立,华侨子弟方得于南洋就近就学,而不必远涉重洋,负笈外国升学。后来暹罗、缅甸、菲律宾、马来亚,也都设立中学,培植人材。最近十余年来,马来亚的女子中学也很发达。自从祖国抗战以来,教育界人士避难南渡的很多,而人材尤集中于新嘉坡,因此教育益见进步。独有暹罗一隅,华侨学校二百余所,率数奉令停办,正是华侨教育史上的一页痛史。
四、组织
三十年前的华侨,因为言语隔阂,习俗不同而各帮畛域互分,水火难容。所有组织,不过是一些家族祠堂和同乡会馆之类,此外则惟有义兴、海山、福兴、义气、洪义等等私会,械斗之盛,居留地政府亦为之束手。孙中山先生南来鼓吹革命时,虽有同盟会、书报社等组织,尚未普遍。民国以来,书报社才遍布各地,而学校教育发达之后,侨商因参加校董会之故,逐渐有团体组织之风气与经验,于是各种公会及工会都次第成立。此外尚有校友会、剧社、音乐会、研究社等。历次祖国的天灾人祸,华侨都组织大规模的筹赈会,筹款赈济,尤其是最近的全面抗战,南洋各属都联合起来组织一个南洋华侨筹赈总会,这可说是三十年来华侨教育的功绩,同时也是南洋华侨在海外所感受的种种所促成的觉悟的表现。最可怜的是暹罗华侨,近数年来什么组织都难成立,活动更不用谈。比较上最自由而最活跃的要推马来亚了。
五、文化
南洋华侨教育虽尚无大学,未能完备,但已有了相当贡献。至于其他文化事业,则与国内相较,相差远甚。即以沟通消息的报纸而论,而在三十年以前所创办的报纸,只有新嘉坡的《总汇报》一家,但已数易其主;槟城的《光华日报》刚刚创办了三十年,其他则都是民国以来所创办的。南洋华侨的人口虽多,可是报纸的销路并不大,现在全南洋各地的报纸没有一种能日销二万份以上的,即如暹罗现在只一家《中原报》,每天销数也不过一万八千份,然而已是全南洋销数最大的报纸了。由此可见文化水准低落的一斑。至于杂志期刊,大多不能持久,因为销路太不行了。一方面固然因为国内那许多杂志期刊蜂拥而来,南洋所出版的不能和它竞争,根本也是读者太少。现在只有槟城的《现代周刊》,因为通俗和价廉之故,销路还不错。此外纯粹研究学术的团体而出版专门刊物的,只有成立才半年的南洋学会。所出版的《南洋学报》,第一期发行已久,第二期即将出版,而第三期正在开始印刷中,颇得中西学术界的推重。这样性质的文化团体,我们希望能多多创立,因为在经济上我们已有雄厚的势力,而在学术方面我们也当急起直追,以争取国际间的声誉,提高吾侨的地位。最近周国钧先生和郑天送先生都能拨钜款刊印“南洋文化丛书”以纪念其尊人,这种纪念方式是值得钦佩而值得仿效的,因为不但这种纪念比较久远,面对于华侨文化更有很大的影响。暹罗是我们一个目为文化落后之邦的,但比起南洋其他各国,尚不能说他如何落后,因为它尚有不少关于历史、文学和宗教方面的著作,而这些著作的刊行,大多是显贵们死后,其家属出资请国立图书馆代为选印一种分赠执绋的亲友们的,因此数十年来也流布了不少参考书籍。这种风俗却也值得称道的。我想我们即使不如周郑二君那样刊印全部丛书,也不妨效法暹罗风俗刊印一二种书以作有意义、有价值的纪念。将来抗战胜利后,我们更希望祖国政府能大大地提携华侨文化,鼓吹学术研究,至低限度不要比国内落后。因为在国防上南洋是特殊后方,而文化上却是最前线啊!
因为篇幅和时间的关系,我不能将三十年来的南洋华侨动态全部叙述,因为这是一个写专书的大题目,现在只能略举一斑,挂漏之讥当然也无法避免了。
(原载《南洋商报》,1941年1月1日,页22)
本篇文章出处:《许云樵全集》第7册,东南亚华侨与华人(二),页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