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减排仍谈不拢 科学家警告 全球升温 恐7年内破1.5度

 星洲日报2023.12.06


COP28减排仍谈不拢 科学家警告 全球升温 恐7年内破1.5度





20T 编辑:謝素音

COP28減排仍談不攏


6. 12. 2023

1星期三

是冲根

科學家發警告

恐7年内破1SC

清潔能源發電佔比

亞洲增幅快過歐美

(新加坡5日中央电)有数据显 示,亚洲从2015年起,洁净能源发电量 增加和削减化石燃料使用速度较北美和 欧洲快,而西方虽カ求汰除燃煤,却大 幅转向燃气发电。

(芭黎5日综合电)在阿联酋举行的联 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8次缔约方会议 (COP28 ),各国仍无法就采取具体行动实 现减排目标之际,科学家周二发出警告,随 化石燃料带来的碳排持续增加,全球暖化可 能在7年内跨越关键的1.5摄氏度门槛。

科学家再次敦促在迪拜COP28峰会的各国“即 刻行动”应对燃煤、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污染。

综合法新社和中央社报道,全球近200国于 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同意致力降低暖化,让本 世纪结束前的气温增幅相较エ业化前不超过2摄氏 度,カ求压在1.5摄氏度以内,因而有所谓2度或1.5 度“气候目标” 〇

碳排大国有意破局

全球数万名的代表聚集 迪拜讨论空气污染的种种危害 之际,迪拜周一雾霾严重, PM2.5浓度超标,世界最高建 筑物哈利法塔被雾环绕。(法 新社照片)

在阿联酋举行的COP28上,各国代表继续就化 石燃料的未来论辩。然而对各方就逐步淘汰温室气 体大宗的碳密集型能源达成协议,碳排大国却持破 局心态。

根据一个气候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盟每年发布 一次的“全球碳计划”评估显示,在2023年,化石 燃料带来的二氧化碳污染,预计达368亿吨,比去 年增加1.1%。

在印度和中国的带动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的碳排量都在上扬。中国碳排量增加是由于冠病疫 情解封后经济重新开放所致;印度则是电カ需求成 长速度比再生能源产能来得快,以致要由化石燃料 来填补短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PCC)先 前表示,若要坚守升温幅度不超过摄氏1.5度的目 标,全球碳排量必须于2030年以前大幅减少43%。

升温至1.5摄氏度时限大幅缩短

“全球碳计划”的主要作者、埃克塞特大学的 弗里德林斯坦说:“以当前的趋势来看,我们将不 可避免地超过《巴黎协定》规定的1.5摄氏度的目 标。”

弗里德林斯坦称:“这变得越来越紧急。从 目前情况到升温至1.5摄氏度门槛的时间正大幅缩 短,为能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或上 下,必须即刻行动。”

他说:“COP28领袖峰会必须就快速削减化石 燃料碳排达成一致共识,哪怕只是维持摄氏2度的 目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安德森说,全世界必须 “尽快”实现化石燃料零排放:发达国家到2040年 实现,而发展中国家到2050或至少2060年实现。

达成1.5摄氏度目标是本届COP28气候大会各 国的共识,然而科学家越来越确定世界可能在10年

中央社引述英媒报道,增加风カ 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能有效减少碳排、 因应气候变迁已是当前普遍共识。在 COP28联合国气候大会2日议程里,以 美国和欧盟为首的118国承诺,要在 2030年底前将全球再生能源发电量增至 目前的三倍。

中国印度:燃煤能源不可或缺 中国和印度虽已表态支持到2030 年将再生能源增为目前的三倍,但却都 没有支持这项118国的承诺,因为总体 承诺将增加清洁能源与减少化石燃料使 用绑在ー起。中国和印度认为,化石燃 料对于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不可或 缺。

英媒分析资料发现,自2015年签署 《巴黎协定》以来,亚洲在对抗气候变 迁的几个关键指标上仍超越欧洲和北美 表现。

根据欧洲能源智库Ember的资料, 亚洲在2015年至2022年间,包括水力和 核能等洁净能源在整体发电量占比提高 8个百分点来到32%〇相较之下,洁净 能源占比在欧洲虽达55%,但只增长4 个百分点;北美则攀升逾6个百分点到

美国总统气候特凯里(左一)和前国务卿希拉里等 周一出席迪拜COP28会议。凯里周一晚间出席ー场重大 周边会议时再次强调,已有155个地区或国家政府签署 美国等国提出《全球甲焼承诺》协议,共同对抗气候变 迁。(欧新社照片)

内就会突破这道门槛,而非《巴黎协定》所设的 本世纪结束。目前全球均温已经上升1.1至1.3摄氏 度。

现时碳排量比2015年高6%

挪威奥斯陆的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 (CICERO )研究主任、共同研究人皮特斯表示, 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各国2015年签署《巴黎协 议》时高出6%。他称:“情况正朝错误方向。”

皮特斯表示,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电池 都在快速增长,他乐见其成,但指这只是故事的 半。他说:“另一半是减少化石燃料排放。而我 们做得还不够。”

气候科学组织“未来地球”、“地球联盟” 及“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 )自2017年起每 年协同发表研究报告,他们在星期日提出今年的 报告指出,许多国家将无法达成将升温限制在1.5 度。若世人继续按当前的碳排速率,恐6年左右全 球升温就会达到L5摄氏度。

盖茨:或无法实现《巴黎协定》

美国财经新闻网CNBC报道,微软创办人盖茨 在COP28气候大会受访时直言,世界恐无法实现 《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目标。

目前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前工业时代上升1.2摄 氏度,释放出残酷野火、洪水和极端高温。联合 国旗下的世界气象组织指2023年为人类有记录以 来最热的一年,平均气温较エ业化之前高出 1.4摄氏度〇

油氣國反對淘汰化石燃料

“逐步減少”

BBC中文网指,本届 COP28讨论ー个重 要的话题——煤炭、石油和 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未来。 核心在于最后各方所签署的 协议中对该问题的用词。 COP28主席贾比尔呼吁“逐 步减少”(phase down )化 石燃料的使用,即随着时间 的推移逐步减少,但不是完 全停止。而欧盟和其他团体 预计将推动“逐步淘汰”

(phase out) 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 的报告显示,目前正在生产 或建设中的化石燃料产能已 经远远超过将全球升温控制 在1.5摄氏度以内所能燃烧的 化石燃料。

古特雷斯:停止燃煤 才能控制暖化

在COP28会场,联合国 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只 有我们最终停止燃烧所有化 石燃料,オ有可能实现1.5摄

非完全停止

氏度的(升温)上限……各 国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 包括监管、立法、对碳制定 公平的价格、停止补贴化石 燃料、对化石燃料公司的利 润征收暴利税等等,逐步实 现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

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成员国等主要油气 出口国反对淘汰化石燃料, 他们中不少认为,未来几十 年,人类依然持续有化石能 源的需求。在去年的埃及 COP27上,80多个国家共同 要求“逐步淘汰”所有化石 燃料,但这一呼吁最终未被 写入大会决议。沙地等主要 能源出口国反对淘汰化石燃 料,强调应推广碳捕获、碳 封存等技术。

虽然COP28以“团结、 行动、落实”为主题,但参 会的孟加拉气候特使还是表 示,全球不够团结是遏止气 候变迁的主要障碍。

46% 〇

同样从2015年到2022年,化石燃料 在亚洲整体发电量的占比减少8个百分 点到68%,对天然气和燃煤的减少量较 欧洲与北美都多。欧洲在相同时段对化 石燃料的依赖仅下降4个百分点,北美 则减少6个百分点。

(利雅得5日综合电)沙地 阿拉伯能源部长萨勒曼表明,沙 地不会同意在迪拜召开的第28届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 ) 峰会采用呼吁逐步减少化石燃料 使用的措辞。

联合早报引述彭博社报道, 萨勒曼周一在利雅得接受电视釆 访时被问及沙地会否乐于支持这 ー呼吁时说:“绝对不会。”沙 地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达成呼吁逐步淘汰或逐步减 少化石燃料的协议是包括美国和 欧盟成员在内的许多COP28大会 与会国的关键要求。案文必须获 得一致同意。谈判将持续到下周

环保活动人士在COP28会场外举标语,疾呼各国 环保团体聚集在迪拜COP28峰会会场外,以不同的

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问题。(法新社照片) 方式表达他们的诉求。(法新社照片)

指推动淘汰燃煤国家 虚伪

萨勒曼指那些推动逐步淘汰化石 燃料的国家是虚伪的,并说如果他们相 信这一点,就应该继续这样做。

他说:“我不会指名道 姓……但是,那些真正支持逐 步淘汰和逐步减少碳氢化合物 (hydrocarbon )的国家,应该 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制定一项 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ー 直希望在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上 采纳更强烈的措辞,但ー些依 赖化石燃料发展经济的国家主 张,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对于发 展中国家并不公平,应该重点 呼吁逐步减少燃烧化石燃料的 排放,而非完全放弃使用化石 燃料。

在產油國開氣候大會成最大爭議

苗国广播公司中文网

タ尺:指,此次COP28的东 道主阿联酋成了大会的最大争 议点。最重要的气候大会,却 选择在全球十大产油国之一举 行,已招致批评声,而当本届 COP28大会的主席人选贾比尔 公布时,争议声进ー步放大。

贾比尔作为COP28的主 席,同时还是阿布扎比国家石 油公司(Adnoc )的主席,这 家公司2021年每天抽取270万 桶石油,并计划在2027年之前 产能翻一番。

环保人士通贝里认为任命 贾比尔“无比荒谬”,并表示 这使整个联合国气候进程受到 质疑。来自美国和欧盟的130 多名立法者致函联合国,要求

解除他的职务。

贾比尔辩解称,他在推动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采取行动方 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 作为阿联酋可再生能源公司马 斯达尔(Masdar)的董事长, 他还负责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 技术的发展。

争议虽然未能改变东道 国和主席人选,但一直持续到 COP28开幕前。BBC在上周一 报道称,阿联酋在利用COP28 这个国际场合达成石油和天然 气交易,ー份泄漏文件显示, 阿联酋计划与15个到访迪拜的 国家讨论化石燃料的交易。

贾比尔指责这些报道是 “虚假的、不真实的、不正确 的、不准确的”,旨在破坏他

担任COP28主席期间的工作, 而他本人“从未见过他们提到 的这些谈话要点,我甚至从未 在讨论中使用过这些谈话要 点” 〇

中回收甲烷再利用

解振華・・採多措施控排

COP28規模史上最大

贾比尔作为COP28主 席,同时还是阿布扎比国家 石油公司(Adnoc )主席,他 的身分引发争议。(美联社 照片)

土日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报道,11月30

俯LI至12月120,《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 ) 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相比于往年,此次会议有 颇多看点:参会规模史上最大,有将近10万人 与会;在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阿联酋召开;超 过140位政府首脑、元首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到 会;会议将做出多项重要决定,包括“损失与 损害”基金安排的决议。

作为全球最大两个碳排放国,美国总统 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出席会议,但

两国分别派出气候特使凯里和副总理丁薛祥出 席。

去年的COP27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举行, 2021年在英国的格拉斯哥举行,但这两届大会 正处于冠病疫情之中,会议规模受到影响。

本届大会的会议规模为去年的两倍左右, 是1992年开展该会议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其 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代表团的加入,从中 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各类企业,以及开设 的“中国角”场馆,使参展人数和活动数量都 创下纪录。

(迪拜5日综合电)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 使解振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详解中国甲烷控排行 动,回应外界对中国甲烷控排推出较晚的质 疑。

他指出,方案出台前,中国虽然没有总体 的实施方案,但在煤炭、油气、农业、城市垃 圾处理等各个领域已经积极采取了很多措施。 中方并无把甲烷作为废弃物,而是把它作为资 源再加以利用。

综合香港电台和中国时报网报道,中国生 态环境部等11部门上月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 动方案》(《方案》)〇解振华强调,并非没有控 排方案,就是没做工作。中国其实已经做了很 多工作〇

他解释说,方藁是中国第一份全面专门的甲烷排放控制 政策性文件,是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甲烷排放控制工作的顶 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不仅对进ー步控制甲烷排放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也将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他回应称,中国按照自身的国情,按照自己的节奏, ー步ー步地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要坚持甲烷行动的可持 续,这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

加强4方面努力

解振华表示,未来中国甲烷控排还将在4个方面努力: 一是全面提升甲烷控排基础能力;二是推动能源、农业和废 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甲烷控排工作;三是为甲烷控排提供激 励支持;四是动员有关部门、地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

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 短的特点,主要来源于煤炭、油气生产、农业和废弃物处理 等领域。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 评估报告,甲烷在20年尺度范围内,全球增温潜势(或称暖 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4倍。随着近两年国际社会对甲烷等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关注度提升,甲烷控排也成为气候谈 判中的核心议题之ー。

烏副部長:超過比利時年排放量

俄烏戰造成1.5億噸碳排

(基辅5日中央电)乌克兰环境保护和自然 资源部副部长基列耶娃引述专家的话说,俄罗斯 去年2月发起对乌克兰全面入侵,造成约1.5亿吨 二氧化碳排放,超过比利时高度发达国家的年排 放量。

法新社报道,人在迪拜的基列耶娃说:“战 争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影响,空气、土壤和水因 这场战斗受到污染。”

她在COP28的会议场边说:“战争18个月后 的排放总量估计为1.5亿吨二氧化碳,这超过像比 利时这种高度发达国家的年排放量。”

这项估计来自《战争温室气体核算倡议》, 这个组织是研究乌克兰战争对气候影响的专家小 组。

专家之一戴克拉克在会议上说:“战争本身 占排放量的25%”,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 军队的化石燃料消耗。

受到这场战斗影响,沿着前线频繁出现的 多起火灾,占了碳排量的15%〇然而,专家也考 量到移民移动与飞机绕道避开乌克兰产生的碳排 量。

重建城镇料占碳排量三分一

估计占碳排量最多的是,预测重建遭战火 蹂蹒城镇所产生的气候成本,占总额的约三分之 -,相当于5470万吨。

联合国表示,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至少 有37%是建筑业造成的。

基列耶娃说,乌克兰将从战后“复原,惟将 额外造成大量碳排”,又说俄罗斯应该因此承担 “责任’‘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