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24.02.12
新南洋史——史话式书写的再兴
新南洋史
史話式書寫的再興
〇廖文輝
4斥来本地两位年轻的学者白伟权和莫家浩同时 只丄出版了两本与南洋马新历史文化相关的专 书,前者题为《拜别唐山:在马来半岛异域重生》, 后者题为《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人鬼神兽》,先拜 别原乡,再到下南洋后的臆造、想象,两书在标题上 有其相互呼应之处。出版社将两本书以“新南洋史” 进行介绍,ー时引起学术界的讨论,有者谓这两本著 作似乎有去中国化的目的,有者谓“新南洋史”这样 ー个概念的提出似乎陈意过高,但如果我们从马新史 学或者学术发展的角度和脉络去理解的话,这样的ー 个论述并非是个全新的内容,其实他们的著作有非常 浓厚的战后五六十年代盛极ー时的史话式书写的特 色,可以说是这种书写传统的延续,而非创新。两位 年轻学者的著述基本上是多年来在媒体以及报章专栏 文章结集而成的出版品,属于杂文或专栏式的著述, 这种呈现手法与史话式著述形式如出ー撤。在内容上 主要从讲故事,谈掌故为主,趣味性浓厚,与史话式 书写其实无大差别。
这两位年轻学者的著作具有两个特点,这是我们 必须要把握的,首先是他们的著述基本上系以东南亚 或马来西亚为大背景,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还是华人 研究的内容,只不过他们已经注意到国家乃至整个区 域历史对华人研究的作用与影响,在进行华人研究的 时候,不能忽略国家和区域的作用。而八十年代以后 的华人研究,基本上是完全从华人的角度来进行,比 较少把国家和区域的视角纳入。可喜的是,两位年轻 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国家同区域的重要性,所以在著 述上,他们虽然是以华人研究为主轴,但却没有忘记 其后面的空间框架,也就是马来西亚还有东南亚,甚 至远至中国。第二个特色就是在内容方面,极为注重
ー些日常生活或者是习俗,甚至神怪且相对不是传统史学所关注 的课题。探讨ー些比较细微的“小事”、日常习俗是他们著作的 一大特色,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学派的、微观的历史或者小历史 的范畴。
这两本著作之所以引起讨论,大概是因为这几十年,我们已 经从许云樵他们那一代人的所谓的东南亚研究为主轴的方向转到 了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华人研究为主轴的方向,华人研究可以说成 为当今马新史学界的主流。从1970年代开始到近数十年来,许云 樵的传统基本上并未缺席,还是在我们的学界里沉潜。两位年轻 学者的著作只不过是重新回到过往,把过往的这种著述的方式及 内容,以当代的诠释及视角重新来论述整理。
对于这两位年轻学者的著述,我基本上是乐见其成。他们的 著述对马新华人学术界而言,是ー种新的刺激,甚至可以带动新 的风气。他们的著述非常的在地,无关去中国或是西方中心论, 因此无需用这些视角来理解。他们就是两位长期在经营、整理论 述马新历史和文化的年轻学人,我想如果我们以学术史的角度比 较持平地来观察这样的写作风气,它应该是值得鼓励的。
(作者是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教授)
WE3
禮