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卅年(中册)

董总卅年(中册)






Aa* A «・・a・ 这>Ax isaB底 v«*«x z・・・・r u霎韻M meeeeK "■■・・■

a・ 册爭

坂而与特套装璘设计.全合

1987年6月28日

出版说明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岀版经过 出版《董总卅年》的构想始于1 9 8 4年末,并列为1 9 8 5年的出

版计划,以配合1 9 8 5年8月4日董总成立卅周年庆典。

由于收集资料和编辑工作进行不很顺利,不得已把出版日期往后挪移, 在时间压力减轻的情形之下,我们决心精益求精要把《董总卅年》做得更 好。

1 9 8 7年5月,本书编就付梓,并决定选择6月2 8 0 (童总各州 代表大会)郑重宣布《董总卅年》的出版

岀版意义 董总三十年来和教总并肩捍卫民族华文教育,我们不敢说已取得很大

的成就,但我们敢说已尽了最大的能力。际此开步迈向民族教育大业全面 发展之时刻,我们要把过去努力的点点滴滴作一总结,使社会人士对董总 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淸楚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我们大家对华教工作的信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编辑《董总卅年》实有其不平凡的意义,而其中极重 要的一点是:

受教育乃天赋基本人权,不可侵夺;我国宪法也规定各族有自由 使用母语的权利。作为马来西亚的华裔公民,发展民族母语教育, 实已是与身体、精神不可分割的血肉、灵魂。

立足于这一坚强的信念,我们要求全体华裔公民在民族正义的号召下, 坚决作为民族母语教育最坚强的后盾。

出版用途 《董总卅年》分三册,发行1, 500套。本书在某个程度上完整保存本会各

项资料,并确切开诚布公于所有社会人士,以作为研究华教历史的重要史 料,也能对卅年来董总、教总为华教斗争的立场有所了解,避免无根据和 无谓的争论;对广大从事华教工作的同道而言,本书的各项资料和工作指 导原则,将有助益于确保民族母语教育之生存和发展,达成捍卫民族语言、 教育和文化的神圣使命。

谨此呈献《童总卅年》。

2

1987年6月28日

编辑说明

董总岀版组

编辑原则 《董总卅年》的编辑原则是基于:保存董总历年为华教奋斗的史料、

整理董总历年来的''人和事",以体现本书出版之意义。

内容类别 根据上述编辑原则,本书内容分为下列十大类别:

①萤总、萤总各州属会介绍、②萤总秘书处介風 ③董总历年重要会议记 录选(1 954 — 1985)、④董总历年重要会议演辞选(1 9 6 4 — 1 9 8 5 )、⑤董总历年重要文告/声明选(1966 —1 985)、⑥ 童总历年重要备忘录选(1954—1 985)、⑦《董总卅年》文献/ 文章选编(1 9 4 8 -1 9 8 5 )、⑧华教卅年大事记要(1 9 5 4 — 1 9 8 4),⑨《董总卅年》大事专题、⑩《董总卅年》人物谱。

分册精编 为了使本书在保存华教历史资料之同时,能兼及具有较高之可读性,

本书希望藉着分成三册而方便阅读和使用;在编辑的方法上则尽可能配以 照片和图表,在华教人物和事件专题的处理上以精简的方式整理。据此, 《羞总卅年》依十大类别性质辑为三册:上册包括第①至②类内容、中册 包括第③至⑥类内容、下册包括第⑧至⑩类之内容。

资料収集 本书内容多以本会历年保存之资料为主,年限定为1 9 5 4至198 5

年,但也兼及此断限外之前后数年,在''董总、董总各州属会介绍"和“人 物谱"方面则函请各州属会将有关资料整理编入。小部分图片和人物照片 特向教总秘书处商借翻拍或拍摄自学校特刊。

编辑顾问 为求本书之华教历史资料不失客见董总特聘请教总副主席陆庭谕老师

担任本书"史料编辑顾问",并请他亲自校阅“董总卅年大事专题"部分。

索引编辑 本书索引之编辑分为内容索引和人名索引。另有历史文件、图表、图

片和说明一览,以方便使用者查阅。

其他说明 董总出版组依据本书之出版意义和编辑原则进行编辑工作,并得到各

州董联会和陆老师的帮助,顺利完成《華总卅年》,为我华族保存了珍贵 的华教历史资料。出版组谨在此表示感谢。有关本书之任何不足之处,希 望各方高明人士予以指示,以便董总作为未来整理有关资料时参考。

3

>久3队闫件由弭女免兌,為.5同化G%为少it 女族,<幣时n *虐 为¥秋人的女/k反旌W-V

劣直击力纟备人撓网洲造M法*孑啊>9询调 为号土多夕叡必^左4脣危荃/^白匕初£亿4f 办色话似宙<如仞V乙您義信孵女/9的冬垮 琳旨技为^九仲成億Z专绘1人”J9与紂今九 K夕以呱为兎刘轲此殺从初穽毎擎:项4性 住S争vV第抜g膀h

献词

董总主席

/林晃昇

5

献词

教总主席/沈慕羽

年終定荻終釦M密拂東药车彖,我H為季取氏蛛 我t権,肩A肩畐恿絶,於甘者守變 招物,同進11,菸有,年故悠包爾淘一籠不可分a 3。多範肉応至它的朝)^不,為^粼畢观而酣緒 ^,<^焚伴|1了奉<办學及獨之中學爲令弟 <1>下不1^鈴基<,馬个畢夂化41V*永久的 德孑。舜卷豈,铠In不可U禹表場,簿漏尚表,兌 n仍泪舞叢^貌,値谕値地,旋焉考场闻為<德 -尺,魇爲£,參制的務攏,沒锚當能,区幻真初 建痛而丹为皆心,蠢炎&^,未€稿歛•侷£^r港 伐眼腐為空券永逸,唯術氣粲S,供汎何寸終熬 <牛笏、氏游爻但白由皆廖的目標有莲<進! 会朔葉疚热餌終會£用他€如xa輙

6

献词

全国中华大会堂筹备委员会主席(1985年) /邱祥炽

时间是对团体价值的最好测验.''持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特点,

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三十年如一日,肩负起本邦华校保姆的重责, 持守坚定不移的信心,为华校的生存与发展,作继续不断的奋斗,不但为 华裔同胞普遍赏识,且对董总的表现.存有崇高敬意。

对华校前途具有坚定的信心,是董总作为的基础。经得考验的信心, 是有其理智之基础的。董总在过去三十年中之所以会成为华校负责任的保 姆,乃基于它对华校具有真正的信心,和对华教的维护具有“能杀其身而 不能毁其信"的理智。虽然在过去卅年中,在决策上曾出现一些可商榷之 点,但其整体表现却是健全与良好的。

本人要藉这个机会,对华校能有这么一个不辱使命的保姆而庆幸。

在客观环境可能转变对华教更加有利的形势下,希望董总能抱持更大 的信心,去维护华小,领导独中步上康庄的大道.使更突出华校的价值。

迈入新历史阶段的董总,责任将更加繁重,工作量亦将大为增加,欲 期董总会有效负起其历史使命,华人社会将须给予以更大力与实际的支採

茧总的正确路线在于一种合乎华社需求的平衡,这种平衡将使董总在 历史新阶段更加有作为,并完成其使命。

欣逢马来西亚华校萤事联合会总会成立卅周年纪念日,本人谨此致以 热烈与衷诚的祝

5-3-1985

7

目录

■出版说明

■编辑说明

■献词

■目录 索弓I

上册

■董总、董总各州属会介绍

■董总秘书处各组介绍

■董总、董总各州属会介绍

004董总

(附录文件)

008学校董事会章程

011 1961年教育法令第27条

011 1972年教育(修正)法令

012关于董事会的备忘录

019 “要求收回有关签署学校支票的新安排”函件

021董联会的使命与任务 /李万千

023 董总章程

025董薮总发展华文小学工作委员会简章

026董教总全国发展华文独立中学运动工作委员会组织细则

028祇威华校董事联合会

029简介 /拱威堇联秘书处

029历任执委名单

034章程

038吉打华校董事联合会

039 '执委名単

040章程

044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

045简介 /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

046 '章程

050毗防华校董事会联合会

051毗叨华校萱联会回忆录 /刘殳光

066毗⑰华文独中复兴十二周年宣言 /此功华校董联会

068章程

071毗明州华文独立中学的路向 /此萌华校董联会

074独中办学纲要 /此功华校董联会

076历任执委名单

8

078雪隆华校董事会联合会

079简介 /雪隆华校亜联会秘书处

080历往执委名单

082会员资料

084 32年大事记 /雪隆华校堇联会秘书处

092章程

098森美兰华核董事会联合会

099简介 /蔡天恭

102历任执委名单

104章程

108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109简介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113会员资料

117历年活动概要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137章程

(历史性文件)

123对教育报告书的联合意见

124致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备忘录( 1956年)

126呈首相电文一列华语文为官方语文

127借用课本简则

128致公共服务委员会函一华校书记事(1975年)

130甲州发展华小工委会简章

131筹募借用课本基金千人宴告社会人士书(1981年)

133致甲州首席部长函,学校地税事( 1983年)

135致甲州教育总监函,教学记录簿事( 1984年)

142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

143史略 /陈宝锦

144历任执委名单

148历年活动一览表

150章程

154沙巴华文独中董联会

155沙巴独中教育问题检讨 /曹德安

162历年重要事项j摘录

162历任执委名单

163独中教育展望 /张观辉

165吁请个人及团体申请为基金局会员 /张观辉

166群策群力发展母语教育 /张观辉

167章程

(附录)

174砂膀越第三省华文独中董联会

175发展华小初步建议书 /诗巫中华总商会 笫三省留台同学会 诗巫南大校友会

180发展独中建议书 /诗巫中华总商会 第三省留台同学会 诗巫南大校友会

183筹募教育基金宣言

185皈育基屋会章程

187历任执委名单

190章程

196砂膀越古晋中华第一、三、四中校董会

197简介 /中华中学联合校董会秘书处

199章程

9

■ 董总秘书处各组介绍

624860202 O

20212123252626犯27

董总秘书处简介 秘书处会务组 秘书处考试组 秘书处课程组 秘书处师资组 秘书处资料组 秘书处出版组 秘书处升学轴导组 秘书处职业工艺教育组

中册

董总历年重 要会议记录选(1954 -1985 )

董总历年重要会议演辞选(1964 -1985 )

董总历年重要文告/声明选(1966 -1985 )

董总历年重要备忘录选(1954 -1985 )

■《董总卅年》文献/文章选编( 1948 -1985 )

■ 董总历年重要会议记录选E954 T985 )

277 1954 联合邦各州华校董事联合会代表大会

278 1954 董总特别代表大会

279 1955 董总第1屆董事代表第2次会议

280 1957 董总董事代表座谈会

281 1958 董总1958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82 1960 董总第2屆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84 1961 董总1961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85 1961 董总第3屆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286 1963 董总1963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87 1964 董总1964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88 1965 董总1965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89 1966 董总第5屆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290 1967 董总1967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91 1967 董总第6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291 1968 董总第6届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

10

292 1970 董总1970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93 1970 董总第7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294 1971 董总1971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94 1971 董总第8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295 1972 董总各州属会代表紧急会议

296 1972 董总第8届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

298 1973 董总1973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299 1973 黄总各州属会董事代表大会

300 1974 董总1974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01 1975 董总1975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02 1976 董总1976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02 1976 董总各州属会第1次联席会议

303 1977 全国华校董事会代表联席紧急会议

306 1977 董总各州属会第2次联席会议

308 1977 董总各州属会第3次联席会议

309 1977 董总1977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09 1977 董总各州属会第4次联席会议

310 1978 董总各州属会第5次联席会议

312 1978 董总各州属会第6次联席会议

313 1978 董总1978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13 1978 董总各州属会第7次联席会议

314 1979 董总各州属会第8次联席会议

315 1979 董总1979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16 1979 董总各州属会第9次联席会议

317 1980 董总各州属会第10次联席会议

318 1980 黄总1980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19 1980 堇总各州属会第11次联席会议

320 1980 董总各州属会第12次联席会议

321 1981 董总各州属会第13次联席会议

322 1981 董总1981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23 1981 董总各州属会第14次联席会议

324 1981 董总各州属会第15次联席会议

325 1982 董总各州属会第16次联席会议

326 1982 董总1982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27 1982 董总各州属会第17次联席会议

329 1983 董总各州属会第18次联席会议

330 1983 董总1983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31 1983 堇总各州属会第19次联席会议

333 1983 董总各州属会第20次联席会议

335 1984 董总各州属会第21次联席会议

337 1984 董总1984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39 1984 董总各州属会第22次联席会议

340 1984 董总各州属会第23次联席会议

341 1985 董总各州属会第24次联席会议

342 1985 董总1985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344 1985 董总各州属会第25次联席会议

11

■ 董总历年重要会议演辞选(1964 -1985 )

349宪法保障学习母语母文 /陈济谋

350冷静协商争取华教合理地位 /杜志昌

351政府应听取民意 /杜志昌

352政府应轲助独立中学 /叶鸿恩

353华校董事部不可轻言废除 /叶鴻恩

354 一心一徳谋划华教奉献国家 /杨诚财

355排除万难复兴独中 /胡万铎

356维护华小 发展独中 创办独大 /胡万铎

357自力更生发展华教 /陈世荣

358坚持贯激董总的母语教育路线 /林玉静

359政府应撒消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2) /林晃异

360令人不安的言论 /林晃畀

361逆流直上 /林晃并

363回头去看看历史 /林晃畀

366突破困境力求华人大团结 /林晃畀

367荒谬的社团修正法令 /林晃畀

369华人政党应勇敢争取华教获合理的对待 /林晃畀

370团结一致保卫民族基本权益 /林晃并

372华裔公民不效忠? /林晃畀

374独中的发展令人鼓舞 /林晃并

375华小叫人担忧 /胡万铎

376华小师资严重缺乏 /林晃昇

378第4大马计划中期检讨对60独中视若无睹 /林晃井

381发动一千万元独中发展基金 /林晃外

382华小变质危机四伏 /苏天明

384把吉兰丹中华独中救起来 /林晃昇

12

翌董总历年重要文告/声明选 (1966 -1985 ) 有关小学教育方面

389华校应维持上课六天制

390上课六天制有百利而无一害

391 不谙华文校长如何主持华校

391反对“新的学校不会有董事部”

392 反对华小集会应用国语进行

393 华小集会用语可用华语

394 何谓“新校徽校歌须马来西亚化?”

395西马华小缺乏一千名合格教師

396华小教师缺乏危害华教发展

396当局应负起华小师资荒责任

397检定考试应考华文

398否定叶亚来功积的历史试题不应发生

399不应企图改变华小教学媒介语

400 3M制企图使华小变质

401 反对3M使华小变质

403 3M事件与马华的共同声明

404 3M事件与民政党的共同声明

404 3M事件与行动党的共同声明

405 对3M的四点共同要求

407应重视教学媒介语的授课时间

409授课时间调整乖离3M注重读写算之目的

有关中学教育方面

4H 读华校学习三种语文出路更广

412 限制学生出国留学蔑视基本人权

413 华文独中为国育才应续续存在

413针对华文独中课程、考试问题发表声明

415 华文学会为何不能出版华文刊物

416 丹州禁400种华文书刊

416不应禁止独中初三学生考SRP

其他重大社会课题

418对内阁教育报告书的意见

419广告条例违背宪法精神

420马新社破坏新闻自由

421让我们冷静地听取国际舆论

424有关国家文化的问题

425 部长不应发表违反民主言论

426针对出狮新条例发表文告

427母语教育并非种族两极化的根源

430对介人大选及今后动向的声明

431对马华党争的看法

433我们不是“外来移民”!

13

■ 董总历年重要备忘录选(1954 - 1985)

436 1954

445 1954

447 i960

449 1965

452 1975

467 1977

468 1977

469 J978

470 1982

473 1984

474 1985

呈联合邦教育部备忘录

呈联合邦钦差大臣备忘录

呈联合邦教育部常务司及马华公会备忘录

呈首相东姑备忘录

呈部长级教育检讨委员会备忘录

呈首相有关华小董事部问题备忘录 呈首相关于学校董事部问题备忘录

呈教育部长有关董事会签署学校支票权力问题备忘录

呈副教育部长陈忠鸿有关华教当前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备忘录 呈教育部长有关集会用语问题备忘录

呈教育部长“反对综合学校”备忘录

■《董总卅年》文献/文章选编(1948 -1985)

480 世界人权宣言

484 国家文化备忘录

490 全国华团联合宣言

497 我国教育政策的检讨 /许子根

508 内阁教育报告书对话记录

520 联合邦华校教师总会成立宣言

522 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

526 华社应如何看待华文独中 /林晃昇

530 从教育与语文、文化的关系看华教 /李万千

536 梦境里的中学 /严元幸

542 马星华文教育史的研究 /就维贤

14

下册

华教卅年大事记要(1954 -1984 )

《董总卅年》大事专题

《蜜总卅年》人物谱

华教卅年大事记要(1954 -1984 )

555

El

570

572

588

594

606

612

614

616

618

620

638

642

666

672

704

706

708

718

752

754

华教卅年大事记要(1954 - 1984 )

《董总卅年》大事专题

1954 董总成立

1953 三大机构始末

1955 马六甲会谈

1958 怡保华教大会

1961 华校改制

1967 倡议独大

1973 成立华文独中工委会

1973 独中发展基金

1975 举办统考统一课程

1976 全国华文独中第一屆行政人员研讨会

1977 成立发展华小工委会

1979 全国华文独中第二屆行政人员研讨会

1980 纠正3M制

1983 全国华文独中第三屆行政人员研讨会

1984 集会用语事件

1985 吉兰丹中华成功复办

1985 统考语文问题扩大会议

1985 综合学校事件

1985 林连玉逝世

1985 董总卅年

15

《董总卅年》人物谱

•槟城州•威省

760 王景成 762 叶万尚

760 伍瑞琴 763 许平等

761 李月樵 763 陈林安

761 陈文炳 763 陈荣江

761 苏承球 764 陈炳裕

761 沈清楚 764 周曼沙

762 骆清泉 765 庄汉良

765 祝潸坤

765 郑奕南

766 刘国秋

767 郑永祥

767 江真诚

•吉打州•玻离市州

768 许蜂峰 769 麦维良

769 庄光辉 770 陈畅进

751 董玉林

751 李成正

•口比昉州

772 王振相 777

772 罗陶容 777

773 骆谋生 777

774 张国林 778

774 沈亭 778

775 杨苍茂 778

775 陈孟利 778

776 胡万铎 778

776 张连城 778

汤聘够嚇询钟丘冯顺

毅彬国菲庆森乔相凡

778胡家谦

778林青宗

778 李坤文

778 黄衍荣

778 罗美伦

779胡锡皆

779 白成根

779黄松俊

779 陈兰

•雪兰莪州•联邦直辖区

780 洪启读 785 郭洙鎮

780 饶师泉 785 郑瑞玉

781 邱祥炽 786 苏天明

781 蔡荣兴 786 饶仁毅

782 林晃昇 786 陈业宏

782 宋万荣 787 郑则民

782 黄仕寿 787 梁长龄

783 陆庭谕 787 陈济谋

783 汤利波 789 吴桂庭

784 林玉静 789 叶鸿恩

784 刘锦通 789 杨锻青

784 颜振聪 790 曹尧辉

784 苏顺昌 790 陈泰阶

790黄创成 790杜志昌 790张崑灵 790罗绍英 791 温典光 791 杨诚财 791杨应锦 791刘怀谷 791钟廷俊 791吴德芳 791黄伟强 790趙桑儒 790叶维松

16

•森美兰州

792 邱克遗 795 苏林邦 796 林江水

792 陈世荣 795 林佳作 796 陆建平

793 李伟书 796 李玉泰 796 姚中影

793 黄雄飞 796 吴绍隆 796 符史尧

793 何永群 796 莫琛 796 陈文友

794 叶志洋 796 黄锦姿 796 李文彪

794 邱立标 796 杨国华

795 罗梅生 796 杜书菜

•马六甲州

797 杨竞生 799 雷乃震 802 沈镜湖

797 吴仲坦 800 张武易 802 徐俊明

798 李引卜 800 杨朝长 803 邓日才

798 杨柳青 801 蔡坤地

799 张雅山 801 林源瑞

•柔佛州

804 林维扬 806 白纯瑜 807 骆英杰

804 余金槛 806 黄继翔 807 张抜川

805 苏木有 807 李云溪 807 王志荣

805 刘金钟 807 李儒森

805 黄复生 807 罗善良

•沙巴州

808 方德源 810 邓松青 812 杨德良

808 蔡贞端 810 李伟光 812 张观辉

809 杨紫峰 811 杨建中 813 林振麒

810 郎天仁 811 曹德安 814 杨適强

•砂騰越州

815 范培尧 817 卓玉春 819 黄钟渊

815 赖汉儒 817 陈仁华 819 陈毓干

816 钱惠光 818 张晓卿

816 刘会干 818 潘盛华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联合总会历届主席

820 820 821 陈充恩 821林连玉 823沈慕羽 黎博文 822黄润岳 蔡任平 822 丁品松

17

274

■ 華总历年重要会议记录选( 1954 -1985 )

1 • 民间捍卫华教工作含有极浓厚的使命感意义,这是董总这个华社工作机构 一路来深得广大民众支持的最大原因;也是董总领导层及各州属会领导层 无畏风雨,私掏腰包,空出时间踊跃参加董总各级会议的原动力。我们或 可不去计较这些辛劳,但我们却不可勿视他们花费心思筹谋华文教育大业。

2 -本单元“董总历年重要会议记录选(1 9 5 4—1 985)"就是基于上述前 提编辑而成。它完整地记录了从1954年酝醍董总开始到1985年止 的各项重要大小会议。这些会议共计6 0次,包括特别代表大会、历年常 年代表大会、历届各州属会联席会议和常务委员会议。是研究萤总对各项 问题的看法最有价值的笫一手资料。

275

(显片/ 55總資料室)

■除了正式的會議之外,雪隆董聯會十年來不間斷地在每一個冃的第一個星期五攀行 ''例會〃 '各人士可面對面交換對華敎、時局的看法,也是構思各項華敎工作的一個重要場合。

276

联合邦各州华校董事联合会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五四年八月廿二

0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毗功代表

王振相郑显达(刘

思聘代)

雪兰莪代表

梁长龄张崑灵 森美兰代表

蔡天恭黄雄飞(列 席黎汝栋) 吉兰丹代表

李増泰

马六甲代表

宋廷滨

槟威成

王景成

柔佛代表

郑振中

主席:梁长龄 记录:温典光李达庭

■这是个历史性的马来亚联合邦各州华校董事联合会 代表会议。会上通过成立总会 订立章程,选举执委 的重要议案,确立了董总的组织形态,开启了萤总 为民族正义奋斗的序幕。

--编者

•讨论、通过议决案:

(一)通过成立总会。议决:全体赞成通过。

㈡通过章程草案。议决:逐条讨论修正通过。

㈢选举首届职员。议决:推举梁长龄监票、温典光唱票,以投票 方式选举下列五州华校董事联合会为常务委员。

①雪兰莪②此功 ③槟威④森美兰⑤马六甲

㈣讨论华校孔子与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均被政府取消,应须 由本会提出联合邦华校董事总会,或中央教育委员会讨论,向 政府申请案。

议决:赞成通过,由本总会呈请政府应在孔子与孙中山先生诞 日准予华校放假一天,以资纪念。

理由:孔子与孙中山先生,均为超越国际人物,不特华人敬仰, 即万国亦同一敬仰,而孔子应与耶稣,释迦牟尼,莫罕默德三 教主之诞辰,同定为纪念日。

㈤讨论华校中学津贴应増加一百巴仙案。

议决:通迁函请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提向政府交涉 之。

理由:华校中学津贴金,每名学生仅得三十六元,不及英校六 分之一,马来学校百余元,印人学校亦七十余元,华人纳税最 多,所得最少,应请政府尽量提高(查星洲华校已提高一百巴 仙)o

(六)关于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移交讨论之“全联合邦中学 教师待遇标准应予厘订''案

议决:因各地华校经济情况不一,不便拟订,本总会可函请各 州华校董事联合会酌情办理之O

•其他应办事宜经讨论后议决各案如下:

参加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共谋华文教育之发展。

本总会应速向政府申请注册。

若有某州尚未成立华校董事联合会者,应由本总会去函促其 组织乙

选举首届主席兼财政,结果,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当选。

277

董总特别代表大会

期: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

四日

间:下午二时半

点:吉裾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雪兰莪:洪启读

梁长龄陈济谋 张昆灵

槟威:王景成 毗功州:王振相 郑显达(刘思聘代) 森美兰:蔡天恭 黄雄飞林梦梅 柔佛州:苏木有 洪肇闪

马六甲:宋廷滨 彭亨立卑:陈传华 周甲

大会秘书:温典光 列席者:李柏文马丽水 主席:梁长龄 纪录:李达庭

■一九五四年九月廿八日,一九五四年教育白皮书正式 公布。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政府企图在华小开设国民 •学校性质的英文班,使华小逐渐变质,并发表强烈的 反对理由书。

--编者

•报告前议各事:秘书温典光报告:

㈠关于呈请政府应在孔子与孙中山先生诞日,准予华校放假一天 以资纪念事:此事曾呈函政府据理请求,惟尚未获答覆。

㈡关于华校中学津贴金请求政府增加一百巴仙事:此事曾由中央 敎育委员会呈文请求,据当局函覆,对此请求未予批准,主张 将小学新薪津制推行至中学,征询吾人是否同意。

㈢关于小学教师因病请假或女教师生产者,其代课薪金应由政府 及学校共同负责事:此事亦曾由中央教育委员会呈函请求,但 据政府答覆谓现因教育经费不足,暂未能办到。

于若有某州尚未成立华校童事联合会者,应由本总会去函促 其组织事:查目前尚未成立华校董事联合会者,只有彭亨一州 而已.

㈤关于申请注册事:荻当局特别许可,在申请注册未批准前,特 准本总会根据章程所定之宗旨活动。

•讨论事项和议决案:

㈠坚决反对在华文学校开设国民学校性质之英文班C

㈡据理向政府交涉请其取消在华校设立国民学校性质英文班之建 议及准许华校继续增班并给予津贴。

㈢关于起草反对理由书事: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为反对将方言 学校改为国民学校,曾经举出七专员,草拟反对理由书。即由 温典光秘书将该反对理由书全文宣读后,在座各代表均表示同 意,并通过交回该七专员重行审定,然后由本总会主席洪启读 君签署,提呈联合邦钦差大臣核办。

•其他应办事宜:

(一殷育当局征求举派每州校童一名与其会谈关于华校教育有所咨 询事。议决:如教育当局対各州华校教育问题,有所咨询,则 由本总会主席及雪、森、甲、槟、毗五州常务委员会同秘书晋 见之,该代表只可负责表达情由,不能作任何决定性之答覆.

㈡关于社团注册官建议本总会章程第四条(甲段最后增加“各该联 合会均可加入本总会为会员”之字句事。议决:通过接纳.

278

董总第1届董事代表第2次会议

日期: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四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森美兰:蔡天恭

槟威:王景成

彭亨立卑:宋锡扬

周甲

雪兰莪:洪启读 陈济谋曹尧辉 张昆灵

告假:梁长龄 列席者:万挠三育学校代表

林龙颜林志峰

黄志发

主席:洪启读

秘书:温典光 记录:李达庭

■雪州教育局以割减三育华小津贴金为要胁,强迫开办 国民学校之英文班,明显表示政府消灭华文教育之企 图。

__编者

•秘书温典光报告前议各事:

㈠关于呈请政府在孔子与孙中山先生诞日准予华校放假一夭事: 政府对于孔子诞日,准在教师节日举行,惟对于孙中山先生诞 日,则未准予放假。

㈡关于起草反对在华校开办国民学校型之班级事:该反对理由书, 业经拟就提呈联合邦钦差大臣,并在报章发表。

■本会代表与教育部长商谈经过:

温秘书报告,本会代表五常委(马六甲缺席)连同总会主席及 秘书等承邀于六月十五日晋见教育部夭,该部长询问本会代表 对于政府拟在华校开设国民学校性质£英文班意见如何,各代 表容以本总会对此问题,前经一致议决反对,该部长加以解释称, 国民学校班级之课程,现已改善,将华文数学时间加多,每周 约有七小时,希望各华校当事人,再行考虑。

议决:此事应维持原案,一致坚决反对到底。至于吴仲坦先生 表示未能任代表,改由马六甲另委一人充任之,另加举陈济谋 先生充任代表之一。

,关于万挠三育学校被迫开办国民学校型之班级事:三育学校董 事长林龙颜君报告称,雪兰莪教育局长率同华校监督杨雅灵、 视学官刘怀谷二氏,于本月十一日下午二时半到万挠,在县公 署召集该埠华巫印各校童事长及校长等会商有关在方言学校开 办国民学校型之班级事,该局长询问三育学校代表对此事之意 见如何,本人答以遊事部对此问题,昨经开会一致议决反对, 该局长谓董事部不能代表学生家长意见,着令从速召开学生家 长紧急会议决定之,并限于本月廿日以前以书面答覆,如果反 对,则三育学校原有津贴金之十八班,其中一班之津贴金将被 割减云。

余谓敎育当局于去年十一月四日通告方言学校,声明开办国民 学校性质之英文班,不是强迫的,华校是否鏡成,听其自由, 今雪州敎育局长以割减津贴金为威胁,此种强迫手段,实属自 食前言,违反当日之通告,且学校行政,原是童事部之权,经 有章程规定,并经注册在粲,学生家长无权干预,此事既经该

279

校董事部议决反对,无须召开学生家长会议讨论云。

•经众讨论结果,议决各案如下:

(一)应由万挠三育学校致函雪州敎育局长,请其将当日商借教室开 办国民学校型之英文班理由及条件以书面通知。

㈡雪州敎育局长以割减该校津贴金手段,威胁借用敎室开办国民 学校型之英文班,认为是极不合理之措施,实有消灭华文教育 之企图,本会应予尽力支持,提文至该局作强烈之抗议,同时 将该文副本一份交联邦敎育局,并请马华公会中央教育委员会 交涉办理。

董总董事代表座谈会

日期: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 一日

时间:下午三时半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温典光陈一君

陈世荣 梅仲仁

戴观阳 郭水池

龙先生 叶料水

李天霖 周国钧

陈静生 陈吉臣

(思聘代)卢耀仙

何昌桑 王振相

(王白山代)

何平波 胡灼予

黄衍荣 陈兆侯

(瑞福代)

陈晋祥: 梅子培

李玉泰 骆清泉

陈流通 陈荣江

(邢鹤平代)

黄锦华 黄鲁坛

陈景兴 符兹美

曹尧辉 吴文

黄日坤 陈德水

主席:温典光

记录:黄伟强

■这个座谈会讨论两大课题,即萤事部改组及小学应否 接受全部津贴。

-一编者

•代表发言意见归纳如下:

(一)原有校产董事会有权保管。

㈡三五制中,根据雪州教育局通告,对政府委派学生家长及校友 会各方面之董事,均可以由现有董事介绍,相信对童事部之组 织,仍可保留若干传统精神。

㈢小学全部津贴,三大机构曾经缜密研究,相信对华校并无不利 羽.

㈣)政府委派之華事,不能担任重事部重要职位,同时并须懂得华 交.

㈤目前各校如无校友会,学生家长公会,其代表则由现有董事介 绍.

沖t功州教育局通告,与雪州教育局通告有不同之处,请马华中 央教育委员会向教育部交涉,各州通告,应根据雪州教育局通告原 文,一律发出之.

•讨论结果,作如下之两项决定:

(一)关于接受小学全部津贴,各方面均认为对华校并无不利之处, 故请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通告各州道教联合会转饬全马华文小 学申请接受之.

㈡对董事部之改组,如依照雪兰莪州教育局所发之通告而改组, 亦无大碍,故请马华中央教育委员会具函联合邦教育部长饬令 各州教育局,向全马各学校发出与雪州教育局同样之通告,以 示划一,而利各校鱼事部釆取一致之行动。

280

董总1958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五八年五月卅一 日

时间:下年二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森美兰华校董联会代 表:黄雄飞陈世荣 李玉泰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代表:李引卜

毗功华校董事联合会 :梅子培

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 会:黄昆希(倪枝瑞 代)

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 会:陈济谋温典光 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 :王景成

列席者:彭亨直凉华侨中学董 事长何平波 彭亨文冬启文中学代 表李汝良

主席:陈济谋

记录:李达庭

■议决在中学改制未解决前,中学董事部决不改组。选 派五名代表参加马华中央教育委员会常务小组。

一-编者

•报告前议各事

㈠万挠三育学校被迫开办国民学校型班级事:温典光君称,此事 并不是单独该校之问题,当日全马各地华校,亦多有同样之事 发生,因开办国民学校型之班级,乃等于开办英文班级,但在 各方反对之下,迄今尚未施行,本总会曾接获钦差大臣来函谓, 如各校认为开办国民学校之班级,是不合理的话,则政府无意 执行.

仁腰受全部津贴事:温典光君称,此事在原则上本邦各地华文小 学,大都已接受了。

㈢小学董事部之改组:温典光君称,小学重事部依照教育局所订 五、三制而改组,亦无大碍,惟对聘请教师问题,规定由教育 部长委派,如无适当教师委派时,始准校方登报聘请,此点我 们不表同意,因为学校教师,董部应有聘请之权,雪州华校董 联会对此问题及其他有关修改章程意见,曾分别致函雪州教育 局及吉隆坡自治市地方教育局,据吉隆坡市教育局覆函谓,现 因政府设有师训班,故华校应有安插受训教师的机会,惟雪州 教育局,对此问题,迄未答覆云。

㈣刀浮董事部章程:温典光君称,小学董事部现行之章程,是由 各地方教育局所拟订,其内容大同小异,雪州华校董联会,曾 将该章程加以修改,呈请雪州教育局批准施行,同时本总会经 将该项修改章程草稿,寄与各州华校董联会,以作参考,请各 州董联会斟酌情形,自行决定。又谓关于萤事会议之记录,须 翻译英、巫文一节,如要实行,相当困难,因华校以华文为教 学媒介,翻译工作,极成问题,应清政府自行觅人翻译,此事 经分别致函雪州教育局及吉隆坡自治市地方教育局,请予撤消。 据地方教育局解释称:根据宪法规定,本邦以巫文及英文为官 方语文,故会议记录,亦应用该两种文字为标准,但我们认为 各民族之文化,既未被歧视,故华校会议记录,亦应以华文为 标准。此事尚在交涉中。

•讨论与议决案

(一匮举下届常务委员五名。主席称,今日第四项议程,是选举下

281

届常务委员五名,应如何选举,请予讨论之。议决:下届常务 委员五名,应仍旧惯,连选连任,计为雪兰莪、槟威、毗切、 森美兰及马六甲五州,并定各该州之董联会主席为代表。同时 由该常务委员会代表互选雪州逆联会为本总会主席兼财政。

㈡快 代表十名于六月一日出席参加马华中央教育委员会会议事: 议决:妾派陈齐谋、王景成、黄雄飞、陈世荣、李玉泰、梅子培 (或陈吉臣)、李引卜、何平波(或吴文)及张昆灵九君,其 余一名,由雪州鱼事中选派之。此后出席中央教育委员会会议 代表,以各州代表一名为原则,惟授权主席委派之。

㈢选派代表五名,参加马华中央教育委员会十五人常务小组会之 组织事。议决:推举陈济谋、王景成 温典光、钟森及陈世荣 五君为代表,参加该小组会为委员。

•其他应办事宜

㈠呪功董联会提案。议决:将该会提案五宗,提交明日的三大机 构会议讨论之。

㈡中学董事部应否改组案。议决:中学改制未解决前,中学董事部 决不改组。

㈢小学官委董事案:议决:将此事提到马华中央教育委员会讨论,要 求政府委派官方代表,须要懂得华语及明了华文教育之人士充 任之。

㈣加强组织及充实本会之经费。主席补充谓,各州已有董联会组 织者,应加强组织起来,如未有组织者,则请从速组织,加强 力量及作更密切之联系,最近获悉彭亨州曾发生许多问题,故 希望彭亨州之童联会,早日组织起来。

董总第2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日期:一九六O年五月廿八

B

时冋:下午三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槟威:王景成 毗功:张逊凡 森美兰:陈世荣 雪州:陈济谋 温典光

马六甲:李引卜

主席:陈济谋 纪录:李达庭

■会议主要提出有关全国华文中学之重大问题,这是急须 解决的,尤其是关于华文中学非津贴班的初中三年级 生,政府不准报名参加一九六O年度华文中学升学考 试,而此种考试报名,将于下月三日截止 此外,唬 功学校注册官曾通令当地华文中学董事会须于本年十 月底以前改组为“三五''制•上述各问题,影响华文 中学前途重大。

一-编者

•经发言讨论,集中意见如下:

㈠非津贴学校及私人资格学生升学考试问题:非津贴学校及私人

282

资格学生,在过去两年,政府均许参加初中会考及升学考试, 而今年却不准许,这是不合理的措施,我们为华校前途计,为 社会国家培育人材计,应请政府准许彼等报名参加中学升学考 试。

㈡华文中学续办高中三问题:根据各州教育局颁给各华文中学之 一九六一年度预算表,其中无局中三年级的预算,明年开始, 政府便将取消高中三的部分津贴,亦即强要实施五年制,但华 文中学五年制之课本,尚未编纂完成,虽然学制改了,却无适 当之课本采用,至五年毕业后,不能投考大学,深感不妥,为 学生求学前途计,应请政府准许华文中学续办高中三年级。

㈢小学考试年龄限制问题:依据政府目前之条例,一九四六年出 生之儿童,应在一九五三年入学,如果在是年不能入学者,则 须缴验不能入学之证件,其理由认为充分者,方准参加小学升 学考试。我们认为此一规定,实无理由,因该时期(一九五三 年)政府未实施强迫教育,亦未实施入学年龄限制,若谓因病 要医生证明书,试问在七八年前,谁能预想到儿女患病的证伟 在七八年后的今日发生作用呢?我们更无法想到在七八年后的 今日,自己的儿女因入学迅而不能参加考试,故应靖政府体察 实际环境,通融办理准予一九四六年出生儿童,无条件参加升 中学考试。

㈣会考丙级学生升入中学问题:小学生考试成绩列为丙等者为数 不少,其年龄只有十二、三岁,如果政府不设法使彼等进入中 学或工艺职业学校继续求学,恐将被迫流浪街头,影响社会治 安,应请政府准许彼等学生,进入普通中学或工艺职业学校攻 读,免致中途失学。

㈤^校中学董事部改组问题:目前全国华文中学大多数还是领取 部分津贴,全校经费,大部分是仰赖热心人士的赞助,与董事 出钱出力维持,为董事会一旦改组,只有萤事十五名,而且政 府未有加给津贴,恐将入不敷出,无法维持,应请政府准许华 文中学维持原有赞助人的组织,藉以加强经济来源,协段政府兴 办中等教育,造就人材,为社会国家效劳.

•议决:关于上述五大问题,应据理呈请教育部重新考虑改善之 如无完满答覆,则授权主席定期召开全国华校董事代表大会议, 共商应付办法,并致函马华总会会长,请予协助交涉,并召开 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讨论之.

283

董总1961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六一年一月廿二 日

时间:中午十二时 地 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雪州华校董联会代表

陈济谋温典光 蔡荣兴曹尧辉 毗功华校重联会代表 张逊凡刘曼光(逊 凡代)雷泽兰(逊 凡代)

槟戚华校董联会代表 王景成骆清泉(景 成代)庄汉良(景 成代)

告假者: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吉兰丹华校重联会

主席:陈济谋

纪录:李达庭

时 地

■根据马华公会之新章程,并无三大机构之组织;全国 华文中学董教代表会议,马华的答覆竟是“不便参加"

—编者

•会务报告:

主席报告称,自一九六o年教育检讨报告书发表后,兄弟曾偕 同马华公会代表,谒见教育部长,请求对该报告书展缓通过, 但教长之意见,认为无可能,其主张在原则上通过后,如实施 时发生问题,始与有关团体商讨之 该报告书经在国会上下 议院通过,九个州属之各关心华文教育团体,均曾致函马华教 育三大机构,请发动召开全国性之社团学校代表大会,商讨其 事,本会为尊重马华公会起见,曾征询其对此意见如何,但所 得到之答覆为:根据马华公会新章程之条文,并无三大机构之 组织。迨至去年十一月五日,本会与教总曾假吉隆坡教总大厦 联合召开全国华文中学董教代表会议,出席者异常踊跃,事前 亦有邀请马华公会派代表参加,但该会答覆以“不便参加"为由, 殊为抱憾。是日之会议,经通过五项议决案如下:

㈠恨据一九五七年教育法令第二条国民型中学之定义,不应改变 华文中学之教学媒介。

㈡赞成实施小学免费教育。

任应有以华文教学媒介之高初级文凭考试,而其价值相等。

㈣应有以华文为教学媒介之后期小学.

㈤小学升中学,不应受三十巴仙之限制。继谓马华公会曾函邀本 会与教总于召开中央工作委员会时派代表二位参加,本会与敎 总亦曾派代表列席,席上询及三大机构是否存在问题,据谓马 华公会新章程,并未有此组织。本会经有书面意见,向马华公 会提出,惟对三大机构之组织问题,并无答覆,而马华公会中 央工作委员会,亦于本月七日举行会议,对于请求交涉修改教 育政策事,相信已加研究,但其研究结果如何,尚未知之,故 于本月十七日已由本会及教总致函马华公会,请其答覆,并请 其将有关会谈之详细纪录寄来参考,至今尚未答覆云.

渠又谓:据我所知,槟城钟灵中学在两年前改行五年制,但行不 通,而于去年恢复三三制,.仅有名称不同而已,该校初中一年 级,称为预备班,初中二年级称为"FORM 1,"如此类推,同 样六年,仍旧领取津贴,故我们亦可仿照钟灵中学的名称力理, 仍是六年制,此问题可由各州黄联会向州教育局申请之 槟成代表王景成君报告称,钟灵中学接受全部津贴后,即改为

284

五年制,但结果行不通,因为高中一年级参加离校文凭考试毕 业后,该等学•生要到日本、香港、台湾、澳洲及新加坡投考大 学,都不被接受,无形中断绝他们升学的前途,所以本校于去 年召回高中二年级离校学生回校再读一年.关于本中学董事名 额,初期政府规定十五名为常务董事,负责注册,其中有三名 董事由政府委派,为本中学拒绝,理由因本校不是国民中学, 而仅是与政府签合同接受全津而已,结果,该三名董事,由学 校董事会推荐。

此功代表张逊凡君报告称,毗功育才学校董事共有四十九名, 但教育局只要十五名注册,同时学校注册证,已被政府收回, 改发有限期之注册证O

•选举下届(一九六一年及一九六二年度)常务委员五名。议决: 即席选举下届常务委员五名如下:

/.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

2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

扌毗功华校董事联合会

夂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

5.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随即举行复选会议,讨论结果,议决:选举雪兰莪华校董事联 合会为主席兼财政o

董总第3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0 期: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

二日

间:上午十一时

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毗功代表张逊凡

森州代表陈世荣 李玉泰

雪州代表蔡荣兴 曹尧辉卢耀仙 陈泰阶

列席者:.教总代表黄润岳 主席:蔡荣兴

记录:李达庭

文中学改制是我国华文教育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在 这一事件的过程中,董总坚持华文中学不应改变原有 教学媒介语的立场.

一一编者

•讨论马华总会教育小组来函有关中学改制事。主席宣称:本总 会今日召开此会议,因为接到马华总会教育小组来函,定期本 月廿二日下午三时在马华总会召开该小组委员与吉隆坡四中学 董事代表联席会议,商讨有关改制各问题,以便于翌日谒见教 育部长,提出讨论,并作最后之决定,本总会被邀委派代表参 加该会议。

各位对此改制问题,有何高见,应否选派代表参加该教育小组 于本月廿二日召开吉隆坡四中学之歪事代表会议,请各位发表 意见O

285

森美兰华校董联会代表陈世荣先生发言称:马华教育小组主任 李润添先生今日下午三时召开吉隆坡四中学董事代表会议,有 关商讨中学改制各问题,是局部性质的。本总会是全马性的组 织,认为华文中学改制一事,应请马华总会定期召开三大机构 代表会议,作全马性的解决,今日该会只商讨局部性的改制问 题,不必选派代表参加。

毗功华校董联会代表张逊凡先生,对陈君之意见表示附议,即 付表决通也

并即议决:覆函该会,认为此次会议,只是商讨吉隆坡四中学 改制问题,对华文中学改制事件,未能总解决,故未便委派代 表参加。请该会将此意转达马华总会当局,另行召开马华教育 三大机构代表会议,检讨前呈教育当局下列三点要求,当乐于 委派代金参加,共商解央。计开三点要求如下:

/.后期小学,应有以华文为媒介;

<2.华文中学,不改变原有教学媒介的语文;

式高初级文凭考试,应以教学媒介的语文为考试的媒介。

董总1963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六三年八月四日 时间:上午十一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雪州代表陈济谋 陈泰阶陈润泰 曹尧舞 森州代表戴良伴 杜书荣 柔州代表余金鉴 陈宝锦苏木有 曾杰英 吉打州代表林坚固 谢俊彦黄文山 主席:陈济谋 纪录:李达庭

■华文中学接受改制者,有些因环境所迫,有些则为 了私人利益,言念及此,岂不令人痛心?……吾人第 一目标,希望各校董教加强团结,始能维护华校,否 则董总无存在之必要矣O

--陈济谋

•选举第四届(一九六三年及六四年度)常务委员五名

主席陈济谋致词说:本总会为争取华文教育平等问题,曾经呈 函教育部长,请求接见,但未获得示覆,以此忖度教长意见, 似乎认为董总之代表请谒,非有马华公会代表领导,不予理睬, 实属令人遗憾.在过去两年中,相信各州华校,亦有同样困难。 目前全国华文中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已被个别击破,致使 全马六十多间华文中学,多已被迫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现 未接受改制者,仅有十多间而已。鉴于华文中学接受改制者, 有些因环境所迫,有些则为了私人利益,言念及此,岂不 令人痛心?各地华文中学改制后,为适应环境之需要,仍另办 独立中学。吾人第一目标,希望各校董教加强团结,始能维护 华枝,否则董总无存在之必要矣,

当选常务委员五名如下:

①雪兰莪华校鱼事联合会;②毗功华校董事联合会;③柔佛华

286

校董教联合会;④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及⑤马六甲华人教育 协会.并即选举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蝉联本总会主席兼财政.

•森美兰华校黄事联合会提案

(Ti青求政府将小学六年级考试不及格之学生准予留级一年,使再 次考试案。议决:由本总会呈函联合邦教育部长据理交涉,并 分别致函辖属各会员,全力支持之.

㈡请求政府将小学升中学考试,国语科之分数,并入各科计算, 总分达到标准者,即给予及格案。议决:由本总会呈函教育部 长据理力争,并将其副本转达国会华籍议员,请其在国会议席 上提出讨论。

•吉打华校重事联合会提案

(一)请鱼总争取升中学考试,应以国、华、英三种语文并重,不能 因国语一科之不及格,而其他语文虽成绩优良,也作无效之不 合理措施案。议决:由本总会呈函教育部长据理交涉,并分别 致函辖下各会员,全力支持之,

㈡请董总设法制止学生课本内容随便改换之恶风,藉以减轻 家长之经济负担案议决:请吉打华校董事联合会搜集有关证 据寄交本总会研究办理之.

董总1964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六四年十月卅一 a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槟威华校董联会:

陈林安 陈荣江

森州华校重联会:

陈世荣 戴良伴

杜书荣 林子华

黄雄飞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李引卜 张雅山

杨柳青 林柏英

林奕宜 王祖炯

陈天木

柔佛华校董娜会:

陈宝锦 曾杰英

■在本邦宪法下,华文与华教是有明文加以保障的,不 过在执行上似未见予以尊重。

—陈济谋

•目前面对本邦华人社会最急切要解决及对我们子孙将来处境有 重大影响之事,乃莫过于华文教育的前途问题,但依照现时政 府的教育政策,华教的前途,非常暗淡,将来中华文化及华文 教育的存亡,乃在执政当局是否能同情及了解华人社会的观点, 而将目前之教育政策加以修正而定……总而言之,在本邦宪法下, 华文与华教是有明文加以保障的,不过在执行上似未见予以尊 重而已,我们所要求者,无非是希望政府能依照宪法的规定, 给予公平发展的机会.

•经讨论议决案如下:

㈠以董总代表大会名义,呈函首相东姑,表示竭诚支持全国总动

287

吉打华校董联会: 林锡藩张宗森 雪州华校董联会: 陈济谋卢離仙 蔡荣兴陈泰阶 曹尧辉林猷昌 柯文炼

毗功华校董联会: 黄衍荥李仲文 全马华校教师总会: 丁品松黄伟强 列席者:全国华校敎师职工 总会:沈暴羽 吧生华侨中学校: 杨诚财

吧生兴华中学校: 吕吉埔

吧生中华中学校: 颜泽祜 主席:陈济谋 纪录:李达庭

员,抵御外侮,保卫国家,并誓为•后盾.

㈡请求政府于明年起,普遍设立以华文为主要敎学媒介语及考试媒 介语的综合中学.

㈢请求政府列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表示尊重多元民族之文化.

㈣i青求政府迅速承认南洋大学学位.

㈤独立中学借与国民型中学之校产,是独立中学所有.

淄立中学之国语教师及英文教师,请政府选派并负责其薪金.

董总1965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六五年八月廿二

时间:上午十时半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森美兰代表:

陈世荣黄雄飞 林子华李玉泰 杜书荣邱克遗 槟威: 庄汉良黄经明 陈林安 柔佛: 余金鉴颜金钩 陈宝锦程亨斌 雪兰莪: 杜志昌吴桂庭

.■到了一九六七年,马来文将成为唯一官方语文,然而, 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之一一直是华人的愿望。

—编者

•选举第五届(一九六五年及六六年度)常务委员五名。议决: 每州派出代表一人,以单记名式投票选举之,开票结果,当选 者如下:

唬切州华校萤事联合会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

雪兰莪华校童事联合会.

森美兰华校童事联合会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再由当选者代表,即席举行复选,结果,雪兰莪州属会当选 为主席兼财政.

288

刘怀谷钟廷俊 林猷昌杨锻青 卢耀仙

列席者:教师总会:黄伟强 主席:杜志昌

纪录:李达庭

•议决案如下:

(一)绝对支持巫语为国语,惟请政府认清现时环境之需要,列华文 为官方语文之一,使政通人和,达致各民族之真正团结.

㈡呼吁华人家长先送子弟进华校就读。

呼吁社会人士出钱出力,维护独立中学.

㈣浦求财政部豁免非营业性私立学校之薪金税.

㈤反对教育部通令:原有之国民型与独立中学,自一九六九年起, 私立中学须另辟校舍・

厅泌极争取中小学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文之二

(七)请教育部澄清改制国民型中学,究竟是华文中学,还是英文中 学.

(7昧于甘马挽国民型华文小学接获当地教育局长公函硬性指定该 校董事会三名官委董事中必须有两名巫人担任事。议决:函腹 该校董事会,述明当年华校接受改制时,曾与政府签订董事会 章程,规定官委董事,由各校重事会推荐,呈请政府委任,未 有种族之分,除请该校董事会照办外,并呈函教育部加以解释, 不应规定董事有种族之分,应照当日签订章程执行。

董总第5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日期:一九六六年九月廿五 H

甘间:上午十一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毗功属会:张国林 蔡任平刘曼光 森州属会:陈世荣 柔佛属会:余金鉴 陈宝锦 马六甲属会: 李引卜林柏英 张雅山 雪州属会:杜志昌 黄汉强邱祥炽 吴桂庭钟廷俊 刘怀谷

列席者:华校敎总:沈慕羽 黄伟强

主席:杜志昌 记录:李达庭

■齢议:

(一啟育部设立华敎咨询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印敗 育部官方代表.(澜E官方之华教教育人士.両教育专 家等。此委员会之委任,在协助政府对华教问题,作 合理及圆满之解决,而政府亦应慎重考虑及尊重此委 员会之意见.

仁哗校教总及董总联合组织华校锻J工作委员会",其 工作在积极协助政府对华教问题,作合理及圆满之解 决,向政府提供华教方针及建设性之建议。

--杜志昌

•经讨论和议决事项:

㈠请求政府列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案。议决:应决心继续争取华 文列为官方语文之一,并函请马来西亚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 筹备工作委员会继续努力推动之。

顷政府取消一九六V教育法令第廿一条及一九六O年教育检 讨报告书第一百廿九条与一百卅三条之条文案(按第廿 T文为教育部认为适当时有权将国民型学校改为国民学校);

289

(第一百廿九条与一百卅三条之条文为最终目标是使国语成为所 有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语)。议决:照案通过。函请政府将上 述各条文取消,以表维护各民族母语教育的诺言.

颤教育部长设立一个"华教咨询委员会"以谋合理处理华教问 题案。议决:通过。该咨询委员会之成员应包括(甲)教育部官方代 表;(◎*官方之华教人士; 腿育专家。

㈣应否由华校並总与教总联合组织一个"华検持别工作委员会", 俾协助政府对华教问题作合理之解决案。议决:于征得教总同 意后,先由董总及教总产生"华校特别工作委员会",然后联 函敦请马华公会教育中央委员会参加领导董总与教总共同致力 维护华文教育工作,达致平等地位。如该会拒绝所清,则由重 总与教总所产生之华校特别工作委员会,负责共谋协助政府对 华教问题,作合理之解决。

董总选出之委员五名如下:

杜志昌、张国林、陈世荣、刘怀谷、钟廷俊.

董总1967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六七年九月廿四 0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森美兰:陈世荣 邱克遗李玉泰 李耕 马六甲:李引卜 林源瑞张雅山 雪兰莪:叶鴻恩 吴桂庭宋万荣 王廷杰苏精毅 梁祖明杨锻青 缺席者:柔佛州董联会 教总列席代表: 沈幕羽黄伟强 陆庭谕 主席:叶鸿恩 纪录:李达庭

■吾人不能不要求政府重视华校董事会的地位,过去华 校董事出钱出力,兴建校舍,购置设备,维持经费, 为国育才,此是铁一般的事实.

一一叶鴻恩

•选举第六届(一九六七年及六八年度)常务委员五名。

议决:以口头提名式选举之结果,当选者如下.

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

柔佛州华校重教联合会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槟威华校鱼事联合会

随即进行复选,结果,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当选为主席兼财 政.

.讨论跡

㈠呈函教育部长表示华校董事会之组织,必须永久维持,不得撤 消案.

议决:照案通过。

㈡呼吁全马华校当局,必须维持优良传统,每周上课六天制案。

议决:照案通过o除以总会名义呼吁全国华校当局,必须维持

290

优良传统,每周上课六天外,并呈函教育部长表明华校董事会 赞成华校每周上课六天,如有任何类型教师团体要求上课5天, 请勿批准之。

㈢要求政府増加各种师训华文班之班数,以供华校师资之需要案。 议决:照案通过.

董总第6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日期: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廿 三日

时间:下午二时半

地点:吉隆坡教总大厦

出席:叶鸿恩宋万荣 陈世荣陈宝锦 沈慕羽(马六甲华教 协会代表)

主席:叶鸿恩

纪录:李达庭

■董事会是华校的保姆,保有董事会职权的完整性才能 有效地捍卫华校.

一-编者

•讨论呈递教师薪金调查委员会备忘录案,议决如下:

(一庞事会之组织,由教育当局代表三人,校友代表三人,学校受 托人代表三人,学生家长代表三人及学校赞助人代表三人组成 之 垂事会主席 Y,得由董事会选出,而教育当局代表三人 则由垂事会推荐,呈请教育部委任之

㈡学校童事会,应是校长教职员之雇主,而任用校长教师,则为 遊事会之职权,由董事会登报征聘,面试遴选后,呈请教育当 局批准.

㈢教师薪金,逐月由教育局发给支票与董事会,然后由童事会转 发与教师。

㈣決于校产主权谁属问题,应由学校赞助人大会选出信托人管理 之.

董总第6届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

日期: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廿 四日

时间:中午十二时

地点: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叶鸿恩黄庆云

张雅山宋万荣 陈世荣邱克遗 戴晋梅林源瑞

■亚兹报告书拟以发展部取消华校之董事部,全盘削减 萤事部的职权,这对华教是极为不利的.

一一编者

•经讨论后,议决如下:

(-庠校董事会,应续存在,不应改为发展部。

㈡呈函教育部长,请求先将该报告书寄交本会,俾资研究.

291

主席:叶鴻恩 记录:李达庭

諏果在f月内未获答覆,即派出一个五人代表团,晋谒教育 部长表达本会公意。

㈣£人代表团,人选为叶鴻恩、宋万荣、黄庆云、张雅山、陈世 荣五君.

董总1970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七o年三月廿九

时间:上午十一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柔佛州代表

黄庆云刘在川 苏木有 森美兰代表 陈世荣陈文友 马六甲代表 林源瑞龙兆光 张雅山

雪兰莪代表

杨诚财宋万荣 梁祖明邱祥炽 叶鸿恩谢玉谦 颜振聪苏顺昌 列席者:教总代表

沈慕羽黄伟强 汤利波 主席:杨诚财 记录:宋万荣

■本次会议,再次重申捍卫輩事部职权的决:心.

__编者

•选举第七届(一九六九及七。年度)常务委员五名。

议决:此次选举,应采用口头介绍式公举之,结果,当选之常 务委员五名如下:

雪兰莪华校重事联合会(主席兼财政)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

•讨论各州属会提案

㈠呈函政府,反对阿兹报告书欲将华校董事会改为发展部。要求保留 现有之华校董事会职权,其校产主权,政府不应利用法律征用 之<

㈡呈函政府,为促进各民族之亲善,应接纳华族人士之要求,依 旧规定华文为小学五年级检定考试科目之一.

㈢吁请华族家长表现爱护华教之热忱及谋求生活之出路,将子女 送入华校接受母语及多种语文教育.

292

董总第7届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

日期:一九七o年六月十三 日

时间:下午二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雪兰莪属会代表 杨诚财宋万荣 梁祖明苏顺昌 颜振聪郑遂文 张银庭 森美兰属会代表 陈世荣李文彪 教总列席者 黄伟强罗启青 刘怀谷

告假者:邱祥炽 主席:杨诚财 记录:李达庭

■有关前次会议决定已提呈教育部,要求保持华校萤事 部现状,仍视华文为小学五年级检定考试科目之一, 经获教育部来函说正在考虑中。

--编者

•讨论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及吧生中华独立中学、国民型中学、国 民型小学等三校董事会分别来函有关该等学校地税事.

主席称,现接森州属会等来函据称该州政府征收学校地税,一 向每年仅收一元数角或十余元而已,今则突然提高至一千余元 或数千元之巨,影响教育之发展,请求本总会协助向有关政府据 理交涉,维持原有税额云.此事经众热烈讨论,咸认学校为国 育才,亦为政府分担教育责任,其地税应享受特殊优待,结果, 一致议决如下:

(一)致函各州属会,请其协助当地华校董事会,向有关政府申请学 校地税,应维持原有税额。

㈡以本总会名义,呈函雪、毗、森、甲、槟五州政府,请求对各 该当地学校地税维持原有税额,以利教育之发展,为国家栽育

293

董总1971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七一年九月廿六

时间:上午十一时

地点:中华大会堂楼上议事厅 出席者:雪州属会代表

杨诚財叶柏询 林晃昇宋万荣 龙莆宾杨国富 颜振果、(苏顺昌代) 槟威属会代表 庄汉良黄金明 森州属会代表 陈世荣李文彪 马六甲属会代表 杨柳青林源瑞 柔佛州属会代表 黄庆云蔡敬三 潘天降刘在川 颜金钩骆英,杰 毗加州属会代表 张国林(刘曼光代) 主席:杨诚财局绅 记录:李达庭

■董事部可以保留,但聘请校长教职员的权力却旁落入 教育部手中••…而校长,有权将课本或媒介语改变, 董事部不能加以过问.

__编者

•选举丿展(一九七一及一九七二年)常务委员五名:

雪兰莪华校童事联合会

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

柔佛州华校重敎联合会

森美兰华校童事联合会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董总第8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日期: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十 五日

时间:下午二时

地点:中华大会堂议事厅 出席者:槟威属会代表

庄汉良黄金明

雪州属会代表

■政府已复办小学五年级华文科检定考试„

—编者

•关于十二月四日及五日举行全国华校萤教大会应否准备提楽. 主席称,全国华校童教大会,原定十一月廿八及廿九日召开, 现改期十二月四日及五日在中华大会堂举行,本会应否准备提

294

杨诚财宋万荣 林晃昇龙莆宾 杨国富

柔佛州属会代表

黄庆云(陈宝锦代) 告假者:马六甲及森美兰属会 主席:杨诚财 记录:李达庭

案,请予决定.讨论结果,遵照本年九月廿六日各州属会代表 大会所通过的三宗提案(已照呈上教育部)提交该重教大会讨 论,除前两宗保留原文外,最后一宗,则略微修改,全部抄写 如下:

(一)呈函政府请求坚决保留华校亜事部及其原有职权,如聘请及辞 退校长教职员,发展学校及其他一切权利等.

㈡为造就华校师资来源,吁请政府从速复办华文高中会考及华文 师资训练班.

㈢基于宪法第十二章第一五二条精神,呈函政府请求确保华文在 华文学校之自由应用及研究与发展,受法律上明文保障.

董总各州属会代表紧急会议

日期:一九七二年元月九日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中华大会堂楼上议事 厅

出席者:雪州属会代表 宋万荣陈有光 蔡荣兴龙莆宾 陈泰阶林晃昇 朱文风杨诚财 叶柏殉颜振聪 黄茂桐 槟威属会代表 庄汉良黄金明

森州属会代表 陈世荣李玉泰 李天森李文彪 马六甲属会代表 杨柳青张雅山 林源瑞

柔佛州属会代表 张子宗潘天降 骆英杰黄庆云 余金鉴

吉打属会代表 庄光辉局庆传 吴庆湘吴金 玻璃市属会代表

■敎育部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法令之通过,是要立 法结束還事会。

--编者

•讨论华校董事部职权及其他问题:

副主席林晃昇君报告称,自全国华校鱼教大会结束后,负责处 理华我十五人委员会三大机构的工作,非常繁忙,情况紧张, 在谒见教育部长时,获悉政府决定改组重事部,爰即连夜开会 研商对策,结果,达致一项折衷办法。

㈠校长与教职员之聘请,须得童事部賛同。

㈡聘请人选,由遁事部推荐。

㈢教职员如果行为不检,鱼事部有权促请政府将该教职员调职, 以防华校逐步变质。

林君继称,此项议决案,征得各州鱼事同意后,在刘集汉、李 裕隆二君安排下会见马华总会长敦陈修信,表达一切,敦陈对 此要求,认为合理,但为慎重其事起见,故提出今日之会议讨 论。清刘集汉君发表意见。

刘集汉君受邀发言称,教育部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法令之 通过,是要立法结束鱼事会,使教师与童事部聘约失效,让教 师参加阿兹薪金制,各州代表如果还要争取董事部原有职权, 则未有办法,关于华校前途问题,他将遵循合法途径,努力争 取,而马华对华教前途立场,无论如何,必须保持华校不变质, 昨日敦陈修信嘱他向今日大会报告,如华校被政府压制变质, 他(敦陈)将辞职,退出内阁,以示抗议。

教总主席沈某羽君受邀致词称,我们华校环境特殊,应请政府 同情,重新考虑改组鱼事部辞聘校长及教职员职权,因华枝是

295

谢炳森

妙亨属会代表

张长池

华教工作委员会代表 陆庭谕周曼沙(陈 再南代) 汤利波 李金梆刘集汉 沈摹羽

主席:杨诚財局绅

记录:李达庭

由董事部所办的,情况特殊,应以对待本邦各宗教方式之特殊 手法处理,不能以官办其他学校手法处理之,政府既承认本邦 有四大源流学校,就应以四种不同手法处理。刘集汉先生对阿 兹调查报告书有很大力量,希望刘先生向马华总会长敦陈修信 对此问题,加以阐释,表达我们今日会议的心声。

各州属会代表骆英杰、张雅山、蔡荣兴、黄茂桐及陆庭谕等君, 对华校歪事部职权问题及华敎工作委员会三大机构于去年十二 月廿九日通过一项议决案,纷纷起而发表意见,予以热烈激辩。 槟威州代表庄汉良君对该项议决策,反对非常坚决,他指出此 项议决案,违反当日全国华校董敎大会之议决。庄君复建议一 提案,华校校长之聘请,应由重事部委任,该提案获得雪州代 表之一颜振聪君附议,但付表决时遭否决。

讨论结果,议决如下:

请求政府同情华校之特殊环境与地位,尊重董事部职权,在委 派校长前,应将人选名单通知董事部。

此项议决案:是接纳华教三大机构十五人工作委员会于去年十 二月廿九日第二次会议之议决案.其全文是:

请求政府同情华校特殊环境与地位,尊重董事部之职权,在委派 校长前,应将人选名单通知遊事部,萤事部有权在一个月内反 对所派之人选,如教育部不接受,则将此事交给仲裁庭瞅之, 倘校长或教职员违反学校利益,经切实调查后,董事部认为不 满时,由笹事会议决定,可请求政府予以撤换。

董总第8届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

期: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廿

五日

间:下午二时

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

出席者:森州代表:陈世荣

甲州代表: 张雅山沈鏡湖 雪州代表: 杨诚财宋万荣 邱祥炽林晃昇 其他代表从略 毗切州代表: 胡家濂张国林 (濂代)沈亭

■正当三大机构的代表和教育部商谈董事部职权事时, 雪兰義、马六甲州的华校萤事部竟被通知终止职权, 州教育局准备着手处理学校事务……

__编者

•报告出席三大机构会议经过

主席报告称:全国董总、教总与马华公会教育委员会三机构于 去年十二月廿四日曾联合召开全国华校董教代表大会,因事关 本邦华教前途,是次出席代表多达千人之众,结果,通过向教 育部长提呈备忘录,要求公平对待华教。翌日教育部长假语文 出版局接见大会百名代表,席间教育部长澄清一九七二年解散 董事部事,要华校董教代表不必担心,旧董事部解散后,随即 产生新董事部,其他董事职权仍然保留。

296

列席者:华校教总代表: 陆庭谕陈再南

主席:杨诚财

记录:李达庭

三机构成立华教工作委员会,是由每机构各派代表五名充任委 员,董总代表为叶鸿恩、陈世荣、张雅山、叶金福四君及本人。 这个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曾召开会议已达十多次,每次向教育 部长提出交涉,都是秘密的,结果,未达目的,这个责任非常 重大,故今日召开此联席紧急会议,提出报告,希望各州代表能 了解三机构屡提交涉未能成功之苦衷。

主席继谓今年八月冋三机构代表曾晋谒教育部长,谈商达三小 时之久,马华公会教育委员会代表,对董事部问题,曾予以力 争,并荥教育部长给予一份新芷事会组织条规,三机构华教工 委会亦于本月十八日召开会议讨论之。

继由副主席林晃畀补充报吿称,三大机构华教工委会代表谒见 教育部长,拖延了五六个月之久,直至今年八月间,在刘集汉 君安排下,由萤总代表杨诚财、叶鸿恩及本人,教总代表陆庭 谕,马华公会教育委员会代表刘集汉、林敬益、李裕隆、陈忠 鸿因力争萤事部问题,会见教育部长,公平的说一句,教育 部长接见我们时态度很公正,反而教育部华籍官员的态度,令 人不敢领教,实是遗憾。

副主席继谓三大机构代表要求教育部长委派校长时,应在一个 月前将人选名单通知董事部,蛍事部有权在一个月内提出反对 所派人选,教育部长应作公平重新考虑,结果,教育部长口头 答应,此事将通令各州教育局长予以试办。其次,关于董事部 职权,应照旧不变,教长已答允同意,关于董事部对校长及教 职员不满时,董事部应有介绍撤换之权,教长亦答应同情考虑。 针对上述报告,三大机构华教工委会不断为华教努力争取,应 予全力支持。

议央:本会坚持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四日全国华校萤教代表大会 之议决案,即:国会通过教育法令,授权教育部长委派校长, 教长所派之校长,如董事部感到不满,可于一个月内提出反对, 唯教长有最后之决定权。虽然教长答应在执行此项任务时,将 事先与有关学校董事部磋商,但本工委会觉得,应照前期议决 案,再度向有关当局提出保证,即教长在委派校长前,应将人 选名单通知萤事部,董事部有权在一个月内反对所派人选,若 教育部长不接受,则将此事提交仲裁庭公平取决之,同时请求 教长在草拟条规时,书明委派校长前,将与有关学校萤事部接 洽。

•讨论萤事部经被终止事

主席宣称,关于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法令终止全津学校童 事部,据我所知,雪兰莪与马六甲两州教育局长,经致函全津 学校校长,着令该校长于童事部被终止后,准备处理其职权, 此事有关华校前途甚大,请大家发挥卓见,如何设法交涉云。

议决:有关董事部职权问题,本会正与教育部长谈商中,可是 各州教育局却发生通告与各校校长谓亜事部行将终止,并准备 授权校长处理学校财政等事,是非常不合理之措施,本会对此

297

不合理之措施,坚决反对之并决定速向教育部长提出交涉,若 有必要时,则派代表晋谒教长坚决力争。

董总1973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七三年九月九日 时间:上午十一时正 地点:中华大会堂楼下议事 室

各州属会代表出席者:

雪州:杨诚财 林晃畀

宋万荣 邱祥炽

(快恩代)

森州:陈世荣 叶志洋

李玉泰 李文彪

甲州:杨柳青 张雅山

柔州:林腾云 林奥义

郑辉煌 吴芳俊

毗州:拿督张国林(刘曼

光代表) 胡万铎

陈孟利(沈亭代表)

列席者:杨应锦朱文风 陈泰阶叶鸿恩 力莆宾

主席:杨诚财局绅

记录:江志成

■一九七三年,是华文独中的转挾点。毗功州董联会发 起了毗功州独中复兴运动;掀起全国各好华文独中复 兴运动的浪潮。

__编者

•选举第九届(一九七三年及七四年度)常务委员五名即席议决, 投票选举之,当选者如下:

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

槟威州华校董事联合会

森美兰华校垂事联合会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柔佛州华校萤教联合会

复选结果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当选为主席兼财政。

•选举三大机构代表:

经众讨论后议决:选举三大机构代表八位,除五常委会各派代 表一位外,雪州华校董联会多加派两位,毗功属会一位。即席 选出代表计有:

毗切州属会一一胡万铎

森州属会一一陈世荣

甲州属一一张雅山

雪、柔、槟威属会三州待选。

•议决案:

(一)本总会全力支持各州掀起的维护华文独立中学浪潮。

㈡本总会请求各州的华校董事联合会尽量展开活动,加强联系以 达致维护华校之目的。

298

董总各州属会董事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四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吉隆坡华校教师总会 槟华厅

各州属会出席代表:

雪州:林晃昇宋万荣 苏顺昌颜振聪 杨应锦

森州:陈世荣叶志洋 李文彪

毗州:胡万铎王挺生 柔州:骆英杰

甲州:张雅山杨柳青 主席:林晃昇 记录:江志成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讨论如何推广和发展全国华文独中 运动。

雪州属会经已发表了一份华文独中研讨会报告书,希 望藉此能发展华文独中,同时希望发展独中运动而推 广到全国各地。

今日之会议是要研讨如何使华文独中走上正确的道路,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华小,没有华小,独中则不能生存, 没有独中,则无发扬华族文化可言,因此,要发展独 中,就得要确保华小永不变质。

--林晃弁

•应否接纳《华文独中建议书》

经讨论后,原则上赞成通过接纳《华文独中建议书》,唯建议 书中之词句,须加一番修改润饰,会议授权主席召开小组会议 研讨斟酌修订之。并同意将建议书提呈即将召开之“发展华文 独中运动大会"中详加讨论并实施之。

•关于根据董总章程第七条(b颐向公众人士筹款

一致通过采纳《华文独中建议书》内有关筹募全国独中发展基 金建议,以总会名义设立“全国华文独中发展基金",并联合 校友会及热心人士进行筹募,筹到的义款由萤总保管,故应在 董总名下银行户口分设第二户口(A/CNQ2 )以资辨别,或 在必要情况下以董总名义向其他银行另开户口,并由萤总正副 主席及正副财政签办手续。一切收支款项,必须符合手续。

•关于成立“发展华文独中工委会"

经讨论后一致同意联合教总等团体以组成一个“发展华文独中 工委会",并推派十名黄总成员参加该工委会,计:林晃弁 (主席兼召集人)、骆英杰、张雅山、陈世荣、庄汉良、胡万 铎、王挺生、邱祥炽、苏顺昌、杨应锦。

•关于如何确保华小永不变质事

通过如下内容:

黄事会应确保不放弃学校之主权。

家长教师协会须确保学生接受母语教育。

校友会须作上两项后盾。

教师团体须为发扬母语教育而努力。

各地董事会须加强组织与联系以维护母语教育。

三大机构须督导全国社团及各阶层人士争取华教地位及设法 确保华文小学永不变质。

299

董总1974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七四年六月十六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二时卅分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议 事室

各州属会出席代表:

雪州:杨诚财局绅 宋万荣邱祥炽 杨应锦叶柏兩 陈泰阶

森州:陈世荣叶志洋 李玉泰林江水 毗州:胡万铎王挺生 黄光辉沈亭 甲州:杨柳青沈镜湖 林源瑞

柔州:林兴义吴芳俊 骆英杰王吉方 吉玻州:庄光辉王志明 列席者:教总代表:陆庭谕 汤利波陈再南 主席:杨诚财局绅 记录:江志成

■华人在本邦有数百年历史,一路来都在关怀华文教育, 致力于多种语文教育之发展,而与各种族和睦共处, 此举亦即关怀华文教育的发展。

最近各地所推动筹募华文独中发展基金运动,得到各 界热烈支持,令人兴奋。

争取创办华文高等学府,非常重要,为的是要使华人 可受华文教育……

教育部长虽然曾表示,华人不必担心,政府不会消灭 华文小学,不过,教育法令第廿一条B却令人担心华 小会变质。

——杨诚财

•讨论正在展开中之全国华文独中运动事项

总务宋万荣君报告称:雪州属会自去年底发起筹募全国华文独 中发展基金运动以来,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热烈支持,捐款源 源而来。捐款来源包括有义卖、义电、义剪、义演及团体、个 人等义捐。

议决:组织一秘书处及聘用一位执行秘书,处理有关全国华文 独中捐款及日常文牍等工作。

•吁请政府准许民间兴办华文高等学府

案由:我国华文独中,每年高中毕业生为数超过二千名,但本 国并无适当的高等学府以容纳彼等深造。作为传统升学场所的 南洋大学,由于今年度起,因星州政府实施大学统一招生制度, 简直将我独中毕业生摒诸校门外,另一方面,由于马中正式建 立邦交的现实情况,使我独中毕业生赴台湾深造有所不便,故 应争取政府允许民间创办华文高等学府,以实践宪法第一百五 十二条保障各民族语文教育平等发展的精神实质,与尊重我国 公民创办之华文学校及拟议中之''独立学院",乃为国家作育 英才,为政府分担教育重担,事关国民文化质素,政府理应加 以尊重和鼓励。

议决:以全国董总或联合其他团体名义呈函政府,要求立即无 条件批准华文"独立学院“的注册,并对有关捐款豁免所得札

300

董总1 975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七五年九月十四 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二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议 事厅

出席者:雪州代表: 林晃昇杨应锦 邱祥炽(宋万荣代) 槟威州代表: 黄瑞钦林永贞 森州代表: 陈世荣叶志洋 甲州代表: 张雅山(邓日才代) 柔州代表: 郑辉煌王志芳 林兴义 此州代表: 胡万铎陈孟利(沈 亭代)谢荣珍 吉打州代表:王志明

列席者:林海裕张德来 庄明新潘才健 林文伟颜弼蔗 陆庭谕庄贵芳

黄振中 苏青山 李伟如 黄金用 林炳武

席:陈世荣

录:江志成

■站稳立场,自力更生,使华教免于沦亡,每一个华商 公民都有责任。

一 -陈世荣

•选举第十届(一九七五及一九七六年度)常务委员五名:

雪兰莪华校華事联合会

森美兰华校黄事联合会

柔佛州华校黄教联合会

毗功州华校董事联合会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复选结果,雪兰莪华校遊事联合会当选为主席兼财政。

•如何贯彻华团教育备忘录之总要求

如何以行动确保华小永不变质案。

座上各州属会代表对华团教育备忘录的问题,都发表了谈论, 由于目前的形势,更加要力争上游,寻求解决的方法。讨论的 结果,皆一致认为应采取下列的步骤与方法:加强各地区的华 校董联会的组织,大力推动联系工作,务使所有的华校董事会 都能参加重联会,并向他们陈述利害关系,使他们觉得挽救华 教是每一华人应有的责任,不得不团结一致,表现力量;并且 使筹募的工作尽量做到尽善尽美,相信这股澎湃的浪潮会使当 局对华教有所改善。

•如何以最恰当方式提高秘书处效能案

主席报告称:自从成立筹募全国独中基金及即将举行的全国独 中统一考试,秘书处增加了很多的工作,人手不足应付,同时 办公的一些设备都等着购置,所化的费用相当庞大,这都要会 议通过及授权始能进行。会议通过接纳主席之提议,并授权进 行处理一切。

301

董总1976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a期:一九七六年八月一日

(星期日)

时冋:上午十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楼

上会议室

出席代表:

雪州:林晃畀 邱祥炽

杨应锦

毗州:胡万铎 沈亭

林清宗

森州:陈世荣 叶志洋

邱立标

柔州:苏木有

甲州:张雅山 王水木

■为了加强各州董联的联系,会议乃决定今后毎四个月 轮流至各州召开各州属会联席会议。

—编者

•如何加强联系案

林主席:董总由雪州担任主席,以吉隆坡作中心,开会都集中 此地。现在是否可由各州轮流任主席,三个月一次, 在各州举行例常联席会议。主席不由雪州担任,并非 推诿责任,若有重要事情,大家还可参考意见。轮流 任主席的目的是要加强联系,使各州更深切地了解华 教工作。

经过一番讨论后,议决第一次之联席会议定于十二月十九日, 上午十时正,在怡保举行。

列席者:苏顺昌颜振聪 陆庭谕

主席:林晃丹

记录:黄步强李云溪

董总各州属会第1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十 九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怡保毗功中华总商会 礼堂

出席者:雪州属会代表: 林玉静苏顺昌 苏夭明林晃昇 森州属会代表: 叶志洋陈木桂 柔州属会代表: 苏木有吴芳俊 李僑森 甲州属会代表:

■华小是独中的根基,所以董总在推行独中运动时,绝 不会忽视华小的问题,所以这次会议通过下面这条议 案:促成《全国发展华小工委会》之成立。

_ _编者

•如何全面推动全国华文中小学之发展案

议决:由于华小成绩普遍低落,也危及华小的地位,华人社会 和华文教育的根基,以及政府当局完全忽视了华小的发展,本 会呼吁全国华人关注华小亩问题,重整及加强董事会组织,并 通过各州並事联合会,尽速召开州内各校並事、教师家教协会、 校友联席会议,产生该州发展华小工委会,拟订实施方案积城 进行,以达致维护及发展华小的神圣使命。一俟时机成熟,由 董教总召开并成立一个全国发展华小工委会。

302

邓日才张雅山 王水木 毗州属会代表: 胡万铎骆谋生 陈孟利 槟州属会代表: 叶松林

吉玻州属会代表: 庄光辉高庆传 邓世芳

列席者:7 6人 主席:林晃昇 记录:李云溪

•如何加强联系案

议决:董总与各州属会必须保持密切联系,不可脱节,继续轮 流于各地召开联席会议,加强连系,呼吁各州独中与华小蓮事 会联合起来,较好组织,以加强工作。

•关于《董总会讯》有待申请出版准证,在未获得准证前,有关 资料暂由《教师杂志》刊登。

全国华校董事会代表联席紧急会议

日期:一九七七年三月六日

(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楼

下礼堂

主席:林晃昇

记录:李云溪黄步强 出席会议者:约四百人(包括

来自七州的蹶、

校友会等代表)

■今日会议主要原因,系首都二间华小接获教育部有关 解散全津小学董事会函件,公函是引用一九六一年教 育法令廿六(A)。虽然公函只给二冋华小(教部共发出 十七封类似的公函)。但所牵涉之问题,不是一二间 华小之事,而是全国华文教育之问题O

---林晃舁

•林晃昇:华校董事部一向来对社会有巨大的贡献,是华校的泉 源和堡垒,与政府分负教育重任,为国家栽培人才。 一九七二年教育法令廿六条(A展将华校董事部解除, 已引起全国公民的愤怒情绪,现在公然尝试引用法令 廿六条(A),再次引起各界之不安。三月三日董教总代 表曾会见教育部代表,当局虽解释在现阶段政府无意 解散董事部,但并不是永远不解散。一九七二年教育 法令(修正),政府接受阿兹报告书,政府成为雇主, 七二年一月十日通过取消董事部之聘请与解雇权力, 当时之教长拿督胡申翁曾保证除聘请与解雇外萤事部 其他之权力保持不变,如行政发展校产保有等仍然不 变,但廿六条(A族令有权取消董事部仍存在,问题是 保证的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颈已套绳,华教已成为 华裔的一种敏感问题,政府只有用明文规定,不然应 把廿六条(A族令废除。为了协助政府达致问题的解决, 我们依据一九五七年教育法令第三条的精神一一教育

303

必须依照家长的愿望与要求,可悲的是一九六一年教 育法令廿一条仁),可以将国民型小学,改为国民小学, 此意味着可以将华小也改为国民小学。目前英文小学 已改了,使我们成为惊弓之鸟,华小确已是多灾多难, 从廿六条(A)至廿一条㈡都对我们不利,处此不利情况 下,我们就此消沉下去吗?从华小人数增加表示家长 对华文教育的热爱,全国每一公民都应尽公民之责任 与义务,同时也有权利享有平等的待遇,只要我们坚 定立场,团结起来,不卑不亢,去争取平等待遇,前 途是光明的。

•沈慕羽:今天为华札 遊事部之问题,各州代表一大早踊跃集 中到中华大会堂,足见大家那么关心这问题。我们可 以肯定的说,华校童事部之存亡,就是华教之存亡, 两者关系密切。自教育部秘书处发出通知,将引用廿 六条(A)法令,有迹象证明政府要解散重事部,把华小变 为国小,华小危机日趋严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 有拿实根据:(1)派出不懂华文书记或校长到华校;(2摩 校临教之录用,必须国语优等而非华文优等;(3硬性 规定华d、五年级检定考试试题马来文科与马来学校一样. 华小程度一天天低落,这是政府手段的细腻,企图消 灭华小。华校有今日,董事部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 董事部是华校之保姆,产业和建筑都是董事部的,$ 事部应有绝对的主权,政府只是站在指导及咨询的地 位,而不应该侵夺我们的主机。我们请求政府撤消一 九六一年教育法令的廿六条(A汲廿一条(2),这样才可 免除华人的忧虑,才是不消灭华小的最好保证. 为了使华小永不变质,我提出三点建议:

大会有一坚决立场,以不变应万变,不论政府采何步 骤,华小董事部绝对不能解散,而且要有实在的主杈;

组织发展华小工委会;

组织全国华4滋师家长总会,与教总童总互相配合成为 三大机构。

•陆庭谕:报告拉萨、达立及阿兹报告书的颁布,与萤教据理力 争的空.

•直落平民小学代表建议:

要求政府取消教育法令廿六条(A及廿一条(2 j

呼吁各州出席者回去各地后,立即采积极行动,组织 华小工委会。

•梁渭民律师表示:

①要求政府取消教育法令廿六条0)及廿一条(2 >

304

董教总所作出之迅速反应,获得大家一致支持;

马华作为一个代表华人的政党,应该向政府或有关当 局表明华人的要求.

•巴生兴华代表苏顺昌表示:

对政府口头上暂时不解散华小童事部,不能感到满意, 法令一天不修改,华文教育一天就不能获得合理待遇;

建议成立金国发展华小工委会.

•柔佛州董教联合会代表李先生:呼吁坚决要求政府删除廿六条 (A)法令,根据宪法一五二条各民族有权享受母语教育.

•毗功杨苍茂:今天大会相信大家皆抱着同一心情,来听取各方 面宝贵意见,采取适当步骤据理力争,同时本人感到 高兴,在报章上看到马华公会代表迅即向教育部长 表达意见。今天教育政策的偏差,作为执政党之一的 马华应该要负一部份责任,本人希望马华拿出良心把 华人愿望带入内阁。本人提议用大会名义通电敎育 部长要求取消廿六条H吸廿一条顷令,并附议沈慕 羽先生之三点建议.

华人被称为只有五分钟热度一一口喊示威,回去后可 有这份热诚?华人对华教看法虽是一致,但应使组织 健全始能被看重,今日人虽多,但有些地方人少,希 望董教总振作起来,组织一全国访问团。希望设有正 式工作的董事会把工作搞起来。

•最后议决下列各条获得一致通过:

(一)吁请政府撤消已发出有关解散董事部的公函.

㈡坚决维护华校董事部的职权,吁请政府取消教育法令廿六条A). ㈢坚决维护华小永不变质,吁请政府废除教育法令廿一条㈡项.

㈣成立一个全国发展华文小学工委会,负责在全国各地推动维护 及发展华小工作.

㈤呈函首相及教育部长,表达华裔公民的愿望.

穴重申全力支持华团教育备忘录.

出通过“全国发展华文小学工委会"简章。

主席团主席:林晃昇

主席团:各州鱼联会代表

各州华校教师会主席 各州华校校友会主席

秘书团秘书:陆庭谕

成 员:将由各州童联会介绍

顾 问 团:由董总博士团、律师团及其他专业人士担任.

305

董总各州属会第2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 (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槟城中华总商会 出席者:槟城属会代表: 林怡玉陈火炎 庄汉良许平等 吴友力胡由凤 黄瑞钦叶松林 柔佛州属会代表: 吴芳•俊李儒森 黄复生 毗功州属会代表: 胡万铎杨苍茂 何成梁渭民 沈亭 森美兰州属会代表: 叶三邱立标 马六甲州属会代表: 杨柳青张雅山 雪州萤联会代表: ・林晃弁林玉静 苏顺昌 董总法律顾问及独中 工委会代表: 郭洙镇苏天明 苏林邦 教师公会列席者: 张连成(怡保) 方友哲(槟城) 列席者:董事会、家教协会及 校友会共四十六单位。

主席:林晃异 记录:黄步强

■^日会议由各州报告了各州华小及成立“发展华小工委 会"的状况,并从一些历史的教训中检讨今后的做法; 这些谈话显示了“捍卫华小''的决心,是相当珍贵的 第一手谈话资料。特录于后:

--编者

(一)柔佛州方面:代表李儒森先生报告

柔州有八冋独中,学生共八千名,所筹募独中发展基金 总款超过五百万元,宽柔中学经开办商科学院。在独大 的愿望未实现前,类似学院可以给高中毕业生一个继续 深造的机会,所以创办类似学院可作为其他独中之借锐。 至于发展华小工委会仍未正式成立,不过正在筹划中, 相信不久将尽速成立之。

㈡毗功州方面:代表沈亭先生报告

毗功州有华小一百九十三间,于去年在毗功董联会号召 下成立发展华小工委会,本年三月十三日再次由此功董 联教联以及校友联合会作积极的推动各项工作。至于独 中,以前毗功州有十八间,后因改制只剩下九间,一九 七三年,这九间独中亦因面对经济的困难,几乎关闭,幸 得毗功州热爱华教人士发动复兴运动,才把九间独中挽 救起来,四年来由九十多班级増至目前一百四十多班级, 学生人数亦増加了六十巴仙。

理城方面:代表叶松林先生报告

去年十二月间槟城方面若干地区已成立发展翎、工委会, 因槟董联会干劲稍差,希望能振作起来,经常多与乡区 华小董事会联络,如浮罗区已成立了筹委会,正听候槟 州董联会之积极行动,倘董联会感于人手不足,尽可与 几间较大的校友会联系分工合作。

㈣)郭沫镇律师:发展华小工委会欲免除进行注册之麻烦,只在三 大机构形式下进行,以萤联、教师公会及校友会之联席 会议之形式进行。

㈤成省代表:目前华校有欣欣向荣之趋势,政府对华小经发生兴 趣而加以关注,要求献出地方来建校,一百巴仙由政府 负责,政府资助理所当然,但行政一切一百巴仙由政府 控制,董事会是否仍存在,关于此点萤总应更加关注, 请政府澄清之。

依地晃昇先生:目前华小全由政府津贴,取消董事会之问题,政 府重申在现阶段政府无意取消华小董事部,关于献地问

306

题,如地产系属萤事会所有,则政府资助是一与一之比, 如校地属政府者,则政府要一百巴仙支持,若政府无钱 无法建校则须要我们自力更生。

(七)威省代表:槟城最近发生董事部献出地方给政府,我们的顾忌 是一旦校地无条件献给政府了,纵然政府可以一百巴仙 资助建校,但主权丧失,以后政府欲改变这学校成其他 媒介语文学校时,则董事部无能为力去阻止。

郭洙镇律师:假如捐献校产给政府,我们一百巴仙反对。林先 生的意思是以为政府欲一百巴仙赞助兴建校舍,在那种 情形则与率先捐献土地给政府,以换取建校之情形有所 不同,因献捐土地后,除非有白纸黑字与政府明文规定 须建华校,要不然很难保证以后将是建什么语文之学校。 仇)张雅山先生:华小现有之财产系属于董事部,若地方是政府所 有建筑亦由政府负责,则政府一百巴仙要控制,试问萤 事部之权利与职权何在?此问题系非常之严重,关于发 展华小工委会甲州坚决支持萤总之口号,全甲家教协会 与董联会各代表于上月廿四日开会已通过成立发展华小 工委会。

(十)黄复生先生:宽柔小学在十年前政府要求宽小把校地献给政府, 我们坚决反对,结果不了了之,其后成立非营有限公司 接管校产,每月交一元之象征式租金,宽小爆满不能再 收容学童,向政府申请建校,六年迟迟不答覆,结果组 织筹委会募得八万元,向政府要求一对一,即-我们建一 间,政府建一间,第一及第四小学亟需觅地建校,有些 发展区,有保留地段供建校用途,但要向政府申请设立 华校,屡屡被拒绝,现中华商会得到苏丹赠地七亩,用 了四亩,尚余三亩,可供华小应用,可是万事俱备,只 欠东风。目前,惟有扩建第三及第五小学,尽量吸收学 生。

田张连城先生代表教总列席会议:

当独中改制时,政府曾应允负担全部费用,且可保留三 分之一华文为饵,结果个别击破,达成改制之目的,本 人认为校地绝不能献给政府。

由梁渭民先生:把校产献给政府作为交换建校之条件,林先生意 见是在无办法可想时可以交换之,但一定要政府保证这 是永不变质的华小,否则校地献出,丧失权力。日 昨报载,政府派出不谙华文之校长到华小,董事部是否 接受,关于此点董总应向政府表明立场,政府在有意无 意之情况下使华小变质,董总应分析并厘定全盘计划, 必要时能迅速反应,并指示各个地区在万一情形下应如 何应付。

♦讨论提案:经过商讨后会众多数赞同下通过下列三项议决

㈠呼吁全马华校華事部切勿自动将校产献给政府。

307

㈡本会应积极排除人为困难创办华文大学。

㈢逮贵教育部屡次派遣不谙华文人士前往华校长校,并坚决支 持柔佛州新邦令金端本小学董事部及家教协会的果敢行动。

•通过华文独中奖励金细则

董总各州属会第3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七七年七月廿四 a

地点:新山宽柔中学图书馆 出席者:柔佛州属会代表: 沈再发叶金福 李林黄复生 萧豌香 雪州属会代表: 林晃昇林玉静 苏天明李瑞明 苏顺昌曾海藩 毗功州属会代表 胡万铎杨苍茂 陈孟利汤殽 沈亭谢荣珍 马六甲州属会代表: 沈慕羽杨柳青 张雅山王水木 槟威属会代表: 黄瑞钦叶松林 森美兰州代表: 陈世荣石天佐 魏石珠陈木桂 列席者:柔属各县区中小学童 事部代表中小学代 表家教协会代表和 校友会代表达二百名 主席:林晃昇 记录:黄步强

■是日会议由各州进一步就各州华小情形作报告.

—编者

•通过议案:

(一)大会吁请政府当局在华人人口稠密地区,创办华小。 ㈡大会呼吁各地区应速成立发展华小工委会.

㈢大会呼吁由明年起全国独中采用重总编订统一课本.

㈣各地设分校小学,切勿放弃成立董事会。

㈤大会呼吁政府对所有的校产(政府或私人)应一视同仁,拨款 修建。

(6)大会呼吁政府对所有华校校地缴纳税务时,不要当作商业税务 看待。

(7冰会致函教长,华小与国小的国语试题,应分开出题,因华小 国语为第二语文。

(8沃会再次呼吁全国各阶层,无论社团、学校、商行、家庭尽量 应用华语华文。

(9政函教长,希望国家大学院录取新生,应以学术程度为标准, 以发扬政府一向标榜的非种族沙文主义精神。

Q(吠会呼吁支持马六甲甘文路区设立华文小学。

01)表示关注毗切甲板华小的校舍破坏问题。

Q2学校行政表格,支票签名方式或文字,官方不可干涉。

Q3全力支持华团所呈备忘录,希望政府顺从民意。

308

董总1 977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 期:一九七七年丿5六日 (星期六)

时冋:下午二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楼 上会议室

出席代表:

州:林晃界苏天明

李瑞明 刘锡通

吴德芳 李凤德

黄炳成 林玉静 谭生

州:陈世荣 叶志洋

莫琛 邱立标

州:沈慕羽

州:李儒森 郭洙镇

州:胡万铎 谢荣珍 沈亭

列席者: 陆庭谕

请假者: 邱祥炽

主席: 林晃昇

记录: 萧金年

■胡申翁说:一九七二教育法令之修正,目的是要重组 董事会,而非欲废除它.为符合法律上之 需要,•除了聘请及解雇的权力之外,也事 会应保持其原有权力••…

林晃昇

•选举第十一届(一九七七年及七八年度)常务委员五位: 雪兰莪、森美兰、柔佛、马六甲、毗功。

•通过就:

㈠呼吁全国所有华小如有分校请勿放弃成立董事会。

仁呼吁全国华文独中由明年起一致釆用全国华文独中统一课程编 委会所编纂之新课本.

董总各州属会第4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

三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芙蓉华济公会

出席者:

雪兰莪:江尚苏 谭生

陈登杰 庄明新

张德来 苏天明

马六甲:杨柳青 张雅山

沈慕羽 蔡坤地

徐俊明 沈镜湖

■维护华教二大支柱(道总、教总)日渐壮大,使我们 觉得非常高兴,目前维护华教的有钱人为数不少,他 们不怕死,敢仗义执言,出钱出力,足见各阶层人士 皆在维护华教。只要大家关心华教,脚步站得稳,华 教一定不会灭亡。最近阅报,有几件是要和大家谈谈 (1)加影育华小学建校事,虽然解决,但是否以后其他 华小建校就没有问题?目前全马华小有9 8 7间,政 府只许将它减少,以国小代替。故今后发展华小工委 会要留意,力争教育自由发展;(2)副首相马哈迪医生 宣布,新学校不准设董事会。以他的学识理应知道各

309

槟威: 柔佛: 森美兰:

王永木 陈孟利 胡万铎 曾保昌 叶松林 李儒森 陈世荣 李玉泰 莫琛 邱立标

魏振国 王天庆 张明道

吴芳俊 雌林 叶志洋 邱永琴 苏林邦

列席者:教总陆庭谕、沈慕羽 法倖顾问郭洙镇、森 华教师会、全森华校 董事会、家教协会及 校友会代表四百余人。

主席:胡万铎

记录:李云溪萧金年

毗如

大公司、工厂都有董事之设立,国宗亦有内阁,为何 学校就不许有董事会呢?(3)上星期副教长陈声新公开 鼓励华小把校产献给政府,希望大家绝不可赞同。1 9 6 2年把独中献给政府,如今改为马来中学。如今 若将校地献给政府,岂非是将鸡送给山猫?(4洗于向 最高元首请求恩准创办独大之事,我们相信最高元首 若爱臣民,一定会批准,华裔同胞将会感恩不尽。

---沈慕羽

•通过议案:

㈠大会吁请全国华人注册社团响应并尽速签盖以支持独立大学有 限公司向最高元首请求准许创办独立大学。

仁庆会坚决反对19 6 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E)及2 6条(A顾及 其他不利华教条文,并以大会名誉函请要求政府俯顺民意,尽 速取消该条文及其他一切不利华文教育的条例。

㈢*会坚决反对教育部长宣布所有新建学校将不成立董事会而以 财务委员取代之,并授权理事会致函全体华裔国会议员吁请他 们密切关注教育部长有关上述的宣布。

㈣大会吁请政府以公平合理态度对待各民族母语教育,并让各民 族教育能有平等和自由的发展机会。

㈤呼吁凡我华裔子女必须送入华校就读以维护母语教育。

董总各州属会第5次联席会议

H 期:一九七八年四月二日 (星期日)

间:上午十时

点:马六甲培风独中礼堂

出席者:

马六甲:林源瑞 宋南醒

沈镜湖 张雅山

李礼爽 蔡坤地

徐俊明 李引卜

颜亨赐 邓日才

沈慕羽 王水木

郑东生 刘安顺

曽应钦

雪兰莪:林晃畀 林玉静

Gt瑞泉代)

■独大请愿书已经寄呈绐最高元首、首相及教育部长, 我们希望政府当局平等照顾国内所有民族的权利,也 只有在义务与权利平等下,国家才能真正的团结、繁 荣与进步.请愿书已经呈上,但工作不会因而停止, 我们将继续静静地埋头苦干,不达目的不罢休。

——林晃昇

•讨论:经过热烈讨论后,大会通过下列廿二条议决案。

㈠董教总于一九七六年为实现华裔社会之愿望而提倡建立独立大 学,此创议立即获得各界群起热烈响应,因而有独大有限公司 之成立,足见独大的建立,确为本邦的环境所需要,如今更形 迫切。本会多年来皆为实现此愿望而努力,为此,本大会重申 前议,全力坚决支持创办独立大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并 以大会名义促请最高元首殿下从速考虑批准独大的创设。

310

苏顺昌邱宜兴 郭洙镇

森美兰:陈世荣林子华 林国仲叶志洋 石天佐魏石珠 陈木柱

毗功:沈亭

柔佛:吴芳俊林兴义 黄复生苏木有 槟威:叶松林

列席者:教总陆庭谕、马六甲 校董、校长、教师、 家教及校友三百余名。

主席:林晃昇

记录:李云溪萧金年

㈡吁请政府给予华文独中高中毕业生进入大专之均等机会。 ㈢以本大会名义促请星洲南洋大学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为入学资格。 ㈣呼吁全国华校当局如有发现任何不利华校的措施时,应尽速召 开大会商讨,并通知州茂联会及董教总,共谋对策。

㈤呼吁华小董事会决勿放弃主权,应订期举行会议,关注学校校 务之进展,并审核学校之收支账目。

穴呼吁华文小学当局在发函或书写布告时,应以华文为主,切勿 自我变质。

(七)呼吁教育部重新训令将国民型华小之贩卖部以及食堂交还董事 部管理,其盈余应供拨用于学校之发展方面。

(/K)本大会促请政府对于任何官员不论是何种族在执行上若有偏差, 应该立即纠正之。

仇)吁请全国华校董事会、校友会以及家教协会召开六年级学生家 长会议,以推动华小毕业生进入华文独中就读。

(十)呼吁全国华人注册社团设立奖助学金制度,家境清寒成绩优良 之华小毕业生进入华文独中就读。

田呼吁全国工商机构聘用独中统考优秀生为职员。

呼吁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图呼吁教育部长基于为国家栽培人才之大原则,不分彼此,公平 对待各族之教育发展,在华校生激増之地区,华校董事会提出 校舍扩建计划,政府应该迅速批准其申请,并拨出津贴金,不 应拖延置之不理。

固全津华小之建校经费不论其校地为官地或鱼事部管辖地,应该获 得均等津贴,不应有轻重之分,以示公民权益之公平。

園凡全津华小或独中之校地,应豁免其地税转换用途,如胶园地 或耕种地改为建校地之手续费。

呼吁全国热心母语教育人士捐献土地给各华校董事部以谋扩充。 住)函请教育部调派校长时,应遵守前任教育部长及现任首相之诺

言,于一个月前通知。

穴呼吁各地教育局于调派华小教师时,应作合理之安排,如担任 华文科目之教师他调时,应派能胜任该科目之教师而不应派不 谙华文之非华人教师顶替。

feO呼吁教育部录取华文独中优秀高中毕业生训练成为华文小学之 合格教师藉以提高华小之华文水准。

国函请政府训练华校教师时,应以华文资格为录取标准,并以华 语为华文主要的教学与考试媒介,并接受华校临时教师总会的 合情合理的要求,彻底解决华小师资的问题。

国吁请政府勿将国民学校所裁出之教师调入华校,以免影响华小 之国语程度。

国吁请任何教师职公会之华校教师会员共同关注华校之处境,发 挥献身的崇高美德,发扬牺牲小我的精神与华校当局合作以提 高华小的程度,并确保民族教育的前途。

311

董总各州属会第6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七八年七月廿三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吉打中华总商会 出席者:

雪州:林晃异苏天明 林玉静李瑞明 吉打州:庄光辉许虾株 伍铃英高庆传 甲州:张雅山宋南醒 泰坤地徐俊明 毗州:胡万铎骆谋生 王天庆沈亭 林清宗

槟威:郑永祥叶松林 陈建国

柔州:吴芳俊郭洙镇 森州:陈世荣叶志祥 邱立标

玻璃市:王永瑜 列席者:陆庭谕李云溪 萧金年刘伟霖 吉打州校长教师 校友约三百人 主席:林晃昇 记录:李云溪萧金年

■三千四百个社团签盖的教育备忘录,要求的是推行母 语教育,但不忽视国语的学习。维护与发扬母语教育 是民族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权力阻挠它,毁灭它。 何况华文是联合国的官方语文。我们要有完整的华文 教育体系,小学、中学到大学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天 公地道的.

—沈幕羽

•经过讨论后,大会通过下列各项议决案:

(一)致电报给首相:

声明1961年教育法令已乖离了宪法精神及一九五七年教 育法令精神,并违反全体华裔公民之意愿。

请政府接纳由三千多个注册社团签盖之华团教育备忘录(亦 即接纳华裔社会之一致意愿),作为解决华教的问题的基本 原则。

俯项民意,尤其是华裔公民要求创办华文高等学府的一致意 愿,以向元首陛下作出有力的推荐,劝请陛下恩准独大的创 办,俾真正体现当局公平合理对待各族语文教育发展的精神。

仁呼吁南大当局,根据独中统考成绩录取本邦华校高中毕业生直 接进入南大深造,而非进入其后期先修班.

5请教育部长在本国大专学院录取新生时,应以学术成绩为标 准。

㈣^吁全国华人注册社团,各阶层人士,继续发扬我华族优良传 统精神,协助华文独立中学之发展。

伍價求政府増设华文小学,以应华族人口增加之需要.

穴吁请华裔部长应在政府内阁中坚决捍卫华裔公民的基本权益, 彻底反对通过任何不利华教的生存与发展之措施,以免重蹈覆 辙.

(七呼吁政府将已经答应资助华文小学扩建或修葺校舍及其他设 备的款项,尽快拨出,以实现诺言,以利各华小扩建工作之进 行。

312

養誉藉聋雲鑒7霎蟲毒套菽

日期:一九七八年九月十日

(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礼 堂

出席者:

雪州:林玉静苏天明 邱祥炽陈登杰 李瑞明江尚苏 张德来颜东炳 曾海藩颜振聪 苏顺昌

马六甲:林源瑞张雅山 李礼爽宋南醒 徐俊明

森美兰:陈世荣叶志洋 毗功:胡万铎林清宗 汤毅陈继潜

槟威:郑永祥叶松林 列席者:並总法律顾问: 郭法镇黄创成 李善图饶仁毅 理芮

教总副主席:陆庭谕 雪州中小学董事会 家教协会校友会 发展华小工委会 教师会校长 教师等约四百人列席 会议

主席:林玉静

记录:黄金叶萧金年

■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尤其是维护与发 展华文教育,更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因为华文教育目 前是处在风雨飘摇中,面对重重危机,水深火热。从 事这项工作,不止是困难重重,有时甚至还要付出代 价.例如在六十年代,林连玉先生为维护华教而被彿 夺了公民权;又如上月,教总副主席陆庭谕先生为华 教而被打得头破血流.但这种种的挫折,并不能吓倒 我们,更不会动摇我们维护华教的决心.今天,我们 除了要严厉谴责那民族败类狙击陆先生的卑鄙行为外, 还要请热爱华教的人士提高瞥惕,同时站稳脚跟,为 华教作出更大的贡献.

--林玉静

•讨论:经过会议热烈地讨论后,一致通过下列议决案:

(一成请发展华小工委会加强组织,积极地展开活动,并设法使每 _个华裔同胞了解不利华教的法令.

㈡华校董事部除了聘请与解雇之权力外,应坚持保留其他一切主 权。

曰本会重申呼吁政府劝请最高元首陛下恩准独大的创办。

㈣冰大会严厉谴责民族败类预谋狙击教总副主席兼独大副总务陆 庭谕先生之卑鄙行为。

㈤$总应派员协助推动尚未有重联会组织之各州,从速筹组董联会, 以协助各该州华校之发展,并増强並总之力量.

穴政府津贴华小辅助食物计划,不应受"斋戒日"日数限札

(七为方便学校财务之处理,政府应每年派员查核学校账目.

(/雌凡学校经有超过一年尚未有学校书记者;政府应即早填补之; 若公共服务局无适当人选可派,应改由该校直接聘请之,以利 该校校务之发展,薪金由政府支付.

仇J要求政府接受临教总会的要求;一劳永逸地解决临教受训的问 题。

(十)通过修改本会名称,即把“马来亚联合邦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改为“马来西亚华校鱼事联合会总会",在章程内凡有“蘇亚 联合邦'‘字眼者,皆改为“马来西亚”,颠去“殖民地"字眼。

313

董总各州属会第8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七九年四月六日

(星期五) 时问:晚上八时正 地点:金马崙美伦酒店礼堂 出席者:雪州並联会:林晃昇 苏夭明李瑞明 刘明湘颜振聪 森州董联会:陈世荣 叶志洋吴润生 邱永琴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王水木邓日才 柔佛董教联合会: 苏木有吴芳俊 傅金義

毗功董联会:胡万铎 陈孟利岑启铭 沈亭

槟威垂联会:许平等 郑永祥钟辉初 许海明

吉打萤联会:庄光辉 许蜉境 沙巴独中董联会: 方德源曹德安 陈清志 列席者:各参与“第二届全国 华文独中行政人员研 讨会"之独中董事、 校友、教师、道总秘 书处职员及各报记者 等近一百五十人。

主席:林晃昇 记录:萧金年陈爱珠

李华联

■争取母语教育的生存及发展,主要目的是延续我们华 族的传统文化,保卫我们原有的精神面貌。

—林晃昇

•讨论:经过大会热烈讨论后,通过下列各项提案:

㈠本大会重申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第廿一条(B)及廿六条(A)两项应 予撤消。

㈡本大会呼吁全国各阶层华族同胞,团结起来,继续积极开展 “捍卫华小,发展独中,创办独大''的工作。

㈢本大会吁请全国华族同胞和开明友族热烈响应独大有限公司发 动的一人一元法律基金运动,维护基本人权。

㈣)本大会促请教育部长真正兑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国会 宣布国家大学决定以人口比例増加华裔子女学额之诺言。

㈤本大会吁请全国各华校遊事会关注政府将派遣合格教师至各校 取代临时教师事宜,不应接受不谙华语华文之非语文教师,以 免科目媒介被更换而导致改变华小本质,如遇此事件发生,应 立即通知各该州遊联会,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内本大会促请各州遊联会积极研究并推动提高华校教师之士气, 以配合独中之发展。

(七本大会吁请当局恢复设立华文师训班,优先录取在职临教,并 以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以补救华文教师之日渐缺乏,提高华 文素质。

(/淋求教育部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资格,并录取拥有该资格之 华校高中毕业生受训成为华文小学合格教师。

仇)本大会吁请当局承认南大及台湾各大专学位,并训练上述毕业 生使成为合格教师,以解决中学华文师资来源短缺之问题。

(十)本大会吁请各类型华校董事会竭尽董事职责,并坚持保存董事 会主权以维护及发扬华教。

㈡本大会呼吁全国各地发展华小工委会,协助区内华小毕业生进 入华文独中就读。

住)本大会吁请教育部长注意许多华文小学在开学一个学期之后, 尚无足够教师,致使学生学业抛荒,应尽速改善之。

314

董总1 979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七九年七月廿二 日(星期日)

时冋:上午十时正

地点:中华大会堂楼上会议室

出席者:柔佛州董教联合会: 罗善良陈登高

郑金送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宋南醒 王水木

槟威董联会: 郑永祥钟辉初 毗吩董联会: 沈亭张纯谦 郑国武 森美兰遊联会: 陈世荣叶志洋 田夭生陆建平 沙巴独中董联会: 曹德安魏德来 刘双土黄有材 杨开昇李庆荣 郭英健杨德良 林鑑陈桂生 何玉麟温月森 耶伦生陈淸志 耶夭仁

雪州萤联会:

■创办独大是得到全国四千多个华人注册社团签盖支持, 反映了华人的意愿。争取母语教育及创办独大,是宪 法所赋予我们的权利,是属基本人权,这是作为我国 公民所应享有的权利。

——林晃昇

列席者:

主席: 记录:

林晃昇 苏夭明 饶仁毅 陈登杰 翁绍好 陆庭谕 刘锡通 陈泰昌 林晃昇 李华联

林玉静 邱祥炽 江河清 陈祥标 刘明渊 郭洙镇 江真诚

萧金年

•议决案如下:

(一庆会重申:接受母语教育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宪制权利和基本人 权,是不容否定和剥夺的。因此,大会坚决要求政府:

废除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汲第2 6条(爲,确保华 小永不变质;

扶助华文独立中学的发展;

批准独大的创办;

接纳本邦各民族母语教育源流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 分。

㈡受高等教育是各民族学生的基本人权。大会吁请政府继续开办, 同时也鼓励民冋开办更多的高等学府,以解决目前严重的学额 不足问题,达致普及教育,培养大量建国人才的目标。基于上 述理由,大会欢迎教育部长一九七九年七月九日关于政府将开 设一间大学的宣布,但希望它不是一种藉以缓和人民不满情绪 的权宜性言论而已。

㈢大会认为,以种族作为划分,而又不能反映各族人口比例的“固 打''制是一种不平等及不合理的大学收生政策。国家高等学府 录取新生应不分种族,不分源流,一概以申请入学者的学术资 格及社会经济背景作为主要根据。

㈣)大会对警方援引公安法令,禁止雪州筹募独大法律基金“一人 一元"运动工委会所主催,订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七日召开的 雪州签盖社团大会;及槟州工委会主催,订于七月七日召开的 同样性质的座谈会,表示遗憾!大会吁请全国华商同胞和开明 友族热烈响应独大有限公司所发动的“一人一元''法律基金募 捐运动,以维护我国人民的宪制权利和基本人权。

㈤大会对教育部不断委派不谙华语华文人士担任华校书记事件表 示遗憾。大会决定再次向教育部提出交涉,同时催请各州属会直 接向州教育局提出交涉。

(/驮会呼吁全国华文独中,以董、教总所联合提出的“华文独立 中学建议书"的精神为指导原则,继续贯彻正确的独中路线。

(七大会呼吁全国华文独中采用董教总属下统一课程编委会所编纂 的高、初中课本,以贯彻母语教育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基本教

315

育原理。

(/Q大会促请发展华小工委会加强组织,积极地展开活动,并设法 使每一个华裔同胞了解不利华教的法令。

仇庆会呼吁全国华裔同胞、全国各社团,提高警惕,紧密团结, 积极关注华文教育的前途和发展,全面参与捍卫华教和发展华 教的运动。

•选举第十二届(1 9 7 9及1 9 8。年)常务委员五位。

五位常务委员为:雪兰莪、此功、森美兰、柔佛、槟威。雪兰 莪州继续担任主席。

董总各州属会第9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 一日(星期日)

时冋:上午十时正 地点:槟城中华总商会 出席者:槟威道联会:许平等 郑永祥许海明 吉打董联会:庄光辉 许睁噪郑树良 邹爵平刘常矩 董玉林 毗功董联会:骆谋生 沈亭

雪兰莪董联会:林晃昇 苏天明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

森美兰董联会:陈世荣 叶志洋邱永琴 吴润生 柔佛董教联合会: 白纯瑜

列席者:教总副主席陆庭谕及 槟威华校垂事会、家 教协会、校友会及学 校代表,道总秘书处 职员,各报记者等近 七十人。

■我国教育制度一再改变,华文教育渐呈式微的现在, 所有各类型华校的董事会更必须精诚团结,勃合作, 维护华文教育的永远存在。

-—许平等

•重要议决案如下:

(一)本会基于联邦宪法一五二条赋予华裔公民的权利,重申维护华 小,发展独中,及支持创办独大的立场和决心,并誓言继续为 发展华文教育为一自小学至大学的完整体系而奋斗。

㈡据称即将公布的内阁报告书有保证华小永不变质,如果此情属 实,本会表示欢迎。但鉴于教育法令的权限超越于任何教育报 告书的建议条文,本会再次吁请政府废除19 6 1年教育法令 2 1条(2汲2 6条A以显示政府的诚意及作为华小永不变质的 最具体保证。

㈢吁请各类型华校董事会绝勿放弃主权,应积极发展及监督学校 行政,以期贯彻维护华教。

㈣)鉴于自国家独立以来,新建住宅区极多,华人住宅区也相应増 加,而增建或扩建的华文小学为数极少,不足以适应需求,因 此本会吁请政府在拨款兴建或辅助小学时,应妥善利用人民的 公款,公平对待各源流的小学。

缶服据首相署的一项公布,政府从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七年共提 供了九千七百四十三个大学奖学金,其中非土著学生获得八百 三十四个,仅占总数的8 • 6%。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偏差。 本会吁请政府从速纠正,使各族纳税人的子女公平受惠。

(A)吁请政府录取大学新生应以学术成绩及社会经济背景为标准, 以免产生种族敏感问题。

316

主席:林晃昇

记录:陈爱珠萧金年

(-6本会重申吁请全国华商同胞,将子女送入华校就读,以维护母 语教育及中华文化,同时吁请全国工商机构、文教团体以独中 统考成绩为征聘职员及奖贷学金之璀选标准之一,以及全国华 人注册社团设立奖助学金,协助家境清寒而品学优良华小毕业 生进入独中就读。

董总各州属会第10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年四月十三 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二时正

地点:柔佛州窖株巴辖华仁 中学礼堂。

出席者:柔佛州董教联合会: 苏木有黄复生 吴芳俊郭法镇 李儒森柯英山 徐明锵刘瑞淇 黄继翔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林源瑞张雅山 李礼爽徐俊明 王水木 森美兰董联会: 陈世荣郑建林 符以观 雪兰莪董联会: 林晃昇苏夭明 刘锡通饶仁毅 毗功董联会: 胡万铎林清宗 沈亭 槟威董联会:叶松林 吉打萤联会:董玉林 沙巴独中董联会: 曹德安杨德良 列席者:柔佛州董家教校友会 约一百人。

主席:林晃舁

记录:黄秀玉萧金年

■华教虽然面对种种困难,但大家齐心合力,本着一向

热爱华教的精神,继续努力,深信华教的前途是光明 的。

--苏木有

•经过大会讨论后,通过下列各项议决案:

(一)本大会坚决反对并吁请政府删除内阁教育报告书中不利独中之 建议条文,如授权予学校注册官及考试总监严格管制私立中学 的课程、收费、教学媒介语以及考试,并在不必说明理由下, 关闭学校等等。

仁時大会对内阁教育报告书只建议暂时允许华小的存在而未建议 删除违反国家宪法15 2条的1 9 6 1年教育法令第廿一条(2) 表示强烈的抗议。

㈢本大会对内阁教育检讨委员会无视于全国三千多个华团提呈的 备忘录所表达的心声,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并促请华人社会严 密关注事态的发展,以免独中步华小的后尘,也被套上犹如 19 6 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的绞绳。

㈣窿于内阁教育报告书对管制私立学校的一些建议条文,已严重 地违反国家宪法的精神,本大会促请本邦各政党,尤其是华人 政党,明确地反对各有关建议条文,以维护国家的种族和谐及 团结。

317

董总1 980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八。年七月十三 日(星期日)

时问:上午十时正

地点:中华大会堂楼上会议 室

出席者:毗功州並联会

■重教总一向来对民族权益及母语教育的立场是鲜明及 坚定的,因此对于任何有关的维护及捍卫行动,都是 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地领导、响应及支持。

—林晃畀

胡万铎沈亭

李伟如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王冰木

晝州董联会

林晃丹苏天明

邱祥炽饶仁毂

刘明洲苏顺昌

刘锡通江河清

陈祥标顾耀

柔佛遊教联合会

苏木有李儒森

陈.登高

森美兰重联会

陈世荣黄锦姿

席:陆庭谕

席:林晃丹

录:黄秀玉萧金年

•经过讨论后,大会通过下列各项议决案:

(一)本大会认为巫青团团长苏海米于七月三日在第廿九届巫青全国 代表大会上‘‘促请政府执行196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以 达到国民团结"的言论是偏激及违宪的,其动机是自私自利的, 其结论也是荒谬的;这一切都必须给予严厉的谴责及制裁。

㈡本大会吁请所有反对执行196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⑵的政党, 团体及个人再一次共同发动舆论,要求政府撤消该法令以确保 华、印小学不变质,同时维护宪法152条的完整。

曰本大会吁请所有华人政党,文教团体及乡团组织,吸取1961 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威胁华小生存的教训,坚持反对马哈迪 内阁教育检讨报告书不利于独中之建议,并阻止它们被制订为 法令,以威胁独中的生存及发展。

㈣鉴于全国华小人数递增,大会促请政府厘订周详计划,拨出充 足款项,发展现有的华小;并在华族居民稠密的地区建立新的 华文小学,以满足华族公民对母语教育的要求。

㈤鉴于马哈迪内阁教育检讨报告书将威胁独中的生存及发展,大会吁 请华人社会在维护华教的努力上,尽可能依据华小的法定地位, 通过各方面的协助向政府申请拨款发展华小,而集中精神致力 于支持独中的发展。

穴本大会认为苏海米七月三日在巫青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在认 为须要时控制非土著经济的发展'‘的谈话,是偏激的叫嚣,必 须给予严厉的谴责及反击。

(七)本大会呼吁全国社团,特别是各地中华大会堂、商会、省属乡 会,带领各地华人社会以实际的经济力量支持各地华文独立中 学,全面地参与捍卫及发展华教的运动。

(A)鉴于法律部长拿督斯里韩沙于七月六日指出:“政府不能因为 不用爪夷文便惩罚有关人士”,因此本大会函请法律部长下令 丁加奴州政府撤消“商家必须于1981年底之前在其招牌上书 写爪夷文,否则将被罚款二千元"这种违宪的规定。

仇J本大会吁请政府豁免所有校地缴支地税。

(十)本大会响应雪兰.莪中华总商会倡议之讲华语及华文应用文改革 运动。

318

董总各州属会第11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O年八月九日 (星期六)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沙巴亚庇中华总商会 出席者:柔佛州董教联合会:

苏木有黄复生

辜汗初 刘益

吴芳俊 刘友财

江回民 符名和

刘百物 黄继翔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 徐俊明

王水木

森州萤联会:

陈世荣 陈明兴

郑建林 萧日华

石泉成 石夭佐

萧妙云 陆景华

苏林邦 邱立标

李振华 田夭生

雪州董联会:

林晃昇 苏天明

饶仁毅 刘明渊

顾耀 苏顺昌

郭洙镇

。比功州董联会:

胡万铎 杨苍茂

林今汉 张怡生

纪调波 林观温

黄锡暇 陈志英

陈汉通 纪日海

谢荣珍 陈汉水

刘道扬 蔡信昌

槟威董联会:

许海明 钟辉初

蔡万福

沙巴独中董总: 方德源曹德安

杨德良

■办学是非當艰巨的任务,除了需要庞大的资金外,象 我们独中,还需要面对着师资的缺乏及国家教育政策 的经常演变,因此我们需要联合起来团结一致,讨论 解决我们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一方德源

东西马二地因地理上的关系,大家相见之机会不 多,甚至不相识,但是为了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早 已是知交了。

大马政府为了实行单一语文政策,推崇马来西亚 文至上主义,所以巫青团团长苏海米促请政府施行 1961年教育法令第廿一条二),将所有的华、印小学 变成巫小。但是我国是f 多元种族的国家,这种做 法是不合理,也是违反宪法的。

语文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大家都不愿做一个 没有灵魂的种族,所以任何不利语文文化的条文,我 们一定要坚决反对到底。卅多年来董教总二大支柱, 在维护华教的工作上是互相合作,同进退共患难的。 近年来董教总完成了几件工件,即华团备忘录,独立 大学请愿,统一考试,独中课程的编纂等。这续力, 将在华教的奋斗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沈慕羽

近年来华人家长送子女到华小的人数愈来愈多。 197 9年高达8 8巴仙,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维护华教是一种正义的事业,虽然一败再败,只 要不断地努力与奋斗,总有一天成功是属于我们的。

——郭洙镇

•经过讨论后,大会一致通过下列七项议决案:

(一)本大会吁请华人家长继续将子女送进华小接受母语母文的教育。

㈡本大会吁请各地发展华小工委会继续协助华小毕业生进入华文 独立中学受教育。

㈢本大会吁请各州县尚未组织发展华小工委会者尽速组织之。

㈣隆大会呼吁各地区发展华小工委会按时举行例会,交换各种有 关维护华族基本权利的意见。

㈤本大会吁请各华文小学及时向教育当局要求拨款维修及扩建,

319

董总秘书处: 邱瑞昆李华联 萧金年黄秀玉 陈爱珠

列席者:教总:沈群、陆庭谕。 沙巴商联会、亚庇中 华总商会、亚庇福建 会馆、三江会馆、琼 州会馆、亚庇华北同 乡会、沙巴华人文化 协会、亚庇留台同学 会、亚庇客属公会、 沙巴各独中、西马校 友会、西马独立中学 等之代表及沙巴各报 记者,共约一百廿人 主席:林晃弁 记录:黄秀玉陈爱珠 萧金年

因为华小是受全部津贴的国民型小学,应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 g本大会呼吁全国华商社团拨款支援各华文独立中学,以示发展 华文独中,人人有貴。

(七本大会重申华团教育备忘录的各项要求以及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请求创办独立大学的要求,希望政府接受民意,给予各民族母 语母文一律平等的地位。

•马哈迪内阁教育检讨报告对独中的威胁:

由華总法律顾问郭洙镇律师分析说,报告书建议政府严厉管制 私立中学(包括独中)之注册,教学媒介语,收费及考试等, 同时授权教育总监及注册官在不必说明理由下,取消私立学校 的注册。上述的建议就直接影响独中的生存。郭律师强调指出, 要期望目前华人政党代表要求政府取消报告书不利独中的建议 条文,只是一种梦想。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全体华裔同胞的力ft。

•沙巴独中萤总献捐二万元作为全国华文独中发展基金。由财政 德良先生即席支票交给全国華总主席林晃昇先生。

董总各州属会第12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年十一月廿 三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怡保精武体育会礼堂 出席者:嚙功董联会:

胡万铎陈孟利 郑兰彬谢荣珍 林清宗沈亭 汤毅骆谋生 槟威董联会:郑永祥 雪州董联会: 林晃舁苏夭明 刘明渊苏顺昌 顾< 吉打董联会: 庄光辉许虾喚 (邹爵平)

■董总所举办的联席会议,是近五年来才开始在各州轮 流举行,其主要目的是给予更多华商同胞及各校董事 参加我们的会议,同时让那些没有机会到吉隆坡去的 热爱华教人士有机会出席,与我们董总要员座谈,商 讨及了解我们的组织与真正的工作,同时更进一步加 强彼此的联系。

—胡万铎

•议决案如下:

(一)本大会重申愿与任何具有诚意为维护争取华人合法、应有的权 益之任何政党举行对话。

㈡本大会重申绝不支持任何只求个人高官厚禄、违背华人意愿之 政治集团。

㈢鉴于目前西马华文小学尚缺少一千多名教师,本大会促请教育 部恢复设立华文师训班或继续开办假期师训班,优先录取在职 临时教师,并以华语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为华文小学训练

320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王水木 萧干昌

沙巴独中董总: 曹德安凌发滔 柔佛萤教联合会: 陈登高郑金送 全国董总秘书处: 邱瑞昆黄秀玉 陈爱珠蔡庆文 萧金年 列席者:教总副主席陆庭谕 毗功华教联会张连城 此功独中董事会 华小萤事会

家教协会各校友会 国民型中学董事会等 之代表

各报记者共约二百余人 主席:林晃昇 记录:黄秀玉陈爱珠

萧金年

足够的师资。

㈣)由槟城彭加兰哥打区的三间华小因为州议席的补选而获得拨款

6。万元看来,全国各地亟需获得抜款以进行维修或扩建的华 小为数一定不少。本大会促请政府公平对待国民及国民型小学, 让它们平均分享来自国民税收的教育经费°

㈤本大会再次促请政府从速计划在华人居民稠密的地区增建华文 小学,并从速批准由民冋提出却被搁置多年的华小增建计划, 以满足华族公民要求接受基本母语的愿望。

本大会对前教长佐哈里于1 0月2 9日促请'‘政府对其他语文 的使用,应采取更开明的政策",表示欢迎,幷认为这种开明 的看法,才是真正有益于促进全民团结的!

董总各州属会第13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二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吉打双溪大年明修善 社礼堂

出席者:(恕不称呼) 吉打董联会 许峥蟆 槟威道联会 郑永祥许海明 王振祥秦潮林 毗功董联会 胡万铎沈亭 雪州道联会 林晃舁饶仁毅

*教处境每下愈况,明天即将宣布的小学新课程纲要 一一 3 M计划,是不是对华小的另一场浩劫呢?

--林晃畀

•经过热烈讨论后,大会通过下列各项议决案

(一)本大会促请宣称与华小共存亡的华裔部长及国会议员在国会内 动议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以确保华小永不变质。

㈡*大会促请政府在施行三M计划时,保证不改变现有华小的本 质,及不作出任何不利华小发展的安排。

㈢本大会促请政府在推行第四大马计划时在各方面公正、平等地 发展各源流中、小学校。

㈣本大会促请政府在制订、修改或推行任何深远影响人民切身利 益的法令、政策或计划时,应征询及尊重民意,体现民主精神。 ㈤本大会促请政府停止制订授予执行官员绝对不受法庭挑战的权

321

郭深镇刘锡通 柔佛董教联合会 白纯瑙

董总秘书处

李万千邱瑞昆

萧金年蔡庆文 陈爱珠黄秀玉 连桂清 列席者:教总副主席陆庭谕、

槟城校友联合工委会 秘书江真诚博士、及 吉打州华校董事会、 校友会、家教协会约 一百五十人。

主席:林晃昇 记录:萧金年、黄秀玉

力的法令,以维护司法的独立及民主的精神。

穴本大会全力支持马来西亚倖师公会对社团修正法案及宪法修正法 案所持的正义立场,并吁请马来西亚律师公会召开全国各民族 注册社团代表大会讨论对策。

(七本大会促请全国民间团体密切关注已在国会中仓促通逆V社团 修正法案及宪法修正法案,对因此将带来的不良影响作出准备; 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步骤以维护民问团体监督、评论涉及人 民及国家利益的施政的权力及义务。

(/怵大会促请华人社会密切关注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并在各自 的领域内协助推动、催化、使忠实地服务于华人社会的整体利 益的华人大团结早日实现。

仇)本大会严厉谴责任何假借新经济政策或其他国家政策之名而宣 扬或推行种族沙文主义的行径。

(十)秋会促请华人社会明确认识国家宪法152条赋予我们学习、 教导或应用华文华语的权利,并在非官方用途方面使用华文、 华语而遭受无理的干预时,采取坚定的立场及态度,以维护民 族的尊严及合法的权利,并促请国家领袖训令制止这类事件的 重演,以免加深华人社会对政府的不满。

田本大会促请政府关注,并制止一些政客在面临其党内的选举时, 制造一些深远影响人民,尤其是华族公民权益的课题,以作为 本身的竞选资本。

董总1981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八一年六月廿日

(星期六) 时间:下午三时正 地点:中华大会堂楼上会议 室

出席者:雪州董联会

林晃昇苏天明 邱祥炽饶仁毅 苏顺昌刘明渊 陈登杰陈伯仲 翁绍好陈祥标 顾耀吴俊华 柔佛董敎联合会 李儒森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一个宣称代表华人的政党,如果数十年不断地为华族 公民伸张正义,维护权益,岂有不爱华人支持離理? 因此结论是很简单的:他们根本无能代表华人 •• ---------------------林晃昇

•经过讨论后,大会通过下列议决策

㈠本大会重申反对1981年社团修正法令,并促请政府遵循民意, 撤消或修正该法令,同时吁请社团及个人热烈响应反对社团修 正法令的签名运动。

㈡本大会促请政府接纳由教总主催,七教育团体协办的''全 国华校代表三M制研讨会"(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四日于联邦酒 店举行)所提呈的备忘录。

㈢* 大会认为第四大马计划下给予小学的拨款总额(六亿三千万 元)中,华文小学只分配得7 • 5% (四千五百万元)是不公平

322

张雅山王水木

萧干昌

毗功重联会 杨苍茂郑兰彬 黄仲轴 槟威董联会 何和庆 森美兰遊联会 陈世荣苏林邦 叶志洋 沙巴童联会 杨紫峰杨建中 席:教总副主席陆庭谕 席:林晃昇 录:萧金年陈爱珠

邱瑞昆

的,并促请政府以学生人数的比例加以公平地分配。

㈣)本大会重申捍卫华小本质的决心,并再促谴政府撤消或修正 196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以一劳永逸地解除华人社会的 疑虑。

㈤本大会对于印尼、泰国、菲律宾的非法移民获得政府准予居留, 而本邦公民的合法外籍妻子却不获得准许居留的施政感到高度 的遗憾,并促请政府即刻矫正这种厚此薄彼的移民政策。

穴本大会促请华人民间社团在新的形势及需求下,为实现华人大 团结以捍卫华人的基本权益,寻求一项可行的方案,并全力推 动,以求在政治上获得突破。

•选举第十三届常务委员的结果如下:(以州为单位)

槟威董联会 (7票)

毗功董联会 (7票)

雪兰莪董联会(6票)

森美兰董联会(5票)

柔佛董教联合会(5票)

主席:雪兰莪道联会(柔佛州提议,森美兰州附议,一致通过)

董总各州属会第14次联席会议

•日 期:一九八一年丿明 九日 (星期日) 时间:下午二时正 地点:槟城中华总商会 出席者:槟威董联会

许平等郑永祥 何和庆王振祥 林永贞陈建国 雪州董联会 林晃昇苏天明 郑彼德邱瑞昆 毗功董联会 胡万铎沈亭 柔佛董教联合会 苏木有白纯瑜 吉打董联会 童玉林郑建康 郑W良 沙巴独中董总

■身为华校的董事,应协助改善华校,促进其发展;这 也是大家的责任。

一一许平等

•大会热烈讨论后,通过下列六项议决案:

(一)本大会全力支持新任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决意组成一个淸 廉、节约、具有高度行政效率以及公平对待全民的政府.

㈡本大会对新任正副首相无条件释放21名在内部安全法令下受 拘留的人士表示欣慰,并希望所有在该法令下受拘留者的案件 都能获得重新检讨,有罪定罪,无罪释放,以体现维护人权及 法治的精神。

㈢*大会促请政府在制订或实施任何旨在缩短土著与非土著间差 距的政策时,只应提供方便,鼓励落后者加倍努力,戦起上; 而不应制造障碍,阻止前者继续前进。

㈣本大会对于新任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最近对华人学习母语 的权利作出“只要华人社会认为需要它,它就会继续存在''的 保证,表示欢迎,并希望首相本着同样的精神,在华人社会充 分地表达了要求华小永不变质的愿望下,撤消1961年教育法

323

曹德安凌发滔

列席者:數总副主席

陆庭谕、

槟威华校董事会、校 友会、家教协会,共 约六十人(请参阅 签到簿)

主席:林晃弁

记录:萧金年

令第2 1条(2),同时在华人众多的地方增设华小并津贴华文独 立中学。

㈤本大会对具有种族偏见的苏海米被委任为副教育部长,表示震 惊。同时,对他能否公平合理的对待各源流民族教育,表示疑 虑与不安。

闵本大会对国家总稽查官旦士里阿末诺丁铁面无私地揭露联邦政 府财政管理不当表示敬意,并对大笔公款的被滥用及下落不明表示 震惊。本大会促请辭及国家调查局严厉追究,务使贪污及滥 用受到应有的制裁。

董总各州属会第15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 二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楼 上董总会议室 出席者:(恕不称呼)

董州重联会 林晃弁邱祥炽 苏天明黄仕寿 饶仁毅苏蹴昌 颜振聪刘明渊 陈登杰陈祥标 陈伯仲黄炳成 吴俊华 吉打董联会 李成正 槟威重联会 王振祥 毗功重联会 胡万铎林清宗 沈亭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林源瑞张雅山 王水木

■随着局势的演变,董总相应地作了相当程度的调整, 处处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个非常积极捍卫民族权益的 团体。这一次会议通过了章程的四大宗旨,重新确定 董总今后的奋斗目标。

—编者

森州董联会 陈世荣叶志洋 苏林邦

•议决案如下:

㈠本大会议决本机构应根据社团修正法令,申请成为政治性团体。

㈡本大会议决通过修改章程,本会宗旨应增加下列四项条文:

(印维护会员的基本公民权益。

(。维护华族公民使用、教导及学习母语母文的基本权利。

(C)在宪法的范畴内对任何涉及语文、教育及文化之事件,提出 意见及批评,以影响政府之施政及政策。

⑥促进各民族之亲善与团结。

㈢本大会吁请全国所有华团积极地申请成为政治性社团,同时相 应地修改章程,配合实际情况,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其作为民间 团体应扮演的角色。

㈣本大会重申争取民族教育权利平等的信念,并促请全国注册社团 支持独大有限公司对独大的官司进行上诉,力争到底。

㈤华文独中的最大危机是来自国家教育政策,因为它的最终目标 是一种语文,一个教育制度,经济困难固然存在,但却是可以 克服的;我们欢迎来自各方面的经济支持,但必须是没有政治 目的与无条件的。

肉1973年独中运动所提出的独中路线与办学方针,直到现在基 本上还是正确的,但它有必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境的变迁加 以充实和发展。例如加强语文训练、专才学校、现代化和专业

324

沙巴独中童总 曹德安凌发滔 柔佛董教联合会 李儒森吴芳俊 张义群

列席者:敎总副主席陆庭谕、

法律顾问郭洙镇及雪 州独中、华小董事代 表共四十余人。

主席:林晃昇

记录:萧金年蔡庆文

莫泰熙

化都有必要加以进一步的研究,但不能本末倒置,改变独中作 为华敎堡垒,和普及教育机构的基本功能。

(七本大会促请政府撤消1961年教育法令2 1条(2),以示不关闭 华小的诚意。

本大会促请教育部在实行三M制时,应接受1981年6月14 日全国华校代表就三M制致教育部长备忘录中所提出的建议, 并公平对待各源流刀浮。

。。本大会再次促请教育部正视华小缺乏师资的问题,并修改一些 不必要及不合理的条件,以让更多的临时教师参加受训成为合 格的教师。

(十)本大会再次吁请各华人政党捐弃成见、达致谅解,为维护民族 的权益,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作出牺牲及贡献。

董总各州属会第16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一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十五分至十 二时五十分

地点:柔佛居銮中华中学图 书馆

出席者:(恕不称呼) 柔佛州董联会 苏木有吴芳俊 邱文玉 雪州童联会 林晃昇 毗吩州童联会 胡万铎杨苍茂 沈亭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林源瑞王水木 张雅山萧汉昌 森州董联会 陈世荣叶志洋 魏石珠石泉成

列席:教总副主席陆庭谕及 柔佛州中小学董事会 家教协会校友会代

■三M制之推行,可能导致华小变质,请大家特别关注 三M学制的发展,因为华小一旦变质,独中也保不住o 对于首相的口头保证华小不变质,我认为不足够。如 果政府有诚意,政府应该把不合理的教育法令条文加 以瑜除或修改,以消除华裔社会的忧虑。

一一苏木有

•各州代表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通过下列五条议决案:

(T本大会坚决支持本会法律顾问郭洙镇律师及华教人士许子根博 士本着“维护华教,伸张人权"的一贯精神,参加甲洞区及丹 绒区国会议席选举,并吁请甲洞区,丹绒区及全国热爱华教人 士全力给予支持。

㈡吁请政府在实施斐 写、算三M制新课程纲要时,接纳华人社会的四 项要求:

冋华小所有教材和参考资料,除英文和国文科之外,必须以华 文编写。

Q)除国文和英文科目之外,华小必须以华文华语作为所有科目 的教学和考试媒介语文。

(C)华小的人文环境科、道德和音•乐科必须反映华人文化的特征。 (d)增加英文教授时间。

㈢吁请所有华团及以华人为基础的政党必须团结一致向政府争取 以兑现全体华商对三M的四项共同要求,俾确保华小永彳变质。

㈣吁请政府废除或作相应修正1961年教育法令2 1条(2),以符

325

缺席者:吉打逾联会槟威董 联会沙巴独中重总 吉兰丹董联会

主席:林晃弁

纪录:叶乙金黄秀玉 萧金年

合首相余督士里马哈迪医生对该条令明确的注解,即如果有关 学校不自愿提出申请,政府将不会援引该法令,把华小和印小 改制为国民小学。

㈤吁请政府尽速恢复以华文华语为媒介语文训练华校师资,并确保每 年所训练的华校教师人数,足以应付华校的发展,并吁请各政 党在国会内据理力争。

董总1982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A二年七月廿四 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二时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董

总会议室

出席者:柔佛州亜教联合会

李儒森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徐俊华张雅山 王水木萧干昌 森美兰菟联会 陈世荣姚中影 黄锦姿

雪兰莪重联会 林晃弁黄仕寿 林玉静邱祥炽 苏夭明 哽吩州董联会 沈亭 槟威重联会 周曼沙庄振权 沙巴並联会 杨建中郑佑安 缺席者:言打鱼联会

■对于董总现阶段的政策:

(可除了在维护母语教育方面积极扮演它传统性的角色 外,童总今后应致力在华裔社会的党、团间推行 "三结合"的政治概念,以凝集民族的力量,使它 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为了加强与各州属会的联席,各州蓮联会应有自己 的会所或附属在其他社团的办事处,同时聘用执行 秘书,以便更积极的,有效的推动会务活动;

(C)各州董联会属下的发展华小工委会应设立三M小组 以监督三M制度的施行;

(d)各州董联会今后不但要加强组织,同时也要作好心 理准备,面对独中将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师资 经费、建设.教学水准、办学方针等。

__编者

席:沈慕羽 陆庭谕

李云渓 刘锡通

席:林晃弁

录:蔡庆文 李华联

莫泰熙

•议决案:

(一)本大会重申:本会将一如既往地以宪法上的基本权益为基础来 争取民族敎育与文化的合理地位,作为本会的主要活动内容与目 标。为了更有效地达致上述目标,本会将贯彻在朝,在野及民 间力量“三结合''的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 斗。

㈡本大会吁请敎育部采取具体步骤,解决本会代表团于一九八二 年六月廿九日向副敎育部长陈忠鸿医生提呈的''有关华教当前 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备忘录中所提出的各项问题。

㈢本大会对3M制可能导致华小变质的危机,在华人社会一致争 取的情况下暂时得到缓和,表示欣慰。但由于增加英文授课时 间的要求还未实现,加以师资短缺,课室不足,教材匆忙准备, 3M在明年全面实施时可能会出现许多偏差和问题。本大会吁

326

请各校童事会、家教协会、校友会及各地区发展华小工委会等, 成立3 M小组,密切关注与督促各有关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 确保华人社会的四点共同要求得以实现。

㈣本大会吁请政府对所有建屋发展区之各族儿童的母语教育应予 关注,如华裔公民有意在发展区兴建校舍、増建学校,政府应 兑现以一元对一元的建筑津贴给予辅助。

大会吁请全国工商机构、文教团体,以独中统考成绩作为征 聘职员及奖贷学金标准之一。全国华人注姫社团,凡有设立奖 贷学金机构者,应协助家境清寒、品学兼优之华小毕业生进入 独中就读。

穴本大会对独大案件败诉深感痛心。但我们不能因为受此挫折而 放弃争取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权利。当时机与条件出现时,我 们希望独大有限公司理事会再接再厉,继续争取。在目前华裔子 弟深造机会尚未平衡时,我们也希望独大有限公司理事会,除 了上述长远的目标外,能设法给予他们升学辅导以増加深造的 机会。在可能时协助解决独中师资缺乏的问题O

董总各州属会第17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廿 一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森美兰州芙蓉中华中 学礼堂

出席者:毗功州重联会 胡万铎杨苍茂 王瑞国 槟威董联会 陈松寿 森美兰董联会 陈世荣黄锦姿 何永祥苏林邦 吉打重联会 李成正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王水木 萧干昌 柔董教联合会 郑孝洁李儒森 吴天赐

■森美兰州黄联会主席陈世荣致词要点(讲稿另录): (略州联席会议提供机会让各州董联会负责人在一起 研讨独中问题。俾对母语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⑥独中今后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及稳固学校的 经济。

(Q政府不应为•了一小撮马来西亚公民移居海外而置疑 华裔公民的效忠问题,政府应该检讨施政方针是否 有所偏差。

一一陈世荣

•联席会议一致通过下列十一项提案:

(T*大会对副首相皐督慕沙希淡置疑华裔公民的效忠,表示深切

的遗憾,理由如下:

华族以血汗为本务的开发与建设作了贡献,马来西亚早已 成为我们的祖国;

移居海外者改变效忠对象是他们本身的选择,华裔公民无需 为他们的行动负责,何况我们并不同意他们这种为个人前途 的作做;

批评或反对政府的政策与不效忠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㈡本大会吁请首相尽速采取步骤,取消各地方当局快制各民族语

327

沙巴独中童总 杨建中林源意 邓松青叶茂恩 逮发滔 雪亜联会

林晃弁苏天明 刘锡通李云桢 缺席者:吉兰丹童联会 列席者:敎总代表陆庭谕及森

州独中、华<h薑家、 歇校友会代表约二 百余人 主席:林晃丹 记录:萧金年陈爱珠

文自由使用的广告招牌新条例,因为这些变本加厉的新条例违 背了各族人民自由使用本身语文的宪制权利。

㈢本大会坚决反对"一种语文,一种文化"的单元语文文化政策, 因为它不但不符我国多元民族,多种语文,多种文化的国情, 也违背了国家原则宣言的精神。国家原则宣言明确写道:“确 保国内的丰富与不同的文化传统,获得宽大的对待"。

㈣本大会重申第十四届联席会议所通过之议决案:"三结合"路 线的正确性,希望各政党以及民冋团体,在维护民族语文、教 育及文化的问题上,团结合作,以挽救回被蚕食之中华文化。

㈤本大会吁请各华团政党及重、教总属下的各有关机构,密切关 注与督促小学3M制的实施,确保华人社会的四点共同要求的 •前三点不被乖离,同时,应继续争取増加英文授课时间,以利 华小的发展。华人社会的四点共同要求为:

华小的所有教材及参考资料,除了国文及英文科外,必须以 华文编写;

除了国文及英文科外,华小必须以华语华文作为教学及考试 媒介;

华小的人文环境,道德和音乐科必须反映华人的文化特征;

増加英文的敎导时间。

穴本大会议决于明年四月间主催华文独中行政人员研讨会,全面 检讨独中建议书的贯彻情况,及总结各独中的实践经验,俾独 中的办学方针能更趋统一。在上述研讨会举行之前,欢迎关心 华教的各有关团体与个人对独中办学方针及其他有关问题向本 会提呈书面意见或与本会负责人对话,以收集思广益之效。情 况需要时,本会将邀请有关团体派代表出席上述研讨会,共商 一切。

(七)本大会认为,华文独中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民族语文、教育 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任何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个人或集团都不 应轻言把独中关闭或改制;相反的,应群策群力,克服困难, 坚持把独中办下去,而且一定要设法将它办好。

用大会对丹州中华独中赞助人大会于1982年1 1月14日发表 文告否认丹中将被关闭,而且表明决心要改革与充实丹中,把 丹中办得更加完善,表示欣慰;并决定派代表团前往丹中,进 一步了解丹中的困难,及共商解决的办法。

仇)本大会吁请家长把子女送入华小与华文独中就读,以实际行动 支持华敎,以示对母语教育的重视与热爱。为了有效地维护民 族语文、教育与文化,我们不能委曲求全,满足于三几节的母 语课;相反的,我们应把“维护华小,发展独中,创办高等学 府“的华教运动坚持下去,以捍卫民族的根。

(十)吁请政府在经济紧缩时期,津贴学校经费不应受到影响,同时 也不应冻结聘请教职员。

㈢要求联邦教育部

①将沙巴州所有受津贴学校教师纳入为政府公务员;

328

尽速复办沙巴州华文师资训练班并放宽入学条件;

增加华文中小学之经济津贴:

(a城市地区补助5 0% ; (b)近郊地区补助7 5%;(。乡村地 区补助1 0 0% o

董总各州属会第1 8次联席会议

■我们应该自发、自爱、自强地发挥本身的才能,在各 方面努力寻求突破,来争取民族的光荣;提高民族的 地位。

__沈慕羽

日期: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马六甲培风中学礼堂 出席者:柔佛州董教联合会

黄复生 黄继翔

苏木有 李文鍊

黄松奎 谢连源

李云溪 庄松爱

张抜川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杨朝长 林源瑞

张雅山 王水木

邓日才 蔡坤地

森美兰州董联会

陈世荣 黄锦姿

苏林邦

雪兰莪董联会

苏天明 林晃昇

刘锡通 翁绍好

苏顺昌

毗功州董联会

杨苍茂 汤殻

吉打州董联会

董玉林(代表李成正)

沙巴州董联会

郑佑安 杨德良

林振麒 刀国扬

列席:沈慕羽 陆庭谕

郑瑞玉 王子平及马

六甲州华小董事会、 家敎协会校友会共

9 7个单位的二百多

•各州提案在经过热烈讨论后,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下列八条大会 议决案:

(一)本大会对苏联副外长贾丕才最近在菲律宾对东合国家进行公然 威胁,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并吁请我国各族人民支持政府对有 关问题所持的立场,为抗拒苏联及其傀儡越南政权的扩张主义 军事侵略,为捍卫区域和平、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作好思想及 行动准备。

㈡本大会吁请文青体育部重视并详细考虑接纳全国各州华团领导 机构文化大会所一致通过,表达华裔社会对国家文化问题的基 本观点、立场、要求与建议的备忘录,以示对我国主要文化集 团之一的华族及华族文化的尊重。

㈢*大会全力支持十五个华团领导机构,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廿七 日所通过的“全国各州华团领导机构文化大会宣言及议决案"。

㈣本大会吁请华裔社会站稳全国华团领导机构所提呈的国家文化 备忘录所持的原则、观点与立场,对偏激的马来舆论给予严正 的驳斥,因为这是我族应享有的文化民主权利,是世界人权宣 言,与联合国文教科机构近年来一系列大会所一致承认的。

㈤吁请政府基于下述四项原则,彻底解决广告招牌文字的使用问 题:

冋确保联邦宪法一五二条赋予各族人民在非官方用途方面自由 使用各种语文的权利不受侵犯。

©)检讨•各地方当局的广告条例是否违宪。

(C)应激发人民自觉自愿地尊重与使用国语,而不是通过法令条 文加以强制,使人民有受压迫的感觉。

炒在执行现有条文时,基于上述三项理由,应公平处理。

穴吁请政府正视并采取积极步骤解决母语班所面对有关经费师资 短缺的问题。以任何理由拖延母语班的开设或削减母语班敎师

329

名代表出席(见签到 簿)

主席:林晃昇

记录:李万千蔡庆文

叶乙金莫泰熙

津贴,都是当局对母语班不重视的一种措施。

(七)吁请政府遵守以一对一的方式辅助非官方校地华校建校基金的 政策。

U9吁请敎育部长拟定长期师训计划,彻底解决华小师资短缺严重 问题O

董总1983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九 日(星期日)

时间!早上十点至下午一点 卅分

地点:雪中华大会堂楼下会 议室

出席者:柔佛州董教联合会

李儒森

森美兰州耄联会

黄锦姿 苏林邦

毗功州道联会

胡万铎 杨苍茂

吴玉明

吉打州董联会

李成正 伍铃英

马六甲州华人教育协

张雅山 王水木

槟成重事联合会

周曼沙 庄振权

雪兰莪州吏联会

林晃丹 苏天明

刘锡通 黄仕寿

林玉静 张仰龙

刘明渊 郑彼德

陈祥标 颜振聪

苏顺昌 翁绍好

陈登杰 吴俊华

陈伯仲 张森

李万千 李华联

连桂清 梁美云

■社会人士对华文独中在维护华族语文、教育与文化的 重要意义,有了更高的觉悟,因而对独中显示更大的 关注与支持,同时对独中的要求也更高和更加严格。

—林晃昇

■经过热烈和深入的讨论后,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下述十三条大会 提案:

(一冰大会吁请政府废除授权教育部长在他认为适当时将华、印小 改为国小的1 9 61年教育法令2 1条<2)以消除华印社会的隐忧。

㈡本大会抗议吉打州Kuala Muda及Yen县教育局官员柵 巴东 崙武巴华小学食堂事件发出通告干预华小董事部对食堂招标的 权利,并支持吉打州近联会站稳立场,采取有效步骤确保董事 部招标的权利和过去一样保持不变。

㈢本大会吁请各政党在维护华教的大前提下作出各自的贡献,不 要把党争带进教育领域,确保华牧的利益不受损害。

㈣*大会对联邦直辖区、吉打、马六甲、丁加奴及柔佛州招牌与 广告条例违背我国宪法152条所赋予的关于各族语文在非官方 用途方面可以自由使用的权力,表示遗憾。要求政府指示各有 关当局纠正上述违宪的条例。

㈤*大会对马华公会组织"华社联谊理事会"的动机、方式与目 标表示关注。任何政党如果真诚地要加强与华团的联系,它首 先必须専重华团的独立性及华人社会领袖的代表性。

穴本大会吁请舆论界在讨论或批评独中的办学方针时应从独中现 有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应具建设性而不应有意无意地 破坏独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不应忘记华文独中所扮演的母语 教育的功能及其维护华族语文、教育及文化的任务,以免舍本

(七)本大会吁请教育部立即解决目前某些地区严重缺乏华小师资问 题,并宣布解决华小师资缺乏的长期全盘计划,包括真正放宽 受训学员必须拥有马来文优等,吸收独中毕业生成为师训学员

330

李贵强

席:李云桢 林亮通

越雅山 胡龙亿

席:林晃昇

录:叶乙金 莫泰熙 蔡庆文

等。当局也应尽量录取申请续读教育文凭的马大华文系毕业生, 以緩和国中华文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傩小师资必须以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及纠正师训华又组华文 主科的毎用授课时冋的不足,以确保华小师训华文程度不致低 落。

仇)国民型华小在増建学校、师资、设备、拨款等方面应享有与国 小同等的权利;政府应在各方面平等对待各源流小学。

(十)政府应尊重華事会对校产的主权,不得以校产主权问题为藉口, 实行对华小的歧视政策。当局应全面履行以一对一方式协助非 政府校产华小发展的政策。

田教育部以经费支细而削减母语班教师津贴,殊不合理,本大会 吁请教育部纠正之O

住)本大会对一九A二年教育部主办之音乐节,不准以华语歌曲报 名参加表示抗议,吁请教育部纠正之。

食本大会吁请教育部应关注学校经常费被削减后之困境,各校之 经常费被削减后对行政开销日感掣肘,尤以小型学校为甚,当 局应尽速调查实况,设法改善。

(7票)

(6票)

(6票)

(6票)

(6票)

•选举第十四届(8 3Z8 4年度)董总常务委员

各州代表以票选方式选出下列五州重联会为第十四届(83 /

8 4年度)董总常务委员(括孤内所得票数。注:共有7州代表 出席会议)

毗功州董联会

槟威董联会

雪州重联会

柔州董教联合会

森州董联会

董总各州属会第19次联席会议

期:一九八三年七月卅日

时 地

(星期六) 间:2000-2200 点:金马崙高原碧兰璋美 伦酒店翠竹厅

出席者:柔佛董教联合会 苏木有黄复生 马六甲华文教育协会 张雅山萧汉昌

■董总在金马崙举行的8 3年代表大会是很有意义的一 个会议o在这个大会上,華总总结了十年来实施独中 建议书的成绩,发表了非常重要的独中调查资料和检 讨报告,以实际的成果证明鱼总领导的正确。•

__编者

•陈绿淌女士向大会简报《一九八三年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在 籍学生调查报告》。该份报告由陈绿漪、黄宝金、罗国华、陈

331

森州董联会 蔚芝、王怀乡五人整理。

苏林邦罗梅生 调查报告分为六个部分:

黄锦姿 ①引言

雪州遊联会 ②学校与学生的T情况

林晃弁苏天明 ③独中生的教育情况

黄仕寿刘督通 ④独中生的语言能力

张蒜吴俊华 ⑤独中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刘明洲 ⑥结论

毗功亜联会

胡万铎杨苍茂 •苏天明律师向大会简报《一九八三年全国华文独中资料调查综

沈亭王添庆 合报告》。这份报告共分十个部分:

槟威董联会 ①前言

郑永祥陈国华 ②学生概况

沙巴茧联会 ©教职员概况

张观辉林振麟 ④学制及课外活动

凌发滔 ⑤教学媒介与课本

砂膀越(列席代表) ⑥考试

陈毓干张伟党 ⑦学校经费及薪津

林光裕 ⑥校舍与设备

教总(列席) 会及家教协会

沈慕羽陆庭谕 ⑩华文独中面对的各项难题

主席:林易昇

记录:李万千莫泰熙 •林晃昇先生向大会简报《〈华文救立中学建议书〉十年来实施情 况报告》。这份报告共分八个部分: ① 前言 ② 华文独立中学的使命 ③ 华文独立中学的总办学方针 ④ 华文独立中学的经济问题 ⑤ 华文独立中学的师资问题 ⑥ 华文独立中学学生的来源和出路 ⑦ 华文独立中学学生的升学与就业辅导 ⑧ 结论 •经过各州代表热烈发言,讨论后,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以下九条 议决案: (一)本大会提醒文青体育部长安华依布拉欣,我国并没有各民族接 受的国家文化政策,因此,对他在国会表示政府对所谓国家文 化政策不会有所妥协表示遗憾,同时,他指华团对国家文化问 题所提呈的备忘录只反映了単一种族的观点,也是对备忘录精 神实质的误解,因为华团所持的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观点。 ㈡本大会吁请政府尊重我国多元民族的社会现实,检讨单元语文、 教育与文化政策,确保各族语文、教育与文化緝到正常的发展; 同时,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2),以消除华、印裔社

332

会的隐忧。

(a本大会吁请政府改变歧视华文独中毕业生的态度,承认华文独 中统一考试文凭,作为进入本地大学及师训学院,或中靖政府 工作的学术根据。

㈣本大会对我国工友工艺学院,美、加、日、澳及新加坡等国 大专学府已经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作为进入该学院的学术 资格表示欢迎,我们吁请本地其他大专学院采取同样的步骤, 以示公平对待华文源流的学生。

㈤本大会吁请教育部提供三M教学所需的教材与教具,同时每班 学生人数应在3 0名左右,以减轻三皿教师的繁重工作,俾提 高三M教学的效果。

冲大会吁请各州鱼联会、教师会、校友会及各地发展华小工委 会,密切关注及深入了解三M制度实施第二年的实际情况,以 确保华小不受损害。

(七本大会吁请政府从速重建或修茸各地校舍破旧的华小,确保类 似此功宜力中华小学天花板坠落事件不再重演。同时,当局应 全面履行以一对一方式协助非政府校产华小发展的政策。

。怵大会支持雪兰莪中华大会堂的三大文教计划(筹备马来西亚 华人文化研讨会,筹办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史料展览,及与董教 总独中工委会配合,推动中学华文教学及教材革新),并吁清 各界绐予积极的响应。

(A)本大会支持政府的反毒品运动,吁请各校对学生加强反毒教育, 及展开各项反毒运动。

董总各州属会第20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廿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新山宽柔中学礼堂 出席者: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 会

黄复生李儒森 吴芳俊蔡潑川 马六甲华文教育协会 林源瑞张雅山 王水木萧汉昌 雪州董联会 林晃舁苏天明 刘明洲

■华小毕业文凭具有可贵的价值和意义,不可轻易废除, 因为华小是华敎的根,今天有9 0%的华人家长将子 女送到华校接受教育。颁发文凭给华小毕业生,最主 要的目的是告诉他们来自华校,他们要饮水思源,不 要辜负华裔社会的使命与愿望。

——李儒森

•大会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通过下列提案:

(一)本大会对教育部未能制定长期的华小师资训练计划,全面解决 华小师资越来越缺乏的严重问题,表示强烈的抗议。

㈡本大会吁请全国各地的董事会、教师公会、校友会、家教协会、 华小工委会等严密关注华小师资缺乏的问题,在明年开学时, 全面调查师资缺乏的情况,掌握准确数据,寻求对策,确保学

333

毗功重联会 胡万铎王瑞国 沙巴董联会 斐发滔

告假者:森州童联会 槟城花联会 吉打苞联会

列席者:教总

陆庭谕及柔州各逆事会 校友会及家教协会四十 余名代表

主席:林晃丹

记录:莫泰熙越雅山

李離华

生及华敎的利益不受损害。

6大会对今年五年级检定考试历史试题企图窜改历史事实,否 定吉隆坡开埠功臣叶亚来的历史地位,误导考生,表示强烈的 抗议,教育部除了训令考试官取消有关试题之外,更应明确向 学生教师及公众人士指出有关试题的错误,以免造成紊乱。

㈣^大会吁请华小毕业的学生家长,把子女送进兼授三种语文, 五育并重的独中,以示对华教的实际支持。

(5坏大会对文青体育部长11月8日于国会下议院总结财政预算案时把 非土著公民称为"新移民",认为非土著的文化只能是土著文化的"附 属品",同时片面强调土著文化的“独特性”与特权地位的土 著主义与文化沙文主义思想深感遗憾。我们认为,各民族的文 化,不论民族大小,或历史深浅,都具有它本身的独特性。我 国文化的独特性,不是表现在那一个民族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 独特,因为这是无法比较的。相反的,多元文化才是我国文化 真正的特色。我们为这个美好的特色由于某一种族集团要求特 殊文化地位或迫使其他文化沦为附属地位而失去光彩,感到羞 愧!

伊洋大会要求教育部采取下述4个步骤以缓和华小师资的短缺:

恢复举办假期师训班(SRC);

接受华文独中统一考试文凭为进入师训学院的资格;

取消SPM整张文凭马来西亚文科必须优等,方能有资格申 请进入师训学院的限制;

继续录用退休教师。

(七本大会吁请州政府对各州华小董事会拥有之校地税应予以豁免, 而非以商业性征收。

(/件大会认为各华文小学应继续颁发文凭给合格小学毕业生以资 鼓励,纪念并保持童事会的传统权利。

334

董总各州属会第21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四年四月廿九 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十时正 地点:吉隆坡中华大会堂重

总会议室

出席者: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 会

郑金福 沙巴州独中董联会 凌发滔郑佑安 房年胜 毗吋州董事联合会 胡万铎林清宗 沈亭王瑞国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林源瑞张雅山 王水木萧汉昌

森美兰州楚联会 苏林邦

槟城华校重联会 周曼沙

雪兰莪州董联会 张茬陈祥标 张仰龙翁绍好 林晃昇刘锡通 苏天明苏顺昌 吴俊华刘明渊 列席者:陆庭谕李云溪 告假者:吉打州遣联会 主席:林晃昇 记录:莫泰熙李耀华

刀其芳

■华文独中经过7。年代复兴运动的十年艰苦奋斗,到

8。年代已经由求生存的阶段进入了发展的阶段。

目前,独中工委会除了继续举办独中统一考试,编纂 独中统一课本,颁发奖贷学金之外,还成立了资料、 出版师资教育、升学辅导等小蛆,全面开展工作。 此外,也正在筹划建设行政大楼、増设语文训练中心, 资料研究中心等。

综观以上各项计划与任务,非有充裕的人力与财力, 不可能顺利开展与取得成绩。百余万元的独中发展基 金,十多年来支付各项计划及购置房产,如今已有捉 襟见肘之感。

单就今年财政预算,收支不敷达四十五万元之巨,为 了有效地推行各项计划与建设,非有千万元不能实现。 因此,我请各州黄联会、教师会、校友会、家教协会 等文教团体及其他华团与行团大力推动与响应全国独 中发展基金筹款运动,以利华教的发展。

--林晃昇

•大会经热烈讨论后,一致通过以下提案:

(一律吠会対报栽(4月23日《星报》)教育部将在三年内分阶段将小 学的学生人数由每班5 0人减到2 5至3 5人的消息深表关注o 小学每班学生人数,特别是在实行3 M制的情况下,减到2 5 至35人肯定是较为合理的。但是,缩小班级也意味着必须増 加教师人数与课室。据第四大马计划中期检讨的数据,我国小 学1983年共缺乏教师9, 200名,1985年将进一步恶化至 17 , 300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缩小班级呢?基于上述 因素,本大会要求教育部在缩小小学班级人数之前,必须首先 确保:

冋为各源流学校増加足够的课室;

(b)为各源流学校增建足够的教师;

(C)各源流各地区的学校有足够的学额;及

(d)家长对学校源流的选择不受影响。

㈡本大会对第四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书对小学师资严重缺乏问 题,只是轻描淡写地公布1 98 3年缺乏9, 200名,1985年 估计将恶化至17, 300名,而未能提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或 改善建议,深表失望与震惊,并要求敎育部立即拟定与公布具 体解决方案。

335

8 大会对国内政府高等学府不公平的固打制即土著:78%, 华族:17%,印族:4%,其他种族:1% (根据第四大马 计划中期检讨报告书所提出的80/83年的数据计算),表示抗 议,并要求政府高等学府以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家庭社会经济背 景作为收生的根据。

㈣本大会对教育部训令政府全津学校校长不得将学校教师、学生 课室等统计资料提供给校外非政府团体,表示强烈的抗议。大 会认为,学校的统计资料并不是什么不可公开的秘密,所有关 心学校发展的团体皆有权向当局索取资料。

㈤本大会对近来各地方当局纷纷提高学校地税、有的提高数倍, 甚至数十倍的做法,表示强烈的抗议。本大会吁请财政部立即

.采取行动豁免一切非盈利或非商业性质学校的地税,以示对国 民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冲大会强烈抗议副能源、电讯及邮政部长拿督苏海米,不顾我 国宪法赋予各族人民自由使用本身的语文权力,训令电讯局拒 收以马来西亚文以外文字书写的支票。

(七)本大会重申反对政府的''一种语文,一种文化”的政策,因为 它违反了我国多元种族的社会现实与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并 重申支持十五华团文化备忘录所提出建设马来西亚文化的四项 基本原则,即:

(印我国各族文化的优秀因素是建设国家文化的基础;

也科学、民主、法治精神及爱国主义思想是建立共同文化价值 观的指导思想;

(C)共同文化价值观应通过多元民族形式来表现;

(d)国家文化应基于民族平等原则和通过民主协商来建设。

(/怵大会吁请各州萤联会、教师会、校友会、家教协^等文教团体 及其他华团与行团,大力推动与响应全国独中发展基金筹款运 动,以利华教的发展。

336

董总1 984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A四年六月卅日 (星期六)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雪中华大会堂楼上黄 总会议室

出席者:槟威萤联会

周曼沙陈良成 王振祥 沙巴独中歪总

杨德良 房年胜

凌发滔 曹德安(列 席)

森州重联会

苏林邦 杨国华 罗梅生

柔佛州董教联合会

苏木有

毗功州重联会

沈亭 汤毅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林源瑞 张雅山

萧汉昌 王水木

雪州董联会

林晃昇 黄仕寿

苏天明 刘锡通

吴俊华 郑彼德

翁绍好 张仰龙

张森 顾耀

陈登杰 陈祥标

刘明洲 李万千

柯嘉逊 李华联

李耀华 莫泰熙

广哄芳 梁美云

越雅山

请假者 吉打州董联会

列席者 李云桢

林晃昇

莫泰熙 李华联

李耀华

■十年后发动第二次筹募全国独中发展基金,是为独中 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筹款的目标为千万元。独中发展基金虽然没有直接分 配给个别学校,但它却是用于全体独中,服务于全体 独中的发展的。

为使筹款运动更全面和更深入地开展,我们应加强组 织,动员更多的人员。

-林晃昇

•大会核准一九八四/ 八五年度独中工委会董总代表名单如下:

林晃弁、林玉静、黄仕寿、陈世荣、许平等、胡万铎、

杨苍茂、苏木有、黄复生、李儒森、张雅山、张观辉、 陈毓干。

•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修改下列章程内的条文:

第四条组织

原 文:(甲)本总会以各州华校董事联合会或董教联合会派代表 三名组成之代表大会为总会最高权力机构。

改 为:(甲i本总会以各州华校董事联合会或道教联合会派代表 五名组成之代表大会为总会最髙权力机构。

原 文:(乙)本总会得由代表大会之代表中选出五州,每州代表 一人组织常务委员会执行本总会代表大会议决之事 项及处理本总会经常事务。

改为:(乙本总会得由代表大会之代表中选出五州,每州代表 三人组织常务委员会执行本总会代表大会议决之事 项及处理本总会经常事务。

原文:呐)本总会得由常务委员会互选某一州为主席兼财政对 外代表本总会,对内负责掌管本总会所有文件款项 及账簿。

改 为:本总会得由常务委员会互选某一州之三位代表分别 为主席、财政和总务;主席对外代表本总会,财政 负责筹划财务及掌管款项、账簿;总务则负责文书 及其他会务工作,掌管本总会一切文件。

第六条财政

原文:(甲)本总会经费由参加各州华校董事联合会或鱼教联合 会每州缴纳年捐壹百元于成立后两个月内缴清,其 后每年六月底以前缴交之„

改 为:(甲冰总会经费由参加各州华校並事联合会或道敎联合

337

会每州激纳年捐壹千元于成立后两个月内缴清,其 后每年六月底以前缴交之O

上述修改条文经注册官批准后,执行之O

•经过建条热烈计论后,大会通过下列十一条提案:

(一)本大会对马六甲州政府意图铲平具有宗教、文化及历史价值 的三保山表示强烈的抗议,本大会恳切地提醒甲州政府不应以 偏重经济发展的理由来处理有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历史文 物古迹的问题。由于三保山问题的敏感性,它应交由华用会 特别是青云亭理事会以及埋葬在三保山冢里的一万二千余名死 者家属自行处理。

㈡本大会对甲州土地局突然间向青云亭理事会追讨三保山1967 -1 9 84地税与罚款逾两百万元的经济制裁手段,表示强烈的 抗议,因为三保山本来是免税的地段。

㈢本大会坚决支持青云亭理事会反对三保山被铲平的正确立场, 并吁请全国各华团在见到青云亭理事会刊登于各语文报章征求 公众人士对有关事件的意见时,负起传达华裔心声的责任和义 务,绐予热烈的反应,以利保卫三保山的运动。

大会对政府在我国3 0余万居民的公民权问题悬而未决,失 业人数増加,及印尼非法入境者所造成的社会、治安问题越来 越严重的情况下,与印尼达致人力供应协定,准备在未来五年 内输入2 3万名劳工表示遗憾。

㈤本大会对教育部无诚意解决华小教师严重缺乏问题,导致经常 发生退休及长期病假的教师空缺无人递补的现象表示抗议,并 吁请教育部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克服上述现象。

国本大会吁请教育部按照合理的比例分配各源流小学的拨款,同 时増加学校的行政津贴,以利学校的发展。

(七)本大会对北方大学(U.U・M)预备录取的首批350名学生 中,土著占70%,非土著占2 3%—25%,东马占5%—7%(不 分土著非土著)的不合理固打表示强烈的抗议,并要求当局给 予纠正。据该大学注册主任哈芝赛拿耶合也透露,该大学可能 未能收足350名学生,因为未有足够数额的合格土著申请者, 本大会要求当局立即将有关空额分配给合格的非土著申请者。

U9本大会对教育部重申不会强制非马来学生学习爪夷文表示欢迎o 不过,教育部必须确保强制非马来学生学习爪夷文的事件不会 发生在个别学校;同时,爪夷文亦不应成为马来文课程纲要的 一个组成部分,确保非马来学生在学校或公共考试不必面对有 关爪夷文的试题。

仇肆大会对教育部所发出的关于教职未被确定的女教师不能享受有 新产假的不合理训令表示遗憾,并吁请当局收回成命。

(十)本大会吁请政府当局收回拒收华文支票之训令,以避免各族间 的猾疑及不安。

㈢本大会支持甲板居民为维护本身的安全与健康而展开的反对毒

338

品埋藏的抗议行动,并吁请当局在未能确保按照原定计划埋藏 含辐射性的化学废物不会危害居民的安全与健康的情况下,应 促使有关公司重新检讨有关措施。

•成立“独中发展基金投资小组"

为了使第二次筹募全国华文独中发展基金所筹得的款项能发挥 更大的作用,大会通过成立"独中发展基金投资小组"负贵捐 款的投资生息工作。

小组成员:林晃昇、黄仕寿、苏天明、刘锡通、苏林邦、林玉 静、黄炳成(另保留二位,名单由教总提供)。

上述小组须在独中工委会会议上核准.

董总各州属会第22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四年A/J十八 H

时间:下午一时

地点:沙巴亚庇建国中学视 厅教育中心会议室

出席者:沙巴独中遊联会

张观辉 邓松青

杨德良 蔡德强

广卩国扬 凌发滔

林振麒 杨开昇

毗功羞联会

林青宗 郑蓝彬

杨苍茂 王瑞国

森州董联会

苏林邦 罗梅生

吴喜谋

柔州鱼教联合会

苏木有

雪州鱼联会

林晃昇 苏天明

莫泰熙 王秀凤

列席:陆庭谕(教总) 郑佑安 刘选福(崇正中学) 房年胜吴高善

■东西马两地的华文独中产生的背景虽然不同,但两地 的董教人士为华文教育奋斗的目标与大无畏的精神却 是一致的。

一一张观辉

•出席会议的各州代表一致通过下列七条议案:

(一)本大会坚决反对马六甲州政府欲铲平及发展具有宗敎、文化及• 历史价值的三保山的三项建议并全力支持肯云亭理事会捍卫三 保山信托主权完整的斗争。

㈡本大会对农业部长政治秘书依布拉欣教時旨华人家长送子女进 华小造成种族极化的立论深表遗憾。本大会认为种族极化的现 象同样存在于国民学校,甚至政府部门,因此政府应客观地找 出我国种族极化现象的真正原因。随意把华小作为种族极化的 代罪羔羊是对华族接受母语教育合法权利的一种挑战,对缓和 种族关系不会有任何好处。

㈢本大会对教育部发函通知将解雇SRC3、4及5届共一百三十 四名受训合格教师的行动表示强烈抗议。本大会认为在目前华 小严重缺乏教师的时刻,政府的这项解雇行动是非常不负责任 的做法。有关当局应立即收回解雇通知书并将他们列入永久性 的C 2级教师。

㈣*大会认为在我国塑造一个团结的马来西亚国家过程中,政府 应平等对待我国各族各源流教育。本大会认为政府在1 983年 的教育拨款中华小的拨款仅得廿一万五千九百七十元(估计不 到小学拨款1巴仙)的做法是一项非常严重的偏差,应立即给

339

黄永辉(建国中学) 张金城(吧巴中学校 友会)

徐恩龙(崇正中学校 友会)

席:相晃弁

录:莫泰熙

予纠正。

㈤本大会吁请教育部接受华社及学生家长的共同要求,提早教授 并增加在3 M制下华小英语授课时间,即按萤教总及华团代表 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举行有关3 M制座谈会时对英文教学 时冋所作的建议:第一、第二年级毎周6 0分钟,第三年级每 周120分钟,第四、五、六年级每周18 0分钟。

穴本大会对最近教育总监旦斯里慕勒通令学校所有文化活动必须 反映国家文化政策的原则及彭亨州教育局通令内华小校徽只能 使用国文及校歌只准以国语唱出的行动表示强烈抗议,并要求 有关当局立即收回成命。

本大会吁请政府尊重我国多元民族的社会现实,检讨单元语文 教育与文化政策,确保各族语文、教育与文化得到正翻发展。

(七本大会吁请各州遁联会、教师会、各校近事会、校友会、家教 协会等文教团体联合其他华团与各阶层人民大力推动与响应全 国独中发展基金筹款运动,以利华教的发展。

董总各州属会第23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廿 五日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吉打州亚罗士打中华

总商会会议厅

出席者: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萧汉昌赖日龙 符史勤

沙巴重联会

凌发滔

雪州鱼联会 刘明渊苏天明 柔佛州董教联合会 郭鹤尧黄复生 黄继翔

毗切州董联会 胡万铎林青宗 王瑞国 槟城州近联会 林廷借庄振权 吉打州鱼联会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独中发展的经济问题,我们即将 在全国范围广泛地开展“征求全国华文独中发展基金 常年赞助人"运动。赞助人将分为个人与团体两类, 个人每年至少捐献5 0元,团体则为10。元,多惠 益善。

我们吁请所有能够坐言起行的热心华教人士,不论是 个人 商业机构或社团,都应自动自发地成为全国华 文独中发展基金常年赞助人,为独中的发展贡献一份 力量!

__苏天明

•会议一致通过下列八条议决案:

(一)本大会促请政府接受华社的共同要求,删除1961年教育法令

2 1条⑵,以消除华人社会对华小前途的隐忧,促进国家团结。 ㈡本大会促请政府一视同仁地对待各源流小学,包括建校,发展 拨款,师资训练,增添设备等以利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

㈢本大会坚决重申华小的教学、教材、考试、行政及集会媒介必 须是华文华语,以确保华小不变质。

㈣本大会对教育部长宣布明年国内2 6间师资训练学院将增收学员

5 0%及增设新学院以克服国内师资短缺问题表示欢迎o本大

340

李成正郑永兴

张咏朝

列席者:重总秘书处

李万千莫泰熙 李耀华张永庆 吉打州各校代表廿八 人(见签名簿) 缺席者:森美兰州董联会 主席:苏天明 记录:李耀华张永庆

会促请教育部尽速公布有关详情并在各学院设立华文组,多收 华文组学员以解决华小严重缺乏师资问题。

大会吁请政府应豁免国内所有学校校地地税以示对国民教育 的重视。

穴本大会对教育总监旦斯里慕勒通令学校所有文化活动必须反映 国家文化政策的原则表示强烈抗议。本大会认为国家文化原则 并未获得各族人民所接受,此举将侵犯各族人民的文化自由, 阻挠各族文化的正常发展。

(七)本大会吁请全国华团及华社以实际行动支持並教总全国华文独 中工委会推动的征求全国华文独中发展基金常年赞助人运动, 以利华教的发展。

99本大会有鉴于电脑对我国工商各业之日见其重要,故吁请全国 各华文独中,其未设电脑科目者,应尽速开办,使学生毕业之 后,不论升学或就业,均能基于更有利之地位。

董总各州属会第24次联席会议

日期: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七 日

时冋:上午十时

地点:马六甲华美大酒店会 议厅

出席者:马六甲华文敎育协会 杨朝长张雅山 林源瑞徐俊明 蔡坤池邓日才 毗功州华校董事联合 会

胡万铎林青宗 王瑞国 沙巴州董联会 郑佑安凌发滔 雪州董联会 林晃昇苏天明 苏顺昌颜振聪 柔佛州亜教联合会 黄复生苏木有 林万寿李云溪 谢连源张拔川

■这次会议有两大重点:

第一是吉兰丹中华独中的复兴工作,通过这次会议号 召起全国性的支援力量。

第二是宣布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属下统考委员会,有 关今后统考非语文科逐步废除以英文出题之建议,引 起广泛的讨论。

—编者

•如何协助复办吉兰丹中华独中

丹中代表陈子儒:

(a) 3 0名新生在第二学期将免费保送进入巴生中华就读,全 部费用是六万元。

(b) 找地方建校倩计一百万元。

(C)目前筹款方法是:广召赞助人,举办千人宴和售卖锁匙圈 (一个五元),希望大家能协助这些工作。

各州属会现场以包销方式认购丹中华独中复兴委员会锁匙圈 数额如下:

雪州一万枚(3 50, 000-00)

唬功州三千枚($15, 000-00)

柔佛州三千枚(8 15, 000-00)

森州二千枚(S 10, 000・00)

341

森州差联会 罗梅生符史尧 吴喜谋刘志文 吉兰丹童教联合会 黄初华陈子儒 告假者:吉打州亜联会

槟威亚联会 列席者:林金树吴国基

沈幕羽以及马六甲州 华校亜家、教、校 友会热心华教人士 共四百多人

吉兰丹中华独中复兴 委员会

蔡崇汉 谢万泉 莫壮康

秘书处: 李万千 李华联

张永庆 林淑佑

莫泰熙

席: 林晃弁

录: 张永庆 莫泰熙

甲州二千枚(S 10, 000-00)

沙巴州一千枚($ 5, 000-00) 认购总数:二万一千枚(^ 105, 000-00)

•大会一致通过下列七条议决案:

㈠本大会吁请全国华团及热爱母语教育人士以具体行动全力支持 东海岸唯一的独中一一吉兰丹中华独中的复兴运动。

㈡本大会对教育部长倡仪的“学校社会''概念原则上表示欢迎。 但它只应是现有家教协会的扩大,在功能与职权方面不应抵触 萤事部的功能与职权或发生重叠的现象。

㈢本大会对澳洲政府考虑提高海外学生学费及削减海外学生人数 的建议表示抗议。本大会认为这项措施将危害两国人民之间长 期以来的友好及互惠关系。

㈣鉴于越来越多海外国家提高我国留学生学费及限制留定生的人 数,本大会促请政府为国内各族人民提供更多的受高等教育机会, 并在政府私营化计划下以开明态度重新考虑准许民务大学的创 立。

⑥鉴于我国华文独中在捍卫民族语文、教育和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大会呼吁各阶层热爱华教人士 以个人或公司/团体名义/加入为独中发展基金常年赞助人, 以实际行动支持独中发展。

穴我国华文小学是华族接受母语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延续华人 文化的一个环节,本大会呼吁全国华裔同胞把子女送进华小就 读以履行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七)本大会吁请各州中华大会堂、商联会及其他华团积极推动选民 登记工作。

董总1985年度常年代表大会

日期: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 六日

时间:上午十时

地点:雪中华大会堂楼下第 一会议室

出席者:柔佛州华校重敎联合 会

郭鹤尧张拔川 谢连源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赖日龙

■独中统考委员会建议局中统考非语文科统一以华又出 题。经过舆论的渲染,引起社会人士的一些误会。有 人以为我们不再注重英、巫文,而要走什么''纯华文 路线”,这是不确实的。

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区性特点,各独中向来在办学方 钉方面仍然存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从未强迫过,也不 可能强迫任何学校改变他们的办学方针,任何人试图 制造这样的印象夸大我们之间的分歧都是不必要的。

--林晃昇

342

萧韩昌王水木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 会

苏林邦刘志文 槟城华校董事联合会 周曼沙林廷借 毗功华校董事联合会 胡万铎王瑞国

司徒育敏

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 会

林晃昇 苏天明

黄仕寿 饶仁毅

郑彼德 吴俊华

陈成发 刘明渊

吕兴 陈祥标

列席者:陆庭谕(教总)

丹州中华独中复兴委

员会

黄昆福 莫壮康

巴生中华独中 颜增良黄赞发 秘书处

李万千李华联 陈淸德

•大会经热烈讨论后通过下列提案:

(一)敎育部长宣布自独立以来,国小增建1, 082问,印小148问, 华小122间。本大会对增建华小122间的数字,表示怀疑,希望 教育部能公布有关华小的名单。此外,我们要求教育部立即在 华人人口密集的地区增建华小,而不要以任何籍口推诿责任。

㈡本大会对最近柔州及甲州一些国中校长禁止学生参加校内华文 学会和禁止学生在校内用华语交谈,表示强烈抗议。本大会促 请教育部立即制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并对有关官员采取纪律行动 以示对宪法精神的尊重。

㈢本大会认为鉴于我国到海外深造的学生激增,政府应为国内各 族人民提供更多的受高等教育机会,包括在私营化计划下准许民 办大专学院的创立,这样不但能为国家造就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每年也可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

㈣本大会吁请全国华人工商界优先录取拥有独中统考文凭的独中 生,同时也促请社团在颁发奖贷学金时把独中统考文凭列为申 谴资格之一,以示对独中的实际支持。

㈤*大会全力支持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的创立,并呼吁全国华团及 华裔同胞热烈惠赐资料以及资助资料研究中心的经费。

•选举第1 5届(1 9 8 5/86年度)董总常务委员

会议以投票方式选出下列属会为第十五届萤总常务委员会: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

毗切华校董事联合会

告假者:沙巴独中董联会

吉打华校董事联合会

⑤雪兰莪华校遊事联合会

主席:林晃昇

记录:莫泰熙李耀华

343

董总各州属会第25次联席会议

日期:1 9 8 5年8月4 0 时冋:下午二时正 地点:雪中华大会堂楼上会 i义室

出席者:毗力华校黄事联合会

魏振国胡万铎

杨茬茂林青宗

谢荣珍王瑞国

司徒育敏汤毅

王先达吴素枝

森美兰华校並事联合

罗梅生陈世荣

刘志文苏林邦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令

苏木有郭全强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

张雅山王水木

賴日龙

雪兰莪州华校黄事联

合会

林晃昇苏天明

刘明渊刘锡通

苏顺昌饶仁毅

翁绍好黄炳成

黄仕寿

列席者:陆庭谕(教总)

藍$ (秘书处)

主席:林晃昇

记录:莫泰熙李您华

■重总庆祝成立30周年的活动共有四项:即举办全国 华文独中资料巡回展,制作《全国华文独中简介》录 影片,出版《茂总3 0周年纪念特刊》、《独中今昔》 及纪念书签六套(6 0张各校校景),举办庆祝联欢 千人宴。

.希望各州垂联会和教师会、校友会等能积极推动在全 '国各地协办全国华文独中资料巡回展,以期能在华人 社会掀起一个“了解独中,支持独中"的运动。

--林晃昇

•鉴于华小师资缺乏问题日趋严重,教育部又没有拟定长期或短 期的解决方案。会议认为有必要召集一个华团大会,针对有关 问题共商对策。

议决:授权董总常务委员会拟定具体计划。

•会议经热烈讨论后一致通过下列议案:

㈠本大会对政府没有为华小拟定长远的师资训练计划,造成出 现严重师资短缺现象表示强烈抗议。大会认为华小既然已纳 入国家教育体系,政府对华小无论在拨款、师资训练、改善 学校设备等方面应与其他源流学校一视同仁,否则就是种族 歧WM。

㈡本大会吁请热心华教的华团及社会人士,应行使作为公民的 权利和义务在需要増建华小的地区进行组织董事会,寻找校 地及直接通过正常申请手续向有关当局据理力争,増建更多 的华小。

㈢随着我国六十间华文独中的稳健发展,本大会呼吁我国华裔 家长,以实际行动送子女进入华文独中就读,完成中小学十 二年母语基本教育。华文独中兼授三种语文,毕业生无论继 续升学或就业均有光明的前程。

㈣本大会认为,在目前华文独立中学被排在国家教育体系外的 时期,华文独中的维持与发展有赖于华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 大力支持。本大会呼吁我国华裔同施应把支持独中视为一项 应尽的义务。

㈤本大会吁请各地文教团体协办华文独中资料巡回展,配合开 展“了解独中,支持独中''的运动。

円基于联邦宪法第八条款㈠的规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并 享有法律之同等保障",及人道主义的立场,本大会吁请宽 赦局重新考虑沈启忠的请愿,免除他的死刑。同时,也吁请 政府废除违反法治与民主精神的内部安全法令,以确保人权

344

不受侵犯o本大会也吁请各华团致电报给最高元首要求宽赦 沈启忠死刑。

的本大会支持国民醒觉运动等十三个党团的自由与公平运动, 并本着上述精神要求政府检讨违反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现实的 单元语文、教育与文化政策。

•其他事项

㈠张雅山(马六甲代表)认为独中工委会应增设''就业辅导小 组",为那些没有机会升大学的独中毕业生提供协助。

㈡黄炳成(雪隆代表)也认为在中学阶段适当地引进技术课程 是重要的。

㈢陆庭谕(教总)报告有关在华文独中增设技术课程事,日前 在师资教育委员会会议上曾经被提出来讨论。大家的看法是 应先成立小组,负责草拟一份"华文独中职业教育建议书", 拟定全盘的计划。有关小组人选,在物色中。

㈣莫泰熙(秘书处):目前由独中工委会赞助以槟城理大讲师 为首的一个小组,正在首都一些著名的商业及工艺学院进行 一项有关学院设备、课程、师资、学生来源、学生出路等资 料的调查工作。这份抽样的调查报告将可以给独中增设技术 课程时作为参考。

345


346

■ 茧总历年重要会议演辞选(1964 -1985 )

本单元摘选二十六篇'‘董总历年重要会议演辞",演辞内容或阐明董总之 教育路线,或抨击政府之教育施改或评论时局;言词或恳切、或严厉; 充满为国家为民族前途思量之深切情怀。

347

(圏片/ 35繽賁料室)

1 50 FEDERAL CONSTITUTION

of the Supreme Court, and two other mem ben, who shall be appointed by the Yang di-Pcrtuan Agong after consultation with the Lord President of the Federal Court

(3)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quire any authority to disclose facts whose disclosure would in its opinion be against the national interest.

Part XII

GENERAL AND MISCELLANEOUS

152. National language.

(1) The naGonal language shall be the Malay language and shall be in such script as Parliament may by law provide:

Provided that—

(q) no person shall be prohibited or prevented from using (otherwise than for official purposes), or from teaching or learning, any other language; and

(b) nothing in this Clause shall prejudice tbc right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r of any State Government to preserve and sustain the use and study of tbe language of any other community io tbe Federation.

(2) Notwithstanding the provisions of Clause (1), for a period of ten years after Merdcka Day, and thereafter until Parliament otherwise provides, the English language may be used in both Houses of Parliament, in tbe Legislative Assembly of every State, and for all other official purposes.

(3) Notwithstanding the provisions of Clausse (D, for a period of ten years after Merdcka Day, and thereafter until Parliament otherwise provides, the authoritative texts—

(a) of all Bills to be introduced or amendments thereto to be moved in either House of Parliament, and

憲法152條0):

任何人不得受到禁止或阻止使用〈除官方用途 外〉或敎授及學習任何其他語文。

348

1964 -10-30 吉隆坡

陳濟謀講詞

輩總1964年度常年代表大音

a

憲法保障學習母語】

車文

a

當局決定明年起實施完整中學制,其敎學媒介語只有 馬來文及英文兩種,以華文爲敎學媒介之中學,將不復存 在;這是違反本邦憲法第V 52條的規定。

憲法152條(3):任何人不得受到禁止或阻止使用〈除官方用途外〉或敎役 及學習任何其他語文。

各州华校董事会代表先生,今日承蒙诸位远 道前来吉隆坡集会,商讨当前华教的重大问题, 足见各位对此事关怀之切,本人谨代表茧总向诸 位致谢。

无可否认的,本邦华人社会目前面对最急切 要解决及刈我们子孙将来处境有重大影响之事, 乃莫过於华文教育的前途问题,但依照现时政府 教育政策,华教的前途似乎非常暗淡,将来中华 文化及华文教育的存亡,乃在乎执政当局是否能 同情及瞭解华人社会的观点而将目前之教育政策 加以修正而定。

联盟政府能普遍实行六年母语小学免费教育 ,诚为一项正确的施政方针,而值得我们赞扬。 不过政府对於中学教育的措施似有调整之必要, 因为根据现时之政策,当局决定由明年起实施完 整中学制,其教学媒介语只有马来文及英文两种 ,以华文为教学媒介之中学,将不复存在矣,此 种倾向乃有违背本邦宪法第一-白五十二条之规定 ,盖在此条文下,有明确的说明:政府对於其他 文化及母语教育不但予以维护,抑且予以发扬, 同时以前拉萨教育报告书亦曾主张华文中学的继 续存在,并列华文为必修科之一。

马来西亚系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其公民乃 包括华,巫,印等三大民族,因为此原因,当时 宪法的起草人,乃有在宪法中定明必须维护公民 的母语及母文教育,并予以发扬之举。此宪法的 条文如今仍然存在,政府在义务及责任上是否有 予以执行之必要?想必执政者当然明白,而无须 本人阐明。

在现时之教育制度下,仅有六年的华文小学 而没有华文中学,这是否与宪法不符,而与政府 所宣布的自动升级九年教育原则不合?虽然当局 在不久以前曾规定在国民型小学及中学之学生, 如校中有十五位家长联名提出给予其子女兼读母 语(华文)之要求,则教育局将依照所请在该校 増设华文班,但此办法尚未普遍实施之前,当局 却宣布由明年起施行仅以马来文及英文为教学媒 介之完整中学制度,不但停办国民型中学之华文 班更将华文中学废除,试问此种措施是否适合不 邦多元民族的社会环境?故此,本人认为唯有増 设以华语及华文为教学及考试媒介之华文完整中 学,以便六年之华文小学母语教育能延续,方为 台乎教育的原理.相信在座各位与我有同感。

昨日报章刊载教育部拟逐步禁止私人学校假 全津学校上课之消息 此步骤影响华文私立中学 至大,盖华校校舍之建立与政府学校之建设殊不 相同,华校一向是由华人社会出钱出力建立起来 ,故校舍乃属有关学校董事部之产业,嗣后有些 学校改制,其校舍乃借绐政府使用,如果当局禁 止这些学校在原有校舍上课,无疑等於政府接管 该•校之产业。此种措施是否合理,政府实有澄淸 之.必要。

总而言之,在本邦宪法下,华文与华教是有 明文加以保障的,不过在执行上似未见予以専重 而已。我们所要求者,无非是希望政府能依照宪 法的规定,给予公平的发展机会,相信此非过份 的要求,而能为当局加以谅解,此诚为全马华人 的厚望!

349

1965 • 8 • 22 吉隆坡 杜志昌講詞

益總1965年度常年代表大舍

冷靜協商爭取華敎合理地位

爭取華文為官方語文的成功與否,全在乎我們能否得 到其他各族人士的諒解,同情與支持。

马来亚联合邦华校苣事联合会总会主席杜志 昌医生在会上致词时,呼吁华人在争取华文获得 适当及合理的地位时,千万不可急躁。而要冷静 地和各有关方面磋商,以及说服他们。同时,争 取其他种族的谅解、同情及支持,事情才能顺利 达致临 反之,若操之过急,万一引起误会, 可能被我们国家的敌人利用来种坏各族冋的团结 与和谐,情形将不可收拾。

过去,董总联合教总和马华公会,曾采取一 致行动,在争取华文教育及华文获得合理地位上 ,尽了很大的努力。可是,直到目前,我们离开 这个目标的实现日子还是很远,甚至,可以说是 走到穷途末路!

这次教总发动召开华人社团代表大会,以争 取华文为官方语文的起因之一,是假如华文不被 列为官方语文,则华文教育在一九六七年国语成 为唯一官方语文时,华文或许更将丧失其地位。 董总被推选为筹委会委员之一,本着职责之所在 ,理应为这项目标尽最大的努力。

不过,我们必须很小心地去处理这个问题。 因为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的成功与否,全在乎我 们能否得到其他各族人士的谅辭,同情与支持。 这当然要采取合乎宪法的途径,用和平的方式去 辭释,和说服其他的各族人士。这是相当费时的 工作。但是,为了逬免操之过急,致因之损害各 民族团结与和谐,这是唯一应走的途径。

既然和平地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不能不假 以相当的时日。那么,在这青黄不接的时间内, 我们也不能不想办法,为目前即凋零的华文教育

延续其生命。

宪法一五二条既已明文规定,除国语外,政 府也将维护其他各族的母语的教授使用和学习。 那么,有关当局在发扬国语之余,大可以同时发 扬其他各族母语的使用和学习。这不但和宪法没 有丝毫抵触,而且,还符合宪法维护其他民族母 语的精神。

杜氏列举两种发扬其他民族母语教育的办法 ° (一)在中小学校,除国语及其他必修科之

外,増加母语的学习,同时,规定各族学生,选 其甲吾为必修科。(二)设立各种母语(如华, 巫,印,英四大源流)之学校,除国语及其他必 修之外,以母语为教学及考试媒介语。由家长替 子弟选择入任何一种源流学校之文凭,不论在升 学上,或就业上,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以上两种办法(或其他更好的办法)的施行 ,都是和宪法不发生抵触的,同时,也符合宪法 维护其他民族语文的精神。

最近,我们在报纸上看到教育部长佐哈励鼓 励马来同胞学习华文,以及语文出版局局长端赛 纳塞,将在语文出版局,增设华文及印文部门之 事,的确是f令人鼓舞的事,这是一个良好的 开端;同时,也是当局在施政上明智的表现。

350

1966 -9-25 吉隆坡

杜志昌諸詞

萤總第5屆常務委員舍第1次舍議

政府應取民意

民主政府有責任在施政方針決定之前,歸納及考慮各 方面之意見。華校董總敎總有誠意協助國家敎育問題謀取 合理之解決。

首由主席致词称,日前教长佐哈励先生于出 国之前,宣布实行小学五年检定考试,初时並无 列华文为考科之一,当时引起华教团体,各地马 华诸公,群起力争华文为考科之一,副教长李孝 友先生也曾表示谓华文应为考科之一,华校童总 亦联合华校教总发表声明,并致函教育部交涉, 一时议论纷纷,皆为华教担忧。

幸好教长返国后,将此问题重新考虑,又得 许启谟部长从中斡旋,随即宣布政府无总不列华 文为考科,问题即告圆满解决,佐哈励先生亦不 失为贤明之部长。

从上述之事件,我们可以推测到教长可能因 为(一)公务繁重,国家大事对内对外都要兼顾 ,此次宣布小学五年级检定考试时可能事先没有 时间与李孝友副教育部长及•马华公会诸公交换意 K (二)对华教情形,没有像许户谟部长及李 孝友副部长那样熟悉。

教育方针,为国家大计之一,且我国为多元 种族之国家,宪法有明文规定,保护各族母语之 发展,因此教育问题,颇为复杂,偶一不慎而发 出之政令,可能引起多方误会甚至严重之结果, 即使事后补救,亦有朝令夕改之嫌,为施政者之 大患

吾人为华文教育工作者,应协助政府解决教 育问题,尤其是华教问题,因此我们有责任向政 府提供意见.同时亦是民主政府之责任,在施政 方针决定之前,归纳及考虑各方面之意见, 因此我建议:

(-)教育部设立一 “华教谄询变员会”其

成员包括:(中)教育部官方代表 心非官方之华教 教育人士。内戲育专家等。此委员会之责任,在 协助政府对华教问题,作合理及圆满之解决,而 政府也应慎重考虑及尊重此委员会之意见,

(二)华校教总及董总联合组织一"华校特 别工作委员会",其工作在积极协助政府对华教 问题,作合理及圆满之解决,向政府提供华敎方 针及建设性之建议。

过去,我们时常在报端看到华校教总及董总 的联合声明,不是反对教育部的这个措施,就是 反对教育部那个命令,好像我们专门是为反对教 育部而存在,其实这些反对都是不得已的,我们 的目标,都是在协助国家为教育而工作,同时为 华教问题谋取合理及圆满之解决。

假如教育部在决定教育方针时,能事先慎重 考虑及采纳各方面之意见,华校童总教总,也会 采取同样的立场,问题就是教育部要不要面对这 此问题及有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合理及圆满解决 之诚意。

351

1967 - 9 - 24 吉隆坡 葉鴻恩講詞

輩總1967年度常年代表大畲

政府應輔助獨立中學

吾人呼吁政府對獨立中學,加以支持與輔助,因獨立 中學幫助政府培育人材,特別是收容超齡學子。敎育部長 因仄佐哈勵曾言及今曰馬來西亞私立中學,實有存在的價 值與必要,吾人聞之,甚感興奮……。

际兹华文教育处于风雨飘摇之秋,凡属教育

工作者,皆应秉承过去兴学育才的传统精神,有 一分热,发一分光,百折不挠,为华教努力。吾 人不应空谈理论,或高呼口号,而是应该埋头苦 干,自至不息,以事实表现我华教对国家社会的 贡亂 内在方面,吾人应不断求进步,注重质的 改善,适应环境之需求,吾人必须栽培德、智、 体三育俱备,而且爱国家爱同胞的良好公民,如 此政府与社会人士,自然重视吾人的地位,而吾 人的支持者,也必一日多一日。再说,吾人不能 不要求政府重视华校董事会的地位,过去华校童 事出钱出力,兴建校舍,购置设备,维持经费, 为国育才,此是铁一般的事实,所有遁事,只是 尽义务,并无权利可言,过去为此,现在如此, 将来也必如此,此一点,谅必为贤明政府所了解 的。各州遊事会以及全国性的重总,更有助于政 府对教育行政的推进,吾人有如一道桥梁,沟通 政府与华文社会关于教育方面的意见,也可以将 政府对华教种希措施,传达社会人士或学生家长 知道,吾人所提建设性的措施,希望政府从善如 流,加以采纳。

其次,吾人呼吁政府对独立中学,加以支持 与辅助,因独立中学期助政府培育人材,特别是 收容超龄学子。教育部长因仄佐哈励曾言及今日 马来西亚私立中学,实有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吾 人闻之,甚感兴奋,最高教育当局有此开明论调, 希望有关当局慎重研究此问题,并足速实施有效 的辅助办法,以使本邦独立中学发展与进步。

352

1968 -11-24 吉隆坡 葉鴻恩講詞

彼総第6屆常務委貝舍第2次會諸

華校董事部不可輕言廢除

全國華校數以干計,董事人選間或有未蠢理想,當局 不謀善策補救,或對玩法者制裁,竟“因噎廢食”貿然對 具有光榮歷史之董事部,予以廢止……。

据报载皇家教师薪金调查委员会有废除董事 部,代以发展部之议。吾人並未阅读该报告书全 文,详情未尽明瞭,但根据报章片段消息,吾人 认为政府当局,对此建议,实有慎重考虑之必要 ,如果华校取消董事部,改为发展部,可想像的 结果如次:

(1)董事部原有聘请校长教员之权力,尽 被剥夺。

(2 )在新组织下,对学校行政,势将不闻 不问,最多是可闻而不问,所谓「不在其位,不 谋其事」也。

(3 )学校等於官办,与社会势将隔阂,而公 众人士,教育人士,恐将裹足不前,对教育意见 ,恐难于上达。

(4 )对於华校过去创办光荣历史,势将湮 没无存。

如果以上各点,成为事实,对於华校前途, 实为不利。再者,我们还有三点疑问:第一、学 校董事部改为发展部,请问发展经费,来源是否 全部由政府拨付,有如国家乡村发展部,其经费 全部来自政府者,如政府仍希望民间捐助学校发 展,而不促存董事部,维持其职权,拨诸情理, 焉得谓乎?所谓有义务,必有权利,但此权利, 並非私人之权利,而是为谋公众利益及学校进展 之行政权。

第二、华校校产,过去系由民众捐助者,其 校产主权,属於赞助人大会,再由赞助人大会选 童事部管理之。现在华校校产地契(呀兰)仍注 明某某学校,某某信托人,则所以代表校产之主

权,属於董事部,如果废除董事部,校产主权将 由何人行使?

第三、根据华文小学改制时堇事部章程,曾 明文规定,鱼事部依一九五七年教育法令,对学 校有行政权,並有选任辞退校长教员之权,是项 章程)並经学校总注册官证明,依照一九五七年 教育法令第四十四草规定,由教育当局核准,是 以华校重事部之组织与权力,在法律上经已确定 ,今教育当局是否可片面加以推翻,依照「法律 不溯既往」原则,是否可以一纸公文,废除在法 律上已被承认之法人地位?综上各点,废除追爭 部,代以发展部,在情理法三方面,均非所宜。

据报载,亚兹报告书,认为有一,二学校童 事部,滥用职权,因此断然主张废除董事部,查 全国华校,数以千计,重事人选,间或有未尽理 想者,但当局可另谋妥善补救办法,或用玩法者 ,加以法律制裁,殊不宜「因噎废食」贸然河具 有光荣历史之董事部,予以废止,

我们希望政府早日公布该报告书,並在未实 行之前,慎重考虑有关方面所提供之意见。

353

1970 -3-29 吉隆坡 楊誠財講詞

董總1970年度常年代表大會

—心一德 谋划華敎 奉獻國家

本会之创设,顾名思义,是维护华教之组织 ,白标纯正崇高。今日我们应该乗承已往的优良 传统精神,继续为华教努力。我等身为华人,希 望家长鼓励子女读母语和国语,华文可说是华人 的明灯,在教育上同是培养青年的一代,将来为 国家社会服务。我国自独立以后,贤明的政府, 经制定国语为官方语文,但各族语文同时也可自 由研诙及应用。我等要栽培具有爱国心及爱护同 胞的青年,使他们成为良好的公民,华教就是负 起这种重大的责任。因此各州的董事会及蘇总是 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华教,使华教更加发展, 如各州现有的华文独立中学,一方面是培植健全的 青年,另一方面并协助政府对教育的推进,制造 有为的青年,配合本国教育政策,华教更应教育 青年学子,对各族表现亲善友爱的精神,和睦共 处,共同去建设国家。

354

1976 -12-19 怡保

胡萬靜讀詞

董總各州屬畲第1次聯席密議

排除萬難復興獨中


霹靂華文獨中復興運動的過程中,我們遭遇到許多阻 力,而且越到後期,困難和阻力反而更大。但我們也認爲 ,只要通過適當的方法,一定是可以解決的。

董总有史以来首次把传统性会议移到怡保召 开,当然有其目的:第一在使各州对董总有新的 认识,知道它在维护华教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 董事会存在的意义;第二跟毗州代表们见面,让 大家知道维护华教工作的表现情况;第三要加强 北马一帯与並总之冋的联络。今夭吉打、槟威的 代表都出席,除东海岸无董联组织外,可说全马 各州代表都有,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我代表毗切 华校萤联会和州内的同道们和朋友们、教师们, 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十二月五日的万人宴上,教总主席沈慕羽 先生说,在很多事情或问题上,怡保都跑在前面 ,当然这里面有好事也有坏事,我们希望怡保市 的人民和团体能做多一点好事,消灭多一点坏的 事物,所以我们支持毗功中华大会堂所推动的“ 反毒大会",并且希望在拿督张国林的领导下, 取得成绩,把怡保的坏名称洗去,将怡保的好名 称建立起来。

自从我被推举负起复兴毗功州独中运动的工 作以来,在董联会各职员唬功州九间独中的教职 员和成千上万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大部分热爱 华教的教师和校长的支持和协助下,总算取得了 某种程度的成就,这是可以告慰大家的。但是在 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遭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阻力 ,而且越到后期,困难和阻力反而更多更大。但 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坏事,相反地,我们认为这是 每一个运动发展的必然规律,只要通过适当的方 法,相信是一定可以解决的。我们的困难之一是 发生在一小部分的教员身上,他们对独中诸多破

坏,为独中的发展加多了重重的阻力,所以我常 常批评这一小部分的教员,他们的所作所为,简 直就是在出卖自己的利益和尊严。我希望他们停 止这样做,渴望他们和我们站在一起和广大的热 烈爱护华教的校长和老师站在一起,为神圣的工 作而努力。我要强调,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好的, 而不好的只是一小部分罢了。但是就是因为有了 这一小小部分的害群之马,也足以损害到所有教 师的名誉,所以我还希望那些占绝大部分好的老 师们站出来,通过有关的机构或组织,将一些害 群之马拉出来示众,通过这样,重新树立起教师 的清高的形象。

355

1977 -11-13 芙蓉

胡萬鐸讀詞

董總各州原畲第4次聯席舍談

維護華小發展獨中創辦獨大

獨大不准創辦,獨中被改制'現在華小也逐漸面臨危 機,如果我們再不積極加以維護,最後我們將成爲一個沒 有本身文化的民族。

各位,•我们是居留在一个多元种族的民主国 家,马来同胞(所谓的土著)占本国总人口的四 十/u巴仙,其余民族占五十二巴仙,而大部分是 由华族和印族所组成。很不幸的,我们华族的文 化自从独立以来,就一直受到歧视,所以得不到 公平的基本权利。不但我们建议中的独立大学不 被批准创办,而且中学也被改制,现在就连我们 基本的小学教育也逐渐面临危机,如果我们再不 积极加以维护,最后我们将成为一个没有本身文 化的民族。

■全面进行发展华小工作

我们全国重总的唯一责任和工作就是维护华 教。依照国家教育法令,我们知道,华小有一夭 定会遭受变质,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就在国内各 地积极展开了全面发展华小的工作。据我所了解 ,目前各州都已热烈展开了推动上述维护华小的 工作,只是在进展效率方面还嫌步伐不能一致, 这就是我们今天会议所应注意到的问题,以便寻 求一个更有效的方法,使到各州能在推行上述工 作时,取得一致的成果。

有人说,我们华人是一盘散沙,意思不外是 讥讽我们华人不能团结一致。其实依我看来,就 算我们华人真的是一盘散沙,那也并非到了绝望 的地步,只要散沙的数量多,还是可以保持一定 的价值和力量的。大家都知道,在战争时期,我 们最少还能把散沙以麻袋装起来建筑成壕,以抵

御敌人的枪弹。不过,问题是谁能够负起这个责 任,把这一盘散沙装入麻袋呢?我想我们只要有 一个完善的组织来负起这个重任,就能达成我以 上所说的目的。所以今天我们也要注意到应如何 积极加强我们的组织的问题,以应付华教所面临 日益増加的压力。

提到组织的问题,一般来说西马一带的同胞 在过去和现在都坚决保持着爱护华校的精神;至 于东马近年来也已经和我们有了密切的联系。而 在北马一带,如槟威等地,五十年代乃是维护华 教最热烈的地区。最近由于大部分校友会的努力 推动,浮罗七区及威省等地已纷纷展开了积极维 护华教的工作。我们希望上述几个地区维护华教 的良好气氛能很快的普及全个槟州,甚至于整个 北马,使到当地所有维护华教的团体都能活跃起 来。北马的朋友们!我们正在等候着你;至于东 海岸的朋友们,我们同样的需要你们的力量。再 拿小弟居住的毗功州来说,自从一九七三年复兴 运动热烈展开以来,在本国发展华教的工作上, 我们总算已经负起了一部分责任,我们之所以能 取得象今日的一点点成绩,完全是因为我们采取 了下列方法来推动我们的工作:

H 我们将州内分为若干地区,各区委任一位或 多位的联络主任,作为与鱼联会之间联络的 桥梁。我们所委任的联络主任,大部分都是 热诚、肯牺牲的华教中坚份子,他们往往都 能紧密合作,把重联会的一切指示和委托完 成。

㈡ 我们有一个庞大的义务秘书团,以分工合作

356

的方法来处理重联会的各类文件,以求在各 方面达致更好的效果。

㈢ 我们董联会的职员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到各 地去拜访,以促进各地人士与我们之冋的了 解和联系,和加强他们对我们的信心。

我们深信我们上述推动工作的方法,也许会 有助于一些至今在维护华教的工作上尚未取得令 人满意的成绩的州属,使他们能迎头赶上,和我 们并肩前进。

■独中统考有了好的开始

其次,全国独中已经通过合作团结,朝向进 步。全国独中的统一考试,一般上来说,也取得 相当好的成就;它的文凭,已经有了一定的价值 。不过,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家长对独中的了解 不够彻底,我们知道为了保持独中儿女的出路, 可能全国独中统一考试,只能为独中学生而设立 ,其他各种源流的学生,也许我们要割爱了。我

希望那些不想把子女送进独中的家长,能够为他 们的儿女在本国的大专学院取得学位,将来毕业 后能谋得一份政府公务员的职位。

■独大签盖获热烈支持

有关独大问题,我们已展开了一项全国华人 注册社团的签名盖章运动,以向我国最高元首造 求恩准独大的创办。是项运动已如火如荼在各地 展开,并获得大部分社团的热烈支持。有一小部 分社团,也许还在犹豫不决,裹足不前,我们的 法律顾问团已很清楚地向大家表明,我国的宪法 条文是绝对允许我们向最高元首请愿的,所以支 持我们这份创办独大的请愿,完全是合法合理的 行为,也完全没有触犯任何一项法令。所以,我 希望这些社团别再犹琼,提起你们的勇气,今夭 就立刻前往签名盖章。我们深信在我们全国五百 万华人一致支持下,我们维护华小,发展独中, 创办独大的合理斗争,最终必能取得胜利。

1977 -11-13 芙蓉

陳世榮講詞

筮總各州厩舍第4次聯席舍謎

自力更生發展華敎

數十年來,華敎在自力更生中茁壯長大,維護和發展 華敎的熱誠,亦由點到面開展。今天發展華敎的正義呼聲 在各地各社婁、政黨中普遍的响應,証明了大家都深明大 義,都能夠)在時代的演變中肩負責彳壬,盡一己的義務。

文化是民族历代生活经过考验而沿袭相承的 灵魂,母语教育是维护民族灵魂的最重要媒介。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具有礼义廉耻、朴实勤俭、 刻苦耐劳、友善博爱的和平气质,端赖于它源远 流长的文化背景瀬陶使然。

由于我们在传统上长远的涵养了优秀的精神 意识,我们的同胞在地球上各个角落,学那一样, 干那一行,都可以称心如意,都可以立足生存, 都可以和不同种族者和平共处。

数十年来,华教在自力更生中茁长壮大,维

护和发展华教的情绪,也由点到面的展开.今天 发展华教的正义呼声在各地各社团政党中普遍的 响应,证明了大家都深明大义,都能够在时代的 演变中肩负责任,尽一己的义务。

明白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家长们一 定会毫不犹豫的让子女接受完整的母语教育,使 优秀的气质遗传给下一代

本州各华团在维护和发展母语教育的原则下, 一向抱着积极的态度。

最近,森州发展华小工委会成立,随即将本

35 7

州划分十三区进行区域性组织,目前已成立的区 组织有:日。务、晏斗、武吉不兰律、波德申、 老港、金马士、文叮、功务(包括汝来)瓜拉庇 劳及马口。芙卷区会将在本月十六日筹组,林茂 区也将在本月廿日成立工委,淡边两区亦在组织 中。不久 我们的组织将把州内八十多冋华小的 董事会、家教协会及校友会连环起来,而紧紧的 团结,互通声气,与全国各地共同发展华小,共同 面对华文教育的难题,寻求解决方案。

一九七四年五月廿四日,全森华人注册社团 的代表们在芙暮德教会紫森阁礼堂组成了"全国 华文独中发展基金森州筹募工委会”,我们获得 了各阶层人士的协力支持,从义踏、义剪、义卖 到献捐,我们先后将义款呈交予全国华文独中发 展基金处,共计七万二千四百廿五元零四分

(S 7 2, 425-04 )。

为了表达全国华人对教育的公意,全国华人 注册社团向部长级教育检讨委员会提呈备忘录所 发动的签名盖章运动,我们的工作小组分区进行 任务,获得各华团一百巴仙的热烈支持。

一九六九年创办独大的呼声风起云涌,本州 各华团及热心人士纷纷起来响应,最可惜的是全 森华校校友会为发动筹募独大基金而筹备就绪, 欲到各地作巡回义演时,却因五一三的事件而告 停顿。

诸位,我们发展华小,维护独中而发展独中, 直到筹办独大,都是符合宪法规定,尽国民责任 的表现,因此,支持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向最高元 首呈请愿书,要求恩准创办独大的签名盖章运动, 我们也必须一百巴仙的给予自动自发的支持。

1978 - 9-10 吉隆坡 林玉靜講詞

董總各州原會第7次聯席會議

堅持貫澈董總的母語敎育路線

要維護田語敎育,使我們華裔子弟能接受12年的田 語基本教育,我們必須貫澈獨中的路線。

本会挑起发展华文独中之重任后,即按照独 中建议书的指示,举办独中统考,编纂独中统一 课本。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许多热爱华教人士的 支持与协助之下,今天算是有了一点小成绩:我 们已举办了三届的独中统考,其文凭已渐受重视 ,在国外经有一些大专已接受它作为入学的标准 ,在国内许多社团也把独中文凭作为奖贷学金建 选标准之一。在课程方面,我们已编纂了一套初 中数学与科学课本供各独中采用,接着我们继续 编纂初中史地及高中各科课本。虽然如此,但距 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要维护母语教育,使我华 裔子弟能接受十二年的母语基本教育,我们必须 质彻独中的路災 如何贯彻独中的路线呢?这是

我们今天的大会所要讨论的主要课题之一。

要使独中能基勃发展,就必须维护华小, 确保华小永不变质。因为华小是华文教育的根, 是独中学生的源泉,没有华小,便等於断了华文 独中的根,学生没有来源,独中便无法生存了。 所以我们不只要维护华小,还要使华小蓬勃发展 ,一方面要向有关当局争取拔款,扩建校舍;一 方面要自力更生,搞好华小。我们成立全国发展 华小工委会的目的也就在此。目前已有许多地方 纷纷成立了地区性的发展华小工委会,负起了维 护与发展华小的任务,这是可喜的事。这说 明了我华裔对母语教育的重视,同时也表现了我 华族维护华文教育的决心。在此,我们希望那些

358

还没有发展华小工委会的地区,尽快把它组织起 来,以尽我们维护华教的天职。

除了维护华小支持独中,贯彻独中的路线 外,我们还要发展高等教育,建立独立大学。因 为高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延续。有了大学,华 大教育才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华文教育始能 发扬光大,华族文化才有一个坚固的根基。

不过,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尤其是维护与发展华又教育,更是一项艰苦的 任务,从事这项工作,不止是困难重重,有时甚 至还要付出代价。但种种的挫折,並不能吓倒我 们,更不会动摇我们维护华教的决心。今天,我 们除了要严厉谴责民族败类狙击陆庭谕先生的卑 鄙行为外,还要请热爱华教的人士提高警惕,同 时站稳脚跟,为华教作出更大的贡鹹

1979 -11-11 桢城

林晃昇讀詞

堇總各州屬會第9次聯席舍談

政府應撤消1961年

敎育法令第21條(2)

政府若眞有誠意,不想除去華小,則應撤消T 961年 敎育法令第21條(2),及第26條這些不利華敎發展的條 款。

全国华校董总主席林晃升在会上演说,强调 应以本区域及我们的马来西亚国家之情势下,注 意整个华裔公民地位问题,国家宪法上保证的基 本权益,而切实的维护华教重大目标,即维护民 族文化之延续。在建立一个马来西亚国家过程中 ,不应仅靠通过法令压力下形成,那将是不会长 久的,应让自然交流而形成。在目前过渡时期, 母语教育是基本权利之一。提及我国华文独立中 学,他比喻好像是没人照顾的孤儿,所以我们应 全心全力照顾独中,并发展独中。

他在提及筹办独大时,阐明此举並非沙文主 义,是完全符合国家宪法精神。他表示遗憾,在 我国华人当中,反而有人认为独大不好。他说从 事政治活动的华人政党,要争取支持力量,应深 入华人群众,寻求委托。华人是我国效忠公民也 是爱国份子,我们注意及整个华裔公民地位问题 ,而华教是整个问题中的一章一节,其他还有文 化,经济及政治各领域,错综复杂,我们也应追 根究底,找出症结,作长期性的努力及团结一致 ,共同克服。

他也评及联邦政府方面,最近披露不久将予 公布有关教育检讨报告书内容,据说其中一项 将予保证华小永不变质。他认为如此一份报告书 的力量並没有超越法令范畴。如果政府当局真正 有诚意,不想除去华小,则应予撤消一九六一年 教育法令第廿一条B及廿六条A这些不利华教发 展的条款。为了国冢团结,政府应撤消这些条例 ,如不撤消这些条例,是不明智的。

提及明年即一九八O年度的我国发展预算案 下,教育发展,政府拨款予全津学校大约五亿二 千一百万元,但其中拨款只有七十六万九千元是 供给我国内一千六百间的华校,平均每间华校只 获得不及五百元。他认为以府应在施政上,一视 同仁绐予各源流学校发展公平对待才是

359

1980 -7-13 吉隆坡

林晃昇講詞

菟總1980年度常年代表大舍

令令人不安的言論

他們再三強調幷催促政府徹底地實行單元語文政策, 說是爲了達致全民團結,竟然完全無視這種要求在華族公 民所引起強烈、全面的反對。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来,由于巫统青年团、妇 女组及巫统本身各常年代表大会的召开,他们的 一些领袖及代表们所发表的言论,在全国的论坛 上触发了剧烈的争论。通过这些言论,我们可以 更深一层了解马来人的思想意识;由此也使我们 对维护华族公民的荏本权益及促进国家全民的团 结,产生更深的忧虑

■苏海米促请执行

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2

苏海米为着寻求蝉联巫青团团长的高位而大 事哗众取庞,"促请政府执行1961年教育法令 第2 1条(2),以达到国民的团结”;抗议“内阁 教育报告书有关国翹小学将備原状的建议", 并在论及新经济政策时表示“土著要拥有5 1%, 不论你喜欢与否,这是土著的愿望",更进而 “建议在认为需要时控制对非土著经济的进展, 以缩短我们与他们之间的鸿沟";甚至提出威胁 '‘否则将来的后果,对谁都没有好处",“万一 因某种因素而使我们的目标无法达成,不只是马 来民族,连同本国的其他种族人民的命运将不好 辻”

就会议的常规及所通过的议决案而言;苏海 米对教育问题的言论,已被巫统如女组所提出的 并被巫统大会通过的“接纳内阁有关检讨教育政 策执行的报告书“及"促请政府坚决推行报告书 的建议'‘所否定,不赴我们一点都不怀疑苏海米

及许多马来人要彻底消灭华文教育的意图,相反 的,苏海米这种只为保护个人的地位及利益,就 可不惜玩弄种族情绪、把华族公民在母语教育方 面所拥有的基本权益当作祭品的做法,只有使我 们更警惕、更坚决地准备面对任何挑战,并给予 适当的反应。

另一方面,巫青提出的经济提案,则被巫统 大会所通过,其中的第一条为“全力支持巫统主办 的1980年土著经济大会所通过的全部议决案 土著经济大会最主要的目标为把土著在1990 年所将掌握的经济权由原订的3 0%提高到 5 1%。尽管副首相禽督施里马哈迪医生及该大 会主席英仄加化畧巻都曾表示过“厘定参与经济 目标,应该采取实际的态度;如果目标定得高而 且又无法达致,那是没有意义的",可是这些议 决案果然如苏海米所说的''不论你喜欢与否”而 被巫统大会接受了。在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里, 拥有政治控制权的一个民族如果硬要利用其政治 力量来谋取经济利益,则为此而作的任何安排, 势必不能遵循新经济政策的原则,而将流于“劫 甲济乙”。这种议案的被提出,又被接受通过, 绝不能算是“成熟及负责任的态度"。

■双重标准的政策

将无助於达致全民团结

从这次巫统大会的报导中,我们发现许多不 合逻辑及令人忧虑的言论,例如他们要求非马来

360

人在发表谈话前,要谨慎,免得损害到马来人的 情绪,可是他们所发表的言论,却从来没有照顾 到其他民族的情绪,他们再三强调并催促政府彻 底地实施单元语文教育政策,说是为了达致全民 团结,竟然完全无视这种要求在华族公民中所引 起强烈、全面的反对。他们要求房屋的分配应根 据人口的比例,却不肯在大学学额、公务员等方 面举行同样的准则,更遑论在军警方面的分配了。 他们说有国民型学校的存在,有关中学生可到台 湾、香港及星加坡求学,会带来不良影响,可是 他们却又严格限制华族学生在本邦的大学学额, 即使连最近提高6%,也认为是对土著学生 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一种威胁,甚至在针对同一课 题,当首相提到教育政策是一项经被同意的责任 而不可过问时,他获得热烈的掌声;可是当他提 到华文、英文及淡米尔文的教授将根据所规定的 课程持续下去时,却招致呜呜声四起。

副首相马哈迪医生在巫青全国代表大会上致 词时曾以温和、理智的回教徒对一些极端、狂热 的回教徒作出批评:“他们有双重标准,一种是 自己用的标准,一种是要别人用的标准"。根据

上述所列举的言论,我们觉得这也正反映今天我 国的非马来人对马来人的一般看法。这种对事物 的判断具有双重标准的思想意识,正是我们建立 公正、平等的社会,达致全民团结的最大障碍! 也是首相要求人民"在面对本区域以及国际的不 安政治局势中,巩固国家的弹力,以应付任何可 能性的挑战''的最大威胁。

最后,我要提醒政府及国阵领袖们,由于苏 海米等的极端言论,已在非马来人,尤其是华人 社会中引起强烈的不安及不满。非马来人的合法 的公民地位及权益受到肆无忌惮的挑战。他们因 此而作出反应是很自然及合理的。道教总一向来 对民族权益及母语教育的立场是鲜明及坚定的, 因此对于任何有关的维护及捍卫行动,都将当仁 不让、义不容辞地领导、响应及支持,这紧要 的关头,任何目标及动机纯正的号召,都应使它 超越政党及派系的纷争:反对党固然不应因主动 者是国阵成员而反对,国阵成员党员不应因主动 者是反对党而杯葛。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基本 权益的要求,不可具有双重而且互相矛盾的标准, 否则是缺乏说服力及逻辑的。

1980 -8-9 亞庇

林晃昇講詞

益總各州屬舍第11次聯席會議

逆流直上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爲了維護我們的合法、基本權 益,我們應及時喚醒全體華裔公民,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根據民主法治的精神,發揮監督民選政府的作用。

今天是个盛大的日子,我们聚合在此召开董 总各州属会第十一次联席会议,这也是董总有史 以来第一次在东马召开的会议。我认为这是维护 华教运动的一个转振点,它标志着东西马维护华 教的力量日益壮大,超越了地理的阻隔,冲破了 人为的障碍,而心意相通,连成一气

並总成立于一九五四年,是个民间的文教团 体。其宗旨以团结本邦华人社会之力量共谋改善 及促进华馈育为主,不过这许多年来,董总对

华校及华教的职责,已从过去的促进、改善、筹 谋的水平,提昇到今日的维护及捍卫的水平了。

■华人不懂华人文化那就不是华人了

华文教育是本邦华族公民的母语教育;享受 母语教育是一个拥有母语、母文的民族与生俱来 的基本权利,也是受一九四八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361

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 6条)及1 966年联合国 通过的民事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 7条)所 保障的权利。它也是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源最 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文化根源对于一个民族的 重要性,我不想在此赘逐不过我要引述两个人 对这方面的谈话,作为参考。已故前任马华总会 长陈祯禄爵士曾说:「如果华人不懂华人文化那 就不是华人了,如果他们不认识华人的风俗和传 统,他们就不能成为华人,假如他们不是华人, 他们也不能成为马来人,英国人或印度人,他们 可以说是流氓。」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庆瑞最近 则说:「文化断了根的人,会失去标准,迷失方 向,没有延续感或目的感和义务感,就如无根浮 萍的状态」.我要指出这两位都是饱受英文教育 的知名人士,也许他们曽经身历其境,在失根、 断根之后再寻回根源,因此感受特别深切。不可 否认的,文化之于民族,犹如健康之于人体,人 体失去健康将百病丛生,意志消沉,民族失去文 化将失去根本,无所依据,而必须警惕的是:两 者皆是在已经失去或即将关去时才显得特别宝贵 及不可或缺.

■政府应修改不利华教法令

就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不可或缺的要素, 因此本邦华教的前辈对此无不据理力争,绝不妥 协。我们也必须对他们所作出的一切努力负责, 继续为华教的发展及生存而奋斗。我们再度促请 政府撤消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2),以确保 华小永不变质。我们也促请政府资助独中,履行 国家宪法152条对扶助发展母语教育的承诺。在 这之前,我们只好自力更生,而华人社会也及时 觉醒,给独中在各方面以全力支持。独中的获得 复兴,并欣欣向荣地发展,是华人对母语教育的 救亡的伟大表。统一课程的编订及继续出版, 统一考试的成功举行,更加强了独中的统一性及 团结.可是这一切却引来别有居心者的猜忌及仇 视,以致在内阁教育报告书中大作文章,试图制 止及挫败独中的发展。我们要在此指出,内阁教 育报告书中有充份的白纸黑字,证明私立学校是 包括独中,所有管制私立学校的建议条文也将施

加于独中,而这些管制一旦付诸实施,独中将面 临被变质或被关闭的厄运,我们重申反对内阁报 告书中所有不利独中的建议条文,并促请政府俯 厳民意,撤消或修改这些条文。至于高等教育, 创办独大的申请虽已被拒绝,我们仍将继续努力, 以求有新的突破。

■华人社会需要正直清廉的领袖

一路来有一种传言,说我们曾经在宪制谈判 嘲以对语文的要求换取公民权,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争取的公民权是以出生地及五年居留为原则, 根本没有交换的这回事。对于语文,我们曾经要 求列华文为第二官方语文。这要求后来是在巫统、 马华及董教总代表们的协商之下,为着使联盟顺 利赢取1955年选举而暂时搁置不谈的。这些协 商是在1955年1月12日假已故敦陈祯禄爵士 在马六甲的府上进行的.一切经过都有详实的记 录可以考查。国家宪法也是巫、华、印三大民族 经过漫长、艰苦的谈判及磋商而达致的协议,尤 其是其中的第1 52条对各民族语文所保证的扶助 及发展,更是这个国家各民族共同接受的建国基 础,而不是一种施舍或非分的要求。

建国2 0多年以来,我们距离缔造一个公平、 合理的社会这目标尚远,对于华族公民而言,这 主要是因为我们被选为领袖者所属的阶级所致, 这些人在早期多是属于买办一殖民地代理人,今 天则多是上层的资本家,他们所追求的是财富, 所关心的是地位;个人的利益永远被置于群体的 利益之上,1 953年4月1 9日联合邦华校童教 代表及马华公会代表的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临时 主席温典光在致词时就曾说:“上次会议的时俛 我们为了维护我们的文化和母语教育,曾议决反 对新教育法令的不合理部份,可惜我们的反对虽 然得到全马华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却得不到立 法议员的认识和政府的同情”.这些立法议员, 今天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则在享尽荣华富贵,过 去的以及今天的所谓华人领袖,在做了官之后最 关心的是名和利,那一个曾准备为了整体的民族 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任由这类领袖来领导, 或接受这类领袖来领导,华人社会的处境不每下 愈况才是怪事。

362

为了面对新的挑战,华人社会必须调整其一 些传统的价值观念,我们不能过于迷信金钱及官 位,使得缺乏此二者的皆无望被选为领袖一一或 有例外者亦在上台后尽快地敛集财富及名衔,以 补其先天的不足,拥有此二者的则常受到阿谀奉 承,歌功颂德,以致可以左右逢源,为所欲为. 今天华人社会需要的是来自广大群众,正直清廉, 敢怒敢言的领袖,正直清廉以取信于群众,敢怒 敢言以维护基本、合法的权益、以及民族的尊严。 如果有人把这种努力当作闹情绪,那我们要问在 静默软弱中出卖 妥协,牺牲整体华族的利益而 自肥,这又算是什么样的“忍辱负重”,“高瞻 远瞩”?

由于华族公民在政治上的节节败退,使得巫 族公民在国家行政上的决策及执行操有压倒性的 控制权。他们利用这优势控制了许多领域,如今 在紧接着教育之后,又向经济进军了。为着重组 社会,以及不分种族消除贫穷而推行新经济政箫 目标是良好的,可是这政策的推行,绝不能使任 何民族有被剥夺 排挤的感受,更不能流于劫甲 济乙。令人遗憾的是马来人在尚未达到原订的

30%拥有权时,就又急不暇待地扬言要拥有51 %。苏海米的建议“在必要时管制非土著的经济 活动”更是狂态毕露,令人厌恶。我们认为在种 族间原存有许多差距及矛盾的时候,让这种偏激 狂妄的言论自由发表,是极不明智的,尤其是在 外来势力虎视眈眈,国民亟需上下团结一致以抵 抗任何可能发生的外侮时,国内的政策及实施更 必须公正、合理、人民才能敌忤同仇,一致行动.

■积极参政以维护基本权益

今天国家的一切政策及实施,都有强烈单元 文化的倾向,这是非常不幸的。不过国家兴亡, 匹夫有貴,而多难亦可兴邦。为着维护我们的合 法、基本权益,也为着使国家在将来免于受种族 冲突的祸害,以及避免国家在将来因种族的分化 而无力抗拒外来势力的入侵,我们应及时地唤醒 全体华族公民,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根据民主 法治的精神,发挥监督民选政府的作用,使国家 走上公平、合理、团结、进步的康庄大道!

1980 -11-23 恰保

林晃昇講詞

華總各州屈會第12次聆席舍議

回頭去看看歷史

••….•一次再次民族權益飽受摧殘的痛苦經驗°

董总、教总联合广大的华人社团,数十年来 一直积极、坚决地维护及争取华文教育在国家教 育内应有的地位,以及华族公民在国家内应有的 权益。不过由于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使得数十 年来华教以及华人的处境每下愈况。表面上看来 ,我们所作的努力,似乎没有得到有效的成果。 基于此,一些人对我们作出种种的指责,什么固 步自封,抱残守缺;又什么政治冷感,视钱如命 ;更有什么闹情绪、不团结等等。似乎所有人性

的缺点,都集中在华人身上。这种不敢提出造成 华人陷入今日的困境的客观因素,却一味胡指华 人样样不行,如果不是幼稚无知,就是企图歪曲 事实,推诿责任。

■民族权益饱受摧残

1 9 5 5年当教总领导华人社会要求华文在

363

马来亚独立后成为国家的笫二语文时,联盟要求 教总在联合邦大选前不再提这问题,以免使当时 的马来极端份子有藉口来煽动马来人,进而使联 盟在大选中遭受失败。交换的条件是联盟如果获 得执政,它将设法使华人有机会保存彼等之学校 、语言与文化。在具有诚意及互恵互利下,华人 乐于接受这种安排,可是在大选胜利后,联盟政 府以至今夭的国阵政府,是怎样地对待华人的学 校、语言与文化?更坏的是这项协议后来竟被指 为用来交换了华人的公民权!

1957年全国华人注册社团代表争取公民 权大会工作委员会决定派代表团赴英谒见英殖民 部大臣请愿时,当时的华人政党猛烈抨击那些华 人社团代表领袖,指他们的活动''使到一般如东 姑及其他有眼光顾及效忠本邦各民族利益的巫统 同僚对事情的处理感到困难",更建议政府应采 取激烈的行动抗拒这些人士,而他们将给予绝对 的支持。

■华人的地位究竟被摆在那里?

1 9 5 6年4月27日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 表争取公民权,大会对公民权的要求是: ㈠ 凡在马来亚出生之男女,均为马来亚当然公 民;

(=)外地来马居住满五年者,得申请为公民,免 受语言考试。

擞开上述的那番慷慨激昂的抨击不谈,后来 我们得到的公民权都是必须在独立日或以后出生 的,而且必须父母其中之一为公民者,始得成为 当然公民。许多非本地出生者,虽然落户在此已 数十年,仍无法争取得公民权。今天娶外籍妻子 的本国公民,必须长时期地为她的公民权而烦恼!

19 6 1年教总领导华人社会反对拉曼、达 立报告书时,由林连玉提出的其中三项理由为: (一)要以巫文为所有学校的教学媒介,抹煞其他 语文的地位,不但违背联合国文教宪章,并 且违背本邦的宪法,还违背联盟的诺言;• (=)要华文中学一变而为英文中学,再变而为巫 文中学,摧毁华人传统的文化;

㈢ 考试要用官方语文,使用母语母文教育的青 年没有出路,并且使华文教育断绝师资。

代表华人政党则给予极力的辩护及高度的赞 扬,例如:

■维护华教的神话

“许多人对于将来的中学制度,有所误解,还有 许多人,更大事歪曲事实是这样:将来只有两 种中学存在,其一是全津贴的国民型中学,再 次是独立中学,在国民型中学里,主要的教学 媒介是官方语文的一种。在我们华人来说,我 们还是可以继续在这种中学里研究华文及中国 文学史,至于教授华文之时冋与节数有的说只 有1 8 0分钟,有的说只有五节,也有说可以 争取到三分之一。总之,这是一个执行问题, 而非政策,我绝对相信,假如有需要的话,我 们在国民型的中学中,要争取五点钟或六点钟 为华文的教授时间,也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事 ,教育报告书也指出,我们可以用其他语文来 帮助解释(这当然包括华文在内)。”

“联盟政府,事实是要在目前的情形下,为我们 的子弟定下了一条最好的教育政策。我们既要 使各民族的子弟维护他们原有的文化,同时必 须为他们想一条有前途的出路,所以让我在此 向大众呼吁,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将来 ,让我们热烈的来支持这本教育报告书。”

今天,“华文国民型中学''已成为历史上的 名称,在这种学校里华文科的节数是否有五、六 个点钟?除了语文科外,是否其他科目也可以用 英文或华文''来帮助解释"?

1 9 6 5年当华校教总主催“马来西亚华人 注册社团代表大会",推动争取列华文为官方语 文之一,华人政党则表示决不支持的立场,并在 1 9 6 5年8月3日发表文告如下:

“我们谨记在独立期间,为了交换华人的公民权 及政治利益,为了交换在宪法保证,华文的使 用,教导及学习不会受到禁止或阻挠,为了交 换保存及维护华文的应用及研究而不受到损害 ,所以同意英语及巫语列为联合邦官方语文, 不过同意在1 9 6 7年8月3 1日以后,如果 国会通过,则英语停止列为官方语文。"

“大会议决:作为一个负责的政党及负责的马来 西亚联盟政府的一个成员,为了照顾全体马来

364

西亚人的福利起见,不能支持此问题,惟重申 其誓言保证华文的教导、学习及使用不会受到 禁止或阻挠并保证存在及维护华文的应用及研 究而不受到损害。"

前面已说过,这种交换并不确实,至少是未 获得华人社会的同意。退一步说,交换得来对华 文的教导、学习及使用不受禁止或阻挠的保证, 如今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

1 9 6 8年华人社会因子弟受大专教育的被 限制及剥夺,而发起创办独大。当时的代表华人 的政党加以反对,并把独大创办的可能性喻之为 ''铁树开花

1 9 7 4年他们拒绝董教总的献议,由三大 机构的名誉向马哈迪内阁教育检讨委员会提呈备 忘录。

1 9 7 5年,马华公会独自向马哈迪内阁教 育检讨委员会提呈备忘录,董教总则联合全国三 千多个华人注册社团向马哈迪内阁教育检讨委员 会提呈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的要求,受到拥有华 人政党代表的该内阁委员会彻底的忽视。

1 9 7 9年马哈迪内阁教育报告书发表后, 其中既不建议制除1 9 6 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 (2),也不保证华小永不变质,更含有许多对独中 不利的条文,董教总及华人社会群起反对这些, 代表华人的政党则认为这是最好的一部报告书。

由上面的史实看来,华人社会在面对民族的 切身利益时,都能风起云涌地响应号召,团结起 来,为群体的利益而据理力争。可是代表华人的 政党则总是为官方辩护、开脱,并许下一些引人 的承诺,或者以引起种族冲突、动乱的危险,诱 使华人社会让步、屈就。华人社会所反对的事项 ,常常被自诩为先知先觉,高瞻远瞩的华人政党 领袖讽为后知后觉,庸人自扰。可是这些忧虑及 恐惧,事后大都变成不可更改的事实,而那些政 党领袖对事前的种种承诺,在事后从不当它一回 事!

■华人团结应要经得起考验

历史证明,华人要团结及能团结的,美中不 足的是团结不够坚实,不能持久。这固然涉及许

多复杂的因素,其中受当权者及华人政党的利诱 威迫则是主要的因素之一。批评华人社会不团结 的人,就更应该谴责破坏华人团结的罪行.华人 社会呈现的纷争局面,不是不能团结的表现,而 常常是团结被分化、破坏后的残局!事实上,今 天越是指责华人不团结,越是催促华人要团结, 可能正是曾经破坏、分化华人团结最厉害的人! 最近又有一些华人政党人物在综观过去的历 史后,"感慨万千''地说,他们发觉到一个可悲 的事实,即华人政党虽然处处维护及争取华裔同 胞应有的权益,要代表华商社会,反映及表达彼 等的心声。但是华裔社会却没有完全把该党当作 前导者,没有跟随该党的政治路线。

我们很高兴看到华人政党人物也有喜欢(至 少不至于断然拒绝面对历史)看过去,谈历史的 。只不过他们对历史的观点与华人社会的看法南 辕北辙,相去十万八千里。根据他们的看法,华 人社会岂不自甘败落,自甘权益被侵蚀,被剥夺 ?我们不否认华人政党要代表华商社会,反映及 表达他们的心声,问题在于争取中必须有所牺牲 时,他们总是把个人及党的利益置于华人社会的 利益之上。这才会使得华人社会不敢把它当作前 导,跟随它的政治路线!华人不支持宣称代表他 们的政党并不是华人不知团结及政治力量的可贵 ,而是这种团结及政治力量对华人的权力及利益 所带来的破坏及出卖,常常是多于维护及争取。

■历史是明镜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有人批评我们在寻找代 罪羔羊、历史罪人。其实在合理及具有禍艮力的 情况下,相信华人也愿意忘掉过去,在新的共同 基础上,共同努力现在,创造将来。可是华人政 党“慷慨激昂"地在国内率先反对独大,又极力 地为马哈迪内阁教育报告书辩护、开脱,其所宣 称代表华人伸张正义、维护权益的表现,仍旧是 与过去同一种作风及模式。这一切都在刺激、提 醒华人记取过去的教训,而不是华人在寻找历史 的罪人。再说,对事对人的判断,还有什么依据 能比历史记录更精确?!

365

1981 -6-20 吉隆坡

林晃昇講詞

輩總1981年度常年代表大會

突破困境力求華人大


我們應該尋求一個最低的共同綱領,作爲靈結的起點 ,這共同綱領旨在獲得各方面的接受及支持使它具有廣篱 的攀衆基礎。

今年以来,我国政坛上呈现一片混乱,千变 万化,令人目不暇绐。这些变化,固然存有其个 别,特殊的因素,也有其总的,一般的规律性, 前者涉及个人或集团基於恩怨或利益而互相颠覆 、倾轧,后者则反映华人社会的民心思变,是新 形势,新局面出现前的分化及重组。面对这种蜕 变中的动乱,任何具有社会知识及民族良知的人 士都应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地投身其中,作出贡 成.使国家民族朝向公平、合理的社会迈此

我国独立至今已廿四年,在各方面的建设都 有显著的逬展,唯独民族间的团结尚乏善可陈, 这主要是因为华、印族在国家内的地位及权益不 断地受到排挤及侵蚀,而这又是宣称代表华、印 人的政党许多年来的软弱无能所造成的。

■痛定思痛扫除团结的障碍

宣称代表华人的执政党,常常自诩具有数十 年的历史,经得起风风雨雨,可是最大的讽刺是 他们至今仍不能获得华人的支持,一个宣称代表 华人的政党,如果数十年不断地为华族公民伸张 正义,维护权益,岂有不受华人支持的道理?因 此堵论是很简单的:他们根本不想真正代表华人 ,或者他们根本就无能代表华人,今天,是华人 社会痛定思痛的时候了。我们应该让它继续扬言 「不论你喜欢与否,我们就是代表华人J地代表 我们去妥协出实J使民族的自尊及权益丧失殆尽 ,或者我们应设法推翻这些伪代表 清除团结的

绊脚石,使各民族得以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生 存及发屈

历史证明,过去由宣称代表华人的政党独沽 一味,垄断华人的代表权,以及今天由数个华人 或以华人为主的政党鼎足分立,分享华人的代表 权,皆不足以有效地代表华人来捍卫我们在这个 国家应有的地位及权益。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个 局面,寻求突破,以期扭转华人在这个国家每况 愈下的困境。事实证明,华人的大团结不能团结 在现有的华人或以华人为主的任何一个政党的旗 帜下而可以获得成功的。我们要严止地指出,任 何这些政党再继续发出这种唯我独尊的言论或号 召,是言不由衷,自欺欺人的。反之,这些政党 若有诚心要为本邦的华族公民寻求政治上的突破 ,则它们必须设法达致政党间的大团结,为•华人 的大团结制造有利的形势。唯有对这问题液现出 诚意,並落实在行动上以促成其实现,才算是真 正服务於华人大团结。反之,任何因为个人或集 团的,就是危害华人的大团结。届时,华人社会 必须群起而攻之,掲穿其名为团结实为分化华人 政治力量的行径。

华族公民在我国政治上所处的困境,已拖延 了太久。我们今天发奋图强,还是继续苟且偷安 ?华人社会对现状的愤懣,已累积成强劲的暗流 ,蓄势待发。宣称代表华人或以华人为主的政党 ,应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以迎合这股民心的 洪流。我吁请全体华人社会,团结及行动起来, 发挥「民如洪水,可以载舟亦可涯舟」的力量, 来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

366

■寻求大团结的共同纲领

华人团结的问题,是目前华人社会以至整个 政坛上被热烈讨论的课题。由于马来人在政治上 的团结及成就,对比之下,使华人在这方面显得 特别差劲。可是因此断言华人政治意识低落,不 能团结等,是缺乏充份的根据的。回顾一下历史 ,这廿多年来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在显示华人社 会晓得团结的可贵,並且都一直在酝酿改革,以 求达致团结。盗憾的是这种意顾缺乏了较广阔坚 实的共同基础,各集团又总是将个人与党派利益 置于民族利益之上,以致在运动或斗争较为剧烈 时,各个集团间的矛盾也随之尖锐化。而这些矛 盾常常被不愿意看到华人团结的人加以渲染及利 用,以达到他们分化华人的目的。

今天,为着华族公民的地位及前途,也为着 国家的稳定及和谐,更为着实现公正、平等、合 理的马来西亚社会,华人必须奋力摆脱分化的困 境,这是每个具有民族良知的人应该承担的任务 。今天,我伯必须停止胡指华人不能团结,也必

须停止将华人今日所处的困境归咎于华人过去的 不团结,更必须停止号召华 人团结在个别集团的 旗帜下。前者是沽无根据的谬论;次者也许他本 人正是罪魁;后者则是狂妄和无知。

华人社团与华人政党间,或各华人政党冋也 必须即刻停止互相指责及攻击。在民族团结的大 前提下,各集团冋的恩怨及矛盾必须暂时搁置或 化解,而不是加以渲染及扩大,不过我们必须客 观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检讨过失,以使用历史上 的是非有个明确的交代。我们认为过错可以被原 谅,可是不可以被掩饰。然后在新的谅解及气氛 下,各方面应心平气静地逬行商讨。寻求一个最 低的共同纲领,作为团结的基础及起点,这共同 纲领是最低的,旨在获得各方面的接受及支持, 使E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不过它当然必须包含 各种华族基本的权益及合理的要求。这纲领一旦 被制订出来,它既是团结的基石,也将是团结的 试金石。

届时坚持、遵守共同纲领者即是维护民族权 益及团结;违背、破坏者则是出卖民族权益及团 结!

1981 • 8 • 9 桢城

林晃昇講詞

琵總各州屬舍第14次聯席含諳

荒謬的社團修正法令

<1981年社團修正法案〉

這個法令的內容及政府在這方面所持的態度,是容易 引起混淆及疑慮的。

1981年社团修正法令是目前的另一个热 门课题。在众多的法令中,1981年社团修正 法令可说是最引起争论及混淆的。从一些社团注 册官员的谈话,我们得出下列各要点:

①任何社团,不论其章程内容为何,它可在 任何时候通知社团注册官说明它要成为一个政治 性社团,后者即必须在宪报上把该社团列为政治 性社团。

②可是社团的活动又必须根据章程的规定。 于是一个其章程允许它扮演政治性角色的社团在 成为一个政治性社团后固然可以名符其实,可是 一个其章程不允许它扮演政治性角色的社团在成 为一个政治性社团却只能有其名而无实!在后一 个情况下,该社团应可修改其章程以便成为一个 名符其实的政治性社团,可是有关的章程修改又 不一定被批准。更妙的是届时这个社团如果要申

367

请恢复为联谊性社团也不一定被批准!

联谊性社团的章程如果允许它涉及含有政 治性的活动,则它即使不自动要求或被列为政治 性社团,也可“照常活动"!

社团必须自行诠释本身的章程以决定是否 属于政治性或联谊性,社团注册官员将不理会有 关协助诠释的要求。社团注册官员只在有关社团 作出决定后才会有所反应或指示。

■政治性与联谊性社团无明确分界

综合以上各点,我们可以得到下列令人惊异 的结论:

一个政治性社团可能完全不能涉及政治性 的活动,一个联谊性的社团却又可能涉及政治性 的活动;换句话说,政治性或联谊性社团根本没 有明确的分界!

政府对成为政治性社团大开方便之门,却 又暗示可能进得退不得!故意把政治性社团描绘 为一个圈套似的。真的成为政治性会对一个社团 不利?还是政府怕太多社团成为政治性的而对政 府不利?

政府竟然不协助社团澄清疑虑,而表现出 有意与社团捉迷藏。

如果上述的理解没有错误,那我要说这法令 的内容及政府在这方面所持的态度真是空前绝后 ,举世无双的。我吁请内政部长正视这法令及有 关官员们的谈话所引起的混淆及疑虑。並对它作 出适应的澄清或修正,或乾脆废除这法令。

368

1981 -11-22 吉隆坡 林晃昇講詞

董穗各州屬舍第15次聯席會議


華人政藥應勇敢爭取

華敎獲合理的對待

.华小的财政困境应该得到政府 合理的照顾

由于在政治上的遭受分化及居于劣势,使得 华人的合法权益一再受到侵蚀,华文教育的处境 也是在这种局面下而显得非常独特。它是我国人 口占总数三分之一的华族公民的母语教育,却受 到国家教育政策的歧视及排挤;国家宪法有规定 各族可自由地学习、教导及使用母语、母文,可 是这种权利也一再受到挑战及否定。数十年来, 华文教育是有赖于华人社会的奋力支持及维护, 才能维持今天这局面的!

华小虽属国家教育主流,可是它始终比不上 国小的地位及待遇。我们未曾听过巫人社会需要 为国小的建设及发展操心,可是华人社会必须为 华小的建设及发展出钱出力,是数十年来未曾改 变过的现象。据悉在笫四大马计划下小学教育获 得6亿3千万元的拨款,而华小只分得4千5百 万元,占总数的约7…%。我们不知这分配率是 如何产生的,更不知国阵的华人政党是否继续支 持它。这分配率如杲能从7 - 5 %提高至3 0% 或4 0%,那华小在未来数年内的建设及发展就 可以免除财政上的困境。

自1961年以来,华人社会被迫自力更生维 持华文中学教育。华文独中曾经一度因学生人数 的减少及经费的短紬而陷入困境,面对关闭的危 机,当时在政府内代表华人的政党能够绐予的援

助就是劝请华文独中接受改制,把华文中学教青 纳入国家敎育主流,让国冢负担其维持及发展经 费。历史证明,改制后的华文中学已尽失华文中 学的特质;为这种学校争取三分之一时间以母语 授课的诺言不但未实现,更早已被遗忘。可是独 中没有倒下来,相反地它在华人社会奋力的支持 及维护下获得复兴,现今更是茁壮发展。

■华人政党应勇敢争取华教获得

合理的对待

1 973年独中运动所提出的办学方针,至今 基本上还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境 的变迁,它显然也须要加以充实和改进。独中应 加强语文训练,其中有特殊的条件或设备较好者 或许可以发展成为专封学校,其他学校一般上的 管理应适当地现代化,课程方面或可加上专业训 练,教师待遇及地位应提高等,都有必要在现时 开始关注及研究,以便循序渐逬,逐步推行。不 过一切的改变,都不应本未倒置,改变犯中作为 华教堡垒及其母语基本教育的功能,

我们确认独中的最大危机是国家教育政策, 因为它的最终目标是一种语文,一个教育制度, 经济困难固然存在,但却是可以克服的。在这方 面,我们欢迎来自各方面的协助及支持,但必须 是没有政治目的与条件的。独中出现的历史背景 及陷其于困境的客观因素,是必须被正视的,也 不是任何努力可以抹煞的!

369

独大的案件虽已败诉,这不应视为我们的努 力不彻底或理由不充足;还是我们所面对的环境 使狀.不过这也不应是事情的结束,相反地它应 滋励华人社会更关注民族教育及基本权益的争取 o我相信今天与会的同道们菴会同意,独大的官 司应逬行上诉,以贯彻维护华小、发展独中、创 立民办大学的精神,尽一切人事的努力,继续力 争到底,不过必须指出这只是宪制斗争里的一种 途径,而不是唯一的途径。

景后我要指出,华人政党,尤其是国阵内的

华人政党,要协助维护华族的文化、教育,应着 重于参与政策的制订及矫正施政的偏差,这才是 他们应扮演的角色。反之.如果不敢面对现实, 据理力争,而只能跟华人社会的领袖一样地作出 治标性或权宜性的努力,是软弱无能的表现。以 他们宣称的代表,这样做更无异于要华族公民默 认其应有权益的被剥夺。为着整个民族的前途着 想,我也要在此再次促各华人政党抛弃成见,达 致谅解,为维护民族的权益,争取公平、合理的 社会作出牺牲及贡献。

/ 1982 • 7 • 24 吉隆坡 /

林晃昇講詞 /

菟總1982年度常年代表大會 /


結一致保衞民族基本權益

我們必須站穩維護華敎與民族權益的立塲,以理智客 觀的態度,加強婁結,統一步伐,繼續前進。

各州董联会代表,各位同道,本届常年代表 大会在这“多事之秋”举行,应该具有更深刻的 意义。

我说“多事之秋”,相信大家也会有同感。 因为华小明年就要面对3皿制实施的影响,具体 情况如何目前还未完全明朗。独中方面,师资来 源问题渐形严重,而要求改革独中之声近来也时 有所闻。至於独大,在有关案件败诉后也引起了 一些议论和批评。此外,由於推动「三结合」的 政治理想及在四月冋介入竞选运动,我会也遭受 各种指责与压力。

■站稳维护华教立场

问题那么多,意见那么分歧,各方面的压力 又是那么大,我们要如何进行工作呢?我认为我 们应该掌握以下四个原则,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

(一)我们必须站稳维护华教与民族权益的立场 ,以理智客观的态度,加强团结,统一步伐,继 续前进!

顷说过「宁可做错.不可不做」的话,意 思是说我们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做事。但 不怕犯错误不等於明知故犯或知错不改,相反的 ,我们固然要勇於实践,但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是 错误的,我们就应该立即加以改正。总之,我们 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既不怕失败, 更应力争胜利!

㈢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 一切批评,不论如何的严厉与尖锐,只要是正确 的或有可取之处,我们都必须虚心诚恳地接受。 如果批评得不够客观、全面、甚至批评错了,我 们也应耐心地讲明问题的真象,或以反批评进行 讲事实摆道理的论争,尽量做到既弄清是非,又 促进谅解和团结的局面。对於别有居心的批评或 攻击,则应给予反击,但也应做得细致深入,以 达致掲露对方的不良动机,同时教育与争取可能 受其误导的人

370

㈣處总今后应继续以捍华小,发展独中,争 取创办高等学府作为主要工作方针。

在贯彻上述工作方针时应落实'“三结合”的 正确路线,使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利益驾凌于党团 的利益上,实现文教领域的大团结,共谋维护华 教之良策。

■ 3 M英文授课时间应增加

接下来,我想简略谈一谈3M,独中及独大 的一些问题。

3 M制经过华人社会提出四点共同要求,一 致争取之后,华小变质的危机看来已经暂时缓和 ,但增加英文授课时冋的要求至今还未实现,此 外,华小师资短缺,课室不足的情况的严重性可 以由下列调查统计资料看出。根据今年七月从西 马5 8 2冋华文小学(西马有华小9 8 5间,金 国则有1 3 8 7冋)寄来的统计资料显示,若以 每班4 0名学生计算,1 9 8 3年全面实施3 M 学制时,西马就有近7 0 0。名学生没有课室上 课。而且在仓促间准备出釆的教材也一定存在许 多缺点,教师是否能顺利与全面地掌握3M教学 法也还是一个问题。总之,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 。我认为各州各地区的发展华小工委会最好能够 成立3 M小组,密切关注各有关学校3 M制的实 施情况,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华小不变质。

■改进独中教师聘约

独中方面,最近独中教师聘约问题出现了一 个新趋势,越来越多学校以固定聘约取代短期聘 约。这样做,如果有助於提高教师的士气,帮助 独中的发展也是一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不应把 董事会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视为普通的劳资关系. 而应视为共同为华教服务的同道。除了聘约问题 ,改善教师待遇问题提高教学水准也普遍受到各 校重视,许多学校已经采取具体步骁提高教师的 薪金,以加强及稳定独中师资。

独中帅资来源及在职师资训练问题也谈论了 一个时期,现在应提出具体方案加以解灭

改进独中问题近来也时有所闻。大家关心独 中的前途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任何改进都不能脱

高现有的客观实际。因此,谈独中改进,首先必 须从关心独中,瞭解独中着手C

有些人,向来不关心独中,对猊中的情况一 知半解,甚至存有偏见。在他们的心目中,独中 简直一无是处。他们谈改逬,简直就是全盘否定 ,连独中的命可能都要被革掉。对这类人,我们 不得不警惕!

我们并不否认独中在许多方面还是需要改进 的。我们欢迎具有诚意的热心华教人士,及有真 知灼见的教育专家、学者,加入我们的行列,共 同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方案,为发展独中共同努 力。

■独大的意义是争取人民基本权利

最后,我想针对独大问题发表一点感想,有 人批评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独大问题是“自投罗网 。如果法律是一张“网”(且不论这个比喻恰 当与否),除非我们不通过宪制途径进行斗争, 否则,我们爭实上早已被困在“网”内,自投罗 网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事实证明,法律途径目前是走不通了;批评 独大理事会“自投罗网”的人是否认为如果不走 法律途径,而通过他们献议的签名运动之类的施 压办法,独大就早已创办起来了?!

也许他们会说,签名运动如果不成功,以后 还可以继续争取。如果是这样,独大败诉后,我 们就不能再继续以其他形式争取了?

主张置法「网」於不顾的貌似勇猛者为什么 骤然变成法网里的「羔羊」了?此路不通,难道 就别无他途吗?法庭的一项判决就足以堵住一切 其他宪制斗争的途径么?果真如此,政治领袖的 责任又是什么呢?是止於责怪别人「自投罗网」 ,还是应该设法带领人民破「网」而出呢?任何 破「网」取得政治解决,基本上是提高人民的政 治意识,使之达成一个政治形势,所以任何运动 都必须有系统与有组织的逐渐形成。独大是在宪 法上争取人民基本权利的一个步骤,在法律上的 诉讼虽不成功,可是在教育人民及提高人民的政 治意识上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是独大案件的 基本意义,为什么要以「成败论英雄」呢?

在目前有限度的民主宪制里,存在着许多局 限,对华人如何突破困境並没有有直接的基本解

371

决方案。只能要求站稳立场与认定目标,从实践 何必処疑不决,决而不行?所以我才说"宁可做

中逐歩谋求解决方式只是空口谈而不实际的做, 错,不可不做把我的意思说成“明知错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千里之行,起于畦步, 还是要做”,政治的真诚在哪里?

1982 -11-22 芙蓉 林晃昇謫詞

董總各州屬舍第17次聯席畲諳

華裔公民不效忠O

華裔公民及兄弟民族一道爲本邦的建設與繁榮而流血 流汗,我們有權在此光榮地生存。不謫環境如何惡劣,我 們必須抱定“生於斯,死於斯”的決虺W

各位同道,今天我想简略谈谈:(一律商公民 的效忠问题;㈡“」种语文,一种文化"的政策 不符令我国国情;㈢关於小学3 M制的四点共同 要求;㈣关於母语班问题;及伍胸中办学方针研 讨会。希望大家绐予补充和指正。

■华裔公民的效忠不应受到质疑

今年十月三日,副首相拿督慕沙希淡在主持 马华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指出:有不少华裔对我 国有偏见与不满而移居到外国去,他们指我国存 有种族歧视与压迫,他们的做法与行为清楚地使 那些仍然留在国内华裔的效忠令人质疑,他也抨 击不少华裔,表面上说要效忠这个国家,但却污 损我国的行政制度、法令及政策,成为肉中刺与 内奸,在背后刺政府一刀。

我们认为:

(a)移居海外的人大概有兀类,一类是为了 追求个人及其子女的前途与別益,尤以专业人士 为多;另一类可能就如副首相所说的对我国存有 不满,移居海外以逃避现实。其中还有一些因其 配侑是外国公民,久未被我国政府批准为我国公 民的缘故,专业人士移居海外其实是第三世界国 家的一种普週现象,非独发生在我国。人材外流 是国冢的损失,政府应以积极的办法使他们留下 米,而不是把他们视为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对於不满我国现实者,政府亦应该检讨,为什么 他们身在异乡不但不思念故国,反而异口同声地 指我国存有种族歧视与压迫呢?是否政府的政策 也应有所改善?

(b) 移居海外者改变他们的效忠对象,是他 们本身的选择,我国华裔公民或其他公民无须为 他们的行动负起任何的责任。基於国冢民族的利 益,我们反对由於追求个人前途和利益或逃避现 实而移居海外。华裔公民与兄弟民族一道为开发 本邦及国家的建设与繁荣流血流汗,我们有权在 此光荣地生存。不论环境如何恶劣,我们必须抱 定“生於斯,死於斯”的决心。

(c) 效忠一个国家,主要是表现在对国家主 权与领土完整的誓死捍卫,表现在为人民的无限 忠诚,表现在对国家宪法的尊重等;而不是表现 在对政府行政制度、法令及政策的无条件支括或 盲目附和。我国是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人民有 权对政府的行政制度、法令及政策等提出批评, 甚至有权通过一人一票,在大选时选出他们支持 的政府。因此,把效忠国家和支持政府的行政制 度、法令及政策混为一谈是对效忠真谛的歪曲。

“一种语文一种文化”政策不符国情

我国是由多元民族组成的国家这是铁一般 的事实,多元民族必然存在多种语文,多种文化

372

,这也是铁一般的事实,任谁也抹煞不了的。也 正因为这样,国家原则宣言才宣称:'‘确保国内 的丰富与不同的文化传统,获得宽大的对待。”•

“一种语文,一种文化”的政策,不但不符 合我国的国情,也违背国家原则宣言的精神,国 阵政府如果一意孤行,怎么不叫华裔及其他非土 著公民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呢?

我们必须表明,华裔公民坚决反对“一种语 文,一种文化”的单元语言文化政策。

为了有效地维护民族语言、教育与文化,我 们认为所有有民族自尊心的人都必须不分党派集 团,在民族利益的大前题下团结起来,求同存异 ,一致努力!

.华小3 M的4点共同要求

华人社会为了确保华小永不变质,表现了空 前的团结,提出了四点共同要求:

(1) 华小的所有教材及参考资料,除了国文 及英文科外,必须以华文编写。

(2) 除了国文及英文科外,华小必须以华语 华文作为教学及考试媒介。

(3) 华小的人文环境、道德和音乐科必须反 映华人的文化特征。

(4) 増加英文的教导时间。

经过各方面的不懈争取与努力,前三点已出 现了可能解决的迹象,可是第四点要求至今仍然 得不到良好的反应。

为了全面检讨四点共同要求达到的程度,及 决定今后的态度与步骤,董总将联同教总,与各 党团取得联系,共商一切。希望各有关方面能以 华教的利益为重,互相配合,俾四点共同要求得 以买见

教来说是不足够的。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鼓励与支持所有华族学 生认真学习华语华丈 基於此,我们要求教育部 确保:

(1) 各母语班在学年一开始立即上课,不得 以任何藉口拖延开课日期;

(2) 为母语班提供足够的合格师资;

(3) 母语班应在学校正课时间内上课:

(4) 列各学生母语为有关学生的必读科。

■总结检讨独中办学方针

近来,许多关心独中发展的团体与个人对独 中的办学方针十分关注,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独中复兴运动已经历十年时光,我们觉得, 独中建议书的贯彻情况,及各独中的实践经验都 有必要及时加以全面检讨与总结,俾独中的办学 方针能更趋统一,为今后独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指导方针。

职是之故,我们建议在明年四月间主催全国 华文独中第三届行政人员研讨会,以达致上述目 的。在上述研讨会举行之前,独中工委会准备向 全国独中学校当局及学生分别进行全面调查,以 取得各校及其学生的有关资料,经过分析之后, 整理出具体数据,作为研讨会的资料根据。

此外,我们欢迎关心华教的团体与个人向我们 提呈意见书或与我们举行对话,以收集思广益之

我们也将安排行程,到一些独中访问,交换 对办学方针的看法及更深入了解独中所面对的各 类问题。

希望各州童联,各独中校长与教师,及全体 独中学生动员起来,为明年四月间独中办学方针 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作出本身的努力与贡献!

■国中母语班应列为必修科

为了有效地维护民族语文、教育及文化,我 们认为华人社会必须坚定地站稳“•维护华小、发 展独中、创办高等学府”的立场,使华教的体系 得以保存並发扬光大。因此,把子女送进华小与 独中,是维护华教的实际行动。若把子媛入国 小或国中,而满足於三几节的母语课,对维护华

373

1983 -6-19 吉陸坡

林晃昇講詞

蘇總1983年度常年代表大會

獨中的發展令人鼓舞

社會人士對華文獨中在維護華族語文、敎育與文化取 重要意義,有了更高的覺悟,因而對獨中顯出更大的關注 與支辐。

为了更直接,全面地了解全国独中的现状, 及更充份地为七月卅日至丿5二日假金马崙高原 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华文独中行政人员研讨会作准 备,独中工委会于去年十二月初,及今年四、五 月间,组团访问了东、西马6 0间独中。

■独中运动有了成果

我们发现到以下几项令人鼓舞的事实:

(1)社会人士对华文独中在维护华族语文、教育与 文化的重要意义,有了更高的觉悟,因而对独 中显示出更大的关注与支持,同时对独中的要 求也更高和更加严格;

(2席中人数稳定增加,学生的素质也在逐渐提高 中;

(3浒多环境较差或与国中共用校园的学校已经建 校迁校,或有了建校迁校的计划,而増建校舍, 充实设备更是普遍的现象;

(4溶校对办学方针,师资素质与待遇,及如何加 强经济等都在积极筹划与认真寻求解决方案;

(5厩独中的实践不断证明母语作为教学,课本及 考试媒介的教育功能及优越性;

(6浒多学校对采用非母语课本所产生的语文障碍, 及时课程进度,学生理解及吸收所产生的不良 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由于SRP及S却文凭在瓣与就业已经不具 太大的意义,同时考虑到兼顾统考与政府考试

在实施上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许多学校不主张 鼓励学生参加政府考试;许多学校主张加强英 文及巫文的学习,在实践上不一定要以政府考 试作为目标。

(8准中工委会所编纂的统一课本已获得越来越多 学校的采用;而参加统一考试的学生也越来越 多,这是统考文凭的实用价值已受重视的缘歯

(9)北马一些以收政府考试落第生为主的独中,越 来越重视如何突破地方性的传统错误观念,使 他们的学校能向中马、南马的独中看齐,扮演 更有意义的角色。

基于以上的独中现状,我们可以肯定的说, 近十年来,各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至于各 校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办学方针方 面,也都引起了积极的关注及寻求解决方案,相 信第三届行政人员研讨会将结合舆论界的各种建 设性意见,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暂时我就不加 以深入分析了。

十年前,华文独中几乎已为华人社会所遗忘 或处在逐渐被遗忘的过程中,十年后的今天,独 中已成为华人社会关注的焦点,並取得越来越大 的社会支持,这是独中运动的最大成果,也是华 人社会维护母语教育的初步成绩。

华文独中在最困难的时刻没有倒下去,反而 坚强地站立起来,而且确实在重重的人为阻挠下 继续成长、壮大的事实证明了: ㈠华文独中的存在与发展完全符合家长的愿望、 社会的需要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

374

仁母语教育的优越性逐渐受到重视;

誹人社会对维护民族语文、教育与文化权益的 觉悟越来越高,决心越来越大;

四)自强不息地复兴发展独中才是维护华教的积极 做法;

(五)华人社会团结一致地支持独中捍卫独中,是独 中生存与发展的最可靠保正

华文独中从整体来说是坚强站立起来了,而 且正信心百倍地向前迈进,但各独中的发展並不 平衡,有些地区的独中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进展 ,但比较上来说,它们是落后了,这些独中,必 须在大好的形势下,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为维 护华教作出史大的贡献!

■政府应尊重华社对母语的要求

我们也希望政府在施政方面,尊重我国多元 社会的现实,检讨单元语文、教育与文化的政策 。在文化方面,我们认为,以下各项国际所公认 的原则应受重视,即:

B种文化都具有它所代表的独特与不 可取代的价值整体;

各个文化的特徹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控

制;

文化特徵与文化多元性是分不开的,文 化的自我孤立将导、致它的枯萎和死亡;

各族人民的文化特徵不会妨褐,反而会 丰富人民的共同价值观;

一切文化具有本身的地位与尊严。

由於广义的文化包括了语文与教育,所以上 述原则从某个意义来说,也适用於支持多元语文 与教育政策。

我们深信,配合马来西亚国家意识与爱国主 义思想,多元语文、教育与文化政策必能达致国 民的真正团结,化为建设国家的伟大力量。

政府最近似有鼓励民间办学的动向,希望並 不意味着由於受到经济不景的压力政府准备放弃 免费中小学教育的政策,或放弃对大学教育的经 济承担,而是政府在教育政策方面采取更灵活与 开明的政策。如果是后者,政府先必须改变对华 文独中的消极态度,承认华人社会在这方面所作 出的贡献,並给予积极的鼓励和配合。

客观形势在不断改变中,从维护华族语文、 教育与文化的立场出发,我们将站稳民族的立场 ,以''不变应万变”;但在办学方面,我们必须 富有创见勇於革新,以配合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发 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母语教育的优越性!

1983 -7-30 怡保

胡萬鐸講詞

車總各州屬畲第19次聯席會議

華小叫人担憂

馬哈地:“政府不會消滅華文。 但政府的誠意在那裏?

我国是个多元种族社会,华裔民族占全人口 的4 0%。维护华文教育,维护民族尊严,仅是 基於民族权利平等的一种要求。我们的行动並没 有抵触国家宪法宣言。我们的战斗不能因为受到 一些挫折就此因噎废食而停止工作。我们必须像 愚公移山建立一条康庄大道,华人社会需要有千

千万万个愚公来维护华文教育。一个民族失去了 自己的方向永远也抬不起头。

从独大和回教大学看我国的政治倾向是偏激 的。我国的宪法引起人民的质疑。各民族不能在 宪法的保护下获得平等待遇。英文是国际语文之 一,华文也是国际语文之一。为什么回教大学可

375

用英文为教学媒介语?而不提倡华文为教学媒介 语?创办独大是整个华族的愿望。华族的心声, 並得不到政府的赏识,创办独大的愿望始终被判 死刑。

首相马哈迪医生曾经保证:「政府不会消灭 华文。」可是,种种极端的倾向,使我们对政府 的诚意缺乏信心,使我们对华教的前途感到不寒 而栗.

由7 1年至7 8年,政府拨给•各源流小学的 教育基金总共是两亿六千三佰万元 华校仅得一 千八百万元,占总数的7 %而已。去年华校获拨 款两百零七万元(根据副教育部长陈忠鸿医生在 国会受询问时所作回答)。全国有一千两百多间 华校。随着人口不断的増加,华校是否有相应増 加以容纳更多学生的需求?答案肯定是:「一间 也没有」。不但没有,就是原有的许许多多学校

,因为年久失修,学生战战兢兢地在危楼底下上 课,性命随时受到严重的威胁,就以最近宜力华 文小学发生天花板坠落击伤学生的头为例,是我 国教育部的一项莫大耻辱。这是谁的过失?政府 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其次,华文教师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直接 影响到整个华教的生存。因为没有了华文教师, 就是没有了华文学松 根据今年霹雳州展开全面 调查显示,国中毕业生拥有资格接受师训的学生 逐年减少,有些学校几乎降至零点。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自己的道路要自己去开 辟。试图,等待“奇迹”会出现,简直是缘木求鱼 。董教总必须自力更生,对症下药,努力设法挽 教 否则,华校就会在缺乏教师的情况下,自生 自灭中消失掉!

1983 -11-20 新山

林晃昇諸詞

董總各州屬商第20次聯席會談

華小敎師缺乏已經到達十分嚴重的地步,令人担憂與 不滿的是,敎育部至今仍然無法公佈它的短期與長期解決 方案。

最近,我国正处於多事之秋.经济不景气还 未过去,土著金融事件,修宪事件等又相继发生 ,加上芙蓉补选战火连天,使人感到整个局势十 分动荡。面对着这种高度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 提高警惕,严密关注时局的发展

■ 1988年华小将短缺四千名教师

这几个月来,在文教领域方面,也发生了几 件值得重视的事,例如吉打州的招牌事件,五年 级检定考试历史试题企图否定吉隆坡开埠功臣叶 亚来事件,华小师资缺乏问题,及文青体育部长

对国家文化的看法等。

华小师资缺乏问题,越来越严重。它不是个 别地区的偶发事件,而是与教育部没有长期的华 刀'师训计划有关。

3 M制的实施使华小师资缺乏更形严重。3 M制实施后,教师与班级的比例由1 • 2比1提 高至1。5比1,即2班3名教师。1 9 8 3年全 国华小买行3 M制的一年级学生共有271 3班, 换句话说,必须增加8 1 4名教帅。明年开学, 3 M制将推行到二年级,假设明年一年级的班级 和今年一样,那么,明年又将增加8 0 0余名教 折。1 9 8 3年华小由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班级, 总共为1 5, 84 3班。假设班级数量不变,到

376

1 9 8 8年小学各年级都实施3 M制之后,华小 教师增加4, 7 53人

3M制的教师教育部规定必须是合格的,换 句话说,目前华小约1, 800名临教将逐渐被淘 汰。这意味着到1 988年,华小教师必须增加 6, 55 3 人。

根据教育部在报章上所公布的数字,师训学 院由1 9 8 1年到1 9 8 3年录取的华文组新学 员人数共为:

年份 19 8 1 19 8 2 19 8 3

学额 8 0 0 8 8 1 4 5 5

教师学院训练课程从1981年开始就改为 三年制,换句话说由1 9 8 4年至1 9 8 6年将 有2, 136人毕业。 '

増加6, 553A,只解决2, 1 36A,意味 着还缺乏4, 417A,就算1 98 4年与19 8 5 年各录取9 0 0名(陈副部长曾宣布8 4年将录 取9 0 0名华文组师训学员),那么1 9 8 8年 缺乏的教师将为2, 617名;如果把1 9 8 4年 至1 9 8 8年的教师退休率及学生増加率计算下 去,到1 9 8 8年,华小教师估计将缺乏三、四 千名。

从以上的分析看来,华小师资缺乏已经到达 十分严重的地步,令人担忧与不满的是,教育部 至今仍然无法公布它的短期与长期解决方案。

因此,我吁请全国各地的董事会、教师会、 家教协会 ' 校友会、华小工委会等组织起来,在 明年开学时,展开全面的调查与统计,掌握正确 数据,然后寻求对策,向当局据理力争。

■应致力提高独中师资阵容

在独中方面,我们也产生某些科目(如语文 、数理等)师资不足及师资教育的问题,但是我 们还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尽量想办法来解决。我 们其实已经在最近成立师资教育小组,並已聘请 执行秘书专司负责执行的工作。今年1 1月1 1 日至1 2月3日,我们从全国各校选派4,3名教

师到台湾师大接受华文与科学的短期在职训练。 我们也与师大及其他有关当局原则上谈妥由明年 开始在师大主办为期6个月的教育文凭班。此外 ,师资教育小组亦将研究在本地主办师训班的可 能性,及筹划举办假期教学工作营等。总之,对 师资来源与师资教育问题将是我们当前与今后的 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将积极展开这方面的工作, 希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及各校教师绐予配合。

独中师资阵容与素质的加强与,提高,相信对 独中的发展将提供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近年来 独中学生人数的増加,素质的改善,出路的増广 ,已使办学者的士气大振,家长们力独中的信心 増加了,要求也更加严格了,我们必须接受各种 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

■华族文化应纳入国家文化

最后,我想提一提国家文化的问题,文青体 育部长安华依布拉欣於1 1月8日在国会下议院 总结财政预算案时,对国家文化问题发表了极为 狭隘的言论,令人遗憾。

他强调马来文化的独特性,强调马来人的特 权地位,因此它必须是组成国家文化的要素。相 反的,非马来人是“新的移民”,因此,他们的 文化只能是国家文化的“附属品

强调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没有什么意义 的,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具有它本身的独特 性。否则又如何能够区分於其他民族文化呢?如 果要比较不同民族文化谁比较独特也是无从比较 的,比如吃饭,有的用手,有的用筷子,有的用 刀叉,你说哪一种比较具有独特性呢?

在文化问题上也谈特权地位,加上在政治、 经济、社会等特权,就等於说我国的马来人是“ 特权民族”,"特权公民",这样一来,马来西 亚公民的地位,是否要分成几个等级了呢?

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独特的,具特权地位的 ,其他民族的文化则是移民文化,只能成为“附 属品",这是文化沙文主义的典型言论,不但违 背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原则,也伤害到其他民族的 文化尊严,这种言论,出自向来尊重民主精神, 尊重人权的文青体育部长,真是令人失望!

我们必须明确表明:中华文化正如回教文化 和印度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三大

377

文化财富,任何种族要求文化的特权地位,而且 企图进一步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沦为“附属品", 对国家文化建设都是不利的。历史上任何伟大的

民族,都必须具有宽大的胸怀。但愿我们国家文 化的花园能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而不是一花 独放,一鸟独鸣!

1984 • 4 • 29 吉隆坡 林晃昇講詞

菟縛各州屬舍第21次聯席舍懿

第4大馬計劃中期檢討

對60獨中視若無睹

niai


各位同道,今天我将对第四大马计划中期检 讨有关教育与训练部份作一个简评,希望藉以拋 砖引玉。

1 .单元国家教育政策继续推行

尽管受到各方面的反对,中期检讨仍把马来 西亚语文作为所有国民学校主要媒介语政策 的推行视为主要的“进展它指出,从1 9 8 3年开始,所有大学的一年级课程都以 马来西亚语文作为教学媒介。它进一步补充 说:(国家教育)政策是要在各阶段教育 中使用马来西亚语文,而英文作为第二语文 将继续受到重视。"(见8 4 2节)显然的, 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母语教育和语文地位完 全被漠视,達外国语文都不如。

2.政府幼稚园过於偏重乡村区

在1 9 8 3年,我国共有4 7 0 0间幼稚园 ,其中3 6 9 0间是由团结局,社会发展部 (KEMAS ),联邦土地发展区(FELDA ) ,联邦土地统一及复兴局(FELCRA ),胶 业小园主发展局(RISDA )等政府机构开办 :其中9 0 %是在乡村地区。幼稚园学生人 敛共2 4 2 8 0 0人,乡村区学生占1 0 3

0 0 0o政府重视乡村区幼稚园教育是正确 的,但不应过於偏重。城市的平民区亦不应 被忽略。

3. 小学3 M制所产生的问题未被检讨

我国小学人数由1980年的两百万人増至

1 9 8 3年的两百一十万。

1 9 8 3年西马6岁儿童的入学率达9 6 •

8 %,比1 9 8 0年的9 4 %有显著的进展 中期检讨指出1 9 8 3年全国6 5 4 9间小 学一年级开始实施三M制小学新课程纲要, 涉及1 7 9 0 0教师与3 7 2 0 0 0学生。

它只简単的说“实施成功”。而对三M所話 来的问题,例如教师短缺,教师河三M制教 学法的掌捱,教豺、教具制作的负担5班级 人数过於拥挤等都未绐予关注,令人遗憾。

4. 对60间华文独中的存在视若无睹

政府及政府津贴初级中学的学生人数由19

8 0年的8 12 1 0 0人増至1 9 8 3年的

8 7 35 0 0人;高级中学则由2 2 9 8 0 0人增至2 8 8 5 0。人。

小学六年级升入中学一年级与预备班的由1

9 8 0年的8 4 • 2%増至8 7 • 3%。

378

为了使乡村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理科教育, 理科寄宿学校,包括玛拉初级理科学院(

MRSM)提供的学位由1 9 8。年的1 8 4 0 0増至2 3 4 0 0。中学理科班的学生由 1 9 8。年的7 5 9 0 0人増至1 9 8 3年 的1 0 0 6 0。人。土著学生所占的比例由 3 3・7%増至4 6 %,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同一时期,考获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 )的学生有四分之一进入后期中学(即高级 教育文凭班)。特为土著学生而设的大学先 修班(附设於各大学),1 9 8 0年提供2 0 1 0学位,1 9 8 3年増至3 3 5 0,这 些学生将直接为各大学录取,念纯理科、工 程及医科等课程。

• 我国有6 0间华文独中,学生接近五万名, 中期检讨视若无睹,一句话都没有提及,

5.技术与职业教育进展缓慢

•根据内阁教育委员会报告书的建议,目前文 学、理科、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分流,最终将 为通才教育与职业教育所取代。因此这时期 並未设立新的技术学院。

而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则由1 9 8 0年的1

2 7 0 0人増至1 9 8 3年的1 3 4 4 0人 9只占高级中学人数的4 :4%。政府将兴 建18间中学职业学校,以容纳1 3 0 0 0 名学生。

6 .师资教育最失败

•中期报告指出,由於小学三M制教师与课室 比例由1 : 1 • 2提高至1 : 1 • 5,及师 训期的延长,1 9 8 3年只训练了 3 6 0 0 名教师,比1 9 8 0年的5 9 0。人少2 3 0 0名。

• 这造成1 9 8 3年小学教师缺乏更形严重, 高达9 2 0。名;该年教师人数共有7 5 6 0 0名。

•中期报告继续指出,这情况到1 9 8 5年估 计将继续恶化至缺少教师1 7 3 0 0名(见 8 6 7 节)。

•中学方面,初级中学理科、英文及选修课程

的教师缺乏,但马来西亚文与地理的教师则 过剩。高级甲学及后期中学的英文教师也缺 乏但马来西亚文、历史、经济和生物的教 师则过剩。

马来西亚文教师过剰;英文教师不足,但教 育部立即从海外聘请了2 0 0名教师以为补 救;然而,母语班教师严重不足,中期检讨 根本不把它当成一回事,谈都不谈,不用说 如何补救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从以上事实可以证明,我国师资教育是最为 失败的一环.不但缺乏策划性,充满偏见, 而且似乎对越来越严重的师资缺乏问题束手 无策!

7.高等教育政策对非土著学生不公平

根据中期检讨的数据,1 9 8 3年的海外学 生共5 8 0 00人(华族63 • 3%, 土著 1 8 • 9 %,印族 1 5%,其他2 • 8 % )

,其中8 3 0 0为中学生°海外学生主要分 布在英、美、纽、澳和加拿大等国。海外学 生领取政府奖学金的1980年为8700 A, 1 9 8 3年増至1 2 8 0 0人 至於各族高等教育学生人数的比例,中期检 讨把自费生与公费生,海外与本地高等学府 ,私立、政府津贴'与政府高等学府混合统 计,结果得出以下的各族学生人数比例。1 9 8 0年土著、华族、印族,其他族顺序为 45。9%(34951 人),44・5豹 ( 3 3 9 0 0 人),8»8%( 669 3 人 ,0 • 8%(64 4 人);198 3 年则顺 序为 43・3%(51 84 2 人),4 3 • 9 % ( 5 2 5 9 6 人),10・9%(13 0 9 4), 1 • 9% ( 2 3 3 7人)(详情 请参阅中期检讨表14—3)。

•如果单纯以本地政府高等学府学生为统计对 象,那么,根据中期报告所提供的数据计算 ,1 9 8 0年土著、华族、印族,及其他族 高等教育学生的比例顺序为7 8%( 26 6 15人),17%(592 6人),4%( 1 3 8 8人),1 % ( 2 6 5 人);19 8 3年的比例照旧为78%, 17%, 4%与 1 %,人数则顺序増加至4 0 1 8 5人)8 6 9 6人,2 2 3 4人,及5 2 8人可见

379

目前政府高等学府的固打实为土著:7 8 %, 华族:1 7%,印族:4%,其他1 %。

显然,这种固打制刈非土若学生是十分不公 平的。

•高等学府的发展方面,1 9 8 3年设立了国 际回教大学(】1U ), 1 9 8 4年在吉打州 设立马釆西亚北部大学(NUM ) , 19 8 4 —8 5年5间工艺学院将在亚罗士打、盅都 巴辖、哥打岩潜、古晋及波德申兴患 而彭 亨亦将建立玛拉工艺学院(ITM )的分校以 容纳约2 0 0 0学生,

•以上高等学府的建立也肯定未能满足我国学 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鼓励民冋 大学的创办,特别是拒绝独大的建立是十分 不智的。

■对民主问题的补充

萤总对马华党争的看法,四月十三日的声明 已经加以表明。

由于民主问题是这次马华党争的症结所在, 而马华领袖与集团之冋的权力斗争能否为马华的 民主化提供有利的条件则是大家所关心的。因此, 我想对民主问题作以下几项补充:

(1)民主的真谛,不论对任何组织、政党或政 府而言,都必须以多数人的意愿为依归。有关组 织、政党或政府必须提供途径确保多数人的意愿 能够通过对事情的充分了解、参与(包括讨论/ 辩论等),然后自由地表达出来,作为有关组织、 政党或政府决策的根据。不过任何政府对国际组 织所公认的基本人权与少数民族的权利必须加以 保护。

(2坡现在组织的章程、政党的党章或国家的 宪法等方面,民主的真谛也同样是必须确保多数 人的意愿能够不受阻碍地通过正常的程序得到伸 张。

(3坡现在群众和代表或领袖的关系方面,各 个组织、政党或政府的代表或领袖必须由群众( 即有关组织的会员,政党的党员,或国家的人民 )以多数票选出,选出后代表或领袖必须以民主 的方式集中大多数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作为决策和 行事的根据。如果代表或领袖背弃了群众的意愿, 群众有权随时对他们选出的代表或领袖投以不信

任票并撤换之。

(4)从以上三项原则出发,我认为鉴定民主的 真正试金石应该是大多数党员的意愿是否得到伸 张。换句话说,假党员事件、1 4名挑战派的党 籍问题、开除与冻结支部问题、会长权力是否太 大等章程问题、当权派的前途问题,甚至马华何 去何从的问题等,都不应由任何个人、派系或权 力机构来决定,不论他是梁维泮、陈群川、李三 春、注册官、警方或国阵领袖,而应由广大的马 华党员的意愿来决定。而广大的马华党员还必须 是真党员,而且必须在充分了解事情真象,有机 会参与讨论或辩论,有机会自由表达本身的意愿 的情况下来解决党争和党的前途,这才符合民主 的真谛。

(5源定于今日举行的马华特别代表大会和当 权派的大集会,已经在全国代总警长丹斯里莫哈末 阿敏的一项训令下,以“治安”理由被禁止召开。 警方的行动是令人遗憾的,因为马华是国阵的一 个成员党,相信不至于无法有纪律地举行集会, 以致危害社会的治安,何况警方其实也有足够的 能力可以确保公众治安不受影响,因此,警方的 这项行动,是否有干预马华党争之嫌呢?是否侵 犯了人民的集会自由呢?

380

1984 - 6 - 30 吉隆坡 林晃昇講詞

弦總1984年度常年代表大會

發動一千萬元

=

獨中發展基金



由于本届常年代表大会是在全国独中发展基 金筹款运动正在开展之际举行,我想先就此问题 提出一些看法:

.第二度筹款运动是发展的需要

自从1 9 7 3年独中复兴运动以来,我们以 百余万元的基金,经过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 以下的一些成绩:

O 确立了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保持华 文独中一路来数理科目的优越性及不以 政府考试为主要办学目标的总的办学方 针。

O 学生人数由1 9 7 0年的15, 890人 増至1 9 8 3年的45, 890人。

教职员由1 9 7 6年的1, 476人增至 1 9 8 3 年的 2, 01 9 人。

O编纂及出版了高、初中统一课本共37 册及董总会讯与学生辅助读物。

O 举办了九届高、初中统一考试,独中统 考文凭已经为新加坡国大、台湾、美、 加、英、澳、日及印度等国的大学所承 认。

O 秘书处由一两名职员始至三十余名职员 ,分工合作,负起会务、考试、课程、 资料、出版、升学辅导、师资教育、奖 贷学金、财务及其他庶务工作。

举办三届行政人员研讨会及各学科教学 研讨会。

O购置电脑、印刷机、复印机、晒板机、 纸板机、中英文打字机等,并购置两座 店屋(现价值百余万)出租生息。

从以上所述各项工作的性质和范围,显然需 要大笔的基金方能应付,因此,简单的说,我们 经过十年后不得不发动第二次筹募全国独中发展 基金,完全是为独中逬一步发展的需要。

■筹款的目标和用途

与十年前的工作堂相比较,目前独中工委会 所负责的工作何止广泛和繁重十倍。因此,估计 独中发展基金亦需相应地由一百多万元提高至千 万元,才足以应付浩大的发展开支,包括兴建一 座行政楼以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

虽然独中发展基金不是直接用于个别独中的 发展用途,但独中工委会的各项工作,不论是编 纂课本出版轴'助读物、主办统一考试、提供升学 辅导及奖贷学金,或者是设立资料中心、举办行 政研讨会以及师资教育等,各侵中都可受惠。因 此,我们虽然没有将独中发展基金直接分配给个 别学校,但它却是用于全体独中,服务于全体独 中的发展的。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有必要向捐献者交代清 楚,以免造成个别学校在向社会人士劝捐时遭遇 困难。

无可否认,当独中发展基金筹募运动全面开 展时,个别学校的筹款,如果在同一期间进行的 话,就可能受到一些影响。这种局部利益与全局

381

利益产生暂时的矛盾时,局部利益一般上应服从 于全局的利益。但如果个别学校由于处在全面筹 款的非常时期,如兴建新校舍等,则偏重局部的 利益也是必然和可以谅解的。可见个别独中筹款 与筹募全国独中发展基金,虽有局部与全局,本 位与整体的差异,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

■筹款运动应全面深人展开

独中发展基金募捐运动,除了筹款之外 ,更应该是一项群众性的宣传运动。我们应该通 过各种筹款方式,把独中的问题、处境、成绩带 给各阶层人士,激起他们关心独中,维护华教的 热忱。我们也应该通过筹款运动,加强与扩大我

们的组织。

从雪、隆各阶层社会人士这几个月的反应看 来,情况十分热烈,有许多还是自发自动地接触 我们,并献议各种筹款方式。我们必须动员与组 织更多人手以应付筹募基金运动的要求,并且希 望通过较持续、全面的募捐运动,加强与扩大我 们的组织。

到目前为止,募捐运动还是以雪、隆地区为 主,为了确保筹款目标能够达致,各州应及时组 织州筹募独中发展基金委员会,负起策划和推动 本州的募捐工作。这是我们行动和工作的时候了 ,希望各州董联会、教师会、校友会及其他华团 组织积极地配合这项意义重大的全国性运动!

1984 -11-25 亞羅士打 蘇天明講詞 垂總各州屬含第23次聯席會誘

華小正逐步變質中

國家敎育政策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從小學到大學,以國 語作爲敎學媒介的單元語文政策;而1961年敎育法令第 21條(2)授權敎育部長隨時把國民型中學改爲國民小學…

我们再度会聚在一起,不外是为了民族教育 的生存和发展寻找碳。

首相拿督士里马哈迪医生于本月十九日在瓜 拉丁加奴主持第二届全国华、印文小学团结杯国 语演讲决赛颁奖礼上重申:“基于国民型小学是 大马教育制度的一环,这足以证明我国作为多元 种族的国家,人民的母语地位已获得承认。"

我们感激首相提出国民型小学作为大马教育 制度的一环的事实来重申承认人民的母语地位, 不过,我们仍然要提出以下的事实来说明华人社 会对母语教育前途的隐忧並不是没有根据的:

■华小变质危机四伏

㈠国家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小学到大

学,以国语作为教学媒介的单元语文政策,而 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则授权教育部 长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把国民型小学改为国民 小学。上述单元语文政策的最终目标及有关的 教育法令条文的存在已经清楚表明国民型小学 的存在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如果首相的重申承 认不是-种权宜性的说法,那么,对国家教育 政策的最终目标作适当的调整,及删除一九六 一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是完全必要的,国阵 政府如果能够俯顾华人社会的一致愿望,扫除 华人社会对母语教育前途的隐忧,对国民团结 将奠下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石。

仁成们认为家长为子女选择教育媒介的权力,及 各民族保存与发展本民族的语文、教育与文化 的权力,是不容侵犯的基本人权和民族自决权

382

。如果不首先承认各族家长拥有上述权力,那 么,不论如何强调国语作为团结各民族人民的 工具都将是徒劳的,因为支持国语的代价必须 是牺牲母语教育的话,这种代价是任何民族所 不愿意付出的。相反的,如果母语教育的生存 和发展不受到人为的压制,那么,学习国语的 热忱和决心将会更高更大,目前华小对学习国 语的重视和已经取得的成绩足以证明这一点。

B年来,当局对华小的一些政策,使人不得不 联想到华小可能即将变质的问题,例如:

(1岸小师资受训的资格之一是国语优等;

(2哗文师资以国语作为训练媒介,而华文组华文 的上课数比其他组的语文科都来得少;

(3山、学三M制实施时,课程中心竟提供马来文的 教材给华小教师,而歌曲最初也是以马来歌为 主;

(,1南迹象说明当局正企图逐步以马来文取代华文 作为华小的行政语文;

(5)直辖区教育局最近曾经以实行官方语文政策作 为藉口,企图改变华小的集会用语;

⑹彭亨州教育局曾规定华小校歌、校徽必须使用 马来语文;

(7华文师资严重缺乏;

(8律小的増建时常受到人为的阻扰,而扩建亦未 能得到政府一元对一元的津贴。

㈣触立前,巫文小学只停留在小学五年级的阶段 ,今天它已发展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 相反的,华教则从完整的体系,变为仅有小学 还保留在国家教育体系内,而且还不断受到侵 蚀及威胁,有关方面甚至还提出家长送子女进 入国民型小学是种族两极化的根源,大有欲拔 之而后快之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说各 族人民母语的地位已经获得承认呢?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坚决重申华小的教学、 教材、考试、行政及集会媒介必须是华文华语, 以确保华小不变质。此外,政府应在各方面一视 同仁地对待各源流小学,而最重要的,政府应俯 顺华社的一致愿望和要求,删除1 9 6 1年教育 法令第2 1条(2),以消除华社对华小前途的隐忧 ,促进国民团结。

针对到达1 9 9。年,我国将缺乏2 6, 0

00名小学教师的严重问题,教育部长采取了以 下步骤,即:

由明年起,师训学浣的录取学员增加5 0 %;

☆在1 9 8 6年増设4间师训学院;

在师训学院实行正月份及七月份的学年 体制(sistem semester )。

对此,我们表示欢也我们集望敎育部长能 公布详情,说明师资短缺问题如何到了 1992 年就能获得解决。此外,我们更希望了解华小师 资缺乏的严重程度,及教育部加以克服的具体方 案和数据。

我们必须重申,华小的师资应以华文华语作 为主要训练媒介。非语文科教师的受训资格,马 来文必须优等的条件应予放松。此外,当局亦应 考虑录取独中毕业生,以确保华小师资有充分的 来源。

■80年代是独中的发展期

在独中方面,经过6 0年代的衰微倒退,7 0年代的奋起复兴,到了 8 0年代已经进入一个 稳健发展的阶段,全国6 0间独中,人数由6 0 年代的不足2 0, 0 0 0人増加到目前的近5 0 ,0 0 0人,在师资、设备、学生素质和学术水 准,升学和出路等方面都在不断改善,出现了一 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目前,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正继续致 力于:

O统一全国独中的办学方针

O举办独中统一考试

O编纂及修订独中统一课本

,开展师资教育计划

O颁发奖贷学金

,提供升学辅导

。收集教育资料

0出版辅助读物

O主办各类研讨会,及

O筹划兴建行政楼

由于华教受到当局的歧视,独中未获政府分 分的津贴,上述各项活动,都需要大笔款项来加 以支持。

383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独中发展的经济问题, 我们即将在全国范围广泛地开展I征求全国华文 独中发展基金常年贅助人」运动。賛助人将分为 个入与团体两类,个人每年至少捐献5 0元,团 体则为1 0 0元,多恵益善。

我们吁请所有能够坐言起行的热心华教人士 ,不论是个人、商业机构或社团,都应自动自发 地成为全国华文超中发展基金常年赞助人,.为独 中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註:師訓學院各組語文科每周敎學時間(時)

组别 弟一学年 弟二学年 弟三学年 总计

马来文组 6 6 6 1 8

英文组 5 5 6 1 6

华文组 3 3 4 1 0

1985 -3-17 馬六甲

林晃昇講詞

並總各州屬舍第24次聯席舍諳

把吉蘭丹中華獨中救起來

華文獨中的興衰,痍學方針是決定性的因素。丹中華 獨中失敗的經驗,及北馬一些獨中陷入困境都從反面証明 了這一點。而南馬、中馬及北馬許多獨中,因爲遵循董敎 總獨中工委會的辦學方針而欣欣向榮。

各位同道,首先让我恭祝各位新春进步! 今天,我想先从吉兰丹州中华独中的复兴运 动,来看一看全国独中运动的一些问题。然后, 对统考媒介语问题作一些澄清。

■吉兰丹中华独中复兴运动

丹中华独中自1962年中改制之后,由于采 取了招收国中落第生的办学方针,结果经过2 0 年的惨淡经营,虽经各种尝试,包括办夜学班和 商科班等,都无法克服学生来源的困难,终 于在1984年停办,甚至还无可奈何地准备加

以关闭。1 985年1月1 8日中华独中赞助人大 会作出了果敢的决定,通过成立“丹中华独中复 兴委员会”,并委任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为 复兴委员会顾问,准备遵循独中建议书的办学方 针与路线,开展复兴运动。

这次复兴运动采取了扩大组织,广邀社团及 热心华教人士参与复兴工作的正确做法,其中尤 以推选各华小校长加入招生及宣传组,更为明智。 该组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完成了访问中马各独 中及召集学生家长座谈会的工作,表现了它的积 极性与效率,值得表扬。

而巴生中华独中,由于本身有过由2名学生,

384

复兴到今天拥有500多名学生的初具规模,颇 上轨道的学校的经验,这次、在支援丹中华独中复 兴的工作上,无条件地准备蓑受丹中华独中复兴 的第一甚至第二、三批学生作为该校寄宿生,直 到丹中华独中的校舍有了着落,才送回丹H'Lhi臬 这种落实''全国独中是一家"的行动值得大家学 习。

以目前的形势和发展看来,丹中华独中的复 兴运动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始。既然大家都具有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它是一定会成 功的!

丹中华独中的停办与复兴运动,说明了: ⑴华文独中的兴衰,办学方针是决定性的因素。

丹中华独中的失败经验,及北马一些独中陷入 困境的经验都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南 马、中马及北马许多独中,因为遵循耄敎总独 中工委会的办学方针而欣欣向荣,则是正面的 经验。有了正、反两面的经验,全国华文独中 统一办学方针的时机已经越来越成熟。对办学 方针仍然把持不定的独中董事部,应善于总结 上述正、反两面的经验,对办学方针作出明确 的决定。

⑵办学方针确定了,人的因素变成最为主要。董 事、教师、家长等如果充满干劲,积极有为, 那么,有关学校,不论大小,通常都充满生气, 不断发展;相反的,停滞或倒退的学校,它的 萤事、教师、家长一般上也会显得松懈散漫, 甚至死气沉沉。

(3)由于办学方针与人的因素,加上各地区的一些 特点,各华文独中的发展遂出现了不平衡的现 象。有签于此,各独中应互相访问、交流、相 互学习、支援,真正做到“全国独中是一家", 争取全国华文独中更全面、平衡地发展。

⑷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不是一个权力机构,对 各校没有约束的力量。因此,各地办学者更应 该谦虚谨慎,善于总结、检讨,才能做到取人 之长补己之短,不负社会对我们的信任与寄望, 把华校办好。无可否认,办学是要因时、因地 制宜,但是一些基本的原则,尤其是经全国各 独中的正、反实践经验所证明了的还是不应乖 离。

鉴于1984年3月1 1日及1 0月2 1日董 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曾建议高中统考各非语文科

应逐步废除英文试卷,以达到各科统一为华文出 题、华文作答之目标。

■关于统考媒介语问题

今年1月13日统考委员会朝分析各校学生选 用媒介语文之统计资料之后,作出以下的具体建 议:

(1)自1 98 6年(第1 2届)起,高中统考历史科 及沙巴初中统考历史科废除英文试卷,统一以 华文出题,华文作答。

⑵自1 987年(第1 3届)起,高中统考地理科 及沙巴初中统考地理科废除英文试卷,统一以 华文出题,华文作答。

(3其余各科(高中普通数学,高级数学,生物, 化学,物理,商业概论,簿记及沙巴州初中数 学,科学)将于19 88年(第1 4届)起,统 一以华文出题,华文作答。

考试委员会的上述建议,是基于:

(1)作为华文独中,非语文科以母语作为课本、敎 学,以及考试语文是最直接、有效的。

⑵我们已经编汇及出版了独中华文统一课本,而 且大多数学校已经加以采用。

(3)高中历史科只有2%即3 4名考生选用英文 作答。初中历史科则只有2%即1 5名选用 英文作答。地理科选用英文作答者,高中统考 方面,沙巴州有11-5%,其余各州0・7%, 初中统考方面,沙巴州有10-3% ,其余各州 则统一为华文作答。其他非语文科(簿记斜) 以英文作答的考生除沙巴州比较多外,其他州 只占全部考生的11% — 34%,而且有逐年减 少的趋势。

⑷即使有些学校,由于特殊的原因(如理科班出 国率很高),觉得有需要继续釆用英文本,相 信只要做适当的安排与调整(如兼用华文本), 用华文作答也应不成问题,因为他们毕竟是华 校生,而多数老师也是用华文讲课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了解各校可能面对的困难。为了更充分的讨论与 更圆满的解决有关问题,我们准备邀请各校校长 出席今年6月独中工委会扩大会议,到时希望各 校校长提出宝贵的意见O

385

386

■ 董总历年重要文告/声明选( 1966 -1985 )

"垂总历年重要文告/声明选(1 966-1 985 )'‘收录三十九篇重 要文告/声明,并分为三大荀分:即①有关小学教育方面(2 1篇),② 有关中学教育方面(7篇),③其他重大社会课题(1 1篇)。

387

(S3片/韻總資料室)

■ 華小問題層出不窮,隨時需要華社予以照顧°

388

①有关小学教育方面

华校应维持上课六天制

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马来亚联合 邦华校萤事联合会总会,为学校每周上课五天制 事联合发表声明:

最近报章所载,教育部长因仄佐哈励于五月 廿四日在吉隆坡阿南莎学校,举行恳亲会上,宣 布教育部将于七月一日开始实施上课五日制,统一 马来亚国民及国民型学校的周假,同时规定星期 六为“共同假期",随后教育部负责人发表谈话, 谓此并非强迫性质,华校仍可自由安排上课,但 在六月一日教长又加以澄清,强调国民型学校, 每周上课五天,是强迫性者,所有受政府资助各 源流语文学校,必须遵守,至于私人学校,则属 例外,若华校在星期六上课,对华校教师是不公 平的。吾人拜读教长的一再声明,似乎此项措施, 势在必行,因此问题,关系到华校行政的处理, 学生成绩的优劣,与儿童身心的健康,社会风化 的影响,爰特联合发表声明如下:

查每周上课五天制,早在三年前政府曾有通 告征询各校意见,而华校当局皆不予赞同,华校 教总更为此事开会研讨,佥认五天制为囱囹吞枣, 利少弊多,为维持华校优良的传统,及使学校办 理得以完善起见,曾列举理由,呈教育部长考虑。 而今事隔三年,政府又提出此项问题,而且声明 是强制性措施者,若真的成为事实,吾人殊感到

莫大的遗憾:盖此并非教育制度的急切之举,也 不是一种明智的措施,我们华校维持上课六天制, 有如下的理由:

(一)际此太空时代,科学进步,日新月异,本邦 建国伊始,在在需才,迎头赶上,经嫌太迟,华 校鼓励学生勤勉学习的制度,及一般教师为教育 服务的精神,是应该受到重视的。

㈡华校学生须学习三种语文,且为必修科, 其功课比英巫校的学生繁重得多,如果六天的功 课,要在五天授完,无异図囹吞枣,难以消化, 必将加重学生的精神负担,而影响儿童身心的健 康,及打击学生学习的精神。

㈢战后各民族学校学生,均急遽増加,华校 更其可观,各校原有教室不够分配,而政府又不 能协助华校建校,为使儿童有机会进学,大部分 学校均将原有教室,分为上下午班上课,以资容 纳,如实施五日制,虽上课时间符合政府规定, 但学生是否能够全部接受呢?这好象医生给病人 吃药一样,每天每次应有其一定的分量,却不能 把它一口气吃完。其次学生须提早上学,延迟回 家,不但在交通来住上有问题,且令学校当局在 处理行政上也会发生种种麻规

㈣哗校上课六天制,是一贯来的传统良规, 沿习已久,并无破耗 先进国家如英,美,法,

389

德,苏和日本,都每周上课六天或五天半,吾人 迎头赶上,恐有未逮,兄且华校学生的家境,大 都是贫穷阶级,家长须出外做工,始能维持家 计,实无法督导其子弟的课业,孩子多在学校上 课一天,总比在家闲散或在外游荡好得多,若强 迫实施五日制,无疑是给懒惰的学生带来一种鼓 励。

°㈤实施五日制,吾人实在看不出它的特殊好 处,相反的,坏处可能随时发生。其最主要的原 因,是有关学习的风范和品格的养成。华人家长 送子女进学,总希望有所造就,认为"业精于勤 而荒于嬉"凫一句至理名言,历史告诉我们,世 界上所有事业成功的人们,那i不是在争取时 冋,焚商继畧,孜孜不倦,勤奋上进的呢!

自本邦实施自动升级制度后,不但学生程度 的低落,令人不敢置信,更且因匸股考试落第的

学生,因无学校可进,又无适当职业可就,游手 好闲,彷徨歧路,甚至流落街头,沦为"阿飞"。 吾人披阅报章,奸淫掳掠的新闻,几乎无日无之, 这社会风化恶劣的形成,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教 育,但教育不能导致良好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 的事实。吾人检讨过去,策励将来,为提高学生 品学的素质,为养成社会风气的淳良,为造就国 家有用的人材,不但要严格训练一殁青年学子, 而且教师们更要负起这神圣的使命,督导学生们 加紧学习,求取进步。教育部长拟实施上课五天 制,以教育的立场言,实在弊多而利少,以本邦 的环境言,华校的六天制,从事培育人材,安定 社会,确为当务之急,为什么一定要硬性规定把 它缩短呢?所以,吾人恳请教育部长,再三考虑, 还是通融华校可以自由安排上课时间吧。

一九六六年六月十日

上课六天制有百利而无一害

关于上课五日制事,马来亚华校重总及教总 曽于六月十六日,列拳各项理由,联名呈请教育 部长予以同情考虑,通融华校自由安排上课时间, 同时,并针对此项措施,在华文报章发表联合声 明,吁请华校当局,在董总教总向政府交涉期间, 吾人应顾全大局,步驟一致,万勿我行我素,随 便更改。现本联会经于六月廿七日接得教育部长 复函,而教育部亦于六月廿三日发表声明,除规 定所有政府教育机构及各种媒介语全部津贴学校 之周末假日外,而国民型华文小学,仍可照六天 上课,吾人对教育部长作此明智决策,接受民意, 从善如流,殊感欣慰,惟将国民型华文中学,亦一 并被视为国民型英文中学,而同样实施上课五日 制,实属多此一举。翔本联会在上次发表之声明 中,曾一再强调,对鼓励青年学生之学习精神, 对转移社会风化的优良影响,华校上课六天制, 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什么一定要作硬性 规定呢!本联会对上课五日制事,经竭尽棉力向 政府交涉4只盼贤明的政府当局,体察其中利弊,

择其善者而行之,今国民型华文小学可以照旧, 而国民型华文中学则强制执行,吾人实不明政府 何以厚此而薄彼,若以功课言,国民型华文中学 与小学,一样是读三种语文,课业同校繁重,若 以社会风气言,中学生的行动,乃是直接影响社 会者,此等青年,岂容让其投闲置散,蹉陀岁月, 而误入歧途,扰乱社会,所以本联会有鉴于此, 当据理再向政府进行交涉,而得到合理解决为止。

目前,国民型华文小学,可以照旧上课六天, 相信热心维护华教的人士,枫优良的华校传统, 必然乐予支持。际兹华文教育之危机,一夭比一 天严重,华校学生程度的低落,一年不如一年的现阶 段,为发挥教育的伟大功能,为养成社会风化淳 朴,进而为国家造就有用的人材,而负起国民建 国责任,吾人应坚定立场,勤奋工作,使华校日 趋进步,华教更加发扬,以事实的表现,来证明 吾人对上课六天制观点的正确,特此再作此联合 声明。

一九六六年七月三日

390

不谙华文校长如何主持华校?


毗功州教育局于本月十六日委派一名不愼华 文不谙华语之人士出任怡保巴占新村华文小学校 长。经过该校萤事会提出抗议后,尚不收回成命, 诚属不可思议者!本总会对此深表遗憾,即向教 育部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饬令局长撤回任命,并 予处分以儆效尤。因为局长已经公开违背部长之 意旨,且蔑视董事会之公意,蔑视民族教育,与

国家利益背道而驰!

本总会对该校並事会迅速作出反应,确保华 校本质,忠于职守之精神,致以崇高之敬意。希 望所有华校遊事会及有关人士当遇到当局有对华 校不利之措施时,立刻采取有效步骤,以捍卫民 族教育。

(一九七三年六月卅日)

<反对“新的学校不会有董事部”

针对“新的学校不会有董事部"事,楚总于十月廿七日举行记者招待 会发表书面声明全文。

根据一九七七年十月廿五日报载:“副总理兼教育部长拿督士里马哈迪 医生今日在国会回答林吉详询问时说,所有新的学校,都不会有黄事部,而 由财政委员会取代。虽然,于一九七二年当总理拿督胡先翁担任教育部长时, 曾同意不撤消重事部。但是,皐督胡先翁当时并没有保证,这项条例不可以 修改。因此今后新成立的学校,不再有茧事部的存在,包括国民型华徳内

全国董总针对上述的谈话,特此发表声明。

第一,我们要请问,副总理兼教育部长拿督士里马哈迪,究竟根据教育 法令何章何节何条文,宣布所有新学校,可以不要有董事部,而由财政委员 会所取代?

我们翻查教育法令,发现第2 7条(a观定:每一间小学都须有一个“管 理工具”来组成一个董事会,以管理学校。第2 9条规定:每一间学校必须 由“管理工具,,管理。而这种“管理工具”或适事部,只有在政府根据2 6 A取消董事部之后,才停止生效。

我们又发现第4 4条规定:每一间学校必须注册。第4 5条规定,注册 官必须保存注册簿,登记校名校址,以及该校萤事部及教师详情等。第4 6 条1)规定:一间学検申请注册时,必须由那些申请作为歪事的人士负责申请。 第4 7条规定:除非这些申请注册人士已委任一人为董事长,并且附上委任 证书,否则学校就不可以注册。

因此,根据教育法令,申请注册新的学校,就必须先有一个鱼事部,并 委出董事长,才可以申请。重事部的成立是创立新学校的先决条件!

关于童事的注册,第5 9条规定,每一个做董事的人士必须注册。第62 条规定,注册官只可在下列情况下拒绝一个董事的注册:即

旧跋人曾犯罪坐监等。

(b)该人曾被注册为董事,但其后被注册官取消注册。

(c注册官认为如果该人被注册,将会违害国家,公共或学生利益。

(d駭人在申请书内虚报。

391

因此,在没有触犯上述各情况时,注册官务须予以注册.

我们翻查整本教育法令后.发现并没有任何条文,授权教育部长在新校 创办时,可以由财政委员会来取代董事部,因此,教育部长在国会中的那段 说话是没有法律根据的!

第二,一九七二年当总理拿督胡先翁担任教育部长时,曾同意不撤消董 事部,并保证新设立的"董事部''和旧“董事部'‘只是名称不同,本质不变, 正如脱去“红帽''换上''绿帽”而已。我们请问,拿督胡先翁的话言犹在耳, 难道现在就此烟消云散吗?

第三,我们呼吁所有华裔国会议员,在国会中据理力争,仗义执言,不 要在此关键性的问题上,噤若寒蝉,辜负人民的委托。

全国华校董总印发 一九七七年十月廿八日

反对华小集会应用国语进行

马来西亚华校遒事联合会总会及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针对联邦直辖区 教育局长训令中小学所举行的一切集会例如周会、结业典礼及运动会等都必 须以马来西亚语进行事件,在1 9 8 4年1 1月3日发表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㈠ 联邦直辖区教育局长Datuk Mohd Hussein B. Ahmad 于今年十月初

发出的行政通告(JPWP20/84)(A)项训令中,指示联邦直辖区所有中、 小学所举行的一切集会,例如周会、结业典礼及运动会等都必须以马来 西亚语进行。

㈡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鏤总代表林晃昇、陆庭谕等人向联邦直辖区教育 局就有关事件提出抗议。副教育局长En. Hj . Zainal Abidin B .

Bahaudin在接见代表团时澄清有关训令与国民型华小和印小完全无关, 并答应另发通告给校长说明此事。

㈢ 一九八四年十月廿七日联邦直辖区教育局长发出行政通告(JPWP21/84) 作出以下两项补充:

(1) 学校的一切正式集会,例如周会、结业典礼等必须使用马来西亚语, 如果校长要继续以学校媒介语发言,他可以要求大会准许他这么做, 但条件是他大部分的发言必须是使用马来西亚语。校长是教育部在学 校的代表,所以必须实行国家官方语文的政策;

(2) 学校董事及家教协会的主席及其他非教师的成员可以在取得大会的准 许后以学校媒介语发言。

㈣从上述两项补充证明,联邦教育局长不但训令校长必须在学校的正式集 会以马来西亚语发言,而且进一步把教师也包括进去,真是变本加厉, 把各族人民自由使用本身语文的宪制权利踩在脚下,对此,我们提出最 强烈的谴责和抗议!

㈤ 我们吁请在问题获得合理解决之前,各校萤事会、家教协会、校友会必

392

须坚决确保学校的一切集会以华语进行,以免华小变质。我们坚决重申, 国民型华文小学的教学、教材、考试及行政媒介必须是华文华语,而淡 米尔文小学的教学、教材、考试及行政媒介则必须是淡米尔文淡米尔语, 这是天经地义的,是丝臺不可妥协的。

貝我们也促请全国华团、政党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共同捍卫华校及华裔 社会自由学习和应用自己母语的宪法权利。

(七)兹订于一九A四年十一月八日(星期四)晚上八时正,假雪兰莪中华大 会堂楼上董总会议室,针对联邦直辖市教育局长的上述企图变质华小的 不合理训令,召开雪隆华小董事会、家教协会与校友会三大机构联席抗 议大会,并商讨对策,我们吁请雪隆各华小三大机构,届时一定要派代 表出席。

马来西亚华校並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昇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副主席:陆庭谕

<华小集会用语可用华语-1

一九A四年十一月十二日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及马来西亚华校教师 会总会针对马来西亚教育总监旦士里傘督哈芝慕勒有关国民型华、印小学集 会用语的新通告发表联合声明如下:

(一)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日马来西亚教育总监旦士里拿督哈芝慕勒针对联邦 直辖区行政通告编号JPWP20/84 (A)项及JPWP21/84发出编号为 KPP/157/G的新通告,它的主要内容有:

(!) JPWP21/84通告的目的并不在于限制国民型华、印小学里华文与印 文媒介语的使用或者国民学校母语的学习,相反的是为了鼓励马来西 亚语文的学习;

(2)总监劝告国民型华、印小学在官方集会,如有貴宾和政府官员受邀出 席的结业典礼、始业式及运动会,尽量使用马来西亚语;

(3戚上述官方集会里,如果校长不能流利地使用马来西亚语,他可以在 以学校媒介语发言之前以马来西亚语致欢迎词,同时以马来西亚语结 束发言;

(4) 这项指令只适用于上述目的,并不涉及其他在校内举行的一般集会和 仪式;

(5) 国民型华、印小学对JPWP21/84及JPWP20/84通告(A)项的执行, 乃根据上述指示行事C

㈡经过详细研究后,我们认为:

(1)当局虽然以JPWP20/84及JPWP21/84两项通告除发给国民型小学 之外,也发给国民小学为理由,拒绝将它们收回;但对国民型华、印 小学而言,JPWP2O/84(A)项及JPWP21/84实际上已为教育总监的 新通告所取代,不再适用于国民型华、印小学;

393

(2服据教育总监的新通告国民型华、印小学的集会用语将可保持现状, 即:

(a用■贵宾和政府官员受邀出席的集会,除了校长在开场白与结束语需 要使用马来西亚语,以示尊重之外,可以使用学校媒介语发言;

(b)在校内举行的一般集会和仪式上,可以照旧使用学校媒介语。 对此,教育总监在与董教总代表会谈时还证实:

(i)学校的一般集会是课程的组成部分;

Q撇长是公务员,不是教育部的代表。

㈢ 通告仍将有贵宾和政府官员出席的集会如结业典礼、始业式及运动会等 列为''官方集会",说明当局可能并未放弃在适当的时机继续以实施官 方语文政策作为侵蚀国民型小学集会用语的理由。对此,我们要严正重 申:国民型小学的教学、教材、考试、行政及集会媒介,必须是有关学 校的教学媒介语,这点是无可妥协的。

㈣)副教育部长余汀巴杜卡周宝琼对董、教总代表指出,有关问题并不涉及 教育部政策的改变,只是执行止的行政偏差。我们认为,一个小小的教 育局长,在执行上乖离了教育部的政策之后,还处处表现其傲慢、专横 与颇固不化的态度,引起华人社会的公愤。教育部如果不立即采取纪律 行动加以制裁,实难以显示出向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㈤ 我们对教总副主席陆庭谕老师的静坐抗议,雪隆各华小三机构踊跃出席 十一月八日假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举行的抗议大会,直辖区4 0间华小一 致响应集体联合向教育部长提呈反对JPWP20/84 (A)项及JPIJP21/84 通告的备忘录,各有关校长的充分合作,以雪州大会堂为首的各华团领 导机构及其他各州华团与文教团体的支持,马华公会、民政党、民主行 动党、社会民主党等的支持,特别是周宝琼副部长公开宣布与董教总采 取一致的立场,民政党总秘书郭洙镇律师及中央教育局主任许子根博士 的积极协助争取,社会民主党总秘书范俊登伴同陆老师静坐抗议,以及 其他一切支持此项维护华小不被变质运动的团体和个人,谨此表示最高 的敬意和谢意,并希望这种不分党派的团结精神能在往后继续争取删除 19 6 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及其他民族权益的斗争中发扬光大。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总务:苏天明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副主席:陆庭谕

?領谓“新校徽校歌须马来西亚化

华校重总主席林晃昇先生针对学校新校繳校歌须马来西亚化问题,

23 — 1 — 1 985发表声明全文如下:

副教育部长拿汀巴杜卡周宝琼于一月廿二日针对尚未有校微和校歌之学 校,作出以下指示:

394

(a校微:

(1)所有校徽必须马来西亚化;

(2胶徽中最好能标示出学校的目标或教育的主题。

(b胶歌:

(1) 所有校歌必须马来西亚化;

(2) 校歌之中最好能根据国家原则表明学校的目标或教育的主题;

(3淌若有关学校想要拥有学校的校徽及校歌,必须要先经过学校注冊 局之核准。

对这项新指示,我们认为:

(一胶徽、校歌必须马来西亚化,到底“马来西亚化''的定义是什么呢? 是不是包括必须用马来文,不许用华、印文呢?不久前发生在彭亨州 的校德;校歌事件,使我们不得不提出上述疑问。

㈡如果旧的校徽、校歌可以保持华、印文,而新校徽、校歌则不能,这 意味着什么呢?

㈢新校徹校歌必须经过学校注册局之核准,是不是要通过行政权力来 达致“马来西亚化''的目的?

我们希望周宝琼副教育部长尽速针对以上问题作出澄淸。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主席:林晃异

{西马华小缺乏

恕-____

千名合格教师》

西马华校临时教师总会,定于本月十七日(星期六)上午十时假吉隆坡 苏丹街雪兰莪嘉应会馆举行特别大会,共商突破困境的大计。

据报载,正副教育部长、马华总会长拿督李三春、马青总团长金督李金 狮、马华妇女组主席周宝琼女士、雪州马华联委会教育小组主任施敦和校长 以及全国校长职工会主席钟润光校长也会出席此大会。

华校董教总向来关注华小缺少合格教师的问题,连年累月,函牍交加, 甚至与临教共同谒见有关当局,都不能圆满解决,深以为忧。对于临教的处 境深表同情。彼等任劳任怨,担任合格教师之任务而不获录取受训的机会, 职位不定,受训无期,年华逝水,情何以堪?华校萤教总屡屡向当局呼吁, 希望当局接纳临总的要求,重开假期师训班,录取彼等给予受训的机会,配 以师训学院每年录取五百名学员受训,双管齐下,当可彻底解决华小师资荒 的问题。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根据临总统计,西马半岛近千冋华小,却有一千多名临时教师,平均每 校欠缺一至两名教师,可见问题严重。反观国民小学,不但教师无缺,且有 过剩,情况截然不同,耐人寻味!

又据吉隆坡直辖区华文小学的近况,四十一间华小,却有将近五十个空 额待填补,也请不到代课教师,黄教总去函教育当局请求解决难题,虽已多 日,尚无佳音。

至于为华小训练师资的问题,既是为华小训练师资,当以华语华文为主 要训练及考试媒介(语文科除外)方是名正言顺。以目前的制度,却是以马

395

来西亚语文为主要教学及考试媒介。华文组加一本华文,即成为华小的师资, 这是不合逻辑的。希望当局纠正这种不合理的制度。

最后,华校重教总呼吁所有临时教师,出席十七日的临教特别大会,表 达切身的问题,共同维护华教。

19 8 1年1 0月1 5日

曰华小教师缺乏危害华教发展

华校苦教总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四日针对华小缺乏 教师事发表文告如下:

近年来,在每学年,甚至每学期开学,华小 发生教师短缺,已经成为惯常的现象,屡经要求 改善,不但不得要领,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今 年开学,单单雪隆华小就缺少教师近七十名。

由于学生人数的増加及三M制的全面实施, 华小会出现严重教师短缺,早可预料,我们也曾 就有关问题再三提醒教育部,可是,副教育部长 陈忠鸿医生却一再表示不成问题。

我们完全同意马青总团长拿督李金狮的看法, 即:''教师缺少问题如果发生在一两间学校,则 情有可原,但今天的事实是,在联邦直辖区几乎 每间学校都出现教师缺乏现象,这是极其严重的 问题,它将危害华教的发展。"

我们也注意到在华小教师缺乏的情况下,教 育部把国民学校的过剩教师调到华小教导图工与 体育课。教育部必须保证这些国民学校教师是懂 得华语华文的,否则必将导致华小逐步变质。这 样的安排,华小董事部绝不能接受。

教育部,特别是陈忠鸿医生对上述两个问题 确实应该给华校与华人社会一个满意的解决。此 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解决教师缺 乏问题,并保证有关问题不再重演。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总务:苏天明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副主席:陆庭谕

当局应负起华小师资荒责任

华文小学华文师资之短缺,已越来越严重,自今年七月一日开始,华小 已在闹师资荒,单就直辖市四十间华小,就缺少19位华文教师。有关校长 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时进出教育局,有关当局因为没有教师可派,连临教 也派不出,只好嘱咐校长自行寻找,校长为了学生学业,到处奔波,几乎逢 人便问,间或找到二 二位,但大部分都不得要领,因此空缺迟迟无法填补。

根据教育部的条例,持有SPM文凭者,要有国语优等,国语口试及格, 华文优等以及其他任何一科优等始合当任临教的条件,但是在这个时候,那 里还有此等人材待聘,升学的升学,工作的工作,早已各奔前程了,何况临 教的待遇又是那么菲薄,条件又是那么苛刻(如在第三学期开始担任临教, 其薪金算至学期的最后一夭,年底假期不能享有薪金)。

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与校长职工会曾数度谒见有关当局或副教育部长陈 忠鸿医生,但至今似乎都尚无解决的办法。

根据直辖市教育局的口头通知,由于许久都找不到符合上述条件的临教, 目前国语一科,可以放宽即及格亦可不必优等,这是权宜之计。不过,即使

396

放宽笔试国语,在此时此地亦不能找到符合其他条件者。有些是国语口试不 及格,有些是华文没有优等。看情形,这师资荒的大问题,好象近于束手无 策。

教师的资格要符合条件,甚至要提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大家所 期望的。但是当找不到所需的人材时,是否就一成不变地让教室空着没有教 师?虽然可安排代课,但是各人的工作,已是那么繁重,又能代替多少呢? 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一冋学校缺少几位老师,那又怎样安排呢

每年所需的教师人数,教育部有关部门应有统计,如有妥善之安排,当 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师资荒。为学生学业前途计,有关当局应亡羊补牢,寻求 紧急措施,负起应负的责任,尽早解决华小的师资问题。

萤总主席:林晃异 教总副主席:陆庭谕

1983年9月30日

检定考试应考华文

马来亚联合邦华校董总与教总,针对政府在 明年度实施小学五年级检定考试,联合发表书面 声明如下:

披阅报载,教育部长因仄佐哈里于八月十五 日在怡保全国教育局长联席会议上宣布:“本邦 各小学,由明年底开始实施五年级检定考试,考 试科目仅有国语、英语、数学和科学四科,其考 试之目的,纯为测验学童之学业,而非作为升学 之标准,这可使各校对学生的缺点,有机会加以 补救;且可使教育部对未达期望的学校,采以适 当的步骤"。教长的此段声明,如站在教育改进 的立场来说,是无可非议的,但如站在教育效能 的立场来说,则大有商榷的余地了。

教育是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基础的, 吾人欲求教育之功效,当然要以治本为目标;头 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办法,只能收效于一时, 却不能根除病源于永远。目前本邦各民族学生程 度的低落,其症结所在,便是在自动升级制度的 实施,重总教总曾再三请求政府废除此项制度, 或延长小学肄业时间为一年或二年,但此种为国 培材的意念,及为造就下一代的苦心,始终不为 政府所接受,现在为挽救实施自动升级制度所受 的损失,欲乞灵于会考及检定的方式,来提高学 生的程度,的确是轻重倒置,舍本逐末了。

吾人对于政府举行的各项教育考试,始终乐 于参加,惟有关不合理的制度,吾人基于公民及

家长的权利,当然也要加以反对,泉前几年的小 学升中学试,虽然有考国语、华语、英文.算术、 史地、科学、智惹测验等科,但分数的计算,只 以国语一科及格与否为标准,而不平均计算,这 实在大失考试的意义了,董总教总亦曾为此事向 教育当局削切陈词,幸政府从善如流,予以取消, 而今又欲以小学检定考试,不考华文,这实在使 兴学育才的华校鱼事,培育后进的华校教师,以 及所有爱护华文教育的热心人士太难堪了 !

如所周知,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育,如欲举 行考试,没有不重视教学媒介语的,同时,世界 上的教育家,也一致公认儿童应实施母语的教育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本邦华文小学,每周上课 时间,平均为一千四百五十分钟,而教授华文, 竟占三分之二强:学生已花去大部分时间潜修母 语教育,而无缘参加母语母文的考试,试问,这 种检定考试,是符合教育原理吗?如以目前华校 的处境,当作马来学校及英校来说,那马来学校 不考国语,英校不考英文,它们能接受吗?倘政 府真的实施检定考试划一出题的话,那更令人不 堪设想。我们华校,合格的国语教师,真如凤毛 麟角,要学生对国语科的程度与马来学校及英校 等量齐观,当然还有一段距离,而英文程度,更 为之望尘莫及,华校三年级才开始教授英文,只 读二年多的时冋,试问如何应付考试,这种考试 制度施行的结果,必然使华校大矢所望,不但散

397

响了学校的声誉,而且使T家长对华校失去信 心,更不愿将子女送进华校,目前,因为政府的 教育政策对华校不利,近几年来,华校的学生普 遍性的减少,如小学检定考试不考华文,无异是 饮鸠止渴,只有急速华文小学的关门大吉,促成 华文教育的息剧灭亡。

我们华校在本邦有悠久的历史,也是祖宗留 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凡是华人,都应该爱护、 支持。须知民族文化消灭,则华人的一切事业均 受到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先贤出钱出力,创办 华校,其最大目的,即为发扬华人文化及培育有 用人才,所谓华校,顾名思义,当然以华文为主 体,今检定考试不考华文,不但否决了华文在华 校的主要地位,而且把华校学童拒之于千里之外。 形势演变,促成学生只注意会考科目,而忽视华 文;其结果,必使华文逐渐被淘汰,而消灭于无 形,此何异吸血行动,思之令人忧惧万状!所以 吾人端诚请求政府,对检定考试科目,应重新调

整,华校必须考试华文,而计分办法,亦应该是 极公允的,极合理的。

华校为本邦教育体系之一环,本邦宪法亦明 文规定维护其发展及使用,而教长亦曾再三保证, 即使一九六七年巫文成为唯一的官方诺文,华校 仍可保持原状,以华语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及考 试媒介,绝不会改变,可见华文是被承认为必修 必考科,话犹在耳,而今又弹出不利华文的论调; 同时,政府要员,口口声声,皆说维护各民渤吠化, 但吾人总感觉,维护从未见诸事实,而排斥却接 踵而来,须知一个名符其实的民主的多元社会, 绝对不是单一的语文与文化系统,假借政治的优 势,强迫他人跟自己“同化”,应该是让所有的 民族语言和文化,自由发展,鼓励它们最后“融 化”,以至形成一个真正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多 元社会,这才是本邦治国之道,也是本邦教育的 最终目标。

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

否定叶亚来功积的历史试题不应发生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要求副教育部长陈忠鸿医生立即宣布将五年级检定 考试否定叶亚来功绩的历史试题作废并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在19 8 3 年1 1月1日发表有关声明全文如下:

针对今年五年级检定考试历史试题否定叶亚来开辟吉隆坡地位,副教育 部长陈忠鸿医生表示必须研究过该试题之后方能作出评论,我们吁请副部长 注意以下几项事实:

(一)叶亚来为吉隆坡的“开埠功臣''是国内外历史学家所公认的历史事实, 我国的教科书向来也是这样记载的,历史事实,不容窜改,也不以别 有居心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企图以拉惹阿都拉来取代叶亚来的历史 地位,藉以贬低华裔公民对开辟吉隆坡的贡献,除了将引起种族的反 感之外,是肯定要失败的;

仁卿使是基于政治因素,企图以土著主义史观出发的前文青体育部长拿 督沙末也无法否定叶亚来对吉隆坡开辟的贡献,他只能以拉惹阿都拉 为“奠基者”,叶亚来为“发展者”的薄弱理由来否定吉隆坡“开埠 功臣”叶亚来;

㈢根据历史学家邱家金敎授的意见,就算是作为“奠基者”,拉惹阿都 拉所扮演的角色都可以引起争论,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位称为拉惹 苏来曼的马来贵族;

㈣开辟吉隆坡除了叶亚来,拉惹阿都拉等统治者扮演他们的角色之外, 我们更应以人民的观点出发,肯定成千上万为开辟吉隆坡而牺牲的各 族人民,包括拉惹阿都拉手下死于疟疾的6 7名华族劳工所作出的贡

398

献。

基于上述史实,有关试题的不当及政治含义已经十分明显,陈副部长应 该立即宣布有关试题作废并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一日

不应企图改变华小教学媒介语

全国董总主席林晃昇先生针对当局考虑将华小某些科目改用大马语文授 课,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发表声明如下: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副教育部长拿督陈声新在下议院答复国阵浮罗 山背区议员三苏里的补充问题时说内阁教育委员会可能考虑把华小及淡米尔 小学中的一、两个科目的教学媒介改为国语,以提高小学生的国语程度.

这是一个对华人社会极端敏感的问题,但章督陈声新却答得轻松写意, 若无其事。改变华小非语文科的教学媒介,就是使华小变质的具体步骤,皐 督陈声新上述的言论已否定了其他马华领袖近日来再三强调的保证。我们不 禁要问这又是他再次的语无伦次,还是马华领袖存心愚弄华人社会?

这里有必要重提一下一九七五年正月马华公会教育局所提呈的"检讨马 来西亚教育制度备忘录''第二章第5 2条及5 5条的几句话,即:

(52“……使马来西亚语文成为教学媒介以教导高至初级文凭或中学三年 级的普通理科是十分恰当的。"

65)“……很明显的大马语文将构成大马教育制度的主要教学媒介语,从 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

从上面两段话看来,现在当局考虑将华小及淡米尔小学某些科目的教学 媒介改为国语,是不是接纳马华公会的有关建议的结果呢?

由于华小是华人母语教育的基础,是延续华人文化的根本环节,为华裔 公民子女提供受母语教育的机会也是宪法所赋予的权益,亦为基本人 权。因此,华小本质的任何改变是违反全体华裔公民的意愿,将引起华人社 会强烈的反对,并进而影响国家的团结.

由于事态严重,我要求马华公会会长拿督李三春毫不含糊地立即向华人 社会表明:

(一)马华公会誓言与华小共存亡,这“华小”指的是不是除语文科之外, 其他一切科目的教学媒介语都是华文华语呢?

㈡如果当局准备将华小一、两个科目的教学媒介改为国语,马华公会的 立场如何?是赞成还是反对?

㈢如果马华公会反对,而内阁却要一意孤行,马华公会是否准备坚持到 底,以实践“与华小共存亡''的诺言?

最后,我紧急呼吁一切爱护民族教育,准备为捍卫华小而斗争的全国政 党关注这件事,从政治上协助这维护宪法上基本权益的正义呼声;我也呼吁 全国重事会、教师会、家教协会、校友会、发展华小工委员以及社团、商会 乡会、各民间组织和全体有灵魂有良心的华裔同胞,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399

随时准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坚决地捍卫华文教育的根!

全国董总主席:林晃昇

3 M制企图使华小变质

:教育部长拿督苏来曼医生于一九A—年十二 月卅日在课程发展中心举行有关三M制课程纲要 的记者招待会上披露:华小只有华文与算术两科 有华文课本,其他科目的教材一概用马来西亚文编 写;而音乐课则必须教导五十巴仙马来歌曲,其 余五十巴仙是由马来歌曲誦译过来的华语歌曲, 对此,我们感到褒惊!

教学媒介语用华语,而课本与教材则是马来 文,这是非常荒谬的事,是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 所不能接受的。

教育法令规定家长的愿望应受尊重,并且有 权眷子女决定其所应接受的教育。

华文小学吸收了绝大多数的华人子女,所以, 华人家长的愿望必须受到尊重。

3W牵涉到华小,也牵涉到华人家长的愿望, 有关3抽,这实验性及具有争论性的制度, 華教总曾数次向教育部提出备忘录,并且要求政 府就此问题与华校萤教团体共同拟定其纲要。

然而,政府却漠视了这方面的恳求,我行我 素;以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华人家长的身上。

尹于政府这种态度与做法,我们深表遗憾! 并表示反对!

歪教总的备忘录曾一再声明,3M不能作为 使'‘华小变质"的一种途径,并且提出了具体的 办法。

然而,今天报载教长声明。

华小除了语文科及算术外,其余的道髏育, 人文环境,音乐图工,都用国语编写;惟华小又 用华语教学,淡米尔小学又用淡米尔语教学;我 们觉得,这种安排,会造成以下的后果:

是侵蚀华教另一项重大措施

用国语编写道德教育、人文环境、音乐图工, 但可用华语教学,是非驴非马的做法,是开了“变 质华小”的先河,是侵蚀华文教育又一项重大措 施!

3 M制应该是按我国多元种族社会的现实, 而一视同仁,按教学原理改进现有制度的缺点。 然而,3 M制的实施,却漠视华小这个客观的事 实。就算华文科,除了部分华文文学之外,其他 教材也是由国语课本翻译过来,其他非语文科, 除算术外,都用国语教材,才编译成其他语文, 这正是我们一路来所强烈反对的°

我国是多元民族的国家,在音乐课里适当教 导其他民族的歌曲,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亲善关系, 是值得鼓励的。然而,为什么在华小要规定五十 巴仙马来歌曲;而另外五十巴仙又必须是由马来 歌曲翻译遂的歌曲呢?这么一来,华小学生最 终不是连一首真正的华语歌曲都不懂得唱吗?此 外,为什么马来学童不相应的被鼓励唱华、印歌 曲呢?

为了塑造国家文化,我们赞同音乐的教材应 尽量采用具有本地色彩与风格的歌曲,同时在内 容和艺术性方面也应更加充实和有所提高;但不 是在语文上加以限制,否则就有只有马来歌曲才 是我国歌曲的沙文主义之嫌。

以上两项措施显然是变质华小的具体步骤, 完全违反华人社会的意愿,

其他如华小英文节数的不足,校长又没有自 己可以自己安排的节数,试问,到了六年级毕业 后,华小学生的英文程度,又如何和国民小学的 学生相比?又如何在中学阶段统一英文的程度?

3 M制的实施,除了以上各点之外,还牵涉 了以下几个问题:

全能师资的来源。

课本及辅助教材的安排。

班级的缩小,课室的増加。

充足时间的准备。

现在匆匆促促,草率从事,难道是负责任的 政府应持有的态度与做法吗?

恳切呼吁华团政党团结起来

400

由于事态严重,我们华校1L教总已经联合 致函教育部长,要求尽速接见我们,寻求解决的 方案。

我们在此恳切地向所有以华人为主体的政党,

文教机构和遁教团体,家教协会,华团发出紧急 呼吁,希望大家为了维护华小不被变质及民族文 化而团结起来,并且一致行动,以捍卫民族的尊 严。 8—1—1982

反对3M使华小变质

一九八二年一月廿日华校董、教总针对3 M问题的新发展向报界发表联 合文告,全文如下:

(―)支持改进现行教育的缺点

尽管3 M制在我国还是一个处在实验性的、具争论性的新概念,我们却 抱着正如首相所说的'敢于接受新事物1的精神加以接纳。至于3 M制是否 能够改进现行教育制度的缺点尚待实验结果证明。

早在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四日,我们已经在全国华校代表致教育部长的备 忘录中表明:

“对教育部在调查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之缺点后,决心推行3 M教学 计划藉以纠正这些缺点,提高全国各族学生的读、写、算三项基本技能,我 们在原则上没有异议。"

我们不但没有反对,而且在一九八一年四月七日及六月十四日,分别向 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及教育部长提呈建议书与备忘录,提出华小面对的问题和 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我们还主动要求教育部基于各源流教育的共同利 益和民主精神,邀请我们派代表有效地参与3M计划各阶段的工作,特别是 关系到华小者。可惜,我们的意见和要求,得不到任何积极的反应。

因此,任何人指责我们害怕接受改变都是毫无根据的,而以此借题发挥, 向所谓害怕改变者下逐客令,要他们“寻找其他居留的地方"(新闻部长末 哈默拉末1 6/1/8 2在怡保的讲话,参阅1 7/1/8 2马来西亚前锋 报),更是否定我们公民地位,具有高度煽动性和破坏性的马来沙文主义的 极端言论。这种言论竟然出自政府部长的口中,我们要表示最强烈的抗议。

(二)反对3M使华小変质

我们所反对的是课程纲要,教师指南及教材以马来西亚文编写,及音乐 课以马来歌为主要教材的安排,将导致华小变质。同时,英文的时间太少。

我们的恐惧是有充分根据的:

(1) 国家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小学到大学一概以马来西亚文为 主要教学媒介的教育制度。

(2) 1 9 6 1年教育法令2 1条(2)赋予教长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刻,把国民 型小学改为国民小学。

(3) 从1 9 7。年开始,教育部使用马来西亚文来训练华小教姉,这是准 备变质华小的第一个具体步骤。

401

(4涨程纲要、教师指南及教材以马来西亚文编写,是准备变质华小的第 二个具体步骤。任何有起码想象力的人都会同意,华小教师既然是来 自以马来西亚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国民型中学学生、以马来西亚文 受训、使用马来西亚文教材,接下去,自然是使用马来西亚文作为教 学媒介了。

教育部长及副首相为教师指南及教材以马来西亚文编写作辩护,说什么:

(1) 教师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教导学生,和教师用以教导学生的教学媒介 是两回事;

(2) 自1 9 7 0年以来,华小教师是以马来西亚文受训,他们使用马来西 亚文的能力不容质疑;

(3膜教师用的教学指导手册向来是以马来西亚文编写,教师们从未对此 提出抗议。

教师指南与教学媒介虽然是两回事,却是有关系的。为什么国民小学教 师的教师指南与教学媒介是一致的,华小的情况就不应该是一致的呢?教师 指南与教学媒介一致,不是更符合教学原理吗?

我们不争论1 9 7 0年以后华小教师的马来西亚文能力,可是在1970 年以前受训的华小教师的马来西亚文能力是可以质疑的。而且作为华d滋师, 在正常的情况下,其华文的能力应比马来西亚文强,这也是不容争论的。

至于教材,正如过去的课本一样,是供教师釆用以教导学生的,既然在 华小的教学媒介是华语华文,过去的课本也是以华文编写,为什么3 M的教 材不可以用华文编写呢?何况3M制没有课本,以华文编写教材也可以供不 谙马来西亚文的家长参考,以辅导他们的子女。

关于第三点,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教育部除了后期的新科学及新教学外, 从来就未提供以马来西亚文编写的教师指南给华小,即使是上述有关的教学 指南,出版商也提供华文本,因此,在教学上亦不产生问题。

我们主张教材以华文编写,除了语文问题以外,还具有反映华人文化特 征的意义,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不同意教材由马来西亚文编写,然 后新译成华文。

关于音乐课,有关安排之所以会引起不满,是由于过去华小一向以唱华 语歌曲为主,自由选唱马来文歌曲,可是在3M制下的马来歌曲是强制性的, 而且占了主要部分,这使人联想起英文小学由音乐等科目开始变质的事实。 为了消除这种有根据的恐惧,教育部所提供的歌曲,应以华文歌曲为主,同 时提供马来歌曲由各校自由选唱而非强制。

至于说教马来歌曲是为了学生学习马来西亚文的需要一一无痛苦的学习 方式。果真如此,马来西亚文从上半年就应该开始教导,而以马来歌曲作为 辅助教材。如果怕在上半年开始学习马来西亚文会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 那么,无痛苦的学习方式一一唱马来歌曲,也就应该留在下半年在上马来西 亚文课时采用。

有关増加英文时间的问题,当局要我们提出如何增加的办法,其实早在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四日,全国华校代表就3 M制致教育部长的备忘录中,我 们已经作出以下的具体可行的建议:

第一阶段:第一、二学年,每周6 0分钟

第三学年,每周1 2。分钟

402

第二阶段:第四、五、六学年,每周1 8 0分钟

所增加的时间,第一至三学年可由减少道德教育6 0分钟加以弥补;第 四至六学年可由减少算术3 0分钟、道德教育9 0分钟加以弥补。有关增减 时间要求也详述在备忘录中(参阅备忘录)。

(三)问题可大可小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问题可大可小,关键的问题是当局是否有诚 意消除华人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尊重家长使子女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与愿壑

如果当局有这种诚意,它就应该立即召见华校董、教总代表,接受华人 社会的四点共同要求。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有关的四点要求并不是什么新的要求,而是现制中 华小的特征,我们只是要求在实施3 M制上,维持华小现有的特征,不要使 华小变质。

这种要求是合情合理,也是不容妥协的。我们吁请各有关方面站稳立场, 坚持到底。

我们也吁请首相尽速提出具体的方案,使问题获得迅速的解决,以防止 情况继续恶化,影响华族公民对政府的支持与信心。同时在问题未获得合理 解决之前,停止在华小进行3 M制的实验.

M 3M事件与马华的共同声明】;

亠-T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教育部长拿督苏来曼医生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卅日向报界对3 M制 课程纲要作以下的披露t

㈠3 M制度下,除了语文科外其他科目的教材都完全用国语编写。

㈡在3 M制度下,华小的人文及环境,道德及音乐课程是根据国文版木 音乐科有50%是马来歌曲,另5 0%是由马来歌曲翻译的华文耿

我们认为,以上的措施最终必将导致华小教学媒介及考试媒介的改变, 及华人文化特征的丧失殆尽 使华小彻底变质,

我们认为,教长宣布的措施是使华小变质的前奏曲;它不但违背全体华 裔公民接受母语教育的愿望与基本人权,同时也抵触了内阁教育检讨委员会 报告书的第一条建议及联邦宪法第15 2条,动摇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制。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建议:

㈠华小的所有教材及参考资料,除了国文及英文科目外,必须以华文编 写。

°㈡除了国文及英文科目外,华小必须用华文华语作为教学及考试媒允

㈢华小的人文环境,道德和音乐科目必须反映华人的文化特征,

㈣增加英文的教导时间

基于事态的严重性,我们决定致电给教育部长,要求教育部长马上与我 们对话以便立刻纠正有关的措施,同时在有关问题还未获得解决之前,暂缓 在华小实施3M课程的实验,以免数以万计的学生被送入准备不足 设备不 全的实验室作为牺牲品。

在华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除了各文教团体之外,全国具有代表性的

403

华人机构,如各州大会堂,马华工商联合会,以及各政党应立即行动起来* 团结一致;为捍卫华教及华人文化,捍卫民族尊严与基本人权,紧急动员, 共谋对策,以达致华人大团结的目杭 " 1 9 8 2年1月5日

応3M事件与民政党的共同声明》

民政党与道教总针对三M制的问题发表的联合声明如下:

自从教育部长宣布了三M制的课程安排,这几天来,华人社会对它产生 了许多疑虑及恐惧,我们认为,假如照教育部长所宣布的课程安排加以实施 势必造成华小变质的前奏曲。

我们认为在华小里,除了语文科外,其他科目的教材和课本必须以华文 编写,其内容必须反映有关文化的传统精神,其行文必须符合有关文字的独 特风梅

我们认为华小的所有科目,除了英文,国文外,必须以华语教导,以确 保华文永不变质。

保存华小现有的本质是华人社会最基本的愿望,这是不可妥协的,一旦 华小受到正面或侧面,明的或暗的咸胁,我们会站稳立场,和全体文教团体 华团,政党采取共同的立场,为华小不变质而力争到戻

5 — 1— 1 9 8 2

3M事件与行动党的共同声明":

kS_____________ 一

一九八二年一月五日,民主行动党代表在党秘书长林吉祥先生的带领下, 假中华大会堂会议室就政府实施3 M制课程导致华小面临变质危机问题与华 校董教总进行对话,双方经気深入究讨后发表联合声明如下:

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民族平等僉策是国家团结 的基础。因此,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政策,不论它是来自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或是语文教育的领域。我们深信只有真正的民族平等政策, 才能达致全民的团结,促进文化教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的安定。

我国宪法15 2条保证各民族人民自由学习与应用母语母文的权利,拉 萨报告书的结论也强调一种能为全体人民接受的教育制度,必须能够满足以 马来西亚为其家乡之主要文化集团之合法愿望。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卅日教育部长拿督苏来曼对3M制课程作了两项对华 小关系重大的宣布,即㈠在3M制下,除了语文科外,其他科目教材一概以 国语编写;㈡华小的人文及环境、道德及音乐课程是根据国文版本,而音乐 科有50%是马来歌曲,另50%是马来歌曲翻译的华文歌。

我们一致认为,上述措施证实了当局企图假借行政措施,巧妙地通过3 M制课程,在语文方面导致华小教学与考试媒介的逐步改变;在内容方面排 除华族文化的一切特征,双管齐下,最终使华小彻底变质,变相地实行一九 六一年教育法令2 1条(2).

404

华小是华文教育的最后防线和堡垒,华小变质意味着独中学生来源断绝, 整个华教将被连根拔起,华族的语文及文化也将随之灭亡,因此,単小的乂 亡与民族的兴亡息息相关。

如果华小可以被变质,华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权益也必将进一步的 被全面剥夺,华族在本邦的地位也就不堪设想了!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吁请全体华裔公民,特别是各政党、文教团体、商 会及所有华团不分彼此,团结一致,群起反对3 M制使华小变质的阴谋,全 力捍卫华小。

我们也吁请所有华人部长在内阁里传达华人的心声,同时站稳立场,反 对3 M制变质华小的企图,绝不妥协。

此外,我们也要求首相和教育部长,立即下令暂缓在华小推行3 M制的 变制的实验,直到问题获得合理解决为止;同时首相和教育部长应重新保证 华、印小之敎学媒介语不会有所改变。

副教长苏海米无视于事态的严重,在首相与教长对有关问题未作出决定 之前,就断然宣布将不会展延3 M制的推行,其居心昭然若揭,令人愤慨!

教育是极其敏感的问题,我们希望首相和教长能够尊重华裔公民接受母 语教育的共同愿望和基本人权,尊重内阁教育检讨委员会报告书的第一条建 议及联邦宪法152条,立即采取行动解除华小变质的危机,以免我国各族人 民的团结基础受到动摇。此外,应立即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2 1条(2),检 讨不适合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现实的一种语文,一个教育制度的教育政策,一 劳永逸地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纷争,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基础,实现一个真 正推行民主,没有民族受到压制的社会。

对3M的四点共同要求


重教总原订于二月十四日联合全国华人大会堂联络处召集全国文教团 体和有关学校当局讨论三M制之实施的会议经已被政府援引内部安全法令 禁止召开。

然而,自去年十二月三十日教长宣布3M制详情以来,华人社会表现 出良好的团结局面。马华公会、民政运动、民主行动党和其他政党与民问 团体对3 M之反应,牵涉到华小在实施3M制时的教材、教学媒介语、教 学时间分配.反映华族文化特质、师资训练和学校设备及拨款问题,并且 都有很具体的建议。无疑的,3 M制度在华小试验和逐年实施的避中, 整个华人社会将以这一系列的建议来督视政府之行政。

在这诸多建议中,有四项建议是所有上述政党和华人社会所一致同意 的,可作为目前争取华小永不变质最迫切需要在学校第一学期结束前达致 的目标。兹将四项建议具体阐明如下:

405

教材应以华文编写

(一)华小的所有教材及参考资料,除英文和国 文之外,必须如过去一样以华文编写。

具体的结果必须是:所有教材,包括课本, 敎学普通指南及特别指南(Buku Panduan Am dan Panduan Khas),参考教材(Buku Sumber),教具(Kit)和补充读物,必须以华文 编写而不可以用奇译本来充数。编写的工作可由 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直接编写或由政府所授权或 特准的出版商编写和出版

解释:华人社会人才济济,完全有能力编写 各种有水准的教材。但关键性问题是,如果政府 不承认甚至禁止采用担些出版商编写的敎材,一 切努力都是枉然的。'

以华语作为教学考试媒介

㈡除了国文和英文科外,华小必须如过去一 样以华语华文作为教学及考试媒介。

具体的结果必须是:(1)内阁教育报告书声明

“目前小学制度继续存在下去"应该成为一个长 期性的政策而不应是"基于目前情况'‘而作出的 权宜性决策。(2哗小所采用教材,除英文国文之 外,都应以华文编写。(3殷育部必须明文规定并 指示各华小,除英文国文之外,其他所有科目包 括体育在内都必须以华文华语教学与考试,这样, 凡是不通晓华文华语的老师只能教授英文国文。 敎育部必须停止把超过实际所需数目的不谙华文 华语之教师派到华文小学。各小学中多余的不谙 华文华语的老师,应调到国小去服务,以便更有 效运用人力。

解释:最终决定学校媒介语的是实际上执行 教学工作的教师。如果把过多不通晓华语华文的 老师调到华小执教,并编排他们教导国文英文以 外各科,等于华小已经变质。

反映华族文化特征

曰华小的人文环境,道德和音乐科等应如过 去一样必须反映华族文化的特征。

具体必须达致的结果是:

(1)人文环境的内容,必须公平对待生活在我 国土地上各民族;承认各民族人民对于建国的贡 献。

(2旎德教育的十二个共同价值观缺乏了华人 文化固有的“信''“义”内容,因此必须增加

“信”"义"两项.各项道德价值的表征方式, 必须反映华族文化的特征,因此应采用华族的故 事和历史名人故事为主,而我国其他民族的故事 和历史名人故事为辅。同时不应杜撰故事或以壮 撰人名代替历史人名。教学所用歌曲应该采用华 文儿歌,而不应是由马来歌曲棚译过来的;所用 诗歌(Puisi )应该以华文编写。

解释:3 M制度下的道德教育传授的十二个 价值观念为整洁、同情心、中庸、勤勉、感恩、 诚实、公正、热爱、自然和君王、敬畏、社会意 识、谦逊和自由的法律范围°如与华族文化中固 有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相比较后,缺乏“信" "义"两字。对华人社会来说,"信"“义''十 分重要,人而无"信''无''义''不足为人。因此 必须补充。

杜撰故事往往没有传统民间故事,历史故事 那么有血有肉,较难在学童脑海中留下深刻E卩象 据突选用历史人物的著名故事、可以在学习道德 之同时増进历史知识。

目前道德教育所用之“歌曲"二十三首和 “诗歌”二十六首都是马来文歌曲和马来文诗歌。 如何反映华族文化之特质?因此迫切须要改为华 文歌曲和诗歌。

⑶音乐科目必须如过去一样保持以华语儿歌 为主而自由选唱各民族歌曲。课程发展中心必须 提供足够数量的华文儿歌及适量的马来及外国民 谣以供各校选教。

増加英文教导时间

㈣赠加英文教导时冋

具体的结果必须是:教育部须明文指示在不 影响华文教学时间的原则下把华小的英文教学时 间增加,并接受去年六月十四日由八华校教师专 业团体主办的研讨会所提呈的备忘录里的具体建 议如下:

年级 建议每周英 文授课时间 较现行三M制 增加时间

一/二 6 0分钟 + 6 0分钟

120分钟 + 6 0分钟

四/五/六 1 80分钟 + 9 0分钟

406

V应重视教学媒语的授课时间)

马来四亚华校重事联合会总会及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针对教育部调 整3M课程各科目每周授课时间表在I 9 8 5年1月4日发表声明如下:

1 9 8 4年1 2月1 4日教育部发出编号KP. TKPP. 11/41的公函, 训令各源流小学校长调整3 M课程各科目的每周上课分钟及节数。新的时间 表将6。分钟的兼修课程(即课外活动)和3 0分钟的周会放进正课时间表 内并将先前的9 0分钟体育艺术课分为6 0分钟体育课和6 0分钟艺术课 (即增加了3。分钟)。同时数学的毎周上课时间也由先前的2 4 0分钟减 为2 1 0分钟。国民小学的回教课増加3 0分钟而国民型小学的巫文课也增 加3 0分钟。环境与人文也増加3 0分钟。最大的变动则是在于将各年级之 教学媒介语的每周上课时间分别减少了 9 0分钟至1 8。分钟(即3节至6 节)。

3 M調整後華小各科每周上課節數增減

华 文 巫 文 数学 兼修课程1周会 体育艺术 英文 道德教育 音乐 科艺 环境与人文

一年级 -3(1月至6月) -4(7月至1】月) + 1(7胞1】月) -1 +2 +1 0 0 0 +1 0

二年级 -4 ♦ 1 -1 +2 +1 0 0 0 +1 0

三年级 -6 +3 -1 +2 +1 +1 0 0 0 ♦ 1 0

四年级 _4 -1 -1 +2 + 1 +1 0 0 0 + 1 + 1

五年级 -4 -1 -1 +2 + 1 +1 0 0 0 ♦ 1 + 1

六年级 -4 -1 -1 +2 + 1 + ] 0 0 0 + 1 +1

由一年级至六年级,华文每周上课时冋平均减少

+ 4 + 6 + 4+ 4 + 4

-----------7-----------4.25

可见,在3M课程第一阶段,新时间表是削减教学媒介语和数学的授课 时间而将之分配给兼修课程、体育/艺术课和巫文/回教课(由于每周总上 课时间也由先前的1 3 2。分钟増至1 3 5 0分钟,因此周会的时间可说是 由新增的3 0分钟而来)。在第二阶段则是削减教学媒介语和数学的授课时 间而将之分配给环境与人文、周会、兼修课程、体育/艺术和巫文/回教课。

对于3 M课程的新安排,我们有以下的看法:

(一)实施3 M课程的目的是要先培养小学生的读、写、算三项基本技能,而 后才教授各种知识科目。这次的调整大幅度地削减了各源流小学(包括 国民小学)教学媒介语的授课时间,由一年级至到六年级的总上课时间 比3 M制之前还少,这岂不是乖离了 3 M课程注重读与写的原有目的吗?

407

各源流小學敎學媒介語每周上課時間表

华小/印小 国 小

一年级 3 M制之前 3 M制旧时间强 3 M制新时间衰 3 M制新时间表

一年级 620 780( 1月至6月) 540( 7月至”月) 690(1月至6月) 420(7月至月) 660 (】月至6月) 420 (7月至】1月)

二年级 420 540 420 420

三年级 420 540 360 420

四年扱 400 420 300 300

五年级 360 420 300 300

六年级 360 420 300 300

㈡ 3 M课程的目的既然是要培养和加强小学生读、写、算三项基本技能, 就必须对教学媒介语和数学加以重视,不应随意削减其授课时冋以教授 其他科目,而削减各源流小学(包括国民小学)教学媒介语的授课时间 三至六节之多,更无法令人苟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不随意加入新科 目,而即使有必要加入新科目,也不应随意削减教学媒介语的授课时间。 ㈢ 教育部迟至1 2月1 4日才发函给各州教育局,然后由各州教育局转达 给各源流小学校长,时间上非常仓促。许多学校无法在短期内重新修改 其早已安排好的1 9 8 5年全年上课时冋表,造成行政困难,严重地影 响各源流小学的正常教学工作。兼修课程的具体内容也还待教育部作进 一步指示。可见教育部对新课程并未准备妥当就草率地加以推行。我们 不认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为了学校行政的顺畅及学生的利益,我 们要求教育部立即训令暂缓执行此项调整。

㈣ 我们重申不论是怎么样的调整,国民型小学必须继续以母语母文作为教 学、考试.行政及集会的媒介语文。

(£)由于大部分华商公民的子弟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除了小学阶段,难以 有机会充分而有效地学习母语母文,而国民型华文小学的学生,除了学 习母语之外,还须学习国语和英语,因此在语文问题上国民型华文小学 的情况和国民小学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这次调整对各源流小学似乎没 有厚此薄彼,都一律削减其教学媒介语,但基于上述原因,这种表面上 的公平实际上对华小的学生是极不公平的。国民型华文小学的语文课时 间分配,不论是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都应该比国民小学的时问分配为 多,华文上课时间应保留原状,而英文和国语的上课时间则应增加。

穴三年前,教育部匆匆忙忙推行3M课程,事前不让华裔社会的代表性机 构如华校董、教总等有参与其事或发表意见的机会,甚至主动要求了解 荻详尽的情况,也不得要领,事后则对华人社会所提呈的3M备忘录不 理不睬,直到华人社会在朝、在野各政党与民间团体联合抗议,才肯采 取步骤纠正一些有关偏差。这次的调整,也是仓促推行,华裔社会的代 表性机构同样没有参与其事或提供意见的机会。这种不民主的官僚作风 是产生错误与偏差的根源。

我们再次重申:教育部必须立即训令暂缓执行新的时间表,然后与各有

408

关方面特别是董、教总磋商增加新科目是否必要,及如果必要,如何分配有 关的时冋。此外,更应优先解决华人社会对3M制下増加英语授课时|冋的共 同要求和建议。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昇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副主席:陆庭谕

授课时间调

整乘离3M注重读写算之目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及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针对教育总监 有关小学新课程(KBSR)授课时间之最新指示在1 9 8 5年2月1日发表声 明如下:

(一)1 9 8 4年1 2月1 4日教育部发出编号KP. TKPP. 11/41的公函, 训令各源流小学校长调整小学新课程(KBSR)各科目的每周上课时冋。 新的时间表引进科艺(或操作技能)这一新的科目,将周会和兼修课程 (即课外活动)放进正课时间表内,増加了国语、体育艺术及环境与人 文的授课时间,同时大幅度削减了教学媒介语的授课时间,由一年级至 六年级,华小的华文课平均每周减少4 • 2 5节(或1 2 7 • 5分钟)。 1 9 8 4年1 2月28日,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发出编号KP(PPK)015/ 10 Jld. V(85)的公函将国民型小学三年级国语的三十分钟授课时间 拨给教学媒介语。

针对上述措施,马来西亚华校董、教总于1 9 8 5年1月4日曾发表声 明指出:

(1成次的调整大幅度地削减了各源流小学(包括国民小学)教学媒介语 的授课时冋,由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总上课时间比推行小学新课程之 前还少,已经乖离了注重读与写的原有目的。

(2坏应随意加入新科目,而即使有必要加入新科目,也不应随意削减教 学媒介语的授课时间。

⑶上述训令的公布,时冋上非常仓促,致使到许多学校在短期内无法重 新修改其早已编排好的全年上课时间表,造成行政困难,严重影响各 源流小学的正常教学工作。为了学校行政的顺斬及学生的利益,教育 部应立即训令暂缓执行上述的调整。

(4)由于大部分华小的学生只有六年接受正规母语教育的机会,而华小又 需要传授三种语文,与国小的情况大不相同,因此,应该増加华小语 文课的时冋分配,保留华文上课时间而増加英文与国语的上课时冋。

(5澈育部在推行任何会影响到华小的计划或方案之前,应让亜、教总派 代表参与讨论或提供意见。

㈡ 马来西亚华校董、教总于1 9 8 5年1月8日致函副教育部长拿汀巴杜 卡周宝琼,副本致教育总监及课程发展中心主任,表明1月4日声明的

409

基本立场。

(口 1 9 8 5年1月12日,董、教总代表林晃昇、陆庭谕、苏天明、刘锡 通等和副教育部长拿汀巴杜卡周宝琼、教育总监旦士里慕勒、课程发展 中心主任艾度、华文组主任陈宝武等就上述课题进行会谈。

关于暂缓执行新时间表,教育部说:各校无须在开学时就实施新时间表, 可以在调整好课程表之后才实行,唯必须按照新时间表去调整,何时实 行并无硬性规定。

至于华小需要増加语文课的时冋分配,教育部说不能允许不同源流学校 有各自的时问表,必须有统一的时间表,新添加的科目不能删减,而在 上回教课时,非回教学生则须上道德教育课。但在董、教总代表作进一 步的争取后,教育部表示将发出公函给各小学校长,对下列几点作出指 示:

⑴新时冋表所规定的是最少的教学时间,各校可按照需要自行增加授课 时间。

(2哗文和道德教育的授课时间可以并合起来用,即道德教育的时间可以 用来教华文,但所规定的课程必须要能教完。

(3)华小可以在星期五延长上课时间,但不得込过平时的放学时间。

(4胶长有权决定是否要在星期六上课。

教育部也表示,以后若有任何政策上的变动,将会让垂、教总有预先参 与或发表意见的机会。

出席会谈之教育部官员表明,由于权限所致,只能作出以上承诺,无法 全部接纳董、教总所提出的要求。萤教总因此重申:①对于引进新科目 及其授课时间的适当与否,'保留批评的权利;②华小的情况与国小大不 相同,其上课时间表实无须与国小的时间表一样;③教育部应将星期六 上课的节数列为校长自由使用的时间。重教总将会就未解决的问题,继 续和副教育部长或教育部长进行会谈。

针对上述通令,董、教总的看法如下:

⑴对教育总监的指示未包括教育部所承诺的第2、3及4点,及董教总 所建议的时间表深感遗憾。

(2戲们要求教育总监根据所承诺的四点重新发出更明确的指示。

(3)教育部应该考虑萤教总所建议的时冋表。

(4成们在此重申:

(闵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可能导致华小变质的措施;

(b)国民型小学与国民小学情况不同,应该可以有不同的时间表,使课 程的安排更灵活、合理及更具伸缩性;

(c清关当局不应随意增加新科目,以致乖离小学新课程的既定目标。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昇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副主席:陆庭谕

410

②有关中学教育方面

C读华校学习三种语文岀路更广1

,-- ・.・ — , ,・・-—— ,,・,一■—・・ ・・■・ —一 ■

争取母语母文平等地位,维护华文教育,是 联合邦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及联合邦华校教师会 总会一贯的宗旨。同时,也是全联合邦华人社团 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华人对教育的总要求。

最近“华人子弟应认识华文”的呼声,响遍 了本邦每一个角落,许多文化团体及机构,分别 发表文告,或组织家庭访问队,呼吁华人子女, 要送入华校肄业。还有许多泛马性的大集会,如 广联、潮联、福联、琼联等代表大会,均有劝告 会员送子女肄业华校的议决:案,可见维护本族文化, 发扬本族文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董总及教 总欣幸之余,深信本族文化复兴运动,业已蔚成 潮流,必然彻底成功。

有关肄业华校诸优点,在各团体文告中,已 经阐发无遗,毋烦替述,萤总及教总所愿奉告于 华人家长者,仅有两大端:

一,身为华人,教育子女,自应使其接受本 族传统文化,接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诸美德的陶 冶,然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才能够和家庭及 社会和谐,没有杆格的现象。要接受先哲圣训的 濯输,只有送入本族的华校肄业,始可is完成。

二,我人培育子女,望其有良好生活出路, 切勿以为华校学生没有出路,须知华校实行三种 语文教育,最能适应本邦复杂的环垸,毕业的学 生,一样可以升入大学,一有出国留学,对国家 社会,作重大的贡献,其出路更广。

董总及教总必须郑重指出,华人文化拥有五 千年历史的遗产,积累至丰,六年的小学教育是 不够的,必须由小学而中学,以至大学,始克完 整。在眼前本邦独立华文中学是非常重妥的。

重总及教总希望所有华人,爱护本族文化, 不徒托空谈,而是身体力行,那便是把子女送入 华校肄业。

董总及教总更希望所有华人,不论个人或团 体,一致响应此项运动,使学习华文的重要性, 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享受本邦宪法明文规定赋 予我们的权利。

联合邦华校遁事联合会总会主席陈济谋 联合邦华校教师总会主席黄润岳

(—九六三年十月十九日)

41 1

「逐艮制学生岀国 留学蔑视基本人叔)

我们,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马来 亚联合邦华校亜事联合会总会、雪华遊事联合会、 马来亚联合邦商师职工总会、雪华高师职场会. 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语文学院华文组同学会、 雪华文师资训练班同学会、尊孔校友会、雪森彭 钟灵校友会、蒸勅路专科师范学院教育系华文专 修班毕业教师职工会、战前初中毕业教师会以及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等十四个文教团体在此联 合庄重宣布我们坚决反对拟在明年实行“限制出 国留学'‘的不合逾措施。

蔑视基本人权

因为,新措施必然地使万千热爱学习,力求 上进的大好青年,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研 究学术的自由。事实很清楚,政府是蔑视了'‘基 本大极天赋"的真义,忽视了人类生存应有受教 育的根本权利,而走上压制本邦青年在各种专门 知识上深造和探讨的错误道路,最后必导致邦国 的人才缺毛 文化低落。我们要严正指出,只有 敎育再敎育,深造再深造,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 文明发展和进步。政府只有为广大人民创造更多 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义务,绝没有丝亳阻挠的权力。 任何形式的阻挠和限制,都是对基本人权和学术 自由的严重侵犯,不容忽视。

不是对本地情况不够了解,便是缺乏效忠精神的 外国专家,这是绝对的倒行逆施,完全说不过去 的。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限制出国留学"必 将影响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国家无可补偿的莫 大损失。

再次,政府拟以两种只适合英校的文凭作为 留学外国的必要条件,完全违反政府平等对待各 民族教育的诺言,而造成英文至上的殖民敎育政 策的锋芒毕露。如新措施付诸实行的话,不论是 马来文学校、淡米尔文学校以及华文学校的学生 都没有机会出国深造,除非是加以全面英化。由此 可见,外国语文在本邦的大行其道,而民族教育 则面临重大的危机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深深 地认识到民族大学是民族教育最高的堡垒,是民 族教育万古长青的象征,因此,我们对政府有计 划的不承认民族大学学位(如南洋大学学位)的 做法表示极大的关注,也为这些受过高深教育的 青年之不幸遭遇,寄予无限的同情。

影响社会进步

其次,我们注意到,“限制出国留学''所 带给国家的重大损失。国家培养大量专才的重负 是难以估量的。一个新兴的国家,要提供各种各 样的设备,来哉培各方面的人才是不可能的。今 天以英文为中心的马大和工艺学院所提供的有限 学额,和应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相比,真是帯少僧 多。可曾知道,多少青年学子在望供兴叹,多少 有为少年在歧路傍徨!政府不鼓励自费青年尽量 利用外国所提供的学习条件,造就专才,为国服 务,反而加以阻止,并付出优厚高昂代价,聘用

窒息文化交流

我们重申,不论如何,在有关新措施下,青 年学生的学习受到限制,是任何真正民主国家所 没有的,它不但堵塞了青年学生学业的前途,而 且更窒息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这是绝对不容许我 们缄默的。

我们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团结全民采 取联合行动的需要。所以我们已成立了一个“反 对限制出国留学工作委员会",来扩大团结与 影响力,并请政府从善如流,勿予施行。

我们恳切呼吁全马各民族人士,各社会团体 珍惜基本人权与学术自由,捍卫民族教育,并以 实际有效的行动,来争取我们的合法权益。

吉隆坡十四文教团体 “反对限制出国留学" 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发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412

华文独中为国育才应继续存在

七月廿七日教育部长因仄佐哈励宣布A/J五 日至六日,在亚罗士打举行各州教育局长会议, 将决定二十间私立华文中学之命运。

本月廿八日副教育部长李孝友先生警告独立 华文中学董事部,如不能防止共党渗透,教育部 将采取行动,予以关闭,如果独立华文中学董事 会能够保证不受共党渗透,政府将允许独立华文 中学,继续存在。

上述消息,分别刊载各报,爱护华教人士异 常关注,而一般家长学生,更属惶惑不已,深恐 有失学之虞,本会职贵所在,难安缄默。

吾人重视教育,乃一优良传统,远在数十年 前,即已相率兴学,故全马各地,小学中学比比 皆是,垂事只知出钱出力,竭尽义务,目的全在 为国家培植人材,绝无他求,立场之正,用心之 诚,可质夭地,有关当局,倘能了解及之,教育 幸甚,国家幸甚。

独立华文中学,目前困难重重,学生来源诸 受限制,经费拮据,又乏支援,在千辛万苦中, 自强不息,为政府分担教育责任。

此次政府对于全马二十间独立中学,认为萤 事会如不能“保证"将釆取行动,予以关闭,窃

思独立中学平素注重德,智,体三育训练,不但 授学生以智识,而且教以爱国法,守法律,准备 作良好公民,此为独立中学一贯教育目标,倘政 府认为少数不法学生存在,自可依法加以制裁。

不问其为华校与否,如因极少数学生之思想 问题,而将整整二十间中学予以关闭,使极大多 数无辜学子,遭受池鱼之殃,其后果如何,岂能 忽视,揆诸情理,焉得为平。

教育乃国家百年大业,上下合作,始克有济, 独立华文中学,对国家社会贡献,绝非浅鲜,倘 果有共党渗透,则有关当局,与其危言警告,不 如筹谋善策,协商治标治本办法,黄事会爱护教 育,始终如一,职责所在,绝不推诿,倘能互信 互赖,比之强求“保证",其收效之大,诚不可以 道里计也。

总之,教育大业,人人有责,爱之护之,何 分公私?並事会爱护学校,一如爱护国家,爱护 学生,一如爱护子女,希望有关当局与同人等表 现一致,则云收雨霁,日丽风和,戻气将化为祥 和矣。

(一九六八年八月三日)

iKz针对华文独中课程、考试问题发表声明

壅总法律顾问兼全国独中工委会秘书郭洙镇针对近日教育部总监涉及华 文独立中学的课程纲要、考试等问题的言论,在19 80年6月3日发表文 告如下:

五月十七日报载,教育部长指出,在所有学校包括私立学校教授的各阶 段教育,直至中学五年级将采用内容相同的课程纲要及参加相同的公共考试, 即初级教育文凭考试与大马教育文凭考试。

五月廿九日报载,教育总监丹斯里栗勒指出所有中学包括华文独中在内 的私立中学将需要准备他们的学生参加公共考试即SRP与SPA1考试。此外 有关独中生也可以自由参加个别学校或多间学校联合举办的考试(独中统一 考试)。

教育总监又说:如果私立中学要准备学生参加公共考试,这些中学必须 采用内容相同的课程纲要,这是必然的,因为目前的SRF与SPM考试是以 大马文进行,……所谓采用内容相同的课程纲要,只是将考试由英文转变为

413

大马文而已,……他规劝独中为了孩子的前途,应该准备学生参加公共考试„ 敎育总监又说:过去独中申请注册的条件是采用应付初级教育文凭和高 级毂育文凭考试如课程纲要,这种注册是永久性的,但是应何大马文各类考 试的课程纲要现已更改,根据法律,所有独中须重新注册。不过,这不等于 说要吊销它们的汪册,我们没有想到要这样做。

由以上几段话联合来看,政府开始实施内阁教育报告书有关私立中学(包 括华文独中)的建议,对华文独中的影响很大,其华人政党领袖那句该报告 书',不影响华文独中''旳大话,现在看来,不免有点象是'‘掩耳盗铃",自 欺欺人了。

我曽参与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及统一考试的工作过程,我觉得有责任报告 一些这方面事情的真相。

华文独中所采用的统一课本,是根据政府颁布的课程纲要,政府公共专 试及独中统一考试的范围而编纂的。同时,我们也尽量加强各方面的内容, 力求达到与世界各国同等的中学水准。我们在课本中所容纳的课程纲要,范 围略比各类考试多,因为考试的范围可能每几年内有所増删,课本却没有办 法每几年内就改编一次的。

再者.基于母语是培养坚实的文化根基和最有效率的教学媒介语,统一 课本乃以华文编写,敎师也用华语敎学,力求取得最佳效果。同时,统一课 本编委会及各科编辑小组,经过大大小小不下一百次的会议讨论之后,总结 了全国有经验的吏教及专家者的意见,为配合国内外对于国文及英文的客观 要求,在没有妨碍母语教育的原则之下,作了一些权宜性的安排。我们在每 一章之后加上了华、巫、英三种语文的摘要,习题和名词对照,以符合多方 面的要■求,以为华文独中学生对于应付本国的公共考试或外国深造两方面都 作好必要的准备。

目前,初中统一课本已几乎出齐了,高中深本陆续出版中,独中学生有 能力参加考试者,都可自由参加任何一种考试,包括公共考试。其不愿参加 某种考试(包括独中统一考试)者,任何人也没法强迫他们。

教育总监提到独中生的出路,我愿告诉他,我们是比任何人更关心华文 独中生的出路。我们知道通过公共考试后,所能进入本地大专学院的机会, 我们也知道,除了公共考试以外,独中生在独中所受到的教育,应具有学术 及实用的价值。我们更了解,通过非母语教学媒介对于大部分学生所产生的 反效果,以及对于小部分学生所能带来的升学及就业的方便。

我愿举出新加坡吴庆瑞的报告书及香港教育人士旳报告书,让教育总监 参考参考。

在新加坡,凡是从小就进入英语媒介学校就读的华人学生,到了中四考 试后,大约只有11务至1 3%的学生对英文运用没有多大困难。

在香港,凡是从小就进入英语媒介学校就读的华人学生,到了中五考试 后,大约只有11%学生对英文运用没有多大困难。

我国的情况呢?还没有人作过调查。若以近年来中学五年级学生参加英 文121考试所得到的4 %或8 %的低落成绩来看,也可显示各族学生能掌握 第二种语文的能力的巴仙率是很低的。

纯粹从敎育原理来谈,任何民族的学生在接受母语教育时,所取得效果 是比较良好的。而用非母语为主要敎学媒介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低得惊人

414

的,也根本不符合教育原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所造成的困苦及绝望也绝不容 忽视的。

自从独立以来,政府始终没有忘记要执行将华文学校的主要媒介语加以 改变的计划。19 61年敎育法令第21条(2)至今依然存有法律效用。内阁教 育报告书建议对华文独中施以诸多限制.且不谈民族尊严或情感等比较髙级 的问题,单以教育原理来看,要求华族学生通过非母语教学媒介去学习,便 是一种不合教学原理的安排。学生如果学习的成绩低落,又有什么出路可言?

教育总监把课程纲要和考试语文混清起来.其实课程纲要可以一样,但 教学媒介和课本可以不同,拉昔报告书就持有这种看法.现在,教育总监认 为考试语文改为国文以后,所有的学校的课程纲要也要做相应的改变,这种 说话是不对旳。

至于念母语而参加非母语考试,这当然是不合理的安排。所以我们一再 要求恢复独立前后时所实施的华校初中三及高中三会考,就可顺理成章地解决 了教学语文和考试语文的问题,同时也让华校学生有机会享受母语教育。退 而求其次,独中被迫一方面采用母语教学,另一方面训练一批成绩好的学生 的考试语文,以让他们应付政府公共考试。总之,利用考试语文来控制教学 煤介语,是剥夺学生通过母语来学习知识的合法权利.希望政府尊重宪法, 不要利用这问题来为难华校及其学生•

郭洙镇

198。年6月3日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主席林晃昇先生针对甲州教育局以''导致 种族两极化''为理由,禁止华文学会出版华文刊物,在1 9 8 4年9月2 4 日发表声明全文如下:

甲州教育局以“导致种族两极化''为理由,禁止国民中学华文学会出版 华文刊物,这是十分严重的事件。

成立华文学会如果不能出版华文刊物,华文学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难道华文学会应该出版马来文刊物?因此,禁止华文学会出版华文刊物,等 于禁止华文学会的基本活动,对华文学会的生存无疑是一项致命的打击。

出版华文刊物如果将“导致种族两极化",那么学习华文不也同样将 “导致种族两极化"?当局是不是即将取消母语班呢?

前些时候,农业部长政治秘书依布拉欣教授发表了华人家长把子女送进 华小,乃构成种族两极化因素。当局是不是正在为消灭华小制造舆论?

结合“华校校歌校徽"事件,以及校内的演出必须具有“国家文化''色 彩的指示,当局的居心,不是昭然若揭吗?到底自由学习与使用华文的宪制 权利在哪里?

我们已经一再指出,各民族对其本族的语文、教育与文化的权利是不容 侵犯的基本人权。在多元民族的国家里,强行“一种语文,一个教育制度, 一种文化"的同化政策,不但不能达致国民团结,相反的,它正是种族极化

415

的重要因素之一。

甲州教育局的粗暴行动已经引起华人社会的广泛不满,它就算满足了 一 小撮种族偏激份子的愿望,又如何有助于国民团结呢?

甲州华文学会的同学们首当其冲,受到对付,你们不应气馁,因为你们 已经作出了成绩!除了据理力争之外,给破坏者的最好答覆就是建设一一人 家不让我们学好华文,我们就要加倍努力,偏要把华文学得更好更出色。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异

〔V丹州禁400种华文书刊

马来西亚华校並事联合会总会主席林晃昇先生发表声明,要求内政部澄 清丹州教育局训令禁书的真象,声明全文如下:

有关丹州教育局训令学校禁止学生阅读近4 0 0种华文书刊的事,丹州 教育局一再声明有关训令并非该局私自发出,因为它无权这么做。

该局一名发言人指出:"一般的惯例是,书刊必须经过内政部检查之后, 有问题者即在宪报上公布为禁书,然后通过教育部向各州教育局发出一份禁 书及其出版社的名单,而教育局才转达给州内各校。"

上述“一般惯例''的说法如果属实,就意味着近四百种书刊,其中包括 书法研究,象棋指要,日语学习,新中医和中国烹饪,地理知识,西游散记, 古将佳话,世界各国国花国鸟,写意花鸟画技法,电子数字计算机及图书资 料的分类等等,都是经过内政部检查,而且曾经在宪报公布过的“禁书", 这是很难令人置信的!

因此,内政部应立即对丹州敎育局训令禁书的真象作出澄淸,以示负责。

一九A五年五月六日

〈 不应禁止独中初三学生考SRP :

针对华文独中初中三学生被阻参加初级教育 文凭考试事件,董教总于1 9 8 5年1 2月1 7 日发表声明,全文如下:

今年三月间,一些州教育局拒绝接受华文独 中初中三学生(19 7。年及之后出世者)报考 初级教育文凭考试,所提出的理由是年龄不足以 及少修一年预备班。

董教总当时与教育部交涉时,曽明确地指出 上述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国民小学升入国民

中学的学生即使是1 9 7 0年或之后出世者也可 以参加该项考试,证明年龄不是问题。针对少修 一年预备班之事,道教总也指出,由于华文独中 每周上课六天以及在下午和学校假期时候举办特 别补习班,有关学生实际上已修了同等时间的马 来文,同时根据过去的考试,这类考生也取得令 人满意的成绩。为此,当局没有理由不接受华文 独中初中三学生的报考。

经过重教总的数次交涉之后,考试局终于在 今年四月十三日发出指示,允许有关学生报名参

416

加考试。

如今,教育部又另出花招,说由明年起不准 华文独中初中三学生报考初级教育文凭考试,此 回所提出的理由不是年龄不足,而是(一)如果准许 独中学生只念三年便报名参加初级教育文凭考试, 对须修完四年才可以报考的国民型中学学生不公 平。至于国民中学修完三年便可报考则是因为国 民中学是教育主流♦㈡教育部不鼓励精英教育和 跳级以及不成熟者参加考试。

首先要指出的是,所谓''国民型"中学,早 已被改为国民中学了。由于他们的历史背景,这 些所谓“国民型"中学,直到今天还被列为“依 从学校n (Conforming Schools)o事实上,由国 民小学进入这类中学的学生并不需要多修一年预 备班,只有从华印小学进入政府中学(包括从来 都不曾是国民型中学的国民中学)才被强制要多 修一年的预备班。结合此次不准独中初中三学生 报考事件来看,当局显然是要强迫由华印小学升 入中学的学生(不管其程度如何)多念一年的预 备班,是歧视非马来人母语教育的一种表现。所 谓“国民中学是教育主流''的说法,更明显地指 出当局不但不承认华文独中存在的价值,连前身 为国民型中学的政府中学也还是在改制后一直被 排斥于教育主流之外。教育部何尝是要公平对待 所有的学生呢?

至于所谓不鼓励精英教育,跳级和不成熟学 生报考之事,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家都在研究

如何在不降低学术水准的情况下,缩短中小学的 校年数,尽早为国家培养出人才,而我国教育部 却要阻止早出人才,岂非是逆世界潮流而行吗? 事实上,教育部到处设立寄宿学校(Sekolah Berasrama Penuh)和玛拉学院到处设立玛拉理 科初级学院(Maktab Rendah Sains Mara),其 教师与学生之比例约为1比1 0,几乎每位学生 都有奖学金,说明了当局并非真的反对精英教育。 国民大学早就开办了为期一年的先修班课程 (Kursus Matrikulasi),其学生不须考STPM, 只要内部考试及格即可直接逬入国民大学一年级» 当局哪里是反对跳级和不让不成熟的学生参加考 试呢?

今年三月冋,当独中初中三学生被拒绝扱考 的事件刚发生时,教育部长曾表示壺不知'折,并 且说它不是政策问题,只是个行政问题,应由考 试局负责解决。然而,此次问题重新出现,却又 似乎有点象是个政策问题。教育部长身为我国内 阁的重要一员,怎能说过的话,却没有值得信赖 的价值呢?

总而言之,教育部是没有任何可以令人信服 的理由来拒绝独中初中三学生报考初级教育文凭 考试,同时也应该将有关不合理的条文从考试局 所发出的“初级教育文凭考试规则"(Peraturan Peperiksaan Sijil Rendah Pelajaran)中蒯 去,以免继续制造纠纷。

③其他重大社会课题

417

对内阁教育报告书的意见〉

一九八。年三月八日董总常务委员会会议就内阁教育报告书发表文告, 其全文如下:

1 9 7 9年1 2月1 4日公布的马哈迪内阁教育检讨报告书,对现行的 国家教育制度进行检讨,以“确保这项教育制度能达致塑造一个团结,有纪 律及有训练的社会这个目标” •

我国独立前,马来文教育及华文教育均受到殖民地政府的忽视及压制, 各有一页辛酸的血泪史。争取独立时,巫人与华人在一个同为被统治的人民 这基础上,经过磋商而达致能体现谅解及亲善精神的协议,产生了能够尊重 各民族基本权益的国家宪法,以及能尊重既成事实的教育政策。当时,由于 马来文被定为国语,因此独立后国家立刻加以大力扶助发展。华文教育在华 人自力更生的经营下,已具备一个小学、中学、大学(南大)完整的教育体 系。独立后,身为纳税公民的华人,当然也希望完整的华文教育,象马来文 教育一般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内,这种要求虽不能如愿以偿,不过华文中、 小学获得国家的津贴。可是后来由于极端狂热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使得马来 同胞倾向于自认是这个国家唯一的合法主人,其他民族只是外来移民,只能 接受施予,不能提出要求。于是国家教育政策一再地被修改而朝着单元化的 方向发展,华文教育的完整体系,岌岌可危。

我们要明确地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 他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这些基本人权必须被每一民族所尊重与遵守,这才是 国家团结的基础。可是马哈迪报告书仍然延续达立报告书的建议及1 9 6 1 年的教育法令,这种政策及制度既不能为全体人民所接受,又严重地侵犯人 权,它在扶助马来文教育的同时却剥夺了华文教育既有的成果,使马来文与 华文教育在过去同处于被压制的一个极端,走向以马来文教育淘汰华文教育 的另一个极端°这是我们以及任何愿意促进团结的人士所不能同意的。因此, 我们认为马哈迪报告书是完全不能达致''塑造团结的社会"这目标的。负责 起草这份报告书的委员们,他们不是无视现实,就是不敢面对现实;他们不 能超越其个人或政党的短期利益,以照顾全民团结的长远利益。他们今天的 所作所为,必须对将来民族间可能加剧的分化负责!

在训练方面,我们看到的是马来同胞拥有完整的小、中、大学教育体系, 一切以母语教导及学习。他们除了能延续并发展其文化外,尚可收教与学最 高的效果。根据敎育上的统计,通过母语教学而完成小、中、大学教育的学 生,其成功率髙达5 0%至6 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为数极众的马来子 弟在不同的领域里被训练成材,成为国家可貴的人力资源。

反观国家教育体系内的华文敎育,只有正统的小学,中学即完全以国语 敎学,华文科的学习可有可无;大学只有华文一系,尚须用非华语教学,华 人社会自资创办的独中,学生出路备受人为的限制及排挤,今根据马哈迪报 告书的建议,独中又将面对被变质或被关闭的命运,独大更不被批准创办。

418

以这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华文教育体系,华族不但会面临丧失文化的危险, 能训练出来的人才也大受限制。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当政者应该明了,民 族教育是延续及发展一族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马来同胞得以巩固及 发展其文化,占有总人口 4 0 %左右的华族同胞也应该给予同等的机会!马 来同胞已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母语教育体系,享受到母语教育的直接性及有效 性,遗憾的是其他民族却要被遇在超出实际的需要下接受非母语教育,马哈 迪报告书甚为关注训练国民,然而其原则是:除马来同胞外,其他民族只能 放弃本身的文化,倾向于同化政策!

马哈迪报告书阐释及要求的纪律是'‘遵守法律及条规……尊重个人斓, 具有良好行为,而且不损害他人权益……。"这是任何崇尚法治,热爱民主, 效忠国家的人民所愿意遵循的原则。可是我国政府是否有尊重国家宪法第 152条呢?我们的教育政策是否符合世界人权宣言第2 6条及民事和政治权 利国际公约第27条?我国的教育制度是否为"一个全民所接受的国家教育 制度"?如果国家领袖数十年来明知故犯,一意孤行,甚至变本加厉地违反 了国家最高的宪法精神,还谈什么遵守法律及条规?如果教育政策蓄意地违 反了国际公约及人权宣言,更抹杀了由三千多个华团提呈的教育备忘录,这 又如何尊重个人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制度,又如何塑造出“具有 良好行为,不侵犯他人权益“的国民?这是委员会诸公必须向国人清楚交代 的!

从以上的分析看来,马哈迪报告书既不能照顾及促进全民团结,又将造 成偏重土著的训练,更不能塑造一个有正确纪律的社会。它不敢面对民族间 在文化教育上的矛盾,以提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它不是一个开明、 公正,能为各民族接受的报告书!这是马哈迪报告书全体委员及内阁部长失 责之如

注:本文告见于一九八O年三月十日或十一日各报,惟皆受删节,以致内容 残缺不全,甚至失却原意。敬希本总会各分会,关心华教的团体及人士 注意。

<广告条例违背宪法精神―)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先生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廿五日针对广告条例发表声 明如下:

广告招牌的语文使用问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老问题,最近,由于各地当 局所制定的广告条例更趋严厉,有的还规定必须有爪夷文,产生了许多争论, 甚至发生拆招牌的不愉快事件,使问题越形复杂与敏感。

其实,社团或商业的广告与招牌并非官方用途,因此,根据联邦宪法1 5 2条的规定,是可以自由使用各种语文的。

可是,各有关条例,如1 9 8 2年(直辖市)广告条例,却违背了有关 宪法条文的精神,对国语及其他语文在广告招牌方面的使用,作了各种规 定或限制,加上有关条文使用了一些意义不明确的字眼,如“显著''、“较 大''等,而没有考虑到华文与罗马字体在结构与写法的不同,碰上偏激的执

419

行官员,必然给商人及有关方面带来各种人为的阻挠与不便。

我们认为,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广告招牌的语文问题,当局应接受以下 四个原则:

(T确保联邦宪法1 5 2条赋予各族人民在非官方用途方面自由使 用各种语文的权利不受侵犯;

㈡检讨各地方当局的广告条例是否违宪;

㈢应激发人民自觉自愿地尊重与使用国语,而不是通过法令条文加以强 制,使人民有受压迫的感觉;

(ra胜执行现有条文时,基于上述三项理由,应尽量从宽,以示政府的开 明态度。

我们希望,政府当局能基于上述四项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与各 有关方面达致大家所能接受的合理解决方案,全面、彻底地解决广告招牌文 字的使用问题,促进政府与民冋的亲善与合作。

董总主席:林晃昇

马新社破坏新闻自由

全国华校董总于一九八三年七月廿日针对马新社垄断发行外国通讯社新 闻,发表文告如下:

我们对最近宣布的关于外国通讯社新闻将由马新社垄断发行一事,表示 深切关注。

这项作法与民主传统相悖,剥夺了人民所应享有的自由获取新闻的权利。 这种朝向文化(特别在新闻界方面)的单元概念的趋势,只将对民主价 值的健康发展及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带来损害。所谓“政府是最了解的”若 不是自以为是便是具误导性的。在任何民主制度里,政府作为人民的代表是 有义务尽可能提供多方面的新闻来源而不是对这些来源加以限制。

虽然马新社可以否认它将进行任何新闻检查,但事实上这可能性是存在 的。消除公共机构可能滥用权力的一切疑点,肯定是作为民主机关的职责。 完全消除上述疑点将更符合马哈迪首相及其政府所享有的开放与诚实的美誉。

'‘新闻自由”是民主的重要原则,绝不能以经济的理由作为妥协的根据。 既然大报有能力直接向外国新闻社取得服务,这是他们应享有的权利。至于 小报,它们也可通过马新社的服务取得外国通讯社新闻,如果这么做是符合 它们的利益的话,而它们也是马新社协助的理想对象。大报因为反对马新社 垄断发行权利,反而被指有意独占,这是极不公平的。

基于此,在与政府共同负起抗拒发展国家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同时, 我们认为人民包括报章编辑,应受尊重为我们民主制度的有思想及积极的参 与者。

全国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

420

我们冷静地听取国际舆语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在8 3年4月9日发表《让我们冷静地听取国际舆 论》的声明,答覆马来舆论界对华团领导机构向文青体育部所呈的备忘录的 各种攻击。文告全文如下:

华团领导机构不久前向文青体育部提呈了一份关于国家文化的长篇备忘 录,副本致给我国首相。本地华文报章给予上述事件广泛的报导,但英文报 章却未给予它应有的篇幅,这也许反映了近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文化政策 的官方观点。

在马来报章方面,马来西亚前锋报对备忘录的内容只略作报导,而每日 新闻报1 983年3月2 9日的社论《文化大会显示令人不安的迹象》则说明 它对华裔社会的文化观点并不准备给予应有的信任与谅解。它老调重弹,指 备忘录主张多元语文与文化政策''在目前是不实际的"°它也采取了惯常的 恐吓策略,说什么"……宣扬这类思想可能制造敏感的气氛最后,该社 论提醒华裔社会,首相在"马来世界"文化大会上已经宣布了国家文化政策, 试图抬出首相来阻止大家讨论国家文化问题。

其实,华裔社会有关国家文化的备忘录是应文青体育部的要求而提呈 的,如果认为在实行民主制度的马来西亚(我国宪法对语文,教育与文化的 的规定是相当开明的),国家文化政策的制定无须适当地与全体人民磋商, 也是没有根据的°何况要求多元的文化政策是“不实际"的说法也没有提出 明确的理由。文化备忘录及华裔社会的一贯立场,是支持马来语文为我国的 国语及共通语文,这点是不容歪曲的。

巫青文化局主任;在对备忘录作出反应时,促请政府对197 1年文化大 会所制定的国家文化政策及它的全面贯彻采取坚定的立场(毎日新闻,6-4 ~83)O它甚至对“华裔社会提呈备忘录的诚意与效忠''提出诽谤性的质 疑。柔佛州巫青领袖及直辖区副部长同样促请巫青反对“对贯彻以土著文化 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政策提出质疑的某些集团",他认为“这是破坏人民团结 的不良迹象

正如备忘录所指示的,19 7 1年文化大会并不足以代表我国各族人民, 因为只有极少数不具代表性的华、印籍学者参与而且有关学者的观点也不足 代表华、印裔社会。1971年文化大会提出下列为文青体育部所采纳的“塑 造''国家文化的三项原则:

(一)马来西亚的国家文化必须以本地区原住民的文化为核心;

㈡其他文化中有适合和恰当的成分可被接受成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

㈢回教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成分。

备忘录的精神实质是吁请政府实行多元文化政策,俾我国各族人民的文 化在政府试图建立国家文化时不被湮没。在更多的情绪化的攻击出现之前一 一这是对国家文化问题进行理智讨论时所常遭遇到的,让我们冷静地听取一 下国际舆论有关文化政策的观点。我们需要如老学究似地依靠“权威”,反 映了我们可悲的一般文化水平,其实这么重大的民主问题早已应该是我国文 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421

我们希望通过国际舆论对文化与文化政策的观点,来证明我们的立场不是从种 族性㈤狭隘立场出发。我们不否认我国的悲剧至今仍旧是由于各个机会主义 政党利用文化问题所造成的结果,但我国各族人民为什么必须为此而付出代 价呢?为什么这个涉及到人民民主权利的客观问题会被转移呢?

华团领导机构的备忘录已经举出世界《人权宣言》来支持他们多元文化 政策的要求。其实,联合国文教科机构(UNESCO)大会所通过的许多文件 都可加强上述要求,例如1 960年的《反对教育歧视的建议书》;1 972年 的《关于全国性保护文化与自然传统的建议书》;1 97 6年的《一般人民参 与文化生活及对文化生活的贡献的建议书》;及197 8年的《种族及种族歧 视宣言》等。

1 982年7、8月问在墨西哥市举行的关于文化政策的世界大会具有更 重大的意义。这是由联合国文教科机的总监所召开的部长级会议,所有联合 国成员都受邀派代表参加。但我国不知何故并未派代表出席。出席上述大会 的有126个国家(包括梵蒂冈及巴勒斯坦解放机构),4个联合国机构,14 个各国政府间的组织,62个非政府国际机构,及11个基金会。出席代表 共960人。

大会的目的在于检讨1 970年联合国文教科机构所召开的威尼斯会议球, 各国文化政策及其实施的情况。大会讨论了文化的各个概念,文化权利,文 化民主,文化发展作为发展的主要方面及文化与其社会生活领域的关系等。 大会的结论、宣言及建议可教我国人民大开眼界。

关于文化及文化特征

代表们强调人民对他们的文化特征,他们保存不同文化的权利,及不同 文化之冋的相互尊重,包括少数民族的文化,有越来越高的觉悟。大会一致 承认并大力重申所有文化的平等尊严,否定文化方面的等级思想,因为把文 化区分为所谓“优秀文化''与''劣等文化''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歧视态度。大 会也着重指出人民的文化自决权是最重要的文化权利:

"文化多元性是对文化特征的肯定及其必然结果,它不但不是一个分裂 的因素,而且有助于文化的丰富与平衡,许多多元民族的发展国家及 较不发展的国家的例子都可资证明;而从民族解放斗争中胜利地诞生 的年青的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减少或克服了过去成为分裂因素的民族或 地域性差异的例子亦可资证明。''

文化特征的基本及不容改变的性质组成了“人类条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 方面及个人与人民的一项主要文化杈利。文化特征••…•是个性与共性的核心二 代表们坚持文化特征不能単以国家特征来加以定义。代表们描述了他们的国 家及其他国家对保存与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及鼓励他们融入及参与国家文化生 活所作的努力。许多代表指出不同文化特征共存的结果将为国家带来文化财 富。

承认各种文化的平等尊严被视为任何文化关系的基本先决条件之一。唯有 这样才能产生文化自由交流所必须具备的相互接受、尊重与容忍。其中一位 代表在为文化交流的极做法下定义时指出正确的态度“并不是强制或屈 服”・结果大会宣布以下九点为处理文化政策的原则:

(1诲一种文化都代表了一个独特与不可取代的价值整体,因为人民各自

422

的传统与表达形式是表现该价值整体存在于世界上的最有效手段.

(2雖护文化特征因此有助于人民的解放.相反的,任何形式的控制都会 剥夺与损害文化的特征.

(3反化特征是人类的财富,它通过推动个人与集团从过去去寻求滋养, 及接受适合于本身特性的外来贡献,来激发人类自我满足的可能性,及继续 其自我创造的过程。

(4所有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遗产的组成部分。人民的文化特征通过与其 他传统与价值观的接触而获得更新与丰富。文化是对话,是思想与经验的交 流,及对其他传统与价值观的赏识;文化的自我孤立将导致它的枯萎与死亡.

(5反化的普遍性不可能抽象地由任何单一文化产生;它是由确认本身文 化特征的世界人民的经验中产生出来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多元性是分不开的。

(6胯性不会妨碍,反而会丰富团结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因此文化多元主 义的精髓,就是在不同传统平行存在的地方,承认不同文化特征的存在。

(7 )国际大家庭把保征一切人民的文化特征受到保存与保护视为它的义务。

(8)这一切都说明需要一个文化政策藉以保护,促进及丰富人民的文化传 统与特征,及建立绝对尊重及赏识文化上的少数民族及世界上其他的文化。

(9—切文化具有平等的地位与尊严,与一切人民及文化群肯定及保存本 身的文化特征并受到其他人的尊重的权利一样,必须受到承认。

关于文化与民主

文化民主意味着少数民族的文化板利必须受到承认与保证,同时国家应 提供援助以确保它们的自由发展c大会强调文化与民主的密切与不可分割的 关系。即使国家政权被要求提供技术与财政援助,它也不S干预文化事务,决 定文化的内容及为文学与艺术制定指导方针并不是它分内的工作。简言之, 文化应来源于个人、集团与社团。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了人民的文化权利C文化权利也是个人与社群不 可分割的一项权利,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宪法都加以承认。文化表达自由 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艺术家与创作家的必须条件,它也是民主社会发展的 必要条件。此外,文化民主化所需的参与权是最低限度平等的先决条件。真 正的文化民主化最终必须基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这也许需要经济与社会关 系的深远变化,因为它集中于所有个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这么一来,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只限于关注与促进目发性的文化活动与发 端。各国的经验显示分权制将促进文化的民主化:“文化解放人民,但它亦 需要自由方可欣欣向荣。"

关于文化与教育

文化与教育必须平行发展,使文化能给敎育注入营养,这是传播文化及 加强文化特征的最好办法。代表们强调以母语及国语教导的需要,以保存文 化特任,即使它们是少数民族的语文.

关于母语教育,第一项主要国际支持来自1951年联合国文教科机构的 专家会议。该专家会议认为教育最好是通过母语进行,他们建议“学童应以 母语媒介开始上课",同时''母语的应用应尽可能延至教育的最后阶段”.

423

过后同样的意见得到其他专家、委员会及国家机构会议的无数次的共鸣.例 如1972年联合国文教科机构顾问团关于''语文教育及政策中的语言学与社 会语言学的角色"的会议就重申195 1年的主要前提。

结语

在参考了世界大家庭的一致见解后,我们希望所有马来西亚人现在可以 认识到我们的多元文化的要求只不过是行使我们的基本民主权利,这民主权 利本身就是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甚至认为承认我国各族人民的平等 权利是国家团结的真正基础。

董总主席:林晃昇

<有关国家文化的问题)

1983年11月11日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先生针对文化青年及体育 部长卷国会谈诂发表声明如下: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对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安华依布拉欣于

1 1月8日在国会下议院总结财政预算案时所发表有关国家文化问题深感忧 虑。

部长的谈话摘要如下:

/.马来西亚文化的塑造,排除了以土著文化为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我 国的情况有异于其他国家。马来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它必须是组成国家 文化的要素。

度.非土著文化只能成为以土著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的附属品。部长在 其声明中把非土著称为“新的移民"。

区这项政策符合联邦宪法精神。马来西亚人已经接受马来人特权和马来 统治者的地位,这意味着也接受马来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基础。

夂这项政策并没有威胁或影响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例如他们可以自由使 用本身的语文。

针对部长的以上各项观点,我们认为:

/.国家文化的基础应该是这个国家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如果强行指定单 一民族文化必须是国家文化的基础是不符合国际所捍卫的有关文化政策方面 的民主精神。部长为其立场辩护时坚持我们国家有别于其他国家,即马来文 化的"独特性其实每个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这是文化定义的重要内容。 多元文化是我国的独特性,它形成了我国的特色。我们为这个美好的特色由 于某一种族集团要求特殊文化地位或使其他文化沦为附属地位而失去光彩感 到羞愧!

目前的课题一一“民族问题''关系到民族自决的权利,特别是有关民族 语言与文化的自决权,这个原则受到国际的承认,即确保国与国,民族与民

424

族之间的平等,同时也包括(正如我们的情况)在国内坚持和促进各民族尤 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发展。

度:部长的观点,根本没有文化民主的精神.非土著的文化只能是土著文 化的“附属品更不幸的是部长把非土著称为"新移民"・我们不禁要问 部长“移民''的定义是否代表权利? 土著是不是也曾经是移民?如何看待那 些在这一代才移居我国的“土著"移民和在上世纪就在本地出生的非土若? 如果我们依据部长的逻辑,原住民的文化特色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权地位.

这种区分法只是一种''数字游戏",即看谁在这里最久 从国际所承认 的有关人权与民主权利的角度看来就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国际组织要 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不论它在中国、苏联、新加坡、菲律宾、埃塞俄比亚, 中东、斯里兰卡或任何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民族自决作为基本人权,是在战 前战后和各国经历了种族沙文主义对少数民族和"移民"的压迫后才出现的。

在国际上,当谈到文化政策时很少强调有关''国家文化''的塑造.但却 很重视捍卫一个国家内保存和发扬各民族文化特征的权利.如果缺乏这种文 化民主精神,它将为沙文主义开路,并导致民主的死亡。正如我们所坚持的, 国家文化如果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而不是政府政策的产物,那是值得欢迎的. 否则它将是一种受到国际组织所谴责的强迫性同化.

a我国的宪法保障各民族文化平等权利.它并没有提到象目前实施的所 谓"国家文化政策否则,这个课题不可能在国家独立将近3 0年后才突 然出风 若我们拿宪法内有关马来人特权的条款来为国家文化政策辨护是错 误的。有关条款只是用来保护马来人在经济和宗教方面的地位以及马来统治 者的地位,而不是用来确定单一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先地位.

名目前当提到国家文化问题时,惯常都会保证这项政策并没有威胁或影 响到其他民族的文化 部长进一步说明各民族人民仍然可以自由使用自己的 语文。这是无谓的"安慰"°但愿此种不准许我们使用母语的一天不倍昧! 很不幸的是部长却以这种最低的条件作为对其他民族文化地位的保证,而不 是给我们一个光明和具有保障的将来。我们要向部长表明,我们并未患上过 分敏感症。最近的一连串事件确实使我们深感恐惧。

最后,我们要求部长能够尊重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特色。对于一个崇尚 民主精神与卓越道德,同时又是文化部长的安华依布拉欣,我们期望他不但 能容忍我们的文化幼苗,同时能热诚地让百花齐放!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异

1983年11月11日

部长不应发表违反民主言论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先生发表文告批评文青体育 部长及副教育部长最近的言论违反民主的精神, 文告全文如下:

不久前当我国发生修宪危机的时候,政府不 断强调人民的权利,并到处发动人民集会以支持

政府修宪的行动。那时候,政府摆出了以人民意 愿为依归的民主姿态。这个民主的姿态在修宪危 机才告结束,政府似乎就迫不及待地收起,最近 文青体育部长安华伊不拉欣及副教育部长卡里尔 雅谷的言论可资证明。

425

文青体育部长为了政治的目的,专横地在哥 打答鲁举行的一项文化讲座会上宣称:“这个问 题(指国家文化问题)已经结束,对这项2 0年 前已被众人接受的国家文化的基本原则,党和政 府不可能有所让步。''

上述言论,即不民主也不科学。在2 0年前, 国家文化的基本原则“已被众人接受"(sudah dlterima ramal ),这"众人''指的是谁? 是否包括了各民族具代表性的代表在内?如果没 有,问题怎么会"结束"了呢?问题如果“结束" T,为什么又会产生来自马青、民政党及各华团 的反对呢?

最令人遗憾的是文青体育部长把华人社会的 一致反对当成是不足挂齿的小事(sebagai enteng dan perkara kecil)o 一个民族对 国家文化的看法被当成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这个民族在当权者的心目中还有什么地位呢?为

了民族的尊严,我们必须向文青体育部长表示最 强烈的抗议!

另外一件令人担心的发展是副教育部长卡里尔 雅谷前天所宣布的新措施,即从今年开始,反对 及批评政府政策的海外学生,将被要求提出不被 对付的理由。

这项新措施公然违背了联邦宪法所赋予个人 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我们认为,海外学生批 评与反对政府的不良政策,正如支持政府的有利 人民的政策一样,是一项对人民及国家负责任的 爱国行为,应该受到鼓励。相反的,压制人民的 言论自由,才是不民主的做法。我们希望当局把 有关措施收回成命。

马来西亚华校華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昇启

1 9 8 4年2月8日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异发表文告否认其8-2-84 的评论误解文青体育部长的言论,文告全文如下: 本月八日,本人评论文青体育部长安华依布 拉欣在哥打岑鲁举行的文化讲座会上的言论违反 民主的精神,本人的根据是部长的以下言论: ㈠国家文化的基本原则,在2 0年前已被众 人接受。这个问题已经结束,党和政府不可能有 所让步;

㈡认为来自马青、民政及华团的数十个对国 家文化实施问题的备忘录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部长的上述言论在本地各语文报章都有报导。 可是,文青体育部长在1 0 — 2—84于接见印 尼文化及教育部长诺多苏山教授后在记者招待会 上,却指本人“误解"他的言论。

然而,在同一个场合,他又重申政府愿意与 任何人就国家文化政策的实施问题举行会谈,但

却不能接受对国家文化原则的批评。

问题的症结是华人社会一致地反对具有浓厚 马来中心主义与同化倾向的国家文化三原则,而 文青体育部长却认为这种压力是“小事",甚至 公开表明不能接受对国家文化原则的批评,不论 这种批评是否对国民团结有利,是否具有建设性, 这算是什么样的民主呢?

我们要严正的重申:任何人如果对其他民族 的文化愿望没有起码的尊重,只当它是“不足挂 齿的小事”,不论用什么尺度来衡量,这都不符 合最近当我国发生修宪危机的时候,政府所强调 的以人民意愿为依归的民主精神。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昇

针对出狮新条例发表文告

华校董总主席林晃昇先生针对雪州及直辖区出狮新条例,于一九八四年 正月十九日发表文告如下:

426

吉隆坡副警察总长查加烈亚助理总监于一月十七日宣布出狮准证新条例, 规定只有获得社团注册官批准的狮团才能获得出狮表演的准证。此外,新条 例也禁止狮团在马来居民地区或其他种族地区及组屋附近表演,同时也不得 进行沿家逐户的表演与接受红包。

这项旨在进一步限制舞狮活动的新条例在华人社会要求放宽舞狮活动声 中公布,很难令人相信这不是政府的政策,而是行政上的偏差。

文青体育部长不久前在评论废除出狮准证的要求时说马来人的Kampong 队出游,也同样需要向警方申请准证。部长的意思是要说明政府无意限制舞 狮活动。雪隆出狮新条例的公布,是对部长的解释的直接否定。

新条例的种族主义色彩与对华人风俗习惯的任意践踏,简直到达肆无忌 惮的地步!

舞狮是一种健康的、具艺术性的民冋文娱与体育活动,它为我国各族人 民所喜闻乐见。各地的舞狮表演常吸引了大群各族人民驻足围观就是最好的 证明。新条例禁止舞狮在非华人区及组屋表演,不但是对华人文化的一种歧 视,而且是一项文化隔离政策,对各族文化的相互尊重、了解、欣赏以至交 流是非常不利的。禁止舞狮在非华人区及组屋区表演,正如禁止马来Kampong 队或其他马来民冋文化活动在非马来区表演一样的不合理。

至于狮团出队时沿户拜年与釆青,以増加春节的热闹与祥瑞气氛,则是 华族的传统风俗习惯,由于给红包是出于自愿的,采青时接受红包又有什么 问题呢?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对雪隆出狮新条例表示最强烈的抗议。我们吁请各 有关方面,特别是华族的执政党为了维护华族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尊严,及各 族人民团结的利益,据理力争到底!

马来西亚华校黄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昇

母语教育并非种族两极化的根源

道 教总联合文告:母语学校并非种族两极化的根源。

当副首相拿督慕沙希淡最近对我国学童之间所存在的种族极化趋势表示 关注时,大家都希望政府终于试图负起发掘问题根源的主要任务。

然而,在上个星期,令人不安的迹象显示政府及一些学者并未朝向正确 方面发掘问题。

丿5十日,就《海峡时报》报导说,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机构(Institut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将进行一项国内种族关 系的研究,它将审查小学母语学校对国家团结的影响,报导指出:“目前小 学基本上是单元种族机构这一事实令人深感不安……”。报导补充说,该机 构亦将研究不同种族家长之间的关系的一般趋势。

从上述前提出发,该机构的有关研究事实上已经先有结论。所谓研究也 只不过是将所需要的“事实"套进“理论”的框框,这样做的科学性是很值

427

得怀疑的,该机构的学者如果对客观性有所尊重的话,他们首先应对有关前 提本身提出质疑,因此,有关研究的可靠性颇令人怀疑。

八月七日,在第四届全国教育大会的开幕仪式上,教育总监旦士里姆勒 吁请大会寻求途径促进各族人民的更大团结。他说只靠课程和语文并不足以 促进团结。

八月九日,我们才弄清楚教育总监心目中促进更大团结的方法原来是这 样的:在致给校长的一项官方通告中,规定学校的所有文化活动必须反映国 家文化政策的原则。学校将不准演出与马来西亚文化无关的,强调'外国' 文化的节目。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通告所列举的'马来西亚'文化的项目全部 是马来文化。我国华族、印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国家文化政策下都被 视为'外国'文化么?我们希望政府明确地解释有关通告的真正含义。

在呈给第四届全国教育大会的一份报告书中,农业部长的政治秘书依布 拉欣博士也认为,非马来学校的发展趋势是''不利于国民团结"的。无可否 认的,华校的入学率较其他学校増长得快,可是依布拉欣博士在其报告书中 ('学校增长率'第四项)指从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八年间,华校的成长率 是廿一巴仙,而马来学校只増加十八巴仙。这种说法给公众人士一种错误的 印象。

首先,他并没有提供这些数字的资料来源。从官方数字(内阁委员会教 育报告书)看来,有关数字应是学生入学人数的増长巴仙率,不是学校的増 长率。我们对这不符事实的提法特别关注,因为要建立新的华小遭受到各种 人为的阻挠,造成很多华小学生爆满及无法容纳新生的严重问题。

依布拉欣博士主张保持马来学生在本地大学的极不平衡的固打制度之论 点是很不坦率的,根据第四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所载,一九八三年本地大学的 马来学生人数是四万七十三名(或占学生总人数的七十八巴仙),而非马来 学生则有一万一千山百四十八名(或占学生总人数的廿二巴仙)。无可否认, 如果我们把在本地私人学院和在海外深造的学生人数都计算在内,那非马来 学生的人数则比较多。

首先,如果政府是真诚的要消除种族两极化,那又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 个以种族来区分的固打制度呢?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把所有的学生都列为马来 西亚学生,并提供特别支助予所有贫穷的学生呢?再者,把在海外深造的学 生人数都计算在内是极不公平的,因为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自掏腰包的,况 且,大部分的家庭都要面对很大的经济困难。

于八月八日的同一个大会上,再那阿比汀副教授也同样的指出,有需要 制止和管制种族文化的发展以促进国民团结……修改课程以使其具有本地色 彩及反映国家特征的发展。

很可悲的,所有这些观点都显示政府已错误判断造成种族两极化的因素。 认为非马来学校的存在是威胁国民团结的因素是非常错误的,非马来学生家 长选择母语教育的权利是一项不仅为国际所承认的权利,亦是我国联邦宪法 所保证的基本权利。因此,值得提醒的一点就是我国国家教育政策绝不能违 反我们建国先贤们所达致的这些宪法条款。

除了我们的权利这一基本问题之外,只有单一共同语文媒介的学校才能 促进国民融合这一看法也是谬误的。这已被好几个在国民学校中所进行的调 查研究证实了。约翰• C •波克(John C. Bock)在他于一九六八年在马

428

来西亚一些中学所进行的博士论文研究中,发现到在各种族混合的学校里的 学生,比在种族成分上单纯的学校的学生更加种族两极化。他所得到的结论 是:共同的课程、共同的教学媒介以及共同的学校不一定就会导致国民团结, 相反的,还可能使种族关系加剧恶化。

艾尔维英•拉布斯卡(Alvin Rabushka)于一九六九年在马来亚大学 所进行的另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在会见的学生中,只有三分之一有与其他种 族学生打交道。一九七一年所发表的马吉报告书(Majid Report)和较后 马里慕都博士(Dr. Marimuthu)于一九七八年所进行的''马来西亚各大学 的学生发展''调查研究中都证实了此种情形的存在。马里慕都博士的结论是: “最近十年来,各大学内种族融合的情况不但没有改进,反而更恶化了。" 就在去年,一批国民大学的研究工作者证实了在国民大学的大学生当中 也有种族两极化的情形。就《海峡时报》对大学讲师与学生的会谈和调查(5 • 8-84)也显示在这些各个种族混合在一起的学府中,种族关系正在恶化, 上述例子和美国强迫黑人与白人学生乘坐同一巴士上学的失败都说明了 "接触论”(Contact Thesis)-即种族关系可以通过增加互相接触来

改善的论点一一的谬误。显然的,单只是互相接触并不能减少种族主义意识 和态度。事实上,正如上述各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所显示,这种表面的接触可 能反而会使种族关系更加恶化。老实说,如果我们要寻找问题的根源,我们 就必须对我国社会所存在的不平等关系,依从关系以及歧视来一个全面的认 识。

事实上,种族两极化不仅存在于国民学校和大学之中,也存在于各个政 府部门之中。这说明了两极化的根源不在于我国各语文学校。我们可以大胆 地说,如果政府与整个马来社会肯承认非马来人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则我 们的国家已在朝向真正团结的道路跨出了一大步。

正是旦士里慕勒的通告对国家文化所作出的那类解释在我国各族群中制 造了分裂和对抗。

种族极化的问题不能仅归因于学校,学校只是反映各种不同社群的精神 面貌而已,它反过来也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及其他社会因素所左右。众所周 知,马来西亚人从出世到长大,不论接触到什么社会机构,都需要他或她表 明自己属于何族.让我们正视现实:我们社会的种族歧视是种族极化的根本 原因。

我们在此引述一则《新海峡时报》1 2-8-84的一项报导,即使是马来政 府公务员,也承认在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存在着明显的种族歧视与隔离,这说 明了种族极化的现象并不能归因于母语学校。难道这些公务员不是国民(种 族混合)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吗?

当我国的贫穷和种族不平等以及歧视和从属的现象铲除之后,国家的融 合和团结目标将能实现,若我国各族人民能自由地参与各种民主的社会,经 济和政治机构,各族人民之间是有充足机会来自由交往的。

首先,种族性政党政治的存在难道不是一个时代的错误?接受种族性政 党政治而对照顾各族文化需求的社会机构之存在的合法权利却加以否定,那 是虚伪和荒谬的,因为受到国际所接受的是后者而非前者。

那些说母语教育会危害国家团结只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它的真正目的 是要逃避寻找种族极化的真正解决方案。 2 2-8-1 9 8 4

429

对介人大选及今后动向的声明

华校董、教总对介入大选及今后的动向发表 声明如下(1982年5月6日)«

华教运动人士参政与三结合

为了打破压力集团的局限性,及更有效地维 护华教、促进华人大团结以解决民族与国家的问 题,董、教总近两年来不断推动朝、野及民间的 力量三结合的政治路线,以寻求华族在政治上的 突破。

由于各党、团之间矛盾重重,一时又不能把 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之上,三结合的政治理想虽经 各种努力,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实现。

鉴于民政党接受董、教总的文教政策,及该 党领导层所表现的诚意与开放态度,部份华教人 士乃决定参加民政党,以加强华人在朝的政治力 量。同时,郭洙镇律师与许子根博士也接受该党 的委派,参加本届甲洞区及丹绒区国会议席的竞 选,寻求人民的委托,俾便加入政府与民间力量 内外配合。

因为部份华教运动人士参政的出发点不是基 于狭隘的个人利益或党派利益,而是为了更有效 地凝聚一切与民族利益认同的力量及最终达致三 结合的政治目标,实现华人大团结的民族愿望, 所以他们得到董、教总的支持与祝福。但董、教 总本身仍然和过去一样,保持其独立性。

甲洞与丹绒之役的政治影响

由于部份华教运动人士参加民政党,一时无 法取得民行党的谅解,郭法镇与许子根竞选甲洞 区与丹绒区国会议席遂引起民行党的全力抗衡, 派出该党重要领袖陈胜尧与陈庆佳以硬碰硬。

尤有进者,民行党在上述两区的竞选宣传中, 不但污蔑华教运动人士为汉妇淀狗,甚至喊出“打 倒董、教总,维护华文教育'‘的口号!

上述不择手段的竞选策略引起了全国爱护董、 教总人士的公愤,纷纷挺身而出参加郭洙镇与许 子根的助选团,掀起了声势浩大,波及全国的竞 选宣传运动,三结合的政治路线引起广泛辩论,

第一次得以深入民间,并取得良好的反应。

甲洞与丹绒区选民向来具有反政府的传统, 郭、许两人要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改变选民的上 述思想与感情,接受董、教总提出的三结合理论, 本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在竞选的第一个阶 段,舆论界一般上看好民行党,很多还预测郭、 许两人将遭受惨败的命运!到了竞选后期,郭、 许两人被后市看起,而且舆论逐渐转向到一面倒 向郭、许方面。

竞选结果,许子根终于取得胜利,而郭法镇 也只以微差落选。

这次竞选结果显示,民行党不仅在甲洞与丹 绒区表现欠佳,在其他的强区如怡保、万里望、 华都牙也、八打灵、芙蓉、居銮也遭受挫折。

民行党领袖,林吉祥与曾敏兴在检讨该党受 挫的原因时,却把主要责任推给董、教总。曾敏 兴医生甚至说该党失利"并非是因为选民支持马 华公会,而是因为有关的候选人获得董、教总的 支持。'‘

这是不负责任与不顾事实的说法。董、教总 在这次竞选中并未否定反对党的作用,除了支持 郭、许两人之外,并未支持其他候选人。

但是,如果由于民行党的偏狭性,使它不容 华教运动人士参政,反对董、教总推动三结合的 政治理想,甚至恶毒咒骂华教运动人士为汉奸走 狗,喊出打倒董、教总的口号等等,而引起选民 的公愤,成为该党候选人失利的因素之一,这倒 是可能的事。

事实证明,广大华能选民的政治觉悟已经提 高,他们除了需要反对党来表达他们对政府的不 满及传达他们的心声之外,对民族与国家的前途, 也十分关心。任何以华人为主体的政党包括反对 党如果要取得华族选民的支持,对民族的愿望, 特别是在促进华人大团结方面,必须有明确的态 度与具体可行的政治方案,否则,是很难满足华 族选民现阶段的政治要求的。

430

董、教总今后的动向

董、教总为了华教与民族前途,在本届大选 中支持华教运动人士郭法镇律师与许子根博士参 加竞选。由于民行党的全力抗衡与不负责任的宣 传手法,引起华族选民的公债,造成民行党遭受 较大的挫折(民行党受挫当然还有其他主、客观 因素存在)。

董、教总这次颇深地介入竞选运动及被卷入 党争的是非之中是违反原意的。董、教总是在民 行党全面对抗与恶毒攻击下,不得不为维护三结 合的政治路线和本身的形象而进行反击。这种反 击主要目的在于对三结合政治路线的宣传及要求 选民维护董、教总的形象。无可否认,重、教总个 别负责人在宣传方面也有过火之处,例姻e甲洞 之役当作华教生死之战就未免言过其实,因为决 定甲洞之役的胜败除了华教问题之外,还有许多 其他的因素,例如选民抗拒国阵及时间的因素等。

我们必须明确指出:为了华教与民族的前途, 我们介入了大选;如今大选已过,我们将尽量保 持本身的独立性,避免卷入党争的旋涡中,俾便 更广泛团结各党各派的人士,继续扮演民间压力 集团的角色,为华教及民族权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保持本身的独立性,不意味着我们将在政治 上保持超然;相反的,我们将继续团结民间的力 量,为促进三结合的政治路线与华人大团结作出 努力。此外,为了维护华教与民族基本权益,我 们也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包括各民间团 体,及各有关的执政党与反对党,共同奋斗。任 何党团如果在为华教与民族权益方面做得不够, 我们将继续给予鞭策。任何党团如果在华教与民族 权益方面进行妥协,我们也将继续对它进铀判。 此外,我们也将继续鼓励与支持各党团向民族的 权益认同。

总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站稳维护华教与民

族权益的鲜明立场。我们将继续高举民族权益的 大旗,把民族大义置于党派与集团的利益之上。

我们希望上述严正的立场,能有助于消除来 自我们的朋友的忧心或误解;及防止或抵御来自 一切不负责任者的污蔑与进攻。希望随着大选热 潮的消退,民族大义能够战胜党派利益,理智能 够战胜感情,大家办明方向,团结一致,继续前 进!

解决3M问题是当务之急

在这次大选中,所有以华人为主体的政党都 摆出华教及民族权益捍卫者的姿态,争取选民支 持。我们吁请各有关政党在获得选民的支持与委 托之后,应把竞选的诺言落实在政策和行动上。

我们认为,大选已过,与其热中于党派的纷 争而纠缠不清,不如在可能的范围内携手合作, 为华教与民族权益作出积极与建设性的贡献。

要求国阵政府接纳华人社会对三M制的四点 共同要求,以实现国阵竞选宣言所闻明的''保存 和加强母语教育的地位不受挑度"就是刻不容缓 的当务之急。

有关的四点要求为:

(甲)华小所有教材和参考资料,除英文和国 文科外,必须以华文编写。

0)除国文和英文科目以外,华小必须以华 文华语作为所有科目的教学和考试媒介 语。

両华小的人文环境道德和音乐科f须反映 华人与文化的特征。

m増加英文授课时间。

我们吁请朝野及民间的所有爱护华教的人士 联合起来,团结一致,为寻求三M问题的解决扮 演各自的角色,作出各自的贡献!共同为民族权 益奋斗到底I

对马华党争的看法,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主席林晃昇先 生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三日针对马华党争事件发

表声明,全文如下:

马华公会内部的权力斗争,由暴露假党员事

431

件开始,发展到1 4名挑我派领袖人头落地, 14 99名前届中央代表要求于4月2 9日召开特 别代表大会,许多支部被冻结,党员被开除'副 首相提出警告,直到李三春答应尝试调解,马华 3 0名州议员与4名国会议员促请代总会长接受 三条件解决马华当前党内危机,及满天飞的各种 说法与谣言,可见斗争空前激烈,情况也越趋复 杂°

华校董总,和其他的华团一样,一直密切关 注事态的发展。到现在为止,我们避免对马华党 争事件作任何批评,因为我们认为它基本上是马 华内部的事,我们没有必要采取亲陈或亲梁的立 场,也不愿意被视为亲任何一方,因而造成更加 混乱的局面。

然而,由于马华向来声称代表华人,也被国 阵政府视为代表华人的主要政党之一'其内部权 力的斗争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肯定对华人社会将 有听影响。从这个意义出发,在这个关键性的时 刻,我们觉得有必要表明以下五点原则性的看法: ㈠ 马华公会的历史充满了权力斗争,也有 以不同程度的革新作为号召的,它们往往引起 ,思变'的华人社会的密切关注与强烈反应,殷 切希望马华走上新生之路。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 终,接着就是更大的失望情绪代替了昙花一现的 满怀希望。邻国的评论员把不断出现的马华内争 称为'马华病'。在这群情沸腾,热火朝天的时 刻,我们必须冷静地观察与思考,看看这次的事 件会不会是'马华病'的再度爆发?如果不幸是 的话,华人社会与马华党员应以什么态度来面对 或收拾马华大病过后的残局?

㈡这次事件,更全面、澈底地暴露了表面 上处在最稳定状态的马华公会,其实是暗流汹涌, 斗争空前险恶。同时,它也更全面、澈底地暴露 了马华公会的权力结构与组织系统,极不利于民 主的程序与实践。无可否认,这次马华党争事件 的发展,已使华人社会,包括马华党员本身大开

眼界,一致的承认马华没有民主,它丢尽了华人 的脸,因此,'救马华'(如果马华还有药可救 的话),已经不是陈、梁两派谁胜谁负的问题, 也不是李三春出面调解是否会成功的问题,更不 是国家最高领袖接受谁的问题,而是不健全的马 华公会能不能自行改革,及如何改革的问题,这 才是症结所在。

㈢ 在这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刻,马华领 袖与集团之冋的权力斗争,必须转化为全面与深入 的民主化运动,对华人社会与国家才有意义。而 民主化运动,也不应只是当'脑袋撤家'后才对 会长权力太大的一时'觉悟',而应是华人社会 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的基 本愿望如何能够通过民主的程序,经过广大的马 华基层党员及基层、中层领导人,集中到高层领 袖,成为高层领袖决策的根据,确保马华的决策 能够符合广大基层党员,及基层与中层领导人的 愿望,符合民族的权益与国家的利益。

㈣ 我们对这次马华党争事件中,广大马华 基层党员与基层、中层领导人要求党内民主的愿 望及不怕牺牲的精神深表同情与支持。但这种愿 望与勇气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群 众性运动,使它变为具体的纲领(包括修改党章) 与政策,才能确保斗争与牺牲能够取得代价与成 果。不论这次事件最终出现什么局面,广大基层 与中层党员与领导人要求党内民主的愿望和勇气 都必须加以发扬,使它成为一种新风尚与传统, 则民族与国家肯定将受益不浅。

㈤最后,我们吁请马华在党争的过程中, 不应忽略了对民族权益与国家利益具有深远影响 的重大课题,例如第四大马计划中期检讨,选民 登记,即将公布的修正了的吉隆坡大蓝图,国家 文化问题,及华教问题等;而华团亦不应把注意 力的焦点完全集中在马华党争,而忽略了对上述 各个重要课题的及时关注、研究、寻求对策与反 应。

432

厂我们不是“外来移民”!:.

;s_7K;-...二 •- - _二”:-= 一:- -::.——- - . r : r-- . - ■ lld」

一九A£年丿I月廿七日华校董教总向报界发 表联合文告,全文如下:

我国首相倉督士里马哈迪医生21-8-8 5 在砂勝越第二省鲁拔安都(Lubok Antu)为国 阵青年团政治工作营主持开幕仪式时说:

“政府没有限制外来民族(Kaum-Kaum yang mendatang ) 使用其本身的语文与文化,或 者象发生在一些国家一样,迫使他们改换名字。'‘

“但是他们也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我国拥 有一个能够成为巩固团结的基础的官方语文。"

首相也吁请人民拒绝对宗教及文化等事务的

极端阐释。

我们认为,我国政府不象一些国家一样,迫 使“外来民族''改换名字,相对而言,当然是比 较开明。

但是,把其他民族称为“外来民族",为了 政治的目的,把不同民族的公民分为"土著"与 "非土著",就是一种明显的种族不平等,甚至 是种族歧视与压迫政策。

在这样的基本政策下,华、印小学受到1961 年敎育法令2 1条U)的威胁,随时有被消灭的危 机。而我国教育政策和文化政策的目标,则是要 实现'一种语文,一个文化'的同化政策。在这 种情况下,怎么可以说政府没有服制'‘外来民族" 使用其本身的语文与文化呢?

对于国语,我们老早已经接受它作为沟通各 族人民的共通语文,但我们不能接受一个民族的 语文高于其他民族语文的任有安排,包括官方语 文在内,因为它违反了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此外,我们也必须指出:事实证明,官方语 文并不能成功'巩固团结'的基础。我国各族目 前仍然处在种族极化的过程中。我们强烈认为, 只有真正尊重各族的语文、教育与文化,真正推 行各族平等的政策,各族团结的基础才是牢不可 破的。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首相在吁请人民拒绝对 宗教及文化等事务的极端阐释时,能够给人民带 来真正的民主与开明的政策。

4 33

434

■ 董总历年重要备忘录选(1954 -1985 )

本单元有备忘录1 1篇,部分备忘录联同教总或其他团体联名发出。 由这些备忘录可知垂教总历年来对华文教育的主张和争取,是研究我国华 教不可或缺的资料。

435

重要备忘录选编之—

1954年3月31曰

呈联合邦教育部的备忘录

本备忘录乃由马华公会(代表华人)及马华 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代表校董会及教师) 双方所撰成,以求华人对於马来亚联合邦当前教 育问题之意见,可得充分表达及为众所瞭解。本 备忘录拟提呈马来亚联合邦政府,联合邦立法会 及行政会议员,联合邦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联合邦人民及特别是负责以教育塑造马来亚国 前途之人士。本备忘录亦拟在联令邦以外,广予 传播。

坦白言之,吾人之撰写本备忘录,实源於联 令邦华人对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条文所引起之戒 惧。根据该法令条文.华文之教授时间甚短,且 属选科性质,因而使人相信,政府之设立以英语 及马来语为授课媒介之国民学校,毋乃为关闭联 合邦华文学校及终止华文教育之前驱。

事实上,巴恩报告书(该报告书建议设立国 民学校,而为联合邦政府所接受及拟在联合邦普 遇创办)第七十五页有言:

第四段:“在原则上吾人建议终止本邦各民 族不同之方言学校,而以一种适令於全体之小学 低。”

第五段:“倘若大部份华人,印人及其他非 马来人,可得自由以办理彼等与国民学校不相联 属之小学,则吾人之计划将遭受到严重之削弱。'‘

为求达到“终止本邦各民族不同之方言学校" ,巴恩委员会乃有建议,“以公款津贴小学教 育时,应予国民学校优先权.”此建议为政府接 纳,此可於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第十八,第十九

及第二十条见之。该数节述明当国民学校创办后 ,其邻近之方言学校,将不能继续获得政府津贴 。根据这一点,方言学校之将终止其寿命,已是 昭然若揭。

但吾人考之教育政策特别委员会报告书(一 九五三年立法会文件第七十号)之第三十一段, 其言则反乎是,该第三十一段之言:

“吾人已表达过吾人之信念,即有异於国民 学校模型之方言与英语学校,仍可在建成吾人教 育目标上,作其有价值之贡献.同时吾人认定本 法案目的之一,厥为如何使彼等之贡献,能作最 有效率之发挥。”

教育法令並未有规定如何实践此目的。因之 联合邦华人,自然难免疑团满腹关

吾人同意钦差大臣所言,华人“对此事有若 干误会。”正因如此,吾人乃呈文政府,以求有 以廓清马来亚华人此等误会焉。

倘吾人当事之始,不为钦差大臣陈言,华人 之误会容足以影响政府企图塑造马来亚国之努力 ,则吾人诚有关厥职。

倘任何一种族心怀不满,则该种族对建立马 来亚国不无以可疑之眼光视之,至属明显。

此非必谓马来亚之华人,大多数为如此者; 诚然,吾人不以为(当然亦不期望)华人将为如 此者。吾人之所欲言者,厥为误会存焉,而误会 或可引起上述之结果。因此吾人自不宜甘冒此险 »而误会亦有如以廊淸之必要。华文教育及文化 ,对未来之马来亚国文化可作之贡献,其价值不 但华人本身明了,即其他人士亦可见之.

436

凡有智虑之马来亚人,均认为将来马来亚国 之欲塑造成其自己独特之文化,则必须吸收如中 国与印度之伟大文明之文化,同时亦不忘西方之 文化,熔於一炉乃可。

在此塑造文化之工作中,教育将负有其重大 之使命焉。然而西人华人及印人文化之能汇合 与同化,实非有赖西人,华人及印人之文字不为 功。是则取缔本邦华文及印文教育,乃无异从马 来亚人手中夺去估量及同化伟大之华,印二文化 之工具。但此竟显然为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所追 求者。盖除此以外,教育法令对於教授该两伟大 中印文化之语言,其所规定时间之不充分,殆难 有其他理由矣。

教育法令第二十一(二),(四)及(五) 云:

“(二)国民学校应分为二类:

甲,以马来语为主要.授课媒介之国民学校; 以及

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媒介之国民学松

“(四)在以英语为主要授课媒介之国民学 校,学生之获得马来语之教授,将自第三年级程 度开始。除此之外如学生之父母或监护人请求教 授其子弟国语及印语时,则可根据第(五)节之 规定於小学各学年中加入该两语言课程授受之。

“(五)在国民学校中,国语或印语之课程 不必开设,除非此等学校有十五名或十五名以上 同等程度之学生并且经其家长请求开班者。

从此等条文而言,在国民学校之华文教授, 乃显然为选科性质,且条件上规定须经学生父母 之请求,以及必须有最低限度之同等程度人数。 甚至此等条件均已具备,而教授华文之时间,仍 得交由教育当局自行决定之。

虽然联合邦教育政策特别委员会,在其报告 书(立法会文件第七十号)之第六页建议每日在 上课时间内可教授半小时,及课余时间,可另教 授半小时,但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则无特别规 定教授华文时间,此乃不合理者。

星洲主教在一九五一年九月八日在「海峡时 报」曾作下列警语:

“在种族复杂之社会,如拟施行统一语言之 计划,将必促成一萎谢及死气沉沉而绝非活泼滋 长之文明。”

诚然,联令邦教育部所建议之政策,无疑将 觥陷落此预示之轨道。

世界之汉学家曾耗毕生之精力研究华文,以 求吮取中国文明与文化之精华。因此,一九五二 年教育法令,对特别规定教授华文之时间,犹付 阙如,乃欲人相信由此而获得华文基本之智识尸 作为深造中国文化之锁钥宁非可笑孰甚。考诸现 存之华校,其课程由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为华文功 课・犹觉未足以吸收仅中国文化之基本要素。联 合邦国民学校对华文采用选科制,即此,一九五 二年教育法令亦未特别规定教授之时间,而须完 全交由教育当局敢斟决之,其相差何远,事实上 ,倘巴恩报告书之建议足以视为标準者一吾人应 谨记,巴恩报告书之建议,乃一九五二年教育法 令所根据草拟而成一则其整个建立国民学校之观 念,在乎国民学校取方言学校而代之。该报告表 第七十五页云:

“吾人建议终止本邦各民族不同之方言学校

,而以一种适合於全体之小学代之。”

由此乃可期望将来华文方言学校之消灭,以 及华文文化对联合邦及将来马来亚国影响之消逝

O

此将为马来亚最大之悲剧,特别是指在塑造 过程中马来亚文化而言。马来亚尚未有值得自豪 之特独文化,因之马来亚必须从其邻近各国之文 明中,撷英取华以之构成其本身之统一文化。吾 人可坦然指出,马来亚邻国之伟大文明,厥为中 国与印度之文明。马来亚最高学府马来亚大学之 承认此事,吾人於其最近购买八万本中文书籍行 以充实其图书馆一举,可以见之。马米亚大学之 华文图书馆,现时藏书已多於英文图书者一倍矣

O

由是观•之,一九五二年联会邦教育法令所规 定教授华文各节乃出於未能集思广益与思虑不周 之故,其所以如斯者,亦由於教育法令步巴恩委 员会之残议,以国民学校取方言学校而代之之故 °巴恩委员会(无华人与印人代表参加)不仅欲 终止华文及印文学校,且蓄意从马来业人手中夺 去开启世界最伟大文明之门之锁钥。此等锁钥即 为华文与印又

吾人於此谨就巴恩报告书,作一简略之检讨 。巴恩委员会由五名西人及九名马来人所组成, 在一九四九年被委定以研究下列事项:

“根据一九四九年立法会文件第六十八号以 及中央教育 询委员会之第一次报告书所作之建 议,以探讨巫人教育之设施是否适当,其应特别

437

注意之事项如下:

甲,巫人方言教育之制度;

乙,挑选学生保送入马来训练学院之方法; 丙,提高学术程度及改善学院学生师资训练 之方法;

T,马来师资训练学院之课程内容; 戊,提高马来学校学生程度之方法; 已,提高马来学生英文程度之必需步骤; 庚,任何组织上之应兴应革事宜,诸如设立 地方教育当局或赋有同样职责之其他团体以及提 出建议。J

观此,巴恩委员会之建议建立国民学校,可 以说是与上述委定之任务,离题万丈。渠等结果 竞为马来亚人提出教育之建议,而非为马来人。 可是马来亚联合邦政府又从而接受之,并且根据 此等建议而制成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倘巴恩委 员会能遵守其研究事项之范围以进行调查与建议 ,则联合邦华人何劳与巴恩委员会争辩。

巴恩委员会之原非被委处理非马来方言教育 ,自可从委员会之无华人及印人代表参与,洞见 无遗。因之委员会之建议建立国民学校及以代替 方言学校,应为教育政策特别委员会本合理原则 视为离题并加以搁置,尤其是巴恩委员会所作之 建议,事前未经与华人及印人商洽及未徵取彼等 之意见。巴恩委员会之五名欧洲人及九名马来人 ,不论其能力如何,当不能负决定联合邦华人与 印人教育前逢之责。联合邦政府方面亦不宜容忍 此种潜越之挙,谬然接纳建议而执行之,所以此 种建议乃与巴恩委员会所被变研究之事项,漠不 相关者。

联合邦政府一面接受巴恩报告书反华之建议 ,另一面则漠视芬吴报告书之刍菟,及政府自 身所委任之教育政策遴选委员会之若干意见 例 如第六页第十七章所示关於规定时间俾学习华文 事,及一九五二年议会文件第七十号之第九页第 廿五單所提之使方言学校继续存在爭。

芬威廉博士为中国十几间高级教育机关之董 事会副秘书,而吴德耀博士则为联合国一官员, 二位皆受聘来马研究联合邦华文学校教育者。该 调查团任务为“对马来亚华文教育作一有系统及 客观之全面检•讨,并提出建设性之改良建议俾华 校能对於马来亚人民将来之福利及幸福,尤其对 选择此繁荣之地域为其家乡之华人作伟大之贡献

任何心地公平之人士皆不致反对芬,吴二博 士所作下列之观察及建议:

(一) 马来亚各种族集团在文化上各具特质

及各自独立。各族皆有其自身之语言,风俗与社 会习惯以及自身之历史与传统。...马来亚与

西方接触虽甚长久,且为西方国家统治一世纪以 上,吾人仅可见到西方文化之皮毛,盖此等文化 迄未能熔合各种文化於一炉。....由於种族

集团各自所具之心理及情感因素,目前任何强迫 及非出於自顾之熔化尝试定必引起更大之分裂, 而此分裂则非马来亚及全世界所能受者。

(二) 吾人所冀望着厥为在复杂份子中求取 一平和而合作之关系,而且着重於种族和谐而非 种族差别。吾人不应将马来亚化为文化侵略之战 场。由於人口之复杂,本邦应着重吸收现有文化 之最高价值,因而发展自己之文化。马来亚人应 引此互忍精神为荣。

(三) 任何种族如仅关心自己文化之保存无 缺或向其他地方效忠者皆不能真正爱护马来亚。 同时文化被消灭之集团对马来亚亦将无所神益。 马来亚将来之文化必因此而感贫弱,盖其组成之 份子亦贫弱故也。

(四) 新文化仅可由各不同文化份子经过许 多年代之自然混合而达到。在此过程中。其不值 推崇者将自消减,而值得推崇者则无需政治及外 来之援助而长存。

(五) 马来亚化仅可在彼此相与之精神中实 < 此种精神必须基于各族对彼此和谐及互让 互助之认识有以増长。马来亚人民必须维护各文 化传统中之优良及不可分割之部份,因未来之光 荣实来自目前本邦文化份子之复杂也。

(六) 吾人应了解巫文经成为一官方语言并 为马来亚所有学校必修之科目。巫文本为本邦固 有语言,兼为马来群岛广汛所采用,因此颇值得 全马人士之学习。对巫文之普遍学习具促进种族 间互相理解及令作之用。华人之实际智意足令彼 等预视此种益处,为此彼等已一般接受此语文为 小学最后二年之必修科目。

(七) 英文经成为马来亚各种族间通用之主 要商业语文,来之亦为一世界性之语文,其可子 一儿童之社会,学术,科学,文化,经济与政治 方面之利益不言可喻。华人之实际智惹亦早已促 使彼等在华校内注意英语文之教学。

438

(八) 吾人不应或忘者乃华文为世界上伟大 语言之一,及为一通.到世界伟大文化之一钥匙, 其美丽及丰富乃无可疑义者。吾人莫解从本邦任 何部份之人民中夺去华文智识之惠有何裨益…… 由於学习之困难及所费时间之多,华文之学习或 大部份仅限於华人而已,彼等对马来亚未来文化 应具之中华背景一事之关心应予协助及鼓励才是。

(九) 华文学校将在马来亚内长时间继续存 在,任何破坏此等学校之企图,将徒加强维护此 等学校之决心,此点已有事实可据’公开之华校 当较地下华校为可取。此等华校惟有华人自身决 定无需之时始可消除,而仅可於获得适当及可令 人满意之变通办法后始能产生。

(十)对吾人教育难题之答覆宁为承认华校 存在之必要,及将彼等加强并使彼等在教育体系 中得适当之地位...以马来亚中必之私立华校

可予华人自发心及公益, J宝贵之出路 吾 人应协助华校使其更接近马来亚学校之理想(非 指环境)及使其感觉在未来马来亚公民建立最佳 生活之準备。工作上乃与其他学校立於同等之地

(+-)通过共通之教科书可促进民族间之 互相了解及合作,从而建立一真正之马来亚社会。

(十二)华校亦如其他学校,需要新式之教 科书俾发展居住马来亚儿童所需之技能,智识与 风度 华校教师素质及服务环境之改善亦为 必要0

认合邦政府置此等建议於不顾,反而采用巴 恩报告书所提,纯然超越该委员会委任状范围之 国民学校方案,实令人惊讶不置。

联合邦华人坚信,将任何种族集团马来亚化 之最速及最有效媒介莫如利用各集团之语文。应 用华人语文及受适用於各种学校之马来亚化教科 书,以教授华人学子,乃为将华人马来亚化正确 之途。於此,吾人愿引述前任马来亚提学司芝士 曼先生在一九四六年议会文件第五十三号之建议 ,彼坚主通过母语(巫文,华文,印文,英文) 以实施免费初级教育。

一九五O年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在当时提 学司何格氏主持之下,亦建议在将来之初等学校 内教习华文及印文。

芝士曼先生具四十一年之马来亚教育经验。 於其连载於一九五一年九月四,五,六日之海峡

时报内之论文中,彼申万巴恩报告书之建议为

"不合理教育原理

巴恩委员会并非不明母语教育之重要性,於 报告书第廿三页,十六段该委员会称:

“教育方面权威意见均侧重於应用家庭语文 之初期教育,而达成儿童最佳之自然发展一点。”

但巴恩委员会却建议所有初级学校应用马来 文,使其於双种语文制度(如一九五二年教育法 令下设立之国民学校)下与英文占同等地位,盖 因巫语为本邦大部份人民之母语!此点为芬吴委 员会所警告者:"……应予注意者为莫滥用教育 以适应政治目的……”虽有半数人口使用巫语, 然此并非说巫语即为全人口之母语。史不能因巫 语为立法会议及行政会议所用官方语言之一,从 而以巫语为人民之母语。

吾人认为视其他另一种族集团一华人一之 语文为无理者。此一集团人数在联合邦与巫人集 团相差无几,如包括新加坡则较之庞大华人语 文为通至丰富中华文学宝藏之锁钥。而此中华文 学确具宝贵材料足以贡献於未来统一马来亚国之 文明,文化及生活方式之建立。

母语为获得「母蕙」之最佳捷径,且为与生 倶来者。初生之婴儿以母语而识所见,所感,所 尝及所听之物,以母语而明亲属之关系,及辨是 非善恶,似此岂非应将之教育儿童使能确切及自 由应用其母语乎?

对於母语教授未来有适当之规定乃违反一九 五二年教育法令第八条之精神。该条文谓:

“教育阁员与教育部菸运用及执行本法令赋 予之权力及责任时,应顾及一般原则,即在不违 反本邦教育政策与有效教学,以及在不良费公帑 之范围内,应依照父母所愿将学子加以教育。

马来亚之华文教育远溯自一八一九年,其时 私立华文学校首先在新加坡设立。吉隆坡之首冋 华校乃设於一九O七年,即为目前之尊孔中学校 。目前单联合邦方面即有华校一千二百间,在学 学子数目达二十五万名。

此二十五万学子之将来,以及马来亚华人全 体之将来 联合邦政府不能置之不顾。流传五千 年之伟大文化即为此辈华人之遗产,菸新马来亚 国之文化有莫大之价值。为获益计本邦必须保持 与鼓励华文之学习,俾成为马来亚教育体系中之

439

一环,舍此华籍马来亚人将无法吸收该文化所有 优点.亦无法将此优点傳予其他马来亚人.

吾人兹拟略论华人深感不安之有关华文教育 各点.

华人固感钦差大臣之下列保证谓:“在未来 长久岁月中华文教师仍将在本邦教育体系中占有 用之地位。"然彼等亦同时明白

所谓“未来长久岁月中”正为建立足够数目 之国民学校以代眷华校及印校所需之"长久岁月 ”,如巴恩委员会所建议者。换言之,本邦华印 教育之终结仅为时间及政府资金之问题,此盖显 而易见.

马来亚联令邦政府於答覆马华公会会长及马 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主席拿督陈祯禄爵士 之抗议书时曾提下述论点,吾人谨此分别答覆:

论点(一)''教育特别委员会之报告书及一 九五二年衣育法令 均未否定华人语言及文化能 对马来亚之教育及文化作有价值之贡献。事实上 ,该报告书之第二十五段,且曽指出方言学校是 现时马来亚文化之摇篮,该报告书建议,而法令 中并规定国民学校内将教授国语,此举显示特别 委员会充份认识华人语言及文化之价慎' 答覆:吾人同意此种论点,所不满者乃此中 有不利用此,'贡献"之极大危险(由於教育法令 内特别规定之阙如)。吾人深知政府迄未保证利 用此“贡献二 诚然,特别委员会报告书曾谓: ♦'惟吾人愿接受提学司对吾人所衣示之意见,即 在甚有限之小学课程时间内,究竟若干应拨供为 国语或印语之学习。其最后答案仅可如英巫文之 情形由经验中求之,且吾人以为应予教育部相当 程度之自由,以执行吾人所阐明之一般原则。” 教育法令第廿一条第五项之条文却谓提学司得在 某种情形下停止给予国语或印语之教授。此项直 接与第八条冲突,因该条谓可能范围内学子应依 照父母之愿望加以教育。

任何大於阅及钦差大臣复信中之官方声明称 ,“政府向未建议不应保存中国语言文化及在马 来亚社会中不予以合理地位者”时,无不感觉欣 慰。吾人仅此请钦差大臣采取步骤以证实华人之 语言文化必予保存,及必在马来亚社会中予以合 理地位之意向。华人社会对所谓华语及其文化, 於建设马来亚教育及文化时,能作有价值之贡献

一事,甚未赞同。倘吾人根据此精神寻求马来亚 复什之教育问题之合理解决,相信其结果必能使 各方面均感满意。

不幸者,实险情形并非如是。政府不但言行 不一致,所言亦每自相矛盾徒令华人极感失望。 一方面政府谓:方言学校为“现时马来亚文化之 宝贵摇篮”,而在次一段则谓"现时联合邦许多 华校除教授"国语"(中国国语)……外是否尚 有其他意义实属疑问",故其对华语及华文文化 之发展,绝少助益。究竟方言学校之华校是否为 “现存文化之宝贵摇篮"?如确系如此则应予保

可是联合邦政府之答案为“非I,乃极显然 ,因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包含一道华校i卜告。政 府之立意消除全部华校,而非「许多"华校,乃 无可置辩者。

国语仅限菸十五名或十五名以上语言程度相 同学子之父母或保护人请求毗台加以教授。此举 绝难视为鼓動华语及华人文化在马来亚之发展, 自由选择之学习断难收效,尤以华文为难学之语 文。或有置辩曰,假如本邦华人自身既不愿其子 女受中文教育,政府何能为力。此置辩亦可应用 於免费强迫初级教育一节。吾人亦不应有强迫教 育乎?

或有谓目前之英校与巫校通常皆无教授华文 之规定,因之本邦华人对英语或巫语之国民学校 首次规定教授彼等语文一节应引以为喜。

问题之症结端在由於国民学校之设立,政府 即将取消华校之津贴,而此津贴乃大部取自华人 之纳税。华校至此将绝难与免费之政府学校竞争 ,政府乃无异强迫关闭所有华校。

论点(二)“维护道德与文化若云端赖学校 教育,实为错误.一切美德之源泉,厥在家庭。 目前联合邦许多华校,除了教授“国语”(中国 国语)及培养与发展一种与马术亚其他社会分离 之精神及意识外,是否尚有其他意义,实属疑问 。在马来亚之内,不少华人向未就学华核,但受 英文教育,而能高度发展典型之中国美德。” 答覆:此论点不但过于空泛,且避免正题。 吾人所争取者为美德及文化之维护纵』径赖学校 教育,亦大部赖於斯。

吾人於承认家庭为美德主源之余,不能不坚 持学校为培养道德及文化之摇篮。缺乏教育并非

440

不能影响一人之美德,因该人对道德,哲学及文 化价值之理M力及赏识力经已因此受阻矣。

中国伟大之传统,德行与文化可由孔子,孟 子,老子诸圣贤文章中见之。除非有充份之甲文 智识,断难效法此等传统,美德及文化,而充份 之中文智识仅可由学校中而非家庭中得之。

不认识华语而获知中华美德者实凤毛麟角, 除感悟力极强者外,祖宗遗留之美德如非继续通 过学校之培养将立被遗忘。为使能领略某种文化 及道德价值,须对该语言有应用自如之智识,乃 无可置疑者。

论点(三)“本委员会因鉴于华,印两民族 向吾人强烈提供意见之故,特规定在需要时增加 小学部毎日半小时之授课时间,其上课时冋乃紧 接於散学之后。惟吾人愿接受提学司对吾人表示 之意见,即在有限之小学课程时间内,究竟若干 应拨供为国语或印语之学习,其最后答案仅可如 英巫文之情形由经验中求之且吾人以为应予教 育部相当程度之自由,以执行吾人所阐明之一M 原则。”

答覆: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中并无此规定。 吾人以为当特别委员会开始起草教育政策时,对 华印两族之强烈反对,亦并未增加以接受。实际 上,所有华人社团,所有华校董教,所有华人报 章及其他文化机关,所有华校学生,几乎整个华 人社会都曾强烈反对现时教育法令所脱胎之巴恩 报告书。华人要求马来亚主要种族之语言须有均 等发展之机会,如前任提学司温斯特博士和芝士 曼先生所主张者。但此种要求之惨烈呼声,竟为 人充耳不闻。印人社会亦曾发出共鸣,但不闻者 亦如是。甚至若干开明之马来亚人士亦特反对新 教育法令之议。(见一九五三年八月十八日奥都 山沙曼巫报社论)。

惟新教育法令作者,竟把教育专家过去之精 论,以及大部份人民之意见束诸高阁。彼等提议 在自由选择之原则下,加入短之时间以教授华文 及印又

譬如一英国儿童学习英语,如每日仅获半小 时,时经六年,试问彼能否读通英语和领会英国 之传统及文化真义?如不能,华印人士之儿童亦 如是,因华语与印语,比之英语,並非较为容易 学习也。上述关於额外课程之教授事,纵使付诸

实施,亦以身体疲劳之种种原因,其能否可行, 实属疑问C

论点(四)"关於现有华校之绝迹问题,吾 人认为不应与华人之语言及文化绝迹混为一谈, 因二者不相表里,倘华人斤斤致辩谓,华人语言 及其文化,将随现时吾人所知之华校绝迹而绝迹 ,此母乃显示华人对其语言文化之持久性缺乏信 心矣。"

答覆:上述方言学校乃马来亚文化之宝贵揺 篮,吾人亦赞同此言。惟照现时所设计之国民学 校,其不能成为现时华文文化与印文文化之「宝 贵揺篮,无可置疑。今吾人所聆听之争辩,却为 纵华文文化宝贵摇篮之华校既已消灭,犹不能谓 华语及华文文化亦与之俱亡,否则,吾人将蒙刈 华语及华文文化之传统持久性缺乏信心之讥,此 种立论,实无异於持巨杖殴人犹云''若君之大块 头,当可承此轻轻之棒打也

华校消灭与华文绝迹虽非全为一事,但华校 与华文乃相轴者。彼此均为利方之锁钥。

论点(五)“国语乃指统一之中国国语而言 o但查国语本为中国某一部份所用之方言,其后 以政治理由遂成为国语,并用以为中国教育之媒 介语。"国语"用之以马来亚为教育之媒介,则 无疑是统一中国之政治意识扩展至海外华裔之结 果。"

答覆:“国语"在中国广泛之应用,正如巫 语在印尼一样的广泛之应用,原无任何政治之含 义。若干人士认为国语是中国各地方言之泉源。 凡研究中国历史者,当知在中国“国语"之被采 用为普通话时,纯身教育,文化与交往方便之理 由。从未闻有任何执政阶级,蓄意将其语言,强 人民通用。由於马来亚华校通常均受中国文化发 展之影响,故中国於一九一七年产生之语言运动 ,从而波及马来亚。若谓此影响含有任何政治意 味,实近荒谬,盖吾人从未闻中国玫府拟以国语 为工具以求巩固其在马来亚之政治势力也。

论点(六)“无论马来亚政府过去对此之态 度如何,目前吾人实无法接受国语''为马来亚 “国语”之一。”

答复:国语或普通诂为华人之一种语言。马

441

来亚联合邦协定只提到官方语言,而未说及统一 之国家语言。将来马桌亚国语之为如何,此须由 将来马来亚国决定之。

但吾人所坚持者,即二百一十五万二千九百 零六名华人及六十六万五千五百零三名印人(此 用二百八十六万三千六百零三名之马来人及马来 西亚人)之语言决不应被忽略或被挤至劣等之地 位,特别是当望造将来马来亚国统一之文化时, 有希从世界两大文明一中国与印度一取材也。

论点(七)''其次,'国语 之被指为马来 亚华人之母语,亦未见其然。'‘

答复:华人普邊承认国语为华人之基本语, 并且若干人士尚认为「国语"为中国各地方言之 主溢华语在发音上虽与各地方言而有不同,但 其文字却一致。且在各地方言中,发音虽各殊异 ,但其韵律乃不相轩轻者。因之华人儿童之学习 “国语'‘与学习另一种不同之语言绝不能相提并论。 在本备忘录吾人乃针对华文学校者。现时华 文学校均以“国语"为授课媒介。

「国语」之在中国普蛆使用,正如马来语之 在印尼普避使用,其情况同焉。马来语同时之在 马来亚使用,自无其以治意义,此点前已提及。 论点(八)「母语之教育原则乃源自西方, 并曾施之於两种语言之社会。惟须知在此种社会 之人民,其语言同属於一语言系统,故其思想之 程序亦彼此相近。但此教育原则(母语教育原则 )不宜头行於语言系统在基本上相距甚大者。J 答覆:此为一令人诧异之议论,因从常识而 言,倘一国家各民族之各种语言与思想程序愈为 迥异,则更不应以一独特之语言和一独特思想程 序,强使该国之各民族采用,庶免受人指为独裁 专政。尤有进者,一国家之人民虽操同一之语言 但其思想程序自非必然相同。兹试以德国为例: 吾人相信如德国继续被分割为二,则下一代东德 之儿童,其思想程序将与西德儿童之思想程序, 截然相电 此时东德儿童之思想程序反可能与苏 联之儿童者趋於-致。此乃藉以证明一国家之民 族,在心理与思想之团结,其重要性实有过;於语 言之统一焉。

吾人认为为求马来亚各民族心理与思想之统 一,莫善於制定马来亚化之课本及课程,以普遍 适用於马来亚之学校,勿论学校之以何种语言身 教授跡。

倘瑞士人民之应用法文,德文及意文,未足 构成国家统一之障碍,则教育当局又何惧於马来 亚应用三种语言将发生不同之效果。倘马来语, "国语''及印语乃因彼等之源流迥异,是以基本 之思想程序亦迥异,而作为反对之理,则英语亦 应同样在被反为之例乃可。设吾人所关心者祗系 马案语,则此争论或较为有力,但事实非如是。

兹录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海峡殂民地立 会之官方意见如下:

"教授外国语言之能否获致其教育价值,须 视学子是否对其本身之语言,先有良好,普遍及 思想之训练而立下基础而定。'‘当时海峡殖民地 代理教育司温斯特博士於发表此意见之余,並曾 引世界教育专家之结论如下:

“该负责报告关於印度各大学之考察团所得 之结论,认为每一儿童应先学习以其母语思构。 印度教育制度困难之一,乃由於自麦哥尼时代以 来,吾人忽略此观念。"

根据此一结论,马来亚华人之在家说华语者 ,必须以华语作为受教育之媒介。唯其如是,华 尺台能循其自己之文化与传统获到最大之发展, 从而根深蒂固。人类绝无因脱离其自己本国文明 之根基而变成更文明者。人类之语言,犹人之影 子,不能与其形分离。

该报告印度大学之考察团主张在一切之教育 中,吾人必须先训练儿童,使能准确与自由运用 其申吾。

故问题为:马来亚华人之母语为何?其答案 见於答覆论点第(七)时之解释。

论点(九)“巫人之要求设立以巫语为媒介 之国民学校与华人之要求设立以华语为媒介之国 民学校,两者之间,於理原不能相提并论

答复:华人所最关心者,厥为中国文化与教 育之保存。渠等对“终止方言教育”尤刻刻难忘 。如上所述,马来亚可从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取材 不少,而通此至文明之道德与文化大门之锁钥, 即为华文教育。因此华人对“终止方言学校''之 事忧愤莫名。华人认为彼等之学校应为马来亚教 育体系中之一环。彼等甚至愿意考虑如一九五三 年十月二十日星洲总督列诰爵士历作之建议,即 设立一种学校,俾华人子弟可於“求学之整个期 间''内得以华文及英文为学习媒介。

442

吾人可得指出在联合邦马来人只有二百八十 万,华人有二百一十万。倘星洲与联合邦会而言 之,则华人人口更大。吾人之作此比较,乃欲以 显出,建立以马来语为授课媒介与及以华语为授 课媒介,彼此之间,其''合法要求''为何如矣。

论点(十)“目前本邦华人所追求者,似乎 企图在马来亚社会继续保留华语,华文与华教之 特殊及分离之地位,"

答覆:吾人愿於此作最后一次极诚恳之指出 ,本邦华人社会从未在马釆亚社会中,冀求“特 殊"和“分禹"之地位,现时如是,将亦如是, 华人之要求,仅为''平等”和“正义华人为 欲之使华人马来业化,最好的媒介为利用华语, 如斯而已。

华文学校之采用英文及巫文为必修科,为期 已久。吾人若加以适当之改革,则华校可能成为 马来亚文化尤其华巫文化之交汇所矣。

星洲总督列诰爵士於一九五三年十月廿日提 设立复语学校之建议,俾华童得以“在学之整个 时期内”,以华文及英文为学习媒介。新加坡华 校代表与政府官员数度磋商后,据报载已接受该 建议,並保证华校於不改变其本质时,将实施复 饴教授原则,以求获得津贴金之増加。

芬吴报告书亦曾指出,华人宁愿接受复语或 甚至三种语言之教授原则,而不愿被强迫应用英 文或巫文,或英巫文两种而已。(芬吴报告书第 六页第十四段)。

吾人亦非不了解共同交往工具之重要。其实 於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九日联合邦华校董敎代表大 会时曾一致议决:「应以各民族之母语教育为原 则,即中印巫文教育一律平等,唯须以英文为必 修之主要科,以期英文为联合邦共通语言”。此 绝不能谓为拟建立或保持一 “特殊及分离之地位 ”也。

论点(-一)“联合邦许多华校.....正培

养与发展一种与马来亚社会锅绝之精神与意念。”

答复:任何公平之人士,对政府单独指责华 校为“培养一种与马来亚社会膈绝之精神与意念" 一事,侨均感未称公允。纵政府斯项指摘容或不 谬,亦应同时加之於英校,印校,甚至巫校亦然

,一如芬吴报告书(马来亚教育第三章)之详细 指出者。由於马来亚过去教育制度之未臻経全, 故各种族学校乃常对本身创设人士之利益与原始 ,不无侧重之弊。迨现时马来亚人民日渐觉悟到 自治政府和建设马来亚国之意义,教育部乃将其 本身之疏虞.竞全部归咎於华校。吾人可向关心 华校之人士保证,倘华校能获致善意之看待,咨 人将欢迎把现时之教科书改编,以求适合马来亚 之环塊 但修编之所指,是在“内容”之改革, 而非“文字'‘之变换。事实而言,马来亚化最佳 办法,莫如在现时马来亚所应用之几种重要语言 媒介上努力。倘企图马来亚化华人,而出之於采 用英语或巫语,而非华语,则当困难无穷。其实 吾人认为此种办法,且将归失败。

论点(十二)“查一九四七年,联合邦华校 小学一年级学生共六万三千六百八十一人,至一 九四八年二年级学生存五万四千五百六十八人, 延至一九五二年六年级学生,仅有一万零六百三 十三人,由此可见,联合邦华人之父母,鲜愿其 子女在华校修毕其小学课程。”

答复:吾人对引用统计孑数,显示华校学生 於升至较高年级时,人薮逐渐减低,以象徵华人 父母为其子女完成华文初等教育表示冷淡一节, 认为甚为不公。虽然政府过去一向用华校及其毕 业生采用歧视政策,但华校所注册之学生,一九 四六年十一月共有十七万二千人,时至一九五三 年七月増至二十五万七千七百八十一人至其续 年升级学生之数减退,原无法避免,尤其是战后 经济困难,不无影响。此点不仅在华核如是,其 他种族之学校亦莫不如是,何况华校尚有不少因 紧急法令之关系而致停办。

至於他校情形,如一九四七年,在巫校一号 之学生共有七万八千二百五十八人,递至一九四 八年,二号之学生,仅余五万五千六百八十一人 ,又一九四九年三号之学生,只剩四万九千四百 零二人。准是观之,虽然巫校之办理有其特别有 利之条件,但巫校之情形并不比华校为佳。吾人 是否以为巫语学校亦有应如华校之被消灭乎?

甲,巴恩委员会主张建立国民学校,而为联 合邦政府所接纳之建议,实与该委员会原被委办 之事项相也

乙,巴恩委员会主张以国民学校代替方言学校

443

之建议,亦与该委员会原被委办之率项相违。

丙,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第十八,十九与二 十各条乃包含接受上述乙项之建议。

T,芬吴委员会对华校将来之建议,实际完 全被拒绝.联合邦政府竟不顾芬吴两博士之来研 究华文教育,及后提出报告与建议,乃应联合邦 政府所邀请者;

戊,由现时与将来马来亚人手中夺取吸收拥 有五千年历史之中国文化之锁钥一一华文,乃非 未来马来亚国之利。

己,消灭几近本邦全人口一半所拥有之华校 ,乃非马来亚之利。

庚,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所规定不充足之华 文授课时间,不能有助於本邦文化之溶合,从而 希冀其由此产生一马来亚独特之文化。

幸,不利於华又教授之规定,是完全 煞联 合邦华人付税所应享之权利。

在结论中,吾人谨虔敬指出消灭华校将有损 鲁於马来亚文化之建立(此文化必须从古老中国 及印度文明中所取材)。由於国民学校规•定华文 教授时间之不充足,马来亚人特别是马来亚华 人无异将被摒於中国文化之门外。

吾人之教育政策,正如一九五二年立法会文 件弟七十号弟三十一段所建议者,应使方言学校 能作最大之贡献,以求建设马来亚文化。基此, 方言学校有应鼓励其发展(而非消灭),使其采 用同一标准之马来亚化课本。基於各民族教育平 等之原则,马来亚共同之前途与及各民族共同之 利益之目标,乃能必然达到。

否定中国与印度文化对於马来亚文化发展可 能之贡献,乃非将术马来亚国之利。但马来亚现 时正踏上此途,盖政府正企图消灭华人及印人方 言学校,而在国民学校中又不给予充足之华人印 文教授时间。

由於国民学校之难以给予充足之华印文教授 时间,由于华文与印文乃非易学之文字,是则问 题之解决,显然有赖於保留方言学校,并从而运 用之,以作为马来亚化之利器。为此理由,吾人 应鼓励华校之循此途发展,而不应取巴恩报告书 与及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所蕴藏威胁其关门之敌 视态度。

马华公会会长 马华公会华文教育 中央委员会主席

444

重要备一忘录选编之室

1 954年11月14曰

呈联合邦钦差大臣备忘录

事由:为反对立法会一九五四年第六十七号文件之教育政策。.

呈请事:本人茲代表马来亚联邦华校蘇事联合会总会奉告台端,

本联合会于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四日假座吉隆坡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举行会 议,曾一致议决,恳请台端将下列事宜转达钦差大臣阁下,予以同•情之考 虑,

压迫方言教育诚属不智

本总会对于根据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委出一 特别委员会所提出之建议,已作用密之讨论,并 同时深察居住本邦华人之意见,最后不得不认为 特别委员会之建议乃属不智者,并显示其对华文 教育与文化缺乏认识与了解,此等建议企图把方 言学校置诸不重要地位,并间接含有压迫之意, 该白皮书第五十八段之建议云:

''吾人为制定一方言教育政策,已筹思良久, 关于此问题,唔人之意见固纷纭不一,但吾人均 认为方言教育一般上水准之低落,殆属事实……

华文教育水准不见得低落

倘若“华文教育"亦被视为包括在“方言教 育''定义以内,则同人等之意见,有不敢苟同于 特别委员会者,吾人不同意方言教育水准之低落Q 华校学生之英语自不能与英校学生比拟,正如英

校学生之中文,不能与华校学生者比拟,其理同 焉。若就两种学校相同之学科而言,如数学,则 大多数华校所维持之标准,设不比大多数英校者 为优,亦必能与之相等不逊。华松教师最近曾要 求敎育部证明其所指方言教育水准之低落,但教 育部未能或不愿意举出证据或举行一各种学校之 普通测验,以观结果如何。

限制方言学校生数图渐消灭之

特别委员会建议,准许英校得以根据''学龄 人口 ”之增加,以作扩展,但在同时则限制方言 学校学生人数,而只准其増办英文班,此稚燎, 毋宁谓有企图压抑方言学校与方言教育,且亦似 有违反马来亚联合邦钦差大臣阁下之至意。一九 五四年十月二十八日钦差大臣在尊孔中学演淋, 华校之设教授英语一科,已是拥有“国民学校特 质"之一,其他特质将为学校与教育部彼此商决 之问题,然而不幸,教育部竟持异议。教育部不 图逐渐将国民学校特质推荐于华校,但欲消灭之

445

华文敎育之人士,曾一再请求政府能作建设性之 建议,以改进华校英语标准并使之马来亚化,惟 华人之请求,非被漠视,则反受到非同情之考虑 焉。

独裁手段终归失败

考诸欧洲与亚洲之历史,任何企图以独裁及 暴戾手段压抑其人民采用其语言或文化者,其结 果必归失败,且将造成人民之纷争,甚且引起革 命。此等企图不惟适足疏隔人民之感情,且使人 民对政府之忠诚亦发生不良之影响。

造成文盲将会助长共产使本邦蒙其害

特别委员会所提出之六年计划,将使本邦之 进步深蒙其害。诚如在立法会文件中政府之文告 所称,约有百分之卅之''学龄儿童''现已获不到 受敎育之机会(第二页第四条)。六年计划惟有 提高文盲之百分比,阻碍国家之进步而已。根据 官方之统计,一九五四年,政府所办以及政府补 助之英校与方言学校小学部学生人数共约六十七 万,而“学龄儿童''之数目,则约为九十六万, 剩下之廿九万儿童除小部分得以就读于私立之学 校外,其余大部分陷于失学之境矣。且政府估计 “学龄儿童''每年将约増加七万人,因此,此等 儿童之在一九五四年若占九十六万,则时至一九 六O年将臻于一百三十八万之数。但教育政策委 员会在六年后仅建议收容七十九万儿童入学,乃 令几及六十万之儿童无机会以进入任何学麟止 准是观之,吾人在六年之期间内,将可见此少年 之一代,其文盲之百分比,由百分之三十増至百 分之四十五。故六年计划者,充其量不过是开倒 车之计划。吾人无法在文盲数目増加之情形下, 得以建立一个统一之马来亚国家,不管该委员会 所作之夸示为如何也。政府如任六十万无校可入 之儿童在街道与乡间游荡,将会助长共产主义耳。 此等儿童在将来,并将责备政府夺去其受教育之 机会。

教育经费未減文盲则告增加使人难解

根据特别委员会自己之统计,文盲虽増加,

但敎育经费将不节溉 特别委员会建议提高每年 之教育经费,由一九五四年之九千九百八十万元 进至一九六O年之一万万四千四百六十万元。彼 等一方面牺牲六十万失学丿L童,而在另一方面却 制定奢侈之计划,如派遗敎师出外受训等。吾人 所大惑不解者,何以政府既不能给予此六十万名 儿童任何教育,而又不准彼等得以接受方言教育, 盖该特别委员会亦曾不得不承认''方言教育当胜 于无教育”也(第廿一页,第五十八条)。倘若 该特别委员会所建议之不合理计划付诸实施,则 彼等将使大众受害,小数沾益而已。此事将使政 府敎育政策染上污点,并令人民相信,政府存心 使人民无受教育之机会,俾其蠢蠢然甘为殖民地 政府之工具。政府既无力给予在増加中之''学龄 儿童"以小学教育,则政府自不应限制方言学校 之发展,因为方言学校正尽力使此等儿童可获得 学习其母语之机会。

设英文班之款应拨一部予华校

一间方言学校之教育用费比一间英校者相差 颇巨。英校内一名学生之教育用费,最低限度足 供四名方言学校学生之用。在华校而言,其用费 尤且更少,此可从统计数字证之O

吾人认为,如果政府预算开设英文班之缎, 得从中拨出一部分以津贴方言学校,吾人不但能 维持本邦现时之教育普及水准,尚可提高之

政府措施使人沮丧不安

政府曾三番四次向吾人保证,政府绝无消灭 华校之意。如果此项保证出于至诚,则政府自应 设法以改善华校之现状,如修正彼等之教科书, 提高英语标准,培养马来亚观念以及分配予更多 之教育津贴。所有学校均应予以鼓励,使之参加 相同之活动,以增长各校学生间友谊与亲爱之感 觉。该教育政策委员会不此之图,反而提出一些 措施,造成人民深深之恐惧,沮丧与不安。

马来亚华人社会,在建立华校与维持之,已 耗去数万元之金钱,今日马来亚之教育普及水房 应归功于彼等之努力不少,但政府既未誉其功, 且更从而集矢攻击,该特别委员会建议限制与压 抑葉校经常之发展(在马来亚历史,实无前例),

446

更不求増加其他适当之设备,以使失去华文教育 机会之儿童,得以就读。

奉达四点恳予考虑

基于以上理由,马来亚联合邦华校董事代表 嘱托本人奉达钦差大臣阁下关于华校者如下:

(一)华校将欢迎英、巫语学习之改善。

㈡华校将反对教育部开办“英文班”及限制 华校扩展之任何指令。

疑校将尽力使儿童能进入华校读书之机会。

㈣哗校恳请钦差大臣协助华校每年能在教育

经费中分得一合理之比例,并设法修正一九五二 年教育法令及白皮书教育政策,凡含有威胁华校 存在之部分。

以上所有缘由,理合具文呈请

台端转呈

钦差大臣阁下钧察,予以同情之考虑,实纫公谊, 谨呈

马来亚联合邦

钦差大臣秘书

呈文人:马来亚联合邦华校蓮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雪兰莪华校遊事联合会会长洪启读。

1960年5月28曰

呈联合邦教育部常务司

及马华公会备忘录

马来亚联合部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在一九六。年四月廿八日曾假吉 隆坡中华大会堂召开常务委员会议,对当前华文中学提岀五大问题,决 定条呈联合邦教育部交涉,并函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请召开华文教育三 大机构代表大会讨论,向当局交涉。

同时,董总亦将致教育部呈文副本寄呈马华公会兼马华教育中央委 员会主席拿督谢敦禄。请马华据情向联合邦教育部提出交涉。

五大问题

(一)华文中学非津贴之初中三年级或私人,应准予报名参加华文中学升 学考试。

㈡1青政府准许华文中学继续开办高,中三年级,以利青年升入大学攻演。

4 47

㈢请政府准许一九四六年出生儿童,无条件报名参加小学升中学考试。 她)请政府给予小学升中学考试成绩列C等之学生进入普通中学攻读或 其他工艺职业学校攻读。

㈤华文中学童事会改组,应请暂缓施行。

非津贴学校学生升学考试问题

㈠华文中学非津贴之初中三年级学生及私人 应准予报名参加华文中学升学考试。

理由:非津贴班初中三年级学生及私人资格 者在过去两年内政府均准许参加初中会考及中学 升学考试,而今年却不t许,这是不合理的措施, 本来教育人民的贵任是政府的,现在政府不给予 津贴,而由人民自己出钱出力协助政府兴学,应 该受到鼓厨才对,无理由不准该等学生参加考试 同时,不准学生参加考试,并不是童事受打击, 而是给国家中坚分子一一青年学生受着严重的打 击,因为他他,不准考试就等于不准他们 升学,断绝了他们的前途,这种损失也是属于面 家的损失,在他们中将会有许多可造就之人才, 而被埋没了。

其次世界任何国家都有私立学校,各国的考 试,不但准许私立学校学生参加,同时还准许自 修的同等学历者参加考试,所以,我们认为政府 无理由拒绝非津贴初中三学生参加中学升学专试 的。

再说,为什么非津站班的英校生却准许报名 与考,而华校生就不准许,否则就是政府当局企 图使华文中学改为国民型中学。

华文中学继续开办高三问题

㈡请政府准许华文中学继续开办高中三年级。 理由:根据各州教育局发给各华文中学之一 九六一年度预算表中示出,没有了高中三年级的 预算,这说明由明年开始,政府便将取消高中三 的部分津贴,也就是强制实施五年制,但是,华 文中学五年制之课本尚未编纂完成,虽然年制改 了,却无适当课本采用,再来,五年毕业后,不 能投考大学,政府又没有开设华文大学预科姣,

为了青年学生前途,应准许华文中学继续开设高中 三年级。

小学升学考试年龄限制问题

㈢i青政府准许一九四六年出生儿童,无条件 报名参加小学升中学考试。

理由:依照政府目前之条例,一九四六年出 生儿童,应在一九五三年入学,如果在是年不能 入学者,则应缴交不能入学之证件,有特殊靖形, 理由充分者方准参加小学升中学考试。我们认为 无理由缴交证件,第一,那个时期(一九五三年) 政府未实施强迫教育,也尚未实施入学年龄限制, 当时是殖民地政府,一切自由;至若说,如因病 须要有医生证明书,试问在七八年前,谁能预想 到儿童患病的证件,在八年后的今天会发生作用, 而保存下来呢?况且经过紧急法令的动乱变迁很 大,根本就无法补取证件,家长们更没有料想到 在七八年后的今天自己的儿女会因入学迟而不能 参加考试的,所以我们请求政府当局应体察实际 环境,通融准予一九四六年出生儿童无条件参加 小学升中学考试。

会考C级学生升人中学问题

㈣#政府给予小学升中学考试成绩列C等之 学生进入普通中学攻读或其他工艺职业学校攻渎。

理由:有颇多小学生成绩列为C等,但其年 龄只有十二三岁,如果政府不设法使彼进入中学 或工艺职业学校去继续学业的话,他们和她们就 要被迫流浪街头,变成“飞哥” “飞女"满街满 巷,影响社会秩序与治安,因为现社会里,根本 没有这许多工厂或商行收容他们或她们为学徒, 而十多岁的小孩子又没能力独立谋生。

4 48

华文中学董事部重新改组问题

㈤华文中学萤事会改组,应请暂缓施行。

理由:目前全国华文中学大多数还是领取部 分津贴,大部分之经费全赖热心教育的赞助人与 董事出钱出力维持,如果一旦改组,只有十五名

董事,根本就没有办法维持,改组后,政府又无 增加津贴,所以应请政府准许华文中学维持原有 赞助人的组织及原有亜事会名额,使彼等继续出 钱出力协助政府兴刃、中等教育,造就人才,为社 会为国家效劳。

此外,本总会应吁请全国华文中学对改組事 从缓进行,待与教育部接洽后作决定。

1965年11月4日

呈首相东姑备忘录

争取华文地位的动机

教育为建国的基石,语文为民族的灵魂,本 邦为一多元民族的国家,欲求民生安定,社会系 荣,国家富强,政府对待各民族,必须互惠平等 ,利益均沾,方能达致和睦共处,衷诚合作。而 各民族语文,亦应有其合理与法定地位,彼此尊 重,才能促成民族团结,政通人和。这是兴邦建 国的光明大道,也是每个国民应该遵守的最高原 则。世界上如:加拿大,比利时,芬兰,瑞士等 国家,皆采用多种语文制度,故其国家的人民, 皆能互相瞭解而和衷共济,爱国观念,历久而弥 坚。此种民主的风范与表现,生活的自由与快乐 ,是可为本邦借镜的。

争取华文地位的历史

吾人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早在殖民地 时代即告开始。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企图消灭 华文地位,华人即奋起力争,予以维护;一九五

三年副钦差大臣麦芝里莱爵士,召见华校教总代 表於其官邸,明言因华文非官方语文,是以在本 邦教育体制,不能有平等地位。於是华人对争取 民族文化的运动,便从此展开而更趋积板了。

本邦独立前,举行第一次大选,因拿督翁借 华人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问题,作歪曲宣传, 联盟当局深恐影响选民意志,於是双方达致暂时 协议;华校教总〉董总为便利联盟竞选,以忍让 精神,暂不提官方语文问題但绝无以此项谈商 ,而换取公民权为条件;更不能认为此语文问题 已告解决,华人从此不复重提。反之,此关系民 旋文化之存亡,及日常生活应用的语文问题,一 日不得到合理的解决,华人便一日不能自安。联 盟政府成立后,华人为继续争取,贯彻初衷,曾 在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爵士及林苍佑医生分别领 导下,两次召开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提 出华教的总要求,故陈会长且保证马华公会支捋 此项运动,他曽说过一句「语文是每一个人的影 子」的名言,语重心长,感人肺腑!惜华人之合 理要求,一直未为政府所接受,以致语文事件, 迁延未决,至今仍为华人寝馈难安的重大问範

449

目前华文所受的岐视

迄至最近,由於一九六。年教育检讨书之偏 差,及国语狂热份子之过激行动,华语华文更瀕 於危殆的地位:华文教育,形势日非,事实南彰 ,有日共见。综合中学,只有国语与英语为教学 媒介之班级,而无华文为教学媒介之开设。华人 子弟,连九年继续母语教育之机会,亦受剥夺。 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第廿一条B项),甚且注 明授权教育部长於适当时期内,将国民型学校改 为国民学校的条丸吾人缅怀过去,检讨现在, 瞻望未来,怎能不寒而栗! 一般种族极端份子, 甚且扬言华语为外国语文,欲将华校校牌改观, 而政府公告及机关牌志,公共场所地名,其原有 华文,均被涂毁。此种乖常之措施,较之殖民地 时代,实有过之无不及!华人对本身之文化,及 未来之处境,在生活上及事业上,均感到莫大之 焦虑形势如此,叫人怎安缄默?

争取华文地位的立场

最近几年来,凡华人会馆,各业公会,大小 社团,莫不通过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的提案,而 各地之马华,马青,响应尤为热烈!足见华人争 取语文的要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民意 之充份表现,及爱护文化的热诚,是完全出诸自 动的,纯正的,绝无其他的政治企图.也不会受 任何政党所煽动和利用。吾人只是基於公民的权 利,及促进各民族和谐,而唤出正义的呼声,提 出衷心的请求,只希望政府在语文问题上,对华 文作一合理的安排,与法定的地位,以解除华人 在精神上时刻所受到的威胁,则华人便心安理得 ,而无怨言了。

吾人绝对支持马来文为国语

自马来亚独立以后,马来文定为国语,吾人 即表明极竭支持,从无任何异议。不但敦促华校 学生认真攻读,段励各业人士加紧学习,以期 共同推逬与发展,而在各民族间圆滑应用。但国

语与官方语火有别,国语固然成为官方语文,为 各民族所通用,而官方语文只求在法理上及环境 应用上之承认而已。吾人争取华文地位,绝无意 与国语争衡,或与国语並列;只愿以第二种语文 之身份,在国语之下,以辅助国语在发扬国策, 及传送政纲应用上之不足,而使华人深切瞭解政 府之意旨,而达到政通人和,效忠本邦之目的; 既不损巫人权益於毫末,亦无碍国语之尊严。过 去巫籍人士的疑虑与误解.是应该通过理智而加 以消弭的。

争取华文地位之途径

华巫两大民族,均为有高度理智及爱好和平 的良善公民,在本邦和睦共处,守望相助,已有 数百年的历史,此光荣的传统,崇高的美德,处 在如今纷扰的世界,实可以自豪。吾人争取华文 地位,一向皆以和平方式遵依宪法,及协辞之途 径进行,相信绝不会因华人合理之要求,而引起 种族之磨擦。语文事件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但 並非如政治家所渲染,将会促成种族不幸的祸乱 。祗要我们平心静气,依据事理,开诚布公,亲 善洽商,彼此均以国家民族为前提.以忍让敦睦 为鹄的,必能化戾气为祥和,消紧张菸无形,这 是可以预言的,实不必过於杞人忧天。

首相对语文问题公正的態度

最近,钧座在怡保毗功慈善社钻禧纪念,及 芙蓉巫统大厦开幕,並在巫统机关报发表有关语 文问题的声明,衷心促进各民族的和谐,俞允对 华语华文作合理的安排,且申斥巫统中极端份子 之沙文思想,蓄总破坏种族团结,这正义的演词 ,忠直的言论,确是暮鼓晨钟,发人深省。首相 胸怀旷达,眼光远大,本会代表一千余注册社团 及号召全马华人,一致支持!预料此酝酿多时之 语文问题在首相公正英明的决策下,必须有合 理的解决,而本会尤寄予莫大的期望。

争取华文地位的理由

(一)华人文化,历史悠久,挥煌灿烂,不但

450

在马来西亚已广泛应用,且为联合国五种主要语 文之一,是世界上通用最广之文字。

(二) 华人南殖,经有数百年历史,其文化 早已成为本邦民族文化主流之一,在本邦生根茁 长,日益壮大,而与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西 祥•文化,汇为马来西亚文化。

(三) 在殖民地时代,无论法庭审判,新闻 牌,政府文告,各种表格,邮票,钞票,路牌 ,华民事务函件,除官方语文之外,均附加华文 ,此可证明华文在官方应用上之价值。

(四) 华人南渡本邦,从垦荒时期直到现在 ,其协助国家的建设,及促进社会的繁荣,丰功 伟绩,不可埋没,史迹累累,足资证明。

(五) 本邦除巫人甘榜区外,凡通都大邑, 繁盛市场,及移殖新村,均广泛应用华语华文。

(六) 华人前贤,出钱出力,创办学校.发 扬中华文化,实为本邦民族语文之一大主流,对 文化上之贡献,及为国家造就人才,厥功至伟。

(七) 华人与巫族同胞,同是爱护邦国的忠 勇民族,华人之热诚爱国,可於历次之爱国运动 ,公众事业,出钱出力见之,吾人深恐由於语文 及教育问题,得不到合理之解决,而影响华人效 忠本邦的心理。

(八) 华人南来渊源甚早,其有土著之资格 ,殆无疑义。马来亚独立后,大部份均归化为本 邦公民,誓不二效忠,视本邦为永远家乡;且华 人人口总数,与巫族相差无几,其语文在本邦应 广泛使用,及应有合理与法定地位,纯属天经地 义、.因地制宜的一种明智措施。

(九) 香港为英殖民地,因华人众多,英政 府已自动将华文在官方之事务及行政上,广泛使 用。新加坡於分治后,亦自动宣布华、巫、英、 印四种语文为官方语文。印人虽然人口比率上占 很少巴仙,但其语文都受尊重。我华人在本邦为 次多民族,如其语文不能列为国语之下第二种官 方语文,相比之下,不无烦言。

吾人对华教的要求

(一)为发扬宪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精神, 政府不但应维护华人之语文及教育,且应立法鼓 励华文教育的发展,及制定合理的华文教育政策

而达到各民族教育平等发展之原则。

(二) 政府应修正达立报告书,因该报告书 不尊重民族语文之 华文为国民型中学之主 要教学媒介。

(三) 本邦应有以华语为教学垮介之综合中 学,俾华人子弟有深造机会,並规定华文为该中 学之必修必考科。

(四) 除国民学校外,政府应设立以华文为 教学媒介之专门学校,及各种训练班,藉以培养 人才为国效劳,但此等学校,並非意味只授华文 一科,国语及英语仍将为主要之必修科,占相当 之授课时间。

(五) 请维护中小学母语教育,不致因一九 六七年马来文成为唯一国语,及一九六一年教育 法令(廿一条B项)授权教育部长於适当时期内 ,将国民型学校改为国民学校的条文,而受到严 重的影响。

华文的合理要求及其广泛应用

(一) 请政府体察环境之需要,俯顾华人的 公意,在国语之下,以第二种语文列华文为官方 语文之一。如:目前形势不可能,则应有法定及合 理之地位。

(二) 各级议会(包括国会、州议会、市议 会 县议会、地方议会)可用华语发言,並有华 语翻译。

(三) 政府文告、宪报、议会记录、各业执 照,广播电视,法庭审判、应有华语华文。

(四) 政府各机关名称、路牌.、车站、地名 、钞票、均应附加华又,

(五) 人民呈文、可用华文书写-当局亦应 以华文回魇

(六) 用华文书写之帐簿、会计、契约各 种表册、应受承认。

(七) 政府公共集会,凡有华人参加,应有 翻译,俾华人深切了解政府的总旨及集会的意义

O

基於上列所举的事实及其理由,吾人始终认 为本邦如欲达到民族团结,协力建国,互惠互助 ,共存共荣,对语文问题,确是芸中重要的因素 ,吾人掬诚恳请钧长审情度势「适应环嵬同

451

情考虑华人衷心的要求,如能接纳施行,斯则不 但华族公民,感德无涯,而坚定效忠国家,且各 民族必更加团结,和衷共济,永享太平盛治,民 主快乐之生活也。

敬呈

(副本並呈内阁各正副部长)

马来西亚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委员会 正主席:沈慕羽副主席:张方、陈世荣 秘书:黄伟强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四日

重要备忘录选编之五

1975年1月27日

呈部长级教育检讨委员会 备忘录

引言

1 9 7 4年1 0月9日,政府宣布成立一个 以教育部长马哈迪医生为首的教育检讨委员会, 检讨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这是一件合时和可喜 的事。该委员会提供机会给全体人民向民选政府 表达愿望和心声,提供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以及 提出民冋对教育政策实施上的要求,以便促进我 国人民大团结,塑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促使 我国丰富的多元文化传统能自由发展。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背景和问题,方吴 报告书〔注1〕及傅吾康教授〔注2〕经有详尽 的分析,佥认非常不幸的是:马来西亚教育政策 的制订常受政治因素左右。由于无根据的恐惧及 缺乏真正的了解,华文教育常与沙文主义混为一 谈。

根据1 9 5 6年拉萨报告书〔注3〕而制订 的1 9 5 7年教育法令〔注4 ),第3条有关教 育政策的规定如下:

本邦的教育政策乃要达致一个为全体人民所 接受的国家教育制度。此制度必须符合人民的要 求,促进他们本身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 发展,以达致一个以巫文成为国语,同时其他居 住于本邦的各种族的语文文化也得到维护扶助其 发展的国家,

拉萨报告书的结论〔注5)也强调:一种能

为全体人民接受之教育政策,至少必须具备二项 原则:该政策必须满足认马来亚为其家乡之主要 文化集团之合法愿望,并必须为每一位本邦出生 儿童求得入学机会。

然而1 9 6 1年教育法令却乖离1 9 5 7年 教育法令的精神,走上为人民所抛弃的巴恩报告 书〔注6〕的错误路线。

这备忘录的目的是要表达占4 2%人口〔注 7 )的华裔公民的愿望和心声,提出华商公民对 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总要求,我们将在此备忘 录强调华商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保存华族文化 教育对华裔公民的重要性。

第一章:基本要求

母语教育是基本的人权

政府在6 0年代推行国语时,提出BAHASA JIWA BANGSA〔注8 [的口号。语文本身是一 种传达的媒介,它记栽和传达民族的文化,所以 各民族对自己的语文感到特别亲切,特别容易接 受,并且只有通过它,方可最直接最有效地吸收

452

与发扬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培养成一个有民族 自尊,有文化相基的人!所以语文文化是民族的 灵魂!这句话是对的,说得明确一点,巫文是巫 人的灵魂,华文是华人的灵魂,印文是印人的灵 魂!各民族对于自己的语文文化都是一样的珍惜! 民选的政府在施政上有责任平等照顾马来西亚各 民族的灵魂。

人类经历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以后, 从长期之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的奴役中、从战争 的废墟中、从血泪中,醒觉了过来,颁布了联合 国大宪章〔注9〕,组成了联合国,发表了人权 宣言〔注1 0〕。大宪章说:为使下一代人类从 惨不堪言的战祸中拯救过来,联合国内的全体人 民誓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尊 重大小国家权利均等。

什么是基本人权呢?基于人权宣言而制定的 民事与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第2 7条写道:在拥 有少数民族的国度内,其少数民族的道德、宗教 与语文是不容抹煞的!他们和其他民族一样,应 有权享有自己的文化与宗教,应用自己的语文 〔注1 1 )。结合马来西亚的具体事实来说:巫 人学习与应用巫文,华人学习与应用华文,印人 学习与应用印文,这是基本的人权!

人权宣言中第2 6条写道:人人都有受教育 的权利。教育旨在充份发展每人的个别特质,维 护人的尊严,巩固人人对基本人权与自由的信念。 教育使人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各国,各种 族,道德宗教集团之间的了解,容忍与友善〔注 1 2〕。而家长有自由权利为子女选择学校〔注 13)。结合马来西亚的具体事实来说:要充分 发展每人的个别特质,母语教育是绝不可少的! 要使人人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母语教育是绝不 可少的!要促进各种族之间的了解,容忍与友善, 母语教育也是基本条件之一。总而言之,母语教 育是各民族基本的人权,各民族应对其他民族的 母语教育加以尊重、了解、容忍与友善。

马来西亚以爱好和平国家的资格,在赞同这 些崇高宗旨的条件下,被批准为联合国会员,理 应在一切政策实施上,贯彻这些宗旨的真精神, 尊重各民族的基本人机 我国在草拟宪法时,虽 列巫语为国语,但其他种族语文可以自由学习与 使用〔注1 4 )。但是,条文是笼统的,它必须 通过具体的事实去鉴定与充实它的原意。宪法一

五二条的草拟,目的在于使各民族可通过国语这 公共语文,在官方及私人交往与互相理解。至于 在实施上,政府如何让其他种族语文自由学习与 应用呢?由近十多年来的教育政策的实施,我们 深深体验到政府在尊重各民族的荏本人权上,还 有许多方面大有检讨、纠正的必要!

母语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华裔公民拥有自己独特的语文文化,他 们应和其他民族一样,有权享有自己的文化与宗 教,有权应用自己的语文,这是基本的人权,这 和接受巫语为国语,并不冲突。华裔公民在看待 问题时,一向是开明诚恳,海量为怀的。我们在 独立后,用具体的事实表现我们对国语的学习热 忱,以行动表现我们对国语的掌握能力。如果政 府施行国语目的是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官方与私人交往上的理解,华裔公民是热烈欢 迎的!如果政府片面强调国语,有意无意使其他 种族的语文文化处于没落与式微的地位,我们觉 得这种政策的实施,绝对不符合基本的人权,更 无法促进团结,是应该及时检讨,及时纠正的! 理由如下:

㈠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的新兴国家,马来西 亚文化正在塑造中。马来西亚文化应吸取各种族 文化的精髓,共冶于一炉,方能更加多姿多彩, 更为国内人民所热爱。中华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过去它有优秀的传统,近百年来,经过天翻地 覆的大变革,在科技方面,进步神速,成为世界 人类所珍惜的文化遗产,所以许多国家都开始学 习华丸我国华人约占4 2 %,独立前就有一个 完整的教育体系,政府理应在强调国语的同时, 利用原有的规模,发展华文教育,为马来西亚文 化开辟新的沃土,否则,马来西亚平白失去了一 份可以吸收的文化遗产,于国于民,都是不智的。

㈡教育家一致公认:母语是最有效率的教学 媒介〔注1 5 )。我国国语是巫语,所以巫族同 胞在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情形下,如鱼得水, 既符合人权宣言,又符合教育原理o如果华裔公 民也采取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情况完全不同, 因为国语并非华族母语,片面强调国语,希望各 民族以同样的语文、课程、时冋、精力到学校来 学习,既违反了人权宣言的真精神,又违反了教

4 53

育原理。

(EX语教育是基本教育,通过它,培养一个 有民族自尊,有文化根基的人。但是母语教育有 时不足以应付现世界的要求,所以要学习其他语 文文化,取长补短。不过,必须先注重母语教 育,再注重其他语文文化,本末不可倒置,层次 不可混乱。公民自小学习其他语文文化,过后费 了很大的精力去学习自己的语文文化总还只是隔 靴搔痒,连皮毛都掌握不到。同时,由于其他语 文文化和自身所处的华人社会,在价值观念上诸 多不同,给他们带来了困恼。由于目前教育政策 的实施不当,产生一种东不东,西不西,没有足 以自豪的文化根基,只好在其他语文文化的海洋 中飘浮,茫然不知所终〔注1 6 )c这绝不是国 家原则强调最终要达致公平社会所应有的现象,

〔注17),当然也不是华族公民所要的。所以, 华文教育对华族的重要性,和巫文教育对于巫族 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四IA的智力有高低之分,这种现象存于各民 族之中,巫族这样,华族也是这样。就华族而言, 要充分发展一个华人的个别特质,要使他有效地 参与社会活动,母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智力高 的华人,可先以自己的语文文化为基础,再通过 其他语文去吸收更多的知识,充分发展他的天才 与特质,使他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华文教育是 培养他的文化根基,使他成为有魄力的人,所以 母语教育对这批人是重要的。至于智力低的华人, 由于他们先天或后天的不足,对于母语的掌握力 不强,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母语来学习一些基本 知识已感吃力;若要求他们先掌握其他语文,再 通过它去吸取知识,那是难若登天,效果不堪设 想。我国的教育政策的实施不应只为英才着想, 更应为那批数目众多的智力不高者寻求一条出路。 如果华文教育没有完整的体系,没有受到积极的 鼓励与资助,那么,智力高的华人可能失去了应 有的文化根基;智力低的华人可能没法从学校中 学到什么,既无文化根塞以指导人生,又无知识 和技能赖以生存,如何能“参与社会活动"?到 头来,铤而走险,给社会带来不安,破坏了 “有 纪律"与“团结"的社会。

华裔公民争取华文教育地位

绝对不是沙文主义

沙文主义是极狭隘的民族主义,它是为全人 类所唾骂的主义。沙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民族中的 一切都是绝对好的,在维护与发展自己民族的一 切,不惜牺牲与打击其他民族的一切权利。沙文 主义是不好的,是违反基本人权的,华裔公民一 向来就反对它。

华商公民争取华文教育,并没有沙文主义的 倾向。我们一贯宽大开明,我们兼爱其他种族的 语文文化,我们学习巫文 英文乃至于其他语文, 我们采取兼收并容,取长补短的态度,从没有为 了发展自己的语文文化,不惜牺牲与打击其他语 文文化。我们对于自己的语文文化,从来没有认 为是绝对好的,我们不断地扬弃自己文化中落伍 的一面,发扬积极的部分!例蟬们从来就没有 鼓励保留清代所留下的婚姻仪式,也批判了封建 制度的残余。

我们争取华文教育,是争取联合国大宪章, 人权宣言中最基本的人权,我们要求独立以前既 已存在的华文教育体系,能在民选的政府下得到 公平合理的鼓励与发展!我们要求民选政府为华 文教育解开在殖民地时代所加上去的枷锁!我们 要求民选政府比殖民地主义者开明公正。这是正 义的呼声,绝对不是沙文主义!如果这是沙文主 义,那么我们要问,那些主张在多元种族内,以 单一的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通过单元教育体系 来教育其他民族而没有给其他民族充分利用母语 为教学媒介,充分学习与应用自己的语文文化的 人,又是什么主义呢?

母语教育

乃是促进国家人民团结的要素

有人主张国家人民要团结,唯有通过一种语 文和单元教育体系去达致c在此,我们从多方面 的角度来鉴定这个主张,以供政府参考。

首先,在单元种族的国度内,若其国内拥有 许多地方性的方言,把语文统一起来,可能对这 国家的团结有些帮助。二千多年前,中国的秦始 皇就这样做起,并且还樊书坑儒,希望他的皇朝

454

可以传至子孙万代。但是,事实证明,秦朝的江 山只传至第二代,便覆灭了,而中国近二千年来, 也经历了十多个朝代的变革,可见语文并不是团 结人民的唯一基础。邻国印尼,也做过统一语文 的工作,然而在六十年代却爆发了骇人听闻的九 卅〔注1 8〕事件,又一次雄辩地否定了统一语 文能达致团结人民的理论。还有许多同文同种的 国度,他们却因其他因素而分裂了,例如英格兰 与北爱尔兰、南北越、南北韩、东西德,都是例 子。总之,通过一种语文来达致国家人民的团结 的理论是薄弱的。

其次,在多元种族的国度内统一语文是否可 以团结国家人民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例如美国, 境内的黑人与白人,他们都用一种公共的语文, 至今还是纷争不已,可见团结人民的基础并不在 语文的统一与否,尚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再如一些多元种族的国度内,采用多种语文 而国泰民安的,有如瑞士、芬兰、比利时、加拿 大等,都是佳例。苏联境内除了斯拉夫语以外, 尚有十五六种其他种族的语文。中国境内除了汉 语之外,还鼓励蒙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发展自 己的语文〔注1 9〕,达致有史以来未有的高度 水准,而这样的语文政策的实施,非但没有削弱 国家人民的团结,反而更得人民的信心,更能巩 固国家人民的团结。

至于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组成的国家,我 们建议政府能善加分析,采取上述第三者的做法 作为参考。我们肯定,如果我国尝试通过一种语 文和单元教育体系来团结国家人民,难免损及其 他种族的语文文化,损及他们的基本人权,这一 来,非但难以团结国家人民,恐怕还会产生反效 果。所以,我们建议政府应认一方面发展国语及 巫文文化,另一方面鼓励各民族的语文文化的发 展,保持通过国语以沟通各族的崇高目标,又维 护各民族自由学习研究使用自己的语文文化的神 圣人权,这一来,母语教育不但不会防碍国家的 团结,而且肯定的是促进国家团结的要素。

政府应检讨

母语教育所采取的消极态度

马来西亚成为联合国成员后,在国际事务中 以维护民族平等及人权的姿态出现,先后反对南

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反对南罗得西亚对黑人的措 施,反对菲律宾没有善待南部岛屿的回教徒,支 持巴勒斯坦的正义斗争〔注2 0)。然而,在国 内的教育问题中,却还没有以同样的姿态出现, 还没有充分体现联合国大宪章与人权宣言的真精 神。

自从宪法草成以后,1 9 57年教育法令还 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满意,可是它只昙花一现。 1961年的教育法令却使华裔公民深以为忧。 近十多年来,政府把不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列为独 立中学,取消高初中会考,不再象往年一样地训 练华校师资。而在第2 1条(2)项中,更授权教育 部长在满意情况下,把国民型小学改为国民小学。 这一来,华文教育在独立前所享有的薄弱地位再 度被削弱了。同时,在教育政策的实施上,又出 现了严重的偏差,如削弱華事部的职权〔注21), 派遣不谙华文的书记 校长前往华校〔注22), 以国语训练华文师资〔注2 3〕,没有华语电视 教育课程,拒绝独立学院的注册申请等等。以上 诸多事实,深令华裔公民耿耿于怀。政府一贯对 华文教育采取消极的态度,事实上,有意无意地 乖离了 1 9 5 7年教育法令的精神,而导致华裔 公民的恐惧和不满,也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的团结。 这种明显的事实表明政府还没有真正以具体的事 实去体现联合国大宪章和人权宣言中有关语文, 教育,文化方面的真精神!这是部长级教育检讨 委员会所应检讨的首要问题!

基于公民权利与义务均等的原则 华裔公民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要求

基于以上客观的理论根据,我们达致一个结 论:不论从人类历史进化的观点来看,从要达致 人类的永久和平和进步来看,从联合国大宪章和 人权宣言来看,从我国宪法的精神来看,在我国 这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里面,不论国内各民族的人 数多家,政治与经济力量如何悬殊,语文文化的 源流不同,既然各民族都是效忠与爱护国家的公 民,他们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必须得到政府的公平 对待,这才是达到我国的永久和平团结进步的最 基本要素。而母语教育最终必须纳入国家的教育 体系里面,这才是解决华文教育的最基本办法, 这才是达致已故敎依斯迈所说的一个马来西亚人

455

的马来西亚国家与文化的最基本的速役。目前, 我国的实施是不是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呢?那样 的国家意识形态呢?是不是短视和犯了某些严重 的错误呢?我们愿意诚恳地提出我们的论据,并 且提出我们对教育问题的基本与具体的要求,让 大家深思熟虑,高哈远瞩,一齐携手朝向公平合 理的社会努力迈进,克服一切来难和阻碍,共创 一个人人欢欣鼓舞的幸福的马来西亚。

我们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下:

⑴政府应一律实施三种语文教育以符合国家利益。

(2)各源流学校教育蜒列为本邦教育体制中之一 ⑶各源沆学校应以母语母文为主要教学媒介。

(4)公共考试媒介必须与各源流学校之教学媒介相同。

⑸国语列为各源流学校之必修科,但以不牺牲'‘以 母语母文为教学及考试之主要媒介'‘为原则。

⑹各源流学校的数目应该反映马来西亚各民族的 组成,而教育预算必须均衡。

⑺各源流学校教职员工待遇标准必须平等。

(8)师资之训练必须配合各源流学校之需求o ⑼各源流学校之蔑校及设备必须一视同仁。

的)各源流学校之设立与发展机会必须配合该区居 民之需求O

(11)各源流学校学生之升入高等学府,政府颁发奖 助学金应根据学术成绩为标准。

的高初级职业学校之设立,应配合各源流学校之 需求,并以母语母文为主要之教学及考试媒介。

姻政府必须鼓励和准许人民自力兴办各源流之高 等学府,为国家培育更多之英才。

Q4)各源流学校学生经公共考试合格者,应有就业 之均等机会。

貶政府应承认南大,义安及台湾各华文大专学院 之学位,应予以平等之待遇。

的政府应设立“华文教育咨询委员会”,由华文 教育代表隹机构委派代表参加,协助政府解决 有关华文教育诸问题。

第二童.董事部、学校行政

及职工问题

第一节:董事部

(甲)董事部的功績

华裔公民的先贤,在百年来继续不断的努力, 披荆斩棘,流尽血汗,不但在工商及社会上奠下 了我国繁荣及建国的基础,更为本地居民的后一 代建立了学校与有效的教育系统,俾使所有居民 都能训练成为本国奉公守法及有效地参加社会组 织活动的一分子。

长久以来,所有的华校设备,校产的购置, 校舍的兴建,经费的筹划,都由创办人学生家 长及公众人士通过董事部的组织来完成,所以华 校並事部一路来都被称为华校的保姆和生命力。 它们有着长期伟大的贡献,为国家及社会栽培人 才,为政府分担教育责任。马来西亚今日之立国, 眼见许多从华文源流出身的公民积极的参与国家 的建设工作,更应理解到华校董事部对国家教育 公益长期的贡献。它的功绩不应被埋没,它的组 织不应被削弱。相反的这种热诚应明确的受到政 府的鼓励,以期使本邦各族公民更普遍的有受教 育的机会。

(乙)董事部的组织与职权

华校童事部经过数十年来的演变,已达致成 一个相当完善及合乎社会需求的一种有效能的 (Functional )组织。概括来说,它罗致 了各阶层的有关人士 赞助人受托人、家长、 校友及政府代表,按比例组成,也有了完善的章 程作为基础来发挥它的功能,在学校的行政、经 济、建设、发展上都直接的帮助了国家的教育事 业,功绩斐然。

然而在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法令中,政 府却接纳阿兹报告书建议〔注2 4〕,决定废除 全津学校的董事部,引起全国华裔公民的强烈公 愤,情绪都一直不能平静下来。我们关注当年教 长胡先翁在国会公开的宣言〔注2 5〕“重事部 除了聘请与解雇外,其他职权一切不变",因为 政府实行唯一的教师服务制度,将所有教师成为 公务员或中央局雇员,基于上述理由,董事部不 再成为雇主,所以需解除范事部聘请与解雇的权 力,教长也再解释政府并非废除或解散董事部, 而是改组萤事部,故对行政,发展及其他的问题

456

上,逆事部的权力不变,对学校产业的主权也不 变〔注2 6〕。

由于政府没有明确地指出董事部的权力的存 在,而发生了许多弊病,例如派遣或调动校长没 有事先征询董事部的意见,以致发生许多不必要 的麻烦,连派遣不识华文书记等等也数见不鲜, 而致引起了学校行政弊端百出〔注2 7〕,这些 都是因为董事部的职权没有明蜓规定而产生魄

当年虽然经过三大机构不断的与教部磋商, 只是事到如今,新的董事部章程还没有颁布下来, 这使广大的人民怀疑当年教长在国会上的声明与 解释的正确性与价值在哪里?真诚在哪里?假如 董事部非解散而只是被改组是确实的话,那么当 新的尚未产生,旧的应不可被废止o但现在的情 况却是反常的,令人不满的。政府既然宣称家长 教师协会并非为取代董事部而成立的〔注28〕, 我们也强调歪事部不可用任何组织来取代,充其 量,家长教师协会只能部份的协助董事部某些责 任而已,我们认为没有董事部便没有华校,在任 何情况下,董事部还是关注与促进学校行政与发 展的最好工具,这可由达立报告书中第十二章 226-229的条文中得到证明1 9 7 2年的教 育修正法令又一次的乖离了原有的教育政策精神。 所以我们重申华校吏事部的职权应受到政府特别 的关注O

(丙)我们的要求

故此我们建议,根据前教长胡先翁在神圣国 会中声明的精神,从速颁布三大机构所认可的新 章程。在新的章程尚未完成前,歪事部的一切权 力应维持原有的状态,这是适合于当年教长的言 论,也适合于法律上的基本法则的。假如政府也 感觉到不能有效的成立更优良的董事部章程来帮 助学校的进展,政府应开明的宣布恢复董事部的 原有职权,引用原有的章程,以期获得政府一路 来强调鼓励民间关注及参与国家教育公益的意旨。

或者再扩大董事部的职权,使它有权参与教 育部对公民教育实施上与法令上的拟订与咨询工 作。总之:一

卜应事部的组织应予保留,童事部之一切职 权不变。

仁)从速颁布由三大机构所认可的新董事部章

程,或完全恢复董事部之原有职权。

仁推予董事部参与教育部对公民教育实施上 与法令上的拟订及咨询工作。

第二节:校舍建筑及维持费

校舍建筑及维持费问题,有关华校増建课室 校舍以及修葺等项,不但各校之申请有如石沉大 海,甚至董总应教育部副总监因仄慕勒之请提供 名单以资根据实际情况而加以处理,也不得要领, 甚至前任教长胡先翁当众批准者也无下文,或者 半途停工〔注2 9〕,这种事件在正常情况下是 不应该发生的。因此我们提出下列的要求: ⑴各源流学校经费应均衡,请政府规定每年拨出 若干教育经费予华校增建及修茸校舍。

⑵请求政府为各源流学校兴建礼堂,以利学校各 项集会或庆典之用。

⑶请求政府拨款为不敷容纳学生之华校增建教室, 以广收盔

(4)请求政府公布独立后,吾国各族学校增建校舍 之数目,俾众周知教育发展之一斑。

⑸请求政府注意学校之修葺及糅漆,以保护学校 建筑物。

⑹吁请政府拨款逐年改建华文小学破旧校舍,尤 其是乡村区方面,以保障学生安全。

⑺吁请政府对每间华文小学应拨款兴建一图书馆, 以便学生进修,可以借书阅读,以充实知识。

(8)吁请政府拨款为各校建筑校长室、教师办公厅、 食象贮藏室、图工室及音乐室,以充实各校 设备。

⑼学校设备如学生桌椅、教师办公室桌椅,应由 教育局酌量每年供应,以资补充。

的凡属国民型学校,不论校地是否属于州政府或 董事信托委员会,都应豁免一切地说。对于修 饰校舍建筑道路,或购买用具等之申请,政府 应一视同仁。.

(11)为节省学校行政用费,政府应给予学校享用免 费邮务。

⑫政府必须提供足够之校舍及有关设备予各源流 学校。

Q3)政府应州F盈利教育机构的所有捐助,一律豁 免所得税。

457

第三节:学校行政及职工问题

学校行政及职工问题:我们特别强调有关校 长及书记之事。前任教育部长胡先翁曾一再强调: “一个兴都教徒或回教徒的校长,被派到一问教会 学校,或一个马来人或印度人校长被派到一间国 民型的华校,或一个马来人或华人校长被派到一 问国民型淡米尔学枝,我曾经被要求确保这种事 情不会发生的,我很乐意来作此种保证〔注30〕。” 由于各学校背景不同华校的主要对象是华人, 以华语华文为工具,如果校长非精通华语华文者 焉能处理校政,不通华语华文之书记更是格格不 入,如果派不熟识马来语文之校长书记到马来学 校,困难亦复如此。但我国已发生派不晓华语不 识华文之校长及书记到华校服务〔注3 1

些不平常事件都由于教育部没有调派校长以前一 个月将校长人选名单通知亜事部所造厥勺〔注3 2 1 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以及行政的圆滑进行起见, 我们要求:

⑴华校之校长及书记,应精通华文华语。 ⑵调动校长或教师,应周详考虑,且应尊重董事 部之职权,同时应提早在一个月前通知。

⑶借贷课本之计划,应一律平等。

④教师与学生班数的比例,应由每班1 • 2増为1・3 位教师(校长不计在内)。

⑸每班之学生不应超过四十名。 ⑹教师或职工若有空缺,应早日填补。 ⑺学校之假期应重新检讨,因目前的年假过长, 学生容易荒废学业。

⑻校长行政训练班,应继续举办。

⑼应检讨学联体育理事会之活动,目前之活动太 多,影响学校行政及学生学业。

。0)请政府主办教育考察团,选派教师出国考察, 以増广见闻。

0D凡有中央图书馆之学校,应看一位全职之图书 管理员。

临每一间学校最少应有一位全职的书记O 临临时教师生产,应派代课教师代课O

第三章:小学、中学 一#及高等教育

第一节:小学

(甲)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 (2 )项条文确保华小永不变质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保存文化加以发扬光大 需靠母语教育的学校。所以马来人需要马来学校, 华裔公民需要有华校,是天公地道的。

华、巫、印民族参与争取独立建国的事业, 为的是要摆脱被殖民地政府奴役的命运,要当家 做主。依照宪法公民平等的精神,共存共荣。但 我们必须遗憾地指出,我国的华文教育将在现行 的教育法令下丧失其地位O

早在1 9 5 2年,殖民地政府根据19 5 0 年巴恩报告书〔注3 3〕制定消灭华印学校的 1 9 5 2年教育法令。

1 9 5 4年教育白皮书〔注3 4〕要以借华 校教室开英文班的方式来蚕食华校。

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能接受的。我们支持联盟 政府,共同争取独立,希望得到主人的地位,华 教得到平等待遇。〔注3 5〕

但1956年拉萨报告书第12条却提出“…… 本邦教育政策之最后目标• ••…以国家语文为主要 教学媒介……'‘的问题。

华裔公民在1956年不断的彪所以195 7 年教育法令就没把这个意见列入第3条中。以后, 华裔公民不断的关注这个问题,且在1 959年开 大会提出教育总要求〔注3 6〕。

但19 6。年达立教育检讨报告书依然违反 民意提出(1 3 3条)俾达成以国语为所有 学校主要教学媒介的最终目的,更于1961年教 育法令中制订第2 1条2)项条文授权教育部长在 适書时期内将国民型小学改为国民小学。

从19 6 1年到1 9 7 4年,华裔公民不断 发出维护华教的呼声和依法向政府争取。我们基 于公民地位平等宪法1 5 2条之精神,根据联合 国之基本人权,文教科机构及世界各国所实施之

458

母语母文教育原则,要求废除1 96 1年教育法 令第2 1条<2)项条文,以尊重华文教育的地位, 以符合4 2 %华裔的愿望。

(乙)根据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

(1)项配合各区居民需求 兴建各源流学校

我国近年来因工商发展需要,市容设计进步, 地区改头换面,更增加了许多新的住宅区。有些 区内有保留建校的地段。有的地区有依照居民种 族的比例建设各源流小学。但也有许多地区发生 反常的现象。最显见的例子如八打灵卫星市拥有 整十万人口,华籍居民占八十巴仙以上。该市共 有十五冋小学,华校却仅有一间,供不应求,每 年都有烛儿童涌往市外求学,而市外之几间华 文小学亦已发生人满之患,非在市内増建华文小 学加以收容不可〔注3 7〕。所以我们要求教育 部长根据1 9 6 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⑴项权力 在八打灵卫星市多建国民型华文小学。在各发展 区建校时,应配合各区居民的需求,兴建各源流 学校。

第二节:中学

(甲)华文中学

被迫改为独立中学的由来

华文中学是华裔公民自费建立的中学,一向 自力更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政府绐予 津贴。独立后政府照旧津贴,直到1961年底 为止。

1 9 5 6年拉萨报告书第1 3段c条说:

“设立国民型中学,有如本报告书第六章之 提议。所有此种学校,均采用共同课程,并 准备参加共同考试。至于在此种学校内,应 用何种语文为教学媒介之问题,则非首要, 因在本报告书第十章中已建议为所有学校进 行编纂共同内容之课程。各校均可利用一种 以上之语文,作为教学媒介。各校之课程中, 尚有充分伸缩性,俾各校得特别注重个别之 马来亚语文及文化。所有国民型中学,均得 享受划一之津贴金。"

1 9 5 6年拉萨报告书第7 2段说:

"……本委员会无理由更改华文中学之釆用 华文为「般之教学媒 本委员会亦不反 对在中学学习三种语文,或在同一学校内采 用一种以上之语文为其教学媒介。"

1 9 5 7年教育法令根据这原则,在国民型 中学的定义中说:

“ 一间五年制的中学,可以用国语、英文、 华文或淡米尔语或两种语文以上作为教学媒 介,如果不是英语或国语中学,必须列英文 和国语为必修科。"

由此可见,华文中学原是国民型中学。但我 们要遗憾地指出,行政当局却无理地以共同考试 为公共考试,公共考试必须以官方语文为考试媒 介的借口〔注3 8〕阻止华文中学成为国民型中 学。

拉萨报告书提出共同课程内容和共同考试, 同时也否定了教学媒介语的单一性。多种教学媒 介语的原则,已经被承认之后,无庸争辩的,考 试媒介必须即是教学时所用的媒介,这是合乎逻 辑的常理。

1 9 6 0年达立报告书第1 7 6段承认“以 一种语文教授学生,却以另一种语文去考他,是 不合理的"。虽然如此,它却倒果为因地要教学 媒介配合考试媒介,即是华文中学必须改为英文 中学,以后再改为马来中学(国民中学)。因为 公款只支付官方语文的中学。华文不是官方语文, 故无资格。

1961年教育法令把华文中学排出国民型 中学之外,不予津贴。华文中学只有被迫按照达 立报告书之建议成为独立中学〔注3 9 )。

华文中学虽名“独立",事实上却和国民中 学、国民型中学(即马来文中学和英文中学)一 样遵照教育部长所制订之共同课程纲要及授课时 间表,教育(学校纪律)条例,及法定之卫生条 规等来办理的〔注4 0 )。只是经济独立,教学 媒介自由采用等等而已所以在内容上,还是和 马来文中学及英文中学毫无二致。由于华文中学 兼授三种语文,更是适合本国社会国家的需要。

197 1年阿兹报告书〔注41 )的教师薪 津制度上亦承认华校高中三(政府或私人)的文 凭资格等于S・C.,F.M.C.,M.C.E・和 S・P・M.。政府亦已采纳实施。

在这夭乎的国民阵线时代,要朝向公平的社

459

会前进的当儿,继续把华裔公民的华文中学排除 在政府津.贴中学制度之外,是极不合理也极不公 平的。再看以国家公款支付的中学(参阅1 973/ 74,马来西亚年鉴,教育部报告;1 9 3 8至 1 9 6 7马来西亚教育统计)。

马来中学(国民中学)

1 9 5 7年以前 0冋……〔注4 2 )

马来中学(国民中学)

1 9 5 8年到1 9 7 4年建立324冋…… 〔注 4 3)

马来中学从1 975年包有英文中学到1 9 8 0年 将有7 6。间……〔注4 4 )

华文中学从1 9 5 7年到1 9 6 1年津贴60间… 〔注 4 5〕

华文中学从1 9 6 2年到1 9 7 4年津贴0间… 〔注4.6 )

更有甚者一九六二年起,某些州却要华文中 学半年一换执照,连小败执照都不如,这是公平 合理社会所应有的现象吗?

(乙)政府应无条件地

津贴华文独立中学

顷们要求政府将华文独中列为国家教育政策中 津贴中学之一环,无条件的给予公平合理的地 位o根据拉萨报告书及1 9 57年教育法令给 予华文中学的地位后,给予华文中学生参加以 华文为考试媒介的初高级文凭考试等,其资格 价值平等。

仁我们更要求政府采取以下紧急措施,纠正多年 来的偏差:

(峡认华文高中(政府或私人)文凭资格,与 同等资格,有均等的升学机会。

⑵华文高中毕业生在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有均 等的就业机会。

⑶华文高中毕业生有同等申请与分享国内外所 颁发的各种奖助学金。

(4)录取华文高中毕业生进入师训,使成为合格 的华文小学师资。

⑸华文高中毕业生可申请成为临时教师或华文 书记,待遇平等。

⑹华文初中毕业生与初级文凭之资格及机会一 律平等。

华裔公民都是纳说人,尽了应尽的纳税义务,

在宪法1 5 2条所赋予的权利下,为其子女提供 母语教育,政府给予平等扶助与发展,也是天经 地义的。

第三节:高等教育

(甲)鼓励民办高等学府 批准独立学院注册

民办高等学府,为国家分担教育责任,培育 更多专才以应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需求,这对国家 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政府大力鼓励与准许人民创 办高等学府,可收以下效果:

/减轻政府在教育上的经济负担:我国教育经费 占四分之一,单大专院校支出已占十九巴仙多 〔注 4 7〕。

度提供更多学额以应需求:我国每年有两万多学 生申请入大学,但只有六千多学额,一万多学 生望大学之门而兴叹〔注4 8〕。

S.节省大量外汇:大批学生出国深造,势必造成 大量金钱外流,国家损失外汇,其理至明。

以上学额不足的严重情况,只是影响政府中 学而已。说到每年千多个华校高中毕业生的问题, 更非有民办的华文高等学府加以容纳不可。因为:

/南大今年起不在我国招考学生。

马中建交后到台湾升学将有困难。

3.我国大学不收华校高中毕业生。

久远渡重洋,经济不许可。

3政府已批准澳洲人办的泰莱学院,教会联合 办的云顶初级学院,交通工联办的工艺学院, 运陶学院等成立,因此政府必须接受全国华 裔公民的意愿,重新考虑批准独立学院的注 册,以符合国家的利益。尤有进者,再根据 今年十二月八日敦拉萨的广播,1 956年, 马来大学生只占1 1%,到现在五大学的马 来大学生已有一万名以上。

众所周知,以公款支付的入学固打制已发生 巨大的流弊〔注4 9产生了普遍的不满而学 术的竞争是应该公平的,所以我们要求:

/废除我国各大专院校之入学固打制,完全以 学术成绩为招生标准。

以贷学金制度代替现行的奖学金制度。

460

(乙)平等对待各语文源流大学毕业生 承认南大、义安及台湾各大专 学位

语文非知识,学术无国界> 1972年12月 20日我国政府公开宣布重视南洋大学及台湾各 大专院校之学位价值,肯定其学术水准,是值很 赞扬的。但却以“国家利益"为藉口,不给予承认 学位「让彼等有合法地位和公平献身的机会,殊 欠公允〔注5 0〕。

际此国家极需建国人才,纷向中东、南韩、 日本、菲律宾及印尼等国征聘学术技术人员,却 将本邦受过良好的专门训练而又有献身为国的热 诚公民投闲置散,势将造成有用的人力资源巨大 浪暖和増加社会的不满,实非团结国家之道C我 们促请政府基于国家利益、学术平等与公民应 有的平等权利,宣布承认南大、义安及台湾各大 专院校的学位,并一视同仁聘用之。

第四节:关于课程、教学、 考试及自动升级

华校走总教总不止一次向教育部提出要华校 和马来学校用共同的马来西亚文的课程纲要是不 合理的。因为马来文是马来学生的母语,是马来 学校的第一语文,其他科目也是以马来语文为教 学媒介的。但马来文是华校的第二语文,非华族 学生之母语。在语文学习上,第一语文和第二语 文的学习是有层次的,不能强制求同。教育部总 监因仄慕勒亦同意这点,表示要由课程委员会去 解决。我们希望政府尽速纠正〔注5 1 )。

对于自动升级制所造成的流弊膨有目共赌, 人民都要求废除它。因为儿童心智之不同,是众 所周知的,智力高者进度快,智力低者进度慢, 有如建屋,地基不稳,怎能往上高建?求学也正 礙屋,没有根基,怎能接受能力以外的学识? 故此,教育没有效果,师生均受其苦,国家蒙受 损失。所以应该实施每一学年的酌量留级制,打 好基础才升级。不然,虽有三年级五年级的检定 考试,也不能补救的。如果三年级已经不够程度 还是升上四五年级,到了五年级考试当然不及格, 而又继续再升上六年级,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根本解决之方法是废除自动升级制,而三年 级五年级的检定考试可以不必举行。要检定只须

在小学六年级学年结束时举行,那才是真正衡量 该小学六年冋的教育情况o故此我们吁请:

/鉴于马来语文不是华文小学之第一语文,因此 华文小学之马来西亚语文课程纲要与考试题目 应与国民小学有所差别。

O?.吁请政府废除自动升级制,准予成绩特差之学 生留级O

&废除三年级及五年级检定考试,而实施六年级 结业考试C

夂政府应列各族母语母文为国民型中学各族学生 之必修与必考科,籍以法定其第二语文之地位O

3吁请教育部鼓励国民型中学聘请全职华文教师, 该教师以专科语文教师看待,不必包括在教师 与班级之比例之内。

6吁请教育部为无法继求深造之毕业生或落第生 开办职业学校。

7恢复华文高中会考。

工中学各级考试,应减少客观式题目,増加主观 式之试题以训练学生之推理及表达能力。

夕参加政府公共考试,如只国语一科不及格者, 应准予补考该科,及格后得授全试文凭0

第五节:师资问题

我们要求特别关注华文小学临时教师问题, 因为华校近年来都有两三千名临时教师,这些临 时教师不但要全体予以训练,而且必须是以华语 华文为主要教学及考试媒介的师资训练,才是为 华文训练师资〔注5 2

(甲)小学方面

/请教育部増办S.R.C.师训班,从速将全体 临时教师训练为合格教师°

o2谙教育部扩充D . T . C.华文组师训班,大批 训练华文小学教师,以供华校之迫切需求。

J.S • R . C .师训班及。• T • C •华文组师训班, 应以华语华文为教学媒介。

么清教育部予在职校长以行政课程训练o

5清教育部为在职教师开办以教学媒介语及各种 课程之在职训练班。

6谙教育部放宽聘用临时教师马来西亚文必须优 等之条件。

461

(乙)中学方面

/中学华文师资短缺情形非常严重,尤以高中教 师为甚,教育部应尽嵬吸收南大^台大毕业生 为临时教师,并予以师训机会,使之成为合格 教师。

度马大教育系应恢复招收南大台大毕业生,俾 训练更多中学师资。

3台湾师范大学乃一训练中学师资之大学,其毕 业生除受学术训练外,兼备专业资格。经过四 年大学教育外,更须经一年教学实习,始能获 得文凭,此冋大学毕业生如有意申请为中学教 师,应直接成为中学合格教师。

《根据教育部一九七四年四月三日通令0 5 7 2 JD2(32)〔注5 3〕号凡属在职合格教师 欲申请深造假期,当局只考虑批准攻读理科、 数学、英文、历史地理、马来文、工程、农 科及经济,其中并不包括华文及淡米尔文在内。 请求教育部将华文及淡米尔文列入深造科目表 内。同时,请求教育部批准在职教师已获准伦 教大学校外考试注册者,得参加伦敦大学之校 外中文系考试,以培养华文中学师资。

3中小学退休教师如身体健康,揩力充沛,且对 教学工作仍有兴趣者,应重聘为中小学临时敏 师。

第六节:薪津问题

自从阿兹制度实施以后,不但许多旧问题不 曾解决,而新产生的问题又纷至沓来。例如校fc、 副校长、各类型教师和中央局的校长教师对其地 位与薪级待遇之争,层出不穷,甚至导致情绪不 安,影响教学。究其原因,实由阿兹报告书初期 把未有剑桥文凭或同等资格的注册合格教师列为 资格不足训练不足的教师,归在U1或U2 (注 54 ),要他们三年内考取剑桥等文凭,否则“只 能怨自己''的建议而引起的〔注5 5 )。后来, 虽然取消三年内考取文凭的限制,但把U1、U2 改为Bl、B 2的原意还在〔注56 ),伤害教 师的自尊心,莫此为甚。我们以为治本之法,便 是把所有现任已注册之合格教师,一律追算年功

列入C2级,有更高资格者列入更高薪级,以恢 复教师的自尊心和消除不满。故此:

/凡小学现任合格教师应一律追算年功列入C 2 级,如学术资格更高者,应列入更高等级《 .凡在职教师如考获更高资格,应自动予以晋级。

3.吁请教育部调整中央局校长及教师之薪金。 久吁请教育部予中央局之校长及教师享受免费医 药照顾。

3吁请教育部为B、C型学校之副校长拟订合理 之职薪。

6吁请教育部从速核发已退休教师之恩俸与养老 金,以解决彼等之生活难题。

第四章:

大众传播媒介

及其他

马来西亚语文为我国的国语,全民上下,各 族同胞都已无导议地一致支持。华文学校为使学 生学习国语,早已将它列为必修科,而华裔公民 学习国语者,也已日渐普遍。惟因国人限于教育 水准,在语文的学习上,难免遭遇某种程度的困 难。若政府当局及其有关部门能广泛使用华语哗 文,深信在发挥政府及各部门的职能方面,当更 能收到预期效果。

事实上,华语华文已经是今日国际重要语文 之一,鼓励国人通晓华语华文,对加强国人了解 国际事务,促进区域合作及世界和平的人类理想, 无疑的也有其积极性和帮助的。

我们促请政府当局采取如下步骤,并实行之: ⑴积极鼓励国人学习及使用华语华文。华语华文 是占世界比重极大人口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自 从世界性组织机构联合国,将华语华文列为官 方语文之后,华语华文在国际间的地位更形重 要。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国人通晓华语华 文,不论是实用上,也不论是在促进区域谅解 和合作的工作上,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⑵政府政令法规附加华文。政令法规附加华文说 明,则可协助华裔公民,清楚明瞭政令法规的 明确内容和意义,使上情下达,不致因语文困 难而有所抵触。

462

⑶政府文牍附加华文。文牍附加华文说明,可以 协助语文稍逊或未通晓国语的华商公民明白有 关文牍中的指示,避免当事人花时费日或有所 误解。

⑷政府部门单位附加华文揭示。附加华文揭示, 可以协助华裔公民将拟解决或处理的事务,正 确地向政府有关部门请示处理,避免当事人及 无关的部门増添无意义的麻烦,以致影响当事 人的情绪及部门单位的工作效率。

⑸政府重视视听教育,要向科技进军,送电视机 给各学校,实施电视教育,补充学校教育之不 足,用意至善。但美中不足的是电视教育节目, 只有英语和马来西亚语,却无淡米尔语与华语, 对华校和淡米尔语学校的学生哪能收到效果? 所以我们要求教育部增设以淡米尔语和华语华 文为媒介的电视节目,以收实效。

(6戲们注意到马来西亚广播电台教育部教育广播 组已经减少原有用华语广播的节目,甚感不安。 所以要求切勿减少原有用华语广播的节目。

⑺我们也注意到教育当局所举办的教育博览会, 所展出的作品,没有华文说明,因此我们要求 教育当局所举办的教育博览会等等活动及其展 出作品,应用各源流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文,加 以阐述,以收实效C

总 结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并不 能团结我国各民族公民及成功地建造一个公平合 理的社会,我国华裔公民对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普 遍的困恼和不满。我们不满目前教育政策乖离 1 9 5 7年教育法令的精神和宗旨。身为公民的 我们,有责任在此把全国华裔公民的心声传进给 “部长级教育检讨委员会”,民选政府有义务将 人民合情合理的要求,给予合理的解决。如果把 民间大部分人民的心声置于不顾或采取消极的态 度,非但是不符合我国宪法精神,而且肯定地不 符合国家利益。

由于马来西亚是多元民族的国家,而接受母 语母文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了人民的团结

和国家的利益,我们坚信,三种语文教育最能沟 通各族的感情,促进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从而 达致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塑造丰富的马来西亚 文化O

目前,我国华校施行国、华、英三种语文教 育,而其他源流学校并没有三种语文并重。我们 建议所有的学校,应该三种语文并重,因为国语 是人人必学的,英文是国际商业通用语文,通过 英文,可以接受最新的科学知识,为世界各国所 重视,我国亦然。华文是我国华人的母语母文, 华文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无论在科学医药商业上, 它都拥有丰富的知识源泉 如果其他非华裔公民 能够掌握华文,更能促进文化交流,沟通感情, 对国家人民的团结十分有利。同时由于华裔公民 在我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地位,懂得华文,对巫族 同胞参与工商业活动很有帮助,在政府提倡新经 济政策与鼓励巫族同胞参与工商业声中,鼓励巫 族同胞学习华文是一项很实际可行的事°总之我 们觉得在各源流学校里面施行国、华、英三种语 文教育,对于我国的团结、政治、经济、科学、 文化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是最符合我国国家利益 的措施,使得人人都能为马来西亚的建国、进步 和繁荣作出贡此

我们检讨我国的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回 顾过去一连串的史实,发现到教育政策愈检讨则 愈对华校不利。追根究底,就是华文教育没有得 到应有的公平合理的地位。这是关系一个民主制 度里面公民的基本权利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 前途,国泰民安与否,息息相关,绝不容忽视。

最后,我们下列各签名盖章的华人社团,代 表绝大部分的华裔公民,谨此沉重、庄严、诚恳 地向部长级教育检讨委员会呈上我们在教育问题 上的总要求,我们希望政府大公无私,心平气和 地桥究我们的建议和要求,并且能够加以接纳, 付诸实施,以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以达致国家 永久的和平与繁荣,以促进人民的大团结。

为方便参照起见,我们的总要求简明胪列如 下:

第一章:基本要求

1-政府应一律实施三种语文教育以符合国家利益。

463

2..各源流学校教育均应列为本邦教育体制中之 —•环。

3. 各源流学校应以母语母文为主要教学媒介。

4. 公共考试媒介必须与各源流学校之教学媒介 相同。

5- 国语列为各源流学校之必修科,但不以牺牲 以母语母文为教学及考试之主要媒介为原则。

6- 各源流学校的数目应反映马来西亚各民族的 组成,而教育预算必须均衡。

7- 各源流学校教职员工待遇标准必须平等。

8.师资之训练必须配合各源流学校之需求o

9-各源流学校之建校及设备必须一视同仁

10.各源流学校之设立与发展机会必须配合该区 居民之需求O

11-各源流学校学生之升入高等学府及申请政府 奖助学金之颁发必须根据学术成绩为标准。

12. 高初级职业学校之设立,应配合各源流学校 之需求,并以母语母文为主要之教学及考试 媒介.

13. 政府必须鼓屈和准许人民自力兴办各源流之 高等学府,为国家培育更多之英才。

14. 青年就业机会必须均等,各源流学校学生经 公共考试合格者,应有就业之均等机会。

15. 政府应承认南大义安及台湾各华文大专学 院之学位,并予以平等待遇.

16. 政府应设立“华文教育咨询委员会”,由华 文教育代表性机构委派代表参加,协助政府 解决有关华文教育诸问题。

第二章:董事部、学校、 行政及职工问题

(-)董事部

17. 保留董事部组织,董事部之一切职权不变。

18-从速颁布由三大机构所认可的新茧事部章程, 或完全恢复董事部之原有职权。

19.准予董事部参与教育部对公民教育实施上及 法令上的拟订及咨询工作。

(二)校舍建筑及维持费

20-各源流学校经费应均衡,请政府规定每年拨 出若干教育经费予华校增建及修葺校舍。

21. 请求政府为各源流学校兴建礼堂,以利学校 各项集会或庆典之用C

22. 请求政府拨款为不敷容纳学生之华校增建教 室,以广收容。

23. 请求政府公布独立后,吾国各族学校增建校 舍之数目,俾众周知教育发展之一斑。

24请求政府注意学校之修葺及揉漆,以保护学 校建筑物。

25.吁请政府拨款逐年改建华文小学破旧校舍, 尤其是乡村区方面,以保障学生安全。

26-吁请政府对每冋华文小学应拨款潍图书馆, 以便学生进修,可以借书阅读,以充实知识。

27. 吁请政府拨款为各校建设校长室,教师办公 厅、食堂、贮藏室、科学室、图工室及音乐 室,以充实各校设备。

28. 学校设备如学生桌椅,教师办公室桌椅,应 由教育局酌量每年供应,以资补充。

处 凡属国民型学校,不论校地是否属于州政府 或董事信托委员会,都应豁免一切地说 对 于修饰校舍建筑道路,或购买用具等之申请, 政府应一视同仁。

30.为节省学校行政用费,政府应给予学校享用 免费邮务。

31- 政府必须提供足够之校舍及有关设备予各源 流学校。

32- 政府应对非盈利教育机构的所有捐助,一律 豁免所得稔

(三)学校、行政及职工问题

33.华校之校长及书记,应精通华文华语。

34-调动校长或教师,应周详考虑,且应尊重董 事部之职权,同时应提早在一月前通知。

35. 借贷课本之计划,应一律平等。

36. 教师与学生班数之比例,应由每班1 • 2增为

3位教师(校长不计在内)。

37. 每班之学生不应超过四十名。

3&教师或职工若有空缺,应早日填补。

39学校之假期应重新检讨,因目前之年假过长 学生容易荒废学业。

40.校长行政训练班,应继续举办。

4L应检讨学联体育理事会之活动,目前之活动 太多,影响学校行政及学生学业。

464

42.请政府主办教育考察团,选派教师出国考察, 以增广见闻。

4a凡有中央图书馆之学校,应有一位全职之图 书管理员。

44.每一间学校最少应有一位全职的书记o

45临时教师生产,应派代课教师代课。

第三章:小学、中学及高等教育

(一) 小学

46. 废除1 96 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2)项条文, 确保华小永不变质。

47. 根据1 9 6 1年教育法令第2 1条(1)配合各 居民需求,兴建各源流学校。

(二) 中学

48. 政府应无条件津贴华文独立中学。

49. 承认华文高中(政府或私人)文凭资格,与

S.C, F.M.C, M.C.E, S.P.M 同等资格, 有均等的升学机会。

50. 华文高中毕业生在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有均 等的就业机会。

51. 华文高中毕业生有同等申请与分享国内所颁 发的各种奖助学金的机会。

52. 争取华文高中毕业生进入师训,使成为合格 的华文小学师资。

53华文高中毕业生可申请成为临时教师或华校 书记,待遇平等。

54. 华文初中毕业生与初级文凭之资格及机会一 律平等。

(三) 高等学府

55. 鼓励准许民办高等学府,批准独立学院注册。

56. 废除我国各大专院校入学固打制。

57. 以贷学金制度代替现行的奖学金制度。

58. 平等对待各语文源流大学毕业生,承认南大, 义安及台湾各大专学位O

(四) 关于课程、教学、 考试及自动升级

59. 鉴于马来语文不是华文小学之第一语文,因 此华文小学之马来西亚语文之课程纲要与考 试题目应与国民小学有所差别。

60. 吁请政府废除自动升级制,准予成绩特差之 学生留级。

61. 政府应列各族母语母文为国民型中学各该族 学生之必修与必考科,藉以法定其第二语文 之地位。

62废除三年级及五年级检定考试,而实施六年 级结业考试。

63. 吁请政府鼓励国民型中学聘请全职华文教师, 该教师以专科语文教师看待,不必包括在教 师与班级之比例之内。

64. 吁请政府为无法继求深造之毕业生或落第生 开办职业学極

65. 恢复华文高中会考。

66. 中学各级考试,应减少客观式题目,增加主 观式之试题以训练学生之推理及表达能力。

67. 参加政府公共考试,如只国语一科不及格者, 应准予补考该科,及格后得授全试文凭。

(五)师资问题

(A) 小学方面

6&请教育部增办S . R . C •师训班,从速将全 体临时教师受训为合格教师C

69请教育部扩充D • T • C华文组师训班,大 批训练华文小学教师,以供华校之迫切需求。

7。S • R • C师训班及D • T • C华文组师训 班,应以华语华文为教学媒介。

7L请教育部予在职校长以行政课程训练。

72. 请教育部为在职教师开办以教学媒介语文之 各种课程之在职训练班O

73. 请政府放宽聘用临时教师马来西亚文必须优 等之条件。

(B) 中学方面

74. 中学华文师资短缺情形非常严重,尤以高中 教师为甚,教育部应尽量吸收南大、台大毕 业生为临时教师,并予以师训机会,使之成 为合格教师。

75. 马大教育系应恢复招收南大、台大毕业生, 俾训练更多中学师资。

7&台湾师范大学乃一训练中学师资之大学,其 毕业生除受学术训练外,兼备专业资格。经 过四年大学教育外,更须经一年教学实习, 应直接成为中学合格教师。

77.根据教育部1 9 7 4年4月3日通令0572

465

/JD/( 32)号;在职合格顺欲申请 深造假期,当局只考虑批准攻读理科、数学、 英文、历史、地理、马来文、工程、农科及 经济,其中并不包括华文及淡米尔文在内。 请求教育部将华文及淡米尔文列入深造科目 表内。同时,请求教育部批准在职教师已获 准伦敎大学校外考试注册者,得参加伦教大 学之校外中文系考试,以培养华文中学师资。

(六)薪津方面

78. 凡小学现任合格教师应一律列入C 2级,如 学术资格更高者,应列入更高薪级。

79. 凡在职教师如考获更高资格,应自动予以晋 级。

80. 吁请教育部调整中央局校长及教师之薪金。

81. 吁请教育部予中央局之校长及教师享受免费 医药照顾。

82. 吁请教育部为B、C型学校之副校长拟订合 理之职薪。

83. 吁请教育部从速核发已退休教师之恩俸金及 养老金,以解决彼等之生活难题。

第四章:大众传播媒介方面

84. 枳极鼓励国人学习及使用华语华丸

85. 政府政令法规应附加华丸

86. 政府文牍应附加华文。

87. 政府部门单位应附加华文揭示。

8&政府应增设以淡米尔语文和华语华文为媒介 的电视节目。

89.切勿减少华语之广播节目。

90-教育当局举办的教育博览会等等活动及展出 作品,应用各源流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文。

参考资料:

注:

〔1・〕方吴报告书

〔2.〕傅吾康教授专论

〔3.)拉萨报告书

〔4.) 1 957年教育法令

〔5.)拉萨报告书

〔6.)巴恩报告书

(7.) 1 9 7 3- 7 4马来西亚年鉴

〔8.〕“语文是民族灵魂",国语月口号

〔9.〕联合国大宪章

C 10. j人权宣言

(nJ人权宣言

(12.)人权宣言

(13.)人权宣言

〔14.〕马来西亚宪法1 5 2条

〔15.,教育家言论

〔16.)傳瓮康教授等意见

〔17.〕国家原则

(18.〕印尼1 9 6 5年9月3 0日政变

(19.)据1 9 7 4年,星洲日报国际版

〔20.〕据报章新闻

〔21.〕1 9 7 2年教育修正法令

〔 22.) 1 9 7 3年报章新闻如巴占事件

〔23.〕1 9 7 4年临时教师受训实况

〔24.〕阿兹报告书

〔25.)教长胡先翁国会声明

〔26.〕教长胡先翁国会声明

( 27.) 1 9 7 3/7 4年报章新闻

〔28.)教长胡先翁国会声明

〔29.〕1 9 7 3/7 4年报章新闻

(30.〕教长胡先翁声明

〔31.〕1 9 7 3/7 4年报章新闻

〔32.〕1 97 3/7 4年报章新闻

( 33.) 1 9 5 0年巴恩报告书

〔34.〕1 9 5 4年教育白皮书

(35.〕1 9 5 4年1 0月1 0日华校教总告各地 教师公会全马华校教师兼学生家长书一一 关于明年度联合邦立法议员民选书

〔 36.) 1 9 5 9年全国华人注册社团对教育的总 要求

〔37.)八打灵增建华校筹委会调查报告

〔38.〕达立报告书

〔39.)达立报告书

〔40.〕达立报告书

(41.)阿兹报告书

〔 42.) 1 9 7 3/7 4马来西亚年鉴

〔 43.) 1 9 7 3/7 4马来西亚年鉴

(44:) 1 9 7 3/7 4马来西亚年鉴

(45.) 1 9 3 8/1 9 6 7马来西亚教育统计 〔46〕独立中学实况

(:47.)教育部长马哈迪医生国会披露

466

〔48.)教育部长莫哈末耶谷■国会披露

〔49.〕首相敦拉萨广播词

〔50.)教育部长胡先翁国会声明

〔51.〕董教总档案

〔52〕针对教育部以国语训练华校师资的实况而

要求

〔53.〕教育部通告

(8.)阿兹报告书

〔55.)阿兹报告书

〔56,〕阿兹报告书(修正本)

重要备忘录选编之六

1977年8月12日

呈首相有关华小董事部问题 备忘录

事缘循人国民型华文小学董事部于一九七七 年五月十日向雪州教育局长提出循小㈡校需有完 整董事部之要求,雪州教育局长在六月六日覆函时 指出分校当作新校看待,没有“行政工具",所 以不需要完整的董事部,只能由"财政监督委员" 管理之,

本总会曾就上述问题请示教育总监拿督慕勒, 教育总监答覆说这是属于法律问题,不是行政问 题.

本总会于是建议双方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 就法律观点进行磋商,结果教育总监答应在八月 六日接见本总会代表,遗憾得很,上述会见已被 临时取消。

所分之第二校应否有完整的董事部问题,其 实就是牵涉到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法案的立 法意图与精神实质。因为该法案是由阁佻出的, 没有人能够比阁下对它的立法意图及精神实质有 更深切的了解。没有人能比阁下更恰当来解释它 的涵义了。

阁下在一九七一年一月十日在国会提出一九 七二年教育(修正)法案时指出:“政府从来没 有意思(如恶意地被指摘者那样),要完全废除 学校董事部,政府一向都承认它们的用途,虽然 不一定承认它们目前之形式。'‘

阁下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两点:

㈠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法令绝对没有废 除学校董事部的意思。

仁晰董事部的设立仅仅是“形式'‘上的改组 罢了.

壬实,早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五日,于语文 出版局接见歪敎总代表团时,阁下已经礴湖: “重组董事部而并非废除董事部.董事部除了 '雇 用及解雇'的权力以外,其他一切权力照旧・" 对于它仅是“形式'‘上的改组罢了,阁下有这样 的比喻:“新重事部的人员亦将是原班人马,只 不过将红帽子换去或上绿帽子而已!"

由此可见,那些援引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 法令来废除学校董事部或不允许分成二校时设立 董事部的人,都曲解了有关法令的条文,丝毫没 有法律上的根据。

然而,为什会出现上述各种“偏差"呢?为 什么教育官员会显示出无所适从的样子呢?

阁下在提出一九七二年教育(修正)法案的 演词中曾经宣布说:“新学校萤事部之章程及任 务将在不久后由规条来指定。”阁下也曾多次和 我们商讨新的董事会章程,可惜在这项工作还未 完成之前,阁下已经高升副首相要职,有关问题, 就一直悬而未决,致使教育部的行政引起麻烦,也使

467

华人社会惶惑不安,因为华校董事部是华人的敏感问 题.

我们认为,现在是阁下出面解决问题的时候 了!我们希望英明的阁下能够促使新学校董事部 的章程与任务的早日公布,明文规定学校董事部 除了''雇用与解雇”的权力之外,其他一切照旧, 这才符合阁下任教育部长时,国会演词的精神与 实质.且不论我们对整个一九七二年的修正法令 之意见如何,我们认为现时教育部的执行官员已 经违反了这精神实质,也产生了严重的偏差,除 非教育部长经已决定现在实施修正的26A,否则 我们希望这事件能立刻更正,以免引起更大的不

安.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深信只有阁 下亲自出面,才能使董事部问题获得一劳永逸的 解决.因此,我们要求阁下立刻纠正这偏差,或 者安排一个适当的日期,接见本总会代表,共同 谋求有关问题的彻底解决°

董总主席:林晃昇谨启 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

副本致:

(一)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 ㈡马来西亚教育总监拿督慕勒;

㈢国会议员。

1977年12月15日

呈首相关于学校董事部问题 备忘录

关于学校董事部的问题,特分述如下,以方 便阁下裁夺.

/. 1971年12月5日,阁下慷育部长的身 分在语文出版局接见童教总代表团时说,是重组 重事部而非废除董事部。董事部除了 “雇用及解 雇''的权力以外,其他一切权力照旧。并且说,这 是为了法律上的需要。新童事部的人员亦将是原 班人马,只不过将红帽子换去戴上绿帽而已。

21 972年1月10日,阁下以教育部长的 身分在国会上重申是重组董事部而非废除董事部。

式当阁下出任副首相之前,还不断的与重教 总及马华公会教育组的代表谈商董事部的组织、 职权与任务,也提出委派校长之前一个月须将名 单征询董事部之同意等等.

名但是,1961年教育法令26A的精神与 实质,在现任的教育部长手中全部走样了,请看 事实如下:

$ 1 97 7年2月7日,教育部秘书拿督阿都 卡迪,致函17间学校校长说:“台端知道,所 有政府全津学校的童事部,将根据196 1年教育 法令第26项(A)被解散,因解散董事部而引起 的全部问题于获得解决后,教育部长将会宣 布解散董事部的日期。"

977年3月1日,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马 哈迪医生澄淸谓目前政府无意解散董事部。

7. 1977年6月6日雪州教育局长答覆循人 小学董事会的公函中表示,学校分为两校后,其 第二校被视为新的学校,无需有董事部,只由财 政委员会管理。

&我们认为新学校不设萤事部是没有法律根 据的,因此准备于1 97 7年8月6日就法律观点 与教育总监拿督慕勒举行会谈,遗憾的是该会谈 临时被取消c

H 1977年8月1 2日,董总特致函阁下,

468

要求''立刻纠正这偏差,或者安#一个适当的日 期,接见本总会代表,共同谋求有关问题的彻底 解决。"

/O.但是在首相阁下尚未作出任何表示之前,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却于10月 25 0在国会上答覆林吉祥先生时宣称:“所有 新的学校,包括国民型华文小学在内,只有财政 委员会,而不再有董事部。"

//. 1 97 7年10月28日本总会招待记者,公 开质问教育部长究竟根据教育法令何章何节何条 文,宣布所有新学校,可以不要有蛍事部,而由 财政委员会所取代?(全文见附录)

々.1977年12月8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拿 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再度在国会上宣称,新的学校, 包括国民型华文小学在内,只有财政委员会而不 再有董事部。

/«首相阁下对教育法令26(A前铃释是“重组 董事部而非废除董事部。"而副首相对有关条文

的解释却变成了 “目前无意废除董事部”,进而 宣布“新的学校不再设董事部。"我们不禁要问, 到底谁的说法对呢?同样的法律条文,难道能够 有几种不同的铃释吗?

副首相的说法已使华人社会感到极度的不安! 因为华校蓮事部是华校之母。没有华校董事部就 没有华校。因此任何损及华校董事部的措施,就 将波及华校与华文教育,那是毫无疑义的.

/夂如果,首相阁下再不出面解决,那么,不 但有关部门无所遵循,例如拿督慕勒取消会见黄 总代表,我们这些愿意与政府合作者也将感到迷 惑,不知何去何从?更怀疑政府首长们的真诚何 在?其保证又有何价值?

/$所以,我们逼切地恳望,首相阁下''立刻 纠正这偏差,或者安排一个适当的日期,接见本总 会代表,共同谋求有关问题的彻底解决."

查总总务:苏天明律师谨启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1978年6月28日

呈教育部长

有关董事会签署学校支票 权力问题备忘录

(一敢育部财政及会计组一九七七年五月廿日 发绐各州教育总监的通知书(列号5/1 97 7 ) 在当时曾经引起紊乱,因为根据该通知书第(2)项 规定,董事长签署学校支票的权力将被剥夺。

㈡0此,我们在一九七七年九月廿二日致函 教育部,要求将上述签署学校支票的新安排收回 成命。

㈢一九七七年九月廿七日,教育总监拿督慕 勒在接见雪州马华联委会代表团时,已经作出澄 淸并宣布:

(甲雖署学校支票的新安排目的并不在于剥夺

重事部签署支票的权力;

。董事部可以自行决定接受或拒绝有关的新 安排。如果董事部决定依照已往的方式签 署支票,则无需依照教育部的有关通告行 事。

我们对上述澄淸与宣布感到满意,并于一九 七七年十一月三日致函教育部长,希望正式通令 能尽快下达到各有关方面。

㈣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四日,副教育部长拿督 陈声新向报界发表文告,指示说如果有关学校在 寻求董事长签名时没有遇到困难,则上述新安排

469

并不需要.有关问题于是获得解决.

㈤不料在一九七八年五月廿二日雪州/联邦 直辖市教育总监致给属下各中小学校长关于存款 于本地银行的信件副剥B),即给银行的委任状中, 规定签署支票的方式仍然已经被取消了的新安排。 我们觉得惊奇,为什么副教育部长的指示不被遵 循?这又是一項无意的疏忽吗?

(A)我们等待阁下的调查和答覆。同时对过去 教育部时常不答覆我们的信件的官僚作风表示遗 憶。希望这种官僚作风能够被铲除以加强我们彼

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总务:苏天明谨启 1978年6月28日

副本致:

/.副教育部长拿督陈声新

.全国教育总监擎督幕勒 雪州/联邦直辖市教育总监

重要备忘录

1982年6月29日

呈副教育部长陈忠鸿

有关华教当前若干急需解决 的问题备忘录

一九A二年六月廿九日华校董总代表团在主 席林晃升先生的率领下谒见副教育部长陈忠鴻医 生,並向副教长提呈有关华教当前若干急需解决 的问题的备忘录,要求副教长给予关注並协助解 决之备忘录全文如下:

致:马来西亚副教育部长陈忠鸿医生

有关华教当前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备忘录

㈠首先,本会对钧座出任副教育部长,表示祝 贺,並希望钧座不负华族社会的期望,为华 教作出应有的贡鹹

㈡阁下该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社会, 而国家教育政策的最终白标则是要达致以一 种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单元教育政策。 这个多元民癖会与一种语文的单元教育政 策的矛盾,是我国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弦 个矛盾的教育政策並不符合我国宪法的精神

,它也使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具有争论性, 而且往往成为社会不安的因素之一。

在提出有关华教当前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 前,我们觉得有必要重申:

(1) 一种语文的单元教育政策並不符合我国多元 民族社会的国情,政府一意孤行,不但无助 於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而且适得其反。国阵 政府应全盘检讨现行的国家教育政策,进行 调整,以满足认马来西亚为其家乡之主要文 化集团之会法愿望(参阅一九五七年拉萨报 告书的结论第1 86节)。

⑵ 国阵政府应尊重我国各族人民的语文文化及 自由学习、使用与发展母语母文的宪制权利 (参阅联邦宪法第1 5 2条文)。

(三)华小问题

当前华文教育只有华小还保留为国家教育体 系的一环节。然而,它的生存和发展仍然受到教 育法令及行政偏差的威胁和影响,令华族社会忧

470

快忡。作为一个华森教育部长,你会了解到我 们希望国阵政府撤销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不利华 小的有关条文的意愿,並且希望纠正执行官员在 推行教育政策时所造成的偏差,使华小问题获得 合理的解决。以下就教育法令,三M制度,课程 发展中心华文组,师资及师资训练,课室设备及 督学等方面提出华小所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对我国首相一再保证华小不会变质,我们感 到欣慰。不过,为了根本上消除华族社会的 恐惧,废除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二十一条㈡ ,以确保华小永不变质还是必要的。我们不 怀疑首相保证的诚意,但在法治的国家里面 ,法令的具体修订是更具有意义。

(2) 我们重申华族社会对华小实行三M制的四点 共同要求,即:

华小的所有教材和参考资料,除英文和国文 之外,必须如过去一样以华文编写;

(2)除了国文和英文科外,华小必须如过去一样 以华语华文作为教学及考试媒介;

华小的人文环境、道德和音乐科等必须反映 华族文化的特征;

增加英文教导时间。

⑶ 在教材、师资、课室等问题还未准备妥当, 及合理解决之前,三M制应暂缓实行,以保 护学生的利益。

(4) 课程发展中心应把华文组扩大为华校组,並 大量増加能够掌握华族文化与语文的人员, 以便独当一面地负起华校三M教材的准备工 作,使三M教材能够反映华族文化的特征。 白前,在庞大的课程发展中心,华文组只有 三、•四名人员,这种现象显然是对华小的歧 视,必须立即加以纠正。我们认为三M课程 的所有科白,除了宗教科之乔,都应有华、 印文组人员参与。特别是以非回教学生为对 象的道德教育科,更应以华、印文组人员为 主,目前该科以巫籍人员为主,华印籍人员 只是从旁协助,而在四、五月间接受道德教 育训练的十多名主要人员中,华人只有二人 ,印人一人,这种现象是十分反常的。

(5) 由於三M制实施时,课室对教师的比例为一 点五,加以师训班改为三年制,及老教员退 休等因素,据非完整统计,明年华小将缺少 约二千名教师。为了解决这项严重的问题,

教育部应:

(a) 放宽录取临教及师训学员的条件限制,特别 是巫文优等一项。除了巫文科教师外,上述 规定对华小教师来说是不必要的;

(b) 录取持有优异独中统一考试成绩的华文独中 毕业生为临教及师训学员;

(c) 放宽条件,使所有临教获得受训的机会,一 劳永逸地解决临教问题。

(6) 在华小师资训练方面,教育部应纠正下列偏 差:

(a) 教育部应以华文华语来训练所有华小教师, 並提供华文参考教材。我们一路来都反对以 马来西亚文来训练华小教师;这项错误而不 合理的措施应立即加以纠正;

(b) 至於行将在师训学院推行的「回教文明」课 程内容,也应加以扩大。宪法规定我国是一 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强制以「回教文明

」作为各民族教师的必修科是一项不明智的 作法,它再次表现了政府不重视其他民族文 化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因此,教育部应 将「回教文明」科白扩大,将非回教文明包 括在内以示对非回教民族的尊重。

(7) 为了达致良好的行政、视察与教学效果,教 育部应纠正下列各项偏差:

(a) 停止派遣不谙华语华文的书记或教师(语文 教师除外)到华小;我们已经接到教育部派 遣不晓得华文歌曲的音乐教师到华小教音乐 课的申诉,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立即加以纠 正;

(b) 停止派遣不谙华语华文的官员到华小视察三 M制的教学,否则,必然流於形式,迖不到 视察的效果。

(8) 自六月一日起,教育部开始重组各州教育局

,在各县区増设教育署,将増加3 7。职位 。我们吁请教育部在重组时注意华小存在的 事实,合理地解决通晓华文华语的官员的比 例O (

(9) 由京三M制每班学生人数以3 5人为宜,而 且白前华小每班学生人数有多至5 0余人者 ,加上学生人数逐年増加,明年华小教室将 严重不足。就以巴生滨海区为例,以每班4 0人计,明年将缺乏18间课室,占目前课

471

室(45间)的三分之一以上(以上数据取 自巴生滨海华校教师公会今年六月七日提呈 予钧座的备忘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 应保证:

(a) 在全面实行三M制之前,解决课室不足的问 题;

(b) 所有报名华小的学生,都被安排在华小上课

(c) 赢准所有学校紧急増建教室的申请,並负责 増建的一切费用。

00)在实行三M制时,教育部应在师资、校舍、 图书与教具设备、津贴等方面平等对待各源 流小学。

(II)由於人口的増长及新往住宅的兴起,出现了 许多华族人口稠密的地区,而这些地区依然 没有华小设备。教育部应尽速批准在华族人 口稠密地区増建华小,以满足华族家长的愿 望。这些地区包括雪州与直辖区的沙登,八 打灵,新街场,甲洞卫星市,雪邦,巴生等

(四)华文独中问题

自从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实施以来,华文中 学除了部份学校接受政府全部津贴,改制为国民 型中学者外,其余6 0间仍保存为独立中学,由 民间艰苦支持,自力更生。这种不屈不挠的办学 精神,说明了华族社会对维护与发展母语教育的 决心°经历了 2 0多年的风风雨雨.华文独中不 但没有被淘汰,反而有所发展,为国家培育了无 数的英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基於 国家的利益,及尊重各民族教育基本权利,我们 要求教育部:

(1)承认华文独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保证它的 存在和发展不殳任何威胁和阻挠;

{2)绐予华文独中经济上的援助;近来政府对独 中,如麻坡中化、居銮中华、甲州培风,芙 茬中华等校虽然曾经给予拨款援助,但只是 个别的现象,而且与整个独中的开销相比, 拔款数白还是微不足道;

(3丿协助华文独中发展职业教育;

(4丿协助华,独中训练师资;

(5丿协助华文独中搬迁扩建或重建新校舍、准许

现有华文独中建立分校,或创办新的华文独 中;

(6) 发回华文独中被收回的永久注册证;没收有 关独中的永久注册证,代之以逐年更换的临 时注册证的作法是非法的;

(7) 豁免华文独中的地税;

(8) 华文独中教师申请注册证不应受到任何为难 与拖延。

(五) 大专教育

我国6 0冋华文独中约有4 0,0 0。名,学 生每年毕业的约有3, 0 0 0 — 4,0 0 0人,至 於在国中就读的华裔学生,却数以万计。这些学 子都是我国的国民,他们应给予接受大专教育的 平等机会,而政府也有义务提供大专教育机会予 他们c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政府至今仍没有提 供应有的大专教育机会给这些华裔子弟。有关毕 业生若要升学,只有出国一途。由於近年来海外 大学学费大幅度提高,出国深造更形困难,加上 我国的大专学院不足,成千上万的学生被排除在 大学门外,因此,我们要求教育部:

(1) 允许独立大学及其他大专学院的创办,为我 国培养建国人才;

(2) 规定各大专应以学术成绩及家庭经济背景作 为收生的根据,平等对待各民族学生;

(3) 承认华文独中统一考试文凭作为进入我国大 学的学术资格之一;上述文凭的学术资格已 经为台湾、新加坡及加拿大、美国、澳洲等 国的一些大专学院承认作为入学资格,我国 各大学亦应采取更开放的政策,使持有优异 独中统一考试成绩者有机会进入我国大学深 造。

(六) 教育部与董、教总 应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华校董、教总是在华族社会中与华校发生最 直接关系的两个团体。教育部与董教总应建立更 密切的关系,在制定或修改教育计划,特别是关 系到华教的问题时,应先与道教总磋商,並给予 充裕的时间研究,俾对行将制定或修改的教育计 划有表达及提供意见的机会。这样做,既可帮助

472

教育部了解华族社会对有关计划的感受和愿望, 也可鼓励华族社会对教育事务的更有效参与,使 有关的教育计划更能照顾到多元民族的现实,'更 能满足我国各主要文化集团的愿望。

此外,教育部应尊重华校董事部对华校长期

以来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和作出的贡献,不应在任 何方面削弱华校壷事部的权利。

上述各项都是华教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希 望钧座在了解了有关各项问题之后,能够及时采 取积极的歩骤,使问题获得合理的解决。

1984 年

呈教育部长

有关集会用语问题备忘录

联邦直辖区华校鱼事部、家教协会及校友会针对 有关联邦直辖区教育局长通令各中小学集会须用 国语进行事件联合提呈备忘录

/.联邦直辖区副教育局长En. Hj . Zainal Abidin B.Bahaudin于今年十月十日向各牝 小学校长发出一行政通令(JPWP20/84),其中 (A液指出:'‘所有学校集会如周会、结业典礼、 运动会及其他活动须用马来西亚语进行。"

2—九八四年十月十二日董教总代表就有关事件 会见副教育局长En. Hj . Zainal Abidin B. Bahaudin ,要求他对有关问题作出澄清。副教 育局长在接见代表团时澄清有关通令(A液与华 小及印小完全无关,并说他的部门将会发出另 一通令纠正此项误会。

式一九八四年十月廿七日联邦直辖区教育局长 Datuk Mohd. Hussein Bin Ahmad 发出另 一行政通令(JPWP21/84)作出以下两项补充: (a津校的一切正式集会,例如周会、结业典礼 等必须使用马来西亚语,如果校长要继续以学 校媒介语发言,他可以要求大会准许他这么做, 但条件是他大部分的发言必须是使用马来西亚

语。校长是教育部在学校的代表,所以必须实 行国家官方语文的政策.

2浮校董事及家教协会的主席及其他非教师的 成员可以在取得大会的准许后以学校媒介语发 言。

名一九/I四年十一月六日联邦直辖区教育局长 Datuk Mohd Hussein B. Ahmad 警告将釆取 行动对付那些不遵从有关通令的校长。

5.我们对上述有关行政通令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因为:

(&成国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曾作出保证, 政府将不会改变现有的华文小学。联邦直辖区 教育局长 Datuk. Mohd Hussein Bin Ahmad 的行政通令及警告明显地已违背首相所作出的 保证。

(b)当副敎育局长 En. Hj. Zainal Abidin Bin Bahaudin澄清有关通令不会实施于华小 与印小后,教育局长Datuk Mohd・ Hussein B. Ahmad所发出的另一通令(JPWP21/84)及 警告显示了他的顽固不化态度。他丝密不理会 他的言行将危害国民团结及各族亲善友好关系 的严重后果。此外,这种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473

的做法将使公众人士对政府的信誉失去信心’ (C)它不符合华小以华语作为媒介语的基本特征, 华小的教学、教材、考试及行政媒介和集会必 须是华文华语,而淡米尔文小学的教学、教材、 考试及行政媒介和集会则必须是淡米尔文淡米 尔语,这是天经地义的,是丝亳不可妥协的。

(d清关通令已侵犯了华族与印族自由学习和使 用母语母文的宪法权利。

《基于此,我们要求有关当局立即取消上述行政 通令.

(一九八四年)

重要备忘录选编之一


1985年11月7日

呈教育部长

"反对综合学校”备忘录

1・前言

1 9 8 5年1 1月3日,道教总假联邦酒店 联合主催''综合学校"计划研讨会,出席的 包括1 §间被选为在明年试验“综合学校" 计划的华小代表及来自全国2 8 2单位的重、 教、校友会代表近千人。潼教总受委托依据 研讨会的论文,讨论总结及所通过之提案的 内容与精神,尽速整理一份备忘录呈给教育 部长,副本致全国国、州议员及各政党表示 坚决反对“综合学校”计划的推行。本备忘 录就是为履行上述委托而起草的。

2- “综合学校”计划的真正动机 令人怀疑

2 1 1 9 8 5年8月5日教育部长挛督阿都 拉巴达成突然宣布教育部将于明年初推行 小学“综合学校"计划,并已选定1 8间 (后来增加为1 8组,每组两间或三间)

各源流小学作为试验学校。

2. 2由于这个涉及各个源流学校的重大计划事 先完全没有征询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教 团体和有关学校董事会的意见,而当局所 透露的又是极为笼统、含糊、甚至自相矛 盾的概念,难免使人感觉到,当局若不是 没有完整的计划,草率行事,就是有意在 隐瞒着“综合学校"计划背后的暂时不宜 宣布的真正意图。

2. 3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到现在为止,当局对 "综合学校"所涉及的内容并没有一教的 说法,有时说是涉及课外活动,有时则说 包括音乐等课程(见副教育部长布章乌里 斯访问八达灵三间小学时向记者发表的谈 话,13-9-85《中国报》),而教育部长 的谈话更使人得到一个印象,似乎“综合 学校''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母语之外 的科目,以马来文加以统一(见《祖国三日刊》 22-1 0-8 5所刊登的教育部长专访)。 难怪7-8-85《马来西亚先锋报》社论在 部长宣布有关计划后,立即“希望”综冬

474

小学将为各校学童在同一屋檐下以共同语 文上课开路。以上迹象显示,''综合学校" 计划极可能是由课外活动开始,逐渐涉及 其他课程,为消灭华、印母语小学,最终 实现以国语为唯一教学媒介语的单元教育 政策的“最终目标"服务。

2. 4鉴于事态的严重,董教总曾于今年8月8

日,9月23日及1 0月1 5日三度去函 教育部长,就有关计划提出一些关键性的 问题及要求对话,一连三封信呈上去后竟 连礼貌上的一张回条都没有收到!副教育 部长争督林良实医生于今年8月13日及 9月24日两次会见董教总代表时也没有 将真象说明和消除由该计划所引起的各种 疑问。

3- “综合学校”计划 提出的背景和理论根据

3. 1 “综合学校"计划决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

计划,以下几位马来学者在去年所制造的 舆论,人们记忆犹新。当时农业部长政治 秘书依不拉欣沙阿德博士( Dr - Ibrahim Saad)说:华商家长把子女送入华校读 书,造成种族极化。国民大学署理副校长 诺南利教授(Prof • Dr・Bo rami y Muslim)认为种族极化的情绪是在小 学阶段的教育所引起的,他建议政府采取 主动,建一冋大型的学校,把三间小学 (国文、华文及印文源流)迁进该间大型 学校上课,以增加各族学生的交流理科 大学的阿米尔阿旺教投(Pro f • Amir Awang)强调,存在着语文行为不同的 大马公民,使朝向国民融合的努力面对障 碍c马来亚大学的再那阿比汀副教授(Dr. Zainal Abidin)也指出,有需要 制止种族性文化的发展以促进国民团结。 总之,华、印学校的存在已经被污蔑为种 族极化的根源,大有去之而后国民才能团 结之概!

3. 2在以上谬论纷纷出笼之际,就发生了禁止 国中华文学会出版华文刊物,新建国民型 小学校歇和校徽不能有母语文字出现,周 会不准用母语进行等一连串事件。当然,

我们也不会轻易忘记在1 982年开始实施 小学新课程纲要时当局企图通过教师教材 与音乐课等使华小变质的事。

3. 3既然“综合学校”计划的目标是要把国中 各族学生''融合"的过程提前到小学,国 中各族学生“融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最明显的当然是教学媒介语的融合了。此 外,在宗教和文化方面,回教和土著文化 也占了支配的地位o除此之外,他们并不 见得更加团结,相反的,有迹象显示在国 中,甚至各大学,种族极化的现象不但存 在,而且在加剧中C

3. 4因此,以增加接触来消除种族极化的观点 是立不住脚的,也早已为国中及各大学的 经验证明是行不通的。''接触论"的根本 错误在于太过简单化与机械化地看待极为 复杂的族群关系,忽略了接触的性质(例 如是否平等),以及整个社会的历史和政 治因素(例如马来中心主义思想的抬头以 及种族压迫等)。

4-种族极化的真正原因

研讨会认为,我国种族极化的真正原因主要 的有以下四项:

英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统治所遗下的恶 果;

政府的种族主义政策所引起的种族猜忌与仇 视;

政府对华、印民族语文、教育与文化的歧视, 企图通过各种政策及行政措施来强行“一种 语文,一种文化"的同化政策;

政府把人民人为地划分为土著与非土著,以 方便推行例如新经济政策,大学收生固打制, 奖贷学金的颁给等不平等政策。

5.反对“综合学校”的理由

研讨会基于下列理由,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 “综合学校"计划:

①“综合学校"计划是基于错误的理3 —接 触一而提出的,其实施将无助于促进国 民团结,反而可能加剧种族极化。

475

柔州南亚综合学校,才开始实行,就产生以 下几项"蚕食"华印小学特性的现象:

⑴校牌、课室和图书馆都没有华、印文的名 称;

⑵图书馆没有华印文书籍;

(3) 食堂不准售卖回教禁忌的食物,职员只限 回教徒才可任职;

(4) 集会后,在三校全体师生在场的情况下举 行回教祈祷;

⑸三相行政会议联合举行,以马来语为媒介;

(6)学生的各种共同活动,以马来语为主要的 活动媒介语。

由此可见,所谓综合学校,其实是华、印小 学逐步为国民小学所综合,特别是在母语母 文的使用及行政主权方面。

196 1年教育法令第廿一条⑵及我国教育 政策“最终目标”的存在,结合目前各种迹 象,使我们有理由怀疑,“综合学校''计划 将由课外活动开始,逐步扩大到其他科目及 行政系统,导致华印小学逐步丧失其主权, 到最终祓国民小学完全“融合"为止。这种 企图改变华、印小学特征与性质的措施完全 违反或府曾许下的"各源流小学必须维持现 状"之诺言。

1 962年政府保证华文中学如果接受改制, 将保存三分之一教学时间以母语作为媒介, 结果许多华文中学受骗接受改制,今天沦落 到连母语班都面临许多问题,这惨痛的经验 教训使我们不能再轻易相信政府的任何口头 保近

1 98 2年小学新课程纲要实施时当局企图 通过教师教材及音乐科等变质华、印小学, 1 984年的集会用语问题、校歌校微问题、 教育总监规定学校所有文化活动必须反映国 家文化政策的通令等等事件,都是当局侵犯 华小的一些例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绝 不能接受“综合学校"计划。

''综合学校"计划的提出,事先并没有征询 华、印社会,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团体 以及有关学校董事会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同 意。有关计划公布后,1 8间被选为试验学 校的华小已全部表示反对,而几乎所有对有 关计划发言的华团和华裔为主的政党(包括

马华、民政和民主行动党)都一致反对。

6-要求和建议

6. 1当局应马上宣布撤消“综合学校"计划, 避免制造更多的猜疑和加剧种族极化,破 坏国民团结。

6. 2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当局可在各校课程与 兼修课程(课外活动)之外,鼓励各校联 合举办诸如区域性或县际联合运动会、综 合文娱演出、娱乐市、儿童节、教师节等, 这些共同活动完全是自愿性质的,只应鼓 励而不应强制各校参加,在展开活动时, 各族人民的语文、风俗习惯、宗教及文化 必须受到尊重,以免引起任何学生、教师 或家长的不良感受。

6. 3当局必须废除所有不利母语教育生存和发 展的法令条文,尤其是196 1年教育法令 21条<2)项。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当局没 有意思要消灭母语教育的口头保证是具有 诚意的。

6. 4当局应接纳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二日发表的 全国华团联合宣言中有关消除民族不平等 和种族歧视的建议,以克服种族极化。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主席:林晃昇启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主席:沈慕羽启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七日

副本致:/副教育部长拿督林良实医生

o2副教育部长布章乌里

3.全体国会议员 么全体州议员

£各政党

附件全国华团联合宣言

476

(a pt/ 空)

北海甲抛答底群情激昂抗议 “综合学校”

(本鎭瞭占為在北海麥銓珍華小擧 溯座談會的情形)

477

478

■《華总卅年》文献/文章选编(1948 - 1985 )

"《董总卅年》 文献/文章选编(1 948-1 985 )"收录了 1 1 篇文章。有关文献为我华教斗争的依据,有关文章有利于我华教之斗争。 其中《内阁教育报告书对话记录》为董总档案内部资料,此处予以公布相 信有助于大家了解华教机构与官方的磋商情形。

479

世界人权宣言

1948年12月10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严正地宣布了人类生命的尊严,享有不可被剝夺的基本 人枳,如受教育之权。

弁言

兹筌于人类一家,对于人人固有尊严及其平等不移权利之承认确系世界自由、正义 与和平之基础;

复签于人权之忽视及侮蔑恒酿成野蛮暴行 致使人心震愤,而自由言论、自由信仰, 得免忧惧,得免贫困之世界业经宣示为一般人民之最高企望;

复鉴于为使人类不致迫不得已铤而走险以抗专横与压迅 人权须受法律规定之保障;

复筌于国际友好关系之促进,实属切要;

复鉴于联合国人民已在宪章中重申对于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 以及男女平等 权利之信念,并决心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复鉴于各会员国业经誓愿与联合国同心协力促进人权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与遵行;

复鉴于此种权利自由之共同认识对于是项誓愿之彻底实现至关重大;

大会爰于此

颁布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所有人民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之标的,务望个人及社会团体 永以本宣言铭诸座右,力求藉训导与教育激励人权与自由之尊重,并藉国家与国际 之渐进措施获得其普遍有效之承认与遵行;会员国本身人民及所辖领士人民均各永 享成述

第一条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赋有理性

良知,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第二条 人人皆得享受本宣言所载之一切权利与自由,不分种族、

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或他种主张、国籍或门第、 财产、出生或他种身份。

且不得因一人所隶国家或地区之政治、行政或国际地位之 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地区系独立、托管、非自治或受 有其他主权上之限制。

480

第三条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

第四条 任何人不容使为奴役;奴隶制度及奴隶贩卖,不论出于何 种方式,悉应予以禁止。

第五条 任何人不容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不人道或侮慢之待遇或 处罚。

第六条 人人于任何所在有被承认为法律上主体之权利。

第七条 人人在法律上悉属平等,且应一体享受法律之平等保护。 人人有权享受平等保护,以防止违反本宣言之任何歧视及 煽动此种歧视之任何行为。

第八条 人人于其宪法或法律所赋予之基本权利被侵害时,有权享 受国家管辖法庭之有效救济。

第九条 任何人不容加以无理逮捕、拘禁或放逐。

第十条 人人于其权利与义务受判定时及彼刑事控告时,有权享受 独立无私法庭之绝对平等不偏且公开之听审。

第十一条 (一)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依法公开审判证实有罪前,应 视为无罪,审判时并须予以答辩上所需之一切保障。 ㈡任何人在刑事上之行为或不行为,于其发生时依国家或 国际法律均不构成罪行者,应不为罪。刑罚不得重于犯 罪时法律之规定。

第十二条 任何人之私生活、家庭、住所或通讯不容无理侵犯,其荣 誉及信用亦不容侵害。人人为防止此种侵犯或侵害有权受 法律保护。

第十三条 ㈠人人在一国境内有自由迁徙及择居之权。 ㈡人人有权离去任何国家,连其本国在内,并有权归返其 本国。

第十四条 ㈠人人为避迫害有权在他国寻求并享受庇身之所。 ㈡控诉之确源于非政治性之犯罪或源于违反联合国宗旨与 原则之行为者,不得享受此种权利。

第十五条 ㈠人人有权享有国籍。

481

仁)任何人之国籍不容无理褫夺,其更改国籍之权利不容否 认。

第十六条 ㈠成年男女,不受种族、国籍或宗教之任何限制,有权婚 嫁及成立家庭。男女在婚姻方面,在结合期冋及在解除 婚约时,俱有平等权利. ㈡婚约之缔订仅能以男女双方之自由完全承诺为之。 ㈢家庭为社会之当然基本团体单位,并应受社会及国家之 保护。

第十七条 ㈠人人有权单独占有或与他人合有财产。 ㈡任何人之财产不容无理剥夺。

第十八条 人人有思想、良心与宗教自由之权;此项权利包括其改变 宗教或信仰之自由,及其单独或集体、公开或私自以教义 躬行、礼拜及戒律表示其宗教或信仰之自由。

第十九条 人人有主张及发表自由之权;此项权利包括保持主张而不 受干涉之自由,及经由任何方法不分国界以寻求、接收并 传播消息意见之自由.

第二十条 (一)人人有平和集会结社自由之权。 ㈡任何人不容强使隶属于某一团体。

第二^一条 ㈠人人有权直接或以自由选举之代表参加其本国政府。 ㈡人人有以平等机会参加其本国公务之权。 ㈢人民意志应为政府权利之基础;人民意志应以定期且真 实之选举表现之,其选举权必须普及而平等,并当以不 记名投票或相等之自由投票程序为之.

第二十二条 人既为社会之一员,自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个 人尊严及人格自由发展所必须之经济、社会及文化各种权 一利之实现:此种实现之促成端赖国家措施与国际合作并当 依各国之机构与资源量力为之。

第二十三条 ㈠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平优裕之工作条 件及失业之保障。 ㈡人人不容任何区别,有同工同酬之权利。 ㈢人人工作时,有权享受公平优裕之报酬,务使其本人及 其家属之生活足以维持人类尊严,必要时且应有他种社

482

会保护办法,以资补益。

㈣人人为维护其权益,有组织及参加工会之权。

第二十四条人人有休息及闲暇之权,包括工作时冋受合理限制及定期 有绐休假之权。

第二十五条 ㈠人人有权享受其本人及其家属康乐所需之生活程度,举 凡衣、食、住、医药及必要之社会服务均包括在内;且 于失止 患病、残废、寡居、衰老、或因不可抗力之事 故致有他种丧失生活能力之情形时,有权享受保障。

仁母亲及儿童应受特别照顾及协助。所有儿童,无论婚生 与非婚生,均应享受同等社会保护.

第二十六条(一)人人皆有受教育之权。教育应属免费,至少初级及基本 教育应然。初级教育应属强迫性质。技术与职业教育应 广为设立。高等教育应予人人平等机会,以成绩为准。

㈡教育之目标在于充分发展人格,加强对人权及基本自由 之尊重.教育应谋促进各国、各种族或各宗教团体问之 谅解、容恕及友好关系,并应促进联合国维系和平之各 种工作。

㈢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之教育,有优先抉择之权。

第二十七条(一)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之文化生活,欣赏艺术,并共同 襄享科学进步及其利益。

㈡人人对其本人之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所获得之精 神与物质利益,有享受保护之权.

第二十八条 人人有权享受本宣言所载权利与自由可得全部实现之社会 及国际秩序。

第二十九条 ㈠人人对于社会负有义务:个人人格之自由充分发展厥为 社会是赖。

㈡人人于行使其权利及自由时仅应受法律所定之限制,且 此种限制之唯一目的应在确认及尊重他人之权利与自由 并谋符合民主社会中道德、公共秩序及一般福利所需之 公允条件。

0此等权利与自由之行使,无论在任何情形下,均不得违 反联合国之宗旨及原则。

第三十条 本宣言所载,不得解释为任何国家、团体或个人有权以任 何活动或任何行为破坏本宣言内之任何权利与自由。

483

国家文化备忘录

全国华团领导机构 1983年3月27日

〈国家文化备忘录》划一了我们对国家文化的总体看法,肯定了华文教育在国家文化中不可抹煞的地位。

(曲片始為資粉室)

■董敎總代表林晃昇與沈慕羽簽署國家文化備忘錄。簽署儀式是在1983年3月27日假枳城華 人大會堂舉行的 ''全國文化大會〃上進行。

马来西亚各州大会堂暨董教总等华团领导机 /.序主 构于一九八三年三月三十日联合向文化、青年及 口 体育部提呈有关国家文化备忘录,全文如下:

/./我们,下列署名的各华团,为了响应文

484

化.青年及体育部的要求,特联合提呈这份■备忘 录,原则性地表达了华人社会对国家文化问题的 基本观点,作为当局检讨有关政策的参考。

/£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语文,多元 宗教及多元文化的国家。要达致全民团结,首先 必须承认及接受我国社会的多元性本质。但是, 目前的国家语文、教育及文化政策却具有浓厚的 种族主义色彩与强制同化他族的倾向,只从单一 民族的立场与观点看待与处理语文、教育及文化 问题。这个“马来族中心主义"的政策与我国社 会多元性本质之间的矛盾,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S我们认为,应该以联合国人权宣言,联 邦宪法,国家原则,各族平等与民主协商的精神与 原则作为讨论国家文化问题的基础,以确保各族 人民继承与发展其民族文化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及各族之间真正做到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 由于现行的国家语文、教育及文化政策,及文青 体育部据以塑造国家文化的三项原则,并不是建 立在上述各项基础上,如果继续施行,不但不能 达致国民团结的目标,而且必将加剧种族极化的 不良趋势。

2国家文化的客观基础与特征

2/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简单的说, 就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各族人民与其本民 族的文化都有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

况泼既然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国家文化 也就是国民的生活方式。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 多元文化的国家,国民生活方式必然是各族人民 生活方式的总和。因此,国家文化的客观基础不 可能是单一民族的文化,而应该是各民族的文化, 正如国家原则“自由社会"一项所指明:“马来 西亚是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有丰富及多元化的 传统及风俗习惯,我们渴望这个社会的多元文化 将成为我们的资产及力量的来源”。建设国家文 化,应重视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各族文化相 互交流,去芜存菁,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建立共同文化价值观。在塑造国家文化的迪中, 不应有人为的干预,更不能只凭着単一民族愿望 去塑造。

2她我国的马来文化,马华文化与印族文化,

在我国的客观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不论在形 式或内容上,已经有别于印尼文化,中华文化与 印度文化。它们不但继承各自洲源的文化财富, 而且互相丰富、交流与融合,早已成为我国文化 不可分割的各个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它们都具 有本地的色彩。

<2.夂我们认为,当前的国家文化应该具有下 列三个基本特征:

(A)多元的文化形式;

(B供同的价值观;及

(湃地•色彩。

多元的文化形式是我国各族人民不同宗教、 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的自然反映。它使我国文化 显得多彩多姿,因此是优点而不是弱点。共同价 值观应以科学、民主、法治精神及爱国主义思想 作为指导思想。共同的价值观与本地色彩主要是 体现在文化的内容方面,这是国家文化所应注重 的。马来色彩固然是本地色彩,但本地色彩不等 于马来色彩;我国华、印、伊班、卡达山、达雅 等族的色彩也同样是本地色彩。

K建设国家文化的目标

8./从事国家共同文化价值观建设的主要目 标,应该是把我国各族文化的优秀成分调动起来, 以抗拒本国的偏激种族主义及颓废文化的侵蚀, 培养人力资源及推动国家的生产与建设。

鉴于我国多元民族的社会现实,通过国家共 同文化价值观的建设来促进国民团结,也是重要 的目标之一,但是这个目标只有在民族平等与民 主原则的基础上才可能达致。

么我们对当前国家文化政策的

反对意见

«•/我们反对当前的国家语文教育和文化政 策,以及文青体育部所列出的“塑造"国家文化 的三项原则,即

㈠马来西亚的国家文化必须以本地区原住民 的文化为核心;

仁洪他文化中有适合和恰当的成分可被接受 成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

㈢回敎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成分。

因为:

485

«././它是在单一民族学者的建议下,片面 地制定的影响至深且巨的政策,违背了国家文化 应通过各族平等协商来建设的原则;

"2它是在强调马来文化与回敎的重要性 的同时,却排除非马来文化与其他宗教所扮演的 角色,违反了各族文化应受公平对待与自由发展 的原则;

"8它表现了以马来族为中心的文化关闭 主义,对非马来族及外国文化未采取促进交流, 兼收并蓄的开放路线;

夂/./它忽略了文化的积极思想内容,特别 是共同价值的指导思想;

它违背了尊崇文化自由,承认各族文 化的价值及我国多元化文化特征为国家力量来源 的国家原则的正确立场;

夂/匕它具有以行政力量推行强制同化政策 的倾向;这是非马来族所不能接受的。

—些人把我国各族文化划分为本地文化 (或土著文化)与移民文化(或非土著文化), 而所谓本地文化主要是指马来文化,这种把非马来 人当着“外来者'‘的说法,其目的无非是在于否 定非马来人的民族文化的平等地位。

既然共同建立了国家,取得了平等的公民地 位,就不应该再有“土著"与''移民'‘的区分, 这种人为的区分,成为种族歧视的思想根源,破 坏国民团结,造成种族极化的不良后果。

心马来种族主义者认为只要通过一种语文, 一种文化才能团结各族人民,多元语文与文化将 导致人民的分裂,这种理论显然是错误的。一个 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图结与否,经济、社会与政治 因素更为重要。换句话说,经济的压迫,社会的 不平与政治的分歧,可以使同一语文与文化的民 族或国家陷入分裂与斗争;相反的,合理的经济 与社会制度和共同的政治信仰则可以把不同语文、 文化的民族或国家团结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达到这样的结论:单元语文 与文化并不是民族与国家团结的决定性因素,相 反的,在多元民族国家里,如果强行语文、文化 的同化政策,其结果必将引起民族的不和,使国 家团结的基础受到动摇。

夂《马来族中心主义论者强调马六甲王朝的 历史背景,因此反对公平对待各族文化的原则。

他们认为,马六甲王朝是一个马来政体,有

自己的行政,经济和文化系统。而现代的马来西 亚是从这个背景产生出来的。因此,马来文化同 这个国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比其他文化来 得深远和明显。

我们不否定马六甲王朝的存在以及苏丹政体 的延续性,不过谁也不可以否定其他民族的合法 存在以及参与建国的事实。马来西亚的建国是根 据一九五七年宪法,在政体方面,我国早已不是 封建王朝,而是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在行政、 司法和经济制度方面,基本上也是英国制度的延 续而不是马来制度;在文化系统方面,多元文化 系统早已取代了单元马来文化系统。

今天的马来西亚,不但在政体、行政司法、 经济及文化体系和马六甲王朝有本质的不同;在 领土范围方面,今天的马来西亚包括了整个西马 半岛及东马的砂膀越与沙巴,非马六甲王朝的领 域可比。此外,在民族组成,人口,对外关系等 方面也起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我国国家性质的 特征不应以十五世纪的马六甲王朝为准,而应以 独立后的马来西亚为根据,才符合客观实际和宪 法精神。国家文化问题较具争论性的是如何解决 当前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当然要用历史 的观点来盾待问题,但如果认为十五、十六世纪 的历史事实比廿世纪的马来西亚的现实更为重要, 那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夂5如果以十瓦 十六世纪的历史背景来否 定我国各族文化应该受到公平对待的原则可以成 立的话,势将产生以下的严重后果:

(A)民族平等的原则将完全被否定,因为设若 在文化领域可以否定民族平等的原则,那 么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也可以如法 泡制;

(B烙族文化不能获得公平对待,文化沙文主 义的思想必然伴随而来;

(C)助长政府在文化政策上的种族主义与强制 同化倾向。

5建设国家文化的基本原则

5./我国各族文化的优秀因素是建设国家文 化的基础。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的建设,应以我国各族文 化的优秀因素为基础,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放路线,

486

同时不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因素。盲目排斥我国 任何民族的文化或外来文化,必将导致封闭自窒, 使文化失去活力。

$2科学、民主、法治精神及爱国主义思想, 是建立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建设国家文化,应该注重内容,不应强调文 化的形式。过分强调单一民族文化形式的作法, 并不具积极的意义。因此建设国家文化的重点在 于促进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促进共同文化价值观 的指导原则,应该是灌输国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思 想,及科学、民主与法治的精神。

5.S共同文化价值观应通过多元民族形式来 表现。

共同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必须通过个别民族 的特有形式来表现,但不排除以各族综合形式表 现的可能性。任何利用国家文化的法定地位来限 制及阻碍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都是错误的, 都会破坏国民的团结。

打夕国家文化应基于民族平等原则和通过民 主协商来建设。

民主的真谛表现在民族关系上,应该是各民 族平等、互相尊重与容忍。因此,在建设国家文 化过程中,应该是由各主要文化集团以平等的地 位,通过民主协商来达致共同的见解,而不是通 过法令或行政力量,把单一民族人民的愿望强加 于他民族身上。因为各族人民与其本族的文化都 有血肉的关系,所以,各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必须 受到尊重,不应被强行割裂而破坏国民团结。

g.结论

4/联合国人权宣言,联邦宪法,国家原则, 各民族平等与民主协商原则是我们讨论国家文化 问题的基础。

我国各族文化为国家文化的客观基础, 建设国家文化应注重各族文化相互交流,去芜荐 菁,并吸收外来文化优秀因素,建立共同文化价 值观。在塑造国家文化的过程中,不应有太多人 为的干预,应重视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

4了多元的文化形式,共同的价值观,及本 地色彩为国家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

4/建设国家文化的目标在于培养国民的正 确思想与共同意识,促进国民团结,推动国家的

生产与建设。

《3当前国家语文教育与文化政策,包括文 青体育部所列出的塑造国家文化的三项原则,具 有强烈的马来族中心主义思想与受制同化他族的 倾向,违背了民族平等,民主协商,联邦宪法与 国家原则精神,有损国民团结的目标。

£匕马来族中心主义论者否定各族文化平等 的原则,助长了政府在文化政策上的种族主义与 强制同化他族的倾向。

建设国家文化的四大原则:

(A哦国各族文化的优秀因素是国家文化的基 础;

(B)科学、民主、法治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 是建立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C洪同文化价值观应通过多元民族形式来表 现;

(功国家文化应基于民族平等的原则,通过民 主协商来3走设。

7.我们的要求与建议

7/政府必须尊重各民族所应享有的保存与 发展其民族语文,教育与文化的宪制权利,并协 助各民族语文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具体的说,就 是:

7/. /政府应废除一切不利各民族语文教育 的生存与发展的法令条文,确保各族人民自由学 习、使用与发展其民族语文教育的宪制权利。

7/.o2政府应协助华小,华文独中,国中及 国小华文母语班,马大中文系的发展,在其他大 专学院设立中文系,及准许民办大学的设立。

7./.J5当局对各民族文化团体的活动应一视 同仁,平等对待,在提供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援助 时,不应厚此薄彼。

?/.«官方主办的各项文化活动,不论是出 阪演出、展出、节日游行、工作营、文化节、 各项比赛、文学奖或艺术奖的颁发、文化代表团 出国访问等,都应给予我国各族文化与文化工作 者参与及获奖的平等机会,以示对我国多元文化 的特色及价值的尊重。

7. /. 3■我国的国家传播媒介介绍国家文化时 不应偏重马来文化,与忽略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487

?/.£电视节目的“历史上的今天"(HAR工 IKE BALAM SEJARAH),应同时重视非马来 族的我国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以反映我国多元 民族的历史真象。

7./.7在塑造国家形象时,必须照顾到我国 多元民族社会的特征。

7/S在建筑物、住宅区、地名及道路的命 名,也必须反映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的特质。

Z2当局应主动地促进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 流,以促进共同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体的说:

久2/当局应主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 包括各族文化综合展出、演出、观摩会、座谈会 等。

久22当局应鼓励与协助各民族优秀文学作 品对译的工作,以利文化交流。

久在我国中小学课本中,以及大众传播 媒介,应广泛地介绍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与风俗习惯,以促进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22。在我国的各高等学府里,应加强各民 族的文化探讨及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文化交流与 融合的问题,并促进共同文化价值观的建设。

久25当局应设立各民族文物馆或历史资料 室,收集有价值的各族史料、文物和书籍。

2o2g国家博物馆及档案局应搜集更多的各 族历史文物,并予展示。

7.e2.7国家图书馆及各级政府的图书馆应广 泛收集各族语文的书籍。

久2,国家艺术馆应一视同仁地广泛收集各 族的艺术珍品,并予展示。

7.2?各州政府对当地各族具有历史性的建

488

(圈片/员耀資料室)

《国家文化备忘录》签盖团体

筑物及古迹,应一视同仁地加以保存。

政府应大力鼓励内容健康的各种文化艺 术活动,并严厉取缔一切色情,颓废的文化艺术, 以免我国人民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思想受到毒害。

7么各种官方或公共机构的典礼似式,应尊 重各民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7.5当局所主催的有关国家文化的研讨会或 文化大会,必须广泛地邀请各民族文化及宗教团 体的代表出席和发表意见。这类研讨会或文化大 会的结论只是提供政府与民间参考,而不应试图 通过任何意在迫使人民接受或放弃某种文化形式 或价值观念的议案。

7匕我们要求政府从各主要文化团体及从事 华文教育者或学者中选出代表当国家文化咨委会, 文青及体育部以及各文化领导机构之顾问。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会长邱祥炽JSM 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拿督许平等 毗功中华大会堂副会长争督陈锦盛 柔佛州中华总商会会长余金盤J・p 丁加奴中华大会堂会长叶福安 吉兰丹中华大会堂副会长拿督罗福兴 森美兰中华大会堂会长陈世荣 砂勝越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 金督黄文彬 马来西亚华枝並事联合会主席 林晃舁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主席沈慕羽J・p 彭亨中华总商会会长 朱介华P・J・K 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拿督杨朝长 吉打中华总商会会长 拿督李成正 玻璃市中华总商会会长 许长梅P・J・K 沙巴中华大会堂总秘书廖天赐ASDK

489

< 1985年全国华团联合宣言》以民主人枳为依归,冲破种族界线全面提呈对国家重大问题的着法, 是一份划时代的历史文献。

全国华团联合宣言

1985年10月12日

_ • q 一 〜

冃IJ g

全国华团在现阶段一致通过发表这份联合宣 言,理由如下:

1.大马华人社会对种族极化的严重性深感不安,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政府的“土著利益至上''的 一些政策及行政偏差所造成的,它们侵蚀及剥 夺了其他种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 言及教育领域的荏本平等权利。

2大马华人社会除了对于贫富之间的极化日益加 深极为关注之外,也对政府政策过分偏重马来 人而忽略了其他种族中的贫穷问题和其他经济 领域的偏差感到忧虑。

3. 大马华人社会也对我国自由及民主的受到侵蚀 表示关注。我们深信人权被侵狐 经济、政治 和文化上的压制以及社会上所存在的不公平现 象,是造成种族关系紧张的根源。

4. 我们对国阵政府及以华人为岌础的政党,迄今 仍未能解决上述各项问题感到失望。

在此,我们重申维护大马联邦宪法所保障的基 本人权与民主权利,国家原则以及联合国人权 宣言,并藉之以争取我们的合法权益。

宣言

1.我们认为:政府的所有政策必须符合联験法 国家原则及联合国宣言,以确保基本人权及民 主权利不受侵害。

2. 各种形式的歧视,尤其是政府基于单一种族利 益的政策严重地侵犯基本人权,是国民团结的 最大障碍。

3. 我们谴责任何形式的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及宗 教狂热行为。

4. 我们认为,平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是促进 国民团结和国家进步的先决条件,唯有在自由、 民主及平等的基础上国民才能团结一致。

5. 我们要求政府尊重人民在结社、集会、言论及 出版等各方面的基本民主权利。

6. 我们要求政府采取有效的方案,不分种族地消 除贫穷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 我们吁请全国人民,尤其是我国各政党,支持 我们的联合宣言。

要求与建议:

1•政治事项:

1.1.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我们主 张,通过宪制途径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民 族平等、自由民主及公平合理的国家作为 我国的建国原则。

1.2. 我们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治宗教化 的主张以及坚决维护我国政治体系的世俗 性。

1.3. 在一个多元种族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和谐 与国民团结,是建国的基本条件。由于当

490

前种族两极化已危害到我国的根基,我们 反对种族主义及种族歧视,坚持民族平等 的原则以促进国民团结。

14联邦宪法为我国的宪制民主与国民团结的 基础。因此,联邦宪法的尊严必须受到尊 重。我们反对任意草率修改宪法,任何修 改关系到人民基本权利及民族权益时,有 关人民及民族的意愿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 与咨询。

L5.我们主张广泛实施民主法治,以贯彻宪制 民主法治制度的精神。

基本人权是民主体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坚决反对一切侵犯基本人权的措施, 我们认为:

⑴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由人民选出; ⑵政府必须尊重人民批评及影响政府政策

的权利;

⑶选区划分,必须基于''一人一票"的民 主.公平原则,纠正各区选民人数悬殊 的现象;

(4联合国人权宣言和联邦宪法所阐明的各 项人民基本人权与自由(诸如结社.言 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必须受到尊重; ⑸全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应该一律平等, 不受语言、出身、宗教信仰或肤色的影 响,也不应有土著与非土著的区别。我 们反对一切种族沙文主义和种族压迫政 策,而弱小民族的基本权利必须受到保 障;

⑹内安法令;煽动法令、印刷及出版法会 大专法令以及其他一切违反基本人权的 法令必须加以检讨。

在维护各族平等权益的前提下进行民主协 商,是协调各族关系的基础。为了我国的 政治稳定和国民团结,我们坚决反对任何 形式的种族沙文主义、极端主义和机会主 义的言论和行动。

在各族群民主权益不断受到侵蚀,种族极 化日益深重的情况下,我们呼吁我国各政 党超越党派利益,在各级议会上尽力反映 我国各族群的意愿,共同争取及维护各族 群民主权益。我们认为,即使争取失败, 人民的意愿也可藉此而记录在案,以杜绝 全民接受的藉口。

1.8.我们主张对外采取积极的不结盟政策,为 世界和平、自由、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而 奋斗。我们坚决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自主. 自决权、反对任何强国对弱小国家直接或 间接的干预。

2-经济事项:

2.1. 我国应致力于建立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 业化为目标的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 鼓励本地各族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以摆脱 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不分种族地消除贫 穷,改善人民的生活。

2.2. 新经济政策实施以来,并未解决我国的基 本经济问题,这种基于土著主义的经济政

491

策反而已成为种族两极化的主要根源之二 为达致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必须贯彻分 工合作互惠互利之原则及停止一切干顼性 强制分电

23. 我们反对种族性的固打分配制,它必须在 _九九Q年度除。

24. 我们主张经济自由化,政府必须将国营企 业的垄断性经济活动减至最低程度,使国 内私人企业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2.5. 我们必须通过现代化工艺技术来发展我国 本地工业、资源和劳动力。我们的工业发 展策略必须以我国农业和中小型工业为基 础。重工业的发展不应危鲁到中小型工业 的生存与成长。

2.6. 政府应制定及推行有效的土地及农业政策, 使农民拥有适当面积的耕地,确保土地得 到充份利用,以提高生产力。新开垦土地 应不分种族地分配给各族人民,土著保留 地面积不应随意増加。

2.7. 我们支持政府除了一些公共设施,如医药 保健服务及基本教育之外,将公共机构私 营化以节省公共开支増进效率。惟私营 化不应为某一种族所垄断或是只惠及外国 公司和大机构;私营化应予各族人民公平 参与的机会。为促进私人投资,使私营化 计划能厥利完成,一切妨害投资的不合理 法令条文(如工业协调法令)都必须加以 撤除。

2 8.政府在“重组社会”方面的努力,不应只 限于私人企业界,而应同时实施于民事服 务以及所有公共机构包括预算案外的企业 机构。这些机构必须开放给各族人民公平 参与。

29.在重组及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民的生活 水准及基本权利必须受到维护。政府必须 不分种族缩短贫富及城乡之间的鸿沟。

3 .社会事项:

3.1.政府为消除贫穷和落后状态而推行的政策 和计划必须一视同仁地实施于所有族群的 贫苦阶层。在探讨贫穷问题时,必须纠正 “华人掌握经济"或“华人都是有钱佬"

的错误观念。

3.2.为了确保工人获得合理及公平的待遇,我 们建议:

⑴在每一个经济领域中,规定合理的最低 薪金彳横

⑵修订职工会法令,使工人能自由地参与 职工会或其他合法的政治社会团翊动;

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以照顾失业者、失 去工作能力者、老年人以及其他不幸人 士;

⑷不分性别和种族的同工同酬;

⑸在工厂和其他工作场所实施安全以及卫 生措施;

⑹在各经济领域,包括政府机关,实施国 际劳工标准。

3. 3.当局在处理木屋问题时,不应単从法律角 度着手,而必须全面探讨木屋区问题的社 会经济因素,必要时,成立特别委员会处 理此问题。

当局有必要大量兴建廉价屋,不分种族公 平分配予贫穷人士,以实现"居者清其屋" 之理想。同时必须严格管制房屋市场,以 控制价格及遏制投机活动。

3.4.公共卫生服务水准每下愈况,而私人卫生 服务费日益提高,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政府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纠正上述现象。 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国民卫生服务 制度(National Health System), 以确保中下层阶级人士有机会获得合理之 医药照顾。

3. 5.我国的公共交通设备,尤其是在大城市里, 委实难以令人满意。政府有必要改善公共 交通服务,提供一个收費廉宜而又有效率 的公共交通系统。

3.6.由于世风日下,社会一般上对妇女的歧视 以及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妇女的不良形 象,导致妇女被丈夫虐待事件及强奸案日 益増加。为遏止这些事件的发生,我们建 议:

(1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各领 域,实行男女平等;

⑵设立公共托丿斯或提供托儿设备,使妇 女有同等机会参与各领域的活动;

492

(3)严厉取缔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场所对女 性的骚扰;

⑷禁止大众传播媒介贬低妇女形象的做法; ⑸立法保护遭受丈夫虐待之妇女;

⑹严惩强奸犯及其他对女性施暴者;

(7) 对公众人士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使他们 认识并尊重妇女的权利、地位和尊严;

(8) 严厉取缔任何对性作过分渲染的书籍和 大众传播媒介。

3.7.目前不少青年人误入歧途,受黄色文化影 响,滥用毒品等等,归根究底,缺乏对身 心有益之健康活动是主要的根源。

政府当局,尤其是文青体育部应提供更多 的机会,鼓励各族青年参与有益身心的社 会、文化及政治活动。

各种不必要地限制青年和学生活动的法令 条文,如大专法令,应予撤消。我们的教 育制度也应注重培养有分析能力、创造性 见解、民主意识和关心他人及国家的学生

和靑年人

3.8.我们认为:

⑴申请公民权之程序及繁文奪节必须加以 简化;

⑵政府应尽速处理现有之公民权申请书;

⑶政府任意撤消公民权之权力应受到检计, 在撤消某个人的公民权时,当局应具有 充足的理由和解释,并给予上诉的机会;

(4) “无国籍”居民之困境,应受到检讨和 研究,政府应该基于人道立场协助他们 解决困塊

3. 9.政府当局应迅速设立特别委员会或类似组 织,来全盘探讨印尼非法移民及沙巴之菲 律宾难民问题,以免他们剥夺本地劳工就 业机会及扰乱社会治安。

3.10在目前之法令下,报刊每年须申请更换出 版准证。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批准或禁止 任何团体或个人出版报刊。在这种情况下, 报刊的出版及言论,都受到箝制。我们促

■ < 1985年全國華團聯合宣言〉簽署儀式,在吉隆坡中華大會堂搴行,並在10月12日公布。 成爲一頃割時代深其歷史意義的文獻。

493

请当局放宽出版条例,消除报刊和出版事 业所受到的束缚,以鼓励言论自由。

3.11官方的大众传播媒介对非马来人社会和文 化活动往往加以忽视或是报导得太少。我 们认为官方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属于全民所 有,应该公平对待我国各不同族群,对非 马来人社和文化活动给予应有的重视和 足够的报导。

3J2为了建立清廉及有效率的行政体系,政府 有必要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官僚作风及贪 污之机会,严厉对付触犯者,以儆效尤,

3J3为了消除和防止环境污染,政府当局有必 要拟订长远的安全措施,设立一个负责监 视及督察的机构,以确保大马的环境卫生。

3.14我们建议通过下列途径以达到促进全民团 结、种族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⑴加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及归属感; ⑵确保各族群的权利与义务平等,杜绝任 何形式的偏见与歧视;

⑶促进各族群间的交往与沟通,鼓励不同 族群团体间之合作;

⑷促进警民之间的亲善及合作;

⑸培养及提高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 ⑹鼓励中庸、容忍、谅解及礼让精神; ⑺杜绝种族主义思想,鼓吹多元主义观点 以消除种族两极化;

⑻废除土著及非土著之区别;

⑼加强国家团结局的组织、权限及活动。

⑩凡与公众有关的官方通•告、表格、文件 等,除国语以外,应兼用我国其他民族 语文,以发扬宪法15 2条的精礼

3.15华人新村面对种种难题,其中荤準大者, 计有:

⑴缺乏土地及地契问题;

(2)失业;

⑶缺乏完善之基本设施;

⑷人口増加之压力;

⑸教育水平低落。

自_九七。年以来,三个大马计划所拨予 的新村发展款项仅五千万元。这个数目, 如果分配给新村居民,十多年来,每人每 年大约只获四元而已。对于解决新梱题》 完全起不了作用。

我们认为,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步骤,例如 设立特别委员会,全面检讨及解决新村问 题。

4.文化事项:

41.我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平等及法治的民主 国家,我国的文化政策应该以联合国人权 宣言、联邦宪法、国家原则、各族平等与 民主协商的精神与原则为基础,以确保各 族人民继承与发展其民族文化的基本权利 不受侵犯及各族之间真正做到互相尊重彼 此的文化传统。

4. 2.我国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文、多元宗 教及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政策的制定必 须以承认及接受我国社会的多元性本质为 前提。

4.3.根据宪法,我国各族人民享有信仰自由、 学习及使用母语,以及保留各自的生活方 式的基本人权,因此不应该只是从单一宗 教、语文及生活方式的立场与观点来看待 与处理我国的文化问题,以某一族群文化 作为国家文化的基础,然后以同化或半同 化的手段来加以推行,是违反宪法和侵犯 基本人权的。这种政策也将纵容种族主义 者和宗教极端分子,引起种族冋的紧张, 成为种族极化的根源之一。所有基于“马 来族中心主义"和强制同化的政策应予撤 消,一切不利于各族群文化生存和发展的 法令条文应予废除。

4 4.国家文化就是我国各族群文化的总和,它 的发展理应建立在我国各族文化的优秀因 素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求同存异。

4. 5.建设国家文化应注重各族文化相互交流, 去芜存菁,并吸收外来文化优秀因素,建 立共同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应该重视文 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 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进行,而不应通过法 令或行政力量,把单一民族的愿望强加于 其他民族身上。

4. 6.建设国家文化的四大原则是:

⑴我国各族文化的优秀因素是国家文化的 基础;

494

⑵科学、民主、法治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 是建立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⑶共同文化价值观应通过多元民族形式来 表现;

⑷国家文化应基于民族平等的原则,通过 民主协商来建谀

4.7. 当局所主催的有关国家文化的研讨会或文 化大会,必须广泛地邀请各族文化及宗教 团体的代表出席和发表意见。这类研讨会 或文化大会的结论只是提供政府与民间参 考而已 当局不应试图通过任何意在迫使 人民接受或放弃某种文化形式或价值观念 的议决案。

4.8. 当局对各民族文化团体的活动应T•同仁, 平等对待,在提供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援助 时,不应厚此薄彼,

4 9.官方主办的各项文化活珈不论是出版、 演出、展出、节日游行、工作营、文化节、 各项比赛、文学奖或艺术奖的颁发、文化 代表团出国访问等,都应给予我国各族文 化与文化工作者参与及获奖的平等机会, 以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特色及价值的尊真 4.10我国的国家传播媒介介绍国家文化时不应 偏重马来文化,而忽略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4.11当局应主动地促进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旋, 以利共同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4.12政府应大力鼓励内容健康的各种文化艺术 活动,并严厉取缔一切色情、颓废的文化 艺术,以免我国人民特另展年青一代的思 想受到毒害。

4.13我们要求政府允许各族主要文化团体及各 源流漱育工作者或学者团体委派代表出任 国家文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文青及体育部 以及各文化领导机构之顾问。

5 ,语文教育事项:

5.1.我们接受马来西亚语文为我国的国语,作 为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的共通语文,然而国 语作为各族共通语文的特殊地位,不能作 为语文同化或语文歧视的根据。从这个意 义出发,我国各族人民的语文地位是平等 的,应具有同样的尊严,得到同样的尊重

同时应可在各领域里自由使用。

5.2. 当局必须停止通过立法或行政权力强行语 文同化或语文歧视政策,以确保各族人民 自由学习和使用其母语母文的基本人权和 宪制权利不受侵犯。当局必须废除具有强 烈同化倾向的"一种语文,一个教育制度 '‘的政策,并基于各族人民得根据本身之 意愿发展其母语教育,及家长有权为自己 的子女选择其所要受的教育的原则,推行 “共同课程纲要,多种语文源流"的政策, 以符合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的国情。

5.3. 当局必须撤消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 (2),并确保国民型小学永不变质。

5. 4.国民型小学的教学、教材、考试行政、 集会、师资训练等语文必须是母语母文 (非母语语文科除外);

5. 5.当局应放弃通过KBSR (即3 M制)及综 合小学计划使国民型小学变质的企图;同 时,在课程与时间分配方面,应根据国民 型小学的特点(如需要学习三种语文), 灵活处理,不应强调与国民小学一致。当 局应与华、印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文教团体 进行协商,解决实行KBSR所嶼的问题, 包括师资不足,每班学生人数过于拥挤, 语文科教学时间不足等。

5. 6.各类型与源流学校在拨款、建校、设备、 师资及各种辅助计划,必须得到公平待遇, 不可厚此薄彼;

5.7. 应根据人口増长的比例,合理地增建国民 型小学及拨地扩建分校。对校地不属于政 府的国民型小学,在建校经费方面政府应 遵守1元对1元津贴的诺言;

5.8. 各师训学院应增设或扩大华、印文组.放 宽华、印文组的录取资格,华、印文组学 员无需拥有S P M马来西亚文优等;

5.9. 当局应豁免非政府校地国民型小学及华文 独立中学的地税;

5.10政府应承认华文独立中学对国民教育所作 出的贡献及其存在的意义,在经济、师资 训练、建校、设备等方面扶勝中的发展, 准许华文独中迁校、建立分校或新的学校;

5.11承认独中高中统一考试文凭,作为小学师 资训练的资格,解决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

495

此外,国内各大学,特别是中文系,亦应 开放给拥有高中统考文凭的独中毕业生; 5J2国内各大学都应设立中文及印文系,以培

养华印文中学师资,及扶助华印诺文文化 的发展及促进文化交流;

513当局应规定母语为学生的必修科,列为正 课,并提供统一的课程,充足的教材与合 格的师资;

5J4政府寄宿中学、工艺学院及职业学校等应 公平录取各族学生;

515国家应提供更多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教育机 会,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以 应付国家建设之需求。鼓励民间增建大专

学院,以解决严重学额不足的问题;

5.16主张废除国内各大学招生的种族“固打” 制,代之以学术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 同时对贫穷学生,应给予特别照顾;国内 各大学所附设的先修班应开放给各族的学 生;教职员的聘请升级应以学术成就、资 历与工作表现为准,不应以种族为根据; 5.17政府奖学金的颁发不应具有种族偏见,应 给予经济上真正需要的各族优秀学生;此 外,应设立更多贷学金,供各族贫穷学生 申请。

5J8政府应承认前南大及台湾各大学的学位文 凭,不应对它们有所偏见,

全国华团联合宣言

•联合签盖团体•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槟州华人大会堂 毗功中华大会堂 森美兰中华大会堂 吉兰丹中华大会堂 登嘉楼中华大会堂 柔佛中华总会 砂膀越华人社团总会联合会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六甲中华总商会 彭亨中华总商会 吉打中华总商会 玻璃市中华总商会 沙巴州中华商会联令会

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 马来西亚广东会馆联合会 马来西亚广西总会 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 马来西亚琼州会馆联合会 马来西亚嘉属会馆联合会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工商总.会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 柔佛中华商会联合会 沙巴州华文独立中学董事联合会总会

15・9・1 985签署(地点:雪中华大会堂) 1 2-1 0 - 1985公布发表

496

我国教育政策的检讨

•许子根博士 • 1985年《为华社开拓新境界》研讨会之讲稿

(员廟賁料室)

■許子根博士。

众所周知,教育对於一个人的前途和一个民 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 响。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却又是深深 地受到该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等因素所影响的。

在研究和讨论教育制度及问题时,我们不能 把教育制度孤立地看待而脱离了社会的现实。因 此,教育问题根本很少是属於''纯教育''性质的

,它多多少少一定牵涉到其他因素,我们必须了 解及承认这个事实,才能够分析问题及有希望具 体解决问题。

评析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並不是一件简単的 工作,也不能够在一篇简短的论文中全面地评析

。这是因为所牵涉到的课题非常之多,其中有一 部份在这两夭的座谈会中已讨论过,诸如小学课 程,师资,独中问题等。因此我只选择两个重要 而且具争论性的课题来谈谈。

这两个课题是:(一)多元语文与教学媒介 ;(二)重组社会与教育机会。这两个课题在我 国可是相当尖锐的课题,数十年来争论不休。我 打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包括从各民

族的观点来看这两个课匙这样相信就会比较客 观一点。录后我想就教育,特别是华教的前景发 表一些意见,希望能拋砖引玉,也请各位教育界 前辈及同仁能多多指教。

我也想预先声明一下,我今天不是以一个政

497

治工作者的身份来发言,而是以一个教育工作者 的身份,从一个比较学术的观点来与大家广泛地 讨论我们一些所共同关心的教育课题。

如果我们分析过去四十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 史,包括所有重;E的报告书.教育法令及措施和 重要的事件,例如独大事件.独中复兴运动,三 抽制风波等等,我们会发现到有一个中心课题, 贯穿着整个教育发展史.那就是:在一个多元民 族,多元语文的国度中,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教育 制度,才能一方面促逬全民团结,另一方面又符 合各民族的文化要求?

这个课题牵涉到教学媒介语的问题,简单地 说,就是“单元”与“多元”的争执,“单元” 的概念就是用单一共同语文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 教学媒介语。“多元”即是多种源流的方式,不 同源流用各自不同的语文作为教学媒介。前者以 “统合学校 ” ( Integrated School )或统一 的国民教育制度为模式,后者以个别民族学校或 多元的民族教育制度为依归。

这个课题牵涉到几个相当基本的矛盾。我想 从几个不同的观点来分析这几个矛盾。

首先我们从历史背景及政治因素方面来分析 。在过去百余两百年来在本国定居的各族人民是 未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及文化根源的,同时在本国 所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有不同。因此很自然 地.这几个民族河於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概念 也是不同的;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制度。 华族自设私塾和现代化学校制度,印族在园丘中 有他们的淡米尔文学校。马来族有他们的传统宗 教茅舍(Pondok )和后来演进出来的小学制 度。英国人,特别是教会,在城市区也设立了不 少的英文学校。

除了媒介语的不同之外,这四种学校源流在 课程内容上也是有很大的歧异,望造了四种不同 的民族认同感和意识形态。例如华校到了五十年 代中期才开始逐渐地改变其课程内容的中国观念 (当时语文史地文学课本都是从中国入口的)。 这点史实我们不用去否认它.因为当时南来的华 人仍是以华侨自居的。印族的学校亦是如此。

至於马未学校的先河是传统性的宗教学校; 甚至在十九世纪在英国人协助下成立的小学,课

程内容也完全是以马来社会与文化为中心。到了 独立前夕.其内容根本没有包含马来亚已成为一 个多元民族国家的事实。英校的内容却是完全英 国化。难怪当时受英文教育的本地人,特别是宾 器,大都称英国“祖家”。教育内容对一个人归 属认同观念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这四种源流其实是四个独立的制度,各不相 干,除了英校中有各族学生外,其他三种源流的 学生都差不多是清一色的,英殖民以府对教育上 这种隔离情形並不感到十分担忧或兴趣。他们在 二次大战前没有一个具体的教育政策。总的来讲 ,他们並不热衷于鼓励教育的发展(教会的努力 除外)。可是如果某些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 威胁至供政权的利益时,他们就会断然采取压制 的行动。

例如,由于英殖与马来苏丹之间有条约的任 务,英殖政府曾为马术学校提供经济上的协助。 可是马来学校一直到五十年代初期还是局限于小 芝四年的教育,设备极差在廿年代,一些马来 教师及一两位同情马釆社会的英籍教育官就曾要 求改革及提高巫小程度至五年或更高的阶段。可 是这种要求就被当局断然拒绝压制。当时呈到伦 敦的教育报告书中就曽经明言:“只要当今的马 来学校能使马来人成为更有效率的农民渔民,那 就足够了,而我们(指殖民地政权)也就安全了 。"很明显地,英殖民地政权所不愿见到的是 振兴和发展教育会提高马来人民的政治醒觉性, 而起来造反,要求自治。

英殖民政府对华校在早期並没有太大的戒心 ,因此,虽然没有协助华校,但却任其发展。这 是因为他们认为华校当时向传统中国认同的内容 只是加强了华社的“侨居”意识形态,这种“向 外”的民族认同感对英殖並没有太大的威胁。

可是五四运动的反殖反帝浪潮在一九一七年 后即冲击到马来亚的华校。这改变了华校生对殖 民主义的看法,也就威胁到殖民政权的稳定。菸 是就出现了一九二O年的学校注册法令。这项法 令美其名是要有系统地协助学校(特别是华校) 的发•展,包括师资来源,但实质上是要控制华校 ,消除反帝反殖的“危险”因素和份子。在这法 令下就有很多被认为“不受欢迎"•的华校教员被 解职并遣送回中国C

此法令虽然也强调华校课程内容应该向马来

4 98

亚认同而不是向中国认同"但由一九二。年至一 九四二年日本南侵之间,殖民政府当局并未釆取 任何积极的步骤把华校课程内容马来亚化,而华 社本身当时也没有感到这个需要。由此可见,从 殖民地政府的观点,认同的问题并不重要,他们 所关注的是通过教育制度所灌输的,思想是否咸胁 到其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同时,英殖也未努力推 广英文教育,它只获得有限度的发展,当时的主 动力是教会,其主要目的在于传教。政府虽有从 旁协勘,但也美有眼度的,同时是基于它的政经 利益,要栽培一批效忠英国(祖家)的中低级公 务员,在殂民政府与各族人民之间扮演沟通角色 的中间人。英殖政府不要大力发展英校的理由, 除了要节省经费之外,也是因为恐怕英文教育虽 然一方面潅输殖民思想,但另一方面,却引进了 当时在英国本土盛行的民主观念。英殖在印度的 经验告诉他们,这些新观念是“危险”的。

总而言之,殖民政府的教育策略一方面限制 了各源流民族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各 源流学校间的隔膜和各民族在意识形态上的歧异

以上两个因素(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殖 民政府策略)在各民族之间培育了不同内容的民 族主义:主要是马来民族主义和华印族民族主义 。这两股力量的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加尖 锐化,直到今天还是在冲击着整个马来西亚社会 ,深深地财响各民族对教育的看法。因此我们有 必要去客观地分析及了解这两股民族主义内容的 歧异,才能设法进一步去寻求协调方案。

马来民族主义的萌芽时期是在廿年代初期。 为提供马来小学师资而设的苏丹依里斯师范学院 把半岛各州的年青知识份子(其实当时只是小学 毕业而已)拉在一起。加上印尼民族主义也在较 早时萌芽的影响下,该学院就成为马来民族的温 床。

正如其他的民族主义一样,马来民族主义的 基本内容是“独立自主”,但却含有非常强烈的 “复国主义气“复国"就是“反英复马”,“ 马”即是马六甲苏丹王朝的黄金时化 这种复国 民族主义从华印族眼中看.来可能会觉得难以了解 和不敢苟同。但是如果比较客观地分析,其实是

一种相当自然的历史现象,正如中国的汉族在经 过将近三百年的满淸统治期冋的一般愿望(也是 民族主义)是''反清复明"一样。更何况英殖统 治是一种"非直接"统治(Indirect Rule ), 马来苏丹制还是被保存和在某种程度上受承认和 尊重。因此,在马来民族脑海中,马来半岛的政 体由马六甲王朝至今仍是马来(苏丹)政体的延 续,虽然在过去四百年受到殖民政府(葡萄牙、 荷兰和英国)的压制和蚀蔽。

在马来民族主义者的眼光中,复国就是恢复 已往的马来政体的一切,包括经济、文化、语文 等各方面。在他们的观念之中,华印族是外来民 族,要成为本国的一部份就必须接受这个“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语文”的概念 。於是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单元的要求。很 多温和中庸的马来领袖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尊重 其他民族的文化、语文和宗教的;可是这个观念 在甚至他们之间还是普遍存在的,至少他们在现 实的环境中必须面对这股在马来社会中还是主流 的思想意识。这点华人社会必须要进一步了解。

另一方面,华印族的民族主义内容却是由向 中国和印度认同的民族主义,在第二次大战后逐 渐地转变成为稍具有本地色彩的民族主义。不论 什么形式,华印民族主义的基本契求在经过一番 压制后也是“独立自主”。这也是非常自然的, 不过由於这两族在本国没有一个过去的政体作为 政治自主的楷模,这个要求在政治方面并没有 复国”的因素,只有“建国”的概念。因此,华 印族是接受本国为国家,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接 受了以马来族为中心的政体形式,诸如苏丹制, 马来族特权等等。可是华印族在文化语文方面的 “独立自主”要求却就相当强烈了,这点很多马 来人,尤其是民族主义者,都不甚了解。他们不 了解为什么华印族不能全盘接受他们的复国民族 主义,甚至把华印族对自身文化语文的要求及反 对单元化的心理视为对他们复国主义的一种不敬 或贬假

於是这两种民族主义的要求,一个是复国的 ,单元的,另一个是建国的,多元的,就因为其 内容的歧异而造成了两族之间对国家体制,文化 发展,教育制度等主要课题的基本矛盾。这个矛 盾至今还未真正地解决及折衷,而只是通过政治 力量的对比而加以折衷。

499

各民族之间政治力量在不同的时期内的对比 和折衷,是影响教育政策倾向更动的一个主要因 素.这一点可以从历年的教育报告书,法令和措 施中有关媒介语问题的方针和处理方法看得相当 清楚。

马来民族在一九四六至五。年期间反马来亚 联邦(Malayan Union )的浪潮,向英政府施了很 大的压力,也提出多项要求,其中一项就是改善 马来教育。19 5 1年的巴恩氏教育报告书就是 这个政治压力的产品;它主张废除方言学校,建 立一种国民学校,是单元主义的,是符合马来复 国主义的要求的。由於华社强烈的反对,英殖又 设立了方吴委员会,其报告书就肯定了多元制度 ,可以说是华社政治压力(至少舆论力量)的成 果

°之后,以巴恩氏为代表性的单元论和以方吴 为主的多元论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拉锯战,最终是 单元论占了上风。在_九五六年当争取独立过程 需要各族的力量共同支持时,在教育方面各族领 袖通过拉昔报告书达致了一个妥协,也就是在单 元与多元之间采取比较中庸折衷的方案,其重点 放在把课程内容划一及马来亚化。但由於这方案 是折衷性的,其中也有一些矛盾及模糊之处,例 如该报告书虽然肯定了多种媒介源流的制度,但 也提出了达致以国语为媒介的“最后白标"。

接着下来,由於华人政治力量经过马华-九 五九年大分裂后的削弱,就导致一九六O年拉曼 达立报告书及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的出现,其中 除了对考试媒介语的限制外,还有至今令华教人 士忧心忡忡的廿一条㈡条文,授权教长在适当的 时候把一间国民型小学改制为国民小学。在一九 六九年五一三事件过后,华裔代表权又进一步的 削弱,加上紧急法令下国会悬空,结果便出现了 英小在当时教长拉曼耶谷举手之劳之下被改制为 国心虽然华印小还继续存在为国民教育的一环 ,但整个教育制度就更加单元化了。

之后不时出现行政的偏差,最严重的莫过於 一九八二年初发生的三M制风波,直接地威胁到 华印小学以母语为教学媒介的原则。结果在华团 及朝野各政党的压力之下,通过内部的协商,才 把问题缓和下来,纠正了偏差。

这些史实很清楚地显示政治力量的对比支配 着教育政策的方向和执行。总的来说,如果华巫

两族领袖有需要彼此之间的支持时,或如果当权 的马来领导层需要华族政治力量来平衡局势时, 政策的方向和执行就会比较中庸,没有那么单元 化和强烈性。同时,要是华裔在政府内部的代表 权是比较有力量和有积极的表现时,一些偏差的 措施也就比较容易解决,对华教的生存和发展也 比较有利。当然,社团及反对党在外的舆论压力 也可以在争取方面扮演重要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 o不过这内外力量必须要能协调配合,

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单一源流与多种源流和巴 恩的看法有点相似,因为巴恩也是一位社会学家 。社会学家强调,在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里面, 教育应该是团结的工具。所需要的教育制度应该 是一个统合的制度。这种道理说起来头头是道, 也就是说,学校应该扮演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学校也是最适合的交 流场所,通过一个共同的语言,大家才能促进了 解。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个理论。因为小孩子天 真无邪,各族的小孩在一起成长,会增加彼此的 了解。不过,我们必须分析,在现有的制度之下 ,是否行得通而且有效呢?另外一个问题是共同 科目的问题。总的来说,共同课程和共同价值观 的概念是可以被接受的,这样可以培养健康的马 来西亚人意识。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的分析,统合学校虽然有 不少积极的作用,可是在现时的环境下,以及在 历史及社会的背景之下,我们也必须了解,要促 进团结,这两个条件绝对是不足够的,甚至不是 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促进团结的条件。促进团结 的先决条件是各民族必须互相尊重。我们要公平 合理,我们要平等相处,不是有一个民族高高在 上压制其他民族。如果我们把孩子送进统合学校 ,而那冋学校是充满不公平、不合理的偏差现象 ,结果会适得其反。他们以前因为隔离不会打架 ,现在他们有机会打架了。我们知道有一间改制 的英校,曾发生过打斗事件,一个马来学生在那 边苦念,一个华人学生走过,碰他一下,对他说 :“你不用念也可以进的啦,不用念啦!,,结 果物个人便打起来。为什么?很简単,因为有不 公平的感觉,不令理的对待,固打制。这些是华 族的感受。至于马来孩子方面,他们认为没有固 打制的保护,他们就很不安全了。

500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把孩子统统放进统合学 校,不一定会促成国民的团结。共同语文的推行 是不能压制在其他语文的上面的。这一点是我们 要注意的。不过我们马来同胞对这一点看得不太 清楚,主要是因为复国民族主义在作怪。统合学 校有它的局限性,就是在促进团结方面,不是唯 一的条件,在目前阶段也不是最重要的条件。

另一种局限性是如何去迎合各民族对他们延 续自己文化的要求。在一个统合学校,如果要迎 合所有民族的要求,要如何去做。可能有人建议 划分制,像中学改制的时候,曾经保证华文节数 会有三分之一,结果却只有三、五节而已。这已 经牵涉到第三个问题,主要是过去卅年来,政府 硼族失去信心。甚至在母语班方面,都不能给 予公平对待,怎能希望三分之一还能保证实行呢 ?这是华族的疑虑。

在这情况之下,去谈统合学校,我想很多华 族,特别是受华文教育的人都不能接受,也无意 去接受,根本不能谈。如果说华族是情诸化,却 是有它的根据的。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认为统合学校中的一 种语文环境是可以促进团结,是局部的看法,而 不是全面的分析。如果把学校当作理想的场所, 与社会其他现象,如经济不平等,施政偏差等现 象,不联系起来,就不是全面的社会学分析的根 据。

°经济因素:我们不能否认,在我们这个国家 里英语的势力还很大,这是因为我们经过英殖民 地统治一百多年,同时英美经济力量在世界经济 中占着主导地位,而且科技发达,英语有它的经 济价值及学术价值》在这情况下,华族就有很多 要求,首先我们要母语。马来语是官方语言,也 很重要,没有英文也不可以。结果是三种语文都 要。三种语文都落空 这也是我们时常所讲的: “家长很现实"。因此,语文的经济价值也影响 到媒介语选择的问题。独中的一些争论,也涉及 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不好象鸵鸟 一样。

从教学原理来看媒介语问题,就比较单纯, 也比较实际,所有教育学家都承认母语教育的优 越性。这是不需要辩论的。也是不可以被否定的 。从这观点来看,如果孩子从讲母语的家庭到学 校受教育,用母语作媒介语就最实际,最有效的

O有人批评家长是现实的,事实上,我认为家长 其实并不够现实,因为家长通常都有望子成龙的 心理,都要求孩子学习三种语文,可是他们只看 到成功的例子,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能 力应付.所以“望子成龙”成为“迫子成虫”。 这反而变成很不现实的。

从教学的原理的观点釆讲,三种语言都要, 三种语言都搞不好,结果连一封信用三种语文写 都不像样。我认为这是可悲的。

所以在考虑媒介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主 次之分。主是母语,次是其他语丸一个人要学 习三、两种语文是可以的,但是要看学生的环境 、背景、天资,也要看怎样学及什么时候学。从 三岁到七岁,如果用单元语文,就是他的母语, 不过可以早一点绐他学第二种语言,甚至第三种 语文。

其实,我们对三M制,在三年级才教英文的 问题,有时很矛盾。如果由教学原理的观点看, 从一年级开始,教三种语文,就要害死八十巴仙 以上的孩子。可是很多父母望子成龙,认为华小 没有英文是不可以的。可是你又不能根据这点跟 人争取英文,说我们华人不念华小是因为没有英 文。那他会反问,你要华校是为了英文,那么就 不是真正为了母语了。所以我们自己必须在理论 上站得住脚,不要给别人捉着打。

不过,我们在这里也不要否定其他新教学法 的潜能,对教学有研究的人应该在这方面下点苦 功,研究在我们的情况中,要如何有效地教第二 语文及第三语文。我认为第二语文应该是国语, 第三才影卜语,而且外语并不一定是英语。如果 是向东学习的话,外语便是日语、韩语,不是英 语。所以第三语文所学习的是可以比较灵活地处 理的。

同时,我们应该了解到,那些考到前面十名 以内,可以进入大学的学生,不论大学的媒介语 是什么?只要他们在中学稍有基础,他们也能够 念得上。当然第一年可能比较辛苦罢了。我们只 有超过百分之五的人出国,我们的统计数字告诉 我们的就是这个现实。所以在媒介语要有主次之 分,但我们可以要求多念几样语文,不能要求每 一种语文都要念到很高的程度,高到可以念那个 语文的古典文学,例如我本身在美国大学一年级 的时候,就曾选修了一科英国文学,念十二本莎

501

士比亚剧本,念到死去活天,也只拿到一个C。 可是对於其他科白,尤其是理科.用英文学就没 有问题,因此,我们对学生,对子女的要求应该 更实际。

这个问题与上述问题也有关系,首先我们分 析一下,这个问题的产生,不只在马来西亚,在 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主要是我们的经济制度是金 字塔型,上面的人很少,下面的人很多,下面的 人都要爬到上面去。教育制度也是金字塔型的, 因此,变成竞争很厉罟,考试至上,文凭挂师, 产生不良后果。这些不良的后果,你我都知道, 不过为了子女的“前途'',大家还是照做。现在 的小学一年级都有恶性补习,这是很可悲的。使 我们联想到鲁迅的一句话:“救救孩子。”不过 ,我们一下子也不能改变这金字塔型的社会制度 ° 在马来西亚,由於金字塔的社会现象及多元 种族的背景,以及过去历史上一些教育,经济的 不平衡,就导致重组社会的压力。这就是新经济 政策,也是固打制产生的原因。当然,从华族的 眼光看,是不公平的。可是,你从马来人的观点 来看,又不同了,尤其是六十年代的时期,假定 你当时是一个从甘榜到吉隆坡的马来青年,东看 西看,看到汽车洋楼大多数是华人的,再加上政 客的煽动,你难免会感到不满,也一定会支持重 组社会的概念,或更偏激的行动。因此,我们必 须从历史背景来了解,这种政策是有它的社会经 济根据。当然,我们不是必须全面接受它的偏差 ,但当我们了解的时候,我们才会晓得如何正确 地对待及处理这个问题。

重组社会的压力,在高等教育的体现,就是 录取学生的种族固打制。这种特别对待的方法, 在六十年代已经存在,当时是以录取分数高低来 分别,马来人的入学分数比其他人来得低 但未 固定人凱1 9 6 9年以后,固打制便成为一种 规定,并变本珈厉,到1 9 7 7——7 8年度达 最高峰。当年的大学录取新生的人数,为他族是 最不公平的一年。统计资料显示,将近7 5 %新 生是土著,非撑只有2 5%,这也是独大呈最 高元首请愿书的主要论点之一。因为独大问题在 七七、七八年闹得很热烈,在7 9年以后,政府 内部成员党才达至一个方案,大学招生的比率,

每年増加非土著2%,直到土著5 5%,非土著 4 5 %的比率为止。这也是陆庭谕老师所说的, 独大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独大的浪潮受到政治方式的阻止,不过华族 学生多少从中受益。所以到了 1 9 8 2/8 3年 ,大学土著新生降至5 8 • 4%,非土著4 1 -6%,比较公平些了,至於各族的录取率,我从 国会得到的资料,是土著3 4 • 4 %,华族2 8 • 8 %,印族3 4 %,其他8 • 6 %(参阅下表 )。不过我对这数字有点疑问,为什么华族的申 请数白低?是不是华族学生认为没有希望而不申 请,还是华族的申请不合格者未列入数字之内, 而土著的申请不合格者则算在内,对这数字,我 还要进一步调查。

我个人有一个经验,并不是什么秘密。一九 年,我在理大当副院长,来吉隆坡参加开会 ,参与录取学生的过程。他们有两份名单,一份 是土著的,一份是非土著的,在每一份名单里, A个学生都有一个编号.来说明那个学生在全 国排名第几。那份全国排名是各民族学生都照排 在一起。在文科方面,华巫族差别不大。在理科 方面,却差别很大。排在前面的几乎都是华族, 中间可能掺杂一两个锡克人印度族也排在很后 面。在止著名单中,第一个土著排名是第三百多 名,第二个是弟六百多名,第三个七百多名,第 四、五个已经是一千多名了。

这差距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很多优秀的土著 在Form 5 ,就被派出国,要是他们留下来,情 况就不会那么恶劣,不过还是有差距。印度族是 夹在中间的。一九八O年以后,印度族也有七至 八巴仙的固定固打。如果没有固打制,很多印度 族学生也进不到理科.因此,印度族在这方面是 没有什么不满。

高等学府中实施的种族固打制的效果,又如 何呢?首先从数字来看,是相当成功的。过去十 几年来,土著学生及专业人士増加的人数非常显 著,单单绘测师方面,从七一年全八二年,増加 了五倍,会计师六倍,工程师卅五倍,医生六倍 。不过在八二年,土著的专业人士还是只占百分 比之廿巴仙左右,还没有达到他们种族的成份。 这主要是在六十年代,他们的专业人士很少,所 以增加了几十倍,数白还是不多。

另外一个因素是改变重组效果是很慢的,因

502

为有些还在大学里面,七七至七八年固打制的效 果 现在还没看到。再过几年,就成卅至四十巴 仙,是刽艮快的,所以我认为这种固打制到新经 济政策结束后,就不应存在,因为照固打制这原 动力继续下去,以后会造成对非土著不平衡的后 果,那时候会不会有特别照顾非土著的政策出现 呢?

我要再花点时间分析的是.固打制也产生了 一些不良的后果,当然从华族的观点来看,是不 公平的。但是如果继续不断地施行下去,固打制 对土著学生本身也有一些不良的后果。

我在理大时,发现到土著对回打制有多种不 同的反应,因为有些土著学生和我的感情很好, 时常釆找我深谈,所以我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是怎样。有一部份依赖性比较强,他们想反正不 必太用功念书也可以逬大学。我们可以很诚恳地 说,这种依赖性的心理,长远来说,对于马来民 族是不好的。一个民族若有依赖性的心理,便不 能自力更生,变成没有斗志,站在友族的立场, 我们应该跟他们说,这样下去对他们非常不利。 我在理大的课堂上也是这样公开地讲,没有什么 可以讳言。

另外一些学生,便是精神压力很重。他们知 道自己是靠固打制进来的,是一个D,―个E, 两个F,看到华人学生成绩是AABB ,无论如 何,都很难跟华人子弟拚,因此,那些比较负责

任的学生,便整天躲在图书馆念书,由於以前的 基础不好,念得非常辛苦,是很可怜的。有个学 生念三年级了,来找我诉苦,说他念得叫苦姓天 。他跟我说•他最大的错误,便是考初级文凭时 理科的成绩好一点点而已.结果就被迫上"梁山 ",分派进理科。他在高二时要求转去文科,却 不被批准,高三时要求转科也不被批准.到了先 修班,要求转文科又不被批准,他大一时也要求 转系,直到他大三时还是想放弃理科。这个学生 是有点艺术天才.他比较喜欢写诗及绘画。他要 念理科当然还是可以勉强念下去的,他是丁加奴 来的,是他村落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念大学的,因 此,他觉得不能失败,压力很大!

老实说,如果我们真正了解马来学生的心理

,就会发觉到他们之中有些是固打制的牺牲品。

还有另外一些马来学生,更是自暴自弃,功 课不管算了,他们跑去賜足球.跳的士高,学习 态度非常消极。另外一些功课跟不上的,种族主 义便强盛起来,如果碰上一个华人讲师,所有华 人学生都及格,偏偏他不及格,他便种族主义起 来认为是个华人讲师种族主义就告状到大 学当扃,使华人■讲师荥受当局的指责,而感到心 灰蕙冷。因此,从教育的理论来讨论这个问题, 非常严車。用种族的区分肯定会产生种族主义, 这是无庸置疑的。

1977/78 1982/83

我國大學錄取新生 大學招生錄取率

的種族比率

人敎 巴仙率 申请者 录取者 录取率

土著 4,457 74.9% 10,409 3,575 (58.4%) 34.4%

华族 1,187 19.9% 6,964 2,004 ( 3.7%) 28.8%

印族 266 4.5% 1,428 486( 7.9%) 34.0%

其他 43 0.7% 721 62( 1.0%) 8.6%

5,953 100.0% 19,522 6,127(100 %) 31.4%

503

在一个国家内,各民族之冋,教育和经济的 不平衡并不是马来西亚的特色,在很多国家,面 对同样的问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总的来说 ,在民主人权的制度之下,扶助落后的社群肯定 是不会引起争论的。

如何去处理民族间教育不平衡的基础呢? 一 般上大部份的国孫都会基于三大理论来解决这个 问恩 那就是(1)纠正过去的亏待压迫。⑵消除经 济和教育领域中的种族区分;(3)历史传统地位的 "特权"。

第一个理由是这个民族或社区,过去受到压 迫,或者是不合理的对待,因此有必要特别地对 待及协助,就好像美国的黑人,曾经是美国的奴 隶 美国的历史及社会对他们很不公平,因此奴 隶解放之后,尤其是到了六十年代,才有特别给 黒人协助;甚至有很多美国大学保留给黑人特别 的固打.制,大概是1 0%到2 0%左右。

务二个理由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为了 国家的团结,在经济及教育的领域里面,不应该 有种族区别之分。这点在理论上,很多人是可以 同意的。

笏三个理由是根据那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及地 位,特别给他特松 美国也基于这个理由,给予 红印地安人特别的庇护,很多州都设有红印地安 保留也 或者是在锡兰,占7 0 %以上信奉佛教 的锡兰人也有特权,齿为他们自认是锡兰的建国 先民■后来淡米尔人虽然在一千多年后南移,锡 兰人始终当他们是外来移民,不是土著。

以上这三种理由在马来西亚都被使用过,当 然第三种理由是比较牵强一点,至于第一、第二 种的说法,我想大家都可以同意。

纠正上述三种理由的方法各有不同。第一种 是相当硬性的种族固打制;第二种是使用不同的 入学标准;第三种是不规定什么分数,只考虑非 学术因素,例如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兴趣及课 外活动,由一个委员会来取舍。例如一个白人和 黑人,黑人的成绩虽然比不上白人,可是黑人的 成绩从中学开始便一直有进步,我们认为他有潜 力,应该绐他一个机会。或者他有特别的兴趣, 也可以考虑。或者他有领袖的天才。

很多国家的医学院,不是收那些四个A的学 生,而是考虑他的课外活动、人际关系等等。新 加坡就是一个例子,最好的学生不可以念医科,

使到很多人很失墊 因为新加坡当局认为成绩最 好,不一定会成为最好的医生,而且可能是书呆 子一个,是坏透的医生。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学, 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除了有种族的固打制 以外,还有一个是传统的,非学术性的条件,那 就是,校友的孩子优先 例如哈佛大学有一半的 新生是校友的儿女或孙子或侄儿。他们主要考虑 的是两个因素,弟一个是基于优生学,父亲能够 进入大学,孩子当然不会太差。第二个因素是私 立大学要靠这些校友捐钱,因为他们很多在社会 上都是有地位有名望的人 第四种纠正民族冋教 育不平衡的比较长远比较实际的方法,就是真正 提高落后社群的文化水平。通过小学教育甚至学 前或家庭教育,来提高落后社群的教育文化水平 ,这种方法是比较受到各民族所接受的,不过在 政治上来讲,这种效果非常缓慢,而且不讨好选 民,所以要快的话,就是不顾一切采用固打制, 以数目字取胜,刚才分析过了,靠这种制度上去 的学生非常辛苦,当然我不是说这样便一无可取 ,因为还是有一些人能够适应。不过,这一代通 过固打制得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及职位,那么他 的孩子便不同了。我亲眼就看到我一些马来同僚 的孩子,刀、小五六岁便聪、明得不得了。甚至在一 九七八年全英联邦科学比赛,金到第一名的是一 名马来学生。所以我们不应该看轻马来学生,我 们不能说他们的遗传不好。如果这样.反会带来 不好的反作用°他们会说:我是因为我们遗传不 好,所以我们才要承认享受特权,因此,我伯的 理论必须是科学的,站得住脚的,対各民族公平 的理论。

长远的方法也包括一些特别的学校,例如玛 拉(Mara ),特别为马来人而设的,而不影响 到其他民族的总数,在那种环境之下,他们的学 习效能可能会提高,因为他们是在彼此竞争,不 会遇上刚才我讲的那些压力。

在一些政府部门,从玛拉出来的学生都会比 大学出来的好。玛拉的学生比较有进取心,而大 学的马来民族因为是固打制的,心理上已打了一 个折扣。这种特别学校比较不好的是会造成种族 隔离。同样如果做得太过份的话,也会引起其他 民族的不满,不过,政府在这十年来有很多实验 ,在这些特别学校拉进一些非土著的学生,发现 不对劲以后又拉出来,这样反反复复,整个过程

504

相当复杂。

协助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过如果我们回去那 三个基本理论.就牵涉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那 即是,我们不是不要协助,而是协助的是否公平 。是不是对各方面都能够讲得过去?第二,被协 助的对象是否会真正的受益。弟三,这些协助, 是不是有期限,或者是无限期的。如果是根据以 上三个理论的首两个论点,纠正过去的亏待压迫 以及消除经济教育的种族区分,那么,这些协助 应该是有期限的,但是如果是基于历史传统地位 的''特权",可能就是无限期了。狂马来西亚, 这三个理论,都曾经被派上用场。同时,在一般 的马来领袖学者的精神状态中.对于以上三个理 论,也有不同的重点。因此,你要了解他们的理 论基础,到底会不会影响到这些协助的有限期或 无限期。

如果这些协助是无限期,当然对其他民族是 不公平的。同时,即使协助是有限期也是会产生 自己的原动力,一种欲罢不能的要求。为什么我 哥哥有我没有?为什么上一代可以有协助,我们 这一代没有协助?这样便产生政治上要求继续固 打制或协助的压力。

谈到这里,我作个简单的总结,以符合今夭 的主题为华人社会开拓新境界。我想 在座各位 ,以及我们华社,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寸土 必争,这个工作需要很多人的合作,而且我们要 积极和乐宛 不过回过头来看,我们必须了解, 要为教育开拓新境界,不能脱离政治及经济。也 就是说,假如在政治和经济的新境界上都看不到 什么影子,在教育上更看不到什么新境界了,顶 多只是维持现执

因此,能不能开拓新境界,必须看围绕在华 社周围的外因以及华社本身内在因素,在外因方 面,首先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政治局势,是不是会 摆脱种族主义?是不是会变得比较开放,是不是 会通过宗教来开放呢?这很难讲。或者是通过现 代化所产生的原动力来改变呢?更重要的是,当 我们看到马来人社会在变动时,第一,我们能不 能了解?第二,我们是不是能够去影响他们,使 他们朝向一个比较健康开明的方向,而不是让他 们走向一个狭窄,不健康极端的死胡同。你说我 们不能做什么吗?我不相信。我们有3 5%的人

口,加上1 0%的印度人,再加上其他少数的民 族,难道我们不能扮演角色吗?我不相信。

我个人的看法是,我国的政治局势至少在短 期间必须稳定。如果局势不够稳定,改变太快, 而华人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我担心我们会 吃大亏。所以,政治稳定在短期甚至是中期都非 常重要。因为有了政治稳定,我们才能够至少保 留一下,而且还有相当的自由发表我们的言论, 发挥我们的影响力,而不是一窝蜂的被禁掉。如 果连这些短期的权益都维持不了,我们根本便不 用谈什么长期的目标了。当然短期的稳定可能也 是一个败笔,即是维持现状,很可能会有被蚕食 的现象,一点一滴地被侵蚀下去;同时,我们会 有一种偏安的心理,以为什么事都不必做了。

第二是我国的经济情况,经济是与我国政治 息息相关的。经济稳定,我国华人至少在扩大的 经济蛋糕中分享应有的权益,同时也有能力继续 扩建华小和维护独中。独中一年的开销妄两千五 百万。如果经济不景气,每个人•都拿不出钱,我 想我们的华小独中都会垮的。因此,经济的发展 非常重要。不过,我并没有说,经济的不景气就 完全不会为我们带来新境界。在经济不景的时候 ,可能会出现我们预料不到的新局面。最近的例 子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政府非常关注外汇的问题 。资金外流的最大一项,便是学生出国留学。虽 然政府的统计显示海外留学生有五、六万人,不 过我们的估计有七万人。如果每人毎年花两万元 ,那么总数便是四亿元 有些地方像美国、英 国还不止两万元,十四亿元等于我国锡的总出口 额。这些钱全部都是送到外国去。当然我们不能 叫政府大大减少或禁止学生出国。我们是告诉政 府,如果不准许他们出国,这是一颗非常可怕的 炸弹,是难以控制的。如果禁免这些年轻有为的 学生出国,你想他们在国内会做出什么? 一个负 责任的政府应该担心这点的。当然,这些学生需 要给他们深造,不过我们有些建议。这个建议呈 上去已经两年多了。有没有成果 我不敢讲。在 座的有些人可能会知道。等我们有了成果,我们 会公布。主要的论点是,一般大学是三年或四年 ,我们可以不可以让这些学生先留在国内念第一 第二年的课程,再到外国大学去修完第三第四年。 我们可以通过私人机构跟政府合作,或跟外国大 学合作,由这里安排外国的教授来,我国的讲师 当助教。这样,不但可以把外汇省掉一半,还可

505

以制造很多就业的机会,包括扫地的阿嫂.所以 政府裁近一直在讲与外国大专共同设立姐妹大学 等等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些是我们两年来跟敎育 部长及首相都谈过的。我们没有从种族的利益来 谈,我们是讲整个国家的利益,外汇问题等等, 甚至政府公费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安排深造替政府 省钱。所以,有时侯在困境之中也会开拓新境界

另外一个外因是其他民族的发展及改变,好 象马来族一直在现代化,很多人成为专业人士。 他们这些人对于固打制又会有什么看法?他们其 中大部份可能就是固打制的受恵者。不过也有一 些,他们如果没有固打制,也照样可以进大学, 甚至到外国拿博士。这些人可能认为固打制对他 们是一种侮辱。这种思潮是否能够扩大?他们这 些人是不是要种族区分?

至于华人社会内部的因素,我认为,第一, 是我们观点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要成为鸵鸟?我 们要把眼界放得远大,同时要了解其他民族,我 们有没有去做一些努力?好像我刚才所讲的一些 亲身例子,我们了解吗?我们有没有做到知彼知 己?

此外,在观念方面,我们必须改变一下,从 华人、印人或马来人,马来人这种单元的看法, 扩大到更广阔的马来西亚人的看法。我这么•讲, 可能有一些人会认为我是有政党背景。我是有我 的理论基础,不是盲从一个政党。如果我们把单 元的观点改变成多元的观点,不是符合我们社会 的现象吗?同时也符合我们华社的利益。很简单 ,我们常喊华人权益时,便犯上了很大的语病。 人家会告诉你,你的华人权益就是那么一点而已 ,如果你坚持华人权益很大时,他就要跟你比拳 头了。你会马上静下来的。如果我们强调是争马 来西亚人的权益的话,你定什么权益,我就要求 跟你享有一样的权益。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比单元 种族观点更能够说服其他人士的。

其实,我们很多问题也是马来民族所迪遇的 问题。我们说,我们三种语文的负担很重。马来 民族其实也有三种语文的负担。每一个小孩子从 一年级开始便要念可兰经,学阿拉伯文。阿拉伯 文虽然跟爪夷文有点接近,到底还跟罗马化的马 来文有差别。因此,我们同时都面对着三种语文 的负担 最好我们想个好办法,大家来解决某些

问题,不讲种族,而是说,这个国家里,彼此都 要面对多种语文的需要。有一种语文是跟民族的 文化宗教有关系的,有一种语戏跟国家机器及 国家团结的共同语有关的。有一种语文是跟外语 ,及跟求知识有关系的。这样一来,我们不是变 得平等了吗?如果我们一直在钻单元观点的死胡 同,我们是看不到这一点,看不到的东西,是不 会争取到的。

另外一个问题,我刚才也提到,是关于学生 程度的问题。马来民族的程度,在理科方面比较 落后,从多元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有 义务去帮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如能解决,对我 们真正也有好处。要是马来民族有一天还是觉得 他们是很落后的,没有机会的,不安全的,还有 自卑感,我认为这不是多元种族公平合理社会的 好基础。基于这一点,我们也有义务,我们也有 责任。正如同我们要求他们的领袖们也有义务来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要求。因此,要开拓新境界, 我认为我们的观念要开放,同时要求所有的马来 西亚人都开放,我们才能解决问题,要不然,我 们一直在兜圈子。我们在讲华人权益时,我们只 在华人社会里面讲,只是在华人社会里面做英雄 ,根本没有真正把华人的心声传绐他们知道,也 从来没有把一个好的概念真正地让别人研究。我 认为,这是开拓新境界所应该做的尝试,

在参与方面,其实很简单,我们应该从被动 改为主动。华人社会在过去卅年来一直是处于被 动。一个法令下来,哗然震惊。我不是说呐喊不 对,我们应该呐喊,该呐喊的时刻就呐喊。但是如 果我们一代一代子子孙孙都在呐喊,我们的呐喊 是很可悲的呐喊。所以我们必须从被动到主动。 有些事情看到要发生还没发生时,我们应该阻止。 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与其他民族及领袖阻止他 们通过我们不喜欢看到通过的条文?我不相信我 们不能够,我们有很多专业人士,也有很多自认 是夭生的领袖,也许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天生的 领袖,所以我们才不能合作。其实以一个人对一 个人,我们肯定是不会输绐其他民族的。不过, 如果是十个对十个,我们一定是输的,自己打到 乱。所以我们的参与很重要,而且必须是从被动 到主动。我这样讲,不是单纯从种族的观点,从 被动到主动,主动去争夺。我指的是主动去教育 他们,去打动他们。我认为这是与个人的责任。 在这里,我要提供简单的十二个字给大家参考研

506

究。''以理服之,以情感之,以力制之。”以理^艮 之是用摆事实是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他;以情感 之是用感情来感动他;我举一个可能不是很好的 本身经验。我在理大时对该校学生是尽量一视同 仁的,谁有问题我就尽力协助,同时我也尽量关 心同学的情况。由于马来学生面对的学业上的问 题一般上比较重要,我就多花些心血协助他们。 因此很多马来学生跟我的感情很好,时常来向我 吐心声。那么我在课堂上分析批评语文问题,固 打制问题时,他们的反应都不错。另一方面,他 们也知道我是华文学会的顾问,是大力支持华人 文化的,他们也接受我这种立场。这大槪是因为 他们相信我对他们是真正具有诚意,是关心他们 的利益,而没有看轻他们或要损害他们。

我的总思是说,一些政策对我们华族不公平 ,我们当然要表示反对及尽力争取,可是我们 去卩要在我们自己小小的自身范围内,尽量显示给

他们看,虽然政策对我们不公平,但我们对他们 却是公平的,有如我在学生当中是一视同仁的, 有教无类。这个就是以情感之,我们要是每个人 都朝这个方向去做,那么加加乘乘起来的效果会 很大。

最后四个字是“以力制之”。我们也要有一 些力量。单单以理服之以情感之还不够。在现实 的社会中,我们必须要有一些力量来牵制,例如 在投票方面。我们这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我们需 要所有的种族才能勺■设这个国家,不然的话, 可能会同归于尽了。这个便是我们的力量。这个 力量不一定是建立在单元的种族,我们可以通过 与其他开明民族及领袖一起来,这便是力量的牵 制。

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集 思广益来面对问题。也要乐观和积极,因为路是 人走出来的!

■《爲華社開拓新境界〉研討會塲面。

507

内阁教育报告书 对话记录

主催者:睦邻计划暨国家团结局

时间:一九八。^九月五日(星期五)晚上八 点

地点:波德申联邦酒店

岀席者:特别邀请者:

Prof -Madya T - Marimuthu (马大 教育系副院长)许子根博士(理大教 育研究中心副系长)黄木良(法律顾 问) Abdul Rahman (教育部官员) 教总代表:

沈慕羽陆庭谕汤利波邓日才 叶维松白纯瑜

董总代表:

林晃昇苏天明郭洙镇刘锡通 邱瑞昆蔡庆文

列席者:David Fong Bernard Lu

Ruslan bin Ahmad Francis

Yee Heng Keong Lai Miow Su Au Leek Chai Snaari bin Mohd Noor Ainul Adnan bin Abd* Rahman (以上皆睦邻计划暨团结局官 员)

主 席:Datuk Zahari bin Abdul Rashid

(陸邻计划暨团结局总监)

㈠主席团结局总监D&tuk Zahari bin Abd. Rashid致欢迎词略i胃:他本人尚未 阅读完《马哈迪教育报告书》,不过他希望这 项对话将消除各位的心理感觉,而大家可根据 议程已分划的三个阶段来谈。今晚只是简单的 一个开始,详细情形明天才深入谈,有什么问 题现可问Abdul Rahman o

Abdul Rahman:

被通知出席这对话时感到吃惊,第二天 就赶来这儿。因为对于教育部而言,《内 阁教育报告书》7 3项建议(注一) 已是最后的决定(final)o我现在只能 对所引起的误解给予解释。无论如何, 这1 7 3项建议是一般性的,且行文尚 具伸缩性,在执行的过程它还有开放的 一面。教育部现已设立多个小组作详细 研究,以便执行1 7 3项建议。这些建 议里的文字一字也不能再增删。

Abdul Rah ma n接潞略谜判《内. I'臟育报告书》之溉 他说委员会给予 研究的范畴,但他们在这些范围内还是 可有自由的。委员会收到3 0 2份意见 书,并研究每一份意见书。

根据教长拿督慕沙希淡在报告书公布后 的一项谈话说,报告书里的1・7 3项建 议是最后的(final)。教育部在报告 书公布后曾设立一个国会秘书处回答一 切有关报告书引起的问题,这些包括报

508

章的评论及议员提出的问题。

报告书是根据《拉萨报告书》的教育政 策,我们只是检讨教育政策的执行而巳。

Dr • T • Wfe-rimuthu :

主席,所谓“ •最后"指的是17 3项建 议将保持如原来一样。但正如Abdul Rahman所说的,其文字内容尚具有伸 缩性而且是一般性的。(flexible and. general)

Abdul F^hman:

我们现在是在执行报告书建议的阶段。 教育部已设立一个筹划指导委员会,其 会员包括教育部各部门的总监。委员会 作了全面的研究,并将它划分为七个方 面:

/学校制度;度设备;3师资;夂服务 援助;3职业和工艺;6评估(考试局、 督学等);7课程。

委员会发现有些项目不能归纳入上述七 项,这些便由教育局长处理(KPP), 例如九年教育延长到十一年,学术及工 艺方面等。委员会每周开会一次,并向 秘书报告。此外,委员会亦会召见一些 学有专长的人士提供意见。

委员会目前是在策划的阶段。不是所有 1 7 3项建议都已执行了;有些已经执 行了,有些还没有,而有些正在进行中。 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即使那些已经被推行的建议,它们还是 会不时被检讨,以确保它们在推行过程 中与《内阁教育报告书》是一致的。

刘锡通:每一份呈上去的备忘录都受到同等的对 待?

Abdul Rahman:

是受到同等的对待。

刘锡通:所有华文报章的评论有否受到考虑? Abdul Rahman:

是的!所有的评论被译出,并受研究。 刘锡通:《内阁教育报告书》是以什么为依据? Abdul Rahman:

1 9 5 6年《拉萨报告书》是国民教育 政策的主要依据。

苏天明:您是否知道全国华人注册社团之备忘录 也受到研究?

主 席•:哪一份备忘录?

Dr • M -T - Marimuthu :

你们的备忘录是在报告书发表之前或之 后呈上的?

众律师:报告书中列明第2 1 0号(注二)即为 我们所提呈的华团备忘录。(并出示文) Abdul Rahman :(亦表现出不知有华团备忘录 的存在!)

所有的备忘录都受到研究。但若有关备 忘录之内容乖离了主要依据(main thrust),它将被搁置一边。

《拉萨报告书》之主要依据是:

/学校制度(国民学校

]华文小学

(印小

O?.最终的主要媒介语是马来西亚文。

3.所有学生母语班(Pupil Own ——POL)延续至今,而 且将继续下去并将在今后列入正课。

刘锡通:1 9 5 6年《拉萨报告书》写明最终采

用马来西亚文,但在1 9 5 7年教育法 令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条丸请问您是否 知道这回事?

Abdul Rahman:不知道。

郭法镇:1 9 5 7年教育法令没有这条X, I960 年《拉曼报告书》却又出现这文字。

Abdul Rahman :

《拉曼报告书》是检讨《拉萨报告书》, 而其内容都是以《拉萨报告书》为指南。 主席:我们刚才谈的都是一些教育政策的问题, 其实我们来这儿主要是谈关于教育政策 的执行而已。现在时间已不早,就此宣 布结束,有话明天才正式谈。

509

时 间:一九八O年九月六日(星期六)早上九 点半

地点:波德申联邦酒店 岀席者:特别受邀者:

Tan Sri Datuk Haji Murad bin Mohd-Noor (大马教育总监)

Prof- Mad ya T- Marimuthu (马 大教育系副院长)许子根(理大教育 研究中心副系长) 功' Wan Zahid (森州教育总监)黄木良(法律顽问) Abdul Rahman (教育部官员) 教总代表:

沈慕羽陆庭谕汤利波邓日才 叶维松白纯瑜

董总代表: 林晃昇苏天明郭洙镇刘锡通 邱瑞昆蔡庆文

列席者:David Fong Bernard Lu Ruslan bin Ahmad Francis Yee Heng Keong Lai Miow Su Au Leek Chai ShaarL bin Mohd Noor Ainul Adnan bin Abdul Rahman (以上皆属睦邻计划 暨团结局官员)

主 席:Datuk Zahari bin Abd-Rashid

(睦邻计划及团结局总监)

主席IfeWk Zahari开场白谓,有关《内阁 教育报告书》之背景已在昨晚讨论过。今天早上将 开始讨论小学阶段教育。我们也提到七个主要范 围,这些包括/学校制度;.设备;3师资;么 服务援助;3职业及工艺;6评估;7课程。我 希望大家进入正题而谈。

关于教育政策及华团备忘录等

沈慕羽:表示感激受团结局之邀请出席这对话。 不过希望对话进行之前,先表明立场原 则。昨晚Abdul Rahman说报告书 1 7 3项建议已是最后的决定。我们要 指出若报告书不可再作修正,我们是不

能同意;不仅是我们不能同意,全体华 团也不同意。觉得报告书是可修改,因 它不是夭条,不是圣经;也不是可兰经; 报告书是人制定的,可松可紧。表示 怀疑编号21。的四千多个华团呈上之 备忘录有受到重视。当备忘录呈给Abd Rahman Arshad时,他说华团之备忘 录是最大本的,有一天可能被送到博物 馆保存。我们不知道这本备忘录有否交 到有关当局。这备忘录是华人的心声。 政府曾说过语文是民族的灵魂,马来人 爱马来文,华人爱华文,所以华文教育 应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是人权也是人道, 若此报告书已不可修改,华文教育将渐 渐消失。其实报告书应一次比一次改善, 但现在却相反。若报告书不可修改,华 教之安全完全没有保障,其后果需由谁 来负责?当局既邀我们来此,我们的意 见应被接受。若从报告书看来,我们的 备忘录一点也没有被接纳。这是大马民 主之大讽刺。

主席介绍刚抵步的大马教育总监T&n Sri Murad,并表示感谢沈慕羽先生的讲话。他说与 会者的发言将被详细记录,后交教育部检讨和要 求被接受是两回事。他说报告书不是新的政策, 而是关于政策的执行。报告书的原则是最后的, 且将加以执行。希望Tan Sri Murad会协助我 们。结论若可以达致,进一步的会谈将有助于清 除一切恐惧及疑虑。

Tan Sri Murad :

要开始讨论《内阁教育报告书》之前,必须 了解国民教育政策是没有改变的,它是 延续拉萨及拉曼达立报告书的教育政策。 不过这报告书特别重视关于课程这项目, 以配合供给将来人力之需求。这报告书 只在于检讨,为了配合这点,我们要清 各界提供意见。

呈上之备忘录都受到研究,不过其中有 好些是离题的。依据华团之备忘录,不 幸的它是谈到有关政策的问题。委员会 将去掉那些与报告书不相干的备忘录。

510

沈先生提到的编号2 1。之备忘录,可 能与报告书的宗旨不相符。如果是关于 母语教育的话,而且有不足的地方,这 项对话将是有益和适时的。相反的,若 谈母语教育在中学采用为媒介,委员会 不能接受;这并不是不检讨,而是不能 采用。若这要求被接受,教育政策须加 修正;若你们认为有不足的地方,我们 可以考虑。若是对话一再涉及政策的问 题,这就无所裨益;检讨政策是否有被 正确地执行,这尚还有讨论的余地。

林晃昇:沈先生提出的质疑,这可能是由于昨晚 Abdul Rahman的一席谈话。他说报 告书的1 7 3项建议已是最后,且一字 也不能增删。

Tan Sri Murad :

比方说教育报告书第2 3 4页2 4项有 关私立学校必须受到监督的建议。我现 在所兴趣的是应如何监督,这就可以讨 论。你们要我们如何监督它们? 我们现在是在考虑如何执行这些拟定了 的建议的阶段。若你们对教育政策感到 不满,你们对于执行方面当然也感到不 高兴。

Dr- Wan Zahid:

国民教育政策已是非常明确,我们现在 只兴趣于执行工作方面,从教育政策到 执行这些政策。

Tan Sri Murad:

那我们就看看那些方面是我们所要讨论 的,如母语教育,你们可以问为什么是 这样执行?为什么不那样执行?你们要 它们如何?

刘锡通:我们现假设这报告书是没有乖离政策; 若报告书乖离了政策,我们可以讨论吗?

Tan Sri Murad:

可以,若是乖离的话。

陆庭谕:这项对话是由团结局召开的,不是由教 育部。因此莪们可以假设其出发点是如 何更好地达致团结。大前提是重要,大 原则是重要的,原则上我们要一个完整 的华文教育体系。

现在这份报告书与教育政策甚至要扼杀

华小!我们还可以谈吗?

由于教育政策不公平,我们应从这儿谈 如何使教育政策达致团结。

主席认为陆先生的谈话已离了正题。

刘锡通:要求Tan Sri Murad对教育政策的定 义给予面述。

Tan Sri Murad :

1956年教育报告书为1961年教 育报告书所取代。教育政策主要有3点: /建立一个为全民所接受的国民教育制 度;

.学生的教育必须是符合学生家长之意 愿;

3.进步的教育及马来西亚语为主要之媒 介语,而不是唯一的媒介语。

无人可质疑上述这三个要点。

刘锡通:引述《拉萨报告书》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 也出现在1 9 5 7年教育法令内。

“本邦的教育政策乃要达致一个为全体 人民所接受的国家教育制度。此制度必 须符合人民的要求,促进他们本身的文 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以达致 一个以巫文成为国语,同时其他居住于 本邦的各种族的语文文化也得到维护扶 助其发展的国家。"( 1 9 5 7年教育 法令第3条)

他也引述1 9 5 6《拉萨报告书》的另 一段话如下:

“ 一种能为全体人民接受之教育政策, 至少必须具备二项原则:该政策必须满 足认为马来亚为其家乡之主要文化集团 之合法愿望;并必须为每一位本邦出生 儿童求得入学机会。(《拉萨报告书》 结论)他说《拉萨报告书》不是法令, 法令里也没有书明最后目标。

Tan Sri Murad:

同意《拉萨报告书》不是法令,布±这报告 书纭有1 9 57年法会《拉翊告舫 也不是法令,不过19 6 1年有教育法 令。

同意法令没有规定最后目标。无论如何,

511

大专教育却不受法令的管制。

许子根:根据教育报告书第2 3 3页第23项建 议(注三),我想知道Tan Sri Murad 您是否有权决定这一切?

Tan Sri Murad :

是的,在我行上我有权批准或不批准。

郭法镇:教育报告书第7页1 2节引述195 6 年《拉萨报告书》及1 9 5 7年教育法 令第三条有教育政策如下: .'本邦的教育政策…… 各民族的语文文化也得到维护扶助其发 展的国家。" 教育报告书第3页第4节引述1 9 6 1 年教育法令如下:

/.我国教育政策是要建立一个以符合国 家需求的教育制度,并促进文化、社 会、经济及政治发展;

度在符合国家政策下,必须符合家长的 意愿提供学生教育;

3提供一个以国文为主要媒介的进步教 育制度。

上述三个目标是互相矛盾的,它们如何 能并列为教育报告书里的政策指南?

Tan Sri Murad :

《拉萨报嘉书》提供各委员会研究的范 畴,主要的三项是:

/教育制度;

泼学生的教育必须是符合学生家长之意 愿;

3.建立一个以马来西亚文为主要媒介之 进步教育。

郭洙镇:引述1 9 5 7年教育法令第三条及《拉 萨报告书》的结论,很明显可看出《拉 萨报告书》里的教育政策是开放的 (liberal)。

Tan Sri Murad :是的。

刘锡通:关于教学金介可分广义和狭义两方面: 广义的即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采用;狭 义的可只包括小学方面。若说至是广义 的话,小学也就包括在内,岂沐连在小 学方面也不可采用其他教学媒介?

Dr- T- Marimuthu.

同意若没有参考政策就没有执行可言。

这里出现的双方差异主要是对于教育政 策的不同解释。我同意政府所要的是一 .个国民教育制度。

陆庭谕:1 9 5 2年教育法令宣布时,马来文教 育只到小学阶段,华教也在危急中。当 我们去见教育阁员时,他说你们太迟了, 因教育政策已定。可是今天马来文教育 已达到大学教育。这事实告诉我们何以 这项对话是由团结局召无《拉萨报告书》 宣布后,我们感到欣慰,并以这天定为 教师公会纪念日,即一九五七年五月十 六日。这只是表示了我们的愿望。只有 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才会团结。

主席认为陆先生又离正题,而接着宣布用茶 点。

时 间:一九八C)年九月六日十一点十五分。

(茶点后)

主席表示希望这项对话将只局限在《内阁教 育报告书》本身。

教学媒介语及总监职权

许子根:认为刚才整个讨论主要是政府及华人社 会对教育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的诠释上 有差异,它们是:

/大马语文作为主要媒介语;

<2.维护及扶助各种族的语文文化,满足 他们的合法愿望。

政府认为小学保留各语文的源流就足以 满足各族人民的愿望;中学及以上的教 育必须统一以国语为教学媒介,以达致 团结。华人社会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 们认为华文教育不应只止于小学;政府 如果不理,至少他们应有自由发展文化、 教育的合法权力。

Tan Sri Murad :

认为《拉萨报部》EX以保障骸母贓 育的愿望。在座各位欲要一个完整的中 学母语教育,而我们只强调媒介语,当 我们说主要媒介,对于母语教育而言,

512

是作为一科来读,纯粹是语文与文学( language and literature)o 我很厌恶说把它们分为6 0 %用马来文,

4 0%用其他语文,以便顺从这项目标。 黄木良:关于主要媒介,《拉萨报告书》里对于主要

(main)这字眼没有给予深一层诠释,

不论是在法令条文里或报告书都没有给 予诠释。

Tan Sri Murad.:

由于中学阶段教育是依靠公款,自然地 它的主要媒介是《拉萨报告书》指定的。

黄木良:根据《内阁教育报告书》第56页94・2

节,没有规定中学阶段的主要媒介用语。 华人社会担忧的是媒介语、考试.学费 等受到当局管制,并认为政府在这方面 并没有权力加以管制。

根据《拉曼达立报告书》第3 2页,独中可 自由采用教学媒介。显然地,19 6 1 年教育报告书与1961年教育法令都 没有规定采用何种媒介语。内阁教育报 告书却要管制媒介语,这与1 9 6 1年 拉曼达立报告书和1961年教育法令 是互相冲突的。

Tan Sri Murad :

“ Pengawas " 这字不是管制(control ),而是监督(supervise)的

意思。《内跪育报告第56页94・2 节(d)中的(pengawas),不可解释为管 制,而是监督。

黄木良:华人社会怀疑“语文'‘要如何监督呢,

媒介语根本就无需监督。

Tan Sri Murad :

内阁教育报告书第5 6页9 4 • 2节(d) 的supervise意思是说监督课程以便 它们和G・C・E的课程相符等、收费 的数字等等。这里的(pengawas)可 能被误解了,它没有注明监督(supervise) 指的是哪一些方面。

刘锡通:您可以间接行使您的权力?

Tan Sri Murad:

说可或不可都行。

说可以一一这是因为内阁教育报告书第

5 6页9 4 • 2节(e)(注四)赋予我这

个权力。

说不可以一一这是因为教育法令没有这 项规定。

黄木良:《内潯教育报告书》第56页94- 2 (e混 违反1 9 6 1年教育法令5 2条款。

Tan Sri Murad :

如果国会没有修改现有的教育法令的话, 注册总监是无权行使9 4 • 2(e市所赋 予的权力。

黃木良:若教育报告书是符合政策的话,奇怪的 是矛盾和冲突却相继出现在《内阁教育报 告书》里。《内阁教育报告书》第5 7 页9 5 - 1节(注五)也是违反过去的 报告书和法令条文,

Tan Sri Murad :

关于第57页9 5 - 1节主要的字眼是 Selepas peperiksaan Tingkatan

5 (即中学五年级考试以后),政府要 管制的考试是中学五年级以后的考试。 独中在这点并不受影响。

(有人指出独中高三统考是比中五程度高。 Tan Sri Murad表示他一向以为独中高三是与 政府中五程度同等。)

陆庭谕:关于中学问题,正如沈幕羽先生所言的, 每一个报告书来我们都需要面对危机。

1 9 5 7年教育法令规定,不管是什么 学校,只要是采用英巫文为媒介,便是 国民型。1 9 6 1年教育法令,就把华 文中学扫掉。今天这报告书又出现许多 不利于华教的条文,对我们是个威胁。

郭洙镇:内阁教育报告书第233及234页里 的2 3、2 4与2 5项建议(引述)( 注六)是远远地乖离了1961年教育 法令。这些建议是真正令人忧虑的,对 于华文独中是具体的威胁,有一天华文 独中终将被消灭。

许子根:刚才白纯瑜校长和我的谈话中有提到一 点,我想这是值得注意的,即政府在教 育方面的诚意做法(creditability act on education) o

513

考试管制及学校注册问题

郭法镇:《内阁教育报告书》第46页起之85节及 8 6节(引述)(注七),而接着94・ 1节、9 4-2节及94-3节都是关 于管制考试问题。独中是否会因没有替 学生准备公共考试而注册受影响。

Tan Sri Murad :

当独中申请学校注册时,他们都注明为 学生准备公共考试,如G.C・E或网・ C・E,而现在是自然注明S•:P.M・。 这问题不应存在。

黄木良:华人社会所担心的是,独中并没有特别 为学生准备S・P・M・。

Tan Sri Murad :

那这些学校应该注明他们不替学生准备 S・P•皿.,而不应该注册的是一回事,做 时又是另一套。

席冋有人提到有些独中之永久注册曾被教育 局收回,并改换为临时注册。

Tan Sri Murad :

表示这是不可能的一回事。学校注册分 为两种:(一)临时注册准证,㈡永久注册 准证。

若任何一间华文独中的学校注册准证被 收回的话,它必须要符合法令所规定的。 好象Vanto学院,它办得那么好,我 们给它永久注册,永久注册不须每年申 请,也不会随意被收回。

华文独立中学和Vanto学院一样,受 到相同的法令所受管制。

(午餐---休息)

时 间:一九八。年九月六日(星期六) 下午二点

沈墓羽:内阁教育报告书发表后,华人社会为之 震动。这是因为19 6 1年教育法令21 (2)(注八)没有取消,在这种情况下华 小随时会被消灭。师资的训练只有一科 华文,不足为华小服务。再者,在华人 稠密的地方,没有增建过华小。

中学方面,Tan Sri Murad阐述认为 《内阁教育报告书》中的中学条文不施于华 文独中,这只是口头保证,但实际上并 非如此。

华文独中许多是临时注册的,这是非常 不公平的,华人是公民,缴交所得税, 政府却以怨报德。我们希望政府给予这 些华文独中永久注册,及考试等不受报 告书的条文管制,同时保证独中自由发 展。

Tan Sri Murad:

我把独中统考考虑为独中内部的考试。 如果独中统考要被列为公共考试,必先 获得准证。

沈慕羽:政府是否将给予永久注册?

Tan Sri Mumd:

当然。不过在发给永久注册前,独中必 须符合1961年教育法令中的各条款 (引述19 6 1年教育法令中的45项) (注九)。

你们没有叫有关当局去检查如学校建筑 等,我们怎能给你们永久注册呢?

华小变质之可能性及英小改制问题

陆庭谕:1 9 57年《拉萨报告书》保证华/]弟中学 保留。1 96 1年《拉曼达立报告书》宣布 后,华小和中学就面对问题,法令也跟 着出现,中学被挤出国家教育主流。《内 阁教育报告书》没有考虑华人社会的要求, 没有将1 9 6 1年教育法令2 1(2阪消, 而只准许华小继续下去,又没有提到提 供足够的教师及学校。在中学,教育报 告书没有接受华人的公意把华文中学纳 入教育主流。教育报告书这样的决定使 我们非常不满。

Tan Sri Murad :

514

我想在此澄清的是,在1 9 5 7年没有 有关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法令。政府 从来就没有批准拨款给华文中学。英校 及马来学校都准予拨款,并列为援助学 校。

接着在1961年这问题没有被提起。 至于内阁教育报告书委员会收到之302 份备忘录中,有2 0%到3 0%谈及教 育政策,但由于我们不是检讨政策,它 们都不适用。

在过去,只有英文学校被改制,不过也 有几间印小被改制,它们是在其萤事部 要求下而改制的。

19 6 1年教育法令2 1(2)中的字眼( 适当)(suitably)并不表示你想怎 样做就怎样做。

但如果华人家长都要他们的子女接受大 马文教育,我们便可以改制。这完全要 看华人社会是否还要华文;法令还是有 考虑华人社会的愿望。

家长的愿望是受到考虑的。我们的诚意 可以被考验。

黄木良:针对当局的诚意,英文小学的改制就是 没有尊重家长之意愿。

Tan Sri Murad :

英小的改制是在全国行动理事会(N0C) 接管的时期。家长的意愿没有表达的机 会。英文又非母语,所以也没有意愿可 以表达。

黄木良:所谓母语其实应该是指家庭用语;我国 有许多家庭采用的是英语,纯粹用英语, 所以不能说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实际 上,英小的改制是由当时任教长的现任 砂州首长拿督雅谷一手决定的。我曾经 针对这事,作了详尽的调查。其实,拿 督雅谷当时在发出一份关于英小改制的 通知书(circular)给各地教育当局 时,也没有征求国家一些高层领袖的意 见,而当他们发现时通知书已寄出,事 情已来不及矫正了。当时首相东姑阿都 拉曼也是感到不悦,他后来还在他的专 栏里提起这项改制。

Tan Sri Murad :

在1 9 7 0年,为了实行马来文作为国 语,国语法令在国会通此英文不曾是 国文,而英文的消失是由于国语法令, 是国语法令促成了整个发展。这项改制 是根据法令的。

黄木良:英小的改制是一项越权的行为,并且和 拉萨及拉曼达立报告书互相矛盾的。先 前的两份报告书都主张英语为大专之主 要媒介。

Tan Sri Murad :

关于大专,现在已经不必谈两种语文或 三种语文制度的问题。

华小及师资来源

陆庭谕:1957年教育法令下国民型中学就包 括了华文中学(SMJK ),英、巫文中 学就是国民中学。

刚才 Tan Sri Murad 说 19 6 1 年 教育法令2 1(2)没有作用,但部长却可 加以运用,而苏海米不久前还促请部长 执行之。

如果政府无意釆用1961年教育法令 2 1(2),但政府却长久以来没有训练足 够的师资。即使师资的训练也不是用华 文,所以在教育报告书里,建议师训从 二年改为三年,对华文师资的华文水准 来说也没有多大的裨益。

再者,这么多年来,华小一直都没有增 建。华人居民稠密地区如美达花园(晦-man Midah)、八打灵花园、甲洞花园 等等,也没有增建过华小,甚至培才华 小要从吉隆坡搬到八打灵百乐镇也不受 批准。

Tan Sri Murad :

师资训练学院的课程分为两种,一种是 学术性的,另一种是实践性的。学术性 包括心理学科、教学问题等;而实践性 则是有关语文的教导。当上实践性课程 时,他们便采用有关语文,其余的都是 大马文。

华校师资须完全采用华文来训练具有什 么合理的根据?

515

Tan Sri Murad 接着提到合格的华 文师训学生不容易凑足要招收的数目, 很多申请者不合资格。

Dr« T・ Marimuthu:

由于合格的师训学生难找,因此应重视 中学里的POL (即学生的母语)班的 教导,以便训练更多合格的学生。

许子根:根据了解,师训学院之华文课程只有五 个小时,这似乎少了些。如果从原有规 定的时冋分配来看,授课的时冋应是八 个小时。建议増加授课的时冋至八小时。

黄木良:根据统计数字,临时教员的数目从过去 的2 4 %下降到9 • 2 %,这是一项改 善。历年来师训收生数字有稍微増加, 但据了解,一九七九年的收生人数原订 是9 0 0名,但后来据说由于合格的申 请者不足而只收4 3 7名。这是很值得 注意的。

建议教育部考虑放松收生的条件,特别 是关于国文。大马文优等这条件应放松。

Tan Sri Murad :

新的条例;i大马文优等这条件已放松, 但由于这是华文师资,华文必须优等, 这条件是不可放松的。

黄木良:《内阁教育报告书》另一点令华人社会忧心 忡忡的是小学部分的uMemandangkan Keadaan Sekarang"(鉴于目前情 况)这些字眼。华人社会认为政府最终 有意改制华小。其实,在拉萨及拉曼报 告书里面没有这样的字眼。

Tan Sri Murad :

这些字眼的采用只是因时制宜而已,并 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在内。

华小及教室问题

陆庭谕:/关于最后目标,不论它是1 0。年或 2 0 0年,而最后华教终将要消灭。 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2当教师和学校没有跟着增加,这样持 续下去华小终将是没有保障。

3师训学院缺乏合格的学员,华文优等 的不多,这是因为没存华文中学的原

故。

么就算在中学里设有华文科,可是却没 有师资来源,没有设备,华文最后又 如何生存?

Tan Sri Murad :

提到吉隆坡培才小学申请搬移到八打灵 百乐镇受阻一事,事实上是由于技术上 的一些问题。教育部其实已批准了这项 申请。培才小学要搬去的那块地,是由 一名热心人士捐献的。

黄木良:根据我的调查,这是由于州政府还没有 批准的原故。我们知道这项申请已经三 年了。据了解,那位热心人士要把土地 捐献给政府建学校时,他必须先把土地 交给州政府,因土地管理权是属于州政 府。换句话说,我们那位热心人士是那 么愿意放弃其拥有权,而将它交给州政 府,但州政府到今天还没有批准,而且 还把建筑牌子拆下来。教育部似乎也没 有采取积极行动!

Tan Sri Murad :

这主要在于州政府方面。当政府要建学 校时,土地事先必须由州政府批准。所 以说培小的搬迁事,主要是技术上的问 题。

黄木良:政府似乎也没有采取积极步骤,增建华 小。

Tan Sri Murad :

其实政府并不是没有采取积极步骤。有 时政府在建一间学校时,马来社会要求 给他们,华人社会也要,这一来往往事 情就难办。

黄木良:把学校建起来,但不要规定这是国小还 是华小,然后再看需要而决定。

Tan Sri Murad :

表示同意。

其实政府并不是没有替华小增建,当局 曾在吉兰丹增开4间华小,关丹一间, 槟城一间,新山一间。要兴建一间学校 也是需要时间的。

当局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许多华小 它们的校室已破坏,需要重建。政府有 意出钱兴建,但兴建后华小董事部却不

516

肯把校地献出来,他们害怕失去拥有权。 这样一来政府当然也就不肯,因建起后, 建筑成了董事部的。所以有些华小宁可 筹钱自建。

黄木良:政府第三大马计划下,有5亿元是拨给 发展学校,但华小只得二千五百万元。

这么多间华小,这笔钱哪里够用。不过 政府有另外拨出一笔款项,但数目还是 很小,只有八百五十万元,其中六百五 十万元给华小。

为了发展华小,建议政府与董事部方面 签一个合约,即土地是董事部权力,学 校建筑由政府负责并进行维修。

Tan Sri Murad :

表示黄木良的建议很值得参考。

时间:一九八O年九月六日(星期六) 下午四时十五分

Dr- T- ^rimuthu:

现在有两个主要问题应该谈谈的是: /中学的母语班(POL);

波.华小在学习马来文之成就。

根据调查,华小的大马文成绩表现不理 想,我们可以针对这问题谈谈。

郭洙镇:学生中有高低智商之分,不能一概而言, 不过从教育观点来看,采用母语教育是 吸收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根据香港及新 加坡所进行的调查结论显示,学生在学 习第二语文时,能够掌握得好的大概只 有十多巴仙。这是普遍的现象,大马的 学生也不例外。所以指责华小马来文成 绩低落是不看实际情况的。

陆庭谕:由团结局召集来谈,原因是要讨论在教 育上与团结发生了问题。从马来亚到马 来西亚廿多年来,教育一直是个国家问 题,尤其是母语教育问题。教总林连玉 就因这问题而被吊消公民权。那时,他 说拉曼报告书最终将消灭华文国民型中

学(SMJK)。这本内阁报告书出来连 小学也要被消灭。政府说林先生是歪曲 政府政策,公民权就被吊消。事实告诉 我们他所说的没有错。华校重教总立场 是全国华人之公意,华人的公意就是要 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昨晚,今天到现在 所谈的,我们感觉到华小地位,在1961 年教育法令2 1(2)威胁之下,不管长期 或短期,因政府无意取消此法令,华小 才碰到各种问题.这是在小学上所得到 的结论。

中学方面,根据《内阁教育报告书》,及T&n Sri Murad的谈话,及1 9 5 7年教 育法令,我们要问政府有无意要控制华

• 文独中之教学媒介及收费?考试属于校 内考试,课程纲要是根据政府,那么独 中已很符合政府政策。另一个问题,即 注册问题。根据Tan Sri Murad,注 册应依据多项条文;若独中都符合了这 些条文就应给予永久注册。这些都是重 要的原则问题。

母语教育完全是我们的基本人权。若在 这大问题上基本的不能解决,其他枝节问 题并不重要,团结也谁达到。我们来与 团结局对话,并已表示了我们的不满和 愤怒。至于政府要如何去做,是政府的 问题。

对于独中问题希望Tan Sri Murad 给予较明确的答复。

Tan Sri Murad.

陆先生所提的几点非常笼统且不明确。 陆先生说华小受威胁,但我的看法却是 愈来愈好,除了 “签于目前情况''这些 字眼被采用以外,对于华小(SRJK) 是没有威胁的。我们已经谈过了一些要 点有关设备、土地拥有权、师训等等。 政府完全无意,特别是草拟报告书之委 员们,去关闭国内的华小。与会者的两 个团体代表之批评说明我们是处在中间 地位。

若要问为何19 6 1年教育法令2 1(2) 不废除?即使它还存在,在当前的情况 下,政府不可能废除华小。反之即使没

517

有法令明文规定,政府依然可以设法加 以废除的。

在心理上,你们可能感到恐惧,其实, 政府在做着他们的工作,诸如增建更多 学校及改进破旧的学校。应用更有建设 性的眼光来看待内阁教育报告书,而不 应用消扱及有色的眼光。

郭洙镇:根据1 9 6 1年教育法令2 1(2),政府

应兴建新学校?

Tan Sri Murad:

这项问题还牵涉到其他的因素,如土地、 土地的转手等,若可解决这些问题,政 府将会兴建。

郭沫镇:政府其实可以采取两个方法解决这项问 题:

匕政府可取得土地;

0私人方面可提供土地,政府是否批准 兴建?

Tan Sri Murad :

政府将批准兴建,当技术性的问题都解 决后。

虽然目前华小爆满,但政府还未曾谕令 过一名想要在华小求学的小学生到国民 小学就读。

而事实上,如果技术性的问题解决了, 政府就兴建。在东马政府就增建了 2 5 冋华小。

郭洙镇:根据我们的一项调查,许多学生每天需 搭十多里的车上学。若我们拥有土地, 政府是否批准我们建校?

Tan Sri Murad:

当然批准。若有这样的需求的话,就应 该提供。唯一的问题是避免不必要的浪 费公款。

华文独中考试、注册等等问题

郭洙镇:根据《拉萨报告书》,只要独中的课程 是遵照政府规定的,举办考试是准许的。

Tan Sri Murad:

是的,我们把它当作是学校内部的考试。 郭洙镇:学校收费是否会受到控制?

Tan Sri Murad :

会的,如果收费是不合理的话。但我知 道你们的学校收费很低,没有盈利可言。 我们不允许那些只顾赚钱的私立学校。

郭沫镇:关于学校注册,政府是否会发给永久注 册,若所需的条件都符合法令规定的话? Tan Sri Murad :

会的,而且会马上处理。

郭洙镇:对于华文学校,政府可否稍微降低条件? Tan Sri Murad :

我们可以这样做,这与法律无关。我们 可以和委员会成员讨论这事。

黄木良:表示希望当局将提供足够的华文教师。

Tan Sri Murad:

是的。《内阁教育报告书》采用了_个字眼 uikhtiarkan,r (尽力),这就说明 了政府正在进行解决这问题。

黄木良:当局过去的决定是,在中学凡是有人数 达1 5名学生要求上华文课,学校就必 须提供这种教导。建议教育部规定凡是 有1 5名华籍学生,有关学校就必须开 设华文班,并提供所需的教师,除非15 名中有一名提出申请不上这一课。换句 话说,只要有1 5名学生,学校就须开 课。

Tan Sri Murad :

这是可以做到的。但你必须致给我们一 封正式公函,我们将进行考虑,因为这 并没有和报告书或法令相抵触。

郭洙镇:根据教育报告书第6 9页1 2 2 • 1节 及第1 1 3页2 1 5 - 1节,是否说不 规定所有的华校学生都需要参加公共考 试?

Tan Sri Murad :

是的,参加考试是由学生本身决定,他 们要考不考是他们的自由。

郭洙镇:若没有学生想参加考试,这是否行吗? Tan Sri Murad:

我想并没有任何法令限制学生参加考试。

郭洙镇:我们用华文教导。但初三(Fom 3)后, 我们将训练他们考试;高三时我们又训 练他们参加(Fom 5)考试。准备了这 两项考试是否就与《内硼育报告书》 符合?

518

Tan Sri Murad :是的。

许子根:他们可以用华文媒介为学生准备,但在 考试时用大马文作答,行吗?

Tan Sri Murad.:行。

黄木良:教育部所规定的课程是没有限制必须是 大马文,其他语文如华文也可采用。拉 萨及拉曼报告书都没有限制必须釆用大 马文或华文。

Tan Sri Murad :

是的。可以自由釆用其他语文,只要课 程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

郭洙镇:我们所关心的是,若我们需要替学生准 备以大马文作答的公共考试,课程是否 也因而需要改为大马文?

Tan Sri Murad :

不需要,课程是可自由采用其他的媒介。

Tan Sri Murad接着郑重声明,他现在对 大家所谈的东西,不可把它当作是正式的(take it as official ) o我将作进一步的阐明。

郭洙镇进而谈到国民教育政策的三个主要点 之目标是在于创造一个多元的文化社会。他说华 文教育是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正符合 国家五大原则。

Tan Sri Murad称我们应以全面的眼光看 待问题。若它与国民利益不相符合,它将被排弃。 当我们说文化发展,寓意是指多元文化。

黄木良还提到应该增收更多华籍学生进入先 修班。

郭洙镇最后指出,《内阁教育报告书》第5 6页

9 4 • l(dXe),将可以把这一切允诺一扫而光。

对话总结

陆庭谕:经过一整天的谈话,现可以得到一个结 论:各位刚才所提到的许多问题都是人 民不能团结,是由于教育政策所致,因 为《内阁教育报告书》违背《拉萨报告

书》及1 9 5 7年教育法令第三项。本 来教育问题需以教育的观点解决,就因 为不是这样而造成许多的不满和恐慌。 从《拉萨报告书》给予所有语文教育较 平等的地位,后来考试语言被控制,就 产生了许多问题,现今连进大学也成问 風,所以我们说,应该从根本来谋求如 何达到团结。昨晚有位参加者说,《内 阁教育报告书》开始引起许多反对声啬 现在渐渐减少,我应声明,若因此现象 而以为《内阁教育报告书》可以推行, 那将是错误的,也必不能达到团结。教 育上的问题将因此愈来愈多,而不会减 少。

主 席:这项对话算是相当顺利,起先计划主催 这项对话时,我们被告知不可谈及国民 教育政策的问题,而同时有人劝我们不 要举行这类对话。但Tan Sri Murad 却支持我们去进行,我们表示非常感激。 若没有Tan Sri Murad的全力支持, 这对话也将不能顺利举行。

我们主办的对话获得了一些成果,消除 了一些恐惧和疑虑。

保证有关今天对话的记录将呈送到教育 部。我们认为这项对话有两个主要华人 教育团体的参与,意义是非常大的。

Tan Sri Murad :

听了你们的意见,并了解你们的恐惧和 疑虑,这一切都将会被提出来讨论, 一再强调《内阁教育报告书》将童无迟 疑地加以执行,俾提供国家人力需求。

强调《内阁教育报告》具善意的,亦没 有与教育法令相抵触。《内阁教育报告 书》其实更具建设性,特别是关于华文 教育。虽然“鉴于目前情况"曾引起一 些恐惧和不安,政府其实是没有醱的。

Tan Sri Murad—再强调他的谈话是个人 的观点。

林晃昇:我们感激这项对话的安排。我们从没有 向采用大马文提出挑战,或进行批评,

(文转521页)

519

历史文献

1952年2月3日

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 寇立宣言

早在一九五一年初春,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 呼吁组织全马教师总会,由于各州热烈响应,才 有同年八月二十四、五两日在吉隆坡举行的首次 代表大会。我们经过缜密的研讨,除了决议如何 进行组织马华教师会的总机构外,同时一致通过 两项共同的提案:

(一座决反对巴恩氏巫文教育报告书中,废除 方言学校的建议。

㈡对芬吴二氏的华文教育报告书表示拥护并 详加研究。有了这一次空前的盛举,非但增强了 马华教育界团结的勇气,且使全马二百数十万华 人对华校教育前途的危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此后,由马六甲、吉隆地 槟城三区经过数月的 筹备,直至十二月廿四日,假吉隆坡尊孔中学召 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参加的单位有北吉打、中 吉打、槟城、叱丸 吉隆我 马六甲、森美兰、 麻坡.柔南、劳勿、文冬、丁加奴等十二区教师 会代表共卅七人,通过八宗重要提案,选出理事。 次日假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成立总会,宣誓就职。 马华教育界能达到今天的精诚团结,可以说是马 华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光荣。

本会成立以联络全马各地华校教师感情,共 谋教师福利,研究并促进敎育为宗旨。我们的组 织虽然只有十二个单位,但拥有数千个成员。今 后团结在总会的旗帜下,有钢一般的意志,火一 样的热情,以通力合作的精神,来作完成下列当 前几件的急务:

㈠发扬中华文化与维护种族的教育。我华族 背井离乡在马来亚披荆斩琳,对当地的建设与繁

荣,有着悠久的辉煌史迹。而目前华人几占全马 人口总数之半,绝大多数与各民族和睦共处;且 生聚教养视若故乡,这可想见华人对本邦的热爱。 马来亚将成为一崭新的国家,更需要各民族携手 合作,互相尊重其文化。我们对建设马来亚的忠 诚,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说到我 们做人的态度,律己能刻苦自励,待人讲信义和 平,这种精神显然是承受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尤 以近数十年来,华校教育的发达,对本邦文化水 准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更有伟大的贡 献。大家必须明白:马来亚是各民族共处,东西 文化交流的地方,而东方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只 有使其并存,尽力发扬其优点才能产生出崭新的 马来亚文化。如果以一种族的优越地位,而对另 一种族加以歧视,去摧残其文化,甚至要消灭方 言教育,这种偏见,非但违背教育原理,且将促 使各民族更形分裂,为此,本会成立以后,仍抱 定反对巴恩氏巫文教育报告书中建议消灭方言学 校的初志,继续吁请贤明的当局,采纳舆情,勿 深闭自固。

㈡愿与政府合力共谋华校敎育的改进。我们 知道,世界上任何先进的国家,其科学文明的发 达,社会秩序的安定,人民生活的优越,莫不系 之于学术思想的进步,而人们为求美满的生活, 日日在运用知识与技能,去争取合理的前途。要 知道欲达到人类生活的文明进步,自然要看教育 的成功,还是失败。光复以还,当地政府对各賊 的文化教育事业,皆予以扶持。至于我们华校在 马来亚教育体制中,一向占着重要的地位,我们

520

为谋发扬中华文化及维护原有檢育,会'不断茨进 教学方式,以求适应当地人民的需要,共同建设 马来亚,使能成为理想的乐园。我们华族在此, 数十年来,开明人士,尽心竭力,谋马华教育的 发展,能有今日的成就,实在功在不朽。但是我 们承认华校本身还有很多缺点。正如芬吴二氏所 指出"无可否认的,华校亦于被怀疑及不安定的 种种困难中挣扎,我们对于华校必须基于教育的 目标(不应基于政治的目标),而予以建设性的 指导,经济上的援助,及更深切的了解”。因此, 我们对于当局善意的指导与督促是迫切需要的。 而横在目前的严重问题:一、华校经费的支紬及 器材的贫乏,亟待政府予以进一步的经济援助, 使能享受合理的待遇。二、在师资缺手的今日, 政府应放宽门禁,让那些长驻港澳或逗留欧美的 优秀人才入境。三、我们响应当局将陈旧的教材 改编,但请求尊重中华固有的文化,并接纳本会 将来所提供的意见。

㈢保障教师地位与改善教师生活。如所周知 有五千余位华校教师在千余所中小学校里教导着 二十余 华族子弟。我们深切了解,今日华文教 育的发展,关系未来马华社会的前途,至大且巨。 因此,培植下一代的教育重担,已加在数千位坚 苦卓绝的教师肩上。平心而论,不管是过去,或 时局动荡不安,生活指数日高的今天,我们教师 的地位与生活,多数的人似乎还没有注意,试看 现在马华社会中一个比较熟练的女佣,所受的待 遇,已经好过教师,而且她们终年的住食无忧, 只有固定的收入,很少额外的开支,岁有余蓄, 亦可终老。然而多数淸苦的同道们,终身以教育 为职志,从不敢以费纟出而荒懈职责,更何忍华校 前途日趋堕败!.如是年复一年,坚立在自己的岗 位,为华校服务,而本身的地位,无从保障;菲 薄的待遇,未见作合理的提高,个人生活,既难 维持,一遇疾苦,无门求助;要仰事俯畜,更其 不易;若年老退休,何所瞻依?因此竟有献身教 育数十年如一日的老前辈,儿女既受不到高深教 育,本身更迫于贫病而自裁的事实,今日使教育 事业,视若畏途,教师生活,言之凄绝。究竟谁 尸其咎?所以本会敢向社会人士大声疾呼,如果 忽视华校教师的地位与生活,等于把中华文化投 向荒凉的沙漠之上。同时我们吁请坚定的離们, 绝不应为目前的艰苦而丧志,要始终抱•定为教育

而教育的精神,团结一致,争取政府和各界人士 的同情与合作,在本会策划之下,集中意志力量, 为未来谋取福利事业的发展而努力,解决这一向 没有解决的难题。

总之,本会的宗旨,是光明远大的,立场是 正确切实的,今后责任的重大,同人等不能不兢 兢业业,郑重从事,以期不负社会人士的寄望。 综上所言,我们已表明了工作的态度,愿意接受 各界善意的指导,更坦白地诉出同道们的困苦呻 吟,最后谨掬至诚,重申我们的愿望。

(一店各民族共向独立自主的马来亚前途迈进, 但不忘华族原有的文化与教养。

㈡亟望当局督促华校教育的改进,在经济上 予以合理的待遇O

㈢华校董事们和热心教育人士,请与本会合 作,绝对保障教师地位,并响应本会谋取教师福 利的计划!

㈣亲爱的同道们站定自己的岗位。虚心接受 一切合理的指导与批评!

一九五二年二月三日

(文接5 1 9页)

相反的,我们尝试跟随国语政策,但我 们要求也照顾其他语文。如果一切遵循 宪法的精神行事,我们就不会有恐惧和 不安。

沈慕羽:感激团结局召集这项用话。每一个民族 都爱护其文化,我们也一样。我们担心 的是我们的优秀文化会变质。这对话让 我们畅所欲言,虽然可能有些唐突之言 词,但我们感到如骨製喉,不吐不快。 今天最辛苦的是Tan Sri Murad, 因为他从头到尾都要讲话。我们的忧虑 并没有这次的对话而全消灭;因1961 年教育法令2 1(2没有消除,独中没有 永久注册及保障自由发展。我们希望政 府将视独中如国民学校,爱护华文如爱 护马来文,因无论华、巫、印都是大马 人民,都是最高元首臣民。我相信最高 元首将对其臣民TL同仁,因此全民需 受平等对待。谢谢!

521

马来亚联合耗华校董总及教总

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

华文中学当年不改制的,成为独立中学,经 过十几年之考验,仍然生存。这一项事实表明, 独中在大马的教育系统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在广大的人民的热爱与支持下,许多独中欣欣向 荣,当然也有一些独中仍在惨淡经营。兹为谋求 完善统一步骤以克服当前之困难,积极使独中能 完成巩固及发扬母语教育的地位及功能起见,乃

就教学课程、考试、新津与经济等问题提出本建 议书。

华文独立中学之使命

(一)中小学十二年的教育是基本教育,华文独立中 学即为完成此种基本教育的母语教育。

522

(二)华文独中下则延续华文小学,上则衔接大专院 校,实为一必需之桥梁。

㈢华文小学六年不足以维护及发扬博大精深的中 华文化,必须以华文独中为堡垒,方能迭致目 标。

㈣)华文独中兼授三种语文,吸收国内外的文化精 华,融会贯通,实为塑造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 熔炉。

受教育乃人类的基本权利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乃是培养下一代成为良好 有用之公民,而母语经被世界公认为最有效率的 教学媒介,通过母语,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由此 充份的掌握和发挥所学,发扬固有文化,培养人 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精神。

热爱母语乃是天经地义的事。马来西亚的宪 法,也说明“任何人不得禁止使用(除了官方用 途外)或教授和学习其他语言",我们不能摒弃 母语教育和文化遗产,否则我们将成为毫无文化 根基的马来西亚人

由于我国特殊的客观环境,我们对华文教育 问题必须采取一项坚定与正确的立场,使到中华 文化既能在我们的国家文化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 色,又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有自己固有之独特性。

目前,华文小学是华裔同胞学习母语的启蒙 阶段,独中是承接小学教育及大学教育的重要桥 梁,并且是完成基本母语的重要阶段。因此从总 的华文问题来看,确保华文小学永不变质是今后 第一项重要课题;维护及发展华文独中也是一项 不可分隔的重要活动。没有华文小学,华文教育 便没有根了,没有华文独中,华文教育便得不到 健全的发展,不能培养人人具备固有的文化精神, 更无法充实与丰富我国正待发展的马来西亚文化 因此,我国华文独立中学必须采取统一的•办 学方针,必须及时采取统一的步骤,来完成我们 维护华文教育的天职,与其他民族来共同塑造多 姿多彩的马来西亚文化。

总的办学方针

(一座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传授与发扬优秀 的中华文化,为创造我国多元种族社吝新文化 而作出贡献。

仁)在不妨碍母语教育的原则下,加强对国文和英 文的教学,以配合国内外客观条件的需求。

㈢坚决保持华文独立中学一路来数理科目之优越 性。

㈣腺程必须符合我国多元民族的共同利益,且应 具备时代精神.

㈤华文独立中学不能以政府考试为主要办学目标, 若某部份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可以补习方式进 行辅导。

GT技术和职业课程可按个别学校的需要而増设, 但半文独立中学绝不应变为技术或职业学枕

统一课程

华文独立中学既有统一办学方针,课程亦须 统一0

统一课程必须以华文为主要媒介,为了配合 客观环境之需要,适量加强国语教学,以便能够 掌握沟通各民族思想感情所须运用的共同语文; 同时为了适合全世界客观环境的需要,亦须加强 英文教学。

统一课程应以我国客观环境之需要为原则, 更应尽量保留和发扬华族的文化遗产,配合当前 国家原则的意识,进而创造多元种族的新文化。 同时亦应达到全世界中等教育的一般水准,并符 合发展中国家的多元种族社会的共同利益,而且 具备最富时代精神的知识。

至于实施方面,将由“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课 程编委会"负责;该编委会包括並总,敦总,华 文独立中学校长,校友会,热心华文教育人士等 国内成员,也应广邀国内外著名大学学有专长的 人士一同组成。统一课程编定完成之后,可进而 编纂各科课本,安排在国内出版。

统一考试

配合统一课程,除校内定期考试外,华文独 中必须有一个“统一考试制度''・其用意在统一 衡量各华文独中的学生水准,以免参差不齐.为 毕业生之升学与就业制造有利之条件;为国内外 大学提供一项招生的准绳;为社会人士提供一项 征聘的依据。

至于实施方面:将成立一个“华文独立中学 统一考试委员会",其成员当包括国内外著名学

523

府之专家学者。考试及格者,颁发文凭;同时与 国内外各大学联络,要求承认,并呼吁国内外人 士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

经济问题

华文独立中学多年来自力更生,经济上所发 生的困难,已各按自己的条件而加以解夾 只要 独立中学办理得好,自然有人乐意解囊捐输。过 去大宗之反应十分热烈,今后也坚信会一样热烈 的。

°不过尚须筹募一种全国性的“华文独立中学 发展基金",用以支付''统一课程编委会''“统 一考试委员会",建设华文图书馆,举办教学研 讨会及促进教学之种种设备,譬如新的科学及新 数学课程的新教学券材,科学室之添设与改进等 等一般性的开支

至于实施方面:将成立一个"华文独立中学 发展基金工委会",连同全国各地社团,工商机 构,校友会等在全国各地进行筹募款项,并可定 期举行常年的文娱活动筹募基金.

各地独立中学可设独中礼券,呼吁各社会人 士,宣传节约,无论个人或团体之喜庆或吊丧应 酬均用独中之礼券。

并应加强现有的董事部组织,进而与社会人 士及校友会馆社团等加强联系,而现行之筹款办 法,仍应继续进行,尽量在经济方面能自给自月.

师资问题

华文独立中学之教师待遇菲薄,应设法调整 并确定一较好的薪金及服务制度,使教师生活安 定,増加安全感,以免教师为自己的生活及前途, 陆续离开教育界从而削弱了华文独立中学之力量, 但这薪金制度仅供参考而已,若能遵循,当然更 好。

至于现行的聘书制度,有优点与缺点。我们 建议设立一个比聘书更完善的服务制度。例如连 续两年教学良好的教师,应成为永久教押至他另 谋高就、退休或其他原因不适合再执教为止.

为使教师们交流经验,互相检讨,设法改进, 并且掌握最新最有效的方法,使教学效果更加良 好,而按期举行各科教学研讨班。

学生的来源和岀路问题

华文独立中学在六十年代曾面对学生来源的 问题,如今形势已经改变.随着国民型中学逐步 改为国民中学,学生在出路方面几乎都面对相同 的难题,由于华文独立中学管教认真,学生之品 德及学业 均有优异之表现,家长之观念逐渐改 变,纷纷把子女送入华文独立中学,独中人数, 遂尔逐年增加,尤以南马为甚。

然而,大家可要千万记住,这种大好形势必 须有一种基础,那就是:现在的华文小学永不变 质!假如华文小学变质,连根抜起,华文独立中 学的学生来源才真正成为问题。因此,维护华文 独立中学,先要保卫华文小学。

谈到出路,不论是华文独立中学或其他源流 的学生,出路问题基本上是个社会问题而且, 政府中学的学生一经初级文凭考试落第,必须离 开学校甚至于要转入华文独立中学。再经马来西 亚文凭一关,及格不多,就业的难题和华文独立 中学学生一样。至于升入大学的,华文独立中学 学生更占优势,星、台、日、英、澳、纽,无远弗 届,而在学术界取得很大成就的比比皆是,比其 他源流学生一点也不逊色。

假如以为出路就是意味着就业的话,那么华 文独立中学学生具有兼通三种语文的优点,比其 他源流的学生更具有竞争性,更适合马来西亚的 社会,并适合马来西亚的华族工商界。

总之,学生出路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国,没法 局部解决,这必须和其他社会问题一并处理才可 解决。

升学就业辅导

(一肢术和职业课程:

华文独立中学不能降级为职业或技术学校,但 职业或技术教育,可按个别学校的需要而增设。 U)升学的辅导:

华文独立中学有其独特性,绝不能以政府考试 为办学方针,否则是吃力而不讨好的,但若某 些学生自动要求参加各项校外考试或欲进入某

524

些高等学府,自可针对某种需要增设补习班, 郭命题范围,语文运用,考试技术上给予辅导. ㈢就业的辅导:

华文独中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葉陶,具备固有美 德,勤俭耐劳,兼晓三种语文,在就业方面更 能满足雇主之需要。学校当局最好能与董事会 联合组成就业辅导小组,并设法推荐介绍,或 作其他协助。

结 尾

虽然,目前华文独立中学还面对着多方面的 困难,但是,我们坚信,经域们积极的努力, 这些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而且前途是光明的。 马来西亚经过苦斗,挣脱了殖民地的枷锁,实行 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的真谛是在法律面前,人 人都给予了基本的人权,平等与自由。由于这样, 人民就能自主的表现他们自己的愿望,这不是犯 法的。当行政与执行发生偏差,而影响实施方针 乖离宪法精神时,人民应该尽力的表现他们的需 求,以便纠正实施的方针。因此我们要争取宪法

(圈片/员憑資料至)

■獨中建議書開拓華文獨中光明的前景O

赋予我们的权利,实现我们的愿望,决不可静默 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由于华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强调母语教育 和民族文化的绝对重要性;通过它来维护和发扬 华族的固有文化,才能奠定根深蒂固的根基以及 建立更坚强的信念,致使人人具备一种承接千年 文化传统的“文化精神",而不至沦为没有文化 根基的马来西亚人。

宪法已明文规定各民族学习自己语文与文化 的法定地位,最近我国政府制定的“国家原则", 在有关文化的问题中,更进一步决定民族文化是 我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在国际上,华文的地 位日渐提高,这也冋接的提高了华文独立中学的 地位和重要性。

目前,华文独立中学虽是逆水行舟,但是却 符合了人民的心愿,也符合了宪法的精神和国家 的长远的利益。逆流会随时代而改观,大家必须 坚定信念,统一步骤,不可随波逐流听天由命, 则华文独立中学的前途是光辉灿烂的。

1 6—1 2—1 97 3 通过

525

华社应如何看待华文独中

•林晃昇• 1985年《为华社开拓新境界》研讨会之讲稿

(圈片/员總資料室)

■林晃昇

引 言

华文独中的功能

自从1 9 7 3年华文独中复兴运动开展以来 华文独中在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下,克服了种 种困难,已坚强地站立起来,进入了寻求全面发 展的阶段。然而,在华人社会当中,仍然有相当 多人对华文独中,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就 民族應精而言,亳无疑问是应该支持华文独中的, 但他们对华文独中在升学和就业方面的出路和前 景,则往往信心不足,有的甚至对华文独中的前 途,抱着悲观的态度。本文想就华文独中的功能 与前途和大家谈谈,然后对华社应如何支持华文 独中发表一些意见,

母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媒介,这是为 教育学家所公认的。学生用母语来学习和掌握新 知识,比用任何其他语文来得容易来得快。如果 以本身不熟悉、掌握得不好的第二语文来进行学 习新知识,则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之前,必须先 克服语文障碍的问题,进度和效果肯定比较差。 早在1 9 5 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召开的一 次专家会议,就认为"学生一开始上学就应该以 母语为教学媒介”,并且“应尽量将母语的使用, 推向教育的更高阶段上去''。①

如果使用非母语教学,由于语文能力所限,

5 26

学生不能参与讨、论和提问,课堂教学只能以“老 师讲,学生听"的单线方式进行。如果要学生把 学过的东西重新表达出来,他们经常只是把堂上 所抄下的笔记或教科书里的片段一字不易地回吐 出来,学生的灵活思维活动因此受到扼制而影响 到知识学科的学习。②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讲师郑肇桢博士认为 使用母语学习学科知识,实在会加速学习,因而 也可节省多些时冋来学习其他语攵

在实践上,七十年代一些独中曾采用英语为 教学媒介,结果,学生成绩非常低落。在改用母 语教学后,学生成绩就有显著的提高。①可见, 华文独中以母语教学,是符合教育理论和学习规 律的,特别有利于传授知识和提高学术程度。

社会语言学家和语言心理学家指出,语言除 了帮助人们互相沟通思想之外,还具有使人们向 其族群认同和建立归•属感的极其微妙和深刻的感 情与心理功能。非母语学校所传授的是支配族群 (Dominant group)的文化价值观,而它们在许 多时候同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是有所冲突的。 受非母语教育的学生发觉到他们自己的语文和文 化在学校生活中派不上用场,并且有一股无形的 力量在逼使他们接受支配族群的文化和价值观。 学校当局甚至会禁止他们在学校以母语玄谈。美 国公民权利委员会(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Civil Rights ) 1 9 7 2 年所发表的 报告书揭露:美籍墨西哥学生如被发现在校内以 西班牙语交谈,则会受到罚站、罚款 留堂(“关 学")等惩罚。④很多时候,他们不能适应学校 的生活,对学习茎取了消极的态度而导致学术成 绩非常之差。如果他们接受了学校所传授的文化 和价值观,他们往往反过来鄙视自己的文化和族 群,甚至自己的父母和家人。⑤美国加里福尼亚 大学的Manuel Ramirez III教授在他的调查中, 发现美籍墨西哥学生在与美国盎格鲁价值认同之 后,经常与父母发生争执,但如果他们仍然保持 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则与父母有着非常和谐的 关系。⑥许多英籍意大利人和英籍印度人的孩子 在受了英文教育之后,不肯以母语和家人交谈, 使得不谙英语的父母以及祖父母难以和他们飆 ⑦正如香港中文大学讲师萧炳基博士在谈到受英 文教育的香港人时所说的,他们可能最终成为文 化认同迷失和自我认同迷失的人,⑧反过来,受 母语教育的学生则对自己的文化和族群有比较正

面和肯定的看法。

文化的同化由语言的同化开始。要避免文化 的同化,应先防止语言的同化。也许有人认为同 化并没有什么不好,同化后问题会简单得多。然 而,美国一些族群的同化历史证明,被同化的族. 群,在失去其民族特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凝聚力。 同化的程度越深,它能与支配族群讨价还价的政 治力量越小。⑨由此可知,华文独中在抗拒同化 和团结华社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要保持我们民族的特性,要维护和发扬我们 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华文小学六年母语教育是 不足够的,必须通过以华文独中作为华文小学的 延续,完成十二年的基本母语教育,以及发展华 文高等教育,方能达致目标。

华文独中前途的展望

自六十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的少数民族纷 纷起来维护他们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争取学习母 语和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力。在美国、加拿大、澳 洲.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国家,它们的少 数民族在捍卫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以及争取母语教 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际教育学界中, 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力量。那种认为少数民族应该 依随支配族群的理论已被公认是违反民主和人权 的种族主义论调。多元文化主义(Cultural Pluralism)以及多种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Pluralism)已开始抬头并受到各先进国家 的关注。欧美各国都已接受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理 论,并在不同的程度上,推行了多种文化教育政 策。

让我们以美国为例子来对这个问题作更详细 的阐述,自十九世纪中叶起,美国的教育政策基 本上是以著名的“大熔炉"理论(Melting Pot Theory)为依据。公立学校将来自不同族群,不 同文化背景的儿童聚集『起,以英语为教学媒 介和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ent ,简称WASP)的文化价值 观为教学内容,将他们“熔化",脱离原有的民 族语文和文化,成为所谓标准的美国人。由于这 个构思是以盎格鲁•撤克逊文化作为理想的目标, 来塑造所谓美国特有的民族性格,它又被称为“依 随盎格鲁的模式 ” (Anglo-Conformity Model)。 随着这个政策的推行,美国许多州制定了各种只

527

准使用英文的条规和措施。在一些州,如果教师 被发现使用其他语文来教学,他的教师准证将被 撤锐⑩鉴于当局经常使用高压性的行政措施,上 建模式也被叫做“气压锅式的同化模式"(Pressure Cooker Assimilation)。

从六十年代开始,美国民权运动开展以来, 这个''大熔炉”政策受到了质疑和检讨。人们渐 渐认识到这个政策是违反民主原则和侵犯人权的。 在实践上,这个政策推行了 一个半世纪,但民族关 系没有获得改善,反而更加恶化。少数民族发现 在同化后,民族歧视并没有消失,处境与以前一 样。',大熔炉”理论被宣布只是一个神话,文化 多元主义开始为人们所重视。美国师资教育院校 联(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简称 AAC TE)于I 9 7 1年所设立的“多种文化教育委员 会(Commission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曾出版一本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小册子,名 为《没有一个标准的美国人》(No One Model American)。这本小册子说:"多种文化教育是 珍惜文化多元主义的教育。它拒绝那种认为学校 应设法熔化掉文化上的差别或只单纯容忍文化多 元性的看法。接受文化多元主义意味着接受没有 一个标准的美国人的原则。接受文化多元主义即 是要了解和欣赏国民之间所存有的不同点,把这 些不同点看做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叔极的力量:'

文化多元主义可以用沙律(Salad Bowl)来 比喻。在沙律里边,每一种材料都对总的味道作 出贡献却又各有其独特的性质。一个建立于文化 多元主义的社会就好比沙律一样,每一族群保留 其特性但又对整个社会作出贡献。正如缺少了某 种材料,沙律的味道则会走样,如果没有所有族 群的参与,那个社会也是不完美的。

文化多元主义也能以交响乐队来比喻。在一 个交响乐队里,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特性,但又对 整首乐曲的和谐和动听作出贡献。在一个具有多 元文化的社会里,每一个族群可以保留其特性, 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进展作出贡献。⑫

有关文化多元主义和多种文化教育的理论已 受到世界各国的教育学者 人类学者、社会学者 和政治学者的注意。各种不同的多元文化教育模 式被提出和进行实验。完善的理论系统还有待更 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然而它所取得的成就已足

够宣告:大熔炉理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纽约州立大学副教授Nat J. Colletta 博士指出:马来西亚国民学校模仿十九世纪的美 国公立学校,而当时美国政府的政策则是以同化 移民为目标的。⑬由此看来,我国的国民教育政 策似乎也是以「大熔炉」理论为依据的。在世界 潮流的冲击之下,这个政策最终必将受到检讨而 为符合民族平等原则和人权要求的多种文化教育 政策所取代.那时,华文独中在我国的地位和价 值必会受到当局的承认

过去,由于各种历史的因素,华文在国际上 以及在我国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方面,没有被广 泛应用,有人因而轻视华文,认为华文没有实际 价值,无论是在商业用途上或是科学研究工作上, 华文都没有用武之地。八十年代的今天,国际形 势起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重心正由欧洲移 向亚洲一一太平洋地区。近几年来,台湾的经济 增长率是全世界最高者之一。中国大陆也正在迅 速地向着四个现代化进军。可以预见,有很多的 经济活动将以华文进行,更多的自然科学以及人 文科学研究将以华文发表那时候,要尽快取得 商业合同或是科技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熟悉华 文将是一个优越的条件。华文的地位必然获得肯 定。随着局势的演变,华文独中的地位和形象, 必定会比目前更加提高。

一般来说,目前华文独中的处境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要有利。许多环境较差或与国中共用校园 的独中已经建校迁校,或有了建校迁校的计划, 而増建校舍充实设备更是普遍的现象。独中统 考已成功地举行了十届,其文凭受到国外许多大 学的承认,独中毕业生要到国外升学,只要经济 上没有困难,根本不成问题。至于那些没有能力 出国升学的独中毕业生,独中工委会目前正在研 究如何为他们提供技术和职业训练课程,解决他 们的就业问题,

华社应如何支援华文独中

华文独中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经费问题,本 来,以华人社会的物力和财力,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有50万华人(别忘了全国有500万华人), 每年每人捐助$50 ,华文独中就不愁经费不足了。 各地方社困会馆;青年组纵、政党、乃至神 庙,可以并且应该动员当地的华人踊跃成为各华

528

文独中以及全国华文独中发展基金的赞助人。

华人社团及组织应该关心华文独中的发展, 积极协助华文独中的筹款运动和建校迁校计划。 对华文独中或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有好的意见和 建议时,最好直接向他们提出。华文报章应该避 慎处理与华文独中有关的新闻,避免刊登一些捕 风捉影的路边社消息,最好事先向有关学校或负 责人询问淸楚 然后把事情的真相报导出来,以 免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士利用来挑拔离间,破坏华 人社会与华文独中的关系。

一些经济能力较强的会馆和社团,可以和当 地的华文独中合作,发奖学金给所推荐的学生到 国外的大学去深造 该学生则与华文独中签下合 约,大学毕业后回到该校服务。这对解决师资短 缺以及提高师资质素,将有很大的帮助。

华文独中是华文小学的延续。华文小学则是 华文独中的根基。在支持华文独中发展的同时, 也必须要捍卫和维护华小的存在及发展。一些州 还没有设立董联会之类的机构,应尽快动员组织

州董联会,然后加入全国董总。在这方面,各州 大会堂、总商会和校友会可以给予大力的协助。各 地区的校友会、社团以及知识份子应该要在州重 联会的领导之下,组织起发展华小工作委员会, 协助各华小解决问题,并时时注意所谓「行政偏 差」的出现,防止华小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变了质。

华小师资短缺问题,是对华小存在的威胁。 华社必须在要求师训学院华文组增收学员以及开 设假期师训班的同时,也要求当局接受独中高中 统考文凭为录取资格之一。这样,不但可以解决 华小师资短缺问题,也为独中毕业生开辟一条新 的出路。

华人企业,公司或商号在聘请人才方面,应 优先录取独中生,并给予较优厚的薪金。

以上是针对华社应如何支援独中所提出的一 些意见,并不是很全面,希望大家对这方面多发 表意见.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华文独中各方面的工作 做好,以迎接美好明天的到来

UNESCO The Use of Vernacular Languages in Education, Report of the

Unesco Meeting of Specialists (1951), Monographs on Fundamental Education VIII, p47-48, Paris> Unesco> 1953.

香港教育透视一一国际顾问团报告书,第30页,1982年11月出版.

陈蔚波:华文独中之使命及办学方针的检讨,第3页.本文发表于1 9 8 3年

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所主办之笫三届全国华文独中行政会员研讨会・

United States Connnission on Civil Rights : Mexican American Education Study.

Report III : The Excluded Student (May 1972), U.S. GPO, Washington D.C.

(D Cole S. Brembeck & Walker H. Hill (ed) : Cultural Challenge to Education, p77-79» D.C. Heath and Company, Lexington, Mass, 1973.

Manuel Ramirez III & Alfredo Castaneda (ed) : Cultural Democracy, Bicogni-

tiv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pl5-16, Academic Press Inc.> N.Y., 1974.

Daphne M. Brown : Mother tongue to English, p34-3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萧炳基:检讨香港之语文教育政策,载于《香港敎育透视》,广角镜出版社,1982

年版。

© Vernon Smith, Robert Barr & Daniel Burke :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p87-88,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 Found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1976.

⑩ Ricardo L. Garcia : Teaching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pl32, Harper & Row Pub., N. Y., 1982.

⑪转引自⑩,pll3.

⑫同Q, p42.

® Nat. J. Colletta : Class and Cultural Manifestation of Malay Education in a Plantation Context, in "Cultural Pluralism in Malaysia : Polity, Military, Mass Media, Education, Religion and Social Class'1! John A. Lent (ed), The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1977.

529

从教育与语文、文化的关系看华教

• •李万千• 1984年《为华社开拓新境界》研讨会之讲稿

(圈片/芯應黄料室)

■季萬干

(一)引言

一个民族的教育与它的语文、文化有着密切 的关系,这是无可争论的、公认的事实。但它们 之间的关系到底密切到什么程度,大家则可能有 不同的看法。本文将在这方面就我国、新加坡与 美国的例子,试加讨论并进而检讨我们对华教应 有的态度。由于时间、资料与学力的局限,难免 有欠妥与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纠正和补充。

(-)从新加坡政府的观点谈起

(a摩光耀总理的观点:

1984年2月1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 李光耀总理"怎样保存我国文化特征?"的讲说 这篇讲词表明了新加坡政府对教育、语文与文化 关系的观点。

李总理说:“当我们宣布华校到1987年将 被取代之后,华文报章对这个问题纷纷发表社评

530

和文章。它们对华文和华族文化的前途深感忧虑。 有些担心我们会失去我们的根。这是受华文教育 知识分子的自然反应。"

李总理提出了以下的论点为政府的政策辩护:

(1哗校不再存在并不等于说华文将在新加坡 消失;

(2)语言和文化是有关联的,但却不等于是文 化;

(31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必须不断改变, 以解决新的问题;

(4家庭和个人的自尊心将使华族子女学习足 够的华文和接受华族价值观念的熏陶;

(5)文化的威胁是来自己发生的基本社会和经 济改变。

(b华文最终不会在新加坡消失?

人民行动党从1959年在新加坡执政至今, 为时只不过短短的25年,可是,华校即将在华族 占人口 75%的新加坡$肖失,这已经是一件令人惊 心动魄的事。换一句话说,英殖民地政府一百多 年做不到的事,李光耀在不到30年的时冋已经做 了,而且还假借“国家的利益"和“家长的意愿" 堂而皇哉地完成,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李光 耀的手段是如何的''高明"!

随着华校的关闭,华文将来在新加坡会不会 完全消失?这正如一个人患上了严重疾病,你安 慰他说不会立即就死,他也无从宽怀的。

对这个问题我只想提醒大家两点:第一,在 过去和现在,华文和华语确实在许多纯粹受英文 教育的家庭及社会阶层完全消失。第二,我们也 可以想象一下,再过三几代,当英语已普遍地成 为新加坡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用语,而电 电视及书报杂志等出版物也因为通晓华文华语的 人越来越少而广泛地使用英文英语的时候,华文 华语还有使用价值吗? 一种语文因为失去使用价 值而逐步消失的可能性,至少在理论和逻辑上是 可以成立的。

至于说家庭和个人的自尊心将使华族子女学 习足够的华文和接受华族价值观念的熏陶,我怀 疑在一个连民族自尊心都置之不顾的政权的统治 下,个人和家庭还能有什么自尊心,否则,华校 为什么会没有学生呢?可见,“英文至上''的实 用主义思想显然已经成为当前新加坡的个人与家 庭的主导思想。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华文只可能

令人感到自卑与气馁,谈不上什么自尊和光蹒! 新加坡文化部政务部长洋摄治少校就深信新加坡 人有朝一日会以为只懂讲英语,不憧讲母语并不 是一件羞耻的事(4 一 2 - 84 ,南洋商报)。其 实,在新、马两地,过去和现在不是有许多受英 文教育者,特别是专业人士,连f华语都不懂, 但仍址高气扬地认为讲英语是高人一等吗?

(c)语言和文化没有直接关系?

人类有文化而动物却没有。因此,我们也可 藉文化以区别人类和动物。人类学家告诉我们: 由于使用工具从事劳动和生产,古猿终于解放了 前肢并站立起来,为语言的产生创造了先決条件。 从这个意义出发,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和文化, 就没有人类。由此可见,语言虽然不等于文化, 但和文化却是不能分开的。

美国遗产字典(The Heritage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为语言下了这样的定义:一种历史 地形成的人类行为型式,仅在它所界定的文化(范 畴)内提供实质的通讯:如英语。(A historically established pattern of such behavior that offers substantial communication only within the culture it defines, the English Lan — gvage )o上述定义&清楚说明语言是在文化范 畴内活动,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李光耀强调语言不等于文化,他指出使用同 样语言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文化。他也举基督教 为例,说明不论用什么语言祈祷,他们的信仰都 是一致的。

使用同样语言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文化,那 是无可否认的。但如果深一层分析,也还有各种 不同的情况。有的原本是同一民族,后来移居到 新大陆或新地区,如美国、加金大、澳洲、纽西 兰等。有的是前荷萄牙、西班牙、法国、英、美等 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地,不得不使用宗 主国的语言。以拉丁美洲为例,牙买加、巴巴多 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格林纳达等前英国殖民 地使用英语;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 尔瓦多共和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哥伦比亚、厄 瓜多尔、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五 巴拉圭、 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等前西班牙殖民地则使用 西班牙语。而新加坡目前英语的地位也是英殖民

531

统治的结果,所不同的是英语的地位在新加坡独 立后继续受到加强,而民族教育则成为在文化上 崇洋的统治者的牺牲品。

至于说一种信仰可用不同语言来祈祷,那也 是无可反驳的事实。但如果阿拉伯人要用英语来 朗诵可兰经,英国人要用华语来唱圣歌,正如新 加坡的华人要用英语来学儒家思想一样,这绝不 能说是正常的现象!换句话说,如果把儒家思想 以其他语言介绍给其他民族那是正常的,但如果 华族也要用其他民族语言来学习儒家思想,那就 是反常,因为儒家思想本来就是华族的传统文化! 令我们担心的不仅是備家思想,而是整个华族的 文化。

(d) 关于民族语文和文化的改变

李总理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必须 不断改变,以糸决新的问题他举中国和日本 为例来说明。他比较了中国1911年(辛亥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及1976年(毛 主席逝世)中国的语文与文化,认为语文更加进 步和简化了,但经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的震荡后,中华文化却还没有复原。他也提出日 本人民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如何成功地采纳 了西方的科技、制度和概念以推行普及教育、实 施国会两院制,及如何仿效法国和英国来改组他们 的陆军和海军。他同时追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失败后,日本人如何地向美国人学习。

无可否认,语言和文化也和其他事物一样, 是不可能静止不变的,问题是如何变法。不论是 中国或日本,语文方面虽然经过不少变革,而在 文化上也向西方学习了不少东西,特别是科技方 面。但他们毕竟没有放弃本身的语文和文化,而 是以本身的语文文化为体,西方的为用。笔者曾 经向两位日本教授讨教过“向东学习'‘的间题。 其中T教授谦虚的说:“如果日本还有什么东 西可以学习的话,大概是民族的自草d "李光 耀大事赞美日本如何学习西方,却忽略了最重要 的一点。

(e) 文化威胁来自何方?

李总理强调说:“文化的威胁是来自发生的 基本社会和经济改变二 文化会随着社会经济的 改变而改变,那是事实。新加坡近年来经济 的逐渐繁荣对文化到底起了怎么样的影响,

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不过,如果说现代化 必须靠英文,或者现代化的结果必然要威胁 到民族语文和文化,那只是李总理的一个藉 口。新加坡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李炯才就 曾不客气的以日本为例,指出现代化未必全 靠英文,而台湾、韩国等例子也可资证明。 无论如何,新加坡政府英文至上的语文政策 和崇洋思想对新加坡当前的语文及文化危机 是必须负责的。

(三)我国语言、教育政策 仿效美国政策

(a)马哈迪总理论国民团结的基础

(1)以美国作为范例

我国首相马哈迪医生在其著作《马来人之困 境》中论及国民团结的基础(第六章)时,首先 深含意义地提出所谓“古老的释义":“国家团 结基础即是在特定疆界内的一个单Y勺种族集团, 拥有一个共同语言、文化和宗教,如果这些因素 结合起来,就可以创建一个国家。"

他补充道:''在一国家中,是由于对一个共 同语言、文化和宗教的了解而产生了效忠和团结 意识。当其他拥有不同文化的种族集团来到,跟 这个种族接触,由于互不了解,造成冲突。在武 装冲突中,每个集团所产生的一个更强烈的亲属 感,将导致更强烈的种族团结意识。"

他接着提出美国的例子来证明:'‘语言和一 个密切联系的文化,仍然是促进国民团结的必需 因素。"

他以美国作为范例指出:

(i庚国十三州殖民地移民是操英语的民族, 他们及其后裔是国家的核心;

(拄)独立以后,盎格罗•撒克逊系的移民, 开始允准其他不同宗教 文化和语言的异族移民 进入,但非盎格罗•撒克逊公民就无权坚持其他 语言和英语须列于同等地位……在许多情况下, 他们的语言在第二代以后就失传了。

首相的上述观点,显然就是我国政府''一种 语言,一个教育制度,一种文化”的理论基础。 这也说明了我国国家语文、教育和文化政策为什 么具有这么浓厚的马来中心色彩和同化倾向。

(2躇士四种官方语文是特例?

532

对瑞士有法语、意语、德语及罗曼斯撤语四 种官方语文,马哈迪首相却认为它的情况特殊, 因为:

(i) 瑞士是中立国,语言并不会成为政治课 题,它并不会团结或分裂人民;

(ii) 瑞士人都是欧洲人,都属于几乎一致的 欧洲文化,许多事物是共同的,许多内外力量都 能导致团结,所以四种官方语言的事实是不重要 的。

°首相的见解,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在美国和 马来西亚,国语是国民团结所必须的,但对中立 的瑞士,语言也跟着中立一一不会团结或分裂人 民,所以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官方语文都无 所谓。其实,国语如果对国民团结是一种积极的 因素,它对瑞士也一样适用,与它政治上的中立 毫无关系。官方语文说明了有关民族的语文也位, 也间接说明它的民族地位,如果瑞士的官方语文 只是其中一种,相信其他三个民族必然会有被歧 视的感觉,而决不会是无所谓的!

致于说瑞士人都是欧洲民族,语言和文化十 分接近,如果这个说法能够成立的话,语言和文 化的统一、融合不是更顺理成章,更加具备条件 么?

在多元种族的国家里,在不违反民族平等、 民主协商与自愿的原则下发展共同语文是可行的, 但如果把共同语文,定为唯一官方语文,然后以 其特殊地位来歧视、压制,甚至最终消灭其他种 族的非官方语文,以实现语文同化和文化同化的 目标,这显然是在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种族压迫; 而为同样目标服务的教育制度也只可能是种族主 义的。

(b凑国"大溶炉"(Melting Fot)理论 及其问题:

⑴以白种盎格罗•撤克逊新教徒(WASP ) 为核心。

美畐“大溶炉“的理论,简单的说是以白种 盎格罗、撤克逊新教徒.(White Anglo Saxon Protestant)为核心,其他新移民祕是黑人 土著印第安人、犹太人、波兰人、意大利人日 耳曼人或者墨西哥人,必须放弃本身的语言、文 化传统和价值观,以便“溶化"于自由的美国社 会,并取得"往上爬” (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机会。“大溶炉”理论的最主 要概念是种族差别对晋身上层社会并没有影响, 只要你肯干和具有上进心。从1850年代以来, 美国公立学校已经开始扮演“溶炉”的角色。

在美国社会研究全国理事会197 3年年鉴中,’ Mark Krug写道:“公立学校是美国民主的 实验场。各种旌 宗教的儿童学习相处在7 — 不论怎样痛苦,以取得美国民主所给予的珍貴赠 品。因此,公立学校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 波兰 人、意大利人及日耳曼人的子女有可能在名生活 领域取得显著的地位。"

(2溶炉底下未溶化的一群

尽管好些少数民族的成员成功地溶入了美国 社会,但正如Jessie Jackson指出的:"我 国人口的一半并并未溶化,他们被粘在炉店”。

他们面对了以下的问题:

(工)在现实中,要晋身美国社会,并不止 是肯干和具有上进心那么简单,而是必须付出放 弃本身的语言及文化传统的代价。人类学家 Mildred Dickeman教授说:“为了成功地 晋身统治阶层,各族的个人必须凌弃他的家庭的 大多数文化特征。他所放弃的那些行为、价值和 态度是他从婴孩及儿童时期所取得,并深深地埋 藏在他的感情中。这样做,意味着必须切断他与 本族的联系。他必须拒绝与本身的族群及社会发 生关系。"因此,"大溶炉''的概念是希望与羞 耻的微妙混合:希望晋身美国上层社会,并为本 族的文化感到羞耻。

(可因此,美国公立学校所教导的是英语和 白种盎格鲁,撤克逊新教徒的行为准则及文化与 价值,学生本族的语言、歌曲、文化和价值全部 受到忽略和否定。他们被鼓励讲不同的语言,穿 不同的服装,模仿不同的行为准则,接受不同的 价值观。因此,整个学校生活的经历其实就是一 个痛苦与蒙受耻辱的过程.

(iii) 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经济背 景,使他们在学术成绩方面远远落在后头,因此, 又遭受到劣等民族的讥讽和指责。这一切必然引 起种族关系的紧张,甚至暴发冲突事件,造成美 国政府所采取的混合学校,及混合巴士服务等克 服种族隔离政策的措施收效不大。

(iv) 为了成功熔入,并晋身美国上层社会, 不少异族出身者,经过各种耻辱与痛苦挣扎,设

533

法讲标准的英语,姓名换了,服装改了、行为、 态度与价值观也完全变了,但他们仍然被视为异 类,因为在生理上他们毕竟无法遗弃种族的特征!

(v说些人越与占统治地位的文化集团同化, 就越脱离本民族,在政治上就越缺乏本族的支持, 因此,在政治上成为脱离民族的无根浮萍。

(c)多元主义教育-新的抉择

由于存在着上述各种问题,单元的教育制度 及“大熔炉'‘理论早已it美国受到质疑。Theodore R・Sizer直截了当地说:“美国自由传统最可 贵的方面是对多样性(diversity)的尊重。这 (传统)在单元的学校与单一的环境下大可能获 得促进。"从7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学校舟台 以多元主义作为办学方针。例如加利福尼亚洲的 伯克利(Berkeley California)在 197 1年 把単一文化的中学发展为2 0间可供选择的学校, 因为他们认为单元的公立教育是产生最明显与严 重种族主义的场所,它在计划书中宣称:

“多元主义的概念是值得考虑的,因为我们 的社会在同下述过程作斗争:由一个历史所形成 的相互排斥的种族主义社会过度到一个较为开放 与相容的社会……最终朝向融合,即过去所谓的 同化式溶入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中去。这在今天已 经不行了,所有族群,一个接一个地两极分化, 并坚持本身的权利,他们开始攻击盎格鲁文化在 社会上长期的统治地位。他们适应白人环境的愿 望已减低,而追求这种适应能力的兴趣也大减。 多元主义是指文化多样化,它视差异而非同一为 醐所在•…

随着多元主义教育的概念越来越普遍邏受, 美国各地设立了更多多元^化学校(Multi cutural Schools),自愿联合学校(Voluntary Integration Schools),及私立学校(Private Free Schools这方面的发展和成就是值 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

从以上论述中可清楚看出各国的语言、教育 政策是服务于它的文化目标的。

(四)华文教育对民族国家的贡献

以上的分析证之于我国华教与华族语文、文 化的关系也是与事实相符的。有人分析,我国华

人不能团结的原因为教育背景的不同而分化为三 大集团:受华文教育者,受英文教育者及马来文 教育者。这三类华人到底能不能在“民族大义" 的前提下团结起来是一回事,但一般上他们的语 言习惯、思想与生活作风,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 态度有所不同是无可否认的。这说明了学校教育 对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

在殖民地时代,英文教育被称为奴化教育, 这并不是对受英文教育者个人的成见,而是殖民 地主义者的教育目标。事实证明,不论是抗日或 反英斗争,一般而言受华文教育者都起了主导的 作用;而非受华文教育者则往往与反殖运动脱节。

事实证明,接受民族教育,使一个人在感情 上思想上接近本身的家應社会和民族;在民 族文化的熏陶下,较易产生民族意识和感情,建 立起不亢不卑的民族自尊心。民族意识和感情, 对内表现为热爱民族及随时准备为民族而献身, 对外表现为反侵略、反压迫及要求民族平等、自 由、民主和人权。

此外,受华文教育者的勤奋苦干的精神与脚 踏实地的作风,在各生产领域与建国事业中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换句话说,华文教育在我国,已经扮演了它 的角色。它不但负起了保存与发展民族语文与文 化的责任,而且在建国事业中作出了贡献。

(五)捍卫华教的基本原则

由于华文教育所具有的民族性,在我国独 立前,它为殖民主义者所不容,惨遭各种压制和 迫害;独立后,它又为同化政策的单元国家教育 制度所排斥,随时有被连根拔起的危机。因此, 捍卫华教必须提升到保存与发展华族语文、文化 以及维护民族的地位与尊严的高度,才能正确认 识它的意义。

捍卫华教既然与保存及发展民族语文、文 化及民族地位与尊严有直接的关系,它就不仅是 有关的文教团体,而应是全体华族的责任与义务, 具代表性的华团和华人政党更是责无旁贷。在捍 卫华教的问题上,一切个人、集团和党派都应求 同存异,团结一致。

华族同胞应该吸收过去惨痛的失败经验,

534

确保在关键时刻,华教的利益本会再度为软骨头 的政客或政党所出卖。为此华人社会应取得各华 人或以华人为主的政党对维护华教的明确承诺, 例如促使他们毫不含糊地支持全国十五华团领导 机构向文青体育部所提呈的有关国家文化的备忘 录,特别是对语文、教育与文化的各项具体要求。 除了口头上的承诺之外,各有关政党还应以实际 行动证明他们的诚意。

维护华教应以维护母语教育的完整体系及 它在国家教育制度中的平等地位作为最终目标。 因此,维护华小,发展独中,创办华文高等学府, 作为长期的口号仍然是实用的。企图以华人教育 来混淆华文教育,认为母语班办得好华文就可以 关门,或者说在我国的特殊环境下,读六年华校 就够了等言论,对讎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应继续给予批判。

华小是国家教育制度下的一个组成部分, 理应得到与其他教育源流平等的待選这是一个 不容妥协的原则问题,必须从政治方面着手据理 力争。华人政党若以筹募教育基金的方式来协助 华小,则有避重就轻,甚至是放弃上述原则之嫌。 因此,维护华小主要应表现在确保华小不变质及 在各方面争取平等的待遇,特别是在増建新学校, 师资训练及设备等。

在华文独中方面,现阶段仍需强调自力更 生,华人社会有义务为全马60 I'可华文独中解决 经常费(每年约一千三百五十万元)与发展费, 及响应独中工委会筹募千万元发展基金的号召, 以应付统一考试.课程编纂、升学辅导、师资教 育、资料收集与研究、出版及其他会务活动的浩 大开支。作为纳税人,如果我们每年能够支付数 十亿元的国家教育开销的话,为什么不能或不应 该为华教多支付一两千万元呢?捐助华教应视为 如纳教育税一样,是每个华人的义务,而不仅是 个人的慈善事业。

华教既然是与民族语文与文化有关的民族 事业,华人社会必须动员广泛与强大的力量来加 以维护和发展。在维护与发展的关系上,我们强 调发展,因为它是积极的维护。在独中方面,不 论在办学方针的拟定与贯彻,经济的筹措,师资 的来源与教育,学生的来源与出路,教材与教学 法的革新,争取扩建分校与增建新学校等,都应 往全面策划、统筹统办的方面发展。换句话说,

我们应积极、主动、全面及更健全地发展起本身 的制度和系统,充分发挥母语教育的优越性,并 负起维护民族语文与文化的责任。

⑧争取民族教育的权力是不容妥协的,它涉 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选择权,母语教育的基本人 权及语文.教育与文化的民族自决权等。不论出 现什么局面,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因为真理是 站在我们这一边!

以上所提出的是维护华教的一些基本原则, 较具体的方案则留待今年十二月间有关教育部分 的研讨会上提出。

(六)结论

综合上述的分析,可达致以下几点结论:

由于语文是在文化的范畴内活动,因此它 们之冋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而教育制度则 是服务于文化目标的,因此,语文、教育与文化 是一个事物的三个环节,互相联系、依存。

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它 的文化政策,而语文政策与教育制度则服务于文 化政策的目标。例如殖民主义者民族压迫的政治 立场决定了它压制殖民地语言文化的政策,在这 种情况下,其教育制度也必然反映出压制民族教 育与愚民奴化的精神实质。同样的,种族主义政 权的语文、教育与文化政策也必定是为强制同化 的最终目标服务的。

新加坡英文教育源流一枝独秀,淡米尔文 学校、马来文学校、华文学校相继关门,是李光 耀政权崇洋及歧视各族语言、教育与文化政策的 结果,也是实用主义家长接受“英文至上"思想 旳结果。随着华校的关门,新加坡华族语文与文 化显然已陷入危机中,李光您政权不论以什么理 由来为其政策辩护,都必须对此负起责任。

从马哈迪首相论国民团结的基础的观点看 来,美国“大溶炉"(Melting Pot)同化 论似乎是我国“一种语言,一个教育制度,一种 文化"的理论基础。“大溶炉''是以白种盎格鲁 撒克逊新教徒(WASP)的文化为核心,通过公 立学校,将其他种族新移民的语言和文化'涪化' 掉。由于许多人“粘在炉底熔化不掉'‘或由于生 理因素“化而不同",加上少数民族对本身语言

535

梦境里的中学

严元章

(一)一个教育者的梦

十年前了,一九四八年的秋天,当我要到英 国去修学的时候,曾经带了一些教育的问题去找 答案,也带了一些教育的见解去求印证。一九五 一年的冬天,总算带了多少心得归来,自觉此行 不虚;归来后,只由于栖留异国,社会的根源断 绝了,一切不由分说。但愿好好地守住一间华文 中学,静静地从头做起;梦想由此开拓出一个教 育的''乐园”,处处看到绿叶红花香果。

近年来,由于“乐园''的出现遥遥无期,内 心越来越感到不安。现在是一九五八年的秋天了。 回顾过去,出国已经十年;深觉这十年的期间, 该有一个交代。想来想去,只好把"乐园''的梦

境先说出来,且看会不会挑动同梦者的共呜,从 而促成梦境的实现。因此,我要在今年马华教师 节的前夕,来一回'‘痴人说梦",作为我庆祝教 师节的节目。

现在先说梦境的大概情形一一开头看到,在 今天的学校里,人与人的教育关系实在太疏远了。 学校的规模越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冋的距离 越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冋的距离越远,学校 的成就越小。因而想象出,明天的学校,特别是 明夭的中学,在新的校舍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亲切地在一起,过着新的学校生活,培养出富有 人性的新人。这便是教育的“乐园"之简单写照, 详细的画面留在后头说明。

(二)人与人一人与物

(文接5 3 5页)

文化权利的醒觉,“大熔炉''理论在美国巳经受 到质疑,多元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开始抬头。

接受华文教育,有助于产生民族意识与感 情,并建立起不亢不卑的民族自尊心,这对我们 要求民族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运动,具有重要的 意义。此外,维护华教的生存与发展是维护华族 语言文化的先决条件。

维护华教必须提升到保存与发展华族语丈 文化以及维护民族的地位与尊严的高度,并视为 全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应以维护母语教育 的完整体系及它在国家教育制度中的平等地位作 为最终目标。一切华团、华人政党及华族同胞必

须在文教问题上团结起来,汇集足够的人力与物 力,使华教能在发展中求生存。

参考资料:

十五华团文化备忘录;

“马来人的困境",马哈迪医生著。

(3)Alternatives In Educa -tion91 by Vernon Smith, Robert Barr, and Dani el Burke,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1976

我国学者有关教育与文化的论文;

剪报。

536

教育事象的构成,依于两重的教育关系:第 一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二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一■ 重关系是根本的、必要的;第二重关系是枝节的、 不必要的。

在古代的教育事象里,原是以人与人的关系 为主,人与物的关系为从;在现代的教育事象里, 由于教育机会以及教育工具发生了量的变化,影 响到教育关系的主从发生了质的变化 不是把 主从关系倒转过来,误以人与物的关系为主,人 与人的关系为从;便是把主从弄得模糊不清,使 到人与人的关系跟人与物的关系分不出主从。我 们对于教育的关系,那样地轻重不分乃至于轻重 颠倒,实在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工作上十分严重的 错误。

现在许多教育者以教育为“教书",许多受 教育者以教育为''读书也有人夸大了一些电 器教具,如同影戏机、投影机、收音札 扩音机 等等的教育价值,以为有了这些教育工具,教育 者就要退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而开大班上大 课,把教育当作听讲看戏之类。这是不着重教育

事象里人与人的关系,反而着重教育事象里人与 物的关系,所引起的错误看法和错误做法。

在教育事象里,教育工具只是要来建立人与 物的关系,从而帮忙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却不是 从而取消人与人的关系,教育事象的构成,可以 不通过人与物的关系,却不可以不通过人与人的 关系。换句话说,只有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人与 物的关系,还可以构成教育的事象。只有人与物 的关系,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却不可以构成教育 的事象。因此,在教育事象里,可以没有人与物 的关系,却不可以没有人与人的关系。

在教育事象里,图书仪器这些'‘物",只是 要来供“人''使用的,并不是要来取消''人''的, 教育工具显然不是要来取消作为受教育者的人, 也不是要来取消作为教育者的人。教育工具是要 来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同利用的。如果教育工 具被搁在一边,当作陈列品来看待,固然不能构 成教育的事象;就算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单方面利 用这些教育工具,因而建立了人与物的关系,也 还不能构成教育的事象。必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

(13片/玺德頁料室)

■嚴元章(中)與敎育界人士商討問題。右一爲林連玉先生。

537

者双方面联同利用这些教育工具,由此不只建立 人与物的关系,也建立人与人的关系,这才构成 教育的事象。

所以,严格i兑来,''物''只是给“人'‘与'' 人''在教育关系里利用的。也就是说,物在利用, 是在人与人的教育关系建立以后,要来帮忙发展 人与人的教育关系的。根本上,教育原是人对人 的事象,并不是人对物的事象。因此,但求人与 人的教育关系建立了,便构成了教育的事象;至 于在那教育的事象里,人到底有没有利用到物, 只是次要的问题,许多教育事象的构成,仅仅靠 人对人的接触,完全利用不到物;许多事象的构 成,虽然利用到物,但物的利用还是要靠人的。 如果人好好地利用物,使到人对人更能发挥教 育作用;如同锦上添花,那当然更好了。

旦结起来,在教育的事象里,绝不是人与人 的关系比不上人与物的关系那么重要,也不是两 重的关系同等重要,而是第一重关系比第二重关 系更重要。

因此,今天我们要改造教育,固然要着力于 充实设备、搜罗图书仪器等等的教育工具,使到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享有工具上的诸多便利,由此 提高教育的效果。不过,光是这样做去,无论如 何是不够好的。这只是着力于物的加多,偏重于 人与物的关系。照这样来改造今天的教育,效果 的提高还是没有什么把握的。只有同时更着力于 人的精选,进而重建教育事象里人与人的密切关 系,由此充分发挥人对人的教育作用;对于教育 效果的提高,才会有确实的把握。这是教育改造, 尤其是中学教育改造,所要认真解答的绝大课题.

(三)人师与经师一质与量

说到教育里人的精选,首先便是教育者的精 选。

在教育的人事管理还建立不起一个专业制度 以前,任何地方的教师都是流品复杂的。这里的 教师尤其是这样。不少教师对教育没有求知欲, 没有事业心,也没有责任感。所以,在一大群的 教师里,能“教书"的教师已经算是很好,能“教 书''又能“教人'‘的教师,那就好极了。不过, 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教师,原该是能教人又能教书 的;不能教人只能教书的教师,正说得是一个“

教书匠",说不上是一个教育者。

在明天的中学里,所有的教师必须是“人帽' 又是''经师"一一是人师与经师的合体。他们对 自己负责照顾的一班学生,要随时随地发挥教育 作用。对于起居饮食以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 要认真指导;对于服务、康乐、生产、学术的活 动,要认真参加;对于人生多方面的问题,要认 真解答;对于担任的功课,必须学有专长,而又 认真进修。上课前认真准备,上课时管教有方, 上课后认真批改。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他要能 “说''又能“做";这便是能“言教"又能“身 教",表现为言教与身教的统一。

校长不只是一位教师,而且是教师的教师; 所以校长该是最好的教师,不然就不配做校长。 这里不少的校长,难得发生教育作用,说不上是 一个教育者。这些校长尽管很忙,但是忙来忙去, 大都是那许多没有教育意味的事务工作。在明天 的中学里,学校行政事务化的现状必须打破;校 长必须间接直接发挥教育作用,必须比教师发挥 更大的教育作用。他要把握学校的教育动向,从 而指导学校的教育历程,同时,他要展开自己跟 全部学生的普遍接触,并且保持自己跟一小部分 学生的共同生活。

要有好学校,要有好学生,必须有好教师。 有其师,因有其校;有其师,必有其弟。

说到教育里人的精选,其次便是受教育者的 精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一句话,是要在 明天的中学里实现的。里面所有的学生,该是来 自许多地方、许多家庭的优秀子女。他们的入学, 必须通过了全部课程的考查,绝不只是考查知识 教育这一部分。他们的不能入学,绝不会是由于 他们的家长负担不起他们入学的费用。英才不可 埋没一一因此,只要经得起全面的考查,谁都有 入学的可能。那么,就学生来说,我们摆明是重 质不重量的;但我们的重质,绝不是想办所谓“ 贵族''的中学,只是想办“英才'‘的中学。所谓 “平民''的子女,只要是英才,便有入学的机会。 我们要长期保有足够全校半数学生申请的"助学 贷金",来确立助学贷金的制度,作为他们入学 的保证。

英才的中学既然是重质不重量的中学,在组 织的形式上,便要放弃大规模的场面,采取“小

538

校小班'‘的体制。全校学生最多只要四百人,而 又分成二十班,每班最多只要二十人。为什么一 班乃至全校的学生只要那么少呢?因为要重建教 育事象里人与人的密切关系,由此充分发挥教育 的作用。全校学生越多,校长跟学生的关系便越 离越远,因而校长便越难发挥教育的作用。可是, 我们是要校长一定发挥并且加倍发挥教育作用的; 所以,英才的中学必然是小规模的中学。在小观 模的中学里,校长起码要直接认识全校的学生, 这是假定校长可能直接认识的全校学生,最多是 四百人。同样的道理,一班的学生越多,班里教 师跟学生的关系便越离越远,因而教师便越难发 挥教育的作用。我们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同时负 起教人和教书的双重责任的;这里假定,教师可 能对学生负起这双重责任的全班人数,最多是二 十人。

就学生的性别说,我们可以只要男学生,也 可以只要女学生;但没有理由不可以男女学生都 要,尤其是当英才的中学只有一两间的时候。如 果是男女学生都要的话,在全部课程里该有一部 分是男女学生不同的。这是说,要是采取男女同 校的组织形式,便要采取男女分班的组织形式。 这使到女学生能够跟男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 会,又能够在男女同受教育当中适应性别的差异。 至于就学生的年级说,原则上该是包容一间完全 中学所有的年级。但当英才的中学只有一两间的 时候,最好不要前一阶段的三个年级,也就是最 好先要后一阶段的两三个年级一一这在学制上可 以是三年制的高级中学,也可以是二年制的后期 中学。此外,接上去也该开办大学预备部,如果 事实上有这个需要。由此,初期的英才中学,可 以分设高级中学部或后期中学部及大学预备部。 往后可以加设初级中学部或前期中学部。但这个 初级部的班数,不能超过高级部的班数的一年半; 比方说,如果预备部有八班,高级部有八班,初 级部最多只可以有四班,全校总班数还是二十族

(四)形式与生活 生活与教育

经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质的精选,再经过 受教育者之量的控制,打破了学校组织上的旧形 式;由此,在学校里,重建人与人的密切关系,

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远景已丝相当可观。只 是,如果仍然局限在学校建筑的旧形式里,学校 内容的发展还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学校的形式与 学校的内容有重大的关联。内容推动形式的改变, 形式局限内容的发展。只讲究形式而不讲究内容, 自是错误的;只讲究内容而不讲究形式,也是错 误的。今天的学校形式,大体上已经局限了学校 内容的发展;要学校的内容有新的发展,就要打 破学校的旧形式一一不只是要打破学校组织的旧 形式,还要打破学校建筑的旧形式。组织的新形 式出现了,建筑的新形式也出现了,在这双重的 新形式里,重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密切关系, 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是教育的新形式与新内容的统一。

中学生在家庭里过活,在学校里受教,会使 到人生分裂为不调和的两段。就一般家庭环境说, 尤其是在南洋社会里,这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 不是最好的做法。从教育效果上积极着想,在中 学里建筑学生住所,让全体学生住校,可说是应 有之义。当然,全体学生住校的中学是最难办的。 我们说这种中学是最难办的,因为这种中学要兼 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担子,并且要兼挑 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双重担子。办得好,是双 重成功,便是最好的学校;办不好,是双重失败, 自是最坏的学校。

在英才的中学里,是要规定全体学生住校的; 既然全体学生住校,全体老师更要住校。可是, 住所该怎样建筑呢?这是校舍形式上的一个重大 问题。普通的办法,便是教师的住所建筑在东, 学生的住所建筑在西,分为疏远的两大区。在人 对人的教育作用的发挥上,这种师生分离的住所 建筑,构成了形式的障碍。进步的办法,便是把 师生的住所建筑在一起,师生同住在一起;由此 缩短了师生住所的距离,也就是缩短了师生之间 的距离。这在教育作用的发挥上,便打破了那师 生分离的形式上的障碍。

可是,如果住所的建筑是一间一间连起来, 课室的建筑另外是一冋一间连起来,还算不得是 最好的形式,因为教育作用的发挥还是不够充分。 由此,校舍的建筑又得有一番改革。在英才的中 学里,除了必须是全校性的大建筑物,如同礼堂、 艺术馆等等,其余的大建筑物尽可能化为许多小 部分,而归并为独立的、综合性的,以班为单位

539

的小建筑物,•构成一家一家的"家宅"一一在家 宅里,有一冋课室,还有足够的寝室,此外还有 客厅、督厅、厨房、浴室、便所等等。在家宅的 周围,并且有适当的园地及场地。因此,家宅可 说是生活场所及教育场所的合体,成为学校建筑 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建筑的最好形式;通过了 这一个建筑的新形式,教育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 在''家宅"这种学校建筑的新形式里,一班不只 是一个教育的单位,同时是一个生活的单位;从 此,一班里师生的关系,如同家人的关系。同住 在家宅里的,有两位教师,因为每班平均有两位 教师,加上二十个学生;师生的同住,是从学生 的入学到学生的毕业,因为教师是要跟班升级的。 作为一位模范教师的校长,当然也要跟学生同住; 最低限度,毕业的各班学生,在他们离校之前, 总该一班班轮流跟校长同住在一起。这么一来, 使到校长对各班学生,有机会直接发挥教育的作 用;顺便使到各班的教师,在长期的师生共同生 活里,可以得到短期的休假。

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在学校的组织上及建筑 上,冲破旧形式的障碍,使到经过精选的教育者 与受教育者,重建那失去了的最密切的关系;由 此便能够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从而收获最大的 教育效果。可是,教育作用的新发挥,教育效果 的新收获,要通过教育新形式与教育新内容的统 一;也就是不只要通过教育的新形式,同时还要 通过教育的新内容。这里,我们就得说明,新的 教育内容的提出,是从教育与生活的关联着手; 消极方面避免教育与生活的脱节,积极方面求取 教育与生活的贯通。由此,生活接回了教育,生 活的内容趋于清净;教育回归于生活,教育的内 容趋于丰富。这样,生活与教育好好地关联起来, 使到生活跟教育都得到了改造;从而在实践中整 理生活的经验,逐步发展出一套新的教育内容, 成为一套新的中学课程。

新课程的体系涵盖四种教育;这便是道德教 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及知识教育。群育归入 道德教育,美育及体育归入艺术教育。在四种教 育当中,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结构;以艺术教育、 技能教育及知识教育为上层结构。每种教育又涵 盖两个部门;一是学科,二是活动。就学科说, 伦理学、家庭学,属于道德教育;音乐、绘画、 戏剧、体育,属于艺术教育;农业、工业、商业,

属于技能教育;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 属于知识教育。就活动说,活动跟学科要在课程 里处于同等的地位。活动不再被看作是课外的, 而是课内的;正如全体师生都要上课,因而全体 师生都要参加活动。各种活动跟有关的学科当然 要配合;如同学科跟学科,活动跟活动都要配合。 就学科跟活动的分量说,知识教育的学科必须力 求简炼化,只有主要的材料才会被保留下来;既 免于知识教育的过分偏重,又可以让出时间给别 种教育的学科或活动。这样,四大教育才可能达 到相当平衡的发展。

这一套新的教育内容,要釆用的教育方法是 什么呢?基本的是自学辅导,是共同活动,是个 别谈话;于团体的教育之中,尽力兼顾个体的指 导。由此所要追求的教育目标,在道德教育是“ 善”,在艺术教育是'‘美",在技能教育是“巧", 在知识教育是“真再由四大教育的求善、求 美、求巧、求真所结合的教育总目标,便是善、 美、巧、真交织而成的无限圆满的''人性"; 是在正常的''通性"里衬托出明朗的''个性'‘的 人性,是远超出"物性"而近于"神性"的人性。 这无限圆满的人性,便是理想的人性;理想的人 性,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表现出来,便成为 理想的人生。教育的总任务,就是培养理想的人 性,来发展理想的人生。在这里我说''培养", 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不是生长,不是训练, 也不是传递。

(五)痴人说梦以后

现在,我的乐园梦说完了。我象是从沉迷中 清醒过来,发觉到三个具体的问题还得解答:

第一,英才的中学是华文中学吗?当第一间 英才中学开办的时候,我希望这是一间华文中学, 一间以华文为主的中学,一间以华文为主的马来 亚中学。不过,英才中学的图案是''世界性''的。 因此,如果以别的语文为主的中学,釆用这个图 案,英才中学便不是华文中学了。也因为这个图 案是世界性的,马来亚跟马来亚以外的地方都可 以采用;只要在教育材料的选择上,适当地兼顾 到“地方性"。所以,英才的中学可以是马来亚 的中学,也可以不是马来亚的中学。不过,因为 这个图案是在马来亚提出的,我倒希望第一冋英

540

才中学是马来亚中学。地址最好在星洲,其次便 是在吉隆坡或槟城;能够在这三个地方,找到有 山有水的校地,那就好极了。

第二,英才的中学要多少钱才办得成?依照 我粗粗的估计,开办魏大约要二百万元。一百万 元作为礼堂、艺术馆、工厂、科学馆等等,大型 校舍的建筑费及设备费;另一百万元作为家宅、 行政厅等等小型校舍的建筑费及设备费。二百 万元的大数,听来也许嫌太多;但是,也要知 马联政府在怡保新办了一间“巫文中学",在校 舍的形式上虽然还不够理想,却用了二百五十万 元的建筑费及设备费。至于英才中学的经常费, 平均每班每月最少要二千元,二十班合计一共是 四万元;这四万元的经常费,假定由家长负担一 半,其余一半得由校董会负担;政府的补助费要 看作是多余的,准备于必要时可以退回。如果英 才中学不是由人民办,而是由政府办,那当然要 另有分担的算法,此外,必须有一笔助学贷金, 这大约是二十万元。

第三,英才的中学要用那么多钱,效果确实 有把握吗?如果认真办起来,效果是一定有把握 的;假使这样的中学还办不好,试问世界上还有 什么中学会办得更好?看看英国的公学,在形式 及内容上,还比不上英才的中学;却已成为世界 上第一流的中学,培养出许多人才来.要是英才 的中学办成功,更要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中学, 培养出更多人才来。这是我乐于保证的。远观.中 国古代,孔子杏檀设教,说是教出七十二贤。今 夭,我们接受了这位万世师表的启示,融和了东 西教育的优秀思维,来开创新的中学,总不至于 连“七十二贤''也培养不出来。这又是我乐于保 证的。

过去,我曾经呼吁大家注意“人才.的竞赛 现在,我再来呼吁大家注意一个''斗智不斗力" 的长期局面。

( 1 9 5 8- 1 0 - 1 8 于芭都)

▲敎育的目的是要培養英才•一代比一代好•一代比 一代强。

4 ''路是人走出來的〃。若是我們有决心,''夢境里 的中學〃有一天也會在現實中出現。

541

马星华文教育史的研究

魏维贤

任何客观撰写马星史的人,不能不对华人的 伟大贡献•给予应得的版位.可惜有关华人的历史 资料,一方面太过贫乏,另一方面又很散浸。前 者主要是因为华人,尤其早期的华人,不大注意 撰写,为后代留下文字资料;后者主要是因为华 人不太关心史料的•系统化保存,结果即使偶而留 下一鳞半爪,过了一个时候,就是没有遗失的话, 也不太容易加以搜获。加上殖民地时代政府对华 人活动及华文资料的漠视(除非华人给政府带来 麻烦,如私会竟格斗、民族主义运动等,不得不 加以正视与处理者外),使到今日从事华人史研 究者,大有感到文献不足,征引无由。

研芫华人问题的人士,包括外地和本地学r, 通常也只能就所能获得的资料加以整理、研读和 分析,结果常常会因为资料的贫乏或不齐全而有 顾此失彼之嫌.更有甚者,他们也常犯了对问题 缺少全面性认识的毛病,使到他们在提出结绷 难免有知其一不知其二之讥。在这种情况之下, 尽管他们的研究方法如何精密,理论怎样完善, 其结果还是有商榷之余地。至于那些只懂得运用 一种语文(华文或英文)的资料者,更难免受到 片面之辞的影响而不能窥见全貌,

上述情形,在星马华文教育史研究的领域中, 尤为司空见惯.其实,我们几乎可以这么说:到 目前为止,我们还未见到一部真正说得上够分歓 够水平的《马星华文教育史》,因为这么一部史 实的撰写,除了必须运用到各种有关的资料以代 还得基于明辨精确的“史识‘‘;后者尤为难能可 贵!

先谈撰写马星华文教育史时所必须用到的资 料吧。就笔者所见到的有关资料,大约可分为底 下十六大类加以举例介绍和评述。

(一)档案

亳无疑问的,最重要的资料要推所谓''第一 手”或“原始”资料的档案。

已经公开的战前官方档案,最主要的该是编 号CO.273 (英国殖民部有关海峡殖民地的档案) 和CO-717 (英国殖民部有关马来联邦的档案) 这两系列的资料。(战后的同性质档案,另开系 列;例如有关新加坡的战后档案列为CO-951, 已开放到一九四九年。这些新资料,有关教育问 题的部分,还没有人研究过。)这些档案汗牛充 栋,虽已经过编排及摄成显微影片,但翻阅仍颇 费心力。研究者不得不逐卷披览,而卷帙浩繁, 内容庞杂,使人难免有海底捞针,无从着手之感。

近年来,一些研究马星教育史者已开始运用 这资料,而有不少收获——如罗福成的《分歧的种 子:马来亚教育政策,1874—1940》(LOH FOOK SENG • SEEDS OF SEPARATISM ・ EDUCATIONAL POLICY IN MALAYA. 1 874-1940 )和史蒂芬逊的《种殖者与行政 者:英国的马来教育政策,1875 — 1906》 (REX STEVENSON• CULTIV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BRITISH EDUCATIONAL POLICY TOWARDS THE MALAYS, 1875-1906).罗福成的论文里有

542

提到和分析殖民地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态度与攻策, 就是以档案的资料为主要根据而撰写的;他没有 利用到华文的资料,实为美中不足。

CO • 27 3和co・717是英国殖民部和马星 殖民地政府来往的函件,原件保存在伦敦的公共 档案局(PUBLIC RECORD OFFICE) o 以外,新加坡和吉隆坡的国家档案局(NATIO— NAL ARCHIVES)也保存有很丰富的资料,等 待研究者去发掘和利用。大马各州,甚至各行政 单位,也都保存着各自的档案,不过要得到机会 去翔阅,恐怕是件不易办到的事,虽然上面所提 到的史蒂芳逊就曾经利用过雪兰莪和森美兰两州 的州务档案,以及一些地方性(包括红土坎、关 丹、淡马鲁等县)的档案。

非官方档案以教师团体和学校的最为重要, 可惜这些最早也只能回溯到马星光复后的四十、 五十年代而已;战前的资料在日本占领时期中几 乎毁灭无存。西马方面的资料,当以马来亚华校 教师总会(简称''教总")所保存者最为完善, 为研究战后马来亚华文教育史者不可不利用的宝藏O 新加坡方面的教师团体档案虽没有象教总的那么 集中,但也相当丰富。历史较久的新加坡华校联 合会(成立于一九四七年)的档案应该是最有价 值的一项;其中有一小部分文献曾经由高鴻铿选 出并编进《新加坡华校联合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 内,于一九六七年出版;但从历史研究者的角度 来看,这里所选出的文献太少,也未必是最重要 者。新加坡华校教师总会和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 会也是重要的华文教师团体,其档案当然也值得 重视。除此之外,星马两地还有许多以州、区、 地方、学科等为分野的教育团体,它们也各自保 存具有自己特点的活动档案,有必要时也应参用。

至于学校(包括大专)的档案,只要没有遭 遇到停办的不幸事件,该不致有遗散之虞。不过, 学校档案内容往往有很多是例常的琐事,没有多 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所以,主管者在编档案时 就应注意辨别资料的内容,以便分别归档,去芜 存菁,保存史料。最近新加坡国家档案局有注意 到这问题,所以在有必要或受邀托时特地派专门 人员到场负责指导有关档案保管的方法。

在此我们必须提一提其他可能和我们研究对 象有关的档案,如:商会的教育组、社团的教育 股、政党的教育委员会等的档案。很明显的,作

为"三大机构"之一(其他是敎总和逆总)的马 华公会,它的教育委员会档案是一部很重要的马 来亚华文教育文献,尤其是研究五十年代的马华 敎育。可惜这种档案不易见到;,即使有机会见到 的话,有关当局也不会随便允许研究者公开引征, 因为时代毕竟还很接近,有些问题还是敏感.

笔者没有机会见到,但相信中国方面有关 "华侨''教育的档案(如侨务委员会档案),一 定会有参考的价值。

(二)官方的出版物

官方的出版物,通常由政府出版(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承印出 版的。这包括:宪报、国会辩论纪录及附件、各 政府部门的常年报告等。这里我们所注意的是那 些有关教育问题的国会辩论记录、法令及条例、 教育报告书、学校课程纲要和教材、教育统解 在官方出版物当中,有两份文献为研究马星 华文教育史的人士所不能不详读者:一是马来亚 的《方吴报告书》(一九五一年出版);一是 新加坡的《各党派华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一 九五六年出版)。这两份报告书都针对当时华人 所面对的教育问题,及其政治现实及切身利益, 而提出评论与建议。《方吴报告书》的一些主要 建议虽没有被当时的马来亚政府所接受,但它对 马星两地华文发展的潜在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相 反地,《各党派华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的建议 几乎原原本本地被新加坡政府所釆纳,使华文源 味的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之一环。

新加坡方面的官方教育报告书当中还有两份 是与华文教育最高学府一一南洋大学一一有关者. 其一是《南洋大学评议会报告书》(主席白里斯 葛,一九五九年出版);其二是《南洋大学检讨 委员会报告书》(主席魏験,一九六。年出版). 这两分报告书为南洋大学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之 一铺下康庄的大路。

至于官方发表有关新加坡华文教育的白皮书, 我们应该提一提一九五三年的《华校、两种语文 与津贴的増加》和一九五六年的《新加坡华文中 学生联谊会》(简称《中学联》)。这两份白皮 书也都是针对五十年代初期华校所面对的严重问 题而发表的;这些问题很复杂,非当时头痛缺,

543

早期岀版的部份华教史籍

■敎應岀版〈敎顷椎瞒'。(1959 1976) :■。比。力整文癒中復网史)C 1975〉

■黄遍岳若《嬲中雜浪〉C 1973 )

脚痛医脚的办法所能解决得了,而要等到华校获 得平等待遇,上了轨道之后才满意解决。

国会(及其前身的立法议会)的辩论记录, 也是官方出版物中的重要教育资料来源之一.例 如马来亚立法议会在一九五二年底辩论教育政策 及教育法令时就有长达兀十页的纪录,为研究这 事件不可或少的资料。

战前入战后初期的《教育部常年报告书》, 对该年度的教育活动有详尽的报导。报告书后也 附有统计资料及插图,给研究者很大的方眞 可 惜两地政府都不约而同地先后放弃这种格式的常 年报告(马来亚最后一本《教育部常年报告书》是 一九五六年;新加坡是一九六七年),而又没有 更好的取代者。

教育部或教育局所发出的通告(CIRCULARS) ,虽多数是自己油印者,但仍属此类文 献。这些通告也应分类汇集成册,并编排目录, 以方便查引。近年来许多重要的教育革新都是以 通告式传达学校.所以通告的重要性更不用说了。 例常行政的通告,当然不包在内。

(三)报纸

对马星华文教育史的研究来说,报纸,尤其 是故前的本地华文报,占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这是因为一般华文报的编者对教育问题很重视, 对华文敎育资料又常常不惜版位,乐意全文照登, 无意中为我们保存了不少完整的宝贵原始资料;

另一方面是因为战前的马星华文教育资料经过日 本占领时期的破坏而荡然无存,能侥幸在报章上 发表而获得保存者,弥觉得可贵。举一个例子来 说明吧!大家知道,新加坡有名的南洋华侨中 学校(简称“华中")是创办于一九一九年, 但有关该校的早期资料寥寥无几,尤其文献方面 更显得阙如:这点从该校出版于一九六九年,的 《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金禧纪念特刊》就可看 出。翻检战前出版的《切报》,不但可多得一些 有关创办的资料,而且还能读到不少重要的原始 文献,如:《实行筹办南洋华侨中学校之通告》 (一九一八年六月八日);《筹办南洋华侨中学 校之呈批》(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一日);《南洋 华侨中学校招生简章》(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H); 《南洋华侨中学校致各埠华校公函》(一九一八 年八月二十六日);《南洋华侨中学校募捐建筑 费启》(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等。看了这 些资料,我们对该校创办的了解会深刻得多了。 沈瑞英就是运用《功报》的资料而完成一篇《南洋华 侨中学校之创建》的报告,发表在南洋大学亚洲 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报告集刊》(一九七五年出 版)。

关于新加坡早期的华文报,陈蒙鹤在她的硕 士论文《新加坡早期的华文报,1881T912》 (CHEN MONG HOCK • 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OF SINGAPORE, 1881-1912 )有详细的报导,凡准备 利用这资料者必须加以注意。除了《吵报》以外,重

544


要的华文报有《南洋商报》(一九二三年始)和住洲 以《光华日报》(槟城)和《中国报》(吉隆坡) 为最重要。

早期的英文报,彳艮少提到华文教育的问题; 战后就不同了。一般地说,英文报对华文教育的 问题相当隔腰,又好象没有多大的好感一一甚至 有时表现得有点偏见:这种情况在殖民地时代尤 为明显。所以,研究马星华文教育者,不可不知 道英文报的报导和反应,尤其要注意他们社评的 内容。星马的英文报以.《海峡时报》为最重要。

(四)刊物

华校习惯上每年出版一本校刊或毕业刊,遇 有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或大事时,还出版特刊或 纪念特刊。校刊或毕业刊的格式和内容,大家都 很熟悉;它的史料价值也不难欣赏。研究者往往 为了要了解某一时期其一学校的史实(如校史, 学校蛆织,有关人物,学校活动,学生统计等), 不得不检阅有关的旧校刊;需要用到图片时,也 不得不借助于这些图文并茂的刊物。纪念特刊更 为重要,因为它汇集多年来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和补充,方便研究者的利用。例如马六甲培风中 学出版的《培风五十年金禧纪念特刊,1913-1963》就收有下例资料:校微;校歌;校训; 校景;校址沿革;学校大事记;董事会(章程, 条例,鱼事玉照及名录);教职员资料;教务、 训育、事务、体育和图书概况;中小学概况(包

括统计数字);金禧纪念庆典;历史照片;校友 概况等。全书长达三百五十面,图文并茂,它不 但是培风中学的史料总汇,也是马星华文教育史 史料之一重要集子。

除了中小学外,大专和教师团体也有出版类 似的纪念特刊。为了纪念创校十周年,南洋大学 于一九六六年出版一本有相当内容的《南洋大学 创校十周年纪念特刊,1956 — 1966》。这和一 九五六年出版的《南洋大学创校史》一样,给研 究者提供不少的史料。一九六四年,义安学院也 出版一本《义安学院周年纪念刊》。该纪念刊虽 有一百多面,但有关的史料只有二十面左右而已.

马星华文教师团体出版的纪念特刊也不少, 虽然有的史料价值并不十分高。以新加坡方面来 说,《新加坡华校联合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一 九六七年出版)和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二十周 年纪念暨会所开幕双庆特刊(一九七二年出版)就 可算是有点史料的价值了,虽然里面所选载的史 料仍嫌太少和太片断。

社团(包括商会、政党、校友会等)的纪念 特刊也常常登载有关教育的资料。例如最近出版 的《钟灵中学(新加坡)校友会成立十周年纪念 特刊,1965-1975》就是一本有相当价值的纪 念特刊。

除了特刊和纪念特刊外,应该要提到所谓 “定期刊物''了。定期刊物的种类很多,内容和 程度也各有不同。比较重要的本地教育定期刊物 有马来亚教总的《教师杂志》,新加坡教总的《教

545

育年刊》和新加坡华文中学敎师会的《南洋敎育》. 至于学术性的本地教育定期刊物,可以以《马来 西亚敎育学报》(创刊于一九六四年)为代表.德 国汉堡大学傅吾康的两爲论星马华文教育的文章 (《星马华文教育的问题》和《砂膨越和沙巴华 文教育的几个问题》)就是在这学报里发表.

(五)教材

如果从教育的观点看华文教育,那么课程和 教材的研究应占首要地位了。大家知道,星马华 校在这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曾经经历到许 许多多的变迁,而在适应这变迁时,它的教育内 容和方法也跟着改变。最早的华校课程与教材当 然和中国的没有两样,尤其是早期的私墊和学堂 时代.但较后就有一些特地为本地区的需求而改 编的敎材.出现。至于课程本身也逐渐地有一些和 中国不同的地方,反映本地的特殊需求,如英文 科的注重。不过有关这方面的大改革,还是战后 五十年代以来的事。关于这问题,丁莉英在她的 毕业论文《新加坡华校课程及教科书的演进初探, 1951-1972》(南洋大学历史系荣誉学士,一 九七三年)曾加以论述,颇值得参考。不过有关 战前或大马的同一问题研究,则还未见到。深入 的研究,也仍阙如。

(六)碑铭、文物、图

陈荆和和陈育棋合编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 录》里,收有崇文阁、萃英书院和培青学校的碑 文。培青学校的碑,据编者考定,是立于一九二 九年;这块碑从历史观点来看是不大重要的。至 于崇文阁和萃英书院,是新加坡“有碑为证'‘的 两间最早的华校,一创于一八四九年,一始于一 八六一年,其重要性不容赘述。不过,它们钢• 不是“最早”的华松:这点应加以强调。

“文物"的范围很广,凡有历史价值的东西, 如旧课本、用具、设备、书画,题匾等是。在城 市重建,生活又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不及早注 意及保存这些文物,时过景迁,要找它时恐怕已 太迟了。文物的泯灭对研究历史者来说是一个大 损失.

图片的历史价值,大家都会很容易了解到的。

很多学校在出版纪念特刊时都会注意把历史图片收 入,这点很值得我们赞扬。从这些富有历史性的 插图,我们可以欣赏到早期华文敎育的真正面貌, 例如:从新加坡《养正学校金禧纪念刊》(一九 五六年出版)我们可以看到该校创办人的玉照(第 39—43页);旧校的校景--间可以代表早期

华校校舍的破旧店屋(第3页);一九二一年拍 的学校军乐队的照片(第286页)使我们感觉 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的小学还望项莫及 呢!在麻坡中化中学的"中化半世纪"(一九六 二年出版)的第19页,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团体 照片,底下有这么的说明:"……最初之校舍, 借自华侨公会,原是马来人之亚答屋……男女学 生恰为八十名,全体均穿着军装式的校服,每人 均手执木枪,乃因当日接受东洋之军国主义的教 育思潮所影响也。"这是多么有价值的插图呀!

(七)个人文献

个人文献以日记、回忆录、个人诗文集和私 人文献为历史学者所感到有兴趣者。对星马华文 教育的研究有价值的日记还未见到,至于其他的 个人文献则有底下几种值得提一提。

回忆录应以林连玉所发表之文字,为最重要 参考资料。在殖民地的时代,陈嘉庚的《南侨回忆 录》(新加坡怡和轩出版,一九四六年)也刊载几 则有关华文教育的资料,只是份量不多而已。

战前和战后初期在星马服务的巴素,是东南 亚华人史的权威,对星马华文教育有相当的研究。 在他的《一个马来亚官员的回忆录》(VICTOR PURCELL • THE MEMOIRS OF A MALAYAN OFFICIAL, 一九六五年出版) 一书内,有若干地方提到他负责本地华文教育行 政时所遇到的问题。

另有一些虽不是真正的回忆录,但有相同性 质者,这包括林明心的《丝丝忆语》(一九六五 年出版),黄润岳的《龙引十四年》(一九六九 年出版)和刘英舜的《我与义安》(一九七O年 出版)。

星马华文敎育界人士以写作著名者为数秒, 而在这些作品中,偶而也有华文教育资制的出现, 例如:巳故怡保育才校长蔡任平的《潜惹斋文集》 (一九六一年出版)就有不少有关华文教育的资 料。还有,象纪念孔翔泰的《追思录》(一九七

546

一年出版)和纪念王宓文的《王宓文先生纪念文 集》(一九七三年出版)等.也有多多少少华文 教育的资料。

私人文献(PRIVATE PAPERS)的历史 价值很高,只要该人物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刚好 有重要的关系。有关星马华文教育的这方询资料, 正等待我们去努力保存一一只可惜拥有这种资料 的人士仍是很不愿意割爱或惠借出来,供学人研 究:这原因当然也不难明白。一九七一年,陈祯 禄家属把他的私人文献交给新加坡东南亚研究学 院保存,以供研究者利用。这种精神,值得秘。 该批文献共约有两千件,并已经过学院加以整理 和编目(TAW CHENG LOCK PAPERS. A DESCRIPTIVE LIST)。在这批文献中,有 一些是有关华文教育者。

(八)会议报告和备忘录

会议报告,特别是有关华文教育的会议报告, 是研究者必读的资料。由于这些报告通常是油印 的,而分发也只限于与会者或有关当局,结果搜 集不大容易。象''全国发展华文独立中学运动工 作委员会''的"统一课程及考试小组报告书" (一九七四年)这一类的重要文献,圈子外的人 士是不容易看得到的。就是铅印出版的会议文献, 象台湾"海外华文文教会议秘书处"印发的《海 外华文文教会议提案汇辑》(一九六七年),也 不容易在本地大专或公共图书馆借得到。

备忘录也是如此,象马华公会《马来亚联合邦 华文教育问题备忘录》(一九五四年),全国华人 注册社团《向部长级教育检讨委员会提呈之备忘 录》(一九七五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研究者绝对不可以加以遗漏。

(九)年鉴和志

这类的参考书,有时也有可取的地方,虽然 大部分是抄来抄去的资料,包括可靠和不可靠者, 所以运用时要特别小心加以鉴别。

顾名思义,年鉴应该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参考 书,但能这么做的华文年鉴是不多见的。研究星 马华文教育史者所常引用的年鉴有《中国教育年 鉴》(一九三四年,第一次)和《南洋年鉴》

(一九三九年)。

志的体裁很多,内容也不一样。本地出版的 有中国报的《马来亚新志》(一九五七年);外 地出版的有台湾''华侨志编纂委员会"编印的 《华侨志总志》(一九五六年),《马来亚华侨 志》(一九五七年)和《新加坡华侨志》(一九六 O年)。

(十)小说

星马华文教育有极美的一面,也有极丑的一 面。要想象和领略到这两面的意象,非参阅所谓 的“马华小说”不可。当然,小说是小说,与历 史的本质有天渊之别,尤其小说家常常为了文学 与创作上的考虑而把内容形容过火,刻划入微, 甚至无中生有,兴波作浪。但是他们的作品仍可 作为现实社会的反映一一象《儒林外史》所反映 的清末中国社会一样。其实星马华文敎育圏子内 的美、丑两面,除了在小说还能“欣赏"到外, 其他资料(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很少提到;即 使有的话,罹轻描淡写,便是讳莫如深。在学 校的校刊上偶而还可看到“美''的一面,如校友 的''回忆",同仁的"荣休",但是“丑”•的一 面(也许怕打起官司来)就不容易见到了。

马华小说的作者有不少是教师或曾经执过教 鞭者,所以他们对所描写的内容有相当的体验与 了解。在许许多多的马华作家中,林参天可以说 是以华文教育问题为主要题材而写得颇为成功的 一个作家。他的小说时代背景包括战前和战后, 而人物也各式各样都有一一不过他的“毁"多过 '‘誉":尽管他自己不肯承认,他是一个抱着悲 观态度看华文教育的作家。在《热瘴》(初稿完 成于一九三七年,战后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后 记''里,他说:

“作者在马来亚从事侨教工作三十余年…… 侨教(独立之后又称为华文教育)的问题确是太 多了,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这 并不是我的悲观论调,但事实俱在,不容否认… …读者切勿误会以为我存心攻讦……教育是社会 事业,干得对的,我们要承认,不对的,我们也 要有勇气承认,讳疾忌医,将会铸成大错……" 《热瘴》的姐妹篇是《浓烟》(一九五八年出版), 也是长篇小说。林参天认为他的书中人物在马来

547

亚华校里到处可见:也许他懂得比我们多既

(±)未刊的毕业论文

以星马华文教育为专题研究对象提出论文而 获得硕士学位者有底下三人:

/.李亚才(即李廷辉),论文题目是“海峡殖 民地和马来联邦华校的政策与政治,17 86 -1941 (-LEE AH CHAI • POLICIES AND POLITICS IN CHINESE SCHOOLS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IAY STATES, 1786 - 1941)。作者分期讨论华文敎育的•发展, 特别着眼在华校与中国政治的关联问题。他是在 一九五七年获得马来亚大学历史系的硕士学位。

Z孙一尘,论文题目是《马来亚的华文教育 与政府政策》(SUEN Y-CHERN • CHINESE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Y IN MALAYA)。作者把论题分成三部分加以讨 论:战前华文教育与琵后的复原;战后的政府华 文敎育政策与华校现况;华文教育的前途。他是 以教育的立场探讨华校的适应问题及政府对华校 的“马来亚化"政策。他是在一九五八年获得澳 洲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硕士。

耘翁月翎,论文题目是《华人对海峡殖民地 和马来联邦教育的贡献,1 900 —1941》 (YUNG YUET-HING. 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S IN THE STRAITS SETTJ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1900—1941)。作者强调华人对教育的重视及 给予它的支持:这支持并不限于华文教育。华人 对教育的贡献很大,这点为一般讨论华文教育者 所忽视。论文分为五章:马来亚背景;华校的发 展;马来亚的华文学校;英校和高等教育;结论。 她是在一九六七年获得马来亚大学历史系的硕士 学位。

硕士以下的毕业论文,尤其是大学文凭班程 度的论文,有不少与星马华文教育有关,但水平 不高,这里不加介绍。专论星马华文教育的博士 阶级论文则还未见到,虽然有些社会科学的博士 论文有附带提到它一 一特别是政治学者。

(主)专书

讨论星马华文敎育的专书并不多;所见到者 也只侧重做述,不在分析。许甦吾的《新加坡华侨 教育全貌》(一九四九年出版)是一本常被引用的 专书,但它也仍以叙述为主,以保存资料为要。 不过作者在编写时倒费了不少心思,把一些散漫 的资料整理出来,至于那些资料阙如问题,他也 加以查询和补白:这点远非王植原和王爱洋所合 编的《马来亚华校全貌》(一九六一年出版)所能比 的。吴华的《新加坡华文华学史略》(一九七六年出 版)也值得参考。

另外两本同性质的书是唐青的《新加坡华文教 育》(一九六四年出版)和宋哲美的《英属婆罗洲华 侨教育》(七九五九年出版)。这两本都被列入台 湾华侨教育丛书编辑委员会出版的《华侨教育丛 书》内。

一般讨论星马教育或华侨教育问题的专书都 会或多或少地提到星马华文教育问题。这类的专 书包括:新加坡师资训辭院的《新加坡一百五十 年来的教育》(华文版,一九七二年);张正藩的 《近六十年来南洋华侨教育史》(_九五六年出版); 周胜皋的《海外华文学校教育》(一九六九年出版); 朱敬先的《华侨教育》(一九七三年出版)等。

以华人为专题研究的英文书也都有牵连到教 育问题。在这些专书中,有几部为研究星马华文 教育者所不容忽视„这包括:宋旺相的《新加坡华 人百年史》(SONG ONG SIANG, ONE HUNDRED YEARS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 一九二三年出版); 嚥的《马 料华人》(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A, 一九四八年出版)和《东 南亚的华人》(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 一九六五年二版);ROBERT S • ELEGAWT 的《掰》(THE DRAGON 】S SEED, 一九五九年出版);STEPHEN FITZGHRALD的《中国与华侨》(CHINA AMD THE OVERSEAS CHINESE, 一九七二年出 版);GARTH ALEXANDER的《静默的侵\》 (SILENT INVASION,-九七三年出版)等。

战后的四十、五十年代华校所面对的问题及 其反应,为一般研究星马政治发展史者所乐道。 这些作者所给予读者的印象是华校(尤其华文中 学和大专)的政治色彩很浓厚,而学生也普遍地 被卷入政治的漩涡中。这一类的专书,可以以 RICHARD CLUTTERBUCK的《星醐暴动与

548

革命事件,1945—1963》(RIOT AND REVOLUTION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945-1963, 一九七三年出版),杨 金华的《新加坡的政治发展,1945—1955》(YEO KIM WAH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 1945 — 1955, 一九七三 年出版)和AUTHOMY SHORT的《%亚的共 产叛乱,1948T960》(THE COMMUNIST INSURRECTION IN MALAYA, 1948 — 1960,—九七五年出版)为代表。

(±)论文集和资料汇刊

论文集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作者把自己发 表过或未发表过的论文汇辑成书;另一种是编者 把一些有关的论文(包括编者本人的论文)合辑 起来而成的集子。论文集当中有星马华文教育或 华侨教育的论文可资参考者,可以以底下的出版 物为例:

第一种的论文集:丘正欧的《华侨问题研究》 (一九六五年);王秀南的《星马教育泛论》 (一九七O年);黄润岳的《独中论》(一九 七三年);陈初荣的《今后华教何去何从》(一 九七四年)等。

第二种的论文集:刘士木、钱鹤和李则纲合 辑的《华侨教育论文集》(一九二九年);中国 侨政学会编的《华侨问题论文集》(一九五四年, 第一辑);侨务委员会侨务研究室编的《华侨问 题论丛》(一九六八年,第一辑);高信和张希 哲合编的《华侨史论集》(一九六三年);国防 研究院和中华大典编印会合编的《星马教育研究 集》(一九六八年);宋哲美编的《星马教育研 究集》(一九七四年)等。

论文集和资料汇刊不同的地方是,前者是论 著的合辑,后者是资料的汇编。不过,由于华文 的编著向来不太严格遵守引号的运用,结果使到 转录、改写和创作的界限模糊不淸,所以资料汇 编的3容,也可能不只是资料的转载。这一类的 出版物包括:庄希泉和余佩泉合编(原书写''著 作")的《南洋英属华侨教育之危机》(一九二 一年);马来业联合邦华校教师总会编的《独立 大学专号》(一九六八年)和毗功华校童事会联 合会协助华文独立中学发展工作委员会编的《唬

功州华文独中复兴史》(一九七六年).侨务委 员会编印的《侨务法规》(内有有关侨教的法规) 也属于此类一一这书初版于一九五。年,历年有 加以续修。

(雷)大事日志

丁致聘编的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记一 八六二至一九三二年间教育大事,一九三五年出 版),对研究近代中国教育来说,是一本很有价 值的工具书:星马也很需要一本类似这书的编辑, 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工具可用。马来西 亚敎育学报第一和第二卷发表朱文华编的《一九 六三年星马教育大事日志》和《一九六四年星马 教育大事日志》,但已经没有再加以续载了。

学校的纪念特刊和校刊,常常编载有本校的 大事记,方便研究史者用。

(主)调查和访录

调查和访录是晚近研究社会科学(包括历史) 者所特别重视的;对资料贫乏的星马华文教育研 究者来说,这方法的运用尤其值得提倡,因为它 可以补充许多我们知识上的空白或漏洞。在变迁 非常迅速的今日,我们更有必要趁机把一些还能 通过它而获得的资料妥为纪录和保存下来;机会 一错就无从弥补了。可惜这需人力和财力,不容 易做到。

(±)提要、书目和索引

许甦吾在《马来西亚教育学拟 第一卷第一期 (一九六四年六月)发表一篇《星马华文教育史 料》,内容就是他个人收藏的一些有关星马华文 教育资料(不是“史料")的提要。因为他所提 出的资料太少,所以该篇的''提要'‘价值有队 郑良树和魏维贤合策的《對西亚、新加坡华文中 学特刊提要》(一九七五年出版)也只眼于华文中 学特刊而已。许云樵编的《南洋文献叙录长编》 (南洋研究第一卷,一九七五年)也属提要之类: 它附有索引,检查方便,虽然它没有根据内容加 以分类著录。

王陈秀锦编的《马来西亚教育书目》(WANG CHEN HSIU CHIN • » EDUCATION IN

549

MALAYSIA: A BIBLIOGRAPHY*

西亚教育学报S第一卷第二•期,一九六四年十二月) 是研究星马教育者不可不参用的书目。这书目虽 只收英文著作,但却包括专书和期刊发表的㈱ 凡是在一九六四年以前发表的比较重要的星马教 育问题论著都包罗在内,用者称眞 幸亏华文的 星马敎育论著也有一本类似的检查工具:这是南 洋大学南洋研究所编印的《南洋研究中文期刊资料 索引》(一九六八年出版)。这里收了从一九。五 年到一九六六年的期刊资料;教育问题分新加坡、 马来西亚两部分列出,检查也很方便。这和许云 樵的《南洋文献叙录长编》合起来用,就包括专 书和期刊资料了。只可惜没有人再接下去做,因 为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教育资料,无论在质或量 方面,都比前一期来得更可吐

在此应该提T是芝士曼编的《马来亚书目》(H • R. CHKESEMAN, BIBLIOGRAPHY OF MALAYA , 一九五九年出版)的一大特点:它 列有战前和战后本地英校采用的课本书目,为其 他书目所没有注意及的。

最后要提的是两种台湾编印的索引:《教育论 文索引》(台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编,第一辑于一九 六一年出版)和《华侨问题有关资料索引》(台北侨 务委员会编,第一辑于一九六五年出版)。这些 当然不会包括本地资料,而且也偏重在华侨教育, 但偶而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论著或资料出现,研 究者不可不知。

XX X

要研究星马华文教育史,不得不熟悉上述的 十六类资料,否则难免会因为见闻不广而产生偏 颇的错误,尤其那些单就一方面的资料看眼者, 更容易受误导而提出没有充分理由的结论。华文 教育问题的确很复杂一一在目前的阶段中,要写 一本全面性的星马华文教育史恐怕会太早一点, 因为我们除了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运用外,也没有 一些精深可靠的专题研究报告供我们放心地取材。 所以当前的急务应该是积极地搜集、整理和保存 资料,以及鼓励专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也许我们 也有责任针对那些对华文教育问题有误解或偏见 的论著给予严厉的指责与纠正呢!

华大中学己虹桐慕

抹連玉先生通世一圏年蛆盒18-12-1986

550

近期岀版的咅阿分华教史籍

应智研充中8壹

(0S片/员總[負料室

551

《董总卅年》索引编辑说明_______________

《董总卅年》索引包括五个幕石:内容、人名、历史文件、图表、图片和说明。布亙 豪?[芬T至瓦亙反和构、政府教育条规与冇潔:命令;车史见斉课题三頊;房史文件宣1分 务容志豪「歯祥旻荏厂率海 高画 三液;客黄函芾乏"'①苍奇-芬碗來裏-《签息耕军并三系" TMo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府敎育條規與行政命令

《董總卅年》內容索引

華敎組織機構

萤总②277③570

槟威华校董联会①029

吉打华校並联会①038

吉兰丹华校茂教联合会①044

毗功华校萤联会①050

雪隆华校董联会①079

森美兰华校黄联会①098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①108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 ①142

沙巴华文独中董联会 ①154

砂勝越第三省华文独中董联会①174

砂勝越古晋中华第一、三、四中校羞会 ①196 教总③520

三大机构②277②284②296②298

③554

宪法15 2条②349

1 9 5 4年教育报告书 ②278②436

1 9 5 6年拉昔报告书②509②511②512

1 9 5 7年教育法令①008

19 6 1年教育法令2 1条(2)①091②261

②384②458

19 6 1年教育法令2 6项(A)①011

马哈迪内阁教育报告书 ②422②508②514

1 9 7 2年教育(修正)法令 ①011①014

②467

政府强迫在华小开办英文班级 ②279

取消华小董事会①005①012①065①088

①176②295②303②353

②395②456②468

华小董事会签署学校支票权力 ①019②469

委派华小书记、校长②395

华校改制①085①086①087①118

②285②459③581③606

政府津贴华校 ①085②277 ® 280②589 华小校地与地税①056①121①133

马华中央华文教育委员会 ③512

独大有限公司③612

独大高等教育升学辅导处 ①270 发展华小工委会①130②302③638 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 ①006②299 ②383③614

全国华文独中统一考试委员会 ①214 全国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委员会 ①238 全国华文独中师资教育委员会①256 全国华文独中职业工艺教育小组①270 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奖贷学金小组 ①230 全国华文独中发展基金③616 董总秘书处①206

②293②306

华小师资荒 ①176②378②399②400 华校生参加政府考试 ①053①055①086

②282②401

母语班②375②517

固打制②381

3 M事件①091②375②380②401

②405②407②408②409

②411②413③666

学校集会用语 ①091②396②397②473

③704

学校校徽校歌②398

母语教育并非种族两极化的根源 ②231

③725③735

综合学校②474③718

2 索引

《筮總卅年》人名索引

華文敎育課題

教育与基本人权①018①175②373②416

②452 ②480 ②495 ③603 ③709

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 ①126③589③591 ③596

母语教育① 177 180 ②357 ②360

428 453 ②526

国家文化② 374 379 ②484 ②494

倡议独大运动 088 089 ① 090 ②300

460 ③612

华文独中复兴运动 (D 066 ①071 299

)356

吉兰丹中华独中复兴运动

华文独中的使命①071

679

341②386

706

522

③624

694

华文独中办学方针① 061 ① 072 ①076 ①180

249 ② 375 ②388 ②523

625 ③ 681 ③694

华文独中统一考试 ① 089(D 523③ 618

华文独中统考出题用 语①091 ①226 ②342

②387③660 ③710 ③712

华文独中统一课程 ②523

华文独中统一课本媒 介语①240 ①249 ③628

③642 ③648 ③651

③652 ③653 ③657

独中职业工艺教育 华文独中生的出路

华文独中发展基金

①272

①073

③626

089

337

②524

345

①270

689

091

340

616

524

691

②300

355

687

二画

丁品松 ③822

四画

王天庆 ③699 ③778

王佐 ③596

王志荣 ③807

王振相 ③772

王景成 ③760

王锦发 ③700

邓日才 ③633 ③663 ③664 ③803

邓松青 ③810

方德源 ②319 ③808

五画

叶万尚 ③763

叶志洋 ③794

叶维松 ③790

叶鸿恩 ②290 ②352 ②353 ③789

丘乔 ③778

刘明渊 ③660

刘会干 ③816

刘怀谷 ③791

刘金钟 ③805

刘国秋 ③766

刘曼光 ①051 ①058 ③596

刘锡通 ②509 ②511 ②512 ③698③784

白成根 ①057 ③779

白纯瑜 ③631 ③634 ③647 ③806

冯相 ③778

冯嘉来 ③664

索引3

六画

许子根 ②512 ②513 ②516

许平等 ②316 ②323 ③763

许兴梅 ③633 @ 644

许峥繚 ® 768

郭天仁 ③810

庄光辉 ③769

庄汉良 ③765

庄迪君 ③697

朱运兴 ③580 ③598 ③600 ③6 05

汤利波 ③783

汤毅 ③777

江真诚 ③697 ③767

伍瑞琴 ③760

七画

李万千 ②530 ® 646 ③664

李云溪 ③665 ③807

李文彪 ③796

李引卜 ③798

李月樵 ③761

李玉泰 ③796

李伟书 ③793

李伟光 ③810

李成正 ③751

李坤文 ③778

李儒森 ②306 ②333 ③807

宋万荣 ③782

严元章 ②597

苏木有 ②317 ②325 ③805

苏天明 ②340 ②384 ②509 ③700③786

苏林邦 ③795

苏承球 ③761

苏顺昌 ③784

杨木河 ③700

杨德良 ③812

杨应锦 ③791

杨国华 ③796

杨柳青 ③798

杨迪强 ③814

杨诚财 ②296 ②354 ③791

杨建中 ③811

杨泉 ③694 ③699

杨竞生 ③797

杨朝长 ③800

杨紫峰 @ 809

杨苍茂 ②305 ③775

杨锻青 ③789

张文良 ③699

张观辉 ①163 。165 ①166 ②339 ③812

张连城 ③776

张逊凡 ③778

张武易 ③800

张国林 ①057 ③774

张拔川 ③807

张晓卿 ③818

张崑灵 ③790

张雅山 ②307 ③799

陈文炳 ③761

陈文友 ③796

陈仁华 ③817

陈世荣 ②327 ②359 ③792

陈兰 ③779

陈业宏 ③699 ③786

陈业良 ③697

陈正华 ③700

陈充恩 ③820

陈林安 ③763

陈诗圣 ③690

陈郁菲 ③633 ③778

陈育青 ③698

陈孟利 ③775

陈荣江 ③763

陈炳裕 ③764

陈祯禄 ③573 ③577 ③578 ③579

陈泰阶 ③790

陈济谋 ①087 ②284 ②286 ②349 ③581

③602 ③787

陈凯 ③630 ③662

陈绿绮 ③699

陈物进 ③770

陈毓干 ③819

杜书荣 ③796

杜志昌 ②350 ②351 ③790

4索引

邱立标③794 邱克遗③792 邱祥炽③781 何永群③793 何维谦③699 吴德芳③791 吴仲坦③797 吴桂庭③789 吴绍隆③796 陆德勤③665

陆建平 ③796

陆庭谕 ②345 ②511 ② 513 - -517 C 令519

③634 ③635 ③783

陆景华 ③630 ③661

巫国灿 ③699

余金鉴 ③804

沈亭 ②3 06 ③630 ③774

沈清楚 ③761

沈镜湖 ③802

沈慕羽 ②304 ②309 ②319 ②329 ②510

②514 ②521 ③598 ③823

余养韵 ③632

麦维良 ③769

八画

林玉静 ②313 ②360 ③784

林江水 ③796

林连玉 ①085 ①086 ③578 ③588 ③591

③597 ③603 ③752 ③821

林廷泽 ③695

林青示 ③778

林佳作 ③795

林炳武 ③635 ③644 ③665

林振祺 ③813

林晃界 ②295 ②303 ②335 ②355 ②357

②361 -365 ②368 ②371 -383

②386 ②388 ③622 ③782

林维扬 ③804

林源瑞 ③801

林苍佑 ③598 ③601

郑兰彬③777

郑永祥③767

郑则民③787

郑奕南 郑佑安 郑瑞玉 卓玉春 房年胜 岁美伦 罗陶容 罗绍英 罗梅生 罗善良 周曼沙 范培尧

③765

③643

③635

③817

③699

③778

③772

③790

③795

③807

③596

③815

③785

③764

九画

胡万铎

胡家谦 胡锡皆 骆英杰 骆谋生 骆清泉 饶小园 饶仁毅 饶师泉 姚中影 洪启读 钟廷俊 钟森 祝清坤 赵桑儒

060

377

778

③779

③807

①058

③762

③596

③639

③780

(3)796

③780

③791

③778

③765

③790

③661③776

058 ② 320 ② 356 ⑶ 358

③773

③786

十画

莫泰波③663③700

莫琛③796

徐俊明③802

钱惠光③816

索引5

H—画

黄木良 ②513 ②514 ②515

黄仕寿 ③782

黄伟强 ® 791

黄创成 ③790

黄松俊 ③779

黄衍荣 ③778

黄复生 ②307 ③805

黄钟渊 ③819

黄润岳 ③822

黄继翔 ③697 ③806

黄雄飞 ③793

黄锦姿 ③698 ③796

梁长龄 ③787

梁渭民 ②307

符史尧 ③796

曹尧辉 ③790

曹德安 ①155 ③635 ③660 ③811

郭法镇 ②306 ②307 ②319 ②509 ②512

②514 ② 517- 一 519 ③636 ③645

③648 ③660 -665 ③700 ③785

十二画

董玉林 ③632 ③645 ③751

温典光 ②278 ②279 ②281 ③578 ③588

③596 ③791

谢荣珍 ③699

十三画

雷乃震③799

赖汉儒③815

十四画

蔡天恭 ①099 ③796

蔡任平 ③598 ③821

蔡贞端 ③808

蔡坤地 ③801

蔡荣兴 ③781

黎博文 ③597 ③820

十五画

颜振聪 ③698 ③784

十八画

魏振国③777

潘盛华③818

《董總卅年》歷史文件一覽

備忘錄

①012 关于董事会的备忘录

①064 毗功董联会向国家内阁检讨教育制度委 员会提呈备忘录

①124 致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备忘录

②436 1954呈联合邦教育部备忘录

②445 1 954呈联合邦钦差大臣备忘录

②447 1960呈联合邦教育部常务司及马华 公会备忘录

②449 196 5呈首相东姑备忘录

②452 1975呈部长级教育检讨委员会备忘 录

②467 1977呈首相有关华小董事部问题备 忘录

②468 1977呈首相关于学校董事部问题备 忘录

②469 1978呈教育部长有关董事会签署学 校支票权力问题备忘录

②470 1982呈副教育部长陈忠鸿有关华教 当前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备忘 录

②473 1 984呈教育部长有关集会用语问题 备忘录

②474 1985呈教育部长“反对综合学校'' 备忘录

6 索引

函件, 文吿

①019 "要求收回有关签署学校支票的新安排" ②427 母语教育并非种族两极化的根源

函件 ②430 对介入大选及今后动向的声明

①123 对教育报告书的联合意见 ②431 对马华党争的看法

①126 呈首相电文一一列华文为官方语文 ②433 我们不是“外来移民"!

①128 致公共服务委员会函一一华校书记事

①133 致甲州首席部长函一一学校地税事

①135 致甲州教育总监函一一教学记录簿事

②389 华校应维持上课六天制 章程、 簡則

②390 上课六天制有百利而无一害 ①008 学校華事会章程

②391 不谙华文校长如何主持华校 ①023 董总章程

②391 反对"新的学校不会有董事部" ①025 董教总发展华文小学工作委员会简章

②392 反对华小集会应用国语进行 ①026 董教总全国发展华文独立中学运动工作

②393 华小集会用语可用华语 委员会组织细则

②394 何谓"新校徽校歌须马来西亚化?" ①034 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章程

②395 西马华小缺乏一千名合格教师 ①040 吉打暨玻璃市华校董事联合会章程

②396 华小教师缺乏危害华教发展 ①046 吉兰丹华校道教联合会章程

②396 当局应负起华小师资荒责任 ①059 毗功州独中工委会章程

②397 检定考试应考华文 ①068 毗功华校董事联合会章程

②398 否定叶亚来功绩的历史试题不应发生 ①092 雪隆华校董事联合会章程

②399 不应企图改变华小教学媒介语 ①104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章程

②400 3M是侵蚀华教的重大措施 ①130 甲州发展华小工委会简章

②401 反对3M使华小变质 ①137 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章程

②403 3M事件与马华的共同声明 ①150 柔佛州华校華教联合会章程

②404 3M事件与民政党的共同声明 ①167 沙巴华文独立中学董事联合总会

②404 3M事件与行动党的共同声明 ①185 砂州第三省华文独中董联会教育基金会

②405 对3 M的四点共同要求 章程

②407 应重视教学媒介语的授课时间 ①190 砂州第三省华文独中萤联会章程

②409 授课时间调整乖离3M注重读写算之目的 ①199 砂州古晋中华第一、三、四中学校萤会

②411 读华校学习三种语文出路更广 章程

②412 限制学生出国留学蔑视基本人权 ③584 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章程

②413 华文独中为国育才应继续存在

②413 针对华文独中课程、考试问题发表声明

②415 华文学会为何不能出版华文刊物

②416 丹州禁4 0 0种华文书刊

②416 不应禁止独中初三学生考SRP

②418 对内阁教育报告书的意见

②419 广告条例违背宪法精神

②420 马新社破坏新闻自由

②421 让我们冷静地听取国际舆论

②424 有关国家文化的问题

②425 部长不应发表违反民主言论

②426 针对出狮新条例发表文告

索引7

《董總卅年》圖表一覽

①005董总组织结构图

①007独中工委会组织图

①069毗吋华校董联会组织图

①151柔佛州华教董教联合会组织图

①159沙巴州独中学生人数调查表(19 7 9 -1980)

①160 1 9 8 0年度沙巴华小及独中学生来源 分布表

①161沙巴独中资料(1 9 8 0)

①207秘书处组织结构

秘书处行政结构

①208董总、雪隆萤联会、全国华文独中工委 会及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历年职员一览表

①218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生人数统计图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生人数统计表

①219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职员人数统计表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职员人数统计图

①220历届参加独中统考学校间数统计表 历届统考与考生人数累积统计图 历届统考与考生人数累积统计表

①222独中统考的组织

①223统考试巻之命题、打稿、印刷、分发等 等之程序图

①224监考工作之程序图

历届监考员人数统计图 历届监考费统计图

①225评阅工作程序图 历届评阅人员统计图

①226历届评阅费统计图

①238统一课程编辑委员会组织图

①24 3 1 9 5 9年联合邦教育部对中学课程各 年级各科授深时数

①244 1 9 6 7年政府颁布国民型中学课程数 字时数

①24 6统一课程编委会工作会议一览表(1 9 76-1985)

① 253 统一腕一览表(1 9 7 6-1 9 8 5)

②411 3 M调整后华小各科每周上课节数增减

②412各源流小学教学媒介语每周上课时间表

②489《国家文化备忘录》签盖团体

②496《全国华团联合宣言》联合签盖团体

503 1 9 7 7 / 7 8我国大学录取新生的种

族比率

1982/83大学招生录取率

682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独中的巴仙率

独中生最喜欢的语文

③683独中生估计哪些语言能达到优等

1 9 8 2年华文独中初中统考语文科成 绩分析

1 9 8 2年华文独中高中统考语文科成 绩分析

③684 1 9 7 5 - 1 9 8 3统考高中数理的平 均成绩统计表

③685独中生较重视的考试

③713高中统考学生选用华文作答百分率

(1976-1985)

③715课本媒介语对六间大型独中高中统考理 科成绩的影响

六间采用华文数理课本与七冋采用英文 数理课本

大型独中学生高中统考理科成绩的比较 ( 8 2 - 8 4的平均等级)

③716三间大型独中高中统考理科成绩比较(

8 2 - 8 4平均等级)

8索引

《董總卅年》圖片和說明一覽

①004 1 9 7 3年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徽章。

①0 28董总各州属会第27次(1 9 8 6年) 联席会议在槟城召开

①038董总各州属会第2 3次联席会议在吉打 召开

①043董总制作吉打州三间独中:双溪大年新 民、亚罗士打新民、吉华独中的纪念书 签。

①044吉兰丹中华独中是吉兰丹州唯一的华文 独中,吉兰丹华人社会在1 9 8 5年的 努力,成功地挽救中华独中。

①050。比功董联会办事处外观

①06 7毗切董联会办事处办公室、资料室、会 议厅。

①075毗切董联首先发起关心子女教育运动

①07 6毗功董联会在1 9 8 6年举办3 M制与 独中课程衔接问題研讨会

①07 7此功茂联会在1 9 8 6年举办国语教学 法研计会并颁发证书

①078雪董联理事会议

①08 3雪董联1 9 8 6年关心子女教育运动开 幕礼

①097雪董联常主办八独中联谊性活动(上)八 独中运动会(下)八独中辩论会

①098森州华校董联会秘书办事处

①09 9蔡天恭先生

①107①森州董联会招牌

森州董联会领导人之一陈世荣先生接 受董总职员访谈

森州董联会早期领导人蔡夭恭、黄雄 飞先生接受访谈,右三为苏林邦律师。

①108培风中学是马六甲州唯一的华文独立中 学

①14 1甲柔独中第六届(1 9 8 5年)铜乐队 观摩会在培风中学举行

①142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主办全柔华文独 中语文教学研讨会

①154沙巴文教基金局的建立标志沙州华文抜 中将向前大步迈进

①171沙巴州华小工委会成立大会

①172沙巴独中華联会历届理事就职;举办教 师进修班;文教大厦.

①174砂第三省华文独中统筹统办协议书签署 仪式标志着第三省六间华文独中和董联 会紧密团结

①1 79 (诗巫华小一警)

第三省黄联会成员与全国董总负责人 联袂访问拉浪江边的养成学校

華总第三省萤联与开智小学、独中的 学生和家长座谈。

。小学办公室

④长屋的伊班同胞喜欢把孩子送入华小 接受教育

①184 (诗巫独中巡礼)

开智中学是全国最小的华文独中;1986 年仅2 8位学生,这是她的办公室(右 上).公民中学的学生自己搬自己的椅 子在礼堂集会(中)。诗巫禽畜业公会 义卖筹独中教育基金(左下).诗巫公 教中学颇有规模(右下)。

①187①董联会常和其他文教团体联办文教活 动,在第三省具一定领导地位。

②董联会举办六间独中联谊性运动会

①188第三省华文独中董联会第一、二、三届 理事就职典礼。

①195 (董总访问第三省诗巫萤联会) 董总在1 9 8 6年3月组团访问砂州第 三省诗巫董联会,团员有林晃昇、黄仕 寿夫妇、陆庭谕、饶仁毅、刘明渊、张 永庆。在诗巫期间,除拜访各独中多, 并参加独中资料展开幕(下),举办座 谈会(右)、林连玉追悼会(左)等活 动。

①196古晋中华校董会秘书陈毓干(林晃昇左 边)出席1 9 8 6年筹组砂州讎座谈会。

①201董总制作古晋中华第一、三、四中的纪 念书签。

索引9

①204 (秘书处)

■ 1 9 7 6年至1 9 8 0年,除了会务组 继续留在雪中华大会堂办会处,其他各 组如考试组、打字、印刷等组的职员都 在教总五楼(天台)办公。当时为了解 决从楼下到五楼的搬运问题,特在五楼 天台处安装了一架简单的起重机。1981 年秘书处办事处从五楼搬到楼下后,该 起重机已经没有再操作。(该张照片可 作为秘书处发展的一个见证)O

■曾在董总服务长达二十年的李达庭先生。 ■执行秘书级的职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各 有关问题,运筹推幄,使推动华教的工 作更为順畅。

①205王作不忘进修,茂总秘书处曾先后有一 些职员出国深造,求取更高的学识。图 为董总职员欢送刘钦洲同事赴澳濾匯 ■萤总秘书处办事处设于中华大会堂和教 总大厦,除会务组是设在大会堂外,其 他组都设在教总大厦一楼。

①211萤总秘书处的职员人数,因工作需要, 由一名増加至现有的四十名,工作量之 庞大可想而知。每位职员都在各自的岗 位上扮演积极的角色。图为董总职员合 照(部分职员不在图中)。

①212虽然会务琐碎繁杂,职员们还是任劳任 怨地愉快工作。

①213会务活动的强弱直接显现组织生命力量 的强弱。

①214 (考试组)

“非请勿进”能确保考试组进行高度机 密的统一考试的工作。当试题拟定后, 从打字、校对、制版、印刷,到最后包 装、运送全部在考试组同事的密切合作 下顺利完成。这些过程备受迅速、可靠、 秘密的高度考验。而考试组也已正确无误 地举办了十二届的考试。

①217考场里,学生用心作答,秩序井然;集 中评阅制度迅速且公正;各项作业逐步 电脑化,……一切一切的辛劳和心思, 都是为了这张文凭。

①231奖贷学金小组甄试申请者。

①238 (课程组)

秘书处课程组办公室

①239毎一本独中统一课本,都是学者专家与 华教工作者密切合作的心血。

■已出版的独中统一课本

①254 (师资组)

1 9 8 4年7月1日,雪州華联会主加 尊孔独中协办“中学数理教学研讨会”。

1 9 8 4年1 2月1 1日至1 3日,“华 文独中学校行政研讨会

①255 1 9 8 5年4月9日至18日,全国华 文独中教育考察团到台湾考察。

1 9 8 6年4月12日至13日,“中 学图书馆管理工作营"。

■1 9 8 6年1 1月2 5日,第二期教育 学分班结业颁发文凭典礼。

①259师资组主办华文独中教务工作研讨会(

1 9 8 7 年)

①260重要报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资料组 的重要工作。

①261定期出版各类书刊,有利于资料的保存 和传播。

①2 62 (出版组)

董总出版组成立于1 9 8 4年初,直到 现在经已出版多种书刊。图为该组在一 研讨会前现场售书情景。

①263访问中学生,让他们把意见发表在《中 学生》上。

■打字是很花眼力的工作,打字组同事正 ①2 64集中注意力打好字。

①266出版组有能力作出美观的完稿。

①267出版物是多方面人员的心血结晶。

①264《中学生》良伴,青少年益友。(图为 主编爱薇向同学推介《中学生》)

①26 6刊物的出版是董总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

O

①26 7楚总出版物

10索引

①268 (独大升学辅导处)

1 9 8 3年,柯嘉逊博士受聘开拓和推 动''升学辅导处'‘的工作。

■拟议中的独立大学校址 在加影一块 十一英亩的土地,由加影华侨学校产业 受托会租给独立大学有限公司。1 98 2 年独大官司败诉后,独大有限公司拟在 该地段兴建一座"高等教育升学辅导及 资料中心

①269 1 9 8 7年辅导处的工作由周丽娟女士

负责推动。

■ 1 9 8 4年辅导处出版《华文独中学生 海外升学辅导手册》(手册经于1986 年修订再版),为独中生提供海外深造 的各种资料。

273 职业与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应付工商企业

界所需之技术专业人才,为独中生开拓 更宽的出路。

276 除了正式会议之外,雪隆董联会十年来

不间断地在每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举 行''例会",各人士可面对面交换对华 教、时局的看法,也是耕思各项华教工 作的一个重要场合。

②3 4 8 宪法1 5 2条(a):任何人不得受到禁止 或阻止使用 < 除官方用途外〉或教授及 学习任何其他语文。

②392华小问題层出不穷,随时需要华社予以 照顾。

②4 77 北海甲抛容底群情激昂抗议'‘综合学校"

②484羞教总代表林晃昇与沈慕羽签署国家文 化备忘录。签署仪式是在1 9 8 3年3 月2 7日假槟城中华大会堂举行的“全 国文化大会"上进行。

②488全国1 5华团领导机构一致通过《国家 文化备忘录》

②491《全国华团联合宣言》(1 9 8 5年)

②493 « 1 9 8 5年全国华团联合宣言》签署 仪式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举行,并在10 月1 2日公布。成为一项划时代深具历 史意义的文献。

②49 7许子根博士。

②5 07《为华社开拓新境界》研讨会场面

②5 22《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

②525独中建议书开拓华文独中光明的前景

②526林晃异

②530 李万千

②5 37严元章(中)与教育界人士商讨问題。 右一为林连玉先生。

②541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英才,一代比一代 好,一代比一代强。

■"路''是人走出来的。若是我们有决心, •"梦境里的中学"有一天也会在现实中 出现。

②544 (近期出版的部分华教史籍)

■教总出版《教师杂志》(1959—

1 9 7 6)

■《毗功华文独中复兴史》(1975) ■黄润岳著《独中论丛》( 1 9 7 3 )

551近期出版的部分华教史籍。

5 54黄总、教总捍卫华教的立场,三十年来

坚定不移。

③5 67发展民族教育需仰赖广大基层民众的落 力支持。

③571董总在1 9 5 5年获准注册

③57 2联合邦华校蓮教代表暨马华公会代表联 席会议(1952年)

③5 76陈祯禄爵士: 一个人的方言正象一个人 的影子,不能和他本身分离。

③5 79梁宇皋:''要反对新教育法令,我们必 须先有健全统一的机构才能发挥最大的 力量林连玉:“我们曾经反对过吗? 是否要成立了机构才去反对?没有机构 是否就不反对?"

③580马华公会五十年代开会的照片,起立讲 话的是陈祯禄爵士。他右手边第一人是 朱运兴先生,第二人是温典光先生。

③58 2沈慕羽致力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

③583陈修信:''想办独大就如要铁树开花。'‘

③584马六甲教育会谈记录原文。

③601林苍佑:“国家应该协助各族母语教育的 发展。”

③60 2陈济谋:“应向政府争取华文应有的平等 地位。"

③604林连玉广华文教育和我们的生命同比重"

③605朱运兴:“华文教育应获得平等地位,是 天经地义的事。

索引11

③606鸟语不再、花儿不香,改制令人痛入心 牌。 ■昔华中学在1957年宣布改制,热心 ③692 ③703 ③704 ③705 研讨会场面(第三届行政人员研讨会)。 研讨会场面(第三届行政人员研讨会)。 雪隆华小三机构紧急联席抗议大会并签 署备忘录 陆庭谕老师到教育部静坐抗议

华教人士在1 9 8 5年开始酝酿复办昔 华独中。

③607 教总教育资料中心,在1 9 8 6年出版 《华文中学改制专辑》,痛骂提倡改制 ■标语:坚决要求当局收回不合理的训令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的罪魁。 ③706 吉兰丹中华成功复办

③609 《抗议改制学生写血书》 ③707 吉兰丹中华成功复办

■ 1 9 5 7年4月2日钟灵中学学生抗议 ③708 统考语文问题扩大会议

改制发生学潮,学生用血指写出''爱吾 ③71 1 陈漱石代表统考委员会提呈报告

华文、爱吾钟灵 ③71 7 扩大会议场面

■ 1 9 5 7年4月4日韩江中学学生罢课 ③718 '‘综合学校"研讨会

支持钟中学生,并划破指头书写''维吾 ③71 9 沈慕羽

华教 ③721 刘锡通

③61 0 《改制失壁江山》 ③723 "综合学校''研讨会通过7条议决案

在我国版图上曾经出现过9 4间华文中 ③724 林晃昇

学,目前只剰下6 0间(编排1 一60) ③727 陆庭谕

华文独中。 ③735 汤毅

③614 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召开会议的场面。 ③73 7 为了保卫民族教育,反对“综合学校"

③6 1 6 热心华文教育民众热烈捐助独中发展基 金。 计划,华社各教育团体代表聚集一堂, 共商大计。

③7 20 全国华文独中第一届行政人员研讨会参 ③738 李云溪

与者合影 ③739 南亚华小在1 9 7 1年向教育部申请重

③722 林晃昇 建,19 8 1年获得批准。到19 8 5

③727 首届华文独中行政人员研讨会的举办, 年,破旧不堪的校舍依然如故。

在促进独中全面的发展上有很大的意乂, ■脚踏车上方的牌子是淡米尔小学的校牌。

③628 研讨会场面。 淡小是向南亚华小借用校舍上课。

③634 已出版的独中统一课本。 ③751 槟城北海甲抛容底华小並事会召开埠众

③636 华文独中生能否兼顾学好三种语文向来 大会反对“综合学校”计划。

为社会人士所关注,也成为杂志报导的 ③753 林连玉逝世

焦点。 ③754 董总卅年

③638 雪隆区发展华小工委会联席会议场面。 ③7 5 5 董总卅年

③639 饶仁毅律师 ③756 全国华文独中资料巡回展

③648 陈期狮 ③757 全国华文独中资料巡回展

③652 陆景华 ③762 叶万尚

③653 刘日才 ③763 许平等、陈林安、陈荣江

③657 李儒森 ③764 周曼沙

③670 1 9 8 2年1 2月4日林晃昇汇报3M ③76 5 庄汉良、祝淸坤、郑奕南

四点共同要求的进展情形 ③7 6 6 刘国秋

③671 3M制一度促成华社与华人政党的紧密 ③767 郑永祥、江真诚

团结,以抗卫3 M制 ③768 许峥嚥

③673 第三届华文独中行政人员研讨会场面 ③769 庄光辉、麦维良

12索引

③770 陈畅进 ③799 张雅山、 雷乃震

③771 董玉林、李成正 ③800 张武易、 杨朝长

③77 2 王振相、罗陶容 ③8 01 蔡坤地、 林源瑞

③77 3 骆谋生 ③8 02 沈镜湖、 徐俊明

③774 张国林、沈亭 ③803 邓日才

③775 杨苍茂、陈孟利 ③8 04 林维杨、 余金鉴

③776 胡万铎、张连城 ③805 刘金钟、 黄复生

③777 汤毅、郑兰彬、魏振国 ③80 6 白纯瑜、 黄继翔

③778 陈郁菲 ③807 李云渓

③780 洪启读、饶师泉 ③808 方德源、 蔡贞端

③781 邱祥炽、蔡荣兴 ③809 杨紫峰

③782 林晃昇、宋万荣、黄仕寿 ③8 10 邓松青、 李伟光

③783 陆庭谕、汤利波 ③8 1 1 杨建中、 曹德安

③784 林玉静、刘锡通、颜振聪、苏顺昌 ③812 杨德良、 张观辉

③785 郭法镇、郑瑞玉 ③8 1 3 林振麒

③786 苏天明、饶仁殺、陈业宏 ③8 1 4 杨迪强

③787 郑则民、梁长龄、陈济谋 ③815 范培尧、 赖汉儒

③789 吴桂庭、叶鸿恩、杨锻青 ③816 钱惠光、 刘会干

③790 曹尧辉、陈泰阶、杜志昌、张幄灵 ③81 7 卓玉春、 陈仁华

③791 温典光、杨诚财 ③8 1 8 张晓卿、 潘盛华

③792 邱克遗、陈世荣 ③819 黄钟渊、 陈毓干

③793 李伟书、黄雄飞、何永群 ③820 陈充恩、 黎博文

③794 叶志洋、邱立标 ③821 蔡任平、 林连玉

③795 罗海生、苏林邦、林佳作 ③822 黄润岳、 丁品松

③797 赖竟生、吴仲坦 ③823 沈慕羽

③798 李引卜、杨柳青

索引13

出版岌汗:

导采唇丑学X■専峡台会a会

U o je^ar>QOf C As^M-r^y Hol

No i >0*0^ AAortoc)9aAe4Q.

50.5C Xxj*o Lumpur Moioy^

垣H

■ m±»tsig

< 4 lcxo<mj FaR iSionan So*u >»— * uQT^m AOOL4 Rq^WT^qa 芝Ml 2?匕 Lumpur A^O*OTM3

出牘日娜

「花尊。月&日

1 w «

窒价:

蜜鬻1

•茗有城搅鑽罚綱孳,谓喜国调

峯戒诚转數本為支拿函教建妗, 并鹰成明出剧 ■总用尊

号.华諒。 JX-*.-卅集育书 这搜教成 总它族辑 董。民编 是一展, >之发蓄 年物和存 卅版卫芜 总出捍去 黄的来, <要年迹 重历事 最总史

容、、 内万8Z明程 ,十14声章。 册五腰、、篇 __-i溷禄臆80 下-张W避1 、逾O备演共 中字35、、合 、文片件录献 上,照函记文 分元物如议教 书单人件会华 全大和文、、 十史史告则 有历历文简

董华面合及工 来卫全联会和 年捍并教委釈 十,,董工组 近中件、中的 了独事会独会 录文史联文员 记华历萤华委 整展项州国作 完发各各全工 也於的,总个 书力质总教各。 本致变輦萤下况 总不绍 '属概 教小介会其作

任何想了解鬢总的人,不可不 读董总卅年,;任何想研究马来 西亚华教史的人,必将〈董总卅年, 列为重要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