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都亚传》
Hikayat Hang Tuah
《汉都亚传》,提供了对该作品的全面概述。其中包含的“PENGENALAN”(简介)部分深入探讨了该手稿的性质、与《马来纪年》的区别,以及其文学价值而非历史准确性。此外,文本还讨论了手稿的创作时期和不同部分的风格差异,特别是汉都亚性格在故事前后阶段的变化。最后,还详细介绍了该版本的编辑来源,包括所依据的特定手稿及其与其他现有版本的比对和修订方法,并提供了丰富的注释和参考书目,进一步阐明了文中的词语和历史背景。
《汉都亚传》(Hikayat Hang Tuah)是马来文学中一部意义非凡的伟大原创作品。它不仅是文学遗产,更因其所描绘的人性和英雄精神而被称为一部经典。这部史诗般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忠诚、权力、命运以及马来文化中英雄的形象。
引言部分
- 作品价值与目的:出版《汉都亚传》旨在引起更多关注,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独立和国家建设的时代,因为它被视为马来文学中一部伟大而原创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
- 汉都亚的形象:文本的创作者无疑意识到,常人通常在六七十岁后就会离世,但他们故意忽略了这一点。这导向一个结论:这部史诗的目的并非塑造一个普通角色,而是要创造一个非凡之人,一个“超人”——汉都亚。
- 作品起源与作者身份:文本提出了几个复杂的问题:故事如何以现有形式出现?最初的形式是否如此,还是有其他作者在后来添加了部分?这部重要的马来史诗是何时、何地、由谁创作的?
尽管有观点认为故事可能源于口头传说,且没有强有力证据表明其作者基于《马来纪年》(Sejarah Melayu)创作,但两者都记录了至少15个事件。然而,两者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例如《马来纪年》中与汉都亚决斗的是杭卡斯都里(Hang Kasturi),而《汉都亚传》中是杭哲拔(Hang Jebat)。文本还指出,作者的身份可能永远无法得知,因为在古代马来文学中,作品不署名是普遍现象。这可能因为马来人不愿出风头的性格,但也可能与作品性质有关。历史作品如《马来纪年》和《杜法塔-纳菲斯》(Tuhfat al-Nafis)会署名,而《汉都亚传》则不然,因为它被视为娱乐性作品,旨在“取悦读者”。在伊斯兰教中,纯粹用于娱乐的故事被低估,只有那些旨在教育读者的作品才被高度评价。因此,像史诗作者那样为娱乐而写作的作者,不愿承认自己的创作。
- 文学地位:对现代读者而言,它可能不如现代作品引人入胜,只有中学生和大学生为考试目的才需阅读。学者对其感兴趣,是为了研究其中的文学元素,并了解过去时代的马来思想世界。
- 文本结构与语言:故事本身分为冲突部分和旅行部分。章节的划分是为了清晰地呈现故事的统一性,同时展现英雄在这部马六甲史诗中的作用。文本还包含了必要的词汇或短语的解释,以及尽可能多的历史注释。
第一部分:国王的起源 (Sang Sapurba的血统)
- 皇室预言:占星师和文人通过占卜预言,公主克玛拉·拉特纳·佩林甘(Puteri Kemala Ratna
Pelinggam)将嫁给一位伟大的王子,她的子孙将成为世代伟大的国王。因此,国王必须尽快为公主安排婚姻,并将她安置在名为比拉姆·德瓦(Biram Dewa)的岛上,配以宫殿和侍女。
- 公主出嫁:公主被带到比拉姆·德瓦岛,为她建造了极尽奢华的宫殿。
- 与神的结合:一天,桑佩尔塔·德瓦(Sang Perta
Dewa)神下凡狩猎,发现了宫殿。他见到了美若十四日月亮的公主,并向她求婚。不久后,公主怀孕并生下了一个样貌俊美、带着王冠的男孩,名为桑萨普尔巴(Sang Sapurba)。桑佩尔塔·德瓦带着妻子和儿子返回了天上。
- 世界之王的诞生:桑萨普尔巴长大后,被预言将成为世间之王,确立王室的起源,并成为由真主下凡的国王,世代相传直至末世。在武吉塞贡塘(Bukit Seguntang),桑佩尔塔·德瓦命人建造了宫殿和谒见厅,并册封桑萨普尔巴为王。
- 武吉塞贡塘的崛起:武吉塞贡塘因此成为繁华的大城市,吸引了来自海陆的商人和学生前来朝觐,献上丰厚的贡品,使国王闻名遐迩。
第二部分:桑萨普尔巴及其后代
- 神奇的发现:桑萨普尔巴在武吉塞贡塘狩猎时,在一个美丽的池塘边遇到了一头白牛。牛呕吐后化为一名绝色少女,皮肤如十品黄金,面容如十四日月。桑萨普尔巴将少女带回宫殿,并娶她为妻。
- 四位王子:公主随后生下了四个儿子,皆俊美非凡:桑马尼亚卡(Sang Maniaka)、桑查亚·南塔卡(Sang Jaya Nantaka)、桑萨尼亚卡(Sang Saniaka)和桑萨蒂亚卡(Sang Satiaka)。
- 与船长的奇遇:四位王子在岛上游玩时,遇到一位船长。王子们瞬间消失,让船长和随从们惊叹不已,认为他们是神仙之子。
- 宾坦使者求王:新加坡和宾坦(Bentan)的贵族们听说武吉塞贡塘有天降的国王桑萨普尔巴及其四位王子,决定前往求取一位王子去他们的国家称王,因为他们没有君主。他们受到宾坦王子的热情款待,并献上了贡品。
第三部分:汉都亚的早年生活与崛起
- 搬迁宾坦:杭马末(Hang Mahmud)梦见月亮落在儿子杭都亚(Hang Tuah)的头上,光芒四射。这预示着儿子将有大作为,于是杭马末决定全家搬迁到宾坦,以便更好地发展。
- 五兄弟:杭都亚和他的四个好友:杭哲拔(Hang Jebat)、杭卡斯都里(Hang Kasturi)、杭莱吉尔(Hang Lekir)和杭莱基乌(Hang Lekiu),亲如兄弟,形影不离。他们五人决定乘船出海闯荡。
- 初次战斗:他们出海时遇到三艘敌船,杭都亚提议在岛上迎战,因己方船小人少。面对敌人的围攻,五兄弟每人手持三支标枪英勇反击,刺死了多名敌人。尽管敌方用毒箭猛攻,杭都亚和兄弟们拔出马来短剑,冲入敌阵,杀敌多人,迫使剩余敌人逃跑。
- 新加坡水手:他们在海上遇到了新加坡的水手,杭都亚向水手讲述了他们击败敌人的经过。
- 学习武艺:杭马末成为宰相的仆人,并受到宰相的器重。杭都亚则跟随阿里亚·普特拉(Aria Putera)学习武艺。阿里亚·普特拉告诉杭都亚,他的弟弟拉登·阿里亚·西纳(Raden Aria Sina)在玛琅巴实(Majapahit)有更深的学问,建议杭都亚在23岁时去拜他为师。
- 平定暴乱:一天,城中发生暴乱,多人死伤。杭都亚与四兄弟不顾危险,拔剑冲向暴徒。他们英勇地斩杀了所有暴徒,保护了宰相,令国王震惊不已。宰相向国王推荐了杭都亚五人,国王随即召见了他们,并让他们成为宫廷侍卫。
- 发现灵蛇:杭都亚在狩猎中获得了珍奇的“金刚蛇”(ular chintamani),这种蛇能带来好运和智慧,并将其献给了宰相。
第四部分:与玛琅巴实和印德拉普拉的互动
- 爪哇大臣的流亡:爪哇大臣帕特赫·克尔马·维查亚(Pateh Kerma Wijaya)因妻子被拉图·拉塞姆(Ratu Lasem)强占而感到羞辱,决定流亡到马来土地,投奔马六甲国王。
- 拉登·伊努访问马六甲:拉登·伊努·达哈(Raden
Inu Daha),又名拉登·维拉·南塔贾(Raden Wira Nantaja),前往马来土地寻找失散的妹妹。他抵达马六甲河口,国王派杭都亚和帕特赫·克尔马·维查亚前去探查其来意。
- 比武与赐名:拉登·伊努抵达宫殿后,与国王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杭都亚与帕特赫·克尔马·维查亚进行了长矛比武,杭都亚技压群雄。国王因此将拉登·伊努赐名为马来王(Ratu Melayu)。
- 国王的宠物:文中提到了两只忠诚的猎犬,基布尼朗(Kibu Nirang)和兰加拉亚(Rangga Raya),它们在狩猎中展现了非凡的能力。
- 马来王的离去:马来王在得知妹妹已被找到后,决定返回爪哇。
- 册封王储:国王将自己的儿子桑查亚·南塔卡(Sang
Jaya Nantaka)册封为马六甲的年轻国王(Raja Muda)。
- 天竺商人的求访:一位来自天竺的富商帕尔马德万(Parmadewan),通过占卜得知马六甲有天降的国王,且国王有四位王子。他决定前往马六甲,希望迎娶一位王子到天竺称王,以光耀自己和家族的声名。他与国王和宰相进行了成功的会谈,并献上丰厚礼物。他向宰相表示,希望迎娶桑查亚·南塔卡,并在宰相和杭都亚的帮助下,获得了国王的同意。
第五部分:马六甲使团前往玛琅巴实与汉都亚的挑战
- 出使准备:马六甲国王准备派遣使团前往玛琅巴实,建造了名为“相思号”(Mendam Berahi)的战舰,由杭都亚等人率领。
- 外交智慧:在玛琅巴实,杭都亚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当玛琅巴实的高官试图让他骑马以彰显其地位时,杭都亚拒绝了,强调马来人的风俗,即在携带君主诏书时,应以最高敬意对待,甚至为此献身。
- 驯服烈马:玛琅巴实国王请求杭都亚驯服一匹性情暴躁的烈马。杭都亚通过观察发现,这匹马因幼年吃水牛奶而带有水牛习性,疲惫时会想在水中打滚。他用七天时间给马喂药,成功驯服了它,使其不再靠近水潭。国王因此赏赐了杭都亚丰厚的礼物。
- 挑战刺客:玛琅巴实宰相帕特赫·加查·马达(Pateh Gajah Mada)因嫉妒杭都亚的才能,多次设计陷害他。他派刺客在市集制造骚乱,试图引诱杭都亚出击,然后将其杀死。杭都亚轻松击败了70名刺客,展现了其强大的武艺和过人的智慧。
- 与桑维纳拉的对决:帕特赫·加查·马达又召来善于变化的修行者桑维纳拉(Sang Winara)刺杀杭都亚。桑维纳拉化身木桩、狗等,但杭都亚也化身老虎,最终击败了桑维纳拉。桑维纳拉的头被埋在伊马吉里(Ima Giri)山脚下,预言七年后会复活。
- 与圣者的修行:杭都亚前往维拉纳普拉山(Gunong Wirana Pura)拜访圣者桑佩尔塔·纳拉(Sang Persata Nala),学习更深层次的武艺和智慧。
- 马六甲国王的婚姻:马六甲国王迎娶了玛琅巴实国王的女儿拉登·埃马斯·阿玉(Raden Emas Ayu)。
- 拯救御马:马六甲国王在玛琅巴实期间,他珍爱的御马不慎掉入粪坑。杭都亚再次出手,成功将马救出。国王因此对杭都亚更加器重,甚至亲自为他沐浴更衣,赠予华服。
- 国王回程:马六甲国王在玛琅巴实居住了数月后,决定返回马六甲。他派杭都亚作为使者先向玛琅巴实国王告别。国王和杭都亚的队伍在返回途中,再次遇到玛琅巴实刺客的袭击。杭都亚再次化解危机,并向国王汇报了帕特赫·加查·马达的阴谋。
第六部分:汉都亚与端德查
- 国王的误解与汉都亚的流放:杭都亚因被诬陷与宫女私通,触怒国王,被下令流放。尽管宰相力劝,但国王盛怒之下仍坚持己见。杭都亚向宰相表示忠诚,并表示愿听从国王的任何命令。
- 邂逅端德查:被流放的杭都亚来到印德拉普拉(Inderapura),寄宿在乳母家。在那里,他遇到了美丽的公主端德查(Tun Teja)。端德查因不满与登嘉楼(Terengganu)王子马吉特·潘吉·阿拉姆(Megat
Panji Alam)的婚约而郁郁寡欢,甚至想服毒。
- 爱慕与计谋:杭都亚得知端德查的心思后,决定设法赢得她的芳心。他利用自己的魅力和智慧,通过乳母接近端德查。他用“爱魅符水”(guna pengaseh)涂抹在端德查常坐的地方,使其对他产生爱意。
- 私奔马六甲:端德查果然对杭都亚心生爱慕,并表示愿随他去任何地方,甚至“火海”。杭都亚遂安排与端德查私奔马六甲。
- 挫败追兵:马六甲国王派遣使者图恩·拉特纳·迪拉贾(Tun Ratna Diraja)和图恩·比查·苏拉(Tun Bija Sura)前去印德拉普拉接回端德查。杭都亚用计让追兵以为他已将端德查带走,从而拖延时间。最终,杭都亚用魔法使端德查对他产生厌恶,成功将她带回马六甲,成为国王的妻子。这导致登嘉楼王子马吉特·潘吉·阿拉姆感到羞辱和愤怒,发誓要摧毁马六甲。杭哲拔和杭卡斯都里在印德拉普拉宫殿外刺杀了马吉特·潘吉·阿拉姆,结束了这段恩怨。
第七部分:杭哲拔的反叛与死亡
- 兄弟反目:由于国王听信谗言,认为杭都亚已死,将他流放。杭哲拔以为大哥蒙冤而死,一怒之下在宫中作乱。他宣称自己将为杭都亚报仇,并向国王和那些诬陷杭都亚的大臣发起挑战。
- 汉都亚归来:国王无奈之下,赦免并召回了杭都亚,命他平定杭哲拔的叛乱。杭都亚深知只有自己的马来短剑才能杀死杭哲拔,但他的短剑被国王作为嫁妆送给了玛琅巴实王。最终,杭哲拔从国王的寝宫找到了那把短剑并将其归还。
- 悲壮对决:杭都亚与杭哲拔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兄弟对决 [2array, 275, 276,
277]。杭都亚最初因不忍下手而避让。杭哲拔在打斗中表现出疲惫,杭都亚抓住机会,一剑刺中他的胸膛。杭哲拔虽然受伤,却不愿倒下,继续反击。最终,杭都亚再次刺中他的胸膛,结束了这场悲剧。
- 兄弟情深:杭都亚将重伤的杭哲拔带回自己家中,替他清洗伤口。杭哲拔临终前托付杭都亚照顾他与宫女 Dang Baru 的遗腹子。杭都亚含泪应允,并擦拭了他身上的血迹。
第八部分:克尔塔拉·萨里与汉都亚的持续效忠
- 复仇者克尔塔拉·萨里:刺杀桑维纳拉失败后,桑维纳拉的儿子克尔塔拉·萨里(Kertala Sari)从达哈(Daha)来到马六甲,誓为父报仇,并洗劫马六甲。
- 盗贼横行:克尔塔拉·萨里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多次潜入富商和贵族的家中盗窃,甚至侮辱妇女。马六甲城内因此人心惶惶,盗窃案频发。
- 汉都亚出手:国王对此忧心忡忡,再次想起杭都亚。杭都亚乔装打扮,在夜间巡逻,最终发现了克尔塔拉·萨里。他一剑刺穿克尔塔拉·萨里,并割下其生殖器作为证据。
- 分配赃物:次日,众多声称杀死克尔塔拉·萨里的人将尸体的不同部分带到国王面前。杭都亚最终带着克尔塔拉·萨里的生殖器出现,证明了他是真正的杀人者。国王命人将所有被盗的财物集中起来,并宣布将其中大部分分给杭都亚,剩余的归还失主。杭都亚则将自己所得的财物再次分配,一部分给无权势的官员,一部分捐给穷人,一部分留给自己的随从。
第九部分:前往天竺、中国、文莱和暹罗的使命
- 前往天竺:杭都亚受命前往天竺。他在海上航行,经过多个岛屿,最终抵达天竺的海岸。
- 智慧与奇迹:在天竺,杭都亚结识了那拉·桑古纳(Nala Sang Guna),并向他介绍了马来王国的风土人情。那拉·桑古纳因其学识渊博而深受喜爱,并向杭都亚求子。杭都亚承诺他将获得孩子,这使得那拉·桑古纳大喜。杭都亚也参观了天竺的寺庙和慈善场所,见识了其国王的慷慨。
- 与葡萄牙人的冲突:在返航途中,杭都亚的船队在海峡与葡萄牙(Feringgi)战舰相遇。双方剑拔弩张,杭都亚用魔法让葡萄牙人的火炮无法开火,成功化解了冲突。
- 前往中国:接着,杭都亚受命前往中国。他乘坐大型战船抵达中国,与中国官员进行了会谈。在觐见中国皇帝时,杭都亚展现了他对礼仪的娴熟掌握和机智的应对,甚至在皇帝试图用目光威慑他时,他仍能保持镇定。中国皇帝对此印象深刻,称赞他为“明智且忠诚的仆人”。
- 前往文莱:国王再次派遣杭都亚出使文莱。在海上,他遇到了文莱王子阿迪帕蒂·索洛克(Adipati Solok)的船队。双方发生冲突,杭都亚用弓箭摧毁了文莱船只的桅杆和舵,迫使文莱王子投降。文莱王子被带回马六甲,向国王解释了自己是听说杭都亚的英勇事迹后,想要亲自一较高下。国王对文莱王子印象深刻,并让杭都亚负责接待。
- 前往暹罗:国王计划攻打新建立的北大年(Patani),但杭都亚通过占卜预测北大年地理位置优越,难以攻克。然而,他仍受命出使暹罗购买战象。在暹罗,杭都亚用流利的暹罗语和谦逊的态度给暹罗国王留下了深刻印象,成功获得了所需的战象。
第十部分:晚年与归隐
- 鸡王争霸:登嘉楼国王邀请马六甲王子拉惹·朱兰(Raja Chulan)斗鸡。拉惹·朱兰的鸡最终输给了登嘉楼的鸡,导致他的船队和宫殿被烧毁。
- 最后的任务:随着国王年事已高,他决定将王位传给女儿古农勒当公主(Puteri Gunong Ledang)。国王希望能购买大型火炮来保卫马六甲,因此他派遣杭都亚出使罗马(Rom)。在前往罗马的途中,杭都亚途径犹大(Judah),参观了夏娃墓,并遇到了先知哈德尔(Nabi Hidhir),哈德尔赐予他一瓶圣水,能使他通晓世间所有语言。杭都亚还前往麦加和麦地那朝觐,拜访了众位圣贤的陵墓。在罗马,杭都亚再次展现了其非凡的智慧和外交才能。
- 活埋与神迹:国王因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希望通过一种活埋仪式为国家祈福,并决定将自己活埋。然而,杭都亚主动提出代替国王完成这一仪式。他在被埋后,遭遇了火山爆发,但凭借神力毫发无损地复活,只是身上包裹的布被烧毁,手里多了一个破损的铁锅。国王看到杭都亚平安归来,十分喜悦,但也被其经历所震撼,决定放弃世俗,转而修行。
- 英雄归隐:最后,杭都亚与他的师傅、宰相和天猛公(Temenggong)一同归隐,在丹绒朱加拉(Tanjong Jugara)的隐修地修行。据说,至今路过丹绒朱加拉海域的船只,若不投掷标枪或子弹以示敬意,便会遭遇风暴。这象征着杭都亚作为一位受真主恩赐、具有神迹的仆人,其功德和名声将流芳百世。
总结 《汉都亚传》通过汉都亚的传奇一生,展现了忠诚、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英雄精神。尽管其叙事方式和作者身份充满谜团,但这部作品依然是马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理想社会及英雄人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