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居民关注迁校计划 民智小学动向未明

东方日报2005.01.08

峇株居民关注迁校计划 民智小学动向未明

米那务固首间小学

    成立于1939年的明智小学,是米那务固一带最先成立的一所战前小学,并且拥有100尺宽,132尺长的校地,目前校内拥有一间课室、一间办公室、一间资料室(当中也做为电脑角落)、一间储藏室及2间厕所,一切教具设备俱全。它也在战争期间一度关闭。

    在80年代期间,学生人数仍然保持在30余名之内,1980年更达到历史上的43名学生,为创校以来学生最多的一年。然而随著华裔居民迁入市区后,学校面临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的问题。

    1988年起,该校的学生逐年下降,直至今年的3名学生,为校史的最低点。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该校的迁校计画,而该校也在峇株马华区会的迁校委员会的协助下,物色校堆,而新山的振林山是其中一个被考虑迁往的地点之一。

    (峇株巴辖7日讯)华小的存亡、华小的搬迂问题,一直是我国华社所密切留意的事项;其中,峇株巴辖米那务固区明智小学悬而未决的搬迁计划,更是为当地人们所关注的课题。

    明智小学现任校长杨氏指出,该校第11任校长李春国在任期间,已经开始寻求管道,以达致该校的迁校计划。

    她说,基于附近的华裔居民都没有等待上学的子女,因此估计该校在2008年,将面临没有学生而被迫关闭的窘境。

    『1980年是本校的全盛时期,当时全校共有43名学生,也是历年来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自1988年起,学生逐渐减少,1996年起,学生人数少过10位。』她补充。

    她说,目前校内的学生是来自2个家庭的3名学生,其中四年级的庄丽敏和二年级的庄舒敏是姊妹关系,而另一名也是四年级的学生则是郑卿娴。

无法进行课外活动

   『今年已经没有任何的新生报名上学,明年也将维持现状。因此据估计2008年本校将没有任何的学生报读。』她重申。

    她表示,尽管校内设备充足,然而在学生不足的情况下,许多活动包括课外活动都无法进行;而学生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成绩也无法取得突破。

    她继称,老师方面,目前只有1名正式老师及一名临时教员,为该校服务3年半的张老师,则将在前往大学深造,因此今年将只剩下一名担任临教的黄老师,及另一名女性巫裔校工。

    她透露,该校在去年3月间,已经获有关当局来函通知,证实已经原则上批准该校的迁校计划,因此该校也于7月25日正式成立搬迁委员会,然而目前校地仍在物色中,因此迁校的正确日期仍未可知。

    『目前我们已获得高志财州议员的协助,他也协助物色到位於新山振林山的地点,作为迁校用途,不过一切仍在进行当中。』

明智小学近10年来的学生数目
1996    8 
1997    7   
1998    6  
1999    6   
2000    6
2001    4
2002    6
2003    5 
2004    5 
2005    3 



明智小学的资料室设备齐全,拥有基本的图书设施及教具。
资料室的部分空间也充做电脑角落。
明智小学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是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却面对学生人数不足而必须迁校的问题。
黄老师正在教导学生的上课情景。明智小学目前只有3名学生,学生是以复级的方式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