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全国__17_08_2025

 星洲日报—全国__17_08_2025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并附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与简介

一、 经济与税务影响

  • 扩大SST冲击: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表示,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的影响已初步显现,预计未来六个月内商家和消费者将面临更明显冲击。餐饮业、运输与仓储业以及制造业受影响最大,商家面临租赁、租金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导致对金融服务和短期资金周转的需求显著增加。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的调查显示,80.2%的受访业者预计经营成本将上升,69.5%的企业利润率将受压缩。
  • 短期内物价上涨: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SST扩大征税范围将带来通货膨胀效应,短期内非必需品及服务价格上涨在所难免,预计涨幅介于0.3%至0.5%。
  • 行政负担与消费者需求抑制: 中总报告显示,52.9%的企业表示行政负担将增加,47.9%的受访者担忧成本转嫁导致商品与服务价格上涨,可能抑制消费者需求。
  • 商家应对策略: 超过一半的企业表示会将成本上涨转嫁给顾客,44.6%选择自行消化部分成本,39%将采取谨慎的业务扩张与投资策略,反映企业对经济和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
  • 受影响行业: 服务业首当其冲,尤其消费类服务领域营运成本上升。建筑业、金融、医疗、教育、物流业、制造业和零售业等依赖租赁场所的行业也受波及。
  • 财政部澄清飞机与船只租赁豁免SST: 财政部驳斥“静悄悄豁免飞机与船只租赁服务税”的指控,强调相关信息已于7月24日公布在关税局MySST官网,此举旨在避免本地船主和飞机拥有者转至海外注册,并维持本地业者的竞争力,因为邻国并未征收类似税费。
  • 具体行业反馈:
    • 家具业: 面临租金、建筑服务、机械设备购买维修及厂房扩建成本上升压力,已向财政部提呈豁免清单。
    • 进口水果: SST对消费者影响有限,但进口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需贷款预付税金。
    • 熟食业: 多数小贩营业额未达门槛,未直接受SST影响,但食材、租金、物流等上游成本受影响,为避免流失顾客,暂不敢涨价。
    • 五金业: 生意量下跌,执行细节不明朗,加上连锁集团冲击,导致市场放缓,行情转淡。
    • 物流业: 曾家麟表示SST对物流业影响不大,因海运未征税。但陆路运输订单量减少,维修费叠加税务。冷链物流面临柴油和电费上涨的双重冲击。
    • 建筑业: SST导致“层层抽税”,成本最终转嫁消费者,预计涨幅10%,小型业者现金流困难,融资难上加难。
    • 文具业: 复印纸张受SST扩大影响,预计涨价10%,其他文具仍在观察。
    • 禽畜业: 扩大SST未直接增加养鸡成本,但五金征税推高农场维修费。7月肉鸡需求疲软,养鸡业者亏本抛售。

二、 政治与社会问题

  • 国旗风波: 巫青团长阿克马因国旗倒挂事件被警方援引煽动法令等调查,但他表示不会退缩,称自己是捍卫国家尊严。交通部长陆兆福强调国旗是全民团结象征。行动党政治教育主任李存孝表示,不与阿克马针锋相对是出于大局智慧。房地部长政治秘书周锦欢批评阿克马颠倒是非,利用爱国包装自己,实则制造社会分化。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公正党前署理主席拉菲兹均批评阿克马的炒作和霸凌行为。森州社青团呼吁行动党领导层与阿克马断交。通讯部长法米提醒民众勿对违规者“动私刑”。马潮联会总会长林家光担忧事件导致国民对国旗甚至华裔对国家产生恐惧。
  • 查拉命案: 13岁女生查拉坠楼死亡案引发全国乃至国际的“为查拉伸张正义”声援浪潮。首相安华指示彻查此案。律师团呼吁警方严格依法办事并严惩涉案警员。全国副总警长阿育汉表示将调查涉嫌未遵SOP的警官,并强调警方不包庇贪污。警方正援引煽动法调查散布不实信息的TikTok账号。妇女部长南茜苏克利自爆曾遭欺凌,鼓励学生举报霸凌。通讯部和警方正鉴定冒充参与尸检医生的TikTok用户身份。评论指出,政府信息机制失灵导致谣言与猜测盛行,凸显危机沟通不足。
  • 拉菲兹儿子遇袭案: 前经济部长拉菲兹12岁儿子在商场遭不明液体袭击,妻子收到恐吓短信,拉菲兹怀疑与他揭露丑闻有关。首相安华对此震怒并要求彻查。雪州总警长表示已找到多条线索并向14人录供。
  • 国防与政府治理: 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指示国防部取消购买机龄超30年黑鹰直升机计划,批评军备采购充斥代理商和低价货。国防部长表示将遵从谕令。陆军副首长和国防卫队首长肯定政府改善国防卫队措施,认为可提升绩效和吸引人才。首相安华表示1700令吉最低薪不足,政府将逐步提升,并要求GLICs和大型公司达到3000令吉,强调发展需融入本土文化特色,不能只追求宏伟建筑,要关心人民需求。
  • 政治人物言论与团结: 公正党前署理主席拉菲兹批评阿克马“自嗨”,认为霸凌不能解决问题。行动党社青团呼吁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认清阿克马制造族群对立的“流氓行径”,勿为“老鼠屎”辩护。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呼吁行动党劝告社青团恢复理性,勿破坏团结政府友党共同治国的努力。副首相阿末扎希强调,治理国家不能凭情绪,要以智慧、纪律与礼仪团结人民,尊重彼此宗教与文化。
  • 教育机构安全: 教育机构安全改革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制定分阶段行动计划,以保障全国教育机构安全。

三、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 菲中南海争议: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黄岩岛附近与中国海警船只发生碰撞,引发关注。文章呼吁马来西亚介入调解,促成菲中和解,强调国际法的重要性。
  • 美俄峰会: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峰会,历时近三小时但未就俄乌战争达成停火协议,也无具体成果。有分析认为普京是此次会谈的赢家,成功摆脱制裁压力和国际弃儿形象。特朗普称双方已就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条件“大致达成共识”,球已交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手中。希拉里表示若特朗普能促成乌克兰不割地停战,将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 中印关系: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于下周访问印度,举行中印边境问题会晤,标志着北京加大力度缓解与新德里的紧张关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孙海燕会见印度驻华大使,现身破被扣传闻.
  • 美国贸易政策: 特朗普表示将加征钢铁和芯片关税,初期税率较低方便企业设厂,随后逐步上调。
  • 印尼反贪腐: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誓言根除贪腐,打击导致国家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的食品垄断利益集团。
  • 东帝汶加入东盟: 外长指出,东帝汶预计10月在东盟峰会正式被接纳为第11个成员国。
  • 澜湄合作: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澜湄合作外长会上提出深化执法合作,联合打击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跨境犯罪活动。
  • 澳菲南海军演: 澳洲与菲律宾在南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动员3600多名军人,旨在确保区域主权和国际法得到遵守。

四、 文化、历史与教育

  • 二战80周年纪念: 吉隆坡广东义山举办“捌拾追思”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史诗舞台剧《日据烽火·南侨机工马来亚篇》,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强调勿忘历史,守护和平。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在追悼式致词中提到“持续传述战中与战后的苦难”,但战争记忆传承面临战殁者遗属高龄化和年轻人缺乏兴趣的难题。
  • AI与社会发展: 中国“悟空AI”大模型首次在太空站辅助航天员工作。文章讨论人工智能的“软实力”时代,认为顶级模型不再仅限少数科技巨头,未来AI成功关键在于公众接受度,需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 文化推广与数字素养: 通过网络推广多元文化需重视真实性,避免误导。新生代有独特的“共同语言”,可借用网络语言拉近距离,培养团结意识。社交媒体普及让原住民“被看见”,但需提升数字素养以辨识假信息和负面刻板印象。
  • 本土咖啡店创纪录: Ali, Muthu & Ah Hock成功创下全国纪录,2024年全年售出45万2162盘椰浆饭,获《马来西亚纪录大全》认证。

五、 体育新闻

  • MotoGP: 马克·马奎兹在奥地利站练习赛飙最快。
  • 英超: 切尔西中卫科尔威尔前十字韧带受伤,将缺席大部分比赛。热刺以3比0大胜伯恩利,理查利森梅开二度。
  • 网球: 阿尔卡拉斯晋级辛辛那提网赛男单4强,莱巴金娜粉碎萨巴伦卡卫冕梦。
  • 马运会: 白鹰时隔28年再次成为2026年雪兰莪马运会吉祥物。
  • 羽毛球: 大马羽球国际挑战赛男单提前锁定冠军,大马有望争夺3冠。
  • 乒乓: 大马乒乓队在WTT旗下赛事的成年级别赛场首次夺冠(可人联手郑爱欣称霸女双),竞争力大增。
  • 篮球: 大马男篮暌违14年再次在海外夺冠,鼓舞备战东运会的士气。

六、 健康与医疗

  • 问题产品召回: 国家药剂监管机构召回“郑士隆拔毒膏”(水银超标)和两款化妆品(含毒药)。
  • 烟草管制: 卫生部在过去九个月内,因违反《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及吸烟管制法》共发出7万8424宗罚单。
  • 健康科普:
    • 牙齿护理: 长者牙齿松动并非必须拔除,牙周病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记忆退化风险,强调“8020概念”及日常护理的重要性。
    • 前列腺肿大与便秘: 前列腺肿大可能影响排便,便秘也可能加重前列腺问题,建议同时处理肠道问题。
    •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可逆转的关键转捩点,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减重和监测健康指标,有望不发展成糖尿病。
    • 压力袜使用: 压力袜有助于预防深层血栓,尤其适用于术后或长期卧床病人,但需医生指示。双腿青筋明显不一定是静脉曲张,需专业诊断。
  • 虚假健康信息: “呼吸+饥饿可减肥”被证实为偷换概念的错误信息,强调减肥仍需“少吃多动”。 “睡觉时中风含糖果或盐可提高康复率”被证实为错误说法。

七、 商业与金融

  • 股市展望: 分析员认为马股本周进入上市公司业绩高峰期,短期走势难测,但中期前景良好,富时综合指数预计在1565至1580点之间游走,建议关注银行、消费和能源股。
  • 美国股市: 美国总统特朗普预告晶片关税可能高达300%,导致晶片股承压,美股多数收低。
  • 企业新闻: 益资利金融拟以5188.8万令吉脱售槟城酒店与两片土地。杨忠礼集团拟斥资1.5亿购新山希思尔酒店。FGV控股全面献购活动结束,即将下市。BM绿科获9500万令吉太阳能发电项目合约。毅成建筑与Ukay Forest发展私人有限公司联营5089万令吉项目。

八、 其他值得关注的新闻

  • 吉打交怡轻快铁计划告吹: 因韩国投资方撤资而告吹,州政府将探讨其他投资模式。
  • “最强钉子户”搬家了: 江西省的“钉子户”因受不了公路噪音而自行搬离,此前政府为绕开其房屋修建了环形公路。
  • 吉尔吉斯巧用稻壳盖房: 利用稻谷废料制成隔热、环保且经济的稻壳砖建造房屋,为水资源匮乏地区提供了创新建材解决方案。
  • 退休女教师坠投资骗案再遇假律师: 痛失逾46万令吉,凸显民众防骗意识仍需加强。
  • 假“拿督”头衔猖獗: 马来西亚拿督理事会指出,社会上存在贩卖假“拿督”头衔的诈骗集团,呼吁政府修法赋予警方更直接的执法权力。

看法

纵观这些新闻,可以清晰地看到马来西亚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与转型的时期。

经济层面,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无疑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议题。各行各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感受到了成本上涨和利润压缩的压力。虽然短期内市场反应并非“大涨潮”,但许多业者预计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显现,并担忧出现“倒闭潮”。这种“层层抽税”的模式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也引发了现金流紧张的问题,甚至迫使部分商家转嫁成本给消费者。财政部对部分服务(如飞机与船只租赁)进行豁免的举措,虽然合理,但也凸显了税制执行中的复杂性和需要细致考量的必要性。这表明政府在推行税制改革时,需要在国库需求与企业及民众的承受能力之间找到更精妙的平衡点,并加强政策的透明度和针对性辅助措施。

社会与政治层面,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暴露了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和信任危机。国旗风波被少数政治人物过度炒作,演变为族群对立的工具,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团结的象征,也加剧了民众(特别是华裔群体)对国家前景的担忧。更令人痛心的是,查拉命案和前经济部长拉菲兹儿子遇袭事件,揭示了霸凌、暴力文化在社会中的蔓延,以及民众对官方处理高关注度案件的透明度和效率的强烈不满。这些事件敲响了警钟:政府需要更及时、透明和权威的沟通机制来回应公共危机,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并遏制煽动性言论,以重建社会信任和维护法治。 各政党也应回归理性,将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置于政治私利之上。

国际关系与治理方面,马来西亚展现出积极参与区域事务的姿态,例如东帝汶加入东盟,以及通过外交努力解决区域冲突。国家元首对军备采购的直接干预以及国防部对此的积极回应,体现了对国家安全和公共财政负责的决心。同时,对国防卫队福利和招募措施的改进,也反映了政府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承诺。然而,面对如南海争端等地缘政治的复杂性,马来西亚作为一个中立国,其斡旋调停的角色将面临考验。这凸显了马来西亚在维持内部稳定的同时,也需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审慎且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并贡献区域和平。

科技与文化的角度看,马来西亚正积极拥抱创新,如将AI应用于太空探索、推动高附加值产业,并探讨AI在社会发展中的“软实力”潜力。同时,社会也关注在推广多元文化中对真实性和数字素养的重视。然而,诸如Meta AI聊天机器人“撩”儿童的事件,也提醒我们在科技发展中必须高度警惕其潜在的道德和安全风险,并加强监管。这表明,在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平衡技术带来的便利与社会伦理、文化保护,是马来西亚乃至全球都需要深思的课题。

总而言之,当前马来西亚的新闻版面描绘了一个正在经历多重考验的国家。经济上的挑战要求政府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社会上的撕裂则呼唤更强的领导力、透明度和法治精神;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则需要更敏锐的洞察力和外交智慧。整体而言,这些新闻都在呼吁一个共同的愿景:即构建一个更加团结、公正、繁荣和包容的马来西亚社会,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秉持理性和责任感,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