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钟古墓提供历史研究

星洲日报1998.08.31


古钟古墓提供历史研究
谢立娟报导

    有谁能够为谜一般的历史揭开真相?

    就在难逢的机缘巧合之下,一座古墓外加—个古钟,期待成功促成峇株巴辖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记载。

    古墓位於丹绒拉务路的华山亭公墓,古钟保留在大马路旁的普陀寺内,过去一直未曾被发觉具有考究历史的重大义意和价值。

    如果不是中华公会在本月26日举办『义山的历史文化价值』讲座艺,主讲人雪华堂青年团团长陈亚才在这之前受邀到华山亨实地考察和了解该座百年公墓,相信也就不会有此意外收获。

    几乎走遍和研究国内华人义山的陈亚才在该项讲座会上,当提及他在华山亭两个小时的行程,除了发现好几个值得一提的古墓之外,还有一个古墓令他和随行的中华公会总务张瑞金及文教组主任苏文忠皆感意外。

    该座古墓的石碑写明立於共和国民年间(约在1913年前后),乜就是袁世凯在位的时期,这一点令陈亚才深感兴趣,因为根据他的了解,共和国民的年号一般上很少出现在墓碑上,有此年号的墓碑简直是凤毛麟角。

    与此同叶,墓碑上注明埋葬在此的是『万丰港港主刘成美』,则令张瑞金和苏文忠感到万般讶异。根据碑文显示,该墓是由已故刘成美的一对儿女所立。

    万丰港到底是在峇株巴辖的哪一个角落?已故港主刘成美又是哪一号人物?在这之前,根据史书记载,似乎没有提及峇株巴辖有一个万丰港,相信也没有人知晓港主刘成美是谁,如今通过华山亨古墓的揭发,也许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并且展开这方面的彻查工作。

    另一方面,对峇株巴辖开埠历史颇有兴趣和研究的林庆文,当被询及万丰港确切存在与否时,亿起他在大约8年前的一次意外发现。

    林庆文带领《大柔佛》记者前住本坡大马路的普陀寺,因为一个已有将近70年历史,与万丰港有关的古钟仍然收藏在此。

    该座古钟高约4尺左右,重约百多公平,由铁所造,本来是一个不甚起眼的古钟,如果不是仔细—看,不会发现古钟上也同样刻有『万丰港』这个地方。

    根据古钟上的字迹显示,该座古钟是由善信何天赞和何清水所赠,时间是在中华民国十七年五月初一日(1928年),并且注明是赠予峇株巴辖万丰港普陀寺。

    据悉,所谓朝鼓暮钟,该座古钟早期的作用就是每逢初一十五击钟之途,不过后来被新的钟所取代,目前就一直收藏在庙内一隅,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是整体而言还是保留得相当完整。

    林庆文说,如早尝试根据古钟上的字迹来推断,所谓的万丰港极有可能是坐落在天猛公依布拉欣女中后巷至班底街的范围内,或是三角埔一带,但是确实的地点还是有待进一步的考究。

    无论如何,林庆文强调史书上注明峇株巴辖有多少个港和港主的资料不多,单靠马来文的资料也无法全面和完整的查阅,如果能够找到万丰港巷主刘成美的后人,或许一切谜底就能真相大白,为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写下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