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020年联营政策
何启斌
我国要在公元2020年达致先进国的宏愿,有魄力的政治领导是决定性的因素。简要而言,领袖须指引正确的领导方向,按既定的策略努力,才能开创新局面。
我国的政商领袖,双方都要扮演份内的角色,因此,必须马上拟具一套实际有效的方法。个人认为华商与土著携手合作的联营策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我对这方面的一点浅见:
批判NEP及BABA-ALI
新经济政策(NEP)达致了让土著参与经济的目标,也通过“官僚资本模式”亏损了我国的宝贵资源,导致1986年的萧条负数成长。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华巫联营”经济体的诞生和茁壮,即所谓的Ali-Baba模式是不公平的代名词。
马哈迪政权带动了广泛的工业发展,推动私营化政策,目的是要解放“官僚资本”,但却也同时塑造了Baba-Ali的新贵阶级。许多土著官僚及政客用华人做代理人以“监守自盗”。
虽然PNB—国民投资有限公司极成功地把土著游资汇集,通过政府大量控制资金市场,让广大土著群众间接获利,也培养了许多巨型“联营企业”,不过都只限于股权拥有,不在管理,更不在营运。
超级土著头家和民族资本家的崛起,也是形势使然,有的是经过“联营”而暴发。他们和PNB之类的群众企业,同时控制大部份的股市,令华商和企业家相形见细,这也是“控股运动”的来由,也是其失败的战略因素。
问题是,在如此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华巫联营”有甚么策略?会面对何种的矛盾和冲突,有什么解决方案?
掌握30年的主流经济
从现在到2020年,将会有3个经济循环,许多国内行业必有上升下沉之转变。1990年之后的经济力量肯定是来自工业(制造业),这不是根据“工业大蓝图”的推测-钻牛角尖的博士,常以此蓝图为讨论的凭据。事实上,负责工业发展及策划的官僚和政治领袖,已经针对实况作了调整,大力推动“资金密集工业”及高科技制造业。
1987年至1992年的工业投资总额,比30年前的总和高几十倍。再以目前的“重新投资”率推论,我国每1零吉收入,超过65仙是来自工业!
与外国资金并肩成长的数以十万计的中小型辅助工业,这些工业多为华人拥有。
简言之,我国的经济可分为4大部份:
(1)外国资金企业和工厂(2)大型公司(Corporate Sector)(3)中小型工厂和企业(多为华商)(4)小单位如小园主、农人等。单以电子业计算,1991年出口额超过300亿元,相等于建造10条南北大道的经费。在30年的展望中,这是战略性的一环,也是我国华人突破的最终行业,将是我国“工业本地化”的重要环节!
1980年之后的私营化政策,已经开始把超过1000亿元的官营资本(多亏少盈)逐渐转入私人界。电讯及国能机构是特出的例子。以目前的速度推论,要把几百个官营企业“解决”,至少需时十多二十年。可是,还有许多尚未列入EPU(Economic Planning Unit)的机会和计划等着。
根据EPU的推论,到了2020年,我国的总生产(GNP)将达7800亿马币。届时经济会有什么变化,答案是:工业将组成“主流经济”,“出口导向”将是岁收最大来源!
可以肯定,华族精英、商团领袖和政界尚未全面掌握“主流经济”概念的延伸及其展望。
问题是,今天我国享有全世界最高的经济成长率,是否“百尺竿头”不能“更进一步”?
如果外资工业、中小型制造业和私营化是将来30年里的“主流经济”,而我们能即刻做适当的改革和调整,我们是否能迈向更高境界?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甚至可以大大地超越EPU预测的7800亿零吉GNP(但别忘记,到时日本将达到50000亿美元或125,000亿零吉的总生产,比大马多20倍)。
执行超速的联营策略
Ali-Baba和Baba-Ali都令人惭愧及深感不平,它们制造了新权贵,却不能培养企业家和工业领袖;它们已经深入市场,掌握了国内经济主要层面,却也是阻止资金流入真正生产领域的因素。(1991年超过75%的银行总贷款是用作商业“收购与合并“活动,而非用在其他生产性领域。)
在这几年内,大马中小工业已经支撑着多数的跨国厂家,有如台湾、香港、南韩及早期的日本,起飞的条件已经成熟,但缺乏最重要的政府资助。单凭华商的个别能力就有今天的成就,有了辅助和领导,会有什么成果?政府应如何下手?PUNB(国民企业机构)是否能提供联营机会和策略?
所谓“超速”,是要回避与利益集团正面冲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也。华巫联营不能去抢政府工程的分配,这是政治基金的主要来源。而它也并非“主体经济”,事实上,其数量也是相对的小,全国总生产只值1000亿零吉(1991年),比起亚太地区在2010年值约175,000亿元,太微不足道了。世界才是“华巫联营”的真正市场,国内相争必导致不必要的磨擦和冲突,唯有转向出口,联营企业才有前途,才能“超速”。
因此,“华巫联营”的目标应是“迈向国际”,其宗旨是达致2020年的新兴工业强国地位。而其策略必要回避与既得利益集团冲突,同时以政府的庞大支撑力量协助正在茁壮中的我国主流经济,再制订政策加速外资本地化。
个别的执行方法如下:
(1) 改变及加速私营化的步骤:凡以国外市场为导向的国营企业都一一开放,让有条件的华族企业家参与,让内销的此类企业作政治性分配。
内阁最近决定让EPU经济策划局“统筹统办”私营化的推动,是加速的动力,只待华族政商领袖向内阁提呈以上建议。
(2) 外国厂家的资本加速本地化:至今大多数外国厂家都享受最优惠条件和免税的新兴工业地位,他们已经大赚,只要以合理的价格让中小厂购买其股权(Suppl'ers Buy-out;Backward Integration),才会真正达到技术转移及管理本地化的目标,为中型厂家的扩大外销铺好基础。以电子业来说,这是最有潜能的“巨无覇”,如果中型厂是“华巫联营”会更理想。
(3) 外国厂家的生产及零件本地化:许多外国厂家尚未进行“本地化”(Local Content Policy),尤其在生产领域最为显著。为了要达到增值和真正的技术转移的目标,电子业、电器业、石化工业等大行业必须增加其零件本地化的程度。最能令政府信服的是,这一类本地化政策直接让“华巫联营”。
(4)华商中型工业开放给土著企业家:我们不要Ali-Baba或Baba-Ali,要的是真正有志经商的土著专业人士或商人。PUNB这个国家企业发展机构已正式宣布将协助土著商人与华商联营,但要以有出口潜能的工业为对象。这是正确的,问题是华商如何应对?
(5)“官民联营”大贸易公司:马化国际,MOIC的失败,除了舞弊,天时不合也是重要因素。今天我国的“Sogo£-sosha”大贸易公司可以设立了,应由官民(华巫)合办,让中小型工业业主投资,若加上政府的协助,将可超速成长。以1000家中型厂为单位,每年的销售额,如能从100万增加到1000万,那便有100亿的数目!只要政府能尽力支持,当能水到渠成。要在10年内制造一家Mitsui(三井)不是难事!(Mitsui去年销售量比大马总生产多3倍!)
化解必然的破坏冲击
要执行以上的五项建议,最大的难题是政府必须制订政策,但这就要先说服内阁。今天华族的政治或商界领袖是否都有以上的胆识和信心?
从一些论文及言论看来,华族的领导呈现半真空状态。许多正式的领导人都有个人的财务问题,非正式的领导人则不能直接影响决策,而有见识者也因为以个人利益为先,忽略了影响众人之伟大事业。
更糟的是,以上的建议必会使目前的状况起变化,会引起反击。因为如开放华族企业,让土著参与,现代管理与传统家庭手法必起冲突。执行的领导人因为“近水楼台”,往往先下手为强占了先机,而引起公愤,“控股运动”的失败是前车之鉴。外厂本地化由谁决定谁来收购、怎样排除私利等问题都必须小心处理。
私营化的肥肉要如何分配?外销导向的企业如SAFMA(沙巴渔业)、内销的如MWE(船厂)等如何征求联营伙伴?
以上都是极需化解的难题,而官僚对私营化的传统仇视是最大的阻挠。前苏联私营化的失败可作为借镜,目前美国的MBO(Management Buy-Out)“管理人员收购”方法也可供参考。我认为应以当事人为标准,如以“华巫联营企业”为优先对象会更好!
循序渐进的辅助方案
“联营方式”并不新鲜,但真正有作为的鲜少。Ali-Baba或Baba-Ali已生根。Ali-Taiwan、Ali-Japan等也已经出现。今天我们要循序去落实的是“华巫联营”,而且应该在所有重要领域推行之,尤其是在“主体经济”上。否则,我国的2020年展望,即使梦境成真,但如果不属于我国各大民族,岂不是事与愿违?如果分配不当,达成了工业国的目标,却面对今天欧美各工业国的困境,被忽略的少数民族起来反叛;或多数民族施压夺取,如伊拉克的情况那样,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啊!
要采取什么步骤呢?第一,必须要有适合的领导,把建议上呈及列为政策。国贸部长已经建议由“银行集团”来协助华巫联营开拓新工业领域。我建议以目前具有潜能的企业和产品下手。华商团体有必要改革,当年“工业大蓝图”华商领袖的“表现”绝不能重演!
第二,领袖的政治意志一定要坚定。推动任何策略,不同的势力必会横加阻挠。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意志坚定才能有效推行。政治领袖的意志和基础来自人民,如果华族人民继续像1990年那样,70%以上反国阵,很难期望会有什么“政治意志”。
第三,争取官僚支持,我国的官僚大过党。“党领导官”尚属理想。因此,所有有关政策必先要说服官僚,令其信服“日本模式(Japan Inc.)官民合作的重要,才能顺利推行。
第四,发挥教育及传媒力量:到今天为止,华商自生自灭。政府许多可能提供的援助都似乎“可望不可及”。其中一个因素是缺乏“沟通”,其次是不信任。这有待政党、官僚、商团的携手合作,不然很难吸引任何人来联营。
第五,联系全球,扩大组织;华商的本钱是全世界的6500万华人(不包括中国)及总共超过6800亿美元的总生产。有了华巫联营,有了适当的支撑,要打入世界市场不会太难,要开拓亚太生意更是事半功倍。这是其他联营方式所欠缺的。我们不必以“大中华”自居,我们以大马人的身份经商,用世界的华人联络网,必能互惠互利,何乐不为?其实,这也是一些有见地的土著企业家的愿望。
结论:
我国今天有骄人的经济成长率,名列前茅,是在华商自立更生,外商不受约束及政府大事协助土著,加上许多浪费之下所获取的。以此类推,我们在2020年可以达到7800亿元的总生产(相等于日本的5%)。反之,如果改弦易辙,以华巫联营为策略,以世界为目标,政府大力支持,减少浪费;加速外资本地化和重振官营企业,必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前景一片光明灿烂。
我们的总生产基点小(1990年为1000亿零吉),成长率必须要“快马加鞭”。若争取超过15%的成长率,必能达到工业强国的目标。到时候大马企业家,可以像今天的日本人或美国佬以“电脑”或“计算机”,征服世界那样!
(02-08-1992《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