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静流——IOI集团创办人丹斯里李深静博士传记

 

深水静流——IOI集团创办人丹斯里李深静博士传记

 



《深水静流——IOI集团创办人丹斯里李深静博士传记》,主要由多篇序言正文的前几章构成。该传记全面记述了丹斯里李深静博士白手起家的童年经历,包括卖冰淇淋的艰辛,到后来进入种植业经营加油站,并最终创立IOI集团的奋斗历程。文章通过亲友回忆商业伙伴口述以及信件往来,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独到的商业眼光,以及重情重义热心公益的价值观,特别是在争取汽油代理商权益事件中,凸显了他不畏强权敢于挑战的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IOI集团创办人丹斯里李深静博士白手起家的艰苦历程,从经营加油站、收购工业氧气,到开拓油棕种植和房地产版图,最终打造出世界500强企业。内容通过至亲好友和生意伙伴的口述分享,展现了其生平事迹、为人处世与经商管理的智慧。

序言 本书收录了五篇序言,由不同身份的友人从各自角度追忆和评价李深静博士。

  • 序一:丹斯里黄家定 黄家定回顾了李深静作为马来西亚华裔领袖白手起家的典范,强调他出身清苦,11岁辍学打工,但志向高远,刻苦耐劳。他拥有国际视野和桑梓乡情,尤其对华文教育贡献巨大,支持深静(哈古乐)华小和坤成独中。黄家定还提到李深静在担任园丘经理时与他母亲的渊源,以及他从底层奋斗的经历塑造出的绝不向困难低头再穷不能穷教育成功没有捷径的人生座右铭。
  • 序二:丹斯里戴良业 戴良业将李深静视为尊敬的前辈和良师益友,两人祖籍同为福建永春,结下深厚情谊。他赞扬李深静出身贫寒,却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棕油大王,带领IOI集团成为马来西亚实力最强的集团之一。序言强调李深静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贯彻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精神,尤其热爱国家,关心华社,重视教育,并慷慨捐助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 序三:胡正跃(中国前驻马来西亚大使) 胡正跃大使分享了与李深静的多年友谊。他赞叹李深静出身贫寒,凭借坚韧毅力和过人胆识,成为商界巨擘。李深静曾获马来西亚农业大学名誉农业博士学位,对种植业有深入研究和抱负。胡大使还提到李深静对收购英资棕油园的自豪,以及他在布城和新加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李深静为人务实低调,心系故乡和华教,多次推迟撰写自传,希望先完成对坤成中学的贡献。
  • 序四:罗由中(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驻马来西亚前代表) 罗由中代表描绘了李深静热情豪爽、重然诺、做实事的个性,曾为台湾人民争取马来西亚免签待遇。他曾参观IOI集团在柔佛的研发机构和油棕园,对其管理能力和细节把控印象深刻。序言特别提及李深静两次试图收购台北101大楼受阻的经历,认为台湾欠他一个公道。罗由中也赞扬李深静重视家庭、夫妻恩爱、子女孝顺,并强调他从失学到荣获名誉博士、从赤贫到创建企业王国的奋斗历程是最佳励志读物。
  • 序五/价值追求:朱崇实(中国厦门大学前校长) 朱崇实校长着重阐述了李深静一生追求的价值观,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他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李深静的宽厚仁爱(如母亲教诲、支持厦大)、仗义侠气(如不赚家乡钱、捐资家乡)、尊法守法(如严格自律、子女修法)、勤思好学(如精通多语、终生学习)和诚实守信(如卖冰淇淋的信条、南洛园丘收购)。朱崇实认为这些价值观是李深静人生与事业成功的根本,也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

前言:潘斯里孔美群与家人 前言解释了李深静生前因热爱工作和致力于教育,未能亲自撰写传记。在他2019年离世后,家人决定通过亲友口述、剪报资料等方式编撰此书。家人希望通过这本传记表达对他的爱与思念,纪念他的奋斗和成就,并希望他的励志人生能启发读者,成功没有捷径

第一章:卖冰淇淋的小孩 本章详细讲述了李深静(本名李良)1939年出生在巴生郊区橡胶园丘的清贫童年。他的父亲李光邦曾为抗日卖地捐款。李深静11岁因家境贫困两次辍学,成为冰淇淋小贩,骑着笨重脚车,在偏远园丘兜售。这段经历磨练了他的毅力、胆识、诚信和商业头脑。他攒钱重返校园,15岁时改名李深静,立志改变命运。章节还记录了他少年时期的机智大胆,如躲避宵禁警察、面对辱骂敢于回击。高中辍学后,他开始在万津摩立橡胶园担任见习生,踏入种植业。

第二章:千里姻缘一线牵 本章讲述李深静与妻子孔美群的相识与结合。他在担任见习生时,利用晚上时间进修英文,在夜校认识了明锦芳和朱量才,并从他们的毕业刊中对孔美群的照片一见钟情。孔美群当时在偏远的海南村务德华小任教,生活艰苦。李深静每周都会克服万难(包括泥泞和长途跋涉)前去探望。两人出身相似,价值观契合,迅速坠入爱河。他会在信中分享工作见闻,表达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并大胆买下永安镇的房子作为婚房。两人于1963年结婚,婚后李深静将父母、祖母和弟弟接到新家同住,孔美群则掌管家中财政。

第三章:从永安镇到旧巴生路 婚后不久,25岁的李深静被破格聘为霹雳州古打淡板的园丘经理,展现卓越领导才能。他关心胶工,学习淡米尔语,与日后马华公会总会长黄家定的母亲结下善缘。几年后,他回到巴生尝试养猪,却因猪瘟损失惨重。随后,他抓住马来西亚汽油零售业兴起的商机,于1967年取得无比油站的代理权,在旧巴生路开设南发号服务站,靠着妻姐借款和高利贷起步。他以亲力亲为、周到服务和惊人记忆力赢得顾客信任,生意很快步入正轨。1970年,其母亲刘京因车祸去世,半年后父亲李光邦也离世,这两次打击对他影响深远。

第四章:不平则鸣——敢于撼动大树的精神 1971年吉隆坡大水灾后,旧巴生路改道,南发号生意受挫。李深静获得无比油公司新油站顺发号服务站的代理权,并与友人合资创立加埔实业发展公司,进入房产和五金业。1974年,面对石油危机和油公司对代理商的不公,他牵头成立大马无比汽油商公会并担任会长,要求提高佣金、提供制服和废除不合理合约。面对无比油公司拒绝承认公会并削减佣金,李深静带领会员和平请愿,遭到警告。他不畏强权,将事件上报国家部门并致电美国总部。当无比油公司拒绝与他的顺发号续约时,他号召全国代理商罢卖,最终在贵人调解下,无比油公司妥协续约。这次胜利使李深静声名鹊起,与多位政商朋友结缘。

第五章:南顺发的创立 1975年,李深静决定独立创办南顺发实业私人有限公司,首个项目是加影锡米山的南顺发花园。他同时开设高达五金店,整合上下游业务。创业初期,他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常向亲友和银行借贷周转,但始终坚守信用。他资助侄儿陈庆生出国留学,并对另一个想创业的侄儿陈群生进行了严格的商业理念教育,展现了他审慎长远的思维。他还巧妙地通过出租店铺给马来亚银行,解决了南顺发和高达五金店的电话线路问题。1978年,幺子耀昇出生,他决定将资金投入吉隆坡市中心的南顺发大厦建设。

第六章:狙击工业氧气 本章描述李深静如何通过收购上市公司IOIIndustrial Oxygen Incorporated)解决资金问题。受时任交通部长李三春启发,他潜心研究,最终锁定工业氧气公司。他在股市崩盘后秘密收购IOI股票,利用其松散的股权结构,在三个多月内积累了30%的股份。IOI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和发行新股稀释其股权来反击,但李深静凭借坚韧和谋略,在高庭获得股权注册批准,并于198110月成功入主IOI董事局,掌控了公司。这次独行侠的狙击在马来西亚企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第七章:东渡沙巴 开拓油棕 本章讲述李深静在沙巴开拓油棕园的经历。他最初多次拒绝黎宝莲女士的合作请求,但被其毅力感动,最终以个人名义投资Morisem公司,并坚持控股51%。他看准油棕业前景,决定种植油棕而非当时热门的可可。尽管沙巴的原始森林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野兽横行,他和黎宝莲仍亲力亲为。李深静还向沙巴州政府提出建议,促使其修改政策,将土地100%转让给开发商,惠及所有企业。在黎宝莲和高氏昆仲的协助下,Morisem公司迅速发展,收购多块土地并建立棕油厂。到1993年,他将个人油棕园出售给IOI。通过创新方法,他甚至在专家认为不适合种植的丘陵地和泥煤地成功种植油棕,产量惊人,使IOI成为沙巴最大的私人油棕种植公司。

第八章:南顺发的发展 在成功狙击工业氧气的同时,李深静通过南顺发在八打灵买下50英亩土地,成功改造一片被排水道分隔、管辖权复杂的土地,开发了美阳花园项目。该项目一炮而红,预售屋销售一空,使南顺发成为八打灵产业界的新星。1985年,南顺发公开上市,即便在农历新年前夕召股,仍创下2.8亿令吉资金、超额认购33.4倍的纪录,广受瞩目。随后,南顺发通过增购工业氧气股份,再次成为其大股东,加强了李深静对IOI的控制。至此,李深静已掌管两家上市公司,并决定淡出政圈,专注经商。

第九章:南洛园丘 本章追溯了南洛园丘的百年历史及其在英殖民时期的地位。李深静年轻时曾被南洛园丘拒之门外。在1980年代末经济衰退时期,他看准土地的长期价值和房地产发展潜力,认为种植业并非夕阳产业。1989年,他以4.7亿令吉(最初出价5亿)从甘文丁集团手中收购了南洛园丘旗下13座精华园丘(68,890英亩),包括两座橡胶工厂和研究中心。这次小刀锯大树式的收购震惊商界,使IOI跻身马来西亚五大上市种植公司之一。面对市场质疑,他以今日夕阳落下,明日朝阳升起回应,展现其远见与胆识,并立即将橡胶园全面改种油棕。收购南洛园丘的资金通过附加股、债券和银行联合融资,其中得到大马银行老板丹斯里Azman Hashim及时援助。

第十章:点石成金——蒲种的兴起(上) 本章讲述李深静如何将荒芜的蒲种地区点石成金1989年,他通过南顺发以7890万令吉收购了蒲种的卡士达菲橡胶园丘地(900多英亩),计划开发成一个现代化城镇——蒲种山庄(Bandar Puchong Jaya),尽管当时蒲种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不被看好。1990年,蒲种山庄首期房屋推出即被抢购一空,开创了排队抢购预售屋的先河。受益于国家发展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蒲种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李深静将公司总部迁至蒲种,展现破釜沉舟的决心。他还曾尝试收购金地实业以扩张房地产版图,但因技术性程序问题告吹。1993年,他决定在蒲种建造IOI购物广场,作为地标吸引人流,该广场于1996年开业后广受好评,带动了蒲种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一章:点石成金——蒲种的兴起(下) 本章继续讲述蒲种的发展,并引入IOI度假城。1993年,李深静将南洛园丘总部330英亩地段(靠近布城)打造成IOI度假城,包括棕桐园高尔夫球俱乐部和万丽棕桐园酒店,比政府开发布城更早。1995年,工业氧气更名为IOI,寓意全力以赴,做到101%”1997年金融风暴期间,他不顾董事会反对,坚持在IOI度假城建造五星级酒店,并迅速调整蒲种住宅项目为中低价位公寓以适应市场。他奉行“Walking Management”,注重成本节约和执行效率,确保项目按时甚至提前完成。1998年,他果断收购930英亩土地,开发了总值30亿令吉的蒲种公主城(Bandar Puteri)。随着白蒲大道和KESAS大道的开通,蒲种迅速崛起,成为雪隆区房屋升值最快的城镇。李深静通过不断创造商业价值,将土地变成了生生不息的聚宝盆,引入多家银行和霸级市场,使蒲种成为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城镇。

第十二章:星期四的战役——益东收购战之始末(上) 本章讲述IOI集团在1997年收购益东控股32.96%股权,进入油脂化工领域。益东曾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棕油提炼公司,但在IOI接手前业绩不佳。李深静通过严格成本控制和业务精简,使益东在三年内扭亏为盈,净利激增,成为股市黑马。然而,因触及强制收购线,IOI卷入与小股东的诉讼。20017月,官联公司森那美突然以高价发起敌意收购,试图夺取益东控制权。IOI迅速反击,增持股权并提出强制全面献购。森那美通过场外交易和转换凭单,将持股比例提高到33.5%,试图稀释IOI的股权。李深静沉着应对,在两个月内保持深水静流的态势,暗中争取股东支持。最终,在收购战的最后几天,IOI突然发力,大量吸纳股票,将持股增至51.49%,成功击退森那美。这场战役凸显了李深静在商战中的耐心、谋略和不打价格战的决心。

第十三章:星期四的战役——益东收购战之始末(下) 益东收购战结束后,IOI和森那美合计持有益东超过95%的股权,违反了25%的公众持股比例规定,面临除牌危机。森那美试图推卸责任,要求IOI解决。李深静坚持不减持IOI的控制性股权,并强硬表示森那美应为除牌负责。双方在媒体上隔空喊话,僵持不下。李深静最终提出一个怪棋IOI21%的益东股权作为股息派发给IOI集团的股东,既解决了股权分散问题,又维持了李深静家族对益东的实际控制权。此方案获得监管机构批准,IOI成功独自化解危机。森那美在谈判中失去优势,IOI随后还一度停止派发益东股息,对其进行策略性施压。最终,森那美以合理价格出售11.77%股权给IOIIOI也邀请森那美代表入局,结束了这场15个月的收购战。森那美一年后退出益东,IOI将益东更名为IOI Oleochemical Industries。此役彰显了李深静的谋略和耐心,证明价高未必得,势大未必胜

第十四章:一颗油棕果 值多少钱? 本章描绘了李深静对油棕园的深厚感情和严格管理。IOI集团拥有相当于2.5个新加坡面积的油棕园丘,他被称为魔树师。他每隔一两个月亲自巡视园丘,尤其关注表现不佳的区块,进行突击检查。他制定零散果标准,强调每个掉落的油棕果都价值20仙,体现他对成本的极致把控。他从油棕树的修剪、施肥到采收,都要求达到最高标准。他使用水牛运输,并创新在高原和泥煤地种植油棕,产量屡破纪录。IOI集团以高效管理和低成本运作闻名,其油棕园产能远超业界平均水平。章节也分享了李深静与员工的互动,他严厉批评但会给予机会,对忠诚和勤奋的员工不计学历背景予以提拔。他会与蛇王对话,也曾遭遇海盗,展现其冷静和果敢。即使年迈病重,他仍坚持巡视园丘,将勤奋和纪律视为集团成功的铁律。

第十五章:亲友、战友 眼中的巨人 本章通过亲友和同事的视角,展现了李深静多面的人格魅力。

  • 酒国中的老李 他个子小但活力十足,精力充沛,笑声爽朗,爱唱歌,酒量惊人,但从不酒后失态。
  • 一枝草,一点露: 他感恩贵人相助,也乐于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如帮助失业的表弟黄美强重新开始油站生意。
  • 活到老,学到老: 他终生学习,不耻下问,即使年逾七旬仍坚持练习英文演讲。他对法律事务一丝不苟,尊重专业意见,但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他曾为州政府不合理采石索赔,也向肥料掺沙的供应商追责,坚持原则。
  • 与人为善,尽心尽力: 他低调行善,为人处事周到体贴。他曾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朋友的土地,并主动提议合作开发,帮助朋友挽回损失,体现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商业道德。
  • 仗义相助,外冷内热: 他对承包商要求严格,但准时付款,也曾在朋友遇到承包商欺诈时仗义出头。他对员工亦是如此,严厉管理,却会在员工加班时送宵夜,并资助有需要的员工家庭。
  • 壮士断腕: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他果断放弃收购吉隆坡市中心花旗银行大楼,宁愿损失巨额订金,也要避免集团未来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展现其以大局为重、理性决策的智慧。

第十六章:家庭与儿女 李深静夫妇育有两儿四女,教育重担多由妻子孔美群承担。他送子女出国留学,但坚持子女乘坐火车,并自己乘坐经济舱或廉价航空,强调节俭务实。他以身作则,从不长篇大论,仅通过简短电话询问子女学业和生活,培养了子女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六位子女学成后皆回国加入公司,秉持低调朴素的家风。他对孙辈也格外慈爱,但坚持华小教育。他喜欢巡视工地和菜市场,从中观察市场,锻炼眼光。他热爱美食,但饮食有节制,注重养生。他将集团业务分拆,由长子耀祖和幼子耀昇分别掌舵IOI集团和IOI产业,实现分工分业不分家的传承模式。幼子耀昇与杨美盈部长结为姻亲,杨美盈也曾是IOI教育奖励金的受益者,这段缘分延续了家族与华教的联系。

第十七章:取之社会, 回馈社会 本章详述李深静在社会公益和教育方面的巨大贡献。

  • 结缘坤成中学: 1987年,他应黄琢齐邀请进入坤中董事会,后担任董事长,与魏瑞玉校长紧密合作。他克服校友反对,推动校舍重建和招收男生,使坤中学生人数翻倍。他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每周亲自巡视。他还为坤中引入外部捐款和马来董事,推动教育改革,使坤中成为顶尖独中。
  • 从哈古乐小学到深静华小: 他积极支持华小教育。2004年,他全额资助并迅速建成蒲种哈古乐华小新校舍,创下华小迁校多项纪录,并获首相莅临开幕。学校于2016年更名为深静(哈古乐)华小,以表彰他的贡献。
  • 探源永春: 他心系福建永春故乡,多次捐资修桥铺路、兴建学校礼堂和科技楼,总额超3000万人民币。他坚持不赚家乡人的钱,直到家乡发展后才在厦门投资房地产和棕油深加工项目。他的子女也继承其慈善精神,继续捐资教育和医疗。
  • 其他善举: 他获颁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名誉农学博士学位,并慷慨捐赠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弥补自己年轻时未能上大学的遗憾。

末章:深水静流 本章总结了李深静的辉煌事业与人生哲理。IOI集团在2002年收购荷兰洛德斯克罗兰科(Loders Croklaan),成为国际油脂工业巨头,其炼油设施位居全球第二。IOI成为可持续棕油圆桌会议(RSPO)的联合创始人,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油脂化工生产商。IOI集团市值飙升,2007年一度成为马来西亚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是首家华资企业获此殊荣。2014年,IOI产业分拆上市,价值暴增。IOI集团已发展成为涵盖油棕种植、特种油脂、油脂化学品、产业、娱乐与休闲业的跨国公司。他精心部署事业传承,将集团交给长子耀祖和幼子耀昇。晚年,他坦然面对挫折和遗憾,如未能收购台北101大楼。即使罹患肺癌,他仍保持工作热忱,继续巡视工地。他于2019年安然离世,享年79岁。章节强调他的一生践行了不服输,就是要做到101的信念,克勤克俭,尽善尽美,实现了三不负的人生境界,如细水长流般影响了无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