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删节,全文
杨邦尼
龙应台8月1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的演讲,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北大“官网”无此消息,中国主流媒体第二天的报导成了:“龙应台北大演讲谈梦想:想找个情人去旅行”,于是贯以犀利言辞著称的龙侠女在大陆首度获准的公开演讲成了柔驯的小绵羊。
8月4日《南方周末报》刊登龙的演讲稿,题目改成〈我怎么没有中国梦呢?〉,文末注明“大标题有更动,内容有删节”。网友们引领颈盼,随后台湾联合报、香港明报、狮城联合早报和星洲日报同步刊登龙应台的演讲全文。
因为是在北大百年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这里谈“自由与人权”,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引蔡元培的“寻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作为开场白,李敖大师谈言论自由像A片,大家成天看,反而没事。作为华语圈最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龙应台谈文明的力量,在礼义廉耻,和大国崛起的经济与军事力量背道而驰,官方媒体冷报导,网民热烈追索演讲全文。
到中国留学的学生来电邮告知,到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学长姐传授“网络翻墙”的技巧或软件,中国政府的网络封锁犹如长城之长,别说YouTube看不到,社交网站诸如面子书、推特或MSN,更是“道阻且长”。2010年5月,中国网民已达4亿,网络无国界,然而在中国内地上网,处处封锁,各种防火墙要攀越、绕过。
好吧,就算封锁解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删节版,龙应台的北大演讲,正中那个封锁和删节的死穴,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余光中〈乡愁〉里的海棠红地图是包括外蒙古的、1979年的美丽岛事件照片中出现施明德、陈菊、吕秀莲等人。演讲内容在官方媒体遂成了无关宏旨的小龙女想找情人去旅行。而在“中国梦”的主题下,龙侠女不改本色,一语戳破“国家的神话”:
“国家是会说谎的;掌权者是会腐败的;反对者是会堕落的;政治权力不是唯一的压迫来源,资本也可能一样的压迫。而正因为权力的侵蚀无所不在,所以个人的权利,比如言论的自由,是每个人都要随时随地、寸土必争、绝不退让的。”
然而,封锁的,删节的,会像“魂来枫林青”那样,往全文的路线逃逸,压抑的,终会释放。终于,网友们可以分辨封锁、删节与全文之间的差异,恰恰是在那些封锁、删节的缝隙中,我们读者或网友更加认清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比如媒体报章,是如何操作舆论、民心、数据和对国家、民族的美好共荣的想象。
星洲日报/六日谭‧作者:杨邦尼‧文字工作者‧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201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