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是太平历史文化的传承

 星洲日报2023.12.31


钟楼是太平历史文化的传承







2

31. 12. 2023

星期日

编辑:林寶珠

太平国州议员办公室呈献

©

報導:陳月菁

6 太平,这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即将迎来开

埠150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太平的两座地


标性钟楼ーー古打律钟楼和敏律巴刹前的钟楼,将以它们独 特的方式,向市民和游客述说著它们丰富故事。 ,

1再现光辉的老钟楼,激起市民对城市未来的热切期待, 右起蔡崇豪,王星元,黄家和,许素枫等。

2竖立在太平湖公园的太阳能钟楼。

见证时代变迁老钟楼

位于太平古打律的钟楼不仅是时间的守护者,更 是一座充满城市故事的地标,见证了太平市各个时期 的社会功能变迁。

建于1890年的古老大钟楼,原建筑建于1881年, 由木板建造,作为市警察局,并在1890年进行重建, 即目前的洋灰建筑物,在逾百年岁月里,它扮演了警 察局,消防局,商品交易所等,二战时期也曾为日军 拷打抗日人士的刑场,今天钟楼被修缮和美化,目前 为太平旅游资讯站,更是旅游太平必打卡的地方。

这座具有历史价值的老钟楼,在建立之初的数 十年,都尽其本份为市民报时,过后由于机件损坏失 修而无法扮演其真正角色,更曾在一段时候受建议拆 除,后经有识之士的据理力争而保留,オ得以续站立 于雨城。

概念新颖的新钟楼取代

在旧钟楼被遗弃的时段,敏律卖鱼巴刹前,建立 一座设计概念新颖的钟楼,取代旧钟楼的报时服务‘ 这座钟楼与热闹的巴刹相邻,成为市井生活的一部 分,见证了巴刹市场的喧嚣和商贸的繁荣。

全国唯一的太阳能钟楼

其实在80年代,太平尚有一座太阳能钟楼,建在 太平湖公园,由当年在甘文丁工业区设厂的三洋エ业 (马)有限公司所报效,该座钟楼是当年国内唯一利 用太阳能操作的钟楼。

随著三洋エ业(马)有限公司撤离,加上太阳能 钟机件失灵而没有获修复,太阳能钟不疾而终后,最 终被拆除,如今只留下没有钟的空楼。

太平火箭激活城市历史

过去:岁月的沧桑与遗忘

他说,其实太平的两座钟楼,曾ー度被遗 忘,也渐渐被淡忘在城市的角落。

3黄家和期待老钟楼迎向辉煌的未来。

4太平电子钟楼经过重修与美化后焕然ー 新。前左2起王星元、倪可敏及郑国霖

太平国会议员黄家和指出,太平国州议员及火箭 团队,致カ以活化城市历史,让市民和游客将有机会 深入了解太平的历史、建筑风格以及背后的故事,更 加深刻地认识太平的过去与现在。

次化的傳蒸 鐘樓是太平慮史

现在:火箭服务团的修复与重生

他说,太平火箭服务团队在前任国会议员 倪可敏及郑国霖带领下,走上了修缮古老钟楼 的征程,并且倾注心血,马不停蹄地进行修复 工作,终于在2018年,太平古打老钟楼迎来了 新的生机,钟声重新响起,唤起了城市对过去 的回忆。

“激发了对历史的热情后,太平火箭服 务团并未止步,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巳刹前钟 楼,2023年,巳刹前钟楼完成修复,以全新的 面貌呈现在太平市民和游客面前。”

未来:为太平历史掀开新篇章

他称,太平的两座钟楼,如今在火箭服务 团的呵护下,迎来了更为辉煌的未来,它们将 成为太平开埠150周年庆典的璀璨明星,为城 市书写崭新的历史篇章。

庆典启示太平明天

霹州行政议员兼后廊州议员郑国霖披露, 太平开埠15()周年庆典,将是城市发展历程中 的重要节点,两座钟楼的修复与重生不仅让过 去的荣光得以再现,更将激发太平市民对城市 未来的热切期待。

“从古老的钟声中,我们聆听太平的故 事,从修复的建筑中,我们看到城市的活力; 太平的未来不仅是回忆的延续,更是庆典的启 示,为下ー个150年的发展描绘出更为辉煌的 画卷。”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