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心理学大学部教学》 Improving Undergraduate Instruction in Psychology

 严元章藏书0140

 

《增进心理学大学部教学》

Improving Undergraduate Instruction in Psychology

 



《增进心理学大学部教学》的报告摘录,由一组研究小组在卡内基基金会和格兰特基金会的支持下,于1951年在康奈尔大学会议后完成。报告的核心目的是审视现有教学目标、内容和成果,从而提出一个更佳、更具系统性的心理学本科课程建议。该课程方案强调博雅教育的目标,包含入门课程、以心理学基本过程(如知觉、动机和思维)为核心的课程,以及整合性或专门性的进阶课程。报告详细讨论了该课程的组织方式和实施问题,并阐述了放弃以个人调适或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课程设计的原因,最后呼吁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评估和改进教学成果。

 

总览与背景

本报告是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和格兰特基金会(Grant Foundation)支持的一个研究小组的成果,该小组于1951年夏天在康乃尔大学聚会讨论。报告的目的是对大学部心理学教学进行一次审核,以确定教学目标、审视内容并评估教学成果,从而建立一个更好的课程。

以下是各章节的详细介绍:


第一章:心理学大学部教学的目标 (Objectives of Undergraduate Instruction in Psychology)

  • 核心内容: 本章提出了研究小组对于心理学大学部教学的适当目标的看法。
  • 引言: 教师们的指导原则是他们希望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有时是明确阐述的,但更常见的是未经分析而被视为理所当然。研究小组认为,除非确定教学目的,否则难以就「教什么」或「如何教」达成共识。
  • 主要焦点: 本报告所提出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心理学对于通识大学教育的贡献。因为大多数大学生不会成为心理学家,且潜在的心理学家将在研究所阶段接受职业训练,因此心理学能为大学生提供的最大贡献是帮助他们建立通识教育背景。
  • 具体目标: 适合心理学课程的三种通识教育目标是:知识或内容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或态度

第二章:建议的课程 (The Recommended Curriculum)

  • 核心内容: 本章描述了研究小组认为有助于学生达成第一章所述目标的大学部课程。报告中简要概述了主要课程,并以更通用的方式描述了那些预期各校会有所不同的课程。
  • 课程架构: 建议的课程包含四个部分:
    1. 入门课程 (The introductory course) 学生无论之后选修多少其他课程,都将从此开始学习心理学。课程旨在提供行为与经验的概述,是科学内容的系统性展示。
    2. 初阶特殊兴趣课程 (A set of elementary special-interest courses) 为那些时间有限或希望满足特定技术兴趣的学生设计。
    3. 核心课程 (The core courses) 位于课程主线的中级水平,是为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无论是否主修)的学生准备的。
    4. 高阶课程 (A group of advanced courses) 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整合性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心理学领域及其对理解行为和经验的贡献有全面性的了解。另一种是专业化课程,容许科系根据自身兴趣和学生群体特征进行变动。
  • 课程设计原则: 该课程总数少于大多数大学目录中的课程数。某些通常的大学部课程(例如技术性课程或特定预备研究所训练的课程)可能被移至研究所阶段。

第三章:个人调适课程 (Personal Adjustment Courses)

  • 核心内容: 本章讨论了强调个人调适的课程,并解释了为什么研究小组认为这类课程不如第二章推荐的课程令人满意。
  • 讨论焦点: 尽管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的努力很重要,但本章主要探讨三个问题:
    1. 与其他目标相比,心理学系应给予此目标多少重视?
    2. 学院如何最好地实现其多重目标?
    3. 在课堂环境中,个人成长和情绪调适的培养效果如何?
  • 结论倾向: 该课程的重点明确放在通识教育的智识目标上。研究小组认为,智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目标之间需要某种功能分离。教育是大学部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标,而治疗是其他校园机构的适当功能。

第四章:心理学的技术训练 (Technical Training in Psychology)

  • 核心内容: 本章关注那些希望从事心理学工作但不想花费大量时间在研究所准备的学生。
  • 主要问题: 课程是基于通识教育理念设计的。对于那些打算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来说,这套课程提供了比典型大学部课程更好的研究所准备。对于只需少量心理学训练以准备其他职业的学生(如教师、牧师),核心课程和高阶课程即可提供基础知识。
  • 技术训练的困境: 规划职业训练的最大困难在于那些希望在没有几年研究所准备的情况下从事心理学工作的学生。
  • 建议: 由于应用心理学训练缺乏一般心理学事实和原则的支持可能不是最佳的职业准备,因此建议学生先完成核心课程以掌握行为原则。
  • A.B.后研究所(Post-A.B. Institute)的提议: 建议在大学部工作完成后,提供几个月专注于职业的技术训练机构。这样做的学生可以在大约三到四个月内学会胜任心理测量师、就业访谈员或统计助理等工作。

第五章:实施课程中的问题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 核心内容: 本章讨论了各部门在实施该课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适应不同类型学院的方法。
  • 讨论主题包括:
    • 该计划在专业学院(如师范学院、工程学院)中的应用。
    • 该计划在小型学院中的应用(例如,只有两名教师或仅有一名教师的部门)。
    • 该计划与实行通识教育课程的学院的整合问题。
    • 荣誉课程 (Honors Programs) 的角色和关系。
    • 行政问题,例如课程缩减后的人员编制、设立实验室的成本考虑。
    • 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态度,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以及教职员工对大学部教学的热情。
    • 大学部主修的内容和限制。
    • 该计划作为研究所准备的影响。

第六章:心理学课程基础的研究问题 (Research Problems Underlying the Curriculum in Psychology)

  • 核心内容: 本章讨论了研究小组认为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解决的,关于教学过程和不同类型课程成果的问题。
  • 研究领域: 报告指出,在制定建议时,许多决策是基于经验判断而非实验结果。需要实验验证的问题包括:
    1. 与课程目标相关的问题: 例如,强调知识价值是否与尊重个人价值观兼容。强调自我理解和调适是否是大学部课程的合适目标。
    2. 与课程规划相关的问题: 例如,比较该课程与替代课程的成果。在单一课程中,内容的不同组织方式是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实验方法是应与内容课程结合教授还是作为单独课程教授。
    3. 关于方法与技术的问题: 例如,如何教导学生重视心理学知识。教师对主题顺序和内容类型应行使多少控制权。大学体制(例如评分制度)对教育的干扰程度。
  • 总结: 该章节呼吁同行们应该「检验马的嘴巴」(指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强调应客观且严谨地看待课程模式的变革。研究小组选择科学作为心理学课程的指导价值,并主张应使用科学来解决其问题。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知识百科(全) 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