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财经/要闻20250826

 南洋商报-财经/要闻20250826

根据您提供的资料,以下是新闻标题及简介的整理,并附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整理

一、 国内政策与社会发展

  1. 零工法案呈国会,扩至艺人记者翻译员

    • 简介: 旨在保障逾120万名零工工作者权益的《2025年零工工作者法案》在国会下议院进行一读。该法案扩大零工定义,不再局限于送餐和电召车,纳入演员、记者、手语翻译员等,并强制零工以“后付制”缴纳社险。此举获得业界高度赞许,被视为填补了长期监管真空,提供收入保障与社会安全网,并让零工群体首次获得正式承认与保护。然而,也有呼吁成立“大马零工经济监管委员会”以确保法规落实系统性和执行力,并关注薪酬保障等核心问题。
  2. 城市更新法案:支持还是疑虑?

    • 简介: 《2025年城市更新法案》在国会一读,旨在为老旧建筑提供灵活重建机制。草案建议同意门槛为75%(30年以上建筑)至80%(30年以下建筑),危险建筑仅需51%。政府强调法案保障屋主权益,包括“一换一”、地契不变及原址安置。然而,捍卫自由律师团等团体拒绝该法案,认为其剥夺业主基本权利,并担忧土地征用法令被滥用,质疑30年门槛的合理性及缺乏充分公众咨询。
  3. RON95汽油补贴,大马卡确定资格

    • 简介: 政府仍在研究RON95汽油针对性补贴的执行机制,预计9月底前公布详细方案。补贴对象不限于85%人口,将以主要数据库(PADU)为依据,整合多部门数据,通过MyKad确定资格,符合者将以补贴价RM1.99购买。
  4. SST扩征冲击通胀有限

    • 简介: 研究报告指出,销售及服务税(SST)扩大征税范围对通胀影响不大。服务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保险与金融、餐饮与住宿业,但总体影响有限且暂时性。上半年零售贸易额增长稳健,反映政府措施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稳定的就业市场及温和物价走势。
  5. 外劳比例设限不可行

    • 简介: 移工权益组织认为,政府将外劳顶限从15%下调至10%的政策在经济上不可行,并质疑若强行设限将使非法外劳问题更复杂。实际外籍劳工比例可能高达30%,且行业需求依然强烈。
  6. 校园霸凌警钟长鸣

    • 简介: 国内接连发生校园霸凌案件,甚至酿成命案,教育部正重新制定《1996年教育法令》中与学生纪律有关的条例,以加强执法和对付包庇霸凌者。评论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需共同努力,加强心理辅导与法律框架,以遏制霸凌。
  7. 马新加强潜艇救援合作

    • 简介: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达成潜水艇互助救援合作安排,旨在加强两国的潜艇逃生与救援能力,通过共享专业知识和设备,确保在南海、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关键水域的救援能力。
  8. 原子能修正案通过,为核能发电铺路

    • 简介: 国会下议院通过《2025年原子能执照法令(修正案)》,这是该法令41年来首次修订,旨在加强执法并与原子能技术最新发展保持一致,为大马在2030年之后可能使用核能发电做好准备。

二、 经济与商业动态

  1. 财赤须降,新债渐减旧债利息重

    • 简介: 首相安华强调,尽管国债持续存在政治争议,但新的国债正逐渐减少,财政赤字必须降低。政府致力于在未来5年内将财政赤字降至GDP的3%,并将债务水平控制在GDP的60%以下。
  2. 联通市场,开拓新机遇,马来西亚家具家居饰品展

    • 简介: 马来西亚家具家居饰品展(MFFM)将于2025年9月4日至6日在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举行,目标是汇聚全球新兴买家,为展商提供高效实惠平台,降低拓客成本,帮助企业开辟新市场和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3. 大马推介高产稻“MR 333”

    • 简介: 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推介全新高产品种稻米“MR 333”,产量高达每公顷9.96公吨,远超全国平均,有望显著提升产量并加强国家粮食安全。
  4. 大马生物经济机构计划,5年培育千名科技人才

    • 简介: 马来西亚生物经济发展机构计划未来5年通过“生物农业科技与生物制药职业与创业计划2.0”(BeST 2.0),培训至少1000名生物科技及新兴科技领域人才,并拓展至人工智能、扩增实境、虚拟实境及绿色能源等领域。
  5. 南洋商报 AI主播上线,品牌声量起飞!多平台联播,精准锁定客群!

    • 简介: 南洋商报推出AI主播,旨在通过多平台联播,精准锁定客群,提升品牌声量,为企业提供创富伙伴服务。
  6. 周生生网购黄金,提供免费直送服务

    • 简介: 香港周生生珠宝推出线上购买999.9纯金金条服务,消费满2万5000港元可免费直送至马来西亚。此举将黄金投资大众化,但提醒消费者注意物流保险、清关与储存安全等风险。
  7. MATTA旅游展K开跑,销售额冲刺2.5亿

    • 简介: 第57届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展(MATTA Fair)将于9月5日至7日在吉隆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预计带来逾2亿5000万令吉销售额,受惠于“2026大马旅游年”及东盟旅游需求增长。
  8. 大马应摆脱半导体代工宿命

    • 简介: 经济学家指出,大马应善用基础条件优势,果断进入高附加值领域(如芯片设计、高级封装),摆脱半导体代工宿命。国家半导体战略(NSS)计划培育至少10家年营业额达10亿美元的本地半导体企业。
  9. 油气需求疲软,国油系3股业绩全线下滑

    • 简介: 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油气需求疲软下,国油旗下的国油气体、国油贸易和马国际船务次季净利皆同比下滑,尽管仍维持稳健派息。
  10. FGV 周四即将下市,迎来战略转型

    • 简介: FGV控股宣布将于本周四(28日)正式退市,公司表示此举有助于“更灵活运作”,巩固其作为大马领先农业企业和食品公司的地位,并与大股东FELDA更加紧密地合作。

三、 国际新闻

  1. 马斯克公司首例受试者:大脑芯片彻底改变生活

    • 简介: 美国一名残疾人士成为马斯克旗下大脑芯片公司Neuralink的首位受试者,他表示脑机界面装置“彻底改变生活”,使其能以意念控制电脑与装置,并计划创业。
  2. 特朗普坦承亲中,难同意美“战略灵活”驻军

    • 简介: 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被外界认为亲中,他强调不应完全切割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认为外交应灵活。同时,他对美国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意见难以同意。
  3. 中国股市“全球奇迹”形成?经济滑坡却写新高

    • 简介: 尽管中国经济正承受出口关税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压力,股市却上演持续牛市行情,上证综指创十年新高。这波涨势由资金充裕的投资者推动,但也引发了对泡沫正在形成的担忧。
  4. 缅高架桥遭反抗军炸毁

    • 简介: 缅甸执政的军人政府称,一座殖民时期曾是世界最高铁路栈桥的谷特高架桥被反政变武装团体“炸毁”,但反抗军否认并指责军政府。
  5. 台风剑鱼登陆越南1死,58万人撤离机场关闭

    • 简介: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登陆越南中北部沿岸,带来狂风暴雨并造成1人死亡。当局疏散逾58万人,多趟航班取消,部分客运列车停驶。

四、 文化与时尚趋势

  1. 送礼送出大马情,独特味道引以为傲

    • 简介: 本土餐饮品牌华阳创办人陈建丞致力于将大马美食文化输出世界。品牌在保证食物品质和独特风味的同时,积极获得清真认证,以融合多元文化,并希望通过全渠道销售让大马美食走向国际。
  2. 解放双脚反叛时尚,人字拖革命

    • 简介: 源于社交媒体的“解放双脚”运动,使人字拖从休闲用品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单品,甚至登上国际时装周。它代表着对传统鞋履文化的反叛,强调舒适与身体的真实感,也反映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自由与自我表达的深层渴望。

我的看法

从这些新闻标题和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2025年8月26日的马来西亚,正处于一个积极变革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同时国际环境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首先,在国内政策层面,政府展现出积极推动改革的决心。零工法案的推出 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承认了零工经济的日益壮大,也尝试为这个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现了政府在适应新经济形态方面的努力。这与此前被批评的监管真空形成鲜明对比,旨在构建更公平的就业环境。同时,政府在经济转型和国家发展方面也提出了宏伟蓝图,例如13MP的公平分配、国家半导体战略的深度跃升以及生物科技人才的培育,都指向了将马来西亚打造为高附加值经济体的目标。政府亦致力于解决根深蒂固的问题,如即将提呈的政府采购法案 旨在根除“买贵文化”,是提升公共领域廉洁度和效率的关键一步。

然而,这些改革并非没有阻力或疑虑。公共信任和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更新法案 面对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关于业主权益和潜在土地征用,凸显了民众对政策可能牺牲弱势群体利益的担忧。同时,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对吉隆坡市政厅土地出售和发展的违规行为的揭露,更是对地方政府治理和透明度的直接挑战。这些事件提醒我们,再好的政策若缺乏民众参与、透明执行和有效监督,都可能适得其反,加剧社会不信任感。此外,外劳比例设限 的争议也反映了政策制定与现实经济需求之间的脱节,以及对非法劳工问题的深层担忧。

经济方面,马来西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虽然零售业持续保持增长、旅游业积极复苏,以及高产稻米品种的推出 增强了粮食安全,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油气需求疲软 仍对主要企业造成冲击。与美国签订的贸易协议 尽管降低了关税,但以高额采购和投资承诺作为代价,其长期影响和合理性仍值得深思,尤其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

社会层面,一些深层问题依然令人担忧。校园霸凌事件的频发 和教育部的应对 提醒我们,社会价值观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更多关注。“独立68年,原地踏步”的评论 则直接指出了政治纷争对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民众对实际生活改善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份新闻汇编描绘了一个正在努力适应全球变局、力图实现内部改革和经济转型的马来西亚。政府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积极的姿态,但政策的有效性、执行的透明度以及公众信任的重建,将是决定这些努力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如何在全球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复杂性中找到自身定位,并在多元社会中凝聚共识,也将持续考验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