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真言
2-02-08
检讨教育大蓝图
胡万铎
我国新经济政策是以“马来中心为本位”作出发点,导致其他民族如华、淡的政经教领域受到许多约束与限制。
我在华教服务多年,对华教的发展较有认识,自独立以还,政府对华教有不少限制,维护华教人士也见招拆招走到今日。
维护母语教育的开销是十分庞大的,华校不论在扩建、维修、重建,迁校都不易得到政府的充足补贴与支持,其责任皆由华社自理。由于华人基于爱民族、爱母语,在“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下,出钱出力。华教就是靠华社人士不断地辛苦筹款才能换来存在与经营。由于我经常赞助华教及公益事业,我发现由2008年起,公众捐助公益及慈善捐款将与2007年以前不同,其捐款免税额也将有所改变。
根据马来西亚会计协会出版的<2008年度预算案及税务报告》中第29页(A3-1)条指出:“公司与私人的税务,在申请免税捐款皆限制在总收入的7%o理由是要达到一致。
这条款与过去不同。往年商业机构可申请免税捐款占总收入的5%,而个人则可申请免税捐款。
从表面上看,商业机构可获得更高的免税率,而个人则不同了。它剥夺了捐款者的数额,为什么呢?譬如某人每年可捐助慈善公益事业1百万令吉。如今他只能申请总额的7%,其余93%则需要先缴纳税务28%,无形中在捐款方面则大打折扣。它必须扣除76万400元税务,只剩73万9600元的捐款。这是我的初步了解。
我不知政府的意图是什么?是不是政府不鼓励人民多做慈善公益事业?抑或是政府国库有点空虚,需从税收方面以取得平衡?
现在是考虑检讨教育大蓝图的时候了。根据资料显示,政府在分配国家资源时,华小人数占21%只得3.6%拨款,淡小人数占3%仅得1.3%。我们认为教育大蓝图应纠正失衡的教育资源管理与分配,重组教育财务结构,让全民分享纳税人的贡献。
如果政府实行公平对待各民族的政策并能以民意为依归,与时并进修定各种政策,就不会出现种族不和谐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