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教材革新

 星洲日报2023.12.06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材革新






怀建玉展金

黄益启

董总课程局副局主任兼副研究员, 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

人工智能時代的教材革新

撕育现场正快速变化,教材作为主要的学习

矽I工具,除了内容外,其形式与功能也需要与 时俱进。当前,我国中小学主要使用的教材仍是教科 书,以纸本教材为大多数,而少部分以电子书的形式 呈现。在考量实际情况下,笔者提出二项教材革新的 观点,以回应人工智能世代教育的挑战。

教科书附带二维码已不是新鲜事,在文字与图像 外,提供学习者扫描二维码以观赏相关视频或动画, 让统整后的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能具象化地让 学习者了解与吸收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增进学习的成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更大化地利用人工智能生成 技术,将增强现实(AR )、虚拟实境(VR )等科技与 教材内容相结合,呈现事物的形态、声音于学习者面 前;又或者,将学习者带入另ー个时空,让其沉浸其 中以学习或感受事物。

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学生 可以听着潺潺水声,欣赏风吹桃花林的景色。如采用虚拟实境 技术,学习者戴上传感器,进入有光的小口后,可以以第一视角 欣赏良田、美池等景色,甚至进入农家做客。

乂例如科学实验方面,弱势学校如果没有条件创建实验 室,可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学习者“看到”和“听到”实验后 的结果。由或者,学习者在虚拟实境中进行实验操作,以另ー 种“身历其境“的方式实践与学习。

我们不否认想象的可贵与自由,唯适度增加“多感官刺激 的学习”,更能转化学习内容成为长期记忆的一部分,让所学 更为巩固。

每位学习者都是独ー无二的,即使是同一年龄层,个体的 先备知识、学习技巧、学习程度等都存在差异。总结性评量能 检验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与达成情况,虽有整体参照的价值,但 往往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针对个别学习者的情况,做出及时改 善或调整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不同学科、主题、难易知识点 的掌握情况,在各教材中加入调查问卷,利用人工智能将学习 者的学习情况做个性化的分析,并提供及时的反馈,有利于个 体在学习上的调整。于此同时,教师也可借鉴分段式反馈的内 容’视之为更细致地学习历程记录,为学习者制定优点强化或 弱点改善的策略。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未 来,调査问卷透过智能分析后,在及时反馈与检测机制之上’ 还能按学习者的程度,为其匹配延伸学习材料,促使其更深入 地探索内容,并发掘自己的兴趣,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总的来说,教育前线的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地拥抱科技。 X世代或Aplha世代是“数位原生代”,此阶段的学习者对数位 媒体的应用驾轻就熟;在审视学习这件事上,教育工作者不该 满足现况,反而需时刻带点“超前”的思维,用革新的教材或 其他辅助学习工具,最大化提升学习效能,以成就学习者的未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