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坡的高墙之内

 星洲日报2023.12.31


三角坡的高墙之内






古晋达闽路的三角坡ー带,有一大片丛草杂生的旷地,在 寸金尺土的市中心显得有些怪异。年轻一代或误以为那本来就 是一座森林,但稍有年龄者肯定记得那是老监狱的旧址。

古晋老街区曾经有两座监狱,最早的一座就在砂拉越河边 的四方堡,1879年建竣时即作为监狱用途。二战后,猜想这座 监狱已不敷应用,乃有了三角坡监狱,它也是古晋中央监狱。

三角坡距离砂拉越河仅咫尺之遥,监狱的位置是斜坡高 地,而其主建筑建于1882年,最初是白人拉者的别墅。在那个 年代,这座房子与山坡下的街区有段距离,环境清幽,可能居 高临下视野也不错,很适合作为度假休闲用途。

在成为监狱以前,这座房子也曾经作为医院,是古晋市区 最早的一座医院。

自二战后启用,直到2011年被夷为平地,古晋中央监狱运 作了超过一甲子光景,成为老街坊集体回忆的一部分。蓝屋顶 粉红砖墙的监狱主楼;不时响起的警报声;每日在高墙内晃动 身影的囚犯在工作、在锻炼、在跑步,可能没有发现远处骑楼 的窗口,有不少好奇的眼光在窥视。

监狱的守卫森严,闲人免进,因此高墙内的世界显得特别 神秘。当然,对一般民众来说,监狱也是晦气之处,好奇归好 奇,最好还是远观就好,不必靠近。有关监狱的记录并不多, 除了当时的狱警和囚徒,实际了解的人大概寥寥无几。

回囹雷・エt

編輯:邵美鳳 文化空間I 31.12.2023

—r,’ ' . F—"5«WU "寸’ ’ f く-项—ixーミ,

▲当年正在拆除中的三角坡监狱。(图:Dianne Lim提供)

A三角坡的古晋中央监狱。(图:Dianne Lim提供)

三角坡的高骚Z内

文/圖。蔡羽(文史工作者)

,三角坡这一大片、ー 荒地,正是昔日 中央监狱所在"


揭开监狱生活与劳作

《砂拉越年度报告!954) ( Sarawak Annual Report 1954)的内容中,提到囚犯除了在监狱エ 场内工作,也会被选派到古晋机场从事劳动,据 知这些劳作是有报酬的;还有一些被信任的囚 犯,会被安排到阿斯塔纳总督府和其他政府办事 处工作,具体从事哪些工作则未有提及。

在砂拉越政府新闻处编译的《ー九五八年的 回顾》ー书中,提及距离中央监狱大约4哩远的 地方,设有一座开放式的监狱ーー朋丁(岭)农

囚犯在监狱エ场内工作是有报酬的。

(图:希克林《砂拉越与其政府》)

这栋房子原是拉者的别墅,应当是在1910 年作为医院用途,二战后则成为中央监狱。

(图:KCH Past & Present)

用文字“参观”神秘的监狱

1954年出版的《砂拉越与其政府》(希克林著)一 书,有一个段落详细地描述三角坡监狱的见闻,写得有如 “游记”般形象化——

“让我们把砂拉越最大的监狱ーー古晋的监狱来说说 吧,那些访问委员们将会在那儿找到些什么呢?让我们想 像我们是和访问委员们一同爬上陡峭的小山引向监牢去, 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的是高高有刺的铁丝网围绕着几座房 屋排列在修剪整齐的草地后面。在监牢的大门ロ一位当班 的守卫询问我们是谁,于我们告诉他后,就打开那个外层 大门允许我们走进监狱的范围内,当我们步上小山,朝向 内层大门,我们经过那间木工厂,朝内一看,我们将会发 现许多囚犯忙碌着工作,有的制造椅子书桌,有的制造餐 桌。在大路另ー边我们看到ー间打铁店,我们看到ー个高 大强壮的囚犯,急忙忙的捶打着ー块红热的铁。靠近这间 铁店有一座长棚,里面的囚犯们正在编织长条的草席;再 远的ー边我们又看到ー些囚犯在另一座棚寮工作。这是装 缝匠的棚寮,在那边他们是很忙碌地使用着缝衣车缝制普 通衣服和囚犯的制服。”

这段文字引领我们“参观” 了这座监狱,并且发现囚 犯们忙碌的身影。作者在接下来的段落有解释,指出很多 囚犯入狱之初身无长处,出狱后反而带着ー技之长成为木 匠、铁匠、裁缝师等,证明监狱的改造计划是成功的。

后面的文字也略微提及了监狱内的ー些设施,比如囚 犯集体用餐的地方,还有监狱医院的职责,以及怎么处理 各级病患等。文章不长,却是对监狱难得的ー笔较为形象 化的记录。

场,当局会每月选择1〇名初犯到该农场去工作或 种植蔬菜,每日平均可以产出53斤蔬菜。

此外,书中也提到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可以在 狱中按时祈祷;监狱里也有图书室供大家阅读; 周末或闲暇时间,囚犯可以在监狱エ场里制作自 己喜欢的乐器;每晚特定时间可以收听广播;新 闻处每两周到监狱安排播放电影,每次的观赏人 数都很多。

1949年,三角坡监狱还迎来了一位当年轰动 ー时的人物,年仅17岁的马来青年罗斯里(Rosli Dhoby ),他是反让渡运动(指第三任白人拉者二 战后将砂拉越让渡给英国)的民族主义分子,也 是一位教师和诗人。

该年12月3日,第二任殖民地总督司徒华 (Sir Duncan Stewart )甫走马上任不久,在诗巫 巡视访问,并与民众近距离接触,混在人群里的 罗斯里采取“荆轲刺秦”的策略,借口拍照而后 趁机一刀捅向总督的要害,震动了当时的砂拉越 和英国当局。罗斯里和同伴在刺杀行动现场即被 捕,并且送到古晋受审,囚禁在中央监狱中。总 督一周后在新加坡不治,而罗斯里等人最终在隔 年3月2日被处死。

2008年,三角坡古晋中央监狱宣告永久关 闭,搬迁到婆罗洲高原路监狱,这座新监狱占地 43.91英亩,远比三角坡监狱大得多。关闭后的老 监狱,随即掀起保留与拆除的争议,惟最终还是 在2011年全面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