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古城__26_08_2025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整理的新闻标题、简介及我的看法:
-
新闻标题:南方环保缔纪录大全 / 国庆月共收集10吨塑料瓶
- 简介: 南方环保公司与马六甲电台首次联办活动,在国庆月内成功收集了10吨(1万公斤)塑料瓶,缔造了马来西亚纪录大全。此活动旨在鼓励社会贯彻永续生活态度,并有马六甲州教育局及大马Petron公司合作,在22所学校及29座加油站展开回收。公众可将塑料瓶送往指定收集站,以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减少垃圾送往土埋场。
- 看法: 这项活动规模宏大且具创新性,通过与媒体、教育部门和企业合作,显著扩大了回收范围和公众参与度。创下国家纪录不仅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也为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树立了积极榜样。这种将环境教育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特别是减少垃圾填埋量具有深远意义。
-
新闻标题:沟渠积水养蚊 / 甘榜爪哇祈安律后巷恐爆骨痛热症 / 梁证法:应定期清理沟渠
- 简介: 马六甲市甘榜爪哇及祈安律后巷一带沟渠严重阻塞,积水滋生蚊子,恐爆发骨痛热症,威胁当地老街居民健康。武牙拉也居民协会主席梁证法指出,该区曾是蚊症黑区,如今情况令人担忧,呼吁当局正视沟渠阻塞问题并定期清理。他提到老街区常被忽略,卫生问题因缺乏定期清理而产生,甚至有沟渠崩塌、建筑废料堆积。鉴于马六甲9月将举办世界旅游日活动,城市卫生形象至关重要。
- 看法: 这则新闻揭示了城市基础设施维护不善对公共卫生的严重影响。在马六甲即将迎来国际旅游活动之际,沟渠堵塞不仅威胁居民健康,更可能损害城市的旅游形象。梁证法强调在注重游客体验的同时,不应忘记本地居民基本权益的呼吁非常中肯,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才是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
新闻标题:最大榴槤刀列大馬紀錄大全
- 简介: 马六甲鸡场街Jaya Mata刀·展览馆以长1.99公尺、宽0.61公尺的全马最大榴梿刀,被记录在大马纪录大全。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表示,Jaya Mata刀·展览馆自2022年进驻后,为马六甲增添了一份旅游特色资源,提供游客、市民和青少年刀具历史、文化及知识的科普机会。他指出,鸡场街作为世遗核心区,已成功创造多项历史纪录,包括2004年最大黄梨饼和2020年最多舞狮在高桩上舞动。
- 看法: 这项纪录大全不仅为鸡场街增添了一个独特的旅游亮点,也展现了地方商家和社区在文化旅游创新方面的努力。通过打造“最大”的特色物品,能够有效吸引公众眼球,提升知名度。同时,它也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榴梿),使得这项纪录更具地方特色和故事性,有助于持续擦亮马六甲的文化旅游品牌。
-
新闻标题:Sunta x Little Boss 7.0 9月1举办欢迎报名
- 简介: 马六甲国际青年商会(JCI MCE)为配合“Sunta x Little Boss 7.0”年度活动,日前为小朋友举办了公众演讲工作坊与理财知识培训。该活动将于9月1日举办,参与孩子将化身“小小企业家”,经营摊位推销产品或服务,亲身体验沟通、协作与管理过程。筹委会主席骆抿宪表示,这不仅是展示孩子才华与潜力的舞台,也是他们迈向未来的重要起点。
- 看法: 这项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创业精神、演讲能力和基础理财知识。通过亲手经营和表达,孩子们能够建立自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活动鼓励家长参与,也体现了家庭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新闻标题:承庭杯U12 3人篮赛首站MAVERICK三大猴王分夺冠
- 简介: 第一届承庭杯U12男女3人篮球巡回赛首站赛事在育华小学顺利举办,MAVERICK和三大猴王分别荣膺男女组冠军。这项由马六甲篮球总会主办、承庭信托冠名赞助的赛事,共吸引了50支男女小童队参赛,并包括投篮比赛。U12第二站将于10月11日在培风第二小学开打,U15首站则在9月27日于华文中学进行。
- 看法: 这项赛事积极推动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3人篮球赛的赛制灵活,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篮球技能。巡回赛形式和积分制度能够鼓励持续参与,为马六甲的篮球运动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平台。同时,在学校举办比赛也有助于在校园内推广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
新闻标题:甲市社青及林朝雁夜市派国旗庆国庆
- 简介: 马六甲市区社青团与怡力州议员林朝雁和党员一同到怡力夜市派发国旗,庆祝国庆。甲市区社青团长李志鹏表示,民主行动党在重要节日期间会走访基层,加强政党与民众联系。他强调国庆的真正意义在于建立公平团结的社会,并指出当前大学入学制度多重管道且标准不一,引发公平性质疑。他呼吁逐步整合入学制度,迈向统一考试和公开透明的录取标准,以确保青年靠实力竞争,而非制度漏洞。
- 看法: 这则新闻不仅是关于国庆活动的报道,更借此机会深入探讨了教育公平这一社会议题。政党通过基层活动与民众互动,同时提出具体的政策主张,有效地结合了节庆氛围与政治理念的传播。李志鹏对教育制度公平性的呼吁,触及了青年群体最关注的切身利益,体现了对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新闻标题:900有功人士册封 / 本报记者范纯玮获颁PJK / 邱永灯膺D.S.M. / 郑成幸受封D.S.M. / 郑融翔受封BCM
- 简介: 马六甲州元首敦莫哈末阿里博士阁下76岁华诞庆典上,共有900名有功人士受封,其中包括多名华裔领袖和媒体代表。
- 邱永灯(Allan D'Lious(Northern)Sdn Bhd创办人、马六甲礼品商公会顾问)荣膺DSM准拿督勋衔,表扬其对社会贡献,他曾任两届礼品商公会会长,并组织了创纪录的香港商务考察团。
- 郑成幸(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马六甲分会主席)受封D.S.M.,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会计事务所、金宝神料香庄、ERM Logistic Sdn.Bhd.董事),积极参与社团及政党活动,曾在疫情期间带领马青派发物资。
- 郑融翔(马来西亚青年团结运动副总会长、马六甲州分会主席)受封BCM勋章,他经营世界青年酒店,活跃于多个社团组织,并曾多次获甲州元首封赐勋章。
- 媒体界人士如《星洲日报》高级记者范纯玮、《中国报》高级记者陈伊文等多人获得PJK勋章。
- 看法: 此次册封彰显了马六甲州政府对各领域有功人士的肯定和表彰,覆盖了商界、文化界、政党、社团及媒体等多个层面。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鼓励。华人社区在受封名单中占据显著比例,体现了华裔在马六甲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这种荣誉机制有助于激励更多人投身公益、服务社会,共同建设地方。
- 简介: 马六甲州元首敦莫哈末阿里博士阁下76岁华诞庆典上,共有900名有功人士受封,其中包括多名华裔领袖和媒体代表。
-
新闻标题:讣告 - 吴玉荣老先生往生
- 简介: 马六甲哥打叻沙马纳的吴玉荣老先生(享寿92岁)于2025年8月25日中午12时30分往生。他育有两名孝男吴国庆、吴国祥(新加坡建达建筑工程私人有限公司董事),以及多名孝女、孙辈和曾孙辈。丧居设于No. 2, Jalan TKL 9, Taman Kota Laksamana Sek. 1,并定于8月29日上午11时举殡,移柩至峇株安南双溪布达怀恩园火葬场火化,骨灰安奉于兴安福寿园骨灰阁。
- 看法: 这是一份标准的讣告,提供了逝者生平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以及葬礼安排。它承载着向亲友告知不幸消息的功能,也是社会礼仪的一部分,让社区成员能够表达哀悼和敬意。讣告中提及家族企业,也反映了家族事业的传承和影响力。
-
新闻标题:武吉峇汝大扫除抗蚊 / 村民维护甘榜整洁教育
- 简介: 马六甲武吉峇汝“我爱的甘榜(Kampungku Sayang)”因曾发生蚊症死亡病例,市政厅日前展开大扫除及抗蚊症运动。马华市议员李春沅指出,该甘榜是蚊症黑区,有许多孤老和老人家居住,难以维持整洁。市政厅与卫生局、后备军合作,教育村民如何防止蚊症,特别是清理积水器皿。自8月17日起,马六甲未登记新蚊症病例,目前总病例765宗,比去年同期减少51.21%,死亡病例2宗,致死率0.27%。
- 看法: 这项行动展现了政府与社区合作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决心,尤其关注弱势群体集中的区域。通过大扫除、醒觉运动和跨机构合作(市政厅、卫生局、后备军),能够有效提升社区卫生意识和落实防蚊措施。数据表明,这种积极干预已取得显著成效,降低了蚊症发病率和致死率,对于保障社区健康至关重要。
-
新闻标题:居安思危 - 防震常识
- 简介: 文章指出,全球气候与地质环境变化使马来西亚等地震风险较低的国家也面临威胁,强调具备基本防震常识的重要性。作者提醒,在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遵循“保护自己、避开危险、寻找安全出口”三大原则。每个家庭应准备应急包,并确保家具稳固,避免在床头悬挂重物。呼吁将防震知识内化为生活习惯,以在危机中保持冷静。
- 看法: 这是一篇及时且重要的公共安全教育文章,它提升了人们对地震风险的认识,即使在非地震高发区也倡导“居安思危”的理念。文章提供了实用的防震指南和家庭应急准备建议,能够有效增强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强调冷静应对和预防准备,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明智之举。
-
新闻标题:RCEP促进马中贸易合作 / 颜天禄:关税减免通关简化
- 简介: 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拿督威拉颜天禄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叠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关税减免、通关简化、投资便利化等红利,将为构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和促进马中双边贸易合作提供持久动力。他在接见中国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访问团时发表此言。黄文庆(马六甲黄金谷海湾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提出马中两国可依托马来西亚保存与传承中华文化的优势,进一步推广茶叶及白酒等中华文化。周艳花(西凤酒副总经理)则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将西凤酒推向更多国际市场。
- 看法: 这则新闻凸显了RCEP等区域经济协定在推动国际贸易与合作中的关键作用。关税减免和通关简化等措施直接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经济交流。同时,文章也强调了文化作为经济交流的载体,通过推广特色产品(如白酒和茶叶)来深化人文和经贸合作,展现了马中两国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互利共赢关系。
-
新闻标题:耳背阿公求助议员爆笑互动逗乐网民
- 简介: 86岁的黄福海大叔因停车付费问题求助鲁容州议员拿督诺海米。由于黄福海听力严重受损,不懂使用手机应用程式支付无现金停车费,屡次被罚款。原本严肃的陈情因两人之间充满误会的对话而变得爆笑,如诺海米说“怕电话喊太大声会得心脏病”,黄福海听成“病倒了还穿那么好看”。诺海米最终承诺会协助解决停车费问题。
- 看法: 这则新闻以幽默的方式反映了数字时代下老年群体面临的挑战,即“数字鸿沟”问题。诺海米议员以耐心和幽默感处理民众求助,展现了亲民和务实的施政态度。这个故事也提醒社会,在推行新科技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确保政策的包容性和可及性,避免让老年人因技术障碍而陷入困境。
-
新闻标题:控猥亵女学生退休教师不认罪保外
- 简介: 59岁的退休教师莫哈末鲍兹再纳在麻坡地庭面控猥亵罪,他被指于2023年9月在巴莪一所小学教室里搓揉和拥抱一名12岁女学生。被告否认有罪,获准以6000令吉保外候审,条件是不可干扰受害人及每月向警局报到。主控官迪雅娜副检察司认为性侵儿童罪严重且涉及师生关系,不建议保外或建议高额担保金;被告代表律师哈山则请求最低担保金,因被告需照顾年迈生病的母亲及4名学中子女。案件将于9月26日过堂。
- 看法: 这则新闻报道了一宗严重的儿童性侵指控案件,突显了儿童保护和教育者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法庭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要在保障受害者权益与被告人权之间取得平衡,尤其在决定保释条件时。此案也引发对师生关系中权力不对等问题的关注,以及社会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
-
新闻标题:讣告 - 苏金进老先生往生
- 简介: 马六甲Taman Bemban的苏金进老先生(享寿81岁),祖籍福建永春,于2025年8月24日傍晚6时39分往生。他育有妻子陈瑞微、孝男苏文雄、苏文烘、苏文源,以及孝女苏秀娟、苏秀琴,孙辈及外孙辈。丧居设于J-4305, JALAN TAMAN BEMBAN 1, TAMAN BEMBAN,并定于8月28日下午1时扶柩发引还山,安葬在马六甲野新吉双富恩山庄风水墓园。
- 看法: 另一则讣告,提供了逝者及其家属的详细信息和葬礼安排。这有助于亲友及时获取信息,安排吊唁事宜,体现了华人社会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延续。
-
新闻标题:日治时期史料展 / 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
- 简介: 为纪念“815世界和平日”80周年,森州逾百个华团及政党联合主办“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日治时期史料展。展览由森美兰中华大会堂青年团策划承办,展出大量珍贵档案、老照片、影像资料和历史文物,旨在让社会大众回顾战火与苦难,缅怀逝者,珍惜和平。展览内容包括森州各地抗击日军的历史,以及当年的社会面貌,如原始文件、书籍、徽章、货币和屠刀等。
- 看法: 这项史料展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教育活动,通过实物和影像,生动地再现了日治时期的苦难,有助于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深入了解历史真相,铭记战争的教训。强调“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对当下及未来的警示,呼吁人们珍视并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
新闻标题:昌明政府再捐巴人1亿 / 安华谴责施暴加沙者为“畜牲”
- 简介: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昌明政府将再拨款1亿令吉援助加沙和巴勒斯坦人,这是两年内的第二笔拨款,并呼吁企业和殷商效仿捐款。安华在“大马人民为加沙祈祷集会”上,强烈谴责对巴勒斯坦施暴并容忍暴行者为“畜牲”,对大马人民与政府共同捍卫巴勒斯坦表示欣慰。他质疑为何加沙的殖民和杀戮被允许,并誓言将与国际领袖沟通,为巴勒斯坦发声。为期三天的集会吸引了数十万人次民众参与,设有巴勒斯坦历史文化展览,并有跨国声援车队抵达。
- 看法: 这则新闻体现了马来西亚政府和民众对巴勒斯坦人民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坚定的国际立场。首相安华的言辞激烈,显示出对暴力行为的强烈谴责,并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为受压迫者发声。大规模的民众集会和捐款活动,也彰显了马来西亚社会广泛的团结精神和对全球正义的追求。
-
新闻标题:玲玲跌倒,是谁的错?
- 简介: 这是一篇戴振和老师对学生们回答“玲玲跌倒,是谁的错?”的批改和分析。学生大作的回答存在因果关系颠倒和假设错误,将“书本太重”与“玲玲跌倒”的关系混淆。小文虽然描述了书本的重量,但未明确指出“谁的错”。意意则提出了观点和理由,认为“那双鞋”是主因,因为“弟弟换走了玲玲的鞋”。老师强调了“主因”的定义,并指出分析事件时需考虑多重可能原因。
- 看法: 这是一堂生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课。老师通过具体案例,精准地指出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常犯的逻辑错误,如因果倒置、论证不力或未切中要害。它教育我们,在探究事件原因时,需要全面考量各种因素,并用清晰的逻辑链条进行论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
新闻标题:今天是我——王宇德,这辈子最难忘的一天。 / 学生侦探团DNA
- 简介: 故事讲述王宇德在公园醒来,头晕目眩并失去记忆,只记得自己被疑似劫匪的人喷了不明液体。他此前尾随一名可疑“邮差”,目睹其掉落金饰后进入一间店屋,店面有“N390”字样、剪刀商标和红白灯柱。警察达尔探长分析可能是麻醉喷雾导致记忆混乱,并推测红白灯柱是理发店象征。王宇德记忆力差且是路痴,未能准确找到地点,只模糊记得街上有《西游记》相关之物,并怀疑袭击者是孕妇。次日,王宇德的“学生侦探团DNA”成员张俊鹏和林志赫分析线索,发现报纸上有“德兴金铺抢劫案”新闻,嫌犯身穿不同职业制服、戴头盔。邮局证实有旧制服失窃。三人决定一起去找“梓妃姐姐”寻求帮助。
- 看法: 这篇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融合了悬疑、失忆和青少年侦探元素,引人入胜。王宇德的不可靠记忆为故事增添了复杂性,展现了侦探过程中的挑战。故事巧妙地利用日常观察和细节(如理发店的红白灯柱)作为线索,同时引入了“学生侦探团”这一设定,强调了团队合作和集思广益的重要性。结尾的悬念设计,预示着后续更精彩的侦探行动,是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