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合并计划有改变
林吉祥
今年7月29日,国家银行总裁丹斯里阿里阿布哈山召集国内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到其办公室,并且发出训令要所有21间商业银行、25间金融公司及12间证券银行合并成以6间银行主导的6个集团,并列出5个截止日期,从今年9月30日起,所有58间金融机构必须与伙伴签署谅解备忘录,到2000年4月1日合并后的公司开始营业。
在接下来的2个月内,国行、第一及第二财长皆异口同声地作出“政府不会收回合并的成命”的宣布。
9月30日,中行发表以下声明,宣布首个截止日期获遵守:
“国行已在7月29日宣布银行合并计划,规定所有国内银行最迟在9月30日与主导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有鉴于此,国家银行总裁丹斯里阿里阿布哈山宣布,在9月29日之前,所有国内的银行机构已签署合并计划下的谅解备忘录。”
然而在4天后,首相于10月2日在伦敦说,6间主导银行的决定是武断的。如此一来,58间金融机构的合并谅解备忘录失去实际意义!
说明不被选的原因
事实上,打击市场信心最严重的不是上述的“武断决定”,而是在于主导银行的选择。
白皮书应公布挑选马来亚、联昌、大众、南方、英雄艾芬及马化成为主导银行的准绳,并阐述其他银行失去成为主导银行资格的原因。另外,白皮书也应该宣布在挑选首相所宣布的新主导银行时,是否将采用同样的或新准绳。
较早时,.首相曾宣布允许较多主导银行,但他10月12日在巴生向中华工商联合会发言时说,整个国行的合并计划似乎已被搁置。在国行合并计划下,银行将获准自行决定主导银行,他们应尽早作出决定,如果银行基于一些理由未能遵守合并截止日期,当局将会体谅。
他表示,政府不要作出一些将破坏银行业信心的决定,因为这个领域失去信心将使银行遭殃。他说,当局对截止日期不会太过苛刻,金融机构可以迟至明年才决定如何合并。
白皮书应提到的其他领域是,由58间金融机构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地位,合并计划的其他4个截止日期,即谈判、签署买卖合约、获管制当局和股东批准、合并后开始营业的日期是否已明确地取消。
应该考虑其他方案
另外,替代阵容的多层银行制度建议亦应该受考虑,让不同规模的银行共存及互相辅助。
政府在去年9月实施资金管制措施后,国家银行的合并计划,对投资者或有影响。
在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研讨会的第2财长拿督莫斯达化,为合并计划进行辩护。
他说,政府积极加强银行系统,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在敲我们的大门及要我们将金融业自由化。然而,莫斯达化并不知道,在他作出辩护之际,有关计划可能被修改。
9月30日,当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到联合国、英国及津巴布韦访问时,他显然已了解到,除非愿意付出高昂的经济及政治代价,否则国家银行的合并计划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马哈迪10月2日在伦敲停留时作出暗示,指合并计划将被解除。他当时承认,合并成6间主导银行是“武断之举”,一些非主导银行,如兴业银行,可以被提升成为主导银行。
第二财长当时正针对“大马58间金融机构合并是否可以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一事,向英国商人解释。
莫斯达化在吉隆坡举行的“大马复苏的前路”研讨会上说,政府不认为有关机构在遵守截止日期方面将面对问题。他还表示这个日期是实际的,政府对“合并的进展感到高兴”。
首相马哈迪日前表示银行可自行决定主导银行,这显然是宣布国家银行的合并计划之结束。他表示,国家经济行动理事会决定针对“主导银行的数量”进行重新检讨,同时也不急于将银行合并。
大银行未必就是好
然而,国家经济行动理事会将花多长时间来重新研究主导银行的数目?
无论答案如何,都只能意味着58间金融机构所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将失去意义。
有鉴于国家经济行动理事会重新考虑银行合并计划,行动党促政府认真考虑替代阵线在8月22日对多层银行制度所提出的建议,即让不同规模的银行共存及互相辅助。
马哈迪也说政府要减少国内银行的数目,因为最近的经济危机已清楚显示小银行“不能生存”。
这是不是正确的?最近的经济风暴显示,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如土著银行、兴业银行、森合银行、阿马银行、阿马金融、马婆金融等)是最大输家,导致政府必须出手拯救。他们不应进一步受保护或给予奖励,因为政府无法保证它们不会步上土著银行的后尘,后者在12年内被拯救3次,耗费纳税人47亿零吉。
素质管理最为重要
大机构有承受震荡的优势,不过,起作用的是有素质的管理,不是规模的大小。事实证明,中型银行在承受亚洲金融危机打击方面,比大型银行来得佳。
行动党支持成立一些大型银行,但反对有活力的小型银行及金融公司合并成为大集团,因为“大的AA”未必就是“好的”,而且不是每间金融机构都想做国际玩家。
管理有效率、具创意及专业化的小型银行和金融公司,都应在我国享有一定的地位,好为与日俱增的毕业生制造较多就业机会。
(17-10-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