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花城__28_09_2025
星洲日报—花城__28_09_2025
根据您提供的《星洲日报—花城》版新闻摘录,以下为您整理的新闻标题、简介以及基于这些内容的看法。
新闻标题与简介整合
社区与民生课题: 新闻焦点首先关注了森州新非穆斯林墓园的管理模式争议。罗白州议员周世扬澄清,新政策仅限于未来新开发的墓地,由芙蓉市政厅负责基建与管理,现有“76+1”座华人义山管理权不变。此举旨在解决许多义山长期面临的经费不足、管理不善甚至荒废的问题。他以申达央基督徒墓园为例,说明政府与宗教团体合作的成功模式:市政厅负责基础设施与维护,委员会则在宗教习俗上提供指导,双方分工明确,运作顺畅。多名代表,包括芙蓉基督徒墓园委员会的巫凯军和吴清贵,以及森州华人义山联合会都出面澄清,认为这是保障而非威胁,所谓“管理权被夺”是过度揣测和毫无根据的传闻。然而,也有芙蓉市议员锺锦威提出质疑,认为在此类敏感议题上,政府应先与华团充分沟通再做决策,以避免误解。此外,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也强调,这是华团管理、政府资助的模式,能确保义山获得长期发展,并以300令吉的低廉收费减轻人民负担。
社区活动方面,2025年马来西亚清洁日活动获得热烈反响,全国超过10万人同步参与,并成功创下单日回收废弃食用油的新纪录。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透露,明年起购物中心更新执照须将环保列为条件之一。教育界同样活跃,第29届《星洲日报》小学生时事问答比赛森州决赛在四个赛区同步展开,超过200名学生参与,旨在提升学生的时事掌握与思辨能力。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在开幕时强调,阅报能从小培养新闻素养与分辨力。另外,多所学校如芙蓉国民小学和万茂华小举办了中秋园游会,通过义卖会、提灯游行等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场面温馨热闹。谢琪清议员也为此拨款近13万令吉支持相关文化活动。
民生健康方面,报道关注了大马的中风问题,指出大马患者平均年龄仅58岁,低于发达国家,造成巨大生产力损失。神经专科医生提醒公众掌握“BEFAST”口诀,并强调中风发生时需立即拨打999求助,快速行动至关重要。另一则社会观察文章则探讨了“禁烟令”在茶室形同虚设的现象,指出因执法松懈、业者为难及烟客习惯,导致禁烟区烟雾弥漫,反映出政策落实的困境。
商业与组织动态: 森美兰华人接生会召开了第91届常年会员大会,为确保10层医疗大楼扩建计划顺利,通过了三项关键章程修订,包括允许会长在特定条件下连任。主席拿督斯里李典和汇报,医院私募配股计划获得超额认购,显示社区对医院发展充满信心。面对医疗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医院必须进行战略扩建。扩建计划将分两阶段进行,预计2029年完成后病床数将大幅增至166张。医院也承诺将25%盈利回馈员工,并持续支持华文教育。
其他新闻: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RON95汽油补贴得以落实,是因为政府致力于良好治理及整顿财政流失问题,并称马来西亚是全球少数能为人民下调油价的国家。在提升执法透明度方面,全国18所国家反毒机构扣留所将安装550台高科技闭路电视,以预防不良事件并减少人为错误。人物专访则报道了郑佩玥的故事,她为照顾患有罕见病的儿子,学会放慢生活步伐,并与女儿共同经营脸书专页,分享育儿心得与生活点滴,其充满正能量的日记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
看法
从这些新闻来看,社区层面的沟通与协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义山管理权的争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政府的初衷是好的——解决长期存在的资金和管理难题,但由于初期沟通不足,引发了华社“主权被侵犯”的担忧。最终,需要多方代表(议员、相关委员会、联合会)不断出面解释和澄清,才逐渐化解误解。这凸显了在推行涉及文化与传统的政策时,“先沟通,再决策” 的原则至关重要,透明的对话机制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内耗。
其次,公民社会的活力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构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超过10万人参与的全国清洁日,还是报社坚持29年举办小学生时事问答赛,都展现了民间自发或由媒体倡导的正向力量。同时,森华专科医院将盈利回馈员工和教育界的做法,以及多位华社领袖对教育的慷慨捐助,都体现了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这种公私部门的良性互动,是社区持续发展的基石。
最后,这些报道也反映了理想政策与现实执行之间的差距。茶室禁烟令的“虎头蛇尾” 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揭示了若缺乏持续的执法决心和有效的执行策略,再好的法规也可能沦为一纸空文。这提醒我们,政策的成功不仅在于制定,更在于落实。同样,首相强调的“良好治理”,其成效最终也需要通过这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务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