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不远人

中庸之道不远人
安焕然
 
赛.胡先.阿里在《马来人:其问题及未来》一书提及,大马种族冲突源自彼此间的分歧,进而是价值或利益冲突,或两者兼之。尽管马来人和华人长久一起居住在这里,但对彼此的族群文化的认识,却是相当无知,而教育制度和大众传播媒介也未能好好用来促进这方面的相互了解。“肮脏”、“爱欺骗”、“热衷赚钱”的经济性动物,成了不少马来人眼中刻板的“华人”形象;同样的,马来人“懒惰”、 “爱花钱”、“浪费”和“好寻乐”,也是不少华人偏见的想象。由于这些刻板印象,偏见日深,当各族彼此间都存有偏见时,紧张状况就容易形成,进而爆发为种族冲突。
 
怎么办?这是文化问题,还是政治经济结构的问题?近来,我们的政治领袖说要中庸治国,中道行之。关键是,何谓中庸?
 
孔子说,实践中庸之道的人,是“不远人”(不排斥他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了他人,那就不可能是“道”了。
 
所谓“过犹不及”。《中庸》强调“执两用中”的准则和法度,只有正确掌握事理的两端,才能找出合适的“中”来。“执两”的本义是反对偏面性和走极端。我们处理事情,不能仅顽固(或自以为是)的“执一”。“执一”就不能用其“中”了。
 
《论语》〈子罕篇〉也说“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说,对于别人的提问,心中最好不要预存成见,而是针对问题的正反两面,先去叩问、质疑和省思,才能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毕竟,人世间的事理,多非绝对。从不同立场看,会有不同的道理。
 
简言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处事、实践的态度和方法。它教我们,凡事必须叩其事物对立的两端而得其“中”。这不是简单的“折中”取“中间值”而已。持守中庸之道,是有标准的;所谓“中”是有准则的。只有将事物的正反两面有机的结合,才是中庸的真正体现。
 
因而,在教育上,孔子强调“有教无类”,也要“因才施教”;在学习上,主张“学”与“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交友上,君子尊重贤人,也能够容纳普通人;赞美善人,又能怜惜能力差的人。孔子更要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当然,这种中庸之道的实践态度,也不是中华思想的专利。孔子所讲的不过是一些基本的做人原则和处事态度。偶读永乐多斯《中国的伊斯兰教与儒家》,心中颇有感触。文中提及:儒家推崇至中至正,与回教徒做人力求中庸相同。回教强调真主不喜欢过份的人。这过份包括了骄傲狂妄、奢侈浪费、压迫等,一个回教徒做人处世都要不偏不倚,信守中道,不卑不亢,才是成功。“回儒”的文化价值观,本来就有许多可以交流、相通之处。是谁把这座桥梁给阻隔了?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安焕然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20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