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压迫老师,因为吃亏的总是学生

 星洲日报2023.12.25


别压迫老师,因为吃亏的总是学生





别壓迫老師,因爲吃虧的總是學生

c講堂摘要

天前,同样是大学讲师 丿し的老同学打了通电话来 叙旧。通话中,他说他对教育已 没有热情,也不再觉得教书是个 责任。对现在的他来说,那只是 份工作,周血复始的学期授课让 他感到安逸,带团出赛之类的反 而让他觉得琐碎。他坦承,他对 学生越来越不耐烦,但因为仍喜 欢学术研究,所以没打算转行之 类的。

这跟我回忆里的他不一样。 想当年,他就是鼓励我当讲师的 那个人。当初博士班毕业后,我 南下新山,他则北上吉隆坡。头 儿年,他时不时就怂恿我也举家 搬迁到首都。他当时说,在大地 方,因为学生多,所以潜质优异 的学生更多,他很享受栽培新生 代。

后来,他的亮眼表现给他带 来麻烦c系院开始加码他的工作 量。带学生出赛本来是个缘分, 结果变成了不能不做的KPI。他的 学生评估分数很高,所以他都被 分配数百人的大班。各种社团活 动,最后总落到他身上。

我问他是否有跟高层反映, 他说:有啊,但校方总以能者多 劳来回应他。这看似赏识,实际 上是甩锅,他觉得被无底线的利 用来抬高校方的名声。最后,他 承认他躺平了,也拒绝鸡血沸 腾。

隔天,我联络我当年的博士 院导师,也跟她提起了这事。她 说,在课堂里,除了对那门课有 深度认识的专家,其他人都不会 知道老師有没有认真授课。这就 好像食客不会知道厨师少放了什 么酱,少加了多少料,有没有炒 偏ー盘菜的味,有没有省略一道 料理的エ序。

外行只知道好不好吃,老饕 ォ憧味道正不正宗。毕竟,每个 人的口味不同,正不正宗对不同 人来说有好不好吃的评论。厨师

有时得在原味与客源间二选ー。 在贯彻教学理念与取巧教学过程 之间,有些老师,也在二选ー。

“怎么说呢? ”我问。导师 接着回答:“有些老师,兢兢业 业的授课,尽可能确保更多的学 生不只听得懂内容,还懂得在实 际环境里的应用。有些老师,上 课不是念课木,就只在讲着门己 当年的威水史,到了学期尾,才 来给准得不能再准的tips。"

“所谓的认真,除了把课 教完,把授课时数凑足,还有根 据高教部设立的成果导向教学模 式来出考题、改考卷,然后把教 学资料整理一下存备份。这些エ 作,都是看得到,也算得到的エ 作表现。能够跟着要求完成一个 学期的所有工作细节,是敬业精 神。学生个个考高分,是教学 表现优异。从校方营运的角度来 说,这老师没问题。”

“但,这是教育吗? ”她 问:,,学生有没有开窍,有没有 领悟,有没有提升自己的思维水 平,有没有扩充自己的思考范 围,有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有

没有发现自己的强项,这些オ是 教育该关注的。”

“难就难在,这些都是虚质 的。外人看不出,也算不到,只 有学生自己才知道。所以,老师 要不要做到这几点,全看自己想 不想,而不是KPI里的得不得。”

“要老师做到以上几点,首 先就是要有对教育的热情。要有 热情,就不能施予重负。人就是 如此,你一旦被工作压得透不过 气,对「•作的心态就会从积极向 上转为生存至上。你別觉得所有 人都能越战越勇,你要承认性格 多元化的现实。你得守护老师们

的热情,而不是压迫老师去达到 校方的业绩。”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ー 间好学校,注重的是老师的教学 素质’谁扑灭了老师对教学的热 情,谁就该受社会谴责。因为, 吃亏的总是学生,几年时间只换

了张文凭,头戴四方帽却脑袋空

空。”

导师最后说:“当然,你可 以对好老师这般期待。那些鱼目 混珠的,另外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