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系列丛书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系列丛书

 

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净、《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疆域与政区

作者: 李晓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先秦时期行政区划的虚构与现实

1、《禹贡》中的九州五服

2、商、周时期的疆土

3、春秋时期的

4、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疆域及其郡县设置

 

第二章 六合一统:秦汉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从三十六郡四十八郡

2、西汉的分封

3、汉武帝时期的开广疆土

4、东汉的分封与郡国的变迁

5、十三部刺史与州牧

6、西域都护府与西域长史府

 

第三章 三国西晋时期的疆域与政区从三分天下八王之乱

1、曹魏的统一北方与分封

2、蜀汉的南抚夷越

3、孙吴的岭南拓疆

4、三国时期两种特殊的行政制度——遥领与虚封

5、西晋的宗室分封与永嘉二十一州

 

第四章 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混乱的十六国疆界

2、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

3、南北朝州郡的虚滥

4、北魏六镇

 

第五章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隋的政区改革与域外拓展

2、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

3、三种类型的府制

4、赤畿望紧上中下

5、得得失失羁縻州

6、天宝十节度

7安史之乱与唐疆域的收缩

8、藩镇割据

9、五代十国的纷争

 

第六章强干弱枝的新尝试: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宋的统一与路制的推行

2、崇宁二十四路

3、宋辽之争与澶渊之盟

4、辽、金、西夏的疆域与政区

5、岳飞北伐与绍兴和议

6、南宋十六路

 

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1、空前广袤的疆土

2、行省制度与元中期的十一省

3、多层级的复式的地方行政区划

4、宣慰司道与宣慰司、宣抚司和安抚司

5、元宣政院辖区

6、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及澎湖巡检司

 

第八章 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

1、前后期疆域的变动

2、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及提刑按察使司

3、两京十三布政使

4、巡抚、总督的设置及其辖区

5、都司卫所

6、土司

7、长城九边

 

第九章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1、统一疆域的形成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2、内地十八省及其属下各级政区

3、改土归流

4、盛京三将军(东三省)

5、伊犁将军(新疆省)

6、西藏、青海办事大臣及其辖区

7、乌里雅苏台将军

8、漠南蒙古二区

9、台湾省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疆域与政区总序总序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

 

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 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空间因素对历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历史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亲自考察全部空间。即使能够身临其境,也未必能发现特定空间的概貌和特征,所以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测绘技术还不发达、绘制地图相当困难的古代,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地图的运用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图右史”的传统。地方志的前身“图经”就是有图有经,其中的图主要是地图。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图,并形成专门的读史地图集和历史地图集。早在公元3世纪,贾耽就曾按《左传》等书的内容编成《春秋盟会图》。

 

1905年问世的杨守敬所编《水经注图》,采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是历史专题地图的集大成之作。公元1137年刻石的《禹迹图》是贾耽《海内华夷图》的简略版,并且立于州学之内,显然是用于教学。

 

随着卫星遥感、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进步,人们往往以为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OOGLEMAP(谷歌地图)等精确的遥感图像,地图的作用已经不如以前,甚至可以被取代了,这是一种误解。谷歌地图实际上不是地图,而只是遥感图像,所显示的只是地球表层的实际状况。尽管这些图像精确逼真至极,每个点都可以显示具体的经度和纬度,却无法代替能够综合地、抽象地显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地图。

 

因此,在较大范围的空间内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时,还是需要该区域的普通地图或专题地图,或者相应的电子地图。

 

何况了解历史所需要的地图并非今天的地图,而是相关时代的地图即历史地图。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那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或多或少会与今天不同。即使自然地理状况变化不大,人文地理要素也必定会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些要素甚至已完全消失,有些要素则当初根本还不存在。这些历史地图必须由研究者按照历史事实和相关的地理状况专门绘制。

 

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电视台在发布这条消息时就配了一幅地图,使观众知道了它在中国和甘肃省内的位置,也明白了它与甘肃省会兰州以及定西、四川省、白龙江等地名的关系,否则,不熟悉地理的观众往往无法理解有关新闻的意义。要理解历史,更需要配上相应的地图,否则,即使有注释,非专业的读者也不可能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而无法复原出很多今天已经不存在的地名或已经改变了的地形地貌,有不少历史现象就变得难以理解。

 

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曾选了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根据作者的描述,他是在轮台目送武判官进天山的。今天的轮台离天山数百公里,无论如何看不到天山。但是,如果了解唐朝的轮台是在今乌鲁木齐附近,这个疑问就不存在了。又如,北宋覆灭后,赵构在南京即位,又在金兵的追逼下到达扬州,再渡过长江。如果以为这个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就无法理解当时的军事形势:既然金兵是从北向南进军的,赵构为什么还要从南京北上扬州?实际上,北宋时的南京是今天河南商丘,由此南下,沿着当时的汴渠到达扬州,这样的路线顺理成章。如果将这些内容用地图来显示,标上当时的地名,岂不一目了然?

 

更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研究成果也能通过地图而明确起来。例如,先师曾详细收集了今河北、山东相邻地区已经发现的考古发现和文化遗址,将它们一一标在地图上,发现其间存在着一片扇形的空白,这一范围内没有公元前4世纪之前的遗址,而这一带正是当时黄河河道的下游。结合周围的地形地貌,先师确定,在黄河两岸筑堤前,河道不受约束,曾经在这一范围内反复摆动,以致人类无法定居。这些情况找不到文献记载,也无法根据今天的地形地貌作出判断,地图却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作者们不是简单地将地图当做插图,而是通过一系列地图提纲挈领,作为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更完整、准确地讲述历史。因此,我们选了四个与地图关系比较密切的专题——疆域和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每个专题都涉及大量古地名和其他地理要素,离开了历史地图,即使增加再多的文字,也未必能帮助读者确立准确的地理坐标,形成完整的空间概念。如果读者鉴定认为行之有效,我们还将扩展到其他专题,形成系列丛书。

 

承蒙作者们与江苏人民出版社推我为主编,在本书出版之际,我必须说明我做的工作:与作者、编辑讨论确定了本书的主题和各个专题,对全书的体例,特别是地图的运用提出了要求,对各书的内容和结构提出一些意见,并写了这篇序。

 

 

古都与城市

作者: 张晓虹

 

目录

 

引言

考古与传说时代

 

第一章 城·市——早期城市的起源

1.致天下之民

2.造郭以守民

3.聚天下之货

 

第二章 都·邑——夏商周都城

1.夏都二里头遗址

2、盘庚迁殷与殷墟的发现

3、武王伐纣与丰镐二京的建立

4.营建成周

 

古都篇

 

第三章 京·师——国都的确立与迁移

1.定都之议

2.四塞之地长安与四方之中洛阳

3.天下之枢开封

4.南北往复

 

第四章 都·京——首都与陪都

1.东西二京

2.五京制度

3.京师拱卫

 

第五章 城·郭——都城形态的演变

1.匠人营国

2.居主奥区

3.承天之序

4.万世之邦

 

第六章 里·坊——都城社会的发展

1.闾里阗阓

2.坊肆谨严

3.绣旆相招

4.勾栏瓦舍

 

城市篇

 

第七章 市·镇——城市与经济

1.宋代草市

2.明清市镇

 

第八章 水·城——城市与交通

1、水陆会通

2、运河城市

3、江海通津

 

第九章 中外——城市与中外交流

1、丝路城市

2、开埠城市

 

 

引言

 

按照中国传统,中华文明史起自三皇五帝时期,号称“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或可认为三皇五帝不过是中华共同体形成之初“王天下”的代表人物。

 

参见吕思勉:《先秦史》第67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但在传说中,神农曾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的事件发生。而另一位传说中的人物黄帝,据说也曾“为五城十二楼。”

 

《汉书•食货志上》。

《汉书•郊祀志下》。

《世本•作篇》。

 

而大禹的父亲鲧更有“鲧做城郭”之说流传下来。这些记载或传说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在中华共同体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传说都被当代的考古发现间接证实。在目前已发现的黄河中游地区属龙山文化时期的诸城址,长江中游地区属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诸城址,长江上游地区属宝墩文化时期的诸城址以及河套地区属老虎山文化时期的诸石城址等,都是属于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的城址。

 

在人类社会早期,城与国往往合为一体,一城大多就是一国,一国更多的只有一城。这些国或城分散在神州各地,规模、形式并不见得都相同,但相互之间却总有些联系,或争战、或交易,就在这分分合合、纠结不清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中华共同体,城也就成为这一民族共同体重要的物化标志。

 

曲英杰:《古代城市》,4-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到了夏商时期,中华共同体已经稳步发展,并在中心地带的河洛地区首先形成了最早的都城。被认为是夏代都城遗址的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郑州,而商的早期都城亳,位于今河南偃师,而后再迁到今河南郑州,史称隞,再迁至今河南安阳洹水畔的相城。这些城池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都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除了这些位于黄河流域的大型都城外,长江流域这一时期也出现不少的城址,甚至这些城址的规模与出土的文物并不逊色于河洛地区的都城,其中最典型的是蜀汉三星堆遗址。而湖北黄陂的盘龙城,规模与形制也与三星堆差相仿佛。

 

夏商之后的西周,在武王伐纣,尤其是在周公平叛三监之乱后,封建诸侯,以屏蕃周。各诸侯就国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建王城。由于周王室推崇“大聚”,所以,各国诸侯纷纷兴筑大城,并延续了外郭内城的制度。再到后来,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更是进入了修城的高潮时期,在《左传》中我们就可以常常看到“城”某地的记载。这里的“城”是动词,也就是修筑城墙、兴建城市之意。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第一个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改西周实行的分土而治的封建制为分民而治的郡县制。秦虽二世而亡,但他的制度却为西汉政权所继承。汉兴之初,高祖刘邦即“令天下县、邑城。”

 

《汉书•高帝纪》。据说,从此兴起了一波筑城的风潮,而这也为考古所证实:西至后来为武帝所征服的河西地区,东到沿海,南到岭南,北抵长城,到处都有汉代古城的发现。不过,除了皇都长安,以及西周延续下来的诸侯国都外,大多数郡县邑城规模狭小,与后世的通都大邑相比,不足为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时即便是通都大邑,也多没有规划,基本上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甚至连国都长安,也不过是一个宫殿密集、官署杂错其间的居住区域,城墙是在多年后才修建起来的。至于所谓的“南象南斗,北象北斗”的斗城之形,其实不过是一个迫不得已的结果,并没有后世所描述得天花乱坠的理念蕴含其中。

 

但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从此成为统治阶层主导意识形态,都城的实体建设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尽管两汉都还来不及将儒家的礼制完全贯彻到都城规划与都城建设中,但这一理念却从此深入人心,因此无论是六朝建康,还是曹魏邺都,都力图在城市建设中体现出儒家礼制,把国家意识形态具体化。不过,这一时期真正把儒家礼制运用到都城建设中的巅峰之作却是鲜卑族所建立的北魏政权,他们所营建的都城洛阳堪称当时最能体现《周礼•考工记》原则的作品,并显然启发了后来宇文恺营建隋都大兴城的思路。而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后文中详细论述。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都长安及东都洛阳城市建筑宏伟壮阔。其规划整齐的坊市,巍峨壮丽的宫城,成为当时周边国家,如日本、渤海国和南诏国争相模仿的典范。事实上,唐代的长安确实是将儒家礼制应用到都城规划中的又一个经典之作,它直接承袭了北魏洛阳的规划思想与城市布局理念,并且对后世的都城规划影响深远,尤其是元大都的修建隐约透露出唐长安的影响。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国都之外的城市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扬州与益州(今成都)“号为天下繁侈”,其城市规模与经济生活都达到了十分可观的水平。事实上,这也是我国经济中心南移的一个重要表征,由此反映出经济活动已开始在城市发展中居于重要位置。

 

宋、辽、金、元,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从都城规划上,出现了元大都这样最完美地实现了《周礼•考工记》儒家礼制的都城;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批地方城市的出现,其规模与地位可与都城分庭抗礼,成为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重要转折时期。

 

被西方汉学家称为“帝国晚期”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城市规划方面虽没有创新,但地方城市的兴起,使得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市镇经济的发展,几乎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因列强的进入,沿海、沿江地区开埠城市的出现,则完全改变了中国城市的旧有格局与景观,成为学者所称的“镶嵌在旧式长袍的新式花边”。

 

 

 

交流与交通

作者: 傅林祥

 

 

目 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九州、四荒与国中——先秦时期交通的形成

1、《禹贡》九州与早期的水运网络

2、从九州到大九州

3、《尔雅》四荒与周穆王西征

4、国中、车与早期的贸易

 

第二章 驰道、丝路与楼船——秦汉时期交通的开拓

1、秦代的道路交通网与驰道

2、秦始皇威服海内的四次东巡

3、沟通五岭南北的灵渠

4、通往云贵高原的西南夷道

5、驿传制度的兴起与健全

6、张骞通西域与甘英使大秦

7、楼船、巡海与沿海航路的开拓

 

第三章边地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印文化交流

1、法显印度取经

2、古印度人的地理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章 水陆通,贡赋等——隋唐时期的海内外交通

1、隋唐时期国内水陆交通的振兴

2、广州的通海夷道及与阿拉伯的交流

3、玄奘西行求经论法

4、鉴真东渡传经与圆仁入唐求法

 

第五章 神舟、站赤与水运——宋元时期交通的发展

1、联丽制辽与宣和奉使高丽

2、欲罢干戈与长春真人西行

3、元代的站赤与水陆交通

 

第六章 商贾士农咸乐业——明朝的交通与旅游的兴盛

1、明朝的驿道与驿站

2、邮亭野店与商贾之行

3直心而动与仕宦之旅

4、从旅行者到地理学家

 

第七章 火炮、西学与使团——明末清初中国与欧洲的交流

1、利玛窦与耶稣会士在华传教

2红夷大炮与西方火器的传入

3、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4、礼仪之争与中国教士在欧洲

5、图理琛使团在俄罗斯的见闻

 

第八章 从玩偶到导火索——铁路的修筑与近代中国政治

1、吴淞铁路与中西文化在交通上的冲突

2、西苑铁路与统治者对铁路认识的转变

3、京汉铁路与袁世凯洹水垂钓

4、孙中山的全国铁路建设宏伟蓝图

 

 

引言

 

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在从事渔猎、采集和原始农牧业等生产活动以及不断的迁徙过程中,都是凭借着人自身的体力。他们的足迹,形成了原始的人行小道。古代人们大都是沿河而居,为了适应捕鱼和渡河的需要,创造出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独木舟。七千多年前,浙江河姆渡人已经在使用木桨划船。《易•系辞下》说:“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这些都说明中国制造独木舟的历史很早。独木舟的出现,迈出了从陆地走向水域的关键一步。在商周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有许多表示车的象形字,反映出中国当时的车已经有辕和可供乘坐的车厢,并且掌握了用驯养的牛马驮物拉车的技术。车出现后,为了加快运行速度,于是有了人工筑路。

 

夏、商、周三代,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水陆交通网的雏形,出现了适合不同自然环境下使用的多种交通工具。《史记•夏本纪》是这样描述的:“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官方的交通运输机构——驿传,最晚在西周时已经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展,城市内部的交通道路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大修驰道,颁布“车同轨”的法令,使车辆可以通行全国,全国统一的交通干线网初步形成。秦又开灵渠,将湘江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通往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并建立从东南沿海出发至日本列岛和东南亚等地的海上通道,水军中出现了体型庞大的楼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战乱不止,全国性的交通体系遭到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南方相对稳定,水陆交通网有所完善,与东北亚、东南亚各国的海上往来也有所增加。

 

隋、唐的大一统,促进了道路交通的建设,形成了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国内交通网络,以及通往国内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外的七条交通干线,将唐朝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隋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粮食和其他货物的重要水运通道。另外,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忙。

 

五代十国的分裂,宋与辽、西夏、金的对峙,时间长达三百余年,极大地阻碍了国内交通的发展。只是在休战和平年间,才有双方使节的往来。

 

元代建国时间仅97年,但疆域辽阔。成吉思汗远征西亚和东欧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地区的交通联系。元代的交通网是随着元统一全国的进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开辟了通往云贵高原和黑龙江奴儿干地区的道路交通,加强了西南、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的联系。水运建设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京杭大运河的裁弯取直,沿海海运的兴盛,与海外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

 

明清时期,是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时期。全国统一,经济发展,道路里程较以往有较大的增长,进一步沟通了中原与西南、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联系。明朝先后以南京、北京为中心,建立起密如蛛网的内地水陆交通网络。沿海航运,则因倭寇等因素而时遭禁止。远洋航运,以郑和历时28年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今天非洲的肯尼亚而达到顶峰。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版图广阔。在继承明朝的水陆交通网的同时,也在其控制的更为辽阔的地区建立起新的交通干线,奠定了我国近代交通网络的基础。清末,随着蒸汽机船和铁路技术先后传入,中国逐渐进入近代运输时期。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筹办的第一条铁路,是由杰出工程师詹天佑主持设计、施工,于1909年建成通车的京张铁路。1902年,汽车初见于中国。1906年,开始修筑广西镇南关至龙津间的公路。1909年,中国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并于20年代初飞行于北京和天津之间。

 

交通的发展,为国家内部各个区域间、各个民族间的物质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也为各个国家与地区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以国内为例,战国时期士的游说之风的兴盛,如《庄子•胠箧》所说:“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明朝大量商人、仕宦旅游之风的兴盛,都离不开当时发达的交通条件。同样,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受当时交通条件的制约。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得火铳、传教士、西学在明末进入中国。

 

本书撷取中国历史上交通与交流的部分片断,配以保存至今的古地图(也采用了今天学者绘制的地图,在此一并致谢),以此反映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面貌。

 

 

民族大迁徙

作者: 安介生

 

目录

 

迁徙运动——铸造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总序

 

第一章 行走天下的三皇五帝

洪荒时代的迁徙往来:远古“三皇”的迁徙神话

筚路蓝缕的征途:上古“五帝”的迁徙故事

 

第二章 构筑中国

洪水后有夏民居:大禹传说与夏族迁徙历史

殷道实由迁徙兴:国都迁徙与殷商王朝史

迁徙划分两周史:周王族的迁移与建国历程

 

第三章 以大一统的名义

从关东到关中:秦汉时期向关中地区的大移民

南越王国里的“中原人”:秦汉时期向岭南及西南地区的大移民

 

第四章 从塞外胡虏到中原霸主

从“塞外虏”到“并州胡”:汉匈关系与匈奴族南迁历程

汉赵国与吕梁山的“稽胡”:南迁匈奴族的分布与政权建设

 

第五章 氐羌西来入主关中

回望百顷仇池山:古代氐族的迁移与发展历程

黄河源头是家乡:古代羌族人的迁徙与发展历程

 

第六章 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从“大鲜卑山”到“匈奴故地”:古代鲜卑族的发源地与早期迁移

转战中原建功业:慕容鲜卑的迁徙与建国

驰骋在大西北:西部鲜卑的分布与政权建设

 

第七章 汉人的第一次南迁浪潮

“八王之乱”与“五胡十六国”

世族南迁与东晋建立

坞壁、乞活与侨置州郡:南渡时代的特殊景观

梦断北征之路

 

第八章 迈向中国的历程

从“嘎仙洞”到塞北大草原:拓跋鲜卑的早期迁徙历程

从雁门关外到古都洛阳:北魏后期的迁都与文化建设

 

第九章 从胡越一家安史之乱

“而今胡越是一家”:唐代前期民族内迁与民族构成

汉民南迁与河北藩镇的“胡化”:“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迁徙

 

第十章 辽夏金的民族迁移与建国历史

风起“松漠”镇“黄龙”:契丹人的迁移与辽朝的建国历史

崛起于“银、夏之间”:西夏党项人的迁徙与建国历史

辉煌与苦涩:金朝女真族的迁移与王朝历史

 

第十一章 移民造就第一州

兵临城下的大逃亡:“靖康南渡”与北方汉人的南迁浪潮

“销金窟”与“北国之思”:移民与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

 

第十二章 漠北狂飙

从狭隘山谷到无垠草原:蒙古民族发祥地的地理环境与早期迁移

征尘落尽即为家:蒙古族的南迁与分布状况

 

第十三章 跨越山海关

启运山引领迁移路:满族发祥地的地理环境与早期迁徙

“东来满洲”的“圈地运动”:入关后满族的分布与安置

 

 

迁徙运动——铸造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社会被简单定性为农耕社会,于是乎,“聚族定居”,“不喜迁徙”,便成为常人视野里传统时代中华大地各民族的一大特征。然而,只要翻阅几页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片刻回望一下我们民族走过的漫漫长路,这种浅薄的说法便会显得那么苍白与荒唐!

 

稍有民族史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历史上并不存在静止不变的族群,因此将民族变迁史视为“铁板一块”,无疑是无知而简单化的臆想。避难而远徙,求生而奔赴,我们的祖先在“行行重行行”中渡过了漫漫的岁月。没有迁徙运动,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族,迁徙运动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确实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了解多少自己祖先的历史呢?如果自感不足的话,那么让我们从民族迁徙历程来更深切地感知中华民族极不平凡的发展历史。

 

迁徙运动掀开了民族发展的第一页

 

世界上没有天生定居的民族,任何民族发展的第一页都是迁徙往来。豺狼虎豹、饥寒交迫,原始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是何等的凶险,而他们又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无奈。不难理解,越是原始的时代,人们抵御外来侵害与维系生存的能力越是低下,因此,“三十六计走为上”,也就成为远古先民们的必然选择。迁徙是原始民族躲避灾难与侵害,寻找最佳栖息地的唯一途径。

 

“树挪死,人挪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些浅显的话语却是迁徙运动留给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迁徙曾经是古代先民求得进步与发展的上佳选择。天大地大,海阔天空,何愁找不到容身之处?于是,从中国到“四夷(裔)”,自西徂东,从北到南,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正是在先民们的匆匆脚步中展开了。

 

迁徙运动创造与拓展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家园任何民族的生存的“家园”,都是祖先们不懈奋斗的成果。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地理空间,同样是历代先民奋争的结果。

 

中华民族绝不仅仅是华夏(汉)族的代名词,将汉族发展史等同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无疑是荒唐可笑的。同样,将汉族中央王朝的历史等同是中华民族的变迁史,也是幼稚无知的体现。

 

与今天中国疆域相比,古代文献中的所谓“中国”是相当狭隘的。

 

但这个“中国”曾经是远古众多部族热切向往之地,逐鹿中原,问鼎“中国”,但是,“中国”不过是中华先民的向外开拓的基地而已。从“中国”到岭外,从巴蜀到滇南,从关内到塞外,从蒙古大草原到青海湖畔,处处都留下了民族迁徙的足迹。正是伟大的迁徙运动开拓出民族生存的崭新天地,创造出中华大地广阔的家园。

 

迁徙运动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多种民族生活在这片广袤辽阔的土地上。

 

迁徙运动使华夏子孙遍布世界各地:闭关锁国,不过是个别朝代政策的基调,但并不是中华民族的固有特性,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历史的辉煌,都是卓越民族特性的反映。中华先民从来不曾缺乏开拓四海的勇气与坚毅,张骞凿空西域,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中华先民向外开拓的典范。

 

民族迁徙之大势,决定了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民族政权的建立,是民族实力的一个象征。

 

中国历代政权及王朝的建立,不可避免地带有突出的民族特征。

 

其中,以华夏(汉)族民族为核心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时间最长,影响也最为深远。

 

但是,大一统王朝,并不能概括中国历史时期政治发展的全部。在历史时期中国的地域范围里,几大民族政权争锋抗衡,完全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阶段性成果与标志,并不完全是大一统历史趋势的对立产物。

 

然而,随着民族迁徙而引起的民族分布与民族力量的变化,使得不同民族政权的出现势不可挡,层出不穷。

 

历史时期中国疆域上的完全统一,要到十八世纪中叶才得以完成,因此,各个民族政权并存,成为中国古代政权建设史上的重要景观。为数众多的民族政权,同样为中国历代疆域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左图右史,展现民族大迁徙的生动图景我们相信文字的力量,但无法忽视图象资料的神奇功能。中国古代有着“左图右史”的撰述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在较长的时段内被忽视了,淡化了,似乎图画资料只是“小儿科”的玩意儿。其实,在再造历史场景的努力中,离开了图像资料,那会是极大的缺憾!本书力求更多地用地图、图片资料来生动地展开中华民族神奇的迁徙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