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宗教种族主义抬头
陈汉光
大选尘埃落定,马华有许多中选,甚至是落选的候选人,都不约而同在地方上举行庆功宴或慰劳宴。马华的确有说不尽的理由可以大事庆祝一番。
可是,狂欢之余,马华一位高层领袖却愁眉深锁。
“纳吉险胜,听说是因为他最近对华教’太放’了,北根的选民一时接受不来。”语毕,脸上掩盖不住一丝忧虑。
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素有“北根之虎”美誉,顾名思义,在北根的威信与实力,威猛如虎,而实际上,他本身过去在北根区国会议席的大选记录,也确是战绩彪炳,1978年的多数票达9千533张,此后每届大选都在万张以上,“北根之虎”实非浪得虚名。
纳吉险演滑铁卢
可是,本届大选,身居巫统副主席高职,而且被广泛视为未来国家领导人之一的纳吉,在捍卫北根区国会议席一役,却只能以区区241张多数票过关,其支持者无不捏把冷汗。
纳吉对手名不见经传,但却能够使巫统堂堂第三把交椅人物,在党内72名中选国会议员当中,多数票名次倒数第二。自然而然,勇捋虎须的回教党候选人--兰利莫哈末,在马来社会名噪一时。
纳吉这次险演滑铁卢,眼前的对手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对手,还是隐形的种族主义者。这一役之后,政府对华教政策是否又由宽变紧,令人关注。如果再加上回教党势力突地膨胀,热爱中庸之道的人民如果担忧种族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趁势抬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大选之前,巫统高层领袖对本地华教赞赏有加,尤其政府对华教政策突地放宽,好消息接踵而至,在政府里头面对内外极大压力的华基执政党,没有理由会放弃邀功争利的良好时机。
如今大选已过,大部份华裔选民确是站在国阵这一边,姑不论是华教政策放宽、广告攻势抑或回教国恐惧症等理由使然,可以肯定的是,巫统的马来人及宗教形象,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峻挫折,尽管在议席数目上,仍遥遥领先宿敌回教党。
在进一步谈论巫统在气势上受挫于回教党之前,除了纳吉案例,看来有必要进一步点出巫统宗教形象败退的具体实例。
除了在吉兰丹州再受惨败,巫统今届大选也痛失丁加奴州政权,已是不争事实。可是如果有注意到落选的几位州务大臣及部长级人马在党内的身份与背景,巫统是否继续坚持既有的世俗化政治路线,成了国内外政治观察员极为关注的课题。
值得特别圈出的领袖,是丁加奴州务大臣丹斯里旺莫达(痛失丁加奴朱盖区州议席),首相署部长拿督阿都哈密奧斯曼(失守吉打锡区国会议席)和前公共企业部长拿督尤索夫诺博士(弃州攻国,失利于丁加奴勿述区国会议席)。
3宗教领袖重挫
每届巫统最高理事会选举,除了主席、署理主席和3位副主席,接下来最受注目的党职,就是25名最高理事。
翻看过去几届党选,旺莫达在1987年党争时期,位居第一副主席,1990年蝉联失利,此后都一直顺利当选最高理事。尤索夫诺1987年、1990年和1993年连续三届在最高理事职中排名榜首,目前是宣传主任。而阿都哈密,则是1996年党选时的最高票中选理事。
这3位宗教领袖面临如此重大挫折,无异于巫统也遭受残酷的羞辱。巫统最高领导层经过内部检讨后,会否在宗教战略上大作调整,和回教党再争一长短,实是朝野华基政党必须亦步亦趋的跟进焦点。
这种观点绝非单纯的悲观之见或危言耸听,而是现今政治形势造就的潜在危机的总体说明。马华、民政和行动党在大选后针对潜伏回教激进主义路线展开口舌与文告之争,至今仍方兴未艾,此为铁证。
尽管副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巴达威,已在第一时间宣布巫统不会采取回教激进主义路线来和回教党竞争,但却无阻现实的股票市场急忙“表态”,尤其一般认为回教所不容的博彩业股票,连日来一直挫跌。
此外,巫统主政的沙巴州政府,星期五提呈明年度州财政预算案时,也宣布明年1月1日起实施征收10%博彩销售税。州首席部长拿督奥苏苏干的注脚,可圈可点:“这项决定,是配合州政府不鼓励赌博活动的政策。”
政治观察家认为,沙巴州政府在大选后,便立即推出这项措施,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探测市场”的政治动作,以为必须重新提呈国会的国家2000年财政预算案设置参考的实例;今年即使不变,来年也无人担保。
安华效应的力量
平心而论,如果巫统领导层为了挽回马来选民的心,而作出适度的调整,在现实的政治竞争下确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认为这次回教党的抬头,纯粹是因为巫统的世俗化路线比回教国路线逊色,进而改弦易辙,采取比回教党更回教党的策略,就未免过于片面。
巫统与回教党对敌多年,席位多寡一直占尽上风,但是票数方面却未必如此,因此今次气势受挫,万万不能忽略“安华效应”在本届大选中所发挥的力量,尽管单单对公正党是微不足道,然而对回教党来说,却有顺水推舟的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巫统领导层理应深入检讨“安华效应”及其他因素,例如司法程序、新闻与言论自由、大专法令、内安法令以及68万新选民等跨种族课题,而万勿舍本逐末,放弃多年来成功取信于国内外商家的世俗国路线,转与回教党来场宗教竞赛。
宗教激进主义若然当道,我国政局势必日益凶险,届时国阵和替阵即使是对掉角色,恐怕过去多年的安宁日子,将真的成为过去。
(05-12-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