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丹中华中学毕业特刊
2019年关丹中华中学毕业特刊,其中包含了对学校历史的回顾、董事会与教职员名单及其赠言,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个人感言、毕业愿望和班级简介。特刊内容围绕着学校创办的艰辛历程、对华文教育的坚持、师生共同成长的回忆,并对毕业生寄予厚望,鼓励他们勇敢迎接未来挑战、回馈社会。同时,特刊也展示了学校的校徽、校歌、校景,并记录了建校以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三三学制”的成就。
《2019年关丹中华中学毕业特刊》记录了关丹中华中学(简称关中)在2019年迎来首届高中毕业生这一历史性时刻,特刊内容丰富,涵盖了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师生风采、学生活动、作品以及社区支持等多个方面。
1. 献词 (Speeches/Messages) 特刊的开篇是多位重要人士的献词,他们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关中创校以来的艰辛历程,对毕业生寄予厚望,并强调了华文教育的重要性。
- 丹斯里方天兴:作为董事长,他提到了关中“三三学制”的完整,首届高中毕业生成功报考独中高中统考,并回顾了关中8年来“关中春进期”的波折与坚持。他感谢董事部、家联、校方、华教热爱者、华教总、独中发展工委会、全国华教华团、师长以及家长们的支持,并鼓励毕业生秉持“关中人”精神,追求更高成就,回馈社会。
- 董总主席陈大锦:他强调关中创校六年来的不易,师生和家长们顶住舆论压力、砥砺奋进,为华社带来了骄傲。他以“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诗句勉励毕业生,要在逆境中成长,并期待他们未来能关注母校发展,成为学弟妹的守护者。
- 拿督斯里陈超群:他恭喜首批高中毕业生,称赞他们是关中创校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指出关中在筹办和开办过程中历经磨难,学生们面对不公平的打压却能勇敢坚守,与学校风雨同路。他鼓励毕业生秉持不怕困难的精神,积极思考,并强调饮水思源,成立校友会,支持华教发展。
- 蔡若峰校长:他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勉励师生。校长回顾了在临时校舍甘孟店屋的学习生活,以及2016年首届统考在警方守护下顺利进行并取得优异成绩(88%及格率)的“惊心动魄”经历。他还提到2018年SPM也取得了84%的及格率,展现了关中人的实力。校长提出了“关中人”应具备的“六种能力”:审美、创造、语文、表达、分析和解决能力,并鼓励毕业生展翅高飞。
- 彭亨董联会副主席林锦志:他感谢毕业生和家长们对关中的信任与支持,赞扬了他们敢于冒险、攻坚克难的精神。他鼓励毕业生以全球化思维拓宽视野,培养良好品格和人文情怀,并以学长姐为榜样,奋发苦读。
- 彭亨中华总商会会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林锦胜:他作为复办关中的推手之一,对首届高中毕业深感欣慰。他强调关中是彭亨华社的心血制作,是华教事业的先锋,希望毕业生珍惜并发扬关中精神,在学术专业领域取得成就,并继续追求更高境界的学习。
- 彭亨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拿督林广南:他指出关中的诞生为华文教育发展带来强劲动力,赞扬关中在普及和发扬母语教育方面的努力。他回顾了关中从无到有的奇迹,对丹斯里方天兴的领导表示崇高敬意,并呼吁华社继续鼎力支持关中的硬件设施建设。
- 关丹中华总商会顾问拿督曾文森:他追溯了关丹中华中学因政府教育政策停办的历史,强调关中的成立是关丹乃至彭亨州居民期盼已久的母语教育堡垒。他感谢社会各界的热心捐款,赞扬建校委员会的任劳任怨。他也提醒“创业容易守业难”,呼吁董事会、家教协会和校方紧密配合,共同发展校务。
- 关丹华团联合会会长拿督斯里许荣增:他祝贺毕业生,并鼓励他们持家学习,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生存能力。他希望毕业生勇敢面对人生挑战,不要放弃,秉持不屈不挠的精神开拓前程,并铭记“今日你以关中为荣,他日关中以你为傲”。
- 华教园丁莫泰熙老师:他向毕业生送上祝福,强调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毕业生的与众不同,鼓励他们“立大志,做小事”,提升文化自信,讲好关中故事。
2. 学校简介 (School
Introduction) 此章节详细介绍了关丹中华中学的标识、精神理念、历史沿革和校园风貌。
- 校徽:校徽中心是一个书卷,寓意勤奋好学;红色的同心圆代表中华古老的天圆地方哲学,象征教育追求人文与科学的平衡;五个色彩的半月形代表华文独中教育强调的“德、智、体、群、美”;五个心形则象征董事会、教师和学生对民族教育、教学与学习的热爱;整个标志呈花朵圈形,象征在关中用心栽培下,学子将成为盛开的花朵。
- 八大信条:关中学生应具备自尊、自主、自强、自律、自爱、自信、自立和自重八种品质,强调自我警惕、负责、进取、严守纪律、分辨是非、理性思考、独立承担责任和维护人格。
- 校歌:歌词由蔡若峰校长创作,邱小俊作曲,展现了关中的精神与愿景。
- 校史: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改制,到1964年关丹中华独中关闭,华社为母语教育付出了巨大努力。彭亨华校董联会于1992年发起“独中生保送计划”,并持续争取复办独中。2010年获前首相纳吉应允,以“吉隆坡中华独中分校”形式申请,并于2012年7月获批。尽管历经“双轨制”和统考资格的争议,关中师生在华社支持下坚韧不拔,最终于2014年正式开校,并在2016年和2018年的统考诉讼案中取得胜诉,实践了“三三学制”,推行母语教育。
- 校景:介绍了学校的主要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室、名誉堂、小广场、图书馆、会议室、实验室、课室、食堂和董事部等。
3. 名表
(Directory) 此章节展示了学校的重要人物,包括董事部成员和教职员。
- 董事部:列出了董事会的主要成员,如丹斯里方天兴(董事长)、林锦志(副董事长)、拿督王丽春(副总务)等,体现了各界对关中的支持。
- 教职员简介:详细介绍了校长蔡若峰、副校长叶福民和黄金凤,以及各部门主任(教务处、训育处、行政处、联课处、舍务处、辅导处、事务部、升学部、考试部、师培部、成功教育专员)和各学科组老师(华文组、国文组、英文组、科学组、数学组、历史组、地理组、商科组、Moral组、美术组、辅导组),附有姓名、职务、电邮、联络号码及赠言。这些赠言充满了对毕业生的祝福和期许,也展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
4. 高三毕业生简介 (High
School Senior Graduates Profiles) 这部分是特刊的核心,记录了首届高中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和心声。
- 高三理自尊、高三商自尊、高三商自主:三个毕业班级分别有班级简介、班级执委名单、班主任(郭龄蔚师、苏宁斌师、李文传师)的赠言,以及每位毕业生的个人照片、感言和“WISH LIST”(愿望清单)。学生们在感言中回顾了六年的中学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抱怨有成长,感谢老师和朋友的陪伴,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母校的不舍。他们的愿望包括考上理想大学、环游世界、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友谊长存等。
5. 初三毕业生简介
(Junior High Senior Graduates Profiles) 此章节列出了初三毕业生的基本信息。
- 初三自尊、初三自主、初三自强:三个班级列出了每位学生的中文名、英文名、地址和联络号码。
6. 各班班级照 (Class
Photos) 这部分包含了各班的班级合照,是师生共同回忆的珍贵记录。
7. 联课团体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此章节详细介绍了关中的各类课外活动团体。
- 特刊介绍了学生事务股、辩论学会、跆拳道学会、合唱团、足球学会、乒乓学会、童军团、摄影学会、机器人学会、环保学会、Leo Club、华乐团、乐队、扯铃学会、圣约翰救伤队、篮球学会、田径学会和武术学会等联课团体。每个团体都提供了简介、宗旨、活动内容、以及执委名单。这部分展示了关中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8. 作品集
(Collection of Works) 本章节展示了学生在文学、艺术和学术方面的才能。
- 作文:收录了多篇学生创作的中文、英文和马来文散文。例如,李楷欣和郑珈诚的《没关系》探讨了人际关系、回忆与放下的主题;陈芷蔚的《追梦》则讲述了女儿为母亲实现梦想的故事。此外,还有关于信用卡利弊的英文论文《Credit Card》和关于青少年对家庭与学校责任的马来文论文《Remaja Terhadap
Keluarga dan Sekolah》。
- 摄影美术:展示了学生在各项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和作品,如在科技创新、华语辩论、体育竞赛等领域的成就。
9. 师生会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sociation) 虽然目录中没有明确的“师生会”章节,但特刊在“毕业联会”部分详细介绍了学生毕业筹委会的工作。
- 毕业联会:主席和副主席撰写了感言,感谢所有参与筹备毕业活动和特刊的师生,回顾了从一日营到毕业典礼的各项活动。特刊还详细列出了毕业联会筹委名单,并附有各小组(主席、副主席、总务、秘书、财政、人力组、黄讯组、活动组、设计组、排版组、校对组、摄影组、联络组)成员的感言,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10. 成年礼 (Coming
of Age Ceremony) 此章节记录了毕业生重要的成人仪式。
- 特刊介绍了2019年4月13日举办的“成年礼”,旨在让高三生感恩父母和师长的养育教导,迈向人生新阶段。活动包括讲座、游戏和班级表演,学生们通过合唱《生命的新篇》表达了激动和对未来的决心,也通过活动增进了彼此的默契和团队精神。
11. 广告
(Advertisements) 特刊的商业广告部分展示了社区对学校的支持,也提供了学校的招生信息。
- 收录了各类商业广告,包括电子钱包服务、包装公司、大学学院、厨艺学院、建材五金、汽车经销商、零食批发、工业用品、电池公司、美容坊、印刷服务、地产开发、升学导航、棕油化肥运输、餐饮、艺术、洗车、散装货运、书店等,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关中的支持。此外,也包含关中的招生信息,如入学条件、奖助学金、学制课程、校园环境、学费、教学媒介语、上课时间、地理位置、校风特色和合作大专院校等。
12. 芳名录 (Donors
List) 此章节感谢了所有捐款支持关中的人士。
- 详细列出了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数目,彰显了华社和各界人士对华文教育和关中的慷慨支持。
总的来说,这份毕业特刊不仅是关丹中华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的珍贵纪念,更是一部记录学校奋斗历程、传承华文教育精神的史册。它展现了关中师生的坚韧不拔,以及社会各界对华文教育的深切关怀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