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1.01.11
魏家祥:华教组织与华教工作者携手‧筹组华文教育理会
(吉隆坡10日讯)华教组织与华教工作者达致共识,催生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理事会,以拟定华教的发展方向,还有针对华文教育内容做出全面及专业性的探讨。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说,继2009年在云顶举行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圆桌会议后,今天出席的各个单位达致共识,以成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理事会。
他在新闻发布会说,以马华联邦直辖区教育局主任王鸿财为首的委员会负责在一个月内草拟章程,然后向社团注册局申请注册。
分个人和团体会员
他说,这个组织将分为个人和团体会员,个人会员是以邀请方式,如邀请丰富经验的教育界退休人士参与,现有在教育界服务的也能以个人身份加入。
他指出,团体会员包括今天出席会议的董总、教总、华总、留华同学会、全国华小校长职工会、全国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和马来西亚出版商公会等。
他说,现有的华教组织还是扮演过去的传统角色,如董教总在政策面的鞭策角色不会受影响;大家把力量结合起来,针对长远性的规划做出探讨。
教部各单位主管出席会议
询及教育部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理事会所扮演的角色,魏家祥没直接响应,只说今天出席会议的包括教育部各单位主管,课程司和课本司代表、师训组讲师和督学等。
他说,这个理事会不是以他为首,而他只是催生这个组织的初步推手,并希望这个组织成立后根据需要和功能,让每一个小组都独立运作。
“我们让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理事会依章运作,包括是否通过选举遴选理事会成员。”
盼扮演类似出版局角色 华教事项皆依据理事会
魏家祥希望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理事会扮演类似国家语文出版局的角色,任何有关华文教育内容的事项都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理事会为依据。
他说,谈到马来文,我们有国家语文出版局为依据,英文则有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而华文过去都没有代表性的组织,有时候有些人说了算。
“我们把过去鲜少触及的领域做出全面性探讨,未来有任何的课程更改,可听取专业的意见,如课程修改的依据点在哪里。”
他举例,如有人觉得教育部规定的文言文太长,或是太深,到底由谁鉴定?有人说我们的华文根据马来文的方式,到底应该怎样编才是最好?
他希望谈了之后,今后有更好的协调,毕竟为了整个中文教育的发展,是有必要把工作制度化。
他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理事会将制定华文教育大方向,包括跟教学有关及课程方面的研究,以及如何改进课程,以让大马的华文教育能与国际接轨。
不谙华文课辅教师问题 指示雪教局调查
魏家祥说,他已指示雪州教育局去调查沙白安南县华小出现不谙华文的课业辅导教师的问题。
他说,课业辅导分为两个层面,即国文和数学,因此怎样叫一个只懂马来文的课业辅导教师用华文来辅导学生的数学?这个问题在哪里是不言而喻的。
他也劝告学校不要因为学校有五六十巴仙是马来学生,而主动向教育局表示接受马来老师教一二年级国文,因为这将带来一定问题;因此,统一做法最好,一切遵照内阁的决定。
师资调派须依内阁决定
他说,他已指示各州局长及督学确保州内的师资调派遵照内阁的决定,及采取行动收回不符合条规的师资调派。
“内阁指示非常清楚,一二年级的国文由双语教师来教;三至六年级由主修国文的教师来教,这包括主修国文的华裔教师,另外微型华小国文一定要由懂得双语的教师执教。
“我已发下指示,柔佛教育局已采取行动收回不符合条规的师资调派。
有助改善表现 理性看待学校排名
魏家祥认为应该理性看待全国中小学排名,因为这个排名也有助于改善学校的表现。
他说,依据学校平均等级(GPS),70%的重点是放在考试,不排除校长难免面对很大压力,但是也有一些学校因为排名而表现获得改进。
“我今天听到一所在槟城的小学,学生的平均等级是在C和D之间的,但校长能从3点多分的GPS,在UPSR时把它提升至2.17分,这所谓的改进或是提升是非常好的。”
他说,政府看的不光只是看排名,除了排名,还有其他环节,如若排名能提升300名,也会得到奖赏是比较平衡的做法。
另外,他也透露,今天的会议也讨论其他教育课程,包括师资培训及赞成继续开办预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