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马歇尔:一部传记》
Marshall
OF SINGAPORE A BIOGRAPHY
概述了大卫·马歇尔(David
Marshall)的生平,他是新加坡著名的律师和政治家。资料详细描述了他的塞法迪犹太人背景,他在莱佛士书院(Raffles Institution)的教育经历,以及因肺结核中断学业后在瑞士的康复过程。文章还追踪了他作为刑事和宪法律师的职业生涯,包括他的一些著名案件,以及他作为劳工阵线(Labour Front)领导人和新加坡首任首席部长的政治生涯。此外,资料还讨论了他与殖民当局的冲突,他在争取自治方面的努力,以及后来作为新加坡首任驻法大使的外交生涯。
作者: 凯文·Y·L·陈
(Kevin Y L Tan)
出版方: ISEAS 出版社(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学术出版商)
出版年份: 2008 年
《新加坡的马歇尔:一部传记》是新加坡著名学者凯文·Y·L·陈为大卫·绍尔·马歇尔(David Saul
Marshall)撰写的全面传记。该书由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学术出版机构 ISEAS 出版社于 2008 年首次在新加坡发行。本书旨在弥补以往传记的不足,因为它们大多只涵盖了马歇尔漫长人生和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例如他 1950 年至 1963 年的政治生涯。作者凯文·Y·L·陈希望能够“捕捉到他血液中那股‘辣椒仔’的劲头、‘肚子里的那把火’,以及他竭尽全力生活的激情”。
传记内容概述:
- 早期生活与成长:
马歇尔于 1908 年 3 月 12 日出生在新加坡,是一个来自巴格达的塞法迪犹太家庭的长子。他的父亲索尔在
1900 年抵达新加坡,原为恢复健康,后通过进口中东干枣开启了成功的贸易生意。1920 年,根据医生建议,他们的姓氏从“Mashal”英语化为“Marshall”。马歇尔在新加坡的殖民环境下成长,先后就读于圣婴女修道院(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的幼儿园、圣约瑟夫书院(St. Joseph's Institution)和圣安德鲁学校(St.
Andrew's School)。
- 疾病与思想启蒙:
在学业上,马歇尔展现出过人的才智,但童年时在巴格达感染的疟疾会周期性发作。1925 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被迫前往瑞士疗养。在瑞士的十个月,马歇尔不仅恢复了健康,还深入学习了法语和德语,尤其被法国文学中“人类平等、兄弟情谊”的理念深深震撼,这彻底改变了他对殖民统治下亚洲人地位的看法。
- 法律生涯:
最初,马歇尔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医生,特别是精神科医生。然而,由于经济原因,他最终选择了法律,目标是尽快获得专业资格。在伦敦中殿律师学院(Middle Temple)求学期间,他克服了当时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和反犹主义。他以惊人的毅力在通常所需时间的一半内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并获得了荣誉。1937 年回到新加坡后,他很快成为当地最成功的刑事律师之一。马歇尔以其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在法庭上的戏剧性表现以及对被告自由的热情投入而闻名。他尤其憎恶死刑,将其视为“社会谋杀”,认为其无效且野蛮。在“Nonis 案”和“Watts-Carter
案”等案件中,他展现了卓越的辩护能力,赢得了“新加坡最伟大刑事律师”的声誉。退休后,他仍作为顾问在德尊律师事务所(Drew &
Napier)贡献着他的法律智慧。
- 政治生涯:
马歇尔在瑞士的经历以及二战中作为战俘的磨难(他曾加入海峡殖民地志愿军,并成为日本战俘),极大地塑造了他的反殖民和追求平等的政治信念。1955 年,他领导劳工阵线(Labour Front)在选举中获胜,成为新加坡首任首席部长。在短短 14 个月的任期内,他与殖民当局展开激烈对抗,坚定不移地争取新加坡的自治权。他通过在正式场合穿着“丛林夹克”并使用绿墨水签名等象征性举动,挑战殖民权威,强调人民代表的新地位。1956 年,由于伦敦宪制谈判未能达成完全内部自治,马歇尔兑现承诺辞职。辞职后,他继续活跃于政坛边缘,包括访问中国,探讨海外华人公民权问题。他后来离开了劳工阵线,并创立了工人党(Workers' Party)。尽管在 1961 年的安顺补选中短暂重返立法议会,但最终在 1963 年的大选中失利,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 外交使节:
令人惊讶的是,1978 年,马歇尔被任命为新加坡驻法国首任大使,并于 1981 年兼任驻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士大使。他在法国服务了 15 年,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才能,并深受法国人的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兰花大使”(Ambassadeur
à orchidée)。李光耀也高度赞扬了他在巴黎的工作。
- 晚年与遗产: 1993 年,马歇尔因视力衰退从外交岗位退休,但他拒绝“退休”一词,称之为“死亡的前厅”。他继续在法律界担任顾问,并因其在法律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和新加坡法律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5 年 12 月 12 日,马歇尔与世长辞,享年 87 岁。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这部传记详尽地记录了马歇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的犹太家庭背景、在殖民时期新加坡的成长,到他成为一名杰出的律师和充满激情的政治家。作者通过大量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马歇尔的个人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他对正义和人权的坚定信念。
马歇尔对新加坡政治生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成功地唤醒了新加坡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殖民情绪;他通过“与民会面”等方式,让人民认识到自己才是政府的主人;他所倡导的法律原则,如“法治”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应包含平等、自由和人的尊严。尽管他作为首席部长的任期短暂,但他的影响力深远,他的理想和价值观至今仍为后人所铭记。凯文·Y·L·陈的这部传记并非简单地赞颂一位“划过天际的流星”,而是将马歇尔描绘成“北极光”,色彩斑斓、变化万千、引人入胜、令人敬畏——是自然界真正的奇迹。
总而言之,本书不仅是对大卫·马歇尔个人生活的深度挖掘,更是对新加坡从殖民地走向自治乃至独立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的一份重要记录。对于任何希望了解新加坡建国初期政治风云、法律发展以及一位杰出人物如何影响国家命运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