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菊花的武士

星洲日报2015.02.10

手捧菊花的武士
李蕙伶

    日本人质汤川遥菜被极端组织“哈里发国”(IS)处决,父亲肝肠寸断的同时,不忘为孩子的事向政府及公众道歉。

    无独有偶,另一名人质后藤健二的母亲,亦为儿子增添了大家的麻烦和不便含泪认错。

    为什么日本人老是喜欢道歉?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道歉能维护自己面子。

    道歉在口语中有谢罪之意。谢罪意为:自认有过,请人谅解。

    在日本,“不给人添麻烦”是常识。日本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哀伤,反而对因自己的哀伤而让别人担忧表示歉意。

    我们经常看到日本官员或企业捅了篓子后,领导人就要在公众面前鞠躬道歉,甚至引咎辞职,以取得他人谅解。

    让我疑惑的是,日本一方面拒绝对历史道歉,另一方面又喜欢常把道歉挂在嘴边。

    我想,这脱离不了日本文化的二元性与矛盾性。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夫人在《菊花与刀》中提到,“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

    在日本式的和谐社会中,尚礼及好斗分子共存;维护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民族自大而又有礼,允许两种或多种对立思想同时存在。

    民族构成的单一性,在客观上加强了日本文化及集体主义意识。

    日本人为了集体和谐、融入群体,不惜隐藏自身迥异的部分,因此一个日本人如果做错事不道歉,往后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因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日本人,首先必须学会道歉。

    资源的匮乏、频繁的灾害,铸造了近代日本人强悍的民族意识。

    有人说过,“哪怕是思想最先进的日本人,只要揭开它的外衣,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武士。”

    2011年,佐藤先生在福岛核电事故中失去至亲,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笑著说,“我弟弟能在国家核电站事故中牺牲,我们家族感到很光荣。”

    尽管日本努力融入外来文化,但武士道精神始终流淌在日本的血液之中。武士的自尊意识极为强烈,国家名誉凌驾于一切至上,丢失名誉远比失去生命更让他们感到可怕。

    由此可见,不难理解为何日本政府至今仍不肯对侵略行为作出道歉。

    尽管如此,我仍无法恭维日本面对历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