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眼泪 ——“三保山再无立足地?沈园非复旧池台!”
我们的这一条路 郑和的眼泪 ——“三保山再无立足地?沈园非复旧池台!” 陆庭谕 话说三保公郑和受命于端阿拉,在 1371 年降生于中国云南省昆阳县的一个回族家庭,成为先知穆罕默德的三十七世裔孙,小名三保,姓马,即马三保。 世人都知道三保公七下西洋,五至马六甲是奉了明成祖的命令,一则追 查 明惠帝的下落,再则是 宣扬明朝的国威。其实他还有一项来自端阿拉的使命便是宣扬伊斯兰教(回教)。 当他从 1405 年至 1433 年之间,奉命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七次下西洋,纵横于沧溟浩瀚的海洋上,历时廿八年,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之后,功成身退,最后魂归天国,随侍端阿拉之侧,那是 1435 年之事。 五百五十多年以来,魂在天国的郑和三保公都心如止水,真个是超凡入圣了。谁知这五百多年的的功力都在 1990 年 10 月中忽然消失,古井扬波,心血来潮,澎湃不止,郑和三保公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连忙掐指一算,是吉非凶,这才定下心神,往事从头细数……。 你道是何事故竟然惊动不问世事已经五百多年的三保公郑和呢?原来,那是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工商考察团 旳 南京参观郑和公园,其中贵宾还有马六 甲州元首装赛阿末呢。这是五百多年来的第一盛事,岂不喜气冲天而令三保公郑和怦然心动呢! 三保公郑和在这贵客临门,临郑和公园之门的时刻,真的尘心未尽思乡县,想起当年怎 么 在十二 岁就成了战俘,又怎 么 进入燕王朱棣的私邸当侍童, 又怎 么 在“靖难” “清君侧”的事件中屡立奇功而随着燕王称帝为成祖!自己也擢升为宫监太监,又怎 么 率领舰队七下西洋,当想到那无边无际的波涛 汹涌的汪洋大海和那蛮荒世界的亚非各邦,虽是往事如烟,却还是历历如在眼前。 1405 年 7 月,郑和三保公率领六十二艘海船组成的舰队,第一次出使西洋。这个舰队有正副使节、战士、水手、医生、通事(翻译员)、书算手、火长、舵工、木匠、铁匝等两万七千多人;最大的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有 . 十八丈,九根桅干,十一张风帆,可载一千多人。每艘船都有名号,如清和、长宁、安涛之类。 想起这一天,郑和三保公恍惚中又再是万人之上的海军统帅,浑身甲胄,威风凛凛地从江苏刘家河启航,驶出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