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北马20250706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
- 植物园猴子数量增多引发民众担忧。槟城植物园附近猴子数量日益增多,四处索食,令部分晨运及休闲民众感到忧虑。州议员李文兴指出,主要原因是游客和本地人持续投喂食物,导致猴群习惯性聚集,不愿自行觅食回到山上。他强调,只要不挑衅,猴群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园区依然安全。森林局已证实猴子具备野外生存能力,不会轻易饿死,猴患的根源是人为造成。如果喂食者使用塑料袋携带食物,猴子可能会将塑料袋与食物联想在一起,若无法取得食物,可能会直接攻击。
- 植物园“禁止喂猴”告示牌成效有限。尽管园区设有“禁止喂猴”告示牌,但教育成效有限,违规者稍停后又故态复萌。植物园局、槟岛市政厅及森林局皆有权执法。
- 升旗山空中吊缆计划对猴群栖息地的影响不大。关于升旗山空中吊缆计划可能干扰猴群栖息地的问题,李文兴强调,该工程目前仅涉及砍伐50棵树,因此不会影响猴子活动范围。
- 游客和退休人士分享遏制猴群索食的经验。
- 30岁印度游客马杜哈丹认为,遏制猴群索要食物的关键是“别带食物”。他指出,猴群长期索取食物后会逐渐失去自主觅食能力,开始依赖人类。他建议公园应有保安检查访客背包,杜绝食物或饮料入内。他观察到山顶的猴子会自行觅食,而山脚下的猴子则养成了“索求”习惯,这与长期投喂有关。
- 68岁退休人士齐学良劝告登山者和游客“绝对不要带袋子”,因为身上越多袋子越容易吸引猴子。他解释说,猴子会跟着带显眼袋子的人,认为这些人能给它们食物,若最终没有食物,可能会发飙进而攻击人类。
- 41岁老师穆海赞表示,只要身上没有带食物或特别显眼的袋子,猴子一般不会尾随人索求食物。他指出,猴子只会在和人们有眼神接触或有吸引力强的声响时才跟着人。
- 植物园莲花池塘正在进行维修工程。植物园莲花池塘目前正在进行维修工程,导致该区域看起来有点杂乱。清理工程旨在维护莲花的生存环境,并确保水池内不会滋生黑斑蚊,以免威胁周边民众或访客的健康。工程主要目的是确保水池底部的水流顺畅。
- 民众对植物园猴子的看法。
- 余进鑫(64岁)和戴春华(66岁)认为,虽然猴子数量比往常多,但对长期在此晨运的他们影响不大。他们指出,有些人喜欢喂食,导致猴子依赖人类,最终只在山脚下等人投喂。他们认为猴子一般不会无故攻击,很少听过伤人事件,但抢食物的事情确实发生过。
- 瑟西美、艾瑟妮和安(护理系学院生)表示,只要不展现喂食或有意投喂的态度,猴子基本上不会靠近她们,她们来植物园几次都不曾出现猴子尾随的迹象。
- BAS.MY粉红巴士进驻哥打士打区,收入大幅增长。BAS.MY粉红巴士自今年6月在哥打士打区投入运作后,市区路线的巴士收入已从最初的每日10令吉大幅增长至目前平均每日逾百令吉。该服务设有7条路线,其中2条于本月1日投入运作。
- 粉红巴士服务详情与乘客反馈。
- 亚罗士打区配备23辆粉红巴士,双溪大年有15辆。
- 长者、残疾人士及学生可享免费乘车,但优惠卡未推出,目前需支付半价车资。
- 车资最低90仙,从亚罗士打前往双溪大年全程只需7令吉。
- 乘客可选择现金、电子钱包或银行卡支付,未来计划全面推行无现金支付。
- 民众可在安全地点向巴士挥手招停,下车时提前按铃或告知司机,即使非正式巴士站司机亦会安排安全下车。
- 服务初期乘客较少,经宣传后人数增加,尤其在学校假期期间。
- 巴士外观为粉红色旨在吸引民众注意,并非专属女性巴士。
- 哥打达鲁阿曼区州议员郑瑞隆关注候车设施不足问题。郑瑞隆指出,现阶段民众对巴士乘车点仍存在困惑,哥打士打县境内多数地点缺乏完善候车设施,现有车站数量不足且部分设施破损。他表示,巴士站的新建与改善工程属亚罗士打市政厅权责范围。在基础设施未完善情况下,民众务必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招手示意停车。陆路公共交通机构(APAD)原则上不鼓励随意拦车,但考虑到站点覆盖率不足,民众在安全无虞时可采取此方式乘车。
- 资深巴士司机分享营运经验。哥打士打市区接驳巴士司机陈水星(69岁)每日清晨5时发车,需完成8趟营运班次。他负责的路线全程28公里,单程有44个站点。营运初期常面临空车窘境,收入有时挂零或仅10令吉,但宣传后每日营收稳定突破百令吉。车费最短途程90仙,全程最高3令吉60仙。车辆配备完善安全系统,车门未完全关闭引擎无法启动。
- 粉红巴士惠及特定群体并推出优惠计划。郑瑞隆预计市民对巴士服务认知度将逐步提升。他认为,虽然部分家长顾虑子女单独乘车,但该服务确实为特定族群带来便利,例如一名色盲患者因驾车限制通勤困难,粉红巴士有效解决其工作出行问题并减轻经济负担。未来将推出优惠卡,长者、残疾人和学生可免费乘车,普通民众可每月50令吉购买月票无限次乘车。
- 立陶宛画家恩纳斯举办艺术展讽刺航空公司侵权。立陶宛画家恩纳斯因不满某航空公司未经同意、未署名或未获合理报酬重复使用其作品作商业用途,举办了主要以红白色为主体的艺术展,影射该航空公司。展览主题是“我们需要谈谈”,旨在揭示原创艺术作品在商业领域中遭受剥削的现象。恩纳斯曾尝试与有关公司沟通但未获正面回应,他认为这反映了强大企业常忽视艺术家基本权利的问题。
- 22岁巫裔男子企图在槟城大桥自杀获救。22岁巫裔男子疑心结难解,企图在槟城大桥4公里处自杀,幸被消拯人员及时救起。该男子目前平安无事,已转交警方调查。网上有视频传出该男子并非企图自杀,而是遭遇车祸被撞下海,但众说纷纭。
- 女子骑摩哆逆行南北大道还滑手机,警方追查身份。社媒流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骑摩哆在南北大道逆行还边滑手机,警方正在追查其身份。事件发生在南北大道南下38公里处,警方已展开初步调查并联系南北大道公司协助追查。此案援引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第79(2)条文调查,涉及无视交通指示及信号,罪成可罚款300至2000令吉。
- 19岁巫裔男子闯红灯被拖格罗厘撞死。一名19岁巫裔男子在红绿灯转绿时骑行,却遭对面路闯红灯的拖格罗厘撞死。事件发生于答东埔路口红绿灯处。警方已扣查40岁拖格罗厘司机以协助调查,司机尿检呈阴性反应。警方援引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第41(1)条文(危险或鲁莽驾驶导致他人死亡)调查该司机。
- 榴梿价格偏低但并非“大跌价”。针对社交媒体流传榴梿大跌价的说法,榴梿摊主许亚宝表示,他也很想找到网传的超低价,但问了多处仍找不到。他听说名种“黑刺”一公斤卖25令吉,实际是小粒榴梿,并不划算。普通品种榴梿在工作日价格偏低,周末偏高,每公斤约10至1n令吉。榴梿价格随中间商进货价而定,摊主每公斤净赚7至10令吉。本周价格比数周前更低,因中间商进价降低,例如葫芦和红虾进价从30令吉降至25至27令吉。另一摊主杨女士说,榴梿价格从前两天开始下跌,主要是威省一带榴梿开始成熟掉落,导致供过于求。榴梿季初期价格最贵,红虾曾超50令吉每公斤,现稳定在30至40令吉。她坦言,虽然价格平民化,但经济不佳导致购买者不多。
- 槟州果农公会会长纪京华:榴梿行情需胥视品质与供需。纪京华指出,网上流传榴梿价格暴跌,但整体行情仍需胥视榴梿品质与供需。目前全马正值榴梿盛产期,产量大增导致价格轻微波动,但跌幅不算“离谱”。他透露,槟岛榴梿已进入尾期,而威省和其他地区刚开始成熟掉落,预计还能拖约1个月。跌价是正常现象,因产量增加导致供过于求。槟城榴梿因品种多样、品质优良、靠近消费市场与观光区,价格相对稳定。他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市场价格波动,不应单凭社交媒体讯息断定果农哄抬价格或削价竞争。
- 王亿启:榴梿以盒装销售,薄利多销。在七条路摆摊的王亿启(33岁)购入较大粒的A果榴梿,以取出果肉盒装售卖。红虾进口价从33至35令吉跌至28至30令吉。盒装榴梿价格依品种决定,红虾目前3盒100令吉。他主打薄利多销,不敢设价太高,让熟客能购得优质榴梿。
- 浮罗池滑部分路段将改为单行道。浮罗池滑屈臣氏、星巴克及马银行前侧路,将于下周二(8日)早上8时30分开始改为单行道。槟岛市政厅此举是为了减少该地段交通拥堵,并方便民众寻找泊车位。改道计划将进行至少3个月的测试。
- 槟州卫生委员会主席魏子森谈及医护职位空缺与护士短缺问题。槟州卫生部共有1万6642个职位空缺,其中1万3718个(82.4%)已填满。1617个职位为合约职员,占9.72%。为解决护士短缺,卫生部培训机构已增设名额,但效果需等3年才能见分晓。2023年培训生3795人,2025年增至6705人。
- 第11届亚太造口治疗师协会学术大会在槟城举行。该大会在槟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800位来自18个国家的医护人员参与。大会期间将举办8场工作坊,内容涵盖造口护理、压疮与糖尿病足伤口护理等。马来西亚第二次主办该会议,上次是20年前在吉隆坡。本届大会将部分收益捐赠予马来西亚国家癌症协会。理大医院也将在大会期间为公众提供免费乳癌筛查服务。
- 马华抨击槟州政府应对护士短缺问题无能。马华槟州宣传局副主任王庭顺抨击槟州政府应对护士短缺问题拖沓与无能。他指出,魏子森承认政府提出的“解决方案”要等3年后才见效,令人震惊。他质疑这3年间病患怎么办,谁来承担潜在的医疗事故与生命代价,并呼吁政府采取临时应急方案,如人手调配、增加合约护士、提升补贴。
- 葛尼湾公园设施维修工作积极展开。浮罗池滑州议员胡智胜指出,葛尼湾公园设施维修工作正积极展开,旨在为公众维持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承包商已着手修复受损设施,相关单位正等待技术人员更换约5%受损橡胶地垫。由于公园访客量大,长时间暴露在极端天气中,甚至受到人为破坏,定期维修格外重要。
- 巫统偶莫区部拒绝与行动党合作,呼吁国阵独阵。巫统偶莫区部明确表态拒绝与行动党合作,并呼吁国阵在第17届全国大选中以“天秤”标志独自上阵,以挽回人民信心。区部主席赛夫哈兹兹强调,基层对行动党存有强烈排斥情绪。
- 巫统偶莫区部进入备战状态,探讨销售与服务税(SST)。赛夫哈兹兹宣布,即日起视同“解散”偶莫国会选区,全面进入备战状态,将在两年内陆续委任竞选机制委员与各投票区中心负责人。此外,他促请巫统部长以国阵执政时推行的消费税(GST)为鉴,加快向人民解释销售与服务税(SST)相关税制。
- 槟州政府颁发体育奖项表彰运动员。为表彰槟州运动员的卓越表现,槟州政府颁发涵盖12个项目的体育奖项,年度最佳男女运动员分别是空手道好手阿里夫和国际象棋棋手蔡嘉恬。听障棋王吕品谐是首位荣获“最佳听障运动员奖”的听障运动员。
- 槟州体育成绩提升与未来展望。槟州体育事务委员会主席魏子森指出,在2024年的第21届大马运动会(SUKMA)上,槟州取得41金、45银及53铜的成绩,跃升至全国第四名,相比2022年提升39%。此次颁奖典礼首次纳入“听障卓越奖”,是继联邦直辖区后全国第二个颁发该奖项的州属。槟州放眼2026年SUKMA中再创新高,全面冲金。州政府将持续强化培训计划及战略合作,改善与新建国际标准体育设施,打造更良好现代化的训练环境。
- 卡巴星道行动委员会要求环境局监管填海和垃圾循环项目。卡巴星道行动委员会(ProtectKarpal)代表多个受影响社区住户向环境局提呈备忘录,要求当局立即监管日落洞填海及露天垃圾循环项目,以保障公众健康。备忘录揭露拟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EIA)存在根本缺陷,要求当局驳回环评,开展独立全面的健康影响评估,并强制制定日落洞垃圾场安全关闭计划等。
- 年度最佳男运动员莫哈末阿里夫分享空手道学习经验。2023/2024年度最佳男运动员莫哈末阿里夫(26岁)自4岁起接触空手道及跆拳道,11岁起专注练习空手道。他16岁入选国家队,18岁考入国防大学修读体育科学,现在是全职运动员。他理解部分家长顾虑空手道安全性,但他强调空手道注重拳打和踢技的控制,不涉及头部攻击,目的是“击退对手”。
- “全球复蔬公益路跑”吸引200人参与。由马来西亚佛光山与马来西亚佛光人文社会联办的“全球复蔬公益路跑”(Veg Run)有200名参与者一同完成5公里路程,以行动支持蔬食与环保。活动旨在以蔬食推动环保、促进身心健康,并建构和谐、善美社会。斯里德里玛区州议员陈汇萍宣布拨款5000令吉赞助此次活动,并提及近期已新增5处匹克球场。
- 槟州首长曹观友谈李梓嘉黑白照帖文及青年志愿者平台。针对羽球男单自由人李梓嘉日前发布的黑白图片帖文,槟州首长曹观友认为社会应重视其传递的讯息,并以正面态度看待公众发声。他指出,青年构志愿者平台自2020年启动至今已入第五年,是时候检视方向与成效,以便未来能更好配合“槟城2030”愿景。
- 大马中央福利理事会槟州分会举办荣誉奖颁发仪式。大马中央福利理事会(MPKSM)槟州分会“2025年度槟州社会福利事业表现各级荣誉奖”星章及奖章颁发仪式定于8月3日举行,将表扬61名慈善推手。
- 马来西亚善心组织捐助两名病患生活费。马来西亚善心组织拨出6000令吉,作为两名病患叶月莲和阿斯玛的生活费,每人各得3000令吉。款项将分6个月发放,每月500令吉,并各捐赠2箱纸尿裤。
- 吉打客家公会会长卢有福谈乡团会馆改选面临新血隐忧。卢有福认为,乡团会馆改选没有新脸孔出现是组织的隐忧。他指出,理事会改选若都是旧人,虽表明忠心,但也说明栽培不到新血,将导致接班人断层。新届理事会有责任与青年团及妇女组讨论对策,确保有效引进年轻乡亲。
- 高教部关注大学生生活负担因SST扩大范围而加重。高教部长赞比里表示已接获学生群体反馈,正深入了解销售与服务税(SST)扩大范围对大学生生活负担的影响,以识别可能导致生活成本上升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他已指示全国各大学副校长展开研究,全面评估SST调整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 《2025至2035年高等教育大蓝图》预计11月推介。赞比里宣布,《2025至2035年高等教育大蓝图》预料将于11月由首相安华亲自推介。
- 双溪大年新民华中嘉年华义卖会突破筹款目标。双溪大年新民华中举办嘉年华义卖会筹募新教育楼基金,筹款所得突破30万目标,成功筹得50万令吉。该校董事长郭晋齐指出,学校是政府资助学校,政府只承担教职员薪资和每月最多5000令吉水电杂费,但学校每月水电费已超1万令吉,新教育楼竣工后电费还会飙升,董事部估计每年需承担约30万令吉。新教育楼预计今年9月竣工,希望最快明年第一季正式启用。
- 韩江中学举行成年礼,学生敬茶感恩。韩江中学举行2025年成年礼,象征学生迈入成人阶段,踏上人生新旅程。仪式安排了敬茶、结领带及品尝传统糕点,象征孩子对父母的爱与感恩。
- 槟榔屿惠安公会接受会员子女贷学金申请。槟榔屿惠安公会宣布,即日起接受会员子女贷学金申请,截止日期为9月2日。凡在籍大专生、已获本地大学/学院录取(学士课程)、家境清寒且品学兼优者皆可申请。成功申请者将获每人3000令吉无息贷款,直至完成学士课程。
- 菩提华中与中华华中联合主办升学资讯分享会。菩提华中家协与中华华中家协联合主办“2025年升学资讯分享会”,由全国大专升学辅导讲座特邀讲师柳志祥主讲,入场免费,欢迎学生们出席。讲座将于本月11日(周五)晚上8时至10时在菩提华中体育中心举行,旨在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以大马教育文凭(SPM)到公立院校升学的资讯。
- 自立合作社开始接受年度社员及子女教育奖励金计划申请。自立合作社指出,20%年度社员及子女教育奖励金计划开始接受申请,奖励金数额从200至300令吉。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
- 马来西亚东安会馆联合会改选,赵维庆当选新任总会长。马来西亚东安会馆联合会召开第45届理事会改选,柔佛东安会馆代表赵维庆当选为新任总会长。这是柔佛州东安会馆首次接任总会长一职。新任总会长承诺秉持“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理念,与理事团队紧密合作,推动该会发展。
- 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罗耀明主讲“正念陪伴情绪与悲伤”讲座。罗耀明博士指出,大多数人因外界忽略、误解和说三道四而自我内耗,陷入负面想法。他强调认知、行为、情绪三者相互影响,不要让别人闲言碎语左右情绪。他解释正念是心在当下,需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尊重他人情绪。他拆解“忙”字,指出其“心已死亡”的含义,反思现代人过度奔忙的状态。他教授“STOP”正念四步骤及“爬五指山”放松法。
-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改选,郑声泰中选新届总会长。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新届董事会改选,郑声泰中选为新届总会长。总会长、署理总会长及副总会长职位均有竞选。
-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妇女组改选,陈秀环中选新届主席。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妇女组召开第14届理事会改选,雪兰莪永春会馆妇女组代表陈秀环中选为新届主席。
- 吉隆坡暨雪兰莪陈氏书院宗亲会代表团到访吉玻陈氏颍川堂。吉隆坡暨雪兰莪陈氏书院宗亲会代表团日前到访吉玻陈氏颍川堂,双方举行传统祭祖仪式,随后茶叙交流并互赠纪念品。吉玻颍川堂主席陈福利指出,陈氏宗亲虽分布各地,却同宗同源,地域隔阂反而让亲情更显珍贵。陈治年详述陈氏书院历史,并透露正全力推动陈嘉庚纪念馆的设立计划。
-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青年团改选,郑其冠中选新届团长。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青年团日前召开第23届(2025-2028年度)第1次团员代表大会,并选举新届理事,郑其冠中选为团长。所有职位均不战而胜。
- 各类征聘和广告信息。包括市场执行、秘书/书记、司机/送货、家庭女佣、烧焊师傅、车床/铣床头手、扎马达工、Alignment师傅、Foreman,以及空地出租/出售、汽车出售/收购、贷款等广告。同时提醒提防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户口非法汇款,以及应征公司索要保证金/押金/购买产品等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