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丹心~3.前言

《赤子丹心——新中国剧团南洋筹赈巡回演出纪实》

前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全国人民都在奋勇抗战。有一支2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到南洋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宣传抗日,动员侨胞支援祖国抗战。在短短的八个多月时间里,筹得叻币约100万元,折合国币700余万元。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新中国剧团。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金山(原名赵洵)根据上海中央局“文委”负责人夏衍同志的指示成立上海救亡演剧二队,于8月20日离开战云骤聚的上海,走遍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市,历时20多个月,在前后方做宣传救亡工作,动员民众、慰劳军民。因其工作之努力、艺术之高超,深得国内军政当局及各地同胞热烈爱护与赞许。其时又利用国民党内派系斗争的情势,为扩展海外抗战宣传、协助侨胞救国工作,根据党向南洋华侨宣传抗日的指示,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小小的宣传队伍,出国前经过人事调整,改名为“中国救亡剧团”,在金山和王莹的领导下,1939年4月离开祖国,经香港到越南、新加坡、马来亚,以戏剧做抗战宣传,以艺术做筹赈工作,深受各地侨胞热烈爱护,声威大振,被称为“戏剧界的铁军”。

    1939年9月下旬,新中国剧团分二批从越南转到新加坡,由于敌人的阻挠,虽经南侨筹赈总会及全新最高侨领陈嘉庚等多方设法,由金山带领的第二批团员始终不得上岸,只好折返越南。半年多后,在南侨筹赈总会、马华筹赈会等各方侨领的努力和广大侨胞的热心爱护与协助下,冲破重重困难,历经诸多波折,团员化整为零,多路“进军”,终于1940年上半年陆续抵新,并在陈嘉庚以及各界侨领的支持与策划下,先为英国伦敦遭受法西斯轰炸的妇孺演出募捐,取得好感。1940年6月6日终突破封锁,得到殖民当局批准,获得公开演出机会,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正式组织由金山、王莹领导的新中国剧团,开始在新加坡并巡回马来亚各地做筹赈义演。此时离计划来新的时间已经过去8个多月了。

    1940年8月10日,新中国剧团离新进人马来亚。按照南侨总会的编排,新中国剧团从8月,10日起到1941年1月23日的半年内,到柔佛、森美兰、雪兰莪、彭亨、吉灵丹、丁加奴、巴生、霹雳、槟城、吉打等十一个地区做巡回义演宣传工作。但因各地筹赈会的邀请和广大侨胞的强烈要求,演出地点一扩再扩,时间二推再推,单是柔佛地区剧团就须到8个地方义演,逗留时间由原定的一个月增加到54天,超过预定时间的一半,其他各属均是如此。

    在马期间,剧团深入新山、哥打丁宜、笨珍、峇株巴辖、居銮、麻坡、昔加末、马六甲、野新、淡边、芙蓉、庇捞、马口,日叻务、知知港、吉隆坡、巴生、新古毛、万挠、煤炭山等大小城市、农村义演。1940年底,团长金山在与国内的通信中,谈及“中救”重返新马的一些内容,不慎暴露身份,英殖民当局限剧团于12月底必须离境。事势如此,剧团不得不于1941年1月14日宣布结束海外工作,返回新加坡办理返国手续。

    新中国剧团从1939年9月进入新加坡至1941年1月,前后达一年三个月,不过,真正开展义演工作才半年多。他们所到之处,侨胞都给予热烈欢迎,并慷慨解囊。新中国剧团在新加坡、马来亚共筹赈义演27次、大小场次80场,筹得叻币合计约100万元,折合当时国币700余万元。这是继武汉合唱团之后,又一支由国内派往海外以文艺宣传为媒介,鼓舞侨胞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文艺团体。演出募捐过程又一次反映了海外广大侨胞的赤诚爱国之心。

    新中国剧团与先前出国的武汉合唱团一样,除了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激励侨胞出钱出力支援祖国抗战外,还有一个重要功劳,那就是以高超的艺术推动了南洋文艺的发展。在短短的8个多月内,新中国剧团给侨胞留下深刻的印象。

    叶奇思同志为彰显南洋华侨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支持祖国抗日战争,出钱出力做出卓越贡献的壮举,在长子叶小平先生的资助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就决意编辑出版《赤子丹心》三卷本丛书。在紧张的编辑过程中,因病不幸逝世,一位爱国的革命老人未能完成他的宏愿。他的爱国情怀,深深鼓舞着我们,并促使我们继续他未竟的事业。

    为搜求最真实的史料,我们接棒之后,在叶老初稿的基础上,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广东省南洋归侨联谊会的配合下,自费组织了“和平之旅”小分队到剧团当年筹赈义演的城镇、农村做实地调研。在当地华社、群众团体、校友会、联谊会、作家、报社、档案馆等工作人员的积极支持、通力合作下,又收集到剧团当年的一些史料,包括与当地群众的一些合照、剧照、团员们的生活照,以及欢迎剧团的一些用具、一些侨领的珍贵照片,和日据时期一些侨领被杀害的史料,得到一些见证人的证言,为编辑出版本卷增添了不少珍贵材料并修正了一些谬误。

    尽管如此,本书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事情相隔半个多世纪,一些原始数据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以致出现有字、句,甚至段落空白(在正文中,缺字处以“X”表示,缺句、段落处以多个“口”表示);二是剧团成员及当年侨领几乎都已作古,在诸多团员、侨领的亲属及后代的密切配合下,也仅仅收集到少部分资料;三是由于文稿的原因,第二、三卷本出现个别侨领同人不同名的现象,除已发现得以纠正外,还可能会有遗漏;四是本卷一些地方尚存在矛盾、舛误之处,为尊重历史史实,除明显谬误之处予以修正外,保留原文。

    本卷的原始资料是根据当年出版的《南洋商报》及部分《星洲日报》收集整理而得。

    在《赤子丹心》第三卷《新中国剧团南洋筹赈巡回演出纪实》一书出版之际,我们特别思念叶奇思老先生。现在可以告慰的是,他的遗愿终于可以实现了。本书的出版,真实地反映了南洋华侨对祖(籍)国抗战的伟大贡献,为人们研究这一段历史提供了又一宝贵史料。


续编者:罗振辉  杨国贤
2009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