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的“茶”

肉骨茶的“茶”
安焕然
 
八度空间电视美食搜寻节目《好吃》,在上一集里介绍巴生一间肉骨茶店,镜头拍摄到该肉骨茶店墙上的一张贴纸,上写:
 
“肉骨茶名称
闽南语辞典/古汉语文献
“茶”──汤药也!
肉骨+药材熬成肉骨汤药
就是肉骨茶”
 
若没留意这张小贴纸,你还不会有所察觉,这肉骨茶名称的小考,竟已是颠覆了过去我们对肉骨茶的认识。
 
是的,肉骨茶是本地美食,但对其为何叫“肉骨茶”,却难以说出个原由来,尤其是我们吃肉骨茶,整碗肉骨汤药里怎么会与“茶”扯上关系呢?
 
无庸置疑,肉骨茶是一道药膳。周长楫、周清海编《新加坡闽南话词典》记说:“肉骨茶,一种药膳。新马地区风味小吃之一。用中药的当归、党参、豆蔻、桂皮、小丁香等加上八角茴香、冰糖等,跟排骨加水一起熬煮而成。”但是由于在“吃的时侯配以白饭、油条和铁观音之类的功夫茶,所以把这种食物叫做‘肉骨茶’。‘肉骨茶’是并列结构,即‘肉骨’和‘茶’。”
 
这大概是传统我们对肉骨茶的认识:肉骨是肉骨,茶是茶;肉骨加茶,一边吃肉骨一边喝茶。然而,像这样的论说,擅于美食书写的林金城已有所质疑。他在〈寻找肉骨茶的起源〉一文中,就曾指出:“肉骨茶之命名,如果你认为是边吃肉骨边喝茶的缘故,那就错了。”因为即使是在中国福建原乡,也根本没有这种吃法或称法,来到新马也不会无端地取个新词的。很可惜,金城兄在文中没有从“茶”的疑惑中再去深入地寻找答案。
 
对于肉骨茶的命名众说纷纭,也导引出“肉骨地”、“肉骨郑”的说法,莫衷一是。或许各有道理,但如果从古代汉语,或是保留有不少古代汉语的闽粤方言中去求索“茶”的多重意思,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4月21日,南方沙龙陈漱石开讲《跨文化的惊艳:族群文化与民系认同的省思》,沙龙讲座一开始,陈漱石就以“肉骨茶”名称由来,提出了一个我们的治学方法问题。他说:“肉骨茶,即肉骨汤药;茶即是汤药,简单明了。你如果不相信,去查查方言字典。”
 
初听这一说法,先是一楞。为求证,还是乖乖查字典去。南方学院图书馆有本《福州方言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查“茶”:“中药”。“熬茶”:“熬中药”。
 
怕只是孤证,手头文献资料仍不足够。我又通过在中国和新加坡的学生,请他们帮忙查找其它方言字典。一本由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复旦大学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作编纂的《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其页3888“茶”一条,在汉语方言中共有6种解释,其中粤语、闽语:“茶作汤药解”。而闽语“茶汤”,泛指茶水,有时指汤药。
 
另,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之页2567,记说:广东话的茶有汤药的意思。“煲茶”就是煎药的意思。还有“饮茶易过食药丸”。另,柳州、温州和雷州话的茶,都是汤药的意思,是生病吃药的避讳说法。
 
何以闽粤方言里,茶作汤药解?我的推测,这恐怕与古代汉语有关,而这其中又与茶的药用相涉。郑毅〈茶茗汤药考〉指出,自汉至隋,茶已被当药用。到了宋代,宋人更是认为茶即药,汤亦药也。中国历代医学家均有以茶为药、以茶治病的经验。历代医书也记有以茶和其它中草药配合的药茶方。宋代药茶煮散相当流行。但所谓煮散,实际上是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药代茶的剂型。
 
这说法是相当有道理的。茶即汤药的遗风,不论是代茶饮用,还是以药代茶,君不见我们熟悉的“凉茶”、“仙草茶”、“菊花茶”吗?不一定都与茶叶有关,而关键在于它就是一种“药草茶”,主要是以植物性的药材冲泡或熬煮的汤药。
 
其实早在五十多年前,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就曾怀疑过“茶”的意思非只是指清茶。他在《饭后随笔》有篇〈茶汤〉的短文,就以《水浒传》里的王婆开茶坊,但是看她不大卖泡茶。从而推测,这茶坊所卖之“茶”恐有他指。周作人再指说,王婆招待武大娘子,“浓浓地点道茶,撒上些白松子胡桃肉”,显然此道“茶”不是清茶,而应是一种好喝的什么汤来的。
 
因而,与其人云亦云:肉骨怎样去配对那一壶功夫茶,何不就从闽粤方言中去寻找古代汉语的丰富内涵。“肉骨茶”就是“肉骨汤药”。而这也大概与肉骨茶较广为人知的起源版本有某种契合的地方:早期闽人苦力捡药材熬煮肉骨。煮好后,就蹲在后街大口大口的吃,肉骨是一味,而汤头更是好料,吃了补身又“有力”,有精神体力应付一天的粗重工作。
 
这一趟关于肉骨茶的“茶”字探源,非只为嘴馋,而是涉及治学方法问题,颇有趣味,也颇为感慨,甚至也有点汗颜。
 
星洲日报/边缘评论.安焕然.200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