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庙屹立至今 安和芭经历百年沧桑

 星洲日报2021.02.08

一校一庙屹立至今 安和芭经历百年沧桑

林伟良报导


    峇株巴辖昔日的安和芭,如今已发展成繁荣的花园住宅区,但当地的白沙浮新华学校、及安和芭瑞安宫依然屹立至今,默默见证地方上的百年沧桑及历史变迁。


    星洲日报《大柔佛》杜区报本期<这些人那些事>,来到位于峇市陈瑞和路及白沙浮路之间的安和芭,即现今的进步花园及金宝花园一带,回溯当地一校一庙与安和芭的历史故事。


    老一辈峇株人对安和芭都不会感到陌生,但随着安和芭消失在发展洪流中,该区也成为了峇市新兴商业区及花园住宅区,这个地名早已渐渐被人民淡忘。


原属安和药店东主园地


    据史料记载,在大约1900年,安和芭是新加坡安和药店东主吴安和医师的园地,这也是安和芭名称的由来。


    当时吴安和在峇市的吝株河畔渡头(现今的永安街口)开设一间安和商店,同时拥有3艘“永安号”火轮船,来往马新运载土产。


    安和芭原是一片荒芜的丛林从沼泽地带,由吴安和的次子掌管,芭里住着十多家贫苦农户,他们都以务农为生。


    在雨天时,这里便成为泽国,而且泥泞淹膝,交通非常不便,人们常常到附近的一座沙丘(现今的白沙浮)挑沙回来填土.后来村里有了3辆牛车,才更加方便搬运粗重货物。


    据悉。吴安和子嗣后来将这块芭地转让给瑞和有限公司,但这里依然被人们称为安和芭,同时也成为诏安人聚居的“诏安村”。


新华学校前身由叶玉寿创办


    1930年代,从中国福建诏安南来的叶玉寿在此开办私塾“信轩学堂”(新华学校前身).并以诏安方言授课,教授四书五经、三字经及儒家学说等,最初只有大约10名学生。


    到了二战后的1947年.叶玉寿又与吴拔钟、陈水明、胡居火等人共同改组私塾,成为“公立新华学校”。经过历届董家协的努力,该校已拥有堂皇的校舍,企业家丹斯里李金友也是该校校友。


瑞安宫见证地方发展


    座落在新华学校旁的安和芭瑞安宫,已拥有约百年历史,当年先辈定居后便建庙供奉神明,该庙不但是地方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当地居民的信仰支柱,每年神诞或中元节庆典时都热闹非凡。


    此外,瑞安宫也与新华学校关系密切,该庙曾让出原来的庙地,以配合新华学校展开建校工作,而且也曾借出庙所,允作团结局幼稚园供各族学生上课.


1997年发展为花园住宅区


    随着安和笆人口渐渐增多,先辈们开荒辟土,刻苦垦植,把丛林泽地改为农业生产地,一度成为峇市蔬菜及生猪的重要供应地,被当时政府列为粮食产区,因此当地也俗称为“菜芭底”。,


    当地的逾百户居民主要从事养猪、养鸡、养鸭、种菜、种豆芽及制作豆腐等行业,到了1997年,安和芭地段被发展商收购后,发展成花园住宅区,当地居民获得分配廉价屋,而且许多人都选择在当地购屋置业,继续定居于此。


沈水禄:当年上学需拜孔子像


    安和芭瑞安宫前主席沈水禄(83岁)说,当年从私塾改组成为公立学校的新华学校,校名的意思就是“新的华人学校”,他也是该校创立后的第一批学生。


    “我记得当年上学时还要拜孔子像,在私塾改为公立小学后,创办私塾的叶玉寿老师依然在校内执教,而且也曾开办夜学造福莘莘学子。”


    他指出,早年安和芭村民都是务农种菜为生,每天早上妇女们都会用担子扛着蔬菜,步行到市场上售卖,所以这里也是本地重要的蔬菜产地。


胡平弟:合力建庙祈求平安


    白沙浮新华学校署理董事长兼安和芭瑞安宫总务胡平弟(71岁)表示,百年的安和芭一带都是丛林及沼泽,而且野兽横行,当年仅有的几户居民便开始安奉大伯公祈求平安,并合力盖起简陋的瑞安宫旧庙。


    “本地村民一直以来都大力支持及推动瑞安宫与新华学校的建设发展,并且以学校为重,所以瑞安宫也曾经四度配合学校发展而搬迁。”


    他说,在2001年,由于新华学校要增建一座3层楼新校舍,所以瑞安宫便让出庙地,搬迁至学校隔壁的现址,而且瑞安宫每年进行庆中元会等活动时都会捐助学校。


胡平国:全村动员伐木建校


    新华学校董事会前总务胡平国(75岁)表示,当年战后兴建新华学校时,居民都是一穷二白,虽然没钱但却能够出力,所以全村青年总动员上山伐木,然后用人力及牛车运至安和芭内,同心协力将亚答屋校舍建立起来。


    “建校是村内大事,当年我父亲胡永来是建校主任,带领村民一同上山选择木料,砍伐后运下山,还要浸水及晒乾才能用来建校,由于一些树木的树脂含有毒性,也导致许多村民出现皮肤过敏的症状。”


    他说,1947年新华学校成立时,校舍只是简陋的业答屋,直到60年代才重建第一座钢骨水泥校舍,后来经过历届董家协及校方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设施完善的华小。 



照片说明

1950年代的白沙浮新华学校。

瑞安宫早年庆祝中元节时的热闹场面。

当年安和芭内的新华学校及隔邻的瑞安宫依然屹立至今,而四周都已发展成花园住宅区。

早年安和芭内一条主要红泥路——新华路,是通往新华小学必经之路,(沈志坚提供照片)

安和芭当年还未发展成花园住宅区之前的村内景观。(沈志坚提供照片)

峇株巴辖文史工作者沈志坚(左起)与胡平弟、沈水禄及胡平国,一同在瑞安宫进行文史考察工作。

白沙浮新华学校当年从私塾改为公立小学,经过历届董家协的努力,如今已拥有堂皇的校舍。

安和芭地段在90年代被发展商收购后,发展成店屋区及花园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