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大都会__31_08_2025
星洲日报—大都会__31_08_2025
以下是对新闻标题及简介的整理,并结合来源信息提供看法:
一、教育发展与资源困境
-
新闻标题:爱美乐华小 200万扩建 / 邓诗汉:学生增3倍设备不敷应用 / 苏炜尧:提升设备保障学习利益
- 简介: 万挠爱美乐华小因学生人数激增三倍至1246人,导致校地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学校甚至没有草场,运动会需分成7天举行,学生也无法进行100公尺短跑。此外,学校曾是鹅唛县唯一没有精明教学系统的华小,虽已获资助重置,但校地和基本建设不足仍引发高度关注。目前正筹款200万令吉,用于开发校旁3英亩山坡地,建设草场、扩建停车场并推动校地围篱工程。学校面临明年新生入学后人数将接近1400人的压力,扩建刻不容缓。尽管硬件设施受限,爱美乐华小学生近年来在学术和运动领域屡获佳绩。
- 看法: 爱美乐华小的案例,凸显了华文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挑战,尤其是在人口增长地区,学校硬件设施往往难以跟上学生人数的步伐。学校通过“爱华教义演”筹款,以及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展现了华社对华文教育的深厚情怀和共同担当。提出“以校养校”的目标,也反映了华校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上的创新思维。
-
新闻标题:董总率团拜会雪大臣 / 赞扬雪政府开明支持华教
- 简介: 在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促成下,董总主席陈友信率团拜访雪州大臣阿米鲁丁,就多项华教议题达成共识。陈友信高度赞扬雪州政府长期对华教的开明政策与支持,特别是批准新校地给巴生滨华中学兴建分校,这在全国实属罕见。大臣也承诺将考虑批准董教总豁免加影教育建筑2024年的地税申请,并提出启动一项名为“团结营”的跨族群学生交流计划,董总对此表示高度认同与支持。
- 看法: 雪州政府在批复校地、制度化拨款和豁免地税方面的开明政策,为华文教育发展树立了积极的典范,体现了政府对多元教育体系的重视。同时,推动跨族群团结营的倡议,也显示了政府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理解方面的努力。
-
新闻标题:巴生滨华102周年校庆 / 滨一为冷气化及太阳能设备筹款
- 简介: 巴生滨华一校举办创校102周年校庆,并同时为课室冷气化工程及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筹款举行剪彩仪式。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莅临主持并宣布移交财政部拨款3万令吉。校庆期间还推出了限量版周边产品和校史走廊,以纪念百年光辉岁月。
- 看法: 百年校庆不仅是回顾历史的时刻,更是展望未来的契机。通过筹款改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如冷气和太阳能),体现了学校对提升学习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政府的拨款支持,也反映了对华文教育发展的肯定。
-
新闻标题:朱运铁:校友是兴华后盾 / 巴生兴华校友会与三机构访狮城校友
- 简介: 巴生兴华中小学校友会携三机构师长远赴新加坡,与当地校友聚餐交流。董事长朱运铁强调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和最坚实的“后盾”。校长苏进存透露,学校正启动第五期建校计划,包括一栋16层高的学生宿舍大楼和一座综合体育中心,并已获得潘斯里陈开蓉及其家人率先捐献2500万令吉。学校将继续引入人工智能与STEAM教学设备,打造现代化独中典范。
- 看法: 华文独中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校友和社会贤达的鼎力支持。兴华中学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和引入前沿教学技术,显示了其在保持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努力与时俱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心。
-
新闻标题:新沟培青华小运动会家长校友为孩子加油
- 简介: 新沟培青华小成功举办2025年常年运动会,吸引家长及校友前来观赛。校长谢证得强调教育不只学术成绩,运动同样重要,以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董事长谢细力勉励运动员挑战自我、永不放弃。
- 看法: 学校运动会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家长和校友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学校社区的凝聚力,也体现了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二、城市发展与民生议题
-
新闻标题:EKVE启用民众纷试跑 首阶段道路免过路费30天
- 简介: 巴生河流域东部大道(EKVE)第一阶段路段(双溪龙至安邦路)正式启用,民众可享受30天免过路费福利。新大道将安邦往双溪龙的通勤时间从45分钟以上大幅缩短至约20分钟。第二阶段工程预计2026年1月通车,将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
- 看法: 新大道的启用将显著改善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大幅缩短通勤时间,对促进经济活动和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具有积极意义。免费通行政策能鼓励民众体验,加速新路段的普及。
-
新闻标题:聆听泗岩沫社区问题 隆市局“城市对话会”
- 简介: 吉隆坡市政局在泗岩沫国会选区举行城市对话会,居民代表反映了非法停车、道路损坏(“补丁式”修补被指浪费钱)、树木修剪、闪电水灾等民生问题。市长麦慕娜强调对话会旨在确保市民声音被听到,并指出市政局已实施多项社区项目,正推动“速赢-零垃圾区”计划以减少垃圾量并节省开支,并将这些节余用于建设社区设施。同时,市政局也推出了耗资980万令吉的防洪计划。
- 看法: 城市对话会是政府与民众沟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市政局通过“零垃圾区”计划实现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并将节余资金回馈社区,是值得肯定的创新举措。然而,居民对道路修补等长期性问题的反馈,提示政府需在维护公共设施上投入更持久、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
新闻标题:甲洞礼堂宁可荒置?/ 居协申请作会所屡被拒
- 简介: 甲洞花园一多元用途礼堂荒废多年,破烂不堪、杂草重生,严重影响环境卫生与市容。该礼堂曾被市政局利用做活动和美食中心,但因欠水电费停业后一直闲置。甲洞社区工作者余保凭呼吁市政局批准社区团体(如甲洞联合居民协会)使用,或拆除打造成绿肺,以避免其成为安全隐患。
- 看法: 公共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政府部门应更积极地评估和活化废弃公共设施,将其用于社区建设或改造为公共绿地,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对于社区组织的使用申请,政府应采取更开放和支持的态度。
-
新闻标题:非法垃圾场大火终灭 / 大雨助攻 昼夜灌救7天
- 简介: 介于双溪珠与桃源岭地界之间的非法垃圾场所爆发的大火,经过逾一周的日夜扑救和近日两场倾盆大雨的帮助下,最终被扑灭。大火导致附近居民多日闻到烟雾异味,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感。此次灭火行动集结了多个消拯和民防单位的力量。
- 看法: 非法垃圾场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源头,更是严重的公共安全隐患。此次长时间的扑救行动以及对周边居民健康的影响,凸显了政府对非法垃圾场的监管和执法亟需加强,以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
新闻标题:城市翻新规划须公众参与 / KLRA+SD:展延城新法正确
- 简介: 吉隆坡可持续发展居民行动协会(KLRA+SD)认为,国会决定展延城市翻新法案至10月辩论是正确的举措。该协会指出,法案的问题不仅在于同意门槛,还在于公平补偿以及在任何城市翻新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化。他们支持可持续的城市翻新,但强调必须以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并呼吁政府重新与受影响社区接触。
- 看法: 城市翻新是涉及民生和城市发展的重大议题,其立法过程需要充分听取民意,确保公平补偿和公众参与的制度化,以保障受影响居民的权利和利益。国会展延辩论,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更充分的协商空间,有助于制定更具包容性的政策。
三、公共卫生与社会关怀
-
新闻标题:骨痛热症疫苗 / 骨热 民众多不知晓费用较高
- 简介: 骨痛热症疫苗在大马推介已超过一年,但民众知晓率和接种意愿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疫苗信息传播不足和高昂的接种费用(每剂约250-300令吉,需两剂,目前仅私人诊所提供)。雪州骨痛热症病例高发,行政议员嘉玛莉亚指出疫苗仍属初期阶段,雪州卫生局建议先观察效果和影响。部分医生鼓励高风险区居民接种,有人民代议士资助首剂。民众普遍倾向等待政府提供免费接种或更重视环境清洁防蚊。
- 看法: 尽管雪州骨痛热症病例高发,但新疫苗的普及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公众认知度低、费用高昂和政府推广政策的谨慎。为有效控制骨痛热症疫情,政府应考虑加大宣传力度,并探索资助或纳入公共卫生计划的可行性,同时仍需强调环境清洁与防蚊措施的重要性,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
-
新闻标题:李燕韵提醒受害者求助 / 看到霸凌要“多管闲事”
- 简介: 梳邦再也市议员李燕韵呼吁社会关注霸凌事件,提醒受害者第一时间向外界求助,并鼓励旁观者勇于“多管闲事”,共同制止霸凌行为。她指出霸凌不仅发生在学校,言语和眼神也构成霸凌,建议遭遇霸凌时联系市政厅和警方。李燕韵还关注近期学生自杀悲剧,提醒年轻人不要轻易放弃,若遇忧郁症可寻求专业帮助。她也提到蒲种公主城庆赞中元活动捐赠了3.3万令吉给多所华小和慈善机构。
- 看法: 霸凌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亟需关注的议题。倡导“多管闲事”的勇气和提供求助渠道,对于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有温度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社团在传承文化的同时,通过慈善捐款支持教育和公益,展现了其积极回馈社会的担当。
四、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动
-
新闻标题:严秋霞:海鸥续守护华教 / 陈金泉:创造更安全园环境
- 简介: 《爱华教义演》由星洲日报与海鸥基金联办,旨在为爱美乐华小筹款扩建校地。海鸥企业社会责任专案协调员严秋霞表示,海鸥基金从创办人陈凯希起就坚持发挥文化企业责任,无条件支持母语教育,多年来与星洲日报合作,不遗余力资助爱华教义演。星洲日报总经理陈金泉表示,义演主旨是让校园环境更安全,为学生创造更全面的发展空间,守护华文教育是媒体和社会的共同使命。
- 看法: 企业与媒体的合作模式为华文教育的筹款和推广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这种对母语教育的长期承诺和共同使命感,是维护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的典范。
-
新闻标题:仁村资源回收站启用 / 环保与爱国同行
- 简介: 仁嘉隆新村管理委员会举行“社区环保资源回收站”启用礼,并配合国庆日派发国旗,旨在弘扬环保与爱国精神。回收站旨在推动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居民环保意识。管委会主席洪平基指出,环保是留给下一代最珍贵的礼物。
- 看法: 社区层面的环保行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激发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这不仅提升了社区环境质量,也培养了居民的公民责任感和对家园的爱护之情。
-
新闻标题:乌雪警方表扬16人 / 祝桂莲成唯一华裔代表
- 简介: 乌雪警区配合国庆庆典,向16名功在社会的人士颁发服务杰出奖状,双文丹亲善俱乐部财政祝桂莲是其中唯一受表扬的华裔,因服务社团和推动地方义务活动而获得认可。这是她第二次获得警方表扬。
- 看法: 警方表彰社会贡献者,有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鼓励更多民众参与社区服务和警民合作。不同族群代表的获奖,也体现了社会多元性和对各方贡献的肯定,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共处。
-
新闻标题:MRC SPORTZANIA运动会 / 亲子玩游戏培养爱国心
- 简介: SMM精忆图教育集团旗下5间MRC教育中心举办“MRC SPORTZANIA 2025亲子运动会”,吸引约300名学生、家长和老师参与。活动融入国庆日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与精神。
- 看法: 亲子运动会结合国庆日主题,是寓教于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方式。通过家庭参与,不仅能增强亲子关系,还能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促进爱国情感的培养。
-
新闻标题:丹小欢庆国庆日 / 穿传统服装参与具意义
- 简介: 丹绒士拔国民型华文学校举办独立68周年国庆日庆典,学生身着传统服装,挥动国旗,彰显爱国情操。校长谢铠宇强调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的国家,国庆主题是“昌明大马,以民为先”。
- 看法: 庆祝国庆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元文化元素呈现的庆典,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国家的多元性,增强国民团结。
-
新闻标题:吉隆坡大城堡中元公会 / 盂兰法会盛大 / 供品讲究设“百姓堂” / 超度灵位预订一空
- 简介: 吉隆坡大城堡中元公会举办的第20届中元盂兰超度法会和蒲种南区中元会第21届庆赞中元活动都获得热烈响应,参与人数众多,超度灵位预订一空。法会供品讲究,设有“百姓堂”为孤魂野鬼,并准备法船等交通工具,寓意周到地送亡灵归去。活动也融入慈善元素,捐款给多所华小和慈善机构。
- 看法: 中元节活动不仅是传统祭祀,更是华人社区凝聚力量、传承孝道和回馈社会的重要平台。这些活动在适应现代管理要求的同时,依然能保持强大的号召力,体现了民众对精神信仰的需求和对社区慈善的积极参与。
-
新闻标题:随缘之心慈善组织 / 今办国庆爱心捐血
- 简介: 随缘之心慈善组织在国庆日周末于班达马兰体育中心举办“国庆爱心捐血”活动,目标吸引300人参与。该活动由多个单位联办,并由雪州中医狮子会提供爱心义诊服务。
- 看法: 结合国庆日举办慈善捐血活动,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有效促进社会公益。多方机构的联办,也展现了社会各界在推动公益事业上的协同合作力量。
-
新闻标题:红脚车 / 手工制碗仔糕椰丝包馒头 / 斑兰香四溢
- 简介: 霹雳巴占的“红脚车摊”以其手工制作的斑兰碗仔糕、斑兰椰丝包、馒头和蛋糕闻名,特色是100%无添加色素、香精和柔软剂。负责人吴辉源原是绘画老师,在疫情期间转行制作糕点。他坚持使用天然食材,并强调食材挑选和用量拿捏的重要性。
- 看法: 传统手工糕点坚持天然食材和制作工艺,体现了对品质的追求和对消费者健康的负责。疫情期间的转行故事,也展现了个人在面对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和对美食的热情。
-
新闻标题:10月4办中秋联欢会
- 简介: 隆雪河婆同乡会等四大组织将首次携手举办“河婆乡情浓·人月两团圆”2025乙巳年中秋联欢晚会。晚会节目丰富,包括瑞狮迎宾、舞狮表演、齐唱《月亮圆》、提灯笼游行、灯谜互动、幸运抽奖和文艺表演,旨在加强乡亲联系,传承社区文化。
- 看法: 多个华人社团联合举办传统节庆活动,有助于凝聚乡情,传承文化,并展现华人社区的团结力量。丰富多彩的节目设计和鼓励家庭参与,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确保传统文化的代际传递。
-
新闻标题:谢锡明9月2日起办个展 / 作品叙述“战争与和平”
- 简介: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及马来西亚抗日忠魂91周年,艺术家谢锡明将于巴生绿世界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战争与和平”。展览通过“战争”与“和平”两大篇章,直面战争的残酷,也礼赞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平生活。
- 看法: 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够深刻反思历史,呼唤和平,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意义。通过画展纪念抗战和抗日忠魂,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珍视和平的珍贵。
五、个人奋斗与社会影响力
- 新闻标题:抗癌重生写生命续篇 / 拒当废人 分享正能量 / 丈夫一句话鼓起抗癌勇气 / 抗癌重生以行动环保
- 简介: 胡重惠,一位49岁的家庭主妇、兼职导游、登山者、潜水员,同时也是一位乳腺癌康复者。她在疫情期间失业后爱上运动,却不幸确诊癌症。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勇敢接受治疗,并将治疗视为“上课”。康复后,她以“没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的信念,积极参与癌症康复者协会,分享经历,给予病友信心。她挑战了多座山峰,并两度远赴欧洲挑战环勃朗峰徒步路线。同时,她还深受环境污染震撼,从夫妻二人开始,带动社区力量推动“徒步捡垃圾”环保行动。
- 看法: 胡重惠的故事展现了个人在面对职业挑战和疾病打击时的强大韧性和积极心态。她不仅战胜了病魔,更将个人经历转化为回馈社会、推动环保的力量,体现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崇高精神,为他人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六、其他
-
新闻标题:新届理事出炉 黄金兴掌贸工商会
- 简介: 马来西亚贸工商会理事会改选,黄金兴当选新任会长。他承诺将深化区域协作、推动资源共享、加强资讯互通及人才交流,致力于将商会建设成为会员信赖的家园,打造马中合作的标杆平台。
- 看法: 新领导层的上任和提出的愿景,预示着该商会将在促进马中经贸合作和构建强大商业网络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
新闻标题:嘉庚学堂9月办线上课 /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下篇)
- 简介: 嘉庚学堂将于9月开办“中国文化之传统与现代(下篇)”线上课程,涵盖国学、汉学、中国经书、多元文化及史书兵法等主题.
- 看法: 线上课程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平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
新闻标题:医总联办经验认证入门课 / 40学员参与反应热烈
- 简介: 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医总)与大马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联办“经验认证入门课程”(PP-PPT),吸引40名学员。该课程旨在帮助具有实践经验但缺乏正式学历认证的理疗师等辅助专业人才,通过“经验认证”机制获得国家认可的大马技能证书(SKM),从而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公众信任。
- 看法: 针对有实践经验但无学历认证的从业者提供技能认证途径,是提升行业专业化水平和保障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填补市场对辅助专业人才的需求。
-
新闻标题:隆雪华堂妇女组办培训课 / 拓展女性领袖视野
- 简介: 隆雪华堂妇女组与大同韩新学院将联合举办“She Leads女性领导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公共事务视野、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女性领袖,鼓励更多女性积极参与社团及公共事务。
- 看法: 培养女性领导力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培训课程为女性提供了提升自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有助于打破性别壁垒,促进社会公平。
-
新闻标题:小丑 (小说)
- 简介: 这篇短篇小说描绘了职场中,一位自负的上司如何通过权力刁难下属沈如霜,而沈如霜则以冷静和专业素养应对,最终让上司自感像“小丑”的故事。
- 看法: 小说深刻揭示了职场中的权力滥用、人际冲突和言语霸凌等现象。沈如霜的冷静和坚定,体现了在逆境中保持自尊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也引发读者对职场伦理的反思。
-
新闻标题:下一届政府,想给谁做?
- 简介: 政治评论文章探讨了对团结政府的不满和对第三势力崛起的期待,但指出目前小政党表现不成熟。文章也批评了部分政客在批评政府时缺乏专业性。
- 看法: 政治的健康发展需要多元力量的制衡和专业的议政能力。民众对第三势力的期待,反映了对现有政治格局的不满和对更有效治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