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先生言论集

 马来西亚华教史料丛刊之一

 

林连玉先生言论集

郑良树辑纂



 

作者:林连玉

封面设计:叶玉佩

出版/发行:林连玉基金

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BERHAD

321-D, Lorong T.A.R. Kanan Satu,

Off Jalan Tuanku Abdul Rahman,

50300 Kuala Lumpur.

电话:03-26985759,26912372

传真:03-26927948

电邮:ucstam@po.jaring.my

网页:www.djz.edu.my

印刷:永联印务有限公司

VINLIN PRESS SDN. BHD.(25680-x)

No. 56, Jalan Radin Anum 1,

Bandar Baru Sri Petaling, 57000 Kuala Lumpur.

印数:0,001—1,000

1版第1刷:20037

定价:RM50.00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本书如有缺页、破损、倒装,请寄回教总调换。

 

 

 

华族社会第一世家——敬悼林连玉先生

 

大马华族社会自从独立以来,第一次历经这种哀伤——全体华族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不分老少的哀伤。雪兰莪中华大会堂自从创设以来,近六十年的历史,第一次享有这种荣幸——将大厅辟为林连玉先生的灵堂。不是公共假期,没有任何有形的徽号,但是,所有的华人都尽快放下工作,胸前结着两条红丝线,飞驰到中华大会堂去。这座素来作为华社喜庆及聚会的大会堂,今天,却打破记录辟为肃穆庄严的灵堂,供奉着属于全体华族的人物的灵柩。

 

从建国以来,华族社会尽管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和事情,但是,那些都只是供白发渔樵江渚上闲聊的资料;在青史的纪录里,华族社会几乎一直在交白卷。司马迁当年撰述史记时把万世师表的孔子升入世家;如果今天要我来撰述大马华族史的话,我会把林连玉先生从列传里编进入世家的第一篇。让这一地区的各民族知道,华族社会已经在白卷上写上第一名人物,一位秉承及发扬华族传统文化及精神的人物。

 

1985.12.18.林先生逝世后次日,郑良树稿于马大中文系)

 

(马来西亚华教史料丛刊之一)

林连玉先生言论集 郑良树辑纂

 

目录

 

凡例

写在刊前/陆庭谕

代序:传统与传统的对话和融合

插图

 

1950

1.请求增加津贴金

 

1951

2.尊孔中学反对巴恩报告书函

3.全马华校教师会代表大会宣言*

4.对中央教育诺询委员会报告书的书面谈话

5.反对巴恩报告书备忘录

6.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筹备经过*

7.教总成立晚宴致词

 

1952

8.面谒副钦差大臣麦基里莱前夕谈话

附录:教总呈副钦差大臣及立法议员函

9.关于联邦华校新津贴金制度的问题*

10.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华教政策意见书

11.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新厦开幕礼致词

 

1953

12.支持南洋大学创办讲话

13.筹组华教最高领导机构讲话

14.筹募南大建校基金篮球队出发前夕讲话

15.全雪华校英文教师代表联席会议致词

16.1953年庆祝教师节致词

 

1954

17.吁请补订孙中山及孔子诞辰为华校假期函

18.建议开办华文中学师资班函

19.继续拥护陈祯禄爵士为领袖讲词

20.答马来前锋报记者问

21.吁请全雪董联会反对67号教育白皮书

22.要求举行测验考核华校、英校水准高低函

23.关于方言学校水准低下的谈话

24.为联合邦普选吁请支持华教宣言*

25.允诺取消呈函联合国及英国国会函

26.对南大的一个希望和一个要求——在欢迎陈六使、林语堂茶会上讲话*

27.与陈爵士会谈教育政策问题后谈话

附录:陈祯禄爵士谈话 99

28.吁请反对华校开办英文班函

29.教总第四届常年代表大会致词

30.雪州华团代表大会反对教育法令、白皮书致词

31.与联合邦教育部长威菲会谈后讲话

32.吁请华、巫合作反对不合理教育法令

33.驳《海峡时报》社论曲解华教函

附录:《海峡时报》曲解华教报导

34.答《马来前锋报》记者问

 

1955

35.驳华民政务司署言论谈话

36.马华华教中委会上与陈爵士辩难

37.请求废除立法议会之语言限制

38.反对华校非津贴班六新规谈话

39.教总华教九人小组会议致词

40.驳国民党曲解华社意念讲话

41.麻坡中化高师毕业同学北马旅行团演讲

42.建议设华文师资深造班函

43.欢送侯士、王宓文致词

44.吉隆坡华校英文教师代表会议致词

45.函请主办第一届华文教育节

46.首届普选联盟大胜后访谈

附录:访谈又一则

47.下霹雳华校教师会教育参观团茶会致词

附录:王宓文、锺敏璋及甘伯厚等致词

48.与副教长座谈超龄生课题提呈意见

49.马来亚民众图书馆代表大会致词

50.“制定教育政策委员会谈话

51.马华华教中委会成立特别小组委员会谈话

52.1955年庆祝教师节致词

53.尊孔学生教师节庆祝会致词

附录:大会主席萧贵才致词

54.马来亚职工理事会教育政策备忘录访谈

55.第一届华文教育节宣言*

56.马六甲密议拨款二百万谈话

57.教总第五届常年大会致词

58.雪州高师同学会茶会讲话

 

1956

59.为英校生兼读中文学校事讲话

60.国际学生联合会代表团访谈

61.呈英国国会代表团备忘录

附录:《备忘录》访谈

62.为巫统雪、甲分部言论谈话

63.为筹组华人总公会致词

64.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成立教育报告书研究小组委员会致词

65.为《马来前锋报》开斋节特刊而作*

附录:《星洲日报》报导

66.反对呈报初级文凭考试学生人数函

附录:《星洲日报》对各方反应之报导

67.教总反对初级文凭考试小学升学试会议致词

68.不参加初级文凭考试告家长书

69.与《海峡时报》谈华教问题

70.呈李特宪制调查团备忘录

71.答香港大学讲师问

72.欢迎各州华校校长出席校长会议致词

73.教总特别理事会宣示教总五大原则

74.教总反对教师特别考试特别会员大会致词

附录:与雪州华校总监杨雅灵答问

75.在麻坡教师公会欢迎会上致词

76.在柔南教师公会特别会员大会上致词

附录:主席黄则吾致词

77.在巴生滨海教师公会会员特别大会上致词

78.在森州教师公会会员特别大会上致词

79.在全马华文高师同学会代表大会上致词

附录:新加坡董教联合会抗议原函

80.在马华华教中委会上致词

81.火炬运动巡视登记站后感

82.槟城筹募教总基金慰劳大会上讲话*

83.在雪州印校教师联合会大会上致词*

附录:二教师公会发表《华印两教总联合宣言》

84.“火炬运动下超龄生问题谈话

85.霹雳美罗巴登巴冷区华校教师公会特别大会上致词

86.教师被拒绝或吊销注册交涉函

87.柔佛中区华校教师公会首届理事就职礼致词

88.马六甲教师公会建会所书画展揭幕词

89.1956年华校教师节庆祝晚会致词

90.霹雳华校教师联合会会员特别大会演讲

91.钟灵学潮访谈

92.教总第六届常年代表大会开幕词

 

1957

93.森州高师同学会成立大会致词*

94.反对华文中学改制21条款谈话

95.反对华文中学改制致词

96.在雪州董联等大会上反对改制21条款演词

97.在马华华教中委扩大会议上反对华文中学改制演词

98.反对教师检定考试讲话

99.全马华团争取公民权工委会上致词

100.霹雳华小校长参观团茶会讲话

101.成立教师被拒绝或取消注册上诉委员会交涉函

102.副教长座谈呈书面意见书

附录:(1)《星洲曰报》综合报导

(2)林先生致函各华校公函

103.全马华团代表大会十五人工委会议讲话

104.1957年华校教师节庆祝晚会致词

附录:福利及劳工部长翁毓麟致词

105.森州振中改制评议

106.在马华华教中委会扩大会议上讲话*

107.尊孔等校参加罢课讲话

108.怡保各华文中学罢课书面声明

109.驳《海峡时报》谬说

110.再驳矯峡时扌齢谬说

111.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第七届常年代表大会致词

112.第七届常年代表大会的发言

113.华校总监马来亚化谈话

114.吁请支持巫籍学生升学

 

1958

115.槟威轮上访谈

116.谒见东姑前会议报告

117.促马华公会召开会议

附录:董教总主席致马华公会会长林苍佑医生函

118.教总第七届第一次理事会讲词

119.华教中委会上讲话

120.教总致总理备忘录*

121.吁请勿单独申请改制

122.马登巴冷区华小联合运动会致词

123.教师座谈会讲话

124.高师同学会学术研究会开幕致词

附录:主席陆庭谕开幕词

125.研究会上答客问(一)

附录:严元章博士答客问

126.研究会上答客问(二)

127.欢宴南大四教授致词

128.雪董联会上发言

129.参观巫文中学后观感

130.全马华教会议讲词

附录:马华会长林苍佑开幕词

131.全力推动选民登记讲话

132.《马来亚研究》序

133.慰问方学李函

 

1959

134.马华教委会常委发言

135.函请不可参加高二离校考试

附录:教育总顾问官覆函

136.华教大会宣言及华教总要求*

附录:①林苍佑医生致开幕词

②董总主席陈济谋致词

137.有关教师不得在巴生区执教函

附录:①巴生华校教师公会原函

②《中国报》社论

138.教总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讲话

139.董教总关于华教立场的几点澄清*

140.对联盟竞选政纲书面讲话*

141.实兆远欢迎会上致词

附录:主席余泽春欢迎词

142.在朱运兴群众大会上致词

143.1959年教总常年大会上致词

 

1960

144.教总呈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备忘录*

附录:联合邦全国教总备忘录;

②对两份备忘录讲话

145.教总致梁宇皋等华籍检讨委员函*

146.全国华文中学董教代表会议上讲话*

附录:董总主席陈济谋演讲

147.第十届常年大会致词

148.致马华公会会长函

附录:教育部长覆函报导

 

1961

149.在教总工委会议上讲话*

150.董教总致各华文中学函*

151.再致马华公会会长函

附录:马华公会覆函

152.对谢敦禄与教长会谈的书面讲话

附录:马华公会秘书覆函

153.董教总致各文教团体函*

154.彻底反对达立报告书谈话

155.在教总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讲话*

156.答各方慰问函*

附录:教总为主席林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发表声明

 

 

凡例

 

一、本集汇录林先生五十年代以来有关华文教育及大马教育之言论散见于报端者,凡百数十则。

二、此百数十则文字,或为林先生亲自撰述,或为各报记者所采访笔录,但能反映林先生之思想者,皆在汇录之例。

三、先生担任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及大马华校教师公会总会主席,历时十馀载。在任期间,二公会书札文件皆出林先生手笔,此等书札文件,亦无不反映林先生之思想,故亦在汇录之例。

四、其与林先生亲著《华文教育呼吁录》(1986)、《风雨十八年》上下集(19881990)及教总秘书处编《林梁公案》(1988)、《林连玉公民权案》(1989)重复者,皆不辑入。

五、教总出版《教总33年》(1987)及董总出版《董总30年》(1987)内多有林先生之书札手笔;该二书非私人著作,故本集亦为辑入(目录内有“*”者),作为林先生言论之一部分。

六、人名中译,各报略有小异;本集维持各报音译,不作统一。措词用字,各报亦略异,亦不为统一。

七、其与林先生言论书札相关者,亦略为辑入,缀于该则附录之下,供阅者参考。

八、为使读者易于了解,每则前皆缀案语数十百字,提供该则撰述之背景及缘由。

 

 

写在刊前

陆庭谕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良树博士在撰写《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的过程中,发现在《教总33年》以及林连玉先生遗著之外,尚有大量遗珠。经过一番搜集,从1950年到1958年共得150篇,定名为《林连玉先生言论集》(马来西亚华教史料丛刊之一),由林连玉基金出版。一如《教总33年》之续篇,使治史者感同身受,惊心动魄,如身在惊涛骇浪中,方知呈其事者殚精竭智,确是华教回狂澜于既倒者。丰硕而又翔实的史篇,就如光芒万丈的《正气歌》,史册流芳,郑博士于此,厥功至伟。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林先生的言论亦若是。那就是坚持母语教育,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权利义务一律平等。读其文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读亲灸林氏的景嘉诗云:此汉铮铮铁石坚,南荒抗节傲云天,世人欲杀何须论,愧尽中原近代贤。”“怀古钦英心,先得我心,十年之后当思我,这是林先生的自信。史实也证明虽屈于现在,必伸于将来

 

此《言论集》之出版,可能尚有遗珠,又或其人其事,甚望读者或林氏门生寄交林连玉基金,作为补遗,毋使湮没,文是纪念。此为

 

02-11-28

 

 

 

代序:传统与传统的对话和融合

郑良树

 

华人从闽粤渡海南下,像蒲公英般地散落在东南亚,然后奋斗求生存求发展,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人类史上一首悲壮的史诗。在人潮如浪潮向南奔涌的时候,没有带领我们出海的摩西;在狂风暴雨伸手不见五指的岁月里,没有诺亚的方舟让我们避灾避难;这些蒲公英虽然脆弱孤单,这些中华儿女虽然茕独无依,但是,他们却尽了天职,成为东南亚各区域第一波的开荒者。在西方各国还没建立殖民地之前,华人已经开发了区域内许多地方,使这些地方成为种植区、矿业区以及商业区.充满着潜在的发展力量(注1)。

 

西方政治势力来了之后,他们在这里建立起殖民地,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开辟了这些地方,历史也从这里写起。他们大虽引进新移民,加速整个区域的发展和建设。由于各殖民地政体、政策及文化的差异,东南亚各区域的华人于是经历了不同的奋斗以及求生存求发展的经验,谱出各自不同的史诗,闪烁在人类历史的长廊里。

 

马来西亚华族谱的是一首比较传统的史诗。

 

一、两个主要语言社群

 

马来西亚华社发展到今天,如果以教育背景及文化取向来划分的话,实际上可以分为四个语言社群,那就是峇峇、华语、英语及马来语;其中,以华语社群及英语社群最重要。

 

1.华语社群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续増条约》,使华工运贩合法化及公开化之前,华工实际上已像蜂蚁般地涌入这个地区。以新加坡为例,1824年总人口为10,683,华族3,317,31%;到了1860年中英签署条约时,华族人口50,043,占总人口61%;増加的迅速,于此可见了(注2)。人口迅速増加,华族可以成为一个自足完整的社群,于是,一个具规模的华族社会乃告诞生。新加坡是如此,大马其他各州也莫不如此。

 

不过,一个华语社群的出现,却是1904年新式华文小学在槟城成立以后的事(注3)。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华语教学取代方言教育.并且迅速地统一了全马的华文学校,华语社群乃水到渠成。自此以后,华语华文不但是社群内的共同语文,中华文化也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大马几股重要文化之一。

 

2.英语社群

 

英国人将槟城、马六甲及新加坡辟为殖民地之后,英文学校就接二连三地兴办起来,有的由政府斥资,有的由教会创设及维持。前往求学者除少部分马来人、印度人及欧亚人外,大部分还是华族子弟。掌握英语不但有利经商.而且也可以担任政府职位,甚至被选拔为议员,参与政治活动,成为华社领袖;英语英文既有此生存土壤及发展条件,英语社群的形成就不足为奇了。

 

国家独立后,虽然马来文被列为国语,不过,在上个世纪结束之前,英语地位依然非常显赫,声称代表华社的马华公会,其历届会长几乎全是英校出身;英语社群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许将使英语社群历久而不衰(注4)。

 

此外,还有峇峇社群和马来语社群。峇峇社群人数不多,会说流畅的马来语及英语,也会说一点自已的方言,在语言操作方面可以说完全异族化,但是,他们却维持着相当传统的华人生活习俗和礼仪,是一批相当特殊的华族。至于马来语社群,那是指完全接受国民教育的新生一代,人数目前不多(注5)。

 

这四个社群当然有重叠的现象,比如英语社群和峇峇社群基本上都流行着英语和马来语,不过,前者生活全盘西化,甚至信奉西方的宗教,后者依然保持一些中国传统礼俗和信仰。实际上,大马华人大多数掌握多种语言,其文化价值也多面取向,很难界定某人完全及永远属于某个社群;我们如此划分,只在说明华社内存在着这些不同的圏子。

 

从殖民地的时代开始,峇峇及英语社群就积极参加本地的政治活动,代表华社在参政局、立法局发言(注6);独立以后,情形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注7)。今天,在华社的政坛上,无论是执政党或是反对党,依然是英语教育者主导其事。随着整个国家马来语化,马来语社群将日显重要,其地位也将逐步提高,也许有朝一日,成为华社的代表,取代英语社群,参加政务,协助处理华人事务。

 

二、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在这四个社群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华语社群。

 

华语社群是华社的主流,占着华社绝大部分的人口。他们掌握华语,有的也会说英语及马来语,再加上一、二种华族方言。这个社群对华社最大的贡献是:他们带来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传播开来,并且使中华文化落地生根。换句话说,他们的贡献是在文化上的。这里,以教育、报业及文学三方面,来讨论他们的贡献:

 

1.华文教育

 

早在十八世纪末期,当海峡殖民地的华族人口累积了相当的数目之后,华族一些富有的商贾就开始设置家塾、私塾,教育下一代子女。这些无名教育单位点燃第一把火炬之后,随着华族人口逐年的激增,就不断地赓续下去,并且扩散到马来半岛的内陆去(注8)。

 

马来西亚新式教育起步于光绪30(1904)。那一年,当各地旧式学塾还普遍流行之际,大企业家张振勋等领了一批侨领,在槟城共创中华学校,为马来西亚华教掀开了新的一章(注9)。自此以后,马来西亚华教虽历经各类风雨和挫折,却能本着爱护自己文化的苦心,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开拓前进,成为捍卫自己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基地。今天,马来西亚有一千多间华文小学,由政府资助,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此外,还有60间华文中学及许多设有华文科的国民型政府中学。好几年前,华社又设立了三间民办学院——南方、新纪元及韩江。

 

这些华文中、小学及学院的存在,基本上可以说是华语社群奋斗的成果;换句话说,如果华社没有华语社群的存在、努力和奋斗,这一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存在,或者不可能如此完整。

 

2.华文报业

 

华族自创报章,始于188112(光绪7)在新加坡的《叻报》,创办人为闽籍侨生薛有礼,主笔为叶季允(1850-1921)。叶原任香港《中外新报》编辑,薛重金南聘主持《叻报》。四十馀年来.他锲而不舍、鞠躬尽瘁的办报精神,在海内外赢得南洋第一报人的美誉(注10)。1921年逝世后,《叻报》蹉跎十几年,终于在1932年宣布停刊,结束半个多世纪的寿命。《叻报》以后,马来西亚华文报章此起彼落,缤纷多采。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夕,简直达到雨后春笋的盛况,不断冒出涌现,成为华文报章的鼎盛时代。根据统计,19世纪90年代创办的华文报章有2份,20世纪首10年创办的有7份,20年代6份,30年代5份,40年代13份,50年代20份(注11;从这些数字来观察,即知大马华语社群华文报章的蓬勃,为其他社群、友族所望尘莫及了。

 

3.华文文学

 

大马华文文学是大马华语社群卓越的一项重要贡献;它拥有相当长的历史,从1919年迄今,依然灿烂辉煌,是海外华社的一朵奇葩(注12

 

在这一百年的历史里,华社创办了多如恒河沙数的副刊,其中甚多是纯文艺性质的。大马华文报章附设副刊,始于《新国民日报》1919101日的〈新国民杂志〉;其后,至1924年为止,副刊可考者有《新国民日报》的〈小说世界〉、〈儿童世界〉、〈戏剧世界〉;《叻报》的〈文艺栏〉及〈叻报俱乐部〉等数种;其中,颇多为文艺副刊。自1925年以后,情形更热闹,根据杨松年的统计,1925年至1930年,华文报章创设的副刊有147种。30年代世界经济不景气,文艺副刊稍受打击,种类锐减,但是,30年代中期以后,文艺副刊又大虽涌现(注13。一直到今天,大马所有华文报章都设有文艺副刊,《星洲日报》更举办多次花踪文学创作比赛,饮誉全球。

 

除了文艺副刊,华社也办了许多文艺杂志和期刊。根据陈鹏翔的统计,50年代新、马的华文杂志就有《南洋月刊》、《蕉风月刊》、《学生周报》及《文艺报》等30种;其中,以文艺性质的占大多数(注14。在这30种杂志中,《蕉风》是华文世界里寿命最长的一份纯文艺杂志,活了近半个世纪,前几年才宣布暂时休刊

 

在这一百年的文学史里,华社还出版了恒河沙数的文学作品,无论散文、诗歌、戏剧、小说及评论等,都名家辈出,作品以千百部来计算。陈贤茂在他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里说:虽然马来西亚目前还不具备成为文学中心的条件,但展望21世纪,马来西亚是极有可能成为中国以外的另一个华文文学中心的。(注15可知马华文学潜在力的深厚了。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概述教育、报业及文学等文化系统的概况,最大的目的是在说明,华社在华语社群的努力之下,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是经过数代的效命,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得来绝非容易。我更要借这个机会说明,这些文化系统,包括文学、思想、宗教、风俗礼仪等等,就像一串珠链,环环相扣,珠珠相连,缺一不可;然而,在这串珠链中,最明亮、最重要的一颗是华文教育。它是环中环,珠中珠;是万环之环,万珠之珠。是整个华社,包括英语社群、峇峇社群及马来语社群的命脉之所在。你可以没有宗教,可以没有文学,可以没有思想,但是,你不可以没有教育;只要有教育,其他宗教、文学、思想等等,迟早必定会出现。然而,只要你没有教育,其他宗教、文学、思想,乃至于风俗礼仪等等,迟早必定会消失,而且难以再回来。环顾历史,放眼周边国家,怎么不是如此!怎么不叫我们警惕!

 

三、国家传统的对话

 

在国家独立之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外来的传统——殖民地的英国传统。华教面对的劲敌是英文学校。英语是国际语言,通向世界,形势比华语优胜许多,然而,那个时候马来亚还没独立,华社还是以侨社自居,华文教育成为民族、华人的一种标签和身份,因此,两个传统面照面相交锋,以教育为主题,华教不但不逊色,而且越办越好,越办越多。尽管二十年代英国殖民地政府颁布学校注册法令,(注16尽管四十年代一些报告书、法令纷纷出现(注17,然而,华社面对这个外来传统,却毫无畏惧之色,继续勇猛前进。

 

马来西亚本来就有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本地传统——马来民族的文化。长期以来,这个传统一直趑趄不前,停滞在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里。二次大战之后,在马来知识分子的努力之下,这个传统逐步接受现代化的洗礼,进行一些内部改革,到了五十年代,在英国殖民地政府的扶持之下,马来民族逐步成为政治主流,马来传统开始掌握政权,掌握国家资源,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本地传统,而且地位逐渐上升为国家传统。今天,华社所面对的再不是一个外来的英国传统,而是一个以主人自居的马来传统——国家传统了。

 

五十年代,在英国传统还没撤退、马来传统还没兴起的时刻,英国殖民地政府和华社之间,曾经就教育为主题,进行过多次的对话。国家独立之后,这种对话还一直持续着。无论是华、英两个传统,或是华、巫两个传统,这半个多世纪的对话,不但増进了彼此的了解,也摸清彼此的优劣,有益于彼此相处及国家建设。这些对话,有的是奇言奇语,有的是废话空话,有的是情话妙语,有的是喊话空话,错综交织,形式繁多,蔚为奇观。打开历史来看,我们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对话,都非常有价值,值得史家记录。

 

第一、对话的主调

 

自五十年代以来,教育是两个传统的议题。既然有议题,议题内容可以多元,很复杂,但是有议题,也必须有主调。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对话,绝大部分以本地化作为主调;所谓本地化,也叫马来亚化国民教育化,(注18希望大马各源流的教育,朝着效忠马来西亚、建立国家意识的方向发展。由于历史以及民族传统等因素,无庸隐讳的,早期华教及华社的确是一面中国化,然而,在国家还没独立之前,在英国殖民地政府无论经费、师资、学术都不曾半点支持之下,试问华社为着自己的子弟,应该创办什么样的学校呢?我们无法想像得到,在没有任何支援之下,华社会为自己的子弟创办英文学校;就如我们无法想像得到,英国政府会在殖民地内创办华校、印度学校,来教育他们自己的子弟一样。说华社的华校一开始就应该是全面本地化、马来亚化,未免太苛求了。

 

其实,华社很早已经有本地化的意识,只可惜并不成主流。19491015日《光华日报》的社论说:马来亚正向民主自治之路迈进,将来且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巫语巫文无疑将成为法定的语文,现在出生的本邦的儿童,都是本邦未来的主人翁。对于巫语巫文的学习,不仅是理所当然,而且是政府所应赋予的教育权利。像这样的言论,在华社中颇为流行。一直要到五十年代的初期,经过多次的对话后,华校本地化才成气候,并且落实实行。

 

第二、主调的诠释

 

然而,本地化的口号经常被误用,成为一种手段,使华社无法接受。他们从华族是过境的候鸟(birds of passage)”的概念引申,将过去对华教的误解加以深化,认为华教是外国教育,是华族本地化的障碍,所以,以这样那样的藉口将华教边缘化,使华文教育在本地化、马来亚化及国民学校化的过程中,化为乌有,化为泡影。从巴恩报告书之后,我们都看到华教在本地化的大招牌下,遭受到严峻的、激烈的冲击。

 

对于这一系列的“偷步”行动,华社用善言善语来回应——对主调的界定和诠释。什么叫作本地化?什么叫作马来亚化国民学校化?这些的目的何在?根据报告书等的解说,教育的目的是在使我们的下一代认同马来西亚,以马来西亚为家乡、为自己的国家,并且效忠我们的国家和元首。为了达到此目的,殖民地政府认为应当执行两个步骤:第一、各民族教育釆用统一的语文(英文或巫文)作为教学媒介语。华社无法接受此建议。林连玉在1954年就说过:

 

我们是赞成要建设马来亚国,必须要有马来亚国的国民教育的,但是,所谓国民教育的真正涵义,就值得澄清了。依照正常的解释,国民教育是以教育的力量,培养健全的公民,适合国家的需要,像马来亚民族这么复杂的地区,应该取法欧洲的瑞士,由中央政府颁布教育宗旨,使各民族的教育,培养共存共荣、一致效忠的观念,使到各民族的教育都能依照遵行,国家所需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则所用为教学工具的语文,原非教育的本质,无论华人的、巫人的、印人的、英人的,都可以为国民教育发挥使命……(注19)。

 

这段嘉言善语,淸楚地将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分开;语文只是一种工具,全国采用一种语文,并不是达至全民团结的惟一途径;相反的,多种语文也并不是国民团结的障碍,因为语文只是教育的一种工具,只要教育内容是国民团结及富国家意识的,教出来的学生就必定如此,和语文没关系。换句话说,华族的意见和政府不同,华社认为,多语教育也可以培养国家意识和效忠国家。事情演变到此地步,所谓教育本地化,变成多语教育和单语教育之争了。

 

第三、回应

 

尽管华社嘉言善语,大大小小的备忘录,形形色色的呼吁,各种报章的社论等等,天天发表,月月呈递,说了再说,呈了再呈,但是,要人家平心静气听你说话,是多么不容易!在一席一席的对话中,无疑的,华社作了很大的牺牲;林连玉被褫夺公民权,吊销教师注册证(注20;严元章永远被禁止进入联合邦(注21,沈慕羽数度被盘问及琅铛入过狱,林晃升也为华教尝过铁窗滋味。华社通过这些有口无言的行径,表达出另一种最高境界的对话;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是,他们那份母语的执着,那份高洁的民族情怀,让马来西亚历史大开眼界!让马来西亚各民族瞠目结舌!沈慕羽最近被封为拿督;我相信,有一天,林连玉先生也许将被重新认识。

 

四、放眼世界

 

以本地化为主调的教育议题,讨论到今天,实际上恐怕可以结束了。自独立以来,大马培养出来的新生代,至少已经有三代。今天,事实已清楚证明,在共同课程内容的教育下,这些无数的新生代,包括接受华文教育的,包括认同华族文化传统的,他们已经完完全全是标准的马来西亚人——把大马当作自己的国家,效忠国家及元首。所谓本地化,实际上已完成使命;华人传统在对话之中,已经融入国家传统了。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像其他民族一样,有摩西,有诺亚方舟,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发,我们在遭遇了一些灾难之后,终于也出了海,航向国家传统的融合中。

 

我们华人有一句老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今,整个世界不再是,而是趋向于。中国加进WTO,中国主办2008年奥运会,这是合;扭开电脑上网,你即刻通向全世界,打开电视,你即刻看到全球的电视节目,这便是合。什么叫做?借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换句话说,不管你是什么主义,也不管你是什么政策、法令,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使国强家富,就是好的主义,好的政策、法令。根据这样的逻辑,我们应该放下的,实在太多了——种族主义、宗教隔离、语文政策等等,在面对电脑及国际网络吋,统统都应该放下。

 

在结束演讲之前,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愿意提出几点意见供国人思考:

 

1.我国所有的教育,无论是官办的或是私立的,作为团结国家、效忠国家元首的一种手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对话和融合,既已达到目的,那么,双方是不是可以考虑打开胸襟,让各种语言文字自由生存,作为教育的一种媒介,以便吸取这些语文背后的知识和智慧,丰富我们国家的文化学术资源呢?有一句老话说:多认识一种语文,就等于多长一只眼睛。个人是如此,国家更是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让国人多长几只眼睛,多吸取外国先进的知识呢?套用邓小平的话:不管你是什么华文、马来文、英文、淡米尔文,可以上网通世界的就是好的语文。让我们通过语文,接轨亚洲,接轨全球,迎接21世纪的新时代。

 

2.作为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胸怀,鼓励国人积极参加国家的建设。几十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及人为的因素,华社无法成为国家建设的积极份子,造成一种双方都损失的局面。今天,当高科技排山倒海而来,当全球一体化汹涌地逼上我们的门口,我们却还守着英国殖民地留下来的藩篱,关掉另外半个脑袋的运作,并且为着这道藩篱,我们还继续内耗内爆,是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呢?

 

3.当瞬息万变的高科技铺天盖地闯进我们家中电脑,若不通晓国际语言,就接不通世界,接不通那无穷无尽的知识大洋,比百科全书还要百科的全书。如果你不猛起追赶.慢一个月就落伍一千里,慢一年就落伍一万里;今天,人不分民族,地不分南北,我们共同的敌人是脚步越来越快的电脑及国际网络,我们应该跳出任何语文的框框,迎接电脑的语言。无论你认不认同全球一体化,你都得追上去。

 

我们有一句老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不但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道德。也许我们应该共同思考一个问题:把眼光放远到世界去,吸取先进国家的宝贵经验,利用国内的天然和人力资源,手牵手,心连心,战胜电脑语言,共同创造一个国强家富的家园,然后,让所有的传统一、二百年后自然融合。

 

 

2001916日,教总联合其他文教团体于吉隆坡主催林连玉百岁冥诞学术研讨会,笔者受邀担任主题演讲;本文即当日之讲稿。)

 

 

1:参考李长传《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书局,上海,1991。关于华族开拓马来西亚的历史,可参看许云樵〈中华民族拓殖马来半岛考〉,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54周年纪念特刊》内。

2:许云樵《新加坡150年大事记》,青年书局,新加坡,1969.3456

3: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三章,教总,吉隆坡,1998,69-160

4:有关马华公会的成立及早期历史,可参看Heng Pek Koon, 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sia-A History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5:参看Tan Chee Beng, The Baba of Melaka, Culture and Identity of a Chinese Peranakan Community in Malaysia. Pelanduk Publication. 1988.

6:杨进发曾统计过战前新加坡参事局闽籍的三十馀名议员,接近半数为受英文教育的土生华籍福建人,而在华人参事局服务最长久者亦属于此类华人,见杨著《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南洋学会,1977,78-85

7:比如自称代表华社的马华公会,其历届会长陈祯禄、林苍佑、陈修信、李三春及林良实等,皆受英文教育者。

8:参看拙著《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一章。

9:同上,第二章。

10:参看杨力《海外华文报业研究》第三章,燕山出版社,北京,1991,28-35。陈育崧<南洋第一报人〉,在陈著《椰荫馆文存》及《补编》内,南洋学会,1987

11林景汉〈独立后华文报刊〉,在林水檺等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内,第三册,大马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131-197

12方修《马华文学史初稿》世界书局,新加坡。

13杨松年〈独立前华文文学〉,在《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内,199-262

14陈鹏翔〈独立后华文文学〉,同上书,页263-345

15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前言〉,鹭江出版社,福建。

16:参看拙作《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五章第二节。

17同上第十一及十二章。

181952年巴恩报告书就打著超族群的国民学校来消灭华文教育,报告书第四章说:家长凡欲以马来亚为其永久之家乡,而全力效忠马来亚者,当送其子弟入国民学校,习英、巫两种文字。见拙著《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十一章第二节。

19见林著《华文教育呼吁录》,林连玉基金,吉隆坡,1986,26-30

20见林著《风雨十八年》,下册,林连玉基金,吉隆坡,1988

21《教总33年》,教总,吉隆坡,19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