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趋势定乾坤

   当代马华文存4经济卷• 90年代

货币趋势定乾坤

何启斌

 

在达沃斯(Davos)的世界经济论坛中,著名的经济学家伯斯坦(Fred Bergstein)预言:美元将会大幅度贬值,可能直下到100日元兑1美元。他所提出的主要理由是美国的国际收支已不平衡,来往账项的不敷可能达3千亿美元或占全年总生产的3.8%

 

他的预言是在今年1月中宣布的。当时许多人都看到日元会向上直升的趋势,这种势头从19989月之后便不断累积,而且来势汹汹。

 

然而只不过一个多月的光景,即今年2月杪,日元汇率却突然大降。从1月的115H元兑1美元,直泻过120B元的水平而到123日元兑1美元左右。其中一大理由是市场听到日本政府接受了美国领袖的建议,准备大印日元钞票,以注入镇额资金市场来刺激成长,推行保罗克鲁曼先前的说法,以通膨手段提高消费,确保经济恢复活力。

 

虽然这个大印钞票的策略尚未执行,因为日本银行相当独立,并未即刻接受当权自民党领袖的决定,国际货币商却先有行动抛售日元,使到日元汇率在极短时间内下跌。单单这一项突然的准备大印钞票的扭转招数,便推翻了伯斯坦以经济为基础的预算法。

 

广场协议贬美增日

 

同样的,高盛(Goldman Sachs)的首席经济家奥尼尔(Jim O'Neill)3月底的预测中,独排众议,坚认美元汇率必会下降,可能低过110日元兑1美元,甚至会下跌到103日元兑1美元左右。他也用伯斯坦的论点作基础,认为美国的来往账项,赤字必达3.5%。他还作了一个比较,指出1985年时日美经济情形也相似,当时美国的来往账项也坏透了,因此当时才出现一个广场协议(Plaza Accord)贬美增日

 

他的看法才公布不久,日元又突然回升,在3月中高过118日元兑1美元。看来这次日元回升的理由不是因为美国因素,而是近来国际基金会经理们看好日本股市,涌进东京大购日元而导致的。

 

这个“买日元购日股”的大故事压根儿不跟经济基础有关系。不论是来往账项赤字或国际收支平衡等因素,日本经济也不能在这短短的三几月内扭转乾坤,但这却使到日元汇率起了巨大的波动。

 

如果以1985年的日美经济背景来比较,伯斯坦和奥尼尔也犯了类似的错误。1985年美国不但有高额来往账项赤字,其总体的经济表现也很差。反之日元汇率偏低,接近260日元兑1美元,日本经济状况极佳。

 

今年的情况则刚好相反,美国虽然有赤字,但它的经济维持了高额成长;股市看来有泡沫迹象,却还可以维持。日本经济已经进入衰退但尚未萧条的局面,也准备大印日元来刺激成长。这几个分析完全跟1985年的情况和形势迥异,因此不应用来作为预测因素。

 

东亚金融危机背景

 

但是,为什么这2位国际经济专家会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如货币交易、股市变迁及其他金融和非经济的因素?

 

现在比较肯定的一个看法是,东亚诸货币因为跟美元的联系(不论是挂钩或联汇),当美元有大波动时,都即刻产生紧张,不论是超值或低估。加上美元是相对于有竞争又紧密配合,这个日美货币汇率的大波动,才是决定东亚经济情况好坏的关键因素。

 

比较显著的例子是自1985贬美增日以来,日本资金大幅度向外撤出而涌向东南亚,造就了东南亚这10多年来的繁荣。换句话说,日美货币汇率的趋势左右了东亚资金的大流转,从而定下了许多小经济的江山。当然这里并未否定达致繁荣的其他因素,如政府稳定、高生产率、人民勤奋、高储蓄额等。

 

过多的外来资金,制造了东亚诸国的泡沫经济。当国内局势变劣时,国际炒家加以狙击,不炒的便大逃,才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货币汇率趋势的转变加以了解和掌握。不然,乾坤大扭转,我们还在梦中,任由炒家狙击和宰割,不知如何应对。

 

汇率的扭转,而国际经济专家的判断也似乎不太准确,我们又凭什么来分析或综合来了解国际主要货币汇率的趋势呢?其实自东亚危机发生以来,国际大炒家索罗斯、罗伯逊和LTCM的诺贝尔经济学家都多次尝尽苦头,可见要预测货币的走势是十分艰难的。

 

从我过去2年多的研究显示,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尤其是日美货币汇率是有迹可循的。今年开始所实施的欧元又是另一个大变数。对于日美货币汇率的转变,欧元有决定性的政治影响。

 

汇率趋势的力量

 

以下为一些比较重要的变数,其中一些有互相抵销的作用或加强的效能,这里不拟详细讨论。

 

(1)  来往账项实况:纳尔坚认这一个才是最重要的指标。如.果一个经济的赤字太高,就得向外借贷或以储备金来抵偿,这一来便会降低支持国内货币的价值。泰国巴西的来往账项赤字几乎达到总生产的8%之多,假以时日,其货币便会超值。

 

但是这个指标并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研究显示,如果有适当的投资和入口,这个赤字劣势还是可以在中期扭转过来的。美国目前的情况便是如此,虽然在1999年美国可能有3千亿美元的赤字,但其经济蓬勃,外债不过高,只低过生产总值20%,国内储蓄率达12%(个人储蓄近0%,主要为公司及政府储蓄),因此还可以继续维持这个高额的赤字,不会像伯斯坦和奥纳尔所分析的那样:必贬无疑。

 

(2)  货币流通量:去年第3季,美国不但准备降息,也开始多印美钞,增加信贷,对于日元来说这才是美增日贬的开始。因为日本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日元原本有贬值的隐忧,年头中央银行大量增加货币的供应,但信贷却未见增加,国际炒家又大肆狙击,所以617日才出现日元直泻过147B元兑1美元的局面。幸亏当时美国克林顿总统承诺协助桥本龙太郎,才挽回日元直泻的劣势,但这是政治干预。

 

1999年将肯定是日元减值的1年,主要的理由是日本银行必定会大印钞票,可能多达5千亿美元。问题是美国为了要减低其来往账项的赤字,可能不要美元有过高的汇率,也可能放松货币来配合。或许,日本可以和美国配合来稳定其双边汇率。

 

(3)  政治与政策决定:继1985年著名的广场协议之后,还有1987年的罗浮宫协议(Louvre Accord,并在19951998年(G7)决策有其一定的背景,但肯定不单是经济因素。自东亚危机发生后,日本的日元先生曾多次建议设立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制度,要运用1944年的黄金兑换标准制,来稳定国际汇率,但却不为美国领袖所接受。

 

其实欧元的诞生本身便是“政治和政策”的决定,是经过了整整30年的不断修改和进步才最终落实的。

 

以目前的趋势来看,G7的下次会议肯定会对国际金融机构有一些建议和初步形式。马哈迪医生将代表小国(和小货币)向G7大国陈情,其中一项建议将是如何控制国际对冲基金会。而美国也在东道主法国正式邀请马哈迪医生时,通过了一系列方案来调制此类资金。

 

金融因素超越经济

 

简言之,21世纪初可以预见国际短期流动资金受调整的可能。而欧元的必然成功也为国际浮动汇率下了定论,50年前的固定汇率将无翻身之日。小货币也必将面对更多的波动,除非能早日设立共同制,如欧元、亚元或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之类的机制。这一些大动作也必须要有一致的共识和政治决心!

 

4)货币的买卖:除了普通贸易的需要之外,国际经济家常常忽略了的因素,也因此对日美货币汇率的转变经常输给炒家的预测。这个所谓的金融因素已经大大的超过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

 

我曾遇到多位经济学家,他们对近年来货币买卖和炒卖的作用不甚了解,因此难以体会货币危机的来龙去脉。危机紧张时,在新加坡的货币交易量每日高达2千亿美元之多(现在大概只有700-800亿美元)。

 

亿美元而已。因此,大马的零吉如何能不贬值?连大货币如日元,自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后,也多次直泻;日本中行用上近300亿美元都不能阻止日元汇率大降。欧元则可说是炒家的克星,他们完全无从下手。

 

(5)其他因素:对于日本和美国货币的双边汇率,这些因素包括个别的经济表现、金融体系状况、区域危机的冲击,股市的变化和其外债对储备金的比例等。

 

日本经济疲弱,日元汇率下降是正常的事,但是这种情形是可以调整的。美国金融领域强健,股市也稳健,美元汇率因而相应提高,不过其来往账项赤字过高却拉下了美元的汇值。这一些因素都有个别的互相牵制,不是这一篇短文可以深入讨论的。

 

可以肯定的是,若要预测日美货币汇率,我们就必须以综合及整体的角度下手分析,而不能片面或局部研究而已,而且还应针对这些变数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不然就不能完全掌握整个趋势。

 

东亚货币能合作吗?

 

东亚的趋势将由欧元和美元的竞争来决定。在三几年内,欧元必定会达到国际储备金的40%左右,而日元也会随之变弱。美元仍将是东亚贸易和金融的首要货币。

 

日本所能争取到的是“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设立,不可能实现其日元日本债券区的构想。日本能和欧盟配合来加强欧元的地位,但对如何加强日元却感觉无助,虽然东协最近要提高日元的国际性。因此,东亚诸国还要密切关注日本货币汇率和美欧货币的变化。

 


 

中国曾经提议和台湾搞共同汇率,而台湾的反应是主张设立亚元,这个所谓亚元,应是指日元区。这些只是外交”的花招,不值得研究。应深入探讨的是东亚的“货币合作”,这个大概念先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长任志刚提出,不过可惜的却是他语焉不详。

 

我认为,东亚货币关系才是将来三、五十年东亚人们所应积极注重的事项。

 

最重要的是,如果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个别领导人还不能向欧洲人看齐,学欧元的成功例子,还各自为政,以小货币独立自主而自豪,那亚洲人还有可能再面对更多的97/98年危机。东亚人民的江山很有可能仍掌握在国际狙击客的手上!

 

20-07-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