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文风话潮州
安焕然
我反对狭隘的地域、帮群中心主义,但却认可说,因为各民系的存在,它丰富了华人文化的内容。
我虽不是潮州人,却感佩于潮州文化的精彩。新山老街早已是从“小汕头”变成了“小印度”。然而,每当三月初三锣鼓响起时,借庙会文化这载体,潮州民俗又一次得到了宏扬的契机。这里面,有承传的,也有传统的创造。
虽不再是像游神般“兴、发”声中疯狂的渲放与俗愿,柔佛古庙元天上帝神诞,三月初三锣鼓响潮州民俗庙会展现了儒雅风姿。
配合此庙会的系列活动,4月5日宽中讲堂举行了一场潮汕文化讲座。主讲人之一,潮州韩山师范学院的薛军力院长以〈北方人看潮州文化〉开讲。薛院长是天津人,十多年前到潮汕地区任教,一大冲击就是,对北方人来说,“潮州是一个你完全听不懂的地方。”他开玩笑地说,跟潮州人讲话,问你“有没有?”若是“有”,你要答说“无”;问你买不买,若是不买,你要说:“买”。一笑。
然而,薛院长话题一转,切入正题。他说从历史上来理解,其实潮州文化保存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元素。与闽南语相类,潮州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而且潮语中还保留了入声的读法,这是古代汉字读音的保留。
同台的另一位学者,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杨群熙以潮语演讲〈潮汕文化概说〉,讲述潮汕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文化。谈及潮语有八个调类,杨教授优雅而自信的念出,全场顿起如雷掌声。话说现今的所谓华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但潮州话的声调与古代汉语声调关系密切:平上去入,各分阴阳。若要符合平仄地念古诗,潮语和闽方言比今天我们的华语还更“标准”。
诚如林伦伦《潮汕方言与文化研究》所指出的,潮州话作为闽方言的一种次方言,它保留了古闽语的很多特点,实际上也是吴越语、古汉语的特点,是现今中国方言中相当古远和特殊的语言。
之前,韩师一行人拜访南方学院。交流时间,薛院长指出,韩师在粤东潮汕地区培养中小学师资上扮演着很吃重的角色。与此同时,韩师也很重视潮州文化研究,而且还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作为全院性的选修课。此外,校方还鼓励学生进行潮州地区的社会调查和田野考察,一些优秀调查报告还曾集结出版,有的甚至还荣获全国性挑战杯的奖项。如此的乡土教育之提倡,目的是希望学生能“认同乡土,加强家乡建设”。
韩师中文系系主任赵松元在交流会上亦表示,其中文系办学宗旨在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除了一般性的中文系本科课程,系里的一个传统,就是中文系要求系上学生要懂得诗词格律,并要学会吟诗作对。当然这里说的诗词是指创写古典诗词。加上韩师学生多为潮州子弟,以潮州方言诵读古诗,学写古诗,更容易入手,字字押韵。一来因其潮州文化氛围,丰富和承传了古典中华文化;二来也因其潮州文化的特殊因缘,韩师中文系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师训毕业,春雨化风,循循善诱,又能吟诗作对,儒雅文风。学中文,有时不过如此而已,竟也是一大乐事。
星洲日报/六日谭‧作者:安焕然‧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200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