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白铁店

星洲日报2012.01.01
百年白铁店
李永球

    太平福生堂老板罗宽平先生说了一句客家俗话:“做过药材打过铁,密该生理毋做得”(做过药材及打铁生意,则什么生意都做不得了)。这句话经过他多年思考,觉得应该是这么解释:因为药材是到山上去采,不需本钱,打铁则是收购破铜烂铁来循环再用,所以本小利大,做过此两行的客家人就什么生意也做不了了。

    打铁与白铁虽然不属于同类行业,但多数均由客家人垄断之。太平最老的白铁店,是位于马结律的“源昌”宝号,老板温槟华先生已是第四代经营者。第一代是其曾祖父温源(源泉),广东大埔客家人,从中国南来本邦亨勤劳作,于1913年顶下马结律门牌101号的“生泰昌”店铺。生泰昌东主杨金生从事锡及白铁生意,1913年为了回中国,就将生意出顶了。

    他们之间的转让生意立下合同为证,也因为这一张近99年历史弥足珍贵的合同,我们才知道那一段转让经过。温源以150元顶下杨金生的生意,包括店里的工具等物。而杨金生答应让他改换字号(招牌)继续经营,其中有一段云:“异日生理胜负与我杨金生无涉,此系二家甘愿并无相强,口恐无凭,立替店字壹纸付授。”代笔人是张余三。

    温源顶下店后改名“源昌”,经营白铁店。当时的白铁店是以白铁片、铜片及锡生产各种器具,可是白铁易生锈,故生活用具以铜制较多,比如茶壶、锅、罐子等等,但铜制的器物煮热时会有一股铜臭味,故在里面加一层“锡”。当时的各种生活器具及各种用具,几乎都可以由白铁店制造出来,所以生意兴隆。那个年代,白铁业的出现严重打击了传统木制及藤制行业,诸如木制的水桶、藤制的蒸笼等等,因为易坏,不及白铁的耐用,故人们纷纷采用白铁制造的器物了。

    早期制造的器物计有盛篮(供卖糕等小贩用的多层篮子)、火车灯(可以调换红色或青色玻璃片)、勺子(包括勺水的大铁勺)、铁桶(供盛水用)、咖啡店煮水的大铁炉、油漏、铁箱(包括大小铁箱,小的用于收藏金饰品等物,大的可以收藏大件器物)。后来有了铅(通称铅板,镀锌铁,比白铁更耐用)、铝(aluminium),白钢(不锈钢),就没再用白铁及铜,少用铜是因为价格贵及必须镀一层锡的麻烦。制造这些器物有的需以锡焊接,以前是以火炭熔锡,后来改用煤油,现在是煤气。凡人家有器物坏了或破洞,则会取来“补锡”,那是以锡来焊接补漏的民间技术。

    温源逝世后,其子温吾汉继承生意,第三代是温炳吉,即温槟华父亲。温槟华说,当年他初中三毕业后,就到店里协助父亲,后来父亲生病,他于1999年接手生意,并再下苦工摸索才真正懂得制造技术。以前祖父时代还有学徒来学习,现在年轻人都不干这种工作,他会是最后一代,将来可能不会有人接班了。

    他说,虽然如今工厂以机器制造许多不锈钢及铝制器物,以及塑料制造的器物更加便宜,可是其白铁店还是生意兴隆,做都做不完。顾客以小贩居多,制作的器物有信箱、蛋糕盘、蒸笼、年糕罐,面摊的多格铁桶等等,以及顾客特别订做的奇形怪状器物,没有样本参考,就得自己动脑筋来做出。现在的人们喜欢白钢,性质很耐,商家也喜欢做,价格会更高。白铁店工作繁多,赚的钱也不多,已是夕阳行业,目前太平市仅剩下两家。

更正:上周本栏刊载文章<第一.一粒>作者与栏名误植为安焕然的《边缘评论》,特此更正,并向《田野行脚》作者李永球先生致以万二分抱歉!——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