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峇峇娘惹:推动近代东南亚发展的神秘商业贵族
プラナカン─东南アジアを动かす谜の民
作者: 太田泰彦
译者: 叶静嘉
出版社:黑体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01
语言:繁体中文
目次
推荐序:峇峇娘惹的生存策略
推荐序:比「娘惹糕」还深厚的历史脉络
序 章 充满谜团的族群
第一章 李光耀的秘密
亚洲的时间感
「不要这样叫我」
李显龙总理的自白
第二章 色彩与香辛料
觉醒的十二岁少年
二次觉醒:捡砖致富的商业精神
峇峇娘惹之家
专栏(一):「Puranakan」还是「Peranakan」?
专栏(二):胡椒、丁香、肉荳蔻
第三章 日本的破坏与支持
命运的三年半
无形的羁绊
专栏(三):海峡殖民地
第四章 商业贵族的地政学
亿万富翁之街
糖王与新加坡
普吉岛上的锡矿山
莱佛士与伟大的慈善家
影响东南亚的泰国外交官
爪哇岛的峇峇娘惹
第五章 创造未来的人
开辟味觉的新天地
梵谷的崛起
被美感所充满的空间
专栏(四):CANDLENUT的无菜单料理
终章 来到尾声
后记
参考文献
推荐序
峇峇娘惹的生存策略
林开忠(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学系副教授)
「以海为田」是中国东南与岭南地区人民的日常,直到清朝初期的中国「移民」都是镶嵌在传统家庭和文化的「侨居」型态:移动者心存「回归」家乡,虽然很多时候,个人可能因经济资本、政治情势变化、客死异乡等而无法如愿。单身的中国男性商人,乘季风往南方岛屿经商或受雇。他们可能得在异乡逗留一年半载甚至更久,才能将货品售罄获取所得或是等待回程的季风又或是各种各样的个人遭遇而久留异乡。随着中国—海峡贸易量的增加,商人们自己或雇用自己的亲戚到异地,或是在当地讨个土著女性为妻或妾,这些土著可能是当地的马来人或来自马来群岛的峇里或峇达克人(Batak),利用东南亚土著女性为市场上抛头露面主角的性别文化,来负责掌管华商当地的买卖。
因此,这些基于异族通婚而生的混血后裔,在华商长期不在家的情况下,日常生活大多只能透过土著母亲进行社会化,而中国父亲则是在亲属称谓、婚配规范、结婚仪式及其他宗教仪式等的中国核心文化保留之外,其他衣食住等日常生活文化则大量吸纳母亲一方之文化元素,并融合父亲的部分中华文化,在经济或阶层许可下也将外来的舶来品文化融入,最终产生一种全新的混合或克里奥文化(hybrid or creolized culture)。
诚如在东南亚文化中所展现的,所有新的文化元素一旦进入东南亚人的生活中,就会被纳入或溶解并形成他们文化的一部分。这群华人与土著通婚后裔也一样,在经济环境许可下,他们吸纳了各方的文化,就像书中所描述的各种峇峇娘惹的艺术形式,并非他们所「创」,但却是透过他们的巧手、艺术思维而「融」,最后形成一种属于峇峇娘惹的艺术品味。
大约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初期,横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分别出现了文化涵化程度不一的华人—土著异族通婚后裔的混合文化。其中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爪哇以及菲律宾马尼拉最为显着。在大陆东南亚的越南,明清交替初期也有数批政治难民(主要为军队)从中国逃入越南,当时大越阮朝正需要人力开发湄公河下游的南部地带,于是这些难民就被安排进入越南南部边境地区屯垦。这些华人后来与越南本地女性通婚而产出「明乡人」(后来称为明香人)的混合文化,但随着越南政治局势变化,这批明香人几乎都同化成为越南人。这样的情况似乎也发生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西班牙人为了扩展天主教势力,鼓励华人移民受洗成为教徒,这些教徒跟其他菲律宾本地(Indio)教徒通婚,他们及其后代(称为华裔—麦士蒂索人〔the Chinese Mestizos〕)都受殖民政府礼遇。透过天主教所提供的教育,华裔—麦士蒂索人逐渐「西班牙化」(Hispanization),最终使得他们不再认同自己是华人,而转变为一个全新的族群 ── 菲律宾人(Filipino)。
至于在本书中提及的马六甲峇峇娘惹与爪哇的土生华人(peranakan),则没有如越南明香人或菲律宾华裔—麦士蒂索人的发展,他们的命运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只是这是个归属于华人的新文化,他们自己以及别人(如政府)也都视他们为华人。其中一个因素就在于无论是土著王国或后来的欧洲殖民政权,华人是他们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媒介,透过华人让东南亚得以跟中国维持一个长期且有利可图的贸易网络,因此,让马六甲与爪哇的华人─土著混血后裔维持某种程度的「华人性」,便是进入这个贸易网络的重要机制。
诚如土著王国时期,在马六甲这样的转口贸易站里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贸易商,而王国委任不同族群的港务官员(syahbandar)负责所有税收、商业买卖、仓储等的事务;在王国朝廷里也会任用熟悉贸易的外来商人,就像书中提到的泰国王室任用陈金钟作为与中国贸易的连结那样。总而言之,从土著王国直到欧洲殖民初期,华人属性的维持乃是至关重要的一种生存策略,也是国家/政权所鼓励的。因此,峇峇娘惹与土生华人才没有发展成华裔—麦士蒂索人或明香人那样的结果。
早期移民东南亚的华商之所以能在经济上「成功」,是因为他们被镶嵌在欧洲殖民经济体系里面,华商跟殖民政权彼此之间相互需要。由于作为热带殖民地的东南亚各区域只能是「殖民地」,而无法吸引欧洲底层农工或罪犯(例如北美或纽澳)前来拓垦的殖民地(settler colony),使得热带殖民地的经营与开发缺乏必要的劳动力,但幸运的是在东南亚地区长期以来就有着一批中国贸易商,他们符合殖民政权对热带殖民地开发的需求:不具政治野心但精于当地商业贸易,同时还维持着跟原乡血缘与地缘的纽带关系,透过他们可以源源不绝地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劳动力。
而当地殖民政权犒赏这些早期华商的方式,则是赐予非官方的「官位」如甲必丹(Kapitan)、马腰(Mayor)、雷珍南(Lieutenant)等,让他们在华人社群里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开放各种领域的包税制度(tax farming),譬如鸦片、娼妓、酒、赌博、屠宰等等政府抽税项目,透过招标让拥有经济资本的华人富商,能够协助政府收税,但也同时让他们得以在经济资本上持续壮大。在本书里提到李光耀的祖父李云龙曾经在黄仲涵手下工作,后者曾是垄断爪哇岛的鸦片包税的最大承包商,并称其为「毒枭」(原文为「麻药王」、英译「Drug Lord」)。毒枭一词是否适合用在这样的历史现象里值得商榷,毕竟包税商人所经营的赌场、鸦片馆、娼寮等,在那样的历史情境里这些都是符合殖民经济的合法生意。
最后,本书所讨论的峇峇娘惹艺术品味,无可否认是一种在中国父亲不在场(因为做生意)而由土著母亲精心挑选,所形成的一种被作者认为偏向女性风格的物品(珠绣鞋、可巴雅服饰、搭配衣服与社会地位的金或银饰品、室内装潢等等)。但作者在这里提到在他探访的峇峇娘惹人中,有一半受访者都是男同性恋者,并提出这样的说法:「现代的峇峇娘惹人里有很多是男同性恋」,这句话是否为真,应该需要更有系统的调查研究,而不应只是一般印象式的说法。在这段有关男同性恋的书写中,作者是这样写的:「在采访中我刻意不提这点,但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我很快就发现了。有些人的情况,是在这个群体中众所皆知,没有人问,也没有人说,但每个人都知道。」既然是「没有人问,也没有人说」的「禁忌」话题,这样的写法从「写作伦理」的角度来看,或许也是有待商榷的。
尽管有着上述少许不甚完美的论点,但本书还是一本关于峇峇娘惹政治和经济家族以及艺术方面,适合大众阅读的书籍,对局限于峇峇娘惹菜肴认知的一般台湾读者而言,这本书可以扩大我们对这群东南亚华人—土著混血后裔之想象,值得推荐。
推荐序
比「娘惹糕」还深厚的历史脉络
区肇威(燎原出版主编)
马来西亚作为「峇峇娘惹」的分布地区之一,在当地生活近二十年的我来说,虽说对这个词汇不陌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见得熟悉。峇峇娘惹经过了时间的推移,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社会。除非当事人主动告知,否则单凭肤色就想辨认出谁是不是峇峇娘惹,实非简单之事。这也是书中,有关李光耀究竟是不是峇峇娘惹的讨论会出现的状况。我还曾因为误认峇峇娘惹的路人是华人,而发生过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尴尬场面。
峇峇娘惹是一个综合词,泛指早年中国移民与当地女性通婚之后的后代,峇峇是男性,娘惹是女性,现代又较为广泛以「土生华人」称之。峇峇娘惹的祖先,主要是在郑和下西洋的明代早期,也就是十五世纪前后,从中国南部频繁移往东南亚,远早于近代的华侨移民。而在历经数百年后,各地的峇峇娘惹仍旧属于少数族群,生活上也自然就会慢慢融入当地文化。峇峇娘惹的移民史虽然悠久漫长,但样貌依然保持华人的特征,所以除非主动告知,一般从外观不容易辨识。
在当地人的眼中,对峇峇娘惹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在我小时候,从大人那里被告之,出身于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峇峇娘惹,都是受过良好的英式教育,可以说一口流利英文的精英份子,他们平时衣着光鲜亮丽,但也有比当地华人更讲究的传统服饰。他们的食物偏辣,但不会食用猪肉,饮食习惯俨然跟马来人很接近,但又多了那么一点华人的色彩。这也是为何峇峇娘惹的宅第都保持中国传统的摆设。他们的外貌看似是华人,但他们的内在已经在地化,甚至他们的族群成为当地不可忽视的存在。
相比之下,大部分马来西亚的华人,其实是在清末民初年代移入居多,但也相对带了更多「老乡」的传统与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华文教育,所以近代的土生华人除了原生的母语之外,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完整的华文教育。因此在近代,若要从使用的语言辨识对方是不是峇峇娘惹,难度又更高了。所以,稍有不察,误认也是常见的状况。
在台湾,读者要接触到峇峇娘惹的文化也不难。大家一定吃过色彩缤纷,光卖相就令人垂涎三尺的娘惹糕吧?这种与台湾传统的粿有着截然不同特色的糕点,让人一眼就能辨识出来。面对着娘惹糕那种外观色彩鲜艳,但不知其味的探索经验,就好比人们对峇峇娘惹的历史似懂非懂的过程。
娘惹糕用原本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会食吃用到的糯米、稻米、木薯粉,加入在当地才会见到的如班兰、椰浆、椰丝、椰糖以及参巴等等元素,形成另一种不同于祖先家乡的美食。把自己熟悉的食材,加入当地人的配料,发展出另一种全新的饮食习惯,这也许就是峇峇娘惹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当融合习惯之后,已经分辨不出哪一个是原本的自己,哪一个是在地取得的元素,久而久之不再纠缠计较,落地生根之后的人们,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圈,跟过去祖先的那一块不再联系,随遇而安,发展属于自己的历史。
走在马六甲那条充满古色古香,彷佛被时光给遗忘、称为「亿万富翁之街」的街道,除了感受峇峇娘惹的历史与文化,他们在当地乃至对整个东南亚的影响,都彰显在这个小小的街道。那里的一片一瓦,那些贵族世家般的门廊、庭园,不禁让人停步端详,留下了让今天的人们去追寻的足迹,更让参观者对这个族群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更多想要解开的谜题。
太田泰彦正是其中一个被这样的情境所吸引的人。但跟我们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决定深入去挖掘那个埋藏在他心中的疑惑,决定去解开这个「充满谜团的族群」的来龙去脉。想要了解东南亚华人移民史,太田泰彦以新闻工作者撰写的这本作品,是读者所不容错过的。
太田泰彦的这一本作品,不仅让华文阅读的读者能够了解到峇峇娘惹更为深层的历史,同时也可以从他的书写当中,发现自明代郑和下西洋以来,这些与郑和的舰队,以及当年宏大的壮阔历史有着紧密关系的族群,对东南亚的移民以及日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何等巨大。这样的影响力,是这些移民成为新住民,最后变成在地居民的过程中,运用异乡人求生的本能,乃至为自己的族群赢得更好的生活所驱动的生存意志所产生的结果。
他们当中,出了许多不光是商业上的巨子,更有不少在政治领域发光发亮,为东南亚当地民众的福祉尽心尽力,争取世界各国的认同。他们已经不再是原始的血脉所代表的那个族群,反而用自己的新身分,形成新的认同,新的文化圈。
太田泰彦深深被这个族群的历史与影响力所吸引,他能够看出就连身为峇峇娘惹文化的捍卫者,也不见得洞悉的优势。太田先生深入了解各种文献和著作,经由访问峇峇娘惹的关键后裔,了解他们的现况,进而挖出他们的祖先在过去的历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后从文化、历史、人物志的角度,深度剖析峇峇娘惹的过去与现况。
峇峇娘惹的历史所展现的是一个族群在异乡打拚的故事,从过去的壮阔璀璨,到现在的回归平淡,甚至隐没在历史洪流底下。日后当你吃着娘惹糕的时候,可以深思这个少数族群的历史发展,以及他们在日后被称为「家乡」的国家,创造了在区域史中不可抹灭的贡献。也许你吃下的每一口糕点所蕴含的滋味,就不再是过去那样似曾相似,但又不是很熟悉的异国风情了。倘若没有这一本作品的话,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只能停留在以「娘惹糕」的角度去窥视这个族群吧。
(区肇威,在台旅居多年的马来西亚华人,笔名查理)
序 章 充满谜团的族群
认识东南亚的关键
有一群被称为「峇峇娘惹」的奇特族群,散居于东南亚各国。他们从中国大陆跨海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也就是围绕着马六甲海峡的周边地区,并且与自古以来居住在这些地区的马来族混合,进而创造出特色鲜明且华丽绚烂的文化。
现代的峇峇娘惹人,则是低调地生活在各个国家。但他们那灿烂夺目,又充满神秘感的传统及文化,使他们散发出独树一格的存在感,还为东南亚各国的社会增添了色彩。
在地图上,东南亚看起来像一个紧密的「集合」。但其内部其实有许多不同的族群、宗教,互相复杂地交织着。我想试着深入了解东南亚政治和社会的起源,而尝试踏入各个国家里面。但我发现,我像是迷失在热带雨林的丛林中,难以看见其真实的面貌。到底是谁在推动经济?谁是支配者,谁又是被支配的那一方?
由十个国家组成的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从二十世纪后半开始,随着人民所得增加,现在已成为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总人口数接近六亿四千万,规模已经超越包含美国在内的北美或是欧盟(EU)。
日本、美国、欧洲、中国、韩国的企业,也持续增加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及贸易,试图增进彼此之间的经济连结。南海以海路连接亚洲各国,是东南亚交通的要冲,因此成为了美国与中国激烈争夺军事霸权的舞台。环顾全球,现今的东南亚已和因叙利亚情势动荡的中东,同样成为全世界最激烈动荡的地区。
同样身为亚洲人,为了更熟悉、更深入理解这个彷佛没有入口、丛林般的地区,我们应该要从哪里下手?我想,开启这道隐藏入口的关键钥匙,或许就藏在神秘的族群「峇峇娘惹」身上。
埋藏于文化的深层
峇峇娘惹在历史上的发展,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达到高峰。若观察在历史的各个转折点上,活跃于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那些峇峇娘惹人,就能窥见埋藏于东南亚社会的深层文化。
我想从历史的观点上,清楚地理解峇峇娘惹族群的样貌,应该会是一条思考亚洲的过去和未来的快捷方式。我基于这个想法,开始走遍东南亚的大街小巷,追寻着峇峇娘惹的身影。
Peranakan 在马来语中,最早的意思是「在这块土地出生的孩子」,其中男性称为峇峇(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
我造访了一些分布在马六甲海峡的小区,遇见了许多生活在现代的峇峇娘惹人。他们遍布于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如马来半岛上的古都马六甲、新加坡、槟城岛、普吉岛、曼谷、仰光、雅加达,还有遥远的澳大利亚等地区,互相保持着横向的连结,各自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或职业。
虽说他们是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后代,其实那已经是好几代以前的事了。现代峇峇娘惹的五官或外型几乎与一般华人无异,也有人会直接把他们视为「华侨」。
然而,在实际接触过峇峇娘惹人以后,会发现他们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他们的举止不同于一般的华人,虽是东方人,却又有点洋派。他们散发出端正严谨的气质,让人觉得自尊心甚高。而且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他们连平时都会显露出寂寞的神情。
虽然峇峇娘惹是华人的后裔,但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人」又明显不同。有位峇峇娘惹人甚至称呼自己为「进化的中国人」。
虽然他们度过了跨越亚洲的悠久时间洪流,但每个人似乎都背负着某种沉重的负担……峇峇娘惹人常常在不经意中,散发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气质。在初次见面并进行自我介绍的场合,当他们说出「我是峇峇娘惹」的时候,双眼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明代中国南方是他们的根源
峇峇娘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他们的根源可追溯到明清之际,也就是十五至十六世纪明代中国南方的福建省或广东省等地。换句话说,他们的祖先即是汉人。
有些人怀抱着贸易致富的梦想,有些人则为了逃离歉收及贫困,这些中国南部出身的人们为了前往新天地 ── 马六甲海峡,不惜赌上性命。
南海的季风由北往南吹袭,大约是在日本的冬季;而夏天的季风则是由南吹向北方,每半年会改变风向。那些载着人或商品的帆船,乘着北风来到东南亚。若要乘着南风回到中国大陆,则至少需等待半年的时间。
那是个中国禁止女性出国的时代,因此许多男性便在马来半岛或苏门答腊、爪哇岛上,娶当地的女子为妻、组成家庭。不过保留故乡的另一个家庭,过着双重生活的人们也不在少数。
在当地诞生的孩子们,沐浴着热带的阳光长大成人,伴随着混血后代的逐渐增加,也就形成了小区共同体(community)。在这样的小区共同体中,人们一次又一次的缔结婚姻,峇峇娘惹的人口也就愈来愈多,而后创造出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马来族的独特复合文化。这就是绚烂夺目的峇峇娘惹文化的诞生了。
到了十九世纪,峇峇娘惹开始展现商业长才,他们与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合作,从事香辛料贸易,或是经营锡矿山和橡胶园。也有人靠着交易鸦片或奴隶买卖,获得了数不清的财富。然而,尽管现代的峇峇娘惹后裔继承了这些财富,却对这段过往出奇地避而不谈,令他们的身上充满了谜团。
色彩缤纷的柔粉色磁器、融入生活中各个角落的香辛料和香草、使用椰子和凤梨等南洋水果制作的娘惹菜、具有印度风格的华丽民族服饰如可巴雅(Kebaya)纱笼裙和巴迪衫(Batik)等,还有不可思议的峇峇马来语……。峇峇娘惹的传统及文化富有深度,而他们的全貌,却被一层厚重的面纱包覆着。
漂泊人的气质
我遇到的峇峇娘惹人,几乎都不太清楚自己的祖先来自何方,当然也不清楚自己的文化是如何被创造的。当我告诉他们自己那些临时抱佛脚学到的知识后,一些年轻人很赞叹地说,「第一次听到」、「真是伟大的历史」。
那些所谓属于世族的峇峇娘惹人,从第一代祖先自中国大陆跨海移居,也不过经历了十代。但这些家族的历史,却像是被一层浓雾包覆着,让人难以看清。现代的峇峇娘惹人,就像是漂泊的浮萍,离开了本来的根源。
有些人是长大了才知道自己是峇峇娘惹,也有些人因为想了解祖先的故事,而花费许多时间,踏上了探索自我认同的旅程。当我四处打听峇峇娘惹这个族群该如何定义时,也会碰上「我们家才是真正的峇峇娘惹,他们家不是真的峇峇娘惹」这种情况,这当中又有各种解释,以致纠缠不清。
他们明明因那细腻又高尚的审美感而结合在一起,但却似乎有股无形的力量,让他们血脉的全貌无法被厘清,其中势必存在许多禁忌。
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一种漂泊人的气质,似乎都在寻找着什么。那彷佛是相对于农耕民族「扎根生活在祖先世代流传的土地」的安稳的所谓漂泊。我遇到的峇峇娘惹人们,身上也都拥有穿梭于边境的开拓者精神般的气质。
这种气质,或许可形容为「处事果断」:当身边发生不对劲的事,他们便舍弃土地和房屋,迅速打包整个家族的财产,并前往其他地方。那股令人感到紧张的特殊气质的来源,或许是为了追寻机会而渡海,在土地上不断移居的移民者基因吧。
葡萄牙、荷兰、英国及日本,峇峇娘惹与这些接二连三入侵东南亚的强国交手,在欧洲与亚洲的隙缝中坚忍不拔生存下来。他们到底是何方神圣?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有意义的事呢?而先人所创造的那些色彩缤纷的文化以及美感,又将由谁传承下去?
本书将深入探索,神秘峇峇娘惹族群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