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多元种族政治之路
朱自存
首相马哈迪医生为马华公会1986年当年代表大会开幕时致词,声明“马来西亚的华裔公民及印裔公民不是外来移民,他们与其他国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
马华总会长林良实医生11月12日针对“外来移民”问题争论平息时曾对报界说:“这是一个没有失败者的解决方案,双方都是胜利者。”但人民关心的不是争辩中谁胜谁败,只是希望让自己不受种族性争论的困扰。
其实,马哈迪医生亦不否认“虽然我们(国阵)有一些领袖比较极端,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但是当我们遇有摩擦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坐下来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双方之间有时摩擦和不悦是很正常的,不过,怎样才能把事情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马华公会也许从国阵成员党之间、迄未能克制对种族问题争论的经验,提出了一项建议:由国阵最高理事会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以便重新检讨“巫人和非巫人之间的关系”。马华认为“这个高层委员会应努力去拟定策略,以确保可能分裂和极化各族群的敏感性问题,不致被不负责任的政客利用。”
马华公会正式在国阵内提出的这项建议时,最好不要再把这个国家的人民看成“巫人和非巫人”。为什么不强调检讨“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和确保政客不能利用敏感问题“分裂人民的团结”?如果所有政党能将国民看成一体,不再根据他们所属的族群,而分成马来人、华人、,印人,将是在政治观点上迈进了一步。我国人民是由多元种族组成的,这是事实;但不论他们属于何种族,大家同是国民,亦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事实。政党更应率先努力,使这种概念普遍存在国民的心目中。
马华公会应有政治醒觉
今时今日的马华公会,应该考虑改变它的单元种族政治立场。如果马华公会能重新考虑它和国阵内其他政党合并(马华曾与民政提过合并问题),促成国阵成为一个不是各种政党构成的“阵线”,而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单一政党;那么,马华公会不独本身从此摆脱所肩负的、沉重的而累赘的旧包袱,而且也在促成本国的多元种族政治方面,立下功劳。无论它与国阵内多元种族政党或单元种族政党(如印国大或巫统)的合并,都将加速本国多元种族政治的实现。
只有实现多元种族政治,才会消除政党各自代表一个族群,各自争取其本身族群的利益,而在利益冲突的时候发生争辩的现象。
虽然国阵内的成员党,各自强调跑“中庸路线”,以制止极端分子的抬头;强调“忍让精神”,以便在利益冲突时寻求解决。但极端分子的存在和利益冲突的存在,既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制止和解决只是一时的治标,而非永久的治本办法。在单元种族政党继续存在的一天,种族间的争论难以避免;因为种族观念若不澈底泯灭,各自的族群便无法不为了本身的利益而斗争。若任使只争取某一族群,而非全体国民利益的政党继续存在,即等于任由种族性的政治斗争进行下去,而不愿及以全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全民政治”的发展的重要性。
在独立之前,本国的3个主要族群,有需要各自成立一个种族性的政党来代表它们,进行研商如何在权利安排方面,达致协议,以便向殖民地统治者表现一致步骤,争取独立。那时候,巫、华、印3族都是受统治的人民。巫统、马华、印国大三党因组织三族人民而存在,当时是有其必要的。
可是,独立之后,各族群人民都已经把这个国家作为自己的祖国,国家的政治必须是全民的政治,而不应再是各族群以自己本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因此种族性的政党的存在,实在已不合时宜。可悲的是:各族群人民迄未能抛弃单元种族政治的观念,继续支持种族性的政治,以致大家不能冲破种族的界限,彼此未能视对方为国民而是“别族”人士。而称呼别族为“外来移民”的作法,只是种族政治越搞越深的结果。
种族极化现象的日益令人忧虑,完全是种族政治所带来的。既然华裔人民经常感受到种族问题的困扰,因此华裔族群本身首先必须唾弃单元种族政治!
马华公会应该表现其“政治醒觉”,明智的抛弃它30多年来所依循的旧政治路线,不必等待别人先改变争取族群本身利益的主张,才跟随着别人的步伐。另一方面,马华公会应体验到它“争取华人应有权益”的辛苦,而且表露了心劳日拙的事实。即使华裔人民领略它的“辛苦”,亦不会原谅它政治路线偏差的错误。马华公会必须检讨它是否有必要继续求解决目前问题(不用说许多时对目前问题的解决,亦自觉得辛苦了),而不计及长远的前程;继续维持它不合时宜的旧政治策略,而不去开辟一条新的政治道路。
国阵内以多元种族政治作党纲、却困在以单元种族作结构的民政党,已寻求与另一成员党团结党合并,增强甚至达致它多元种族的色彩。尽管一些不同意此举的党内人仍以为合并不易成功,但民政党的出发点是合理和有远见的。
反对党方面,民主行动党取得社民党主席阿末诺及其支持者的加入,扩大了它多元种族结构成分,虽然马来人参加行动党的数目,亟需増加。阿末诺在反对以色列总统访新加坡的行动中,代表民行党出席,已使国内民众耳目一新。
这些,都是本国政治趋向多元种族化的现实。为了它本身前途和华裔人民的前途,马华公会应体察四周的情况,及早提升它的政治醒觉。
(24-11-1986《多元种族政治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