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沙巴拿笃中学毕业特刊
2019年沙巴拿笃中学毕业特刊包含了学校的详细信息和年度回顾。它提供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从1968年创校到2019年的发展里程碑,展现了学校在教育政策变化、经济困境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努力与成长。特刊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愿景与使命,强调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此外,文档中还有教职员简介、班级介绍以及学生作品,并通过年度活动照片和学术荣誉榜,全面记录了该学年师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取得的成就。最后,特刊中还包含了毕业班筹委会名单、感言和广告商信息,为毕业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2019年沙巴拿笃中学毕业特刊》是沙巴拿笃中学(LAHAD DATU MIDDLE SCHOOL)于2019年出版的年度毕业纪念刊,其地址位于马来西亚沙巴拿笃的P.O.BOX 60246, 91112 Lahad Datu。特刊内容丰富,详细记录了学校的愿景、历史、师生风采以及年度活动,为师生们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以下是特刊各主要章节的详细介绍:
- 刊名与基本信息 特刊的封面明确标示了“2019年沙巴拿笃中学毕业特刊”,并提供了学校的详细联系方式,包括电话(089-882002)和传真(089-887787)。
- 学校愿景、使命与校训
- 学校使命:以国家原则及校训为基础,发扬独中优良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做事、共同生活及生存,并促进其智力、情感、心理与生理的平衡与健康发展。具体的使命包括融合华族文化和道德概念、积极发扬德智体群美劳精神、提供最佳教育服务和提升教学素质(落实三语并重)、提升课外活动水平、增设和改善校内设施、美化校园,以及加强与董事会、社群及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 2020年之愿景:塑造一所力求创新、与时俱进的卓越学府,力求在学术和课外活动、领袖培养、电脑与资讯技术发展以及中华文化与华文发展方面达到卓越成就。
- 校训:礼、义、廉、耻,分别代表尊重、正义、廉洁和知羞耻。
- 校歌与校徽 特刊中展示了拿笃中学的校歌歌词与曲谱,以及学校的校徽。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于2015年7月1日推介了由梁福强先生设计的新校徽(LOGO)。
- 校景 此章节通过图片展示了拿笃中学的校园风光,包括草场和校门等标志性建筑。
- 校史 特刊以编年体方式详细记录了拿笃中学从1968年创校至2019年的发展历程。涵盖了:
- 创校与早期发展:1968年,在关亚喜等华教热心人士的奔走下筹办,并于1969年1月6日借用修正小学课室正式开课,吴伯传任首届董事长。关亚喜先生及其妻拿督方德源慷慨合捐11.248英亩地作为校地。
- 设施建设与师资变迁:学校早期面临师生不足和经济短缺,谢志明、曾炳寅、杨云等殷商提供帮助。校舍于1971年落成。历任校长更迭,如林宽和、林华雄、曾官生、冯国庆、洪万荣、郑健康、叶柏松、陈建成、陈嘉兴、刘慧珠、张智贺、林良华、徐亚烈等。
- 课程与教学拓展:1979年开办高中班并增设商科班。1987年增设冷气电脑室。1995年电脑课被列为正课,学生必修。1996年增设理科班。2006年推行晨读、晨运和升旗礼。
- 重大里程碑与活动:
- 首届高中毕业生于1981年毕业。
- 关亚喜礼堂和运发堂于1982年和2002年相继落成和命名。
- 校友会于1984年正式注册成立,吴伟明任首任主席。
- 学校多次举办十大歌星义演和千人宴筹募教育基金。
- 2009年和2013年荣获全国5星级卓越学校奖。
- 2010年关亚喜石像及纪念牌落成。
- 学校积极与台湾、香港等地的学校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如与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彰化建国科技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议,并与台湾新北市万里国中缔结为姐妹校。
- 引入视像教学系统、电脑无线上网系统和多媒体梯级讲堂。
- 庆祝建校38周年、40周年、45周年、46周年、47周年、48周年、49周年和50周年等校庆系列活动。
- 献词 此部分收录了来自拿笃中华商会理事长陈X雀先生 和拿笃中学署理董事长兼监学女士 的献词,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祝愿和对学校的期许。
- 董事部与行政架构 特刊详细列出了2018-2020年拿笃中学的董事部架构,包括董事长叶运华、第一副董事长陈必福、署理董事长兼监学关晶月等主要成员。同时,也展示了学校的行政架构,如校政顾问曾桂安、教务处主任关瑞正、联课活动处主任Roben Diaz等。
- 老师简介 本章节介绍了拿笃中学的教职员工,每位老师的简介包含姓名、职位、学历、任教科目、电子邮件、教学年资以及赠言。其中包括:
- 教务处主任:关瑞正 (12年教龄)。
- 生活教育组主任:罗婉君 (21年教龄)。
- 联课处主任:Roben Diaz (21年教龄)。
- 图书馆主任:李光杰 (13年教龄)。
- 各科主任:谭晓薇 (华文科主任, 8年教龄)、Hajira Binti Ali (国文科主任, 11年教龄)、张丽丽 (科学科主任, 7年教龄)、Sity
Shuriani Binti Arifuddin (历史与地理科主任, 10年教龄)、Nur Syafiah Binti Mohd.Isa (道德科主任, 11年教龄)、郑金顺 (体育处主任, 3年教龄)。
- 其他多位老师,如邓艳蓉 (22年教龄)、Junaidah J. Muteh (28年教龄) 等,还有行政助理和实验室助理的简介。
- 班级简介 特刊为初一至高三的每个班级都设置了简介页面,包含班级名称、班导师、班长、副班长、秘书和财政的姓名。各班级都撰写了描述班级特色、氛围、同学关系和共同经历的文字。例如,初二仁班有27人,班级吵闹但感情深厚,班主任Wati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大家。高二德班被认为是“最头疼班级”,但同学间相处融洽,班主任胡敏怡老师非常负责。高三忠班作为毕业班,仅有8名学生,他们回顾了中学六年生活,对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对未来充满期许。
- 社团简介 此章节展示了学校各种社团的概况,包括顾问老师、主席、副主席、秘书和财政等。社团种类繁多,涵盖了艺术、体育、学术和制服团体等,例如晶月华乐团、二十四节令鼓、秋月军鼓乐队、舞蹈学会、排球学会、篮球学会、科学学会、童子军、圣伯输、烹饪学会、摄影学会、美术学会、学长团、环保学会和图书馆学会等。
- 年度活动照 特刊精选了一系列年度活动照片,记录了学生活动、庆典、义卖会、教师节以及各种比赛的精彩瞬间。
- 学术荣誉榜 该章节表彰了在学术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如黄湘怡同学考获2018年度SPM佳绩,潘涌诚同学荣获ASMO马来西亚科学比赛初中组金牌奖等。
- 学生佳作 此部分展示了学生的优秀写作作品,包括英文和马来文的散文、故事和议论文,以及华文的散文。文章主题多样,如“No Pain, No Gain”、“Helping Hands”、“态度决定高度”、“不怕跌倒”、“我最珍惜的一份礼物”和“小男孩的世界”等,展现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 学生个人资料
- 初三个人简介:收录了初三(善班和仁班)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生日日期和Instagram账号。
- 高三个人资料:提供了高三(忠班)毕业生的更详细信息,包括姓名、生日、星座、电邮、昵称、口头禅以及对中学生活和未来的感言。例如,陈佩莉、张悦蓉、张詠晴、张智破、罗美珍、古祯诚、马健威和叶焯婷等同学的资料。
- 毕业照 特刊收录了初三和高三毕业班的合影,定格了毕业生们的重要时刻。
- 2019年毕业班筹委会名单 此章节列出了毕业特刊筹委会的成员名单,包括顾问老师(徐亚烈校长、李光杰老师、胡敏怡老师等)、主席、副主席、秘书、财政、主编、副主编以及各组组长。
- 感言 特刊收录了毕业班主席罗美珍和毕业班主编陈佩莉的感言,她们回顾了中学六年的酸甜苦辣,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陪伴,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母校的祝福。
- 广告商 特刊的最后部分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广告商名录,这些商家(如Emporium Ramai Ramai
Sdn Bhd、Kwantas Corporation Berhad、INT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 Colleges、建成机械(拿笃)有限公司等)对特刊的出版提供了支持。此外,还列出了乐捐名单,感谢个人和企业的捐助。这些广告不仅是特刊的经济支持来源,也反映了学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