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华侨殉难义烈史全辑
日寇在哥打路十三碑四次屠杀惨史
杨耀南
哥打路十三碑,为一弹丸之地,吾侨居是处者,多属劳动界及少数实业家,有商店四五十间,多为华侨所经营,自芦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发生后,即成立新山区华侨筹赈会高打路十三碑分会,侨民对于救国工作,异常热烈,如乐捐月捐。特别捐、冗债票及派遣机工回国服务等救亡工作,莫不踊跃以赴,冀尽国民爱国之天职。当日寇在马登陆,英军节节败退之际,各地峰火四起,战云密布,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二日寇机在十一碑投弹后,居民觉战事逼近,即纷纷迁入胶园或山林中避难,避难所分三处,广、客二帮在炭山,琼帮在十八碑,附近居民则在打炮港,因侨民爱国热情高涨,为日寇所探悉,特别憎恶,乃于进占本区之后不久,即兽性大发,侨民曾遭屠杀凡四次之多,计男女老幼被害者,共约五六百人,财产损失,无可统计,掳掠奸淫,日有所闻,其残暴之政策,实为世界所罕有,兹将四次侨民被害痛史,分志于后,藉以宣示日寇无人道之罪行耳。
(一)市区之屠杀:当敌魔手于一九四二年二月二日伸入本地后,侨民尚在山林中避难,而商店货物,被劫一空,不计损失,不计其数,商人急欲知其货物损失之情形回店查看者,其时,初则恐惧,数日后,觉敌未有意外举动,于是市民迁返居住者,日益增加,时班兰米仓,于英军撤退后,开仓任人挑运,华侨闻风前往担载者,络绎如市,不料日寇先以花言巧语,诱骗人心,继则兽性大作,突于二月廿三日晨七时,开来兽军十余车,将市区团团围住,寇卒以机关枪在街头街尾把守,入市区者,不得再出,声势汹汹,狰狞可怖,手无寸铁之侨胞,概被集中于警察局对面之旷地,手被反缚,以机关枪扫射及刺刀杀害,哀声震大,死尸遍地,计被屠杀男妇老幼,约百余人,被刺未伤要害之虎口余生者仅罗善策君一人。此为本地第一次遭敌惨杀之情形。是日余亦在市区店中,惟晨六时,往冯君处取物,拟即返店,因在途中迷路,彷徨不得出口,后央人带领,始识原路,(虽市区咫尺之间)正拟返店,见前面疾趋一人,面色惚惶告曰:日寇在市区屠杀侨民,速入山林以避,余即随彼一同入山,始免于难,亦云幸矣。
(二)炭山屠杀:日寇于市区屠杀后,尚未满足野心,复于三月十二日晨三时,又派大队兽兵前往炭山杀害,是夜天色朦胧,侨民正在酣睡之际,忽闻枪声卜卜,杀声四起,在敌蹄包围之下,男妇幼小,概遭屠杀,于对女者,先奸后杀,毫无人道,惨绝人寰。计是处被害者ZS百余人,被杀未中要害,而得回生者,有郭思哲、陈群二君,战前柔佛州华文视学官李炳先生,即于是处遭害,亦云惨:矣,查市区商人货物,有搬往该地者,全数被劫,一无所有,日寇之屠杀、奸淫、抢掠及种种暴行,罄竹难书,此为本区第二次遭敌惨杀之情形也。
(三)十八碑及打炮港之屠杀:距离市区五英哩之哥打路十八碑避难所,为本地琼侨集中避难之地,日寇居心狠毒,于本区屠杀二次后,该处又于三月廿日受兽军大队包围,计被害男女老幼同胞数十人。而打炮港侨民,则先在三月十六日被害,殉难者约百余人。日寇残忍无道,言之心痛此为本区第三、四次遭敌惨杀之情形。计是次遭敌被害之筹赈会职员,有罗子棠、罗拱阶、陈仲棋、黄就诸先烈及前培智义学校长,杨河图先生。而侨领游登玉先生,则于一九四二年三月廿五日被日寇架去,至今毫无消息,谅已为国牺牲矣。
在一九四二年四月初,敌寇数人于夜间武装破门入市店,抢去布物金钱甚巨,被劫者为延安堂、罗万泰、祥美等之商号,余店被抢去布匹约千余元。及后,敌驻警备队于此,强买商人货物,虽亏本亦须卖之,稍为索回成本之价,即遭击打,因此商人不敢振作营业,惟在暗无天日中,过其恐惧之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