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复生民族教育言论集
第一辑 关于大马华教体系与办学方针
独中董教应坦诚协商以解决问题
本文发表于1987年5月2日《南洋商报》
近几年来,随着独中教育的发展,在一部份独中的董事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却因发生许多问题而形成越来越尖锐化。某些独中的董教纠纷已引起许多教育界人士发表批评独中董事的言论,几乎每日见报。这种言论,有些尚属中肯,但亦有歪曲事实或言过其实者,令人有一面倒之感觉,实欠公允。大体上评论者多指责一些董事会之不是,对於教师方面则褒多於贬,因执笔者大概多为教师无疑。在另一方面,身为董事者则较少发表评论,因为这问题甚为敏感;同时各地的个别独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因素、客观环境、不同组织与人事关系,不得一概而论;况且也因基於华社的尊师重道的传统态度,董事不便於公开举出教师的失责或行为有失检点的例子,以免有一竹竿打一船人之嫌。
不过,话说回来,如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报章上出现太多的言论,对独中的董事们贬多於褒,令人只见其丑陋的一面,对於董事们牺牲时间精神,公而忘私,出钱或出力为办学而服务的贡献则鲜有赏识,似乎担任董事者非为扬名即目的仅为获得地位权力,一无是处,难免使那些有心为民族教育负起推动职责者视为畏途,以致将来可能董事接班无人,或己任董事者亦厌倦引退,这种现象亦绝非对民族教育有何益处可言。
本来,独中的董事及教师,其地位及责任对学生而言,应犹如家庭中的父母之对子女,很难决定谁比较重要或谁应有较大的权力,而是必须互相尊重,互相谦让,而且必须互相关注对方的感受与职责,共同努力把学校办好。董教之不和,如同父母之反目,令子女左右为难,产生心理困扰,当然大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业进展,不在话下。
有人说因韩中事件的引起,将来独中教师们为争取权利与保障势必诉诸于组织工会一途,从此独中必进入多事之秋矣。然则,独中绝大多数的董事会未有多大资产可言,仅靠少数肯负责者之号召而辛辛苦苦筹募基金经费,非政府或商营学校之有固定收入可比。独中教师组成强有力之职工会后面对无力的董事会,纵使可获胜利,不过随着而来的可能发生两种更严重的问题:(一)董事会责任过於沉重,不易觅人出来负责,学校经济陷入困境;(二)华社公众人士对独中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认为他们的自私心太重,过去与董事会共同支撑独中的爱心已经失去。这当然不是教师所愿看到的事情,但却是独中教师组织工会后可能带来的后果,实宜三思而行。
当然,不可否认有一些身为董事者可能忽视教师的福利及职业安全感,在这方面必须补救。本人提议各校的董教双方经常举行对话,对教师的福利及改进教学法彼此坦诚协商,交换意见,找寻可行之道解决一切问题,若无法立刻解决亦可因对话而谅解,而不应各走极端以致危害民族教育,陷独中於万劫不复之境,愿董教同道共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