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稳健的经济发展策略
邱天贵
当我国的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成长后,全国开始充斥乐观及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了体现这种精神,全国到处均可见形形色色的突显而雄伟的硬体建设,国民也大幅度提高生活支出,各类官方及私人活动也大排场面,新富阶级更是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种种迹象显示政府与私人界有过度扩张消费及信用的趋势。
我国的情形,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高度成长容易令全民陷入自满及奢侈的生活形态很类似,政策上也会突显这个特质,如解除或降低奢侈品入口的关税、大事建设各种硬体设施、重视短期经济利益甚于社会人文及环保课题、各类政策缺乏长程规划及贫富差距拉大等等,这种现象也曾发生在中国、泰国、菲律宾、韩国及台湾。
无论从个人或集体来看,一旦长年处于高度成长的环境里,难免容易自大而疏忽了各种重要及基本的建设与预防措施,同时也会远离忧患意识。因此,各种未雨绸缪的措施及谨慎的政策就会束之高阁,往往一场骤降的风暴就会弄得上下手忙脚乱及过敏反应。虽然我们错失了事前妥善及整体结构的反应的时机,此次的货币及股市危机,却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及时醒觉,重新拟定发展策略,避免更严重的局面重现。
我国的经济虽取得多年的高成长率,可是相对于其他进步国家,我们的许多经济及金融政策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臻成熟及完善,而我国又朝国际化及自由化发展,在我们的金融预警机制还无法有效运作前,国际热钱及外国投资资金就轻易地如潮涌般流入我国及来去自如。就事论事,这些雄厚的外来资金进入我国后,的确带动我国的金融及经济发展。但是在进行投资或投机活动时,他们的一举一动却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所无法避免的两难困局,既需要国外资金长期的投入,又不希望受国外资金的左右。
强盛如日本及德国,也无法避免这些无国界资金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应付这些窜流世界各地的资金时,不是以一时应景的措施来管制,而是事前采取长远的规划来强化本身的经济势力。在后冷战时代,经济竞技成为国家的首要事务,资金及资讯是无国界之分的,任何资金都可藉由先进的通讯科技及熟练的金融投资手法,横扫各国;而一国的市场变动及讯息,也可以瞬间传遍世界各地。换言之,只要一国的政经局势不稳,或者是金融及工业基础出问题,这些讯息立刻就传遍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而在这里操控庞大资金的国际金融家们,就会立即调动其资金,因此一旦其资金调离所在国,所在国将立即面对货币暴跌及股市衰退的局面。因此,各国经贸官员都竞相设法留住长期资金及抑制短期浮动资金。
我国由于经常帐出现铠额赤字,外债与外汇储蓄的比例相近,庞大的私营化及政府计划动用太多的资金,宽松的财政预算,国际化脚步缓慢,资讯工艺的使用效率不高,工业基础结构薄弱,出口竞争逐渐失去优势,国内生产力无法及时大幅提升等因素,令我们的经济发展处于不稳定的阶段,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同时也给伺机而动的国际热钱一个狙击的机会。
以我国现在所面对的金融问题,是不能以情绪性的反应来解决,而是必须学习日德等国应付这类问题的方式,从整体的结构着手。I、增强经济基础,扩大工业领域;2、改进贸易政策,拓展多边外贸;3、落实金融自由化,减少政治影响;4、逐步取消各类保护政策,全力推动工业技术升级及削减外劳人数;5、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及资讯工艺的应用,提高国家总体生产力;6、削减政府开支,增加教育投资以提升人口素质;及7、创造稳定的国际经贸关系,引进高科技及高素质的制造业、金融业及服务业。
我们面对今日多变的国际竞争局势,绝不能再自信满满及安于现状,同时依循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及依靠劳力密集的生产方式,而是必须拥有快速应变的政策,走向高效率的行政机制及高科技的生产方式,因此制订各类政策的官员就必须真正地拥有国际化、自由化及科技化的认知。国际竞争游戏绝不会停止,国家的主要政策制订者及企业界的负责人必须认清此点,尤其现在资讯时代,知识与科技的传播已跨出国界,讲求效率而不是依靠劳力,那一个地区拥有最高效率的经济环境,就能吸引世界各地的资源往这集中。
我国必须创造优良的经济气候,即在决策、教育、人力及资源运用等方面,以高效率及高素质做为基调,同时减少政治的过度影响,提升自由的竞争能力。扎实的经济体质才能抗拒各种不利的外在因素的冲击。我国政府展延各项对生产力没有实质帮助的重大发展计划及私营计划,推行紧缩的预算政策,减少入口及提高出口,其实已经迈出正确的第一步。
(14-09-1997《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